短融网招聘:儒学框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8:17:09
孔子的德治思想
"德治",是指以礼乐教化来提高人民的道德素质,将遵守社会等级秩序及其行为规范变为一种自觉,从而达到国泰民安的目的,其中心思想便是对人民施行道德教化,以令人主动地心悦诚服,而不是靠严刑峻法来迫使人民畏敬。
德治也是孔孟儒学大力提倡的政治主张,后来儒家把这种德治思想进行了发挥与弘扬,对传统政治影响巨大。"以德为主,以刑为辅"便是历代王朝政教奉行的一条基本原则。
下文为卫君翰所作,见地甚为透彻。
孔子的德治思想有以下几个重点来反映:
1.德治并不排除法治。
子路篇: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媵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意思是贤人相继治理国事,也要到百年之后,才能感化残暴之人,达到废除刑罚的境界。换句话说,那百年之内当然还是须要刑罚的。
子路篇:…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指罪与刑必须适当,重罪重罚,轻罪轻罚。既然如此,刑罚,而且是适当的刑罚,还是须要的。
尧曰篇…不教而杀谓之虐…。从另一角度来看,教而后杀就不算虐了。
里仁篇…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是说君子敬畏刑法,小人贪图利益。
宪问篇…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如怨于社会国家时,若不以刑罚报之,何谓直?
2.德治是主观的理想,还须其它很多客观的环境配合,才能达成。
2-1.时间——德治的教化,是得花费相当时间的。同前例,子路篇: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善人为邦也要百年时间。同篇中: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意指如有圣人为天子,也要三十年的时间,才能使仁道行于天下。
2-2.人民的生活情况——子路篇: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和冉有一齐到了卫国,孔子见卫国人烟稠密,便说:这里人口真是众多啊!冉有问到:治理国家时,当人口多了以后,我们还能为他们作些什么呢?孔子说:改善大家的生活,使他们富裕起来。冉有又问:使人民的生活富裕之后,还能为他们再作些什么呢?孔子说:那就是要开始教育、教化他们的时候了。由此可知使人民丰衣足食,也是想要施行德治的基本条件之一。
2-3.政治制度——德治和法治是指治国的方法,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或共产主义制度则指是不同的政治制度,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可采不同或相同的治国方法。
如前所述,德治的教化是得花费相当时间的。因此一个可长可久又稳定的政治制度也是必须的。以孔子当时君主制度的背景而言,想想看善人为邦百年,那必定是要经由好几位贤人持续接力式的努力才能作到的。
综言之,孔子的德治思想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养民步骤    庶——>富——>教
治国方法    法治由重而轻而无
————————————>
德治由轻而重
————————————>
政治制度    长久稳定合理的政治制度
=============================>
法治的特点是方便,收效快速;德治的优点则是:在早期可使法治的效果增加,中后期则可减少治国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民众理性且快乐。故孔子的德治思想在早期增加了法治的成份,在中后期则加重德治的份量,并慢慢将法治成份减到最低,最终的目的还是使民有耻且格。这也是义(宜)的表现之一吧!
儒学框架
义 (宜、不固而中)
——————————————————————
爱    仁
自己      克己
他人      爱人
惠(利人)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父母      孝
职责      忠
言与行    信
言        讱(慎言)
胆识      勇(敢为)
物        俭
天        无怨
理        直(实理)
刚(真理)
对人态度  恭(仪容)
敬(行为)
宽(宽大)
自己态度  庄(仪容)
敏(努力)
慎(周到)
逊(收敛)
让(推辞)
——————————————————————
表解:
1.爱为仁的核心。
2.爱于自己为克己,爱于他人为爱人、惠、恕,爱于父母为孝,其它类推。
3.仁则总括克己、爱人、惠、恕、孝、忠、信、讱、勇、俭、无怨、直、刚、恭、 敬、宽、庄、敏、慎、逊、让等众德。
4.义则指导节制各德,进而指导节制仁。
评《论语》的德治思想
孔子以德治国的思想,来源于他极力赞美和推崇的周公旦。
德治的本质,就是人治。
孔子说:“以德治国,就像北极星处在自己的位置,众星也就能共同运行在自己的轨道上。”(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步呢?孔子说:“以政教胁迫老百姓不做坏事,对做了坏事的人用刑法处置,在这种治理方法下,即使老百姓不做坏事而免于刑法,却不知道做坏事为什么不对。统治者自身行德以引导百姓,再用规章制度对老百姓的行为加以规范,老百姓就会知道做坏事是可耻的,并且知道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因而能以此端正自己的行为。”(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统治者要给老百姓制定规章制度,教会他们应该做什么和应该怎样做?而儒家这一套东西,正是给愚弄老百姓量身定做的最好教材。
儒家思想在政治上对于人民不战而胜。
道德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依附于人的,而人是自利的动物。道德的力量既然无法战胜人自私的本能,又怎么能够使人自觉做到清正廉洁呢?为防止官僚的腐败,古代官制也往往设立了负责监察的“御史”之类的机构,但结果怎样呢?这种来自自身的监督不仅仅 是装装样子,更为可怕的是,它无不异化成捞取利益和打击异己的工具。
以德治国论过份崇信人的道德修养,认为通过提高自我修养,加强教育和驯化,就可以使人的善性释放出来,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由此达到“慎独”,即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才能始终不渝地、谨慎地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会由于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果真如此吗?历史恰恰提供了相反的回答。
历代以来,官场无不充满着丑陋的权力斗争,父子相残、兄弟浴血、同僚相忌,从最高权力到基层权力,无不是明争暗斗。
在人治的社会里,不仅大小官僚们肆意贪污受贿,就连张居正这样的重臣,也在道貌岸然的外表下,干着聚敛财富,蓄妓包二奶之类的营生,更是不知有多少。
有人问孔子:“你为什么不从政?”孔子说:“《尚书》上说到孝:‘孝敬,又友爱兄弟,把这种敬爱之心用到治国之中。’孝就是为政啊。你认为怎么做才算是为政呢?”(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O$D?A2eI
对于臣民来说,对朝廷的忠诚是最大的孝。“孝”是‘仁“的核心,而“仁”是君子的最高道德标准,因此,在儒家看来,在家做一个有孝心的人,就是对家长的服从;在社会上做一个有“仁”的人,就是对朝廷的服从。
子张问孔子如何取得并保持官职俸禄。孔子说:“对有疑问的东西多听多学,谨慎地说出自己所知道的,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对自己不会做的事情要多看多学,对自己会做的事小心谨慎地做,这样就少有懊悔。言论上少出错误,行动中少有懊悔,官职俸禄就在其中了。”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就是看长官的脸色行事,放弃原则做官,圆滑做人,只要没有伤害到私利,管他娘的!
在中央集权专制政治下,以德治国不过是统治者自欺欺人的太虚幻境。它不仅做不到以人为本__老百姓不仅不能从朝廷那里得“爱民如子”的些许好处,反而深受其害;以德治国,不仅不能提升官吏的道德修养,反而是愈加的腐败。
德治下的政治与社会:朝廷和官吏为所欲为,老百姓逆来顺受。
一个好的制度可以使坏人变成好人,但一个坏的制度能够让一个好人变成坏人。以德治国旗帜下的封建集权专制,就是这样一个坏的制度。它的欺骗性还在于,它的旗帜上写着:为民,它的官帽上写着:为民作主。“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话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了。恰恰就是在这样的社会里,老百姓无时不在期盼着清官和青天的出现。
道德是一个宽松的伦理范畴,法律规章则是刚性的底线,人们可以有违道德,但绝对不能触碰法律规章。但在人治的社会里,官吏们连法律规章的底线都视而不见,德治不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吗?
朱熹也悲哀地承认德治“(自孔子以来)千五百年之间,正坐如此,所以只有架漏牵补过了时日,期间虽或不无小康,而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也!”(《朱子文存·答陈同甫》)
德治违背了人的本性,所以它注定只是空谈和欺人之论。
前几年,所谓的新儒家惊呼:亚洲“四小龙”的经济成就,是儒家文化结出的硕果。余音未散,人们才发现自己被新儒家愚弄了一回。原来,“四小龙”的成就是现代法治创造的奇迹! .
回首华夏的历史,我们要发出这样的天问:历史上为什么多的是政客,政治家到哪里去了!?
政治家的胚胎死在了儒家思想的腌缸里!
[相关链接]道德教化,修身为本,以德治国的思想在孔子之前就已出现。《尚书·尧典》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发扬光大高尚美好的品德,就能使所有的人亲密团结,百姓安乐,方国之间和平共处,社会也就和谐安定。
道德是伦理的范畴,可儒家把伦理的道德政治化,并从根本上混淆了私德与公德的界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把个人品德作为治理国家的前提,治国如治家。《礼记·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释齐家治国章》说:“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可见,“忠”就是“孝”的放大。《礼记·祭统篇》:“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曾子·大孝篇》:“孝子善事君。盖孝子忠臣,相成之道也。”
浅析 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的含义
《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这句话的白化文大意是: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讲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
“君”这个字,在甲骨文当中的写法是:一个手拿了一根拐杖,下面有一个口!这个字在甲骨文当中表示:一个年高德劭的老前辈,手里拄着拐杖在那那里指导工作!换句话说:就是具有让人信服的人生经验,能出色的干好各种工作!同时是一位道德高尚的人!这个时候才被人们认为是“君”!(才有资格当领导人!)
“君”字的大体意义就是这样。那么“君君”又是什么意思呢?它第一个“君”字是用作名词!而第二个“君”字则是用作动词(同时还略有一些形容词的意义)!“君君”也就是说:作为一个领导人,那你就应当以领导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一、那么领导人的标准是什么呢?
按照儒家的要求,那就是要象大禹那样,为了人民的利益,不讲究吃,不讲究穿!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为了救民于水火之中而置自己的生命安全于不顾!一句话:为了天下,为了人民,什么苦都愿意吃!什么累都愿意干!
“君君”!一个领导人要作到象大禹那样的境界!要象大禹那样为人民服务!后世的领导人当中!也有这样的人!比如毛主席:就是作到了领导人象领导人的样子!作到了象大禹那样的为人民服务!
二:臣臣:说的是一个干部就要象一个干部的样子!
第一个“臣”是名词,第二个“臣”也是作动词来用!“臣臣”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干部,就要按照干部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那么一个干部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说他是一个合格的干部呢?这个意义就是儒家所说的当年后稷在给禹当干部时的那种境界!当年禹让后稷当干部之后!后稷就按照干部的标准,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无论是多么艰难困苦的工作都是身先事卒!对于自己的个人主义那是严格要求的!
在近世的领导人当中也有象后稷这样的干部!比如:象 周恩来  总理那样的严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前,身先士卒!一心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终生!
三:父父:说的是作为一个父亲要象一个父亲的样子!
第一个“父”是名词,第二个也是动词!“父父”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履行一个父亲应尽的义务!要按照当一个父亲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那一个父亲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算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呢?
首先:父亲要孝敬自己的父亲,给自己的儿女作一个标率!让自己的儿女明白什么是儒家所提昌的“孝”!
2:作为一个父亲还要关怀好自己的儿女!要尽自己的所能,让自己的儿女吃饱穿暖!要为他们请老师,学好文化!要使自己的儿女能够在阳光下健康的成长!
3:父亲本人也要严格要求自己!要自己作到学而不厌!要不停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也就是儒家常说的:言教不如身教!
4:作父亲的不能溺爱儿女,以至于使他们最终走上了违法乱纪的道路!要时时帮助自己的儿女!不能把自己的儿女向社会上一推就不管了!
父父的含义很广大!一时也说不完,大体上就说这些!过去,比如象岳飞的父母教自己的儿女精忠报国!岳飞以身作则教育自己的儿女一样!!等等!这在儒家标榜的象岳飞这样的父亲很多!!在近世:比如象毛泽东教育毛岸英一样,这都是很典型的例子!那些反儒的人物为什么就看不见呢?
四:子子:说的是一个作儿女的要象一个儿女的样子!
同样的第一个“子”是作名词用!第二个“子”是作动词来用!“子子”就是要让每一个儿女都要作到儿女应当作的境界!那么作儿女的要作到什么样子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儿女呢?
1:首先:作为一个儿女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当自己的父母年老需要人照顾的时候,你不能置若罔闻!不管不问!也不可以虽然是管但是脸色不好看!而应该是和颜悦地照顾自己的父母!
2:作为一个儿女还应该加强学习,为国家出力,为人民服务!这样使父母脸上增光,使父母觉得你是一个能够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人材!
3:作为儿女还应当团结友爱自己的兄弟姐妹!团结友爱同学,朋友!团结友爱邻里!使你和你的父母家人都能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社会里!这才是你作为一个儿女应当作的!
4:作为一个儿女还应当不停地加强学习!作到孔子所说的:与时偕行!也就是现在说的与时俱进!不要得少为足!不要固步自封!应当在学识上进步!在行为准则上与道德高尚的人看齐!
总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含义非常深刻!不是那些只是学了几点白话文的人所能了解的!如果你是一人真正的中国人,那么你就应该加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学习!不要强不知以为知!不要象一个白痴一样的出来说傻话!不要把自己的无知与无耻当作你的智慧!
为了中华民族!为了我们的国家!那些在歪曲儒家文化的人,还是认真的学习一个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出来说话吧!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从《论语》看孔子的民本思想
孔子传承上古民本思想,赋予“民”新的内涵与意义,由此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本思想体系。他的民本思想以“爱人”作为情感基础,以“富民”作为经济诉求,以“为政以德”作为政治理想,以“有教无类”作为教育主张。他的这一思想把殷商的民本思想传统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也对后世儒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
一般认为,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最早发轫于殷周之际。《尚书》中就有“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畏”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记载,反映出了朴素的民本思想。其实,“民本”就是“以民为本”,“这里的‘本’是根本、基础的意思。也就是说,人民,只有(‘惟’)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基础;只有这个根本、基础稳固了,国家才能够安宁。这不仅是一个事实判断,而且是一个价值判断,即人民是国家、社会的价值主体”。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者,传承并发展了上古三代的思想文化传统。在他的思想中,也包含着久远的、特别是西周的民本思想。孔子通过对“民”赋予新的涵义,为殷周的民本思想注入了新的元素,提出了以“仁爱”为基础的富民、育民、利民的政治方略和“为政以德”的“德治”思想。
1、 孔子思想中“民”的内涵及其意义
在孔子之前,“人”这一概念的使用是不完整的,作为类的“人”被阶级分化了,有些人并不被视为“人”,他们只是被贵族阶层役使的低贱的“民”。在《论语》中,也有“民”和“人”的不同表述。但是孔子主张“爱人”,这个“人”是涵盖了“民”作为类的大范畴。一次马厩失火,孔子退朝,问:“伤人乎?”不问马。在当时,管理马厩的人的社会地位是十分低下的,孔子对他的关心,是作为和自己同类的“人”的关心,是相对于非人的存在物而言的。因此,孔子以民为本的思想实质上是一种原始的人本思想,他以“爱人”之心给这一思想注入了丰富的人道色彩。
孔子认为,“民”在本性上是平等的。他一生所实践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为仁之方,如果离开把人当“人”看,人与人平等的前提,在社会生活领域不过是一句无法实现的空话。在等级制的社会中,孔子不可能意识到今天民主社会中的平等原则。面对着因为出身不同而不同的社会地位,孔子鼓励普通民众“学而优则仕”,所以他更为赞赏的是“先进”而不是先天的“君子”,“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春秋时期,宗法等级制度是人们不能回避的社会现实,人先天被打上了等级的烙印,人的权利和义务因出身不同而不同。等级制度无情的剥夺了平民参与政事的权利,“学而优则仕”口号的提出,则给平民参与政治提供了可行的渠道。任何人,不论门第贵贱,只要学有所成,就可以凭借自己的才智改变命运,实现报负。
孔子“重民”的思想中还包含着对民众生存权的尊重。孔子珍视生命,我们从他极力反对以人形作俑、马厩失火、遇到办丧事就哭等事例就可看出。所以对于战争,孔子更是深恶痛绝。管仲在齐桓公杀公子纠后,不但不为公子纠殉死,还做了齐桓公的宰相,而孔子称许管仲为“仁”,正是因为管仲辅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卒”,没有造成人员的伤亡,“民至于今受其赐”。
孔子还看到了民众的人格尊严,肯定民众人格的平等性。“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这些正体现了个人的独立人格,是民众主体性的体现。“民”不再是完全被动的被役使的社会成分,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强大社会政治力量,民意、民心是不可忽视的。
2、“爱人”:孔子民本思想的情感基础
孔子出身卑微,自幼艰难的生活境遇,使他对民众的疾苦充满了深切的同情心,所以他追述上古爱惜民力的圣贤。综观《论语》二十篇,处处可见孔子博大的“爱人”之情。“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就是“爱人”。孔子把“人”视为与己相同的同胞,对“人”的“爱”超出血缘的界限,主张“泛爱众”(《论语·学而》),把仁爱的情怀扩展到了所有的人。告诫人们把他人当成同自己一样的人看待,心存爱人、助人之情,用爱的原则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是基于这种发自内心博爱的情怀,孔子对民众充满了同情,特别是对弱势民众,这是孔子强大的人格魅力之所在。当子华替冉子为其母请粟时,孔子说:“君子周急不济富”。而“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论语·雍也》)孔子对劳苦民众满怀同情和爱,关心他们的生活,把“爱人”从情感诉求落实到了民众的物质生活中,主张“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为此,孔子的民本思想内在地蕴含了富民、育民、利民等方面。
3、“富民”:孔子民本思想的经济诉求
孔子继承了周公保民、惠民的思想,“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面对社会动荡中民众生活的疾苦和无保障状况,孔子认为为政的首要任务是解决民众的基本生活问题。“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孔子把足食放在了为政的第一位,“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孔子的爱人之情,并未停留在使民足食的基本要求上,在此基础之上,孔子主张富民,“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篇》)。孔子认为“富民”是统治者不可逃避的一项责任,对于这样的统治者,孔子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子贡问孔子:“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回答说这岂止是仁,一定是圣了。
在经济上,孔子一方面主张“富民”,另一方面对于富人则主张限制。“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孔子看到了富人的聚敛和不义与百姓穷苦之间的矛盾,主张爱惜民力,轻徭薄利。孔子一生游历各国,谆谆劝导为政者爱惜民力,“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在诸侯争霸的春秋之际,普通百姓往往是诸侯争夺霸主的牺牲品,对于战争造成的生灵涂炭,孔子深表同情,他理想的社会是没有战乱、人民安定祥和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社会。(《论语·公冶长》)爱惜民力的同时,孔子反对当权者的横征暴敛,主张轻徭薄利,特别是在灾年,主张国家更应该减少田租,先解决百姓的生活问题,而不是增加赋税,解决国家用度不足。
4、“为政以德”:孔子民本思想的政治理想
孔子不仅提出了“泛爱众”的爱人之说,并把它上升为对统治者的要求,提出了“德政”的学说,这是他的仁爱之心在政治领域的必然表现。“为政以德”的思想来源于周公的“德治”思想,孔子继承了周公对统治者严格要求、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对百姓宽松恩惠的思想,他心目中理想的统治者是尧、舜、禹、周公这样爱民的典范。孔子重视统治者的德行修养,并把它作为治理天下的先决条件。“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道德修养高、爱惜民众是孔子对统治者提出的要求。“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当权者若为道德高尚的人,能起到带头作用,百姓也会跟着做善事,人与人之间必然形成和睦的人际关系。可见,当权者的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政事的成败。
孔子还继承周公“慎罚”的思想,主张用温和的方式、宽松的政策治理天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理,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论语·里仁》)用礼仪教化治理百姓,这样就没有什么困难了,何必要用严刑厉法威胁、迫害百姓呢?“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孔子“为政以德”德治思想的最终目的和落脚点不在统治者,而在于天下人。为政者治理天下首先要正己,然后“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修己治国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维护某一国君的统治,而在于使百姓安康,这是孔子“为政以德”方略的实质所在。
5、“有教无类”:孔子民本思想的教育主张
在“爱人”的情感诉求下,孔子在经济上主张富民,政治上主张“德政”,同时在教育上重视教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孔子看到了教化的重要性,“不教而杀谓之虐。”(《论语·尧曰》)他尊重普通民众的意识,提倡教化百姓,让百姓懂得礼义道德。孔子主张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资质特点施教,而不是根据门第出身。他传授知识完全以被教育者的资质、兴趣为标准,不以被教育者的社会地位、财富状况为转移。在孔门中,许多出身卑贱的弟子都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如颜渊身居陋巷,却是孔子最优秀的学生;仲弓生于不肖之父,却以德行著称。可见,孔子对于施教的对象,是完全平等的。
在孔子那里,受教育者不论贫富贵贱,都拥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平等的教育观念和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政治主张是内在统一的,普通民众只有获得了与贵族同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才有可能学有所成之后为官参与政治,接受教育是民众通向仕途的唯一途径。这也体现了孔子“以民为本”的价值观和政治理想。
综上所述,孔子的民本思想以“爱人”为基础,把殷商的民本思想传统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但他的这种民本思想与今天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却有着明显区别。对于“以人为本”,简而言之,“就是把人当作价值主体或者是目的性存在物,把人的生存和发展看作一切活动的最高目的”。所以,“‘人’相对于神和物而言,‘人本’是普遍的哲学或文化的概念;‘民’相对于国家和执政者而言,‘民本’是政治哲学或政治理念的概念”。因此,孔子的民本思想本质上是让君主“爱民”,即“为民做主”,并不是“由民做主”,这就与“以人为本”具有了明显的区别,也与现时代的“民主”有着本质不同。即传统儒家的民本思想,“本质上是统治者对人民施点恩惠,‘为民’只是手段,巩固封建政权才是目的,因此‘为民’也就是‘治民’之术;而现代民主观念‘为民’是目的”。
随着儒学的发展和儒家地位的提升,民本思想发展成为儒家政治伦理的核心思想。继孔子之后,民本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孟子明确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并告诫统治者“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对于不爱民的君主应视之寇仇、独夫,不必服从,完全有理由弑之。秦亡汉初,董仲舒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告诫统治者:“天子命无常,唯命是德庆”《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皇帝作为天的代表,必须敬天保民,不可违天逆命,残贼百姓,否则,人民就会起来造反,而天也将会顺乎民意,改命他人为皇帝。这是因为‘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之立王,以为民也’”。秦汉以后的思想家,在政治思想上大多沿袭了孔子的民本思想,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中历来“重民”的特色。这些思想对于今天提倡的“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仍具有可资借鉴之处。
',1)">
',2)">感谢光临    健君文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