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4cl电子式化学键:德行天下 福满人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7:28: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通俗表达:

德行天下 福满人间

张碧涌 《 光明日报 》( 2011年11月28日   11 版)图为李维贺老人在看同学们的来信。(资料照片)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便于传播践行,当务之急是凝练出简明扼要、能够得到广泛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笔者研究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通俗表达为“德行天下,福满人间”。

    “道德”和“幸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本质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非常丰富,要将其凝练成几个字或几个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现在一些学者提出的表述,基本上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延列举,由“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和谐、文明、发展、创新”等词语来排列组合,应该说各有道理。沿着这样的思路下去,还可以列出不少词来,但是,究竟如何取舍,即使让全国人民来投票,也很难达成共识。

    既然外延的列举难以得到公认,那么能否换一种思路,在内涵表达上下工夫呢?

    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本质的内涵在于“道德”和“幸福”。这是因为,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项内容来看:

    第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其最高命题,是“一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换言之,就是让全人类都幸福;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其最高目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第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其基础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其宗旨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也指向中国人民的幸福;

    第四,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实质上就是当代中国的道德观。

    由此可见,这四项内容主要指向两个关键词——“道德”和“幸福”。

    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俗表达为“德行天下,福满人间”。其中,“德”和“福”是核心,“行”和“满”是状态,“天下”和“人间”是范围。“德行天下,福满人间”,对整个社会而言,就是要让道德通行,幸福普及;对每个人而言,就是道德水平要不断提升,幸福程度越来越高。

    “德行天下,福满人间”经得起实践检验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俗表达为“德行天下,福满人间”,可以很好揭示当代中国人民“尚德崇福”的核心价值取向。具体而言,这种表述有以下好处:

    一是包容性强。由于“道德”和“幸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本质的内涵,因而也就可以包容其他外延。比如,“公平、正义、诚信、友爱”都可以归为“德”,“民主、和谐、文明、发展”都可以归为“福”。当然,公平、正义也有“福”的成分,和谐、文明也有“德”的成分。另外,“创新”、“法治”也可归于“福”,因为它们都是“使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的实现方法。所以,“德行天下,福满人间”与一些学者凝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一些地方提出的“城市精神”、一些行业提出的“行业核心价值观”并不矛盾,而且可以包容后者。

    二是群众认同。从某种程度上讲,“德”和“福”是中华文明最顶级的词语。“德”是价值之首,我们现在选拔干部的原则、绩效考核的标准,以及对各行各业的要求,无一不是把“德”放在首位,反过来讲,“缺德”是对人最大的否定;“福”是最高追求,是中国老百姓最美好的愿望,如果谁家门上贴了一个大字,这个字一定是“福”(当然结婚的人家会贴双“喜”字,“喜”也是“福”)。所以说,“德行天下,福满人间”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点,能够为老百姓打心眼儿里所接受、所奉行。

    三是利于传播。与“诚信、创新、和谐”等列举式的表述相比,“德行天下,福满人间”更符合中文表达习惯。这八个字对仗工整,寓意美好,通俗大气,好读易记,可以用书法、诗词、歌曲等艺术形式来表现,非常利于社会传播。

    四是现实针对性强。当今中国,老百姓反映最强烈,也是党和政府最着力解决的两大问题,一是民生,二是社会公平正义。“德行天下,福满人间”正好对应这两大问题。“德行天下”,就是要从建设“官德”、“商德”、“医德”、“师德”以及社会道德等入手,让“每个人血管里都流着道德的血液”,让整个社会更加公平正义。“福满人间”,就是要从改善民生入手,加快建设“幸福城市”、“幸福乡村”等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针对不同群体,“福满人间”在实践中应各有侧重:对人民群众而言,主要是鼓励大家一起来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对执政党而言,主要是激励8000万中国共产党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

    五是能够走向世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经确立,就成为国家软实力的主要内容。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走向世界,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道德”和“幸福”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世界各国没有理由不认可。而中国的道德观和幸福观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可以独树一帜。与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和“自由、平等、博爱”等价值观相比,“德行天下,福满人间”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一定能够在世界舞台上产生影响。

    一个“德行天下,福满人间”的典型案例

    今年4月1日,光明日报以《只为一个永远的约定》为题,在头版头条报道了河北农大一群毕业生,15年来默默资助病逝同学父母的感人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大家一致认为,这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来自承德农村的河北农大学生李宝元因病去世。大学毕业前夕,不知哪位同学说了句:“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为了这个不成文的约定,15年来,同学们持续不断地汇钱、寄信给李宝元的父母,使连续失去两个儿子的李维贺夫妇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当初,为给儿子治病,李维贺夫妇欠下7万元外债。李维贺老人本着“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朴素思想,四处打工,终于还清了欠款。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两位老人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用“德行天下,福满人间”来分析:李宝元病逝,使父母失去了“福”;同学们信守约定,用“德”使两位老人找回了“福”;李维贺诚信还债,展现了一位普通农民的“德”;社会各界帮助李维贺夫妇,体现了更广泛的“德”;两位老人生活越来越好,又有了新的“福”。

    这个故事之所以引起那么多人的共鸣,就是因为整个过程“德”“德”相报,“德”“福”互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最真实、最生动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