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页格式怎么下载:【十四无记】佛陀不回答的14类问题(十四不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15:31:33

《杂阿含经》(九五七)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婆蹉cuo1种出家来诣佛所,合掌问讯,问讯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欲有所问,宁有闲暇见答以否?”

 

佛告婆蹉种出家:“随汝所问,当为汝说。”


婆蹉种出家白佛言:“云何,瞿昙,命即身耶?”

 

佛告婆蹉种出家:“命即身者,此是无记。”

 

“云何,瞿昙,为命异身异耶?”

 

佛告婆蹉种出家:“命异身异者,此亦无记。”

 

婆蹉种出家白佛:“云何,瞿昙,命即身耶,答言无记,命异身异,答言无记。沙门瞿昙有何等奇,弟子命终,即记说言某生彼处,某生彼处?彼诸弟子于此命终舍身,即乘意生身生于余处,当于尔时,非为命异身异也?”

 

佛告婆蹉:“此说有余,不说无余。”

 

婆蹉白佛:“瞿昙,云何说有余,不说无余?”

 

佛告婆蹉:“譬如火,有余得然,非无余。”

 

婆蹉白佛:“我见火无余亦然。”

 

佛告婆蹉:“云何见火无余亦然?”

 

婆蹉白佛:“譬如大聚炽火,疾风来吹,火飞空中,岂非无余火耶?”

 

佛告婆蹉:“风吹飞火,即是有余,非无余也。”

 

婆蹉白佛:“瞿昙,空中飞火,云何名有余?”

 

佛告婆蹉:“空中飞火依风故住,依风故然,以依风故,故说有余。”

 

婆蹉白佛:“众生于此命终,乘意生身往生余处,云何有余?”

 

佛告婆蹉:“众生于此处命终,乘意生身生于余处,当于尔时,因爱故取,因爱而住,故说有余。”

 

婆蹉白佛:“众生以爱乐有余,染着有余,唯有世尊得彼无余,成等正觉。沙门瞿昙,世间多缘,请辞还去。”

 

佛告婆蹉:“宜知是时。”

 

婆蹉出家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坐起而去。

 

● 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住处! 
帖子1067 精华17 积分15281 阅读权限200 注册时间2001-8-10 最后登录2011-9-29 查看详细资料
 TOP
 

比干 自由撰稿人

 


帖子1067 精华17 积分15281 威望4821 点 注册时间2001-8-10 最后登录2011-9-29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当前离线
 2#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7-12-10 20:53  只看该作者 《杂阿含经》(九五八)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大目揵连亦于彼住。
时,有婆蹉种出家诣尊者大目揵连所,与尊者目揵连面相问讯慰劳,慰劳已,退坐一面,语尊者大目揵连:“欲有所问,宁有闲暇见答以否?”
目连答言:“婆蹉,随意所问,知者当答。”
时,婆蹉种出家问尊者目揵连:“何因、何缘余沙门、婆罗门有人求问,云何如来有后死、无后死、有无后死、非有非无后死,皆悉随答;而沙门瞿昙,有来问言如来有后死、无后死、有无后死、非有非无后死,而不记说?”
目揵连言:“婆蹉,余沙门、婆罗门于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出不如实知,不如实知故,于如来有后死则取着,如来无后死、有后死、有无后死、非有后死非无后死则生取着;受、想、行、识、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出不如实知,不如实知故,于如来有后死生取着,无后死、有无后死、非有非无后死生取着。
如来者,于色如实知,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出如实知,如实知故,于如来有后死则不着,无后死、有无后死、非有非无后死则不着;受、想、行、识如实知,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出如实知,如实知故,于如来有后死则不然,无后死、有无后死、非有非无后死则不然,甚深广大,无量无数,皆悉寂灭。
婆蹉,如是因、如是缘,余沙门、婆罗门若有来问如来有后死、无后死、有无后死、非有非无后死,则为记说;如是因、如是缘,如来若有来问如来有后死、无后死、有无后死、非有非无后死,不为记说。”
时,婆蹉种出家闻尊者大目揵连所说,欢喜随喜,从坐起而去。

● 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住处! 
帖子1067 精华17 积分15281 阅读权限200 注册时间2001-8-10 最后登录2011-9-29 查看详细资料
 TOP
 

比干 自由撰稿人

 


帖子1067 精华17 积分15281 威望4821 点 注册时间2001-8-10 最后登录2011-9-29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当前离线
 3#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7-12-10 20:55  只看该作者 《杂阿含经》(九六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婆蹉种出家来诣佛所,合掌问讯,问讯已,退坐一面,白佛言:“云何,瞿昙,为有我耶?”

尔时,世尊默然不答。如是再三,尔时,世尊亦再三不答。

尔时,婆蹉种出家作是念:“我已三问沙门瞿昙,而不见答,但当还去。”

时,尊者阿难住于佛后,执扇扇佛,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彼婆蹉种出家三问,世尊何故不答?岂不增彼婆蹉种出家恶邪见,言沙门不能答其所问?”

佛告阿难:“我若答言有我,则增彼先来邪见,若答言无我,彼先痴惑岂不更增痴惑?言先有我从今断灭。若先来有我则是常见,于今断灭则是断见。

如来离于二边,处中说法,所谓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故是事生,谓缘无明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

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经》(九六二)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婆蹉种出家来诣佛所,与世尊而相问讯,问讯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云何,瞿昙作如是见、如是说,世间常,此是真实,余则虚妄耶?”

佛告婆蹉种出家:“我不作如是见、如是说,世间常,是则真实,余则虚妄。”

“云何,瞿昙作如是见、如是说,世间无常、常无常、非常非无常,有边、无边、边无边、非边非无边,命即是身、命异身异,如来有后死、无后死、有无后死、非有非无后死?”

佛告婆蹉种出家:“我不作如是见、如是说,乃至非有非无后死。”

尔时,婆蹉种出家白佛言:“瞿昙,于此见,见何等过患,而于此诸见,一切不说?”

佛告婆蹉种出家:“若作是见,世间常,此则真实,余则虚妄者,此是倒见、此是观察见、此是动摇见、此是垢污见、此是结见,是苦、是阂he2、是恼、是热,见结所系,愚痴无闻凡夫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生。

婆蹉种出家,若作是见,世间无常、常无常、非常非无常,有边、无边、边无边、非有边非无边,是命是身、命异身异,如来有后死、无后死、有无后死、非有非无后死,此是倒见,乃至忧、悲、恼苦生。”

婆蹉种出家白佛:“瞿昙,何所见?”

佛告婆蹉种出家:“如来所见已毕。

婆蹉种出家,然如来见,谓见此苦圣谛、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此苦灭道迹圣谛,作如是知、如是见已,于一切见、一切受、一切生,一切我、我所见、我慢系着使,断灭、寂静、清凉、真实,如是等解脱比丘,生者不然,不生亦不然。”

婆蹉白佛:“瞿昙,何故说言生者不然?”
佛告婆蹉:“我今问汝,随意答我。

婆蹉,犹如有人于汝前然火,汝见火然否?即于汝前火灭,汝见火灭否?”

婆蹉白佛:“如是,瞿昙。”

佛告婆蹉:“若有人问汝,向者火然,今在何处,为东方去耶?西方、南方、北方去耶?

如是问者,汝云何说?”

婆蹉白佛:“瞿昙,若有来作如是问者,我当作如是答:‘若有于我前然火,薪草因缘故然,若不增薪,火则永灭,不复更起。’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去者,是则不然。”

佛告婆蹉:“我亦如是说,色已断已知,受、想、行、识已断已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无复生分,于未来世永不复起,若至东方,南、西、北方,是则不然,甚深广大,无量无数永灭。”

婆蹉白佛:“我当说譬。”

佛告婆蹉:“为知是时。”

婆蹉白佛:“瞿昙,譬如近城邑聚落,有好净地,生坚固林,有一大坚固树,其生已来经数千岁,日夜既久,枝叶零落,皮肤枯朽,唯干独立,如是,瞿昙,如来法、律离诸枝条[柯-口+日]叶,唯空干坚固独立。”

尔时,婆蹉出家闻佛所说,欢喜随喜,彼坐起去。

 

● 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住处! 
帖子1067 精华17 积分15281 阅读权限200 注册时间2001-8-10 最后登录2011-9-29 查看详细资料
 TOP
 

比干 自由撰稿人

 


帖子1067 精华17 积分15281 威望4821 点 注册时间2001-8-10 最后登录2011-9-29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当前离线
 4#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7-12-10 20:57  只看该作者 《杂阿含经》(九六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婆蹉种出家来诣佛所,与世尊而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彼云何无知故,作如是见、如是说,世间常,此是真实,余则虚妄;世间无常、世间常无常、世间非常非无常,世有边、世无边、世有边无边、世非有边非无边,命即是身、命异身异,如来有后死、无后死、有无后死、非有非无后死?”

佛告婆蹉:“于色无知故,作如是见、如是说,世间常,此是真实,余则虚妄,乃至非有非无后死;于受、想、行、识无知故,作如是见、如是说世间常,此是真实,余则虚妄,乃至非有非无后死。”

婆蹉白佛:“瞿昙,知何法故,不如是见、如是说,世间常,此是真实,余则虚妄,乃至非有非无后死?”

佛告婆蹉:“知色故,不如是见、如是说,世间常,此是真实,余则虚妄,乃至非有非无后死;知受、想、行、识故,不作如是见、如是说,世间常,此是真实,余则虚妄,乃至非有非无后死,如是不知、知,如是不见、见,不识、识,不断、断,不观、观,不察、察,不觉、觉。”

佛说此经已,婆蹉种出家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坐起而去。


《杂阿含经》(九六五)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外道出家名曰郁低迦,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云何,瞿昙,世有边耶?”
佛告郁低迦:“此是无记。”
郁低迦白佛:“云何,瞿昙,世无边耶,有边无边耶,非有边非无边耶?”
佛告郁低迦:“此是无记。”
郁低迦白佛:“云何,瞿昙,世有边耶,答言无记,世无边耶,世有边无边耶,世非有边非无边耶,答言无记?
瞿昙,于何等法而可记说?”
佛告郁低迦:“知者,智者,我为诸弟子而记说道,令正尽苦,究竟苦边。”
郁低迦白佛:“云何,瞿昙,为诸弟子说道,令正尽苦,究竟苦边?
为一切世间从此道出,为少分耶?”
尔时,世尊默然不答,第二、第三问,佛亦第二、第三默然不答。
尔时,尊者阿难住于佛后,执扇扇佛,尊者阿难语郁低迦外道出家:“汝初已问此义,今复以异说而问,是故,世尊不为记说。
郁低迦,今当为汝说譬,夫智者因譬得解。
譬如国王,有边境城,四周坚固,巷陌平正,唯有一门,立守门者聪明黠xia2慧,善能筹量,外有人来,应入者听入,不应入者不听。周匝遶城,求第二门,都不可得,都无猫狸出入之处,况第二门?
彼守门者都不觉悟入者、出者,然彼士夫知一切人唯从此门若出若入,更无余处。
如是,世尊虽不用心觉悟众生,一切世间从此道出,及以少分,然知众生正尽苦,究竟苦边者,一切皆悉从此道出。”
时,郁低迦外道出家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坐起而去。


《杂阿含经》(九六七)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阿难陀于后夜时,向榻补河边,脱衣置岸边,入水洗手足,还上岸,着一衣,摩拭身体。
时,俱迦那外道出家亦至水边,尊者阿难闻其行声,闻声已,即便謦咳作声。
俱迦那外道出家闻有人声,而问言:“为何等人?”
尊者阿难答言:“沙门。”
俱迦那外道言:“何等沙门?”
尊者阿难答言:“释种子。”
俱迦那外道言:“欲有所问,宁有闲暇见答以否?”
尊者阿难答言:“随意所问,知者当答。”
俱迦那言:“云何,阿难,如来死后有耶?”
阿难答言:“世尊所说,此是无记。”
复问:“如来死后无耶,死后有无耶,非有非无耶?”
阿难言:“世尊所说,此是无记。”
俱迦那外道言:“云何,阿难,如来死后有,答言无记,死后无,死后有无,死后非有非无,答言无记?
云何,阿难,为不知不见耶?”
阿难答言:“非不知、非不见,悉知、悉见。”
复问阿难:“云何知,云何见?”
阿难答言:“见可见处,见所起处,见缠断处,此则为知,此则为见。我如是知、如是见,云何说言不知、不见?”
俱迦那外道复问:“尊者何名?”
阿难陀答言:“我名阿难陀。”
俱迦那外道言:“奇哉,大师弟子,而共论议,我若知是尊者阿难陀者,不敢发问:”
说是语已,即舍而去。

● 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住处! 
帖子1067 精华17 积分15281 阅读权限200 注册时间2001-8-10 最后登录2011-9-29 查看详细资料
 TOP
 

比干 自由撰稿人

 


帖子1067 精华17 积分15281 威望4821 点 注册时间2001-8-10 最后登录2011-9-29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当前离线
 5#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7-12-10 20:58  只看该作者 《杂阿含经》(九六八)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时,给孤独长者日日出见世尊,礼事供养,给孤独长者作是念:“我今出太早,世尊及诸比丘禅思未起,我宁可过诸外道住处。”即入外道精舍,与诸外道共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
时,彼外道问言:“长者,汝见沙门瞿昙,云何见,何所见?”
长者答言:“我亦不知云何见世尊,世尊何所见。”
诸外道言:“汝言见众僧,云何见众僧,众僧何所见?”
长者答言:“我亦不知云何见僧,僧何所见。”
外道复问:“长者,汝今云何自见,自何所见?”
长者答言:“汝等各各自说所见,然后我说所见,亦不难。”
时,有一外道作如是言:“长者,我见一切世间常,是则真实,余者虚妄。”
复有说言:“长者,我见一切世间无常,此是真实,余则虚妄。”
复有说言:“长者,世间常无常,此是真实,余则虚妄。”
复有说言:“世间非常非无常,此是真实,余则虚妄。”
复有说言:“世有边,此是真实,余则虚妄。”
复有说言:“世无边,此是真实,余则虚妄。”
复有说言:“世有边无边。”
复有说言:“世非有边非无边。”
复有说言:“命即是身。”
复有说言:“命异身异。”
复有说言:“如来死后有。”
复有说言:“如来死后无。”
复有说言:“如来死后有无。”
复有说言:“如来死后非有非无,此是真实,余则虚妄。”
诸外道语长者言:“我等各各已说所见,汝复应说汝所见。”
长者答言:“我之所见真实、有为、思量、缘起,若复真实、有为、思量、缘起者,彼则无常,无常者是苦,如是知已,于一切见都无所得。
如汝所见,世间常,此是真实,余则虚妄者,此见真实、有为、思量、缘起,若真实、有为、思量、缘起者,是则无常,无常者是苦。
是故汝等习近于苦,唯得于苦,坚住于苦,深入于苦,如是汝言世间无常,此是真实,余则虚妄,有如是咎;
世间常、无常、非常非无常,世有边、世无边、世有边无边、世非有边非无边,命即是身、命异身异,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无、如来死后有无、如来死后非有非无,此是真实,余则虚妄,皆如上说。”

有一外道语给孤独长者言:“如汝所说,若有见彼,则真实、有为、思量、缘起者,是无常法,若无常者是苦,是故,长者所见亦习近苦,得苦,住苦,深入于苦。”
长者答言:“我先不言所见者,是真实、有为、思量、缘起法,悉皆无常,无常者是苦,知苦已,我于所见无所得耶?”
彼外道言:“如是,长者。”
尔时,给孤独长者于外道精舍伏彼异论,建立正论,于异学众中作师子吼已,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以向与诸外道共论事向佛广说。
佛告给孤独长者:“善哉,善哉,宜应时时摧伏愚痴外道,建立正论。”
佛说是语已,给孤独长者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杂阿含经》(三四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浮弥比丘住耆闍崛山。
时,有众多外道出家诣尊者浮弥所,共相问讯庆慰,共相问讯庆慰已,退坐一面,语尊者浮弥言:“欲有所问,宁有闲暇见答与否?”
尊者浮弥语诸外道出家:“随汝所问,当为汝说。”
时,诸外道出家问尊者浮弥:“苦乐自作耶?”
尊者浮弥答言:“诸外道出家说苦乐自作者,世尊说言,此是无记。”
复问:“苦乐他作耶?”
答言:“苦乐他作者,世尊说言,此是无记。”
复问:“苦乐自他作耶?”
答言:“苦乐自他作者,世尊说言,此是无记。”
复问:“苦乐非自非他无因作耶?”
答言:“苦乐非自非他无因作者,世尊说言,此是无记。”
诸外道出家复问:“云何,尊者浮弥苦乐自作耶,说言无记,苦乐他作耶,说言无记,苦乐自他作耶,说言无记,苦乐非自非他无因作耶,说言无记,今沙门瞿昙说苦乐云何生?”
尊者浮弥答言:“诸外道出家,世尊说苦、乐从缘起生。”
时,诸外道出家闻尊者浮弥所说,心不欢喜,呵责而去。
尔时,尊者舍利弗去尊者浮弥不远,坐一树下,尔时,尊者浮弥知诸外道出家去已,往诣尊者舍利弗所,到已,与舍利弗面相庆慰,庆慰已,以彼诸外道出家所问事,具白尊者舍利弗:“我作此答,得不谤毁世尊,如说说、不如法说、不为是随顺法行法,得无为余因法论者来难诘呵责否?”
尊者舍利弗言:“尊者浮弥,汝之所说,实如佛说,不谤如来,如说说、如法说、法行法说,不为余因论义者来难诘呵责。所以者何?世尊说苦乐从缘起生故。尊者浮弥,彼诸沙门、婆罗门所问苦乐自作者,彼亦从因起生,言不从缘起生者,无有是处;苦乐他作、自他作、非自非他无缘作说者,彼亦从缘起生,若言不从缘生者,无有是处。尊者浮弥,彼沙门、婆罗门所说苦乐自作者,亦缘触生,若言不从触生者,无有是处;苦乐他作、自他作、非自非他无因作者,彼亦缘触生,若言不缘触生者,无有是处。”
尔时,尊者阿难去舍利弗不远,坐一树下,闻尊者舍利弗与尊者浮弥所论说事,闻已,从座起,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以尊者浮弥与尊者舍利弗共论说一一具白世尊。
佛告阿难:“善哉,善哉,阿难,尊者舍利弗有来问者,能随时答。善哉,舍利弗,有应时智故,有来问者,能随时答。若我声闻,有随时问者,应随时答,如舍利弗所说。阿难,我昔时住王舍城山中仙人住处,有诸外道出家以如是义、如是句、如是味来问于我,我为斯等以如是义、如是句、如是味而为记说,如尊者舍利弗所说。阿难,若诸沙门、婆罗门苦乐自作,我即往彼问言:‘汝实作是说苦乐自作耶?’彼答我言:‘如是。’我即问言:‘汝能坚执持此义,言是真实,余则愚者,我所不许。所以者何?我说苦乐所起异于此。彼若问我:‘云何瞿昙所说,苦乐所起异者?’我当答言:‘从其缘起而生苦乐。’如是说苦他作、自他作、非自非他无因作者,我亦往彼所说如上。”
阿难白佛:“如世尊所说义,我已解知,有生故有老死,非缘余,有生故有老死,乃至无明故有行,非缘余,有无明故有行,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 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住处! 
帖子1067 精华17 积分15281 阅读权限200 注册时间2001-8-10 最后登录2011-9-29 查看详细资料
 TOP
 

比干 自由撰稿人

 


帖子1067 精华17 积分15281 威望4821 点 注册时间2001-8-10 最后登录2011-9-29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当前离线
 6#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7-12-10 21:03  只看该作者 十四无记

“无记”是梵语avya^kr!ta的汉译,指无法叙述或说明的见解。“十四无记”,即指十四个超越经验认知层次的问题,无法加以叙述或说明,因此佛陀舍置不答。此词又名十四不可记、十四难。即:(1)世间常,(2)世间无常,(3)世间常亦无常,(4)世间非常非无常,(5)世间有边,(6)世间无边,(7)世间亦有边亦无边,(8)世间非有边非无边,(9)如来死后有,(10)如来死后无,(11)如来死后亦有亦非有,(1)2如来死后非有非非有,(13)命身一,(14)命身异。
 

 

  佛陀对讨论以上这些形而上学的问题不感兴趣,所以每当有人向佛陀提出以上问题时,佛陀总是沉默不语。 

 

佛陀为什么不回答以上这些形而上学的问题呢?首先,这些问题与佛陀的教诲没有多大关系。在早期佛教教义中,佛陀特别强调戒、定、慧三无漏学和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有漏皆苦三法印。佛陀不止一次地说,“比丘,我所讲的法只有两件事:苦和苦之止息(即涅盘)。人类充满了痛苦,我们当务之急的任务就是要去除痛苦,所以我解释这些法,因为它们有用处,它们与修炼身心的梵行有根本上的关系,可令人厌离、去执、入灭,得宁静、深观和涅盘。因此我解释这些法……。”而在以上十个形而上学的问题中,前四个问题是有关宇宙的期限和广度的问题,这是宇宙论,它们与佛陀的教诲关系不大。不管世界是永恒还是非永恒,有限还是无限,它们都无益于人类对痛苦之解脱。接下来两个问题是有关身与心方面的问题。根据佛陀的教诲,诸法无我,这是三法印之一。事实上,无我的教义是佛教的一大特色,所以若有人问身与心是同一物还是不相同,对佛陀的教诲而言,这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对佛教来说,这些问题根本就无从说起。最后几个问题是有关佛陀悟证的境界问题。佛陀悟证的超凡境界只能通过修行而悟证之。对普通人来说,他们永远也不会明白这种超越现世的境界,即使佛陀为他们解释。所以以上这些形而上学的问题与佛陀的教诲关系不大,它们与修炼身心的梵行根本无关,它们不能令人厌离、去执、入灭,得到宁静、深观和涅盘,因此,佛陀没有解答这些问题。所以每当有人向佛陀请教以上这些形而上学的问题时,佛陀总是保持沉默。 

  其次,形而上学的问题会把人们引入歧途,使人迷失方向。 

  佛陀时代,一位比丘名叫曼童子,有一天,他午后静坐时,忽然起来去到佛所,行过礼后在一旁坐下,就说:“世尊,我正独自静坐,忽然起了一个念头:有十个问题你从来没有给我们明确的解释。每当人们向您问起这些问题时,您总是将之搁置一边,沉默不语。我不喜欢这种做法。世尊,今天您若跟我解释清楚这十个问题,我将继续修梵行;如果世尊仍对这些问题保持沉默,我便会失去信心,不再修梵行。如果世尊知道世间是永恒的,就请照这样给我解释。如果宇宙不是永恒的,又为什么?如果您对这些问题也不知道,就直接说:‘我不知道。’” 

  佛陀说:“你这愚蠢的人啊!你当初出家修行就是为了了解这些形而上学的问题吗?你跟随我修梵行时我答应过你将会回答这些问题吗?”曼童子回答说:“世尊,没有。”佛陀说:“在你还没有得到如来的答案之前就要死掉了。曼童子,假使有一个人被毒箭所伤,他的亲友带他去看外科医生。假如当时那人说:我不愿把这毒箭拔出来,除非我知道是谁射我的,他是刹帝利种姓、婆罗门种姓、吠舍还是首陀罗种姓;他是高、是矮还是中等身材;他的肤色是黑色、白色、棕色还是金黄色;他来自哪一个城市或乡村。我不愿取出此毒箭,除非我知道我是被什么弓所射中,弓弦是什么样的;哪一型的箭;箭是哪种毛制的;箭簇又是什么材料所制……曼童子,这人在未弄清这些答案之前早就死了。同样,如果有人说,我不要跟随世尊修梵行,除非他回答我,宇宙是否永恒等问题,此人还未得到如来的答案就已告死亡了。”由于人生是短促的,如果某人整天为这些形而上学的问题所困扰,穷追不舍,追根穷源,这便误入歧途,终将一无所获。 

 

● 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住处! 
帖子1067 精华17 积分15281 阅读权限200 注册时间2001-8-10 最后登录2011-9-29 查看详细资料
 TOP
 

比干 自由撰稿人

 


帖子1067 精华17 积分15281 威望4821 点 注册时间2001-8-10 最后登录2011-9-29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当前离线
 7#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7-12-10 21:04  只看该作者 佛陀对此等皆不作答,归纳原因,凡有三种:   

(一)不应讨论此等虚妄无实之事。   

(二)诸法从缘起-----------既非「有常」,亦非「断灭」。  

(三)此十四无记乃斗诤法、无益之戏论,对修行无有用处。 

 

在日慧法师所著的《佛法的基本知识》开篇也讲了这个事。

据巴利文《中阿含经》记载:某次,耆那教中,有个叫婆磋的游方僧,来到佛陀的跟前,把这十四个问题逐一提出,询问佛陀,哪一见地是正确的,其余都是错误的。
结果,他所得到的答复:

这些话好像是些傀儡戏,像是一座进去就出不来的热带森林,像一座荒芜的沙漠,它们是束缚人的枷锁,它们使人困惑、沮丧,与忧悔、痛苦不可分;

婆磋听后,反问:你既然拒绝这些理论,那你是否有你自己的哲学主张呢?

佛陀说:如来是不受任何理论约束的,他已从一切理论中超越解脱了。

      同样的事,也曾发生在佛陀的弟子---尊者鬘童子身上。他对佛陀说:假使世尊不解释这些事,我就要放弃梵行,回去度那些世俗的居士生活。并且又带着不甘愿的语气说:如果世尊知道,就应该解释;如果不知道,惟一正直地做法,就是自己承认。

      佛陀除了说服鬘童子的话没来由之外,为了阐释这些问题有害无益,还特地为他说了个毒箭喻,让鬘童子尊者听了满心喜悦,赞叹信受。佛陀的毒箭喻是:

      鬘童子!这就好比一个人被一枝涂满毒药和箭所射伤。他的友伴、亲戚替他找来一位内科或外科医生,而病人却说:“我不要把箭取出来,要到我查清楚那伤我的人是属于武士阶级,婆罗门阶级,农民阶级,还是贱民阶级。”

      或者他说:“我不要把箭取出来,要到我查清楚那伤我的人姓甚名谁,属于那一氏族。”
      或者他说:“我不要把箭取出来,要到我查清楚那伤我的人的肤色是黑,是微黑,还是黄色。”
      或者他说:“我不要把箭取出来,要到我查清那伤我的人是本村、本镇、本市,或外村、外镇、外市的人。”
      或者他说:“我不要把箭取出来,要到我查明那伤我的弓是张弹弓,还是努弓。”
      或者他说:“我不要把箭取出来,要到我查明那张伤我的弓的弓弦是什么做的:马利筋,竹子,(动物的)筋,苎麻,还是萝摩。”
      或者他说:“我不要把箭取出来,要到我查明伤我的箭杆是一支芦杆,还是苇杆。”
      或者他说:“我不要把箭取出来,要到我查明那伤我的箭翎就是鹫羽、苍鹭羽、鹰羽、孔雀羽, 还是西惕罗汉努鸟的羽毛。”
      或者他说:“我不要把箭取出来,要到我查明那伤我的箭杆上绑的是黄牛筋、水牛筋、鹿筋,还是猴子筋。”
      或者他说:“我不要把箭取出来,要到我查明那伤我的箭是普通的、有倒钩的、Vekanda的、铁的、小牛牙的,还是夹竹桃木的。”鬘童子!那人还没有把这些搞清楚,就要死掉了。

      鬘童子!和这种情形完全一样,不论谁如果说:“我不要在世尊座下修习梵行,除非世尊为我解释世界是永恒,是不永恒……圣者死后既不存大,也不不存在。”鬘童子!在世尊还没为有把这些为他解释明白之前,他就要死掉了。

      鬘童子!修习梵行并不靠世界是永恒的教条。鬘童子!修习梵行也不靠世界是不永恒的教条,还是世界是不永恒的教条,世间仍然不免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而我的对治方法就是要在现生中消灭这些忧患。

      鬘童子!修习梵行并不靠世界是有限,世界是无限的教条……。

      鬘童子!修习梵行并不靠灵魂与肉体是同一物;灵魂是一物,肉体又是另一物的教条……。

      鬘童子!修习梵行并不靠圣者死后仍然存大,不再存在的教条……。

      鬘童子!修习梵行并不靠圣者死后既存在也不存在的教条。

      鬘童子!修习梵行也不靠圣者死后既不存大也不存在的教条。

      鬘童子!不论流行的是圣者死后既存在也不存在的教条,或者圣者死后既不存在也不不存在的教条,世间仍不免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而我的对治方法就是要在现生中消灭这些忧患。

      鬘童子!因此你要永远牢记我所没有解释的是什么,解释了的又是什么。我没有解释世界是永恒等这些问题,因为,这是无益的,于法于义都不相应。我解释了苦、苦的根源、苦的止息和导致苦的止息之道。


      鬘童子!我为什么要作这些解释呢?因此,这能铙益有情众生,以其于法于义相应,能导致正见、无上慧以及涅磐。

 

本文转自【佛教在线 - 佛法论坛】,原文地址:http://bbs.fjnet.com/thread-15344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