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9游戏盒子下载安装: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现状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3:36:24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的社会结构、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和利益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此,上海市对各郊区县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上海市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做法

  实施“民心工程”,确保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一是落实政策,加大投入。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出台了粮食直接补贴、完善农业保险、推进科技兴农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实施“两个倾斜”(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向农村倾斜,把社会事业发展的重心向农村倾斜)。二是规范程序,严格管理。针对以往部分单位违规领取种粮补贴差价的问题,及时调整强农惠农政策。对于各类补贴资金,实行财政专户储存、专项管理、专账核对,采用“一卡(折)通”形式向农民兑付补贴资金,从源头上防止资金被截留和挪用。三是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政策落实。坚持经常性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市农委、市财政局坚持每年开展强农惠农资金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市纪委监察局会同市农委等部门和单位,开展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专项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

  着眼公开透明,提高基层民主化管理水平。一是进一步完善民主决策制度。各村委会都按照规定建立了村民代表议事制度,进一步落实“一事一议”制度。二是探索试行民主选举新方式。各郊区县在中央要求村党支部成员“两推一选”的基础上,全面试行“公推直选”。村委会成员在直接选举的基础上,探索试行“海选”或“竞选”。2009年,全市村委会“海选”比例达74.81%,比上届提高了39%。三是以村务公开为抓手推进民主管理。在公开内容上,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资金及使用情况、农村集体资产和资源处置情况等农民群众关心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作为公开的重点;在公开时限上,由定期公开向不定期公开转变,特别是村级重大事务随时公开;在公开程序上,由事后结果公开逐步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转变。四是多种方式强化民主监督。各村普遍建立了村民民主理财小组,对本村发生的经济业务、财务收支进行审核和监督。

  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部分农村基层干部作风不实。根据近年来本市党风廉政建设问卷民意调查,村干部吃喝玩乐现象、干预工程建设等办事不公现象以及中饱私囊等贪占现象分别位居农村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前三位。

  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不到位。一是种粮补贴对象发放不规范。按照“谁种粮谁得益”的原则,种粮补贴资金应补贴给实际种粮户,而在签订土地流转承包合同时,土地流转人和承包人对种粮补贴没有书面约束,造成实际种粮户拿不到种粮补贴。二是补贴资金被骗取或截留。三是实物补贴被套现。个别农民购买农机具享受了政府补贴,但使用未满三年,甚至未经使用就加以转卖,将政府补贴套现占为己有。

  部分单位“三资”管理不够规范。一是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职能比较分散,呈现部门交叉、多头管理的局面,难以形成工作合力。二是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有的村集体资产台账管理制度没有完全建立;有的村对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帮困结对中形成的固定资产等,未能及时建立台账进行登记管理,农村集体资产“底数”不清;有的村在集体资产租赁和产权转让时,没有实行公开竞价和招投标制度,而是采用定向租赁和转让,由双方协商租赁和转让价格,集体资产得不到保值增值。三是产权关系不够明晰。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等因素影响,部分村的集体资产产权关系不明晰,管理和监督难度较大。

  基层民主建设不够健全。一是民主决策意识不强。有的村干部不按照规定的程序来讨论和决定重大事项,对于村里的重大投资事项、集体资产处置等问题,事前不听取意见、不向村民代表大会报告,仅在事后通报,结果造成干群矛盾激化,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二是换届选举不落实。一些村因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等因素的影响而不进行村“两委”换届选举,组织建设相当薄弱,成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难点村”。三是民主管理不规范。有的审批手续不全,有的票据管理不严,有的大额度资金支出个人说了算,财务管理不规范现象仍存在。

  村“两委”班子成员素质参差不齐。一是“两委”队伍青黄不接。年龄结构老化,而后备资源又难以保证,致使领导班子开拓创新等能力一定程度上难以适应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二是包权揽权现象严重。有的村党支部书记包揽一切,不注意发挥村委会的作用,使村委会成了摆设,村民自治流于形式;有的村委会主任认为自己是村民选出来的,理应代表村民管理一切,村里的事都应该由村委会决定,村党支部无权干预。
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依托制度加科技,建立健全制度执行刚性约束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制度规定。要严格强农惠农补贴资金发放逐级审核制度,严格资金发放程序,运用“一卡通”网络信息化平台对涉农资金进行全程监控。要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在集体资金管理方面,重点加强财务收支、预算决算等制度建设,保障农民对资金的使用、收益、分配情况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在集体资产管理方面,重点加强资产清查、登记、评估和经营等制度建设,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在集体资源管理方面,重点加强对资源承包、出让和开发利用的规范管理,建立公开协商、公开竞价、招标投标等制度,确保资源有效合理利用。二是依托科技手段实施网络监管。在强农惠农资金监管方面,在各涉农区县逐步推广建立强农惠农资金网络监管平台,对普惠制涉农补贴等财政性资金项目进行网上公开、网上运行、网上监管,实现惠民信息公开和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的网上实时监控。在农村集体资金监管方面,逐步推行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实行统一制度、统一记账、统一审核、统一公开、统一建档“五统一”管理。在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方面,进一步研究集体资金资产财务网上监管的有效做法,寻找其中的共性规律,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探索推行农村集体资产网上公开、网上运行和网上监管。三是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大对城镇化进程快和有条件地区村级产权制度改革的推进力度,探索以股份合作制为主的集体经济发展有效方式,积极发展以经营不动产为主的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暂时不具备条件开展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村,建立健全村集体资产管理小组,代表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村集体资产进行管理。

  围绕涉农政策,建立健全经常性监督检查机制。一是开展经常性的检查。要把专项检查与一般检查、全面自查与个别抽查结合起来,把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农业补贴落实情况作为检查内容,抓好补贴资金申报核实、补贴对象和金额评议公开公示等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确保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要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监督检查,特别加大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检查力度,确保农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二是开展专项治理。要针对农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三是加强审计监督。要加大对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力度,重点对村“两委”班子主要负责人长期任职的、集体经济总量大的村进行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

  加大统筹协调,建立健全涉农案件的惩戒机制。一是认真解决农民群众来信来访问题。要建立健全农民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及时排查化解农村基层矛盾和纠纷,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二是加强农村案件线索的分析研判。加强对农村腐败案件新特点的研究,加强案件线索分析研判和管理,增强发现和查处案件的能力;深化纪检监察机关与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在案件查处和预防工作中的协作配合,抓好拓展和延伸工作。三是严肃查处涉农违纪违法案件。重点查办在村级财务管理、宅基地审批、资产、资源开发承包、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等过程中发生的以权谋私案件,贪污挪用、骗取套现、截留抵扣强农惠农资金案件,村级组织选举中贿选案件等。

  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基层治理机制。一是发展和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推行村级重大事项由村党支部提议、支委会和村委会联席会议商议、村党员代表议事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以及决议内容公告、实施结果公示。二是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进一步明确“难点村”治理的责任主体,加强组织领导,着重做好党支部和村委会“两委”领导班子的换届选举工作。三是全面推行村干部述职述廉工作。各涉农区县要全面推行村干部述职述廉工作,在村“两委”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的基础上,通过询问质询、群众评议、组织考评等形式,对村“两委”领导班子成员做出综合评定,并将结果存入农村基层干部个人廉政档案和干部档案,作为业绩评定、奖励惩处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