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f防御 asp cms:别让孩子的音乐天分悄悄溜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1:09:20

别让孩子的音乐天分悄悄溜走


日期:2011-11-25 作者:郭宗莉 来源:文汇报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郭宗莉  上海思南路幼儿园园长
    
    年轻的父母常常发现,当小宝宝听到音乐时竟会和着音乐的节拍扭动身体,还颇有节奏感;等到孩子再大一些,差不多3岁之后,当他心情好的时候,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哼唱自己熟悉的歌曲;可是当父母满心以为孩子很有音乐天分,让孩子学乐器时,孩子却只在最初的新鲜期表现得兴趣满满,接着很快变得孩子学得费力,父母陪得吃力了。这时候,父母心中就会冒出一个疑问:孩子小时候的音乐天分跑到哪里去了呢?
    
    其实,孩子还是那个孩子,他的音乐天分并没有溜走,只是当我们对他的期望和要求发生改变时,孩子自然在我们的眼中变了样。我们不妨来做一个简单的测试:你觉得对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来说,进行早期音乐培养的全部就是唱唱歌、跳跳舞、弹奏弹奏乐器吗?你觉得学音乐就是让孩子反复训练吗?如果您的答案是“是的”,那么您有必要对孩子的早期音乐培养作新的认识,那将有利于您的孩子对音乐产生真正的热情。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音乐是儿童生活中的灵魂。”
    
    孩子的音乐能力包含五大方面,其基础在于孩子从小建立起来的良好的能力系统:
    
    *音乐感受力——对音乐进行形象思维的能力;
    
    *音乐理解力——理解音乐艺术表达情感所特有的手段和形式的能力素质;
    
    *音乐表现力——能运用相应的音乐知识、技能,有感情地表演音乐作品的能力;
    
    *音乐审美力——分辨音乐作品的内容、性质,以及感受与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音乐创造力——能自己哼唱所学的曲调或节奏,或用肢体动作来表达他们生活中的体验感受。
    
    孩子的音乐能力是在音乐实践中逐渐培养起来的,也就是说,要让音乐渗透在孩子的生活中,让音乐的美妙伴随着想象进入孩子的心灵。
    
    在家庭中应该怎样对儿童进行早期音乐培养?一个先决条件是音乐的培养必须符合学龄前儿童的生长特点。音乐的培养可以分为“听”和“动”两个过程:“听”就是让孩子感受音乐、认识音乐、接受音乐,包括对音乐元素的直接体验与感知,如音高、速度、力度、节奏感以及旋律的变化等。“动”就是通过肢体变化、动手击打或演奏乐器等方式来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在音乐培养中,家长要注意的是:
    
    1.虽然“听”与“动”对大脑同样有明显的开发作用,但“听”是“动”的基础,“听”在前,“动”在后。因此,在婴儿阶段,“听”的训练就可以开始了。如果等孩子到了可以学弹琴的年龄再让他去倾听和感受音乐,为时已晚。
    
    2.“听”音乐的训练,并不是简单地让孩子听歌曲,“听”是提高儿童智力的过程。要让孩子在“听”中获益更多,就必须加入肢体动作,比如,让孩子随着音乐的节奏踏步、旋转、摆动身体、双手击拍等。
    
    3.家庭中要创设能让孩子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中的环境和条件。比如安排特定的家庭音乐时间,和孩子一起听孩子喜欢的音乐;在节假日等家庭成员团聚的日子,让孩子来介绍并分享他喜欢的乐曲,等等。
    
    4.避免播放那些对孩子心智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音乐,包括强烈、变化过大的音乐。当孩子听到这种音乐的时候会感到紧张,连呼吸和心跳都会加快。还有那些嘈杂之音,长期在嘈杂之音背景下生活的儿童,其智能要比正常儿童低,严重的还会诱发儿童产生变态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