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维世纪怎么样:朗诵诗歌_诗歌朗诵技巧及范文大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07:40:42
',1)">

朗诵诗歌_诗歌朗诵技巧及范文大全
如何朗诵好诗歌
朗诵,是一面旗帜,宣传真理和正义,张扬真情和正气,召唤人们为人类的理想和美好的生活勇往直前,感化人们提高生命的质量和珍惜生存的权利。
朗诵,是一股春风,带给人们温暖的气息,送给人们温馨的感觉,它拂面而来,体贴柔顺;它绿岸而过,风光旖旎,融化了人们心中的块垒,展现了人间的多彩生活。
朗诵,是一把匕首,可以剖析悲欢离合的历史,可以揭露假冒伪劣的丑行,他铁面无私,如日月经天,它锋芒毕露,似光天化日,昭示世界和人心都变得坦荡敞亮。
朗诵,是一座殿堂,艺术的高雅和华贵仰首可见,经典的厚重和深邃引人人胜,他的精美隽永令人赏心悦目。他的黄钟大吕令人振聋发聩。有声语言在这里并不比文字语言逊色,这里再创作比创作本身还更加受到喝彩。
朗诵既有文本的文化传承血脉,又有当代人文精神的关怀:"口耳之学"在朗诵中得到了具体说明,"脍炙人口"在朗诵中显出了形象内涵。凡是进入朗诵视域的文字作品,便增添了有声语言的魅力;凡是获得朗诵美感的在场观众,就领略了语言艺术的真谛。
以上是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颂教授对诗歌和诗歌朗诵的功能和作用的高度概括,可以说,作为中国播音学重要的创建人之一和国家级教学名师的张颂教授的一席话,道出了诗歌朗诵的秘诀和真谛。正是由于此,诗歌朗诵也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朋友的喜爱,也正是由于此,有相当多的积极报考播音主持艺术和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考生朋友也把
诗歌朗诵作为自己专业考试自备文学作品的首选。
那么,如何在专业考试中成功地进行诗歌朗诵,提几点建议,供考生朋友们参考。
1.选好作品深理解
诗歌。大体上可分为两类,即格律诗和自由式。格律诗,也叫旧体诗,广义上还包括词,统称古诗词。自由诗又叫新诗,在我国,新诗主要是从五四运动以后,随着白话文的兴起和西方诗歌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不管是格律诗还是自由诗,作为专业考试朗诵之用,首先就要选好作品和深入理解作品。
因为不是所有的诗歌都适合朗诵。选好作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作品一定是自己喜欢的,别人推荐的作品即使再好,但是朗诵者本人没感觉,调动不起朗诵的愿望,那也不适合来朗诵。
第二,作品内容便于理解,不能深奥难懂。看着都费解的,朗诵出来效果也不会好。
第三,语言要琅琅上口,诗作本身韵律感强,有较鲜明的节奏起伏变化,形象生动,容易产生一定的冲击力。
第四,感情挚烈,具有一定的变化幅度和对比。
第五,篇幅适中,不宜太短或太长,要有完整性。
一般不要选择节选片段的作品。
选好了作品,还要在深入理解上下功夫。深入理解包括既要吃透作品的原意,还要了解作品产生的年代和写作背景,还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创作和他其他相关的作品,而不能简单地理解了大概的意思就上场朗诵。诗的语言是非常凝练的,往往表面浅显易懂的句子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意义,这是表面化的理解所体会不到的。深入理解有一点就是准确把握诗所反映的特定时代的情绪并加以准确表达,如果不对以上那些背景的东西加深了解认识,表达出来就可能是一种当下时代的情绪,这就不准确了。
2.感受意境有真情
意境是指诗歌等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不管是格律诗还是自由诗,如果没有意境就很难说是好诗,朗诵者表达不出意境,也就不算是上乘的朗诵。无意境的朗诵,情浮意浅,声音形式怎样变化多端,也弥补不了这根本上的缺欠。感受意境,要求思索、想象、回味、憧憬,紧紧抓住具体而微妙的构思与变化。同时,要在此基础上,引发浓烈的感情,并做到"因境抒情".
第一,诗歌往往充满了比喻和象征,如果不从意境感受着眼就往往使人眼花缭乱,如堕入云里雾中,不得要领。
第二,诗的语言较为凝练的特性,在诗作中显现出万千气象,不感受意境,只是局限于文字,诗昧就无从表现。
第三,诗的语言又具有跳跃性,更增加了诗歌的容量。朗诵者如果表达不出诗的跳跃中的内在程序,把一个个句子平摆浮搁地读出,意境也就无从表达了。
第四,因境抒情,从全诗的整体出发,在意境需要的前提下引发,避免片段感。
以《囚歌》为例。作者身陷囹圄而不屈,面对利诱而不惑,豪情壮志、气贯长虹。
人的身躯与狗洞,"自由"与永生,简洁鲜明的对比,造成了恢宏高远的意境。在朗诵时,必须提挈全篇,以具体的、形象的比喻和象征传达出意境的可感性,发挥意境的感染力。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朗诵最忌讳脱离整体意境感受去图解比喻和象征,致使诗歌的朗诵有貌无神。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在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知,
人的躯体,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期待着,
地下的烈火升腾,
让我和这活棺材,
一齐烧掉。
我将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比如,"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是诗人转述自己的所听所感,而并不是由一个说客出面,所以,在表达中充满了憎恶、否定的态度感情,从而也更增添了诗人赤诚的内心。如果朗诵者忽然以敌人的语气,甚至某种怪腔怪调表达,那意境便顿然消失。还比如,"我将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本是表达诗人的热烈期望,深沉内在,自励自勉,如果朗诵者为加重语气分量,采用上扬语势,像是在发出号召,就会破坏应有之意境。
因此,意境,必须从整体把握,避免落人图解式的歧途。
3.把握基调重节律
基调是指全篇总体的思想感情运动显露出来的色彩和分量,是总的态度、感情的倾向,节律就是指诗歌及其朗诵的节奏和韵律。基调是全局性、整体性的问题,既要注意总体的色彩,即基本的态度、基本的感情,基调总的色彩制约着每个具体的句、段、行的表达色彩;同时,还要注意总体的分量,即态度的轻重程度,感情的浓淡程度。把握准了基调,也就把准了朗诵的总的色彩和分量,即总的倾向、方向和意向。
基调的确定,特别强调对文字作品的整体感受,然后细化为群体和个体的具体感受。最终形成整体对个体的统摄关照,个体对整体的呼应。
基调的声音表现,虽然离不开音高、音长、音强,但更强调音色的变化,如明暗、松紧、抑扬、顿挫的自如弹动,鲜活铺陈。
把握准了基调,朗诵就有了基本的方向,就不会偏离基本的方向。
节律是诗的生命,也是诗歌朗诵成功的关键。
格律诗由于字数一定,在朗诵时应体现出这一特点,使听者感觉出这一点,这很重要。停连不能打破她的格式,不能打乱重新安排,也就是说,文字语言中的标点符号同朗诵时停顿的位置是一致的,不能显出字数似乎不一定的样子来。
另外,格律诗还应体现出语节一定。语节含有音步、节奏的意思。语节一定,在诗的格律上表现为句中词的疏密度大体相近。不同的格律,有不同的语节安排,也不能乱来。
如五言绝句分为两个语节:
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如七言绝句,分为三个语节: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除了字数一定,语节一定之外,格律诗的朗诵还要注意韵脚呼应和平仄相合。在字数、语节、韵脚一定的情况下,平仄相对应,于是就可以变得更为错落有致,节奏的抑扬回环更加鲜明,这就使人感到音韵铿锵,倍觉动听。
自由诗因为它字数不定,语节不定、平仄不定,甚至韵脚不定。把握节奏、重视诗味就更显重要。朗诵时,如果不把握节奏,只剩了"自由"而丢掉了"诗",而诗味,恰恰从节奏中来。自由诗朗诵的节奏,既体现着意境美,也显示着音韵美,善于把握节奏,诗味便彰显出来。这里一是要注意呼应对称,二是要善于起伏跌宕、灵动停连。当然,要避免主观随意的忽高忽低,忽快忽慢,使得语节、诗行、诗节杂乱无章,听似起伏跌宕,大停大连,实则破坏了诗的形式,打乱了诗的步伐。因为朗诵者的主观随意性处理,有可能会破坏诗人严谨的构思和布局。
4.抓住重点见高潮
专业考试中的诗歌朗诵,虽然面对的只是几位主考老师,但也是属于"当众朗诵",当众朗诵最忌讳的就是平平淡淡,不起波澜。当众朗诵诗要讲究"高潮",即在最为关键之处,经过极有冲击力的强化表达,给人以震撼,使听者产生强烈的"巅峰体验".而这种效果的出现是就要抓住重点,着力表达重点和高潮要注意:
第一,重点,如画龙点睛,他解释诗歌的精神的实质、感情的高点、意义的趋向、艺术的分寸。
第二,重点要少而精,不宜散乱,不宜杂多。只有少而精干,能突出也才会深刻。
第三,重点不是单纯的理智产物,必须同时是感情产物,不仅是"语意的解读",还应是语趣(理趣、情趣)的表露。
第四,重点不是单纯的加重声音,但那声音一定与众不同,那效果一定不同凡响。重点是轴心,是路牌。
第五,非重点相辅相成,在比较中仍存在,在对比中显现。
考生朋友:诗言志,诗传情,动真心,传真情,有章法,定成功。
诗歌朗读技巧及训练
一、什么是朗诵
朗,即声音的清晰。响亮;诵,即背诵。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大者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小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因此,要想成为口语表述与交际的高手,就不能漠视朗诵。
二、朗诵前的准备
朗诵是朗诵者的一种再创作活动。这种再创作,不是脱离朗诵的材料去另行一套,也不是照字读音的简单活动,而是要求朗诵者通过原作的字句,用有声语言传达出原作的主要精神和艺术美感。不仅要让听众领会朗诵的内容,而且要使其在感情上受到感染。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朗诵者在朗诵前就必须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⒈选择朗诵材料
朗诵是一种传情的艺术。朗诵者要很好地传情,引起听众共鸣,首先要注意材料的选择。选择材料时,首先要注意选择那些语言具有形象性而且适于上口的文章。因为形象感受是朗诵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干瘪枯燥的书面语言对于具有很强感受能力的朗诵者也构不成丰富的形象感受。其次,要根据朗诵的场合和听众的需要,以及朗诵者自己的爱好和实际水平,在众多作品中,选出合适的作品。
⒉把握作品的内容
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透彻地理解其内在含义,是作品朗诵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固然,朗诵中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十分重要,但是,如果离开了准确透彻地把握内容这个前提,那么,艺术技巧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了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也就无法做到传情,无法让听众动情了。要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内容,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正确、深入的理解
朗诵者要把作品的思想感情准确地表现出来,需要透过字里行间,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首先要清除障碍,搞清楚文中生字、生词、成语典故、语句等的含义,不要囫囵吞枣。望文生义。其次,要把握作品创作的背景、作品的主题和情感的基调,这样才会准确地理解作品,才不会把作品念得支离破碎,甚至歪曲原作的思想内容。以高尔基的《海燕》为例,扫除文字障碍后,就要对作品进行综合分析。这篇作品以象征手法,通过暴风雨来临之前。暴风雨逼近和即将来临三个画面的描绘,塑造了一只不怕电闪雷呜,敢于搏风击浪,勇于呼风唤雨的海燕一--这一“胜利的预言家”的形象。而这部作品诞生之后立即不胫而走,被广大工人和革命群众在革命小组活动时朗诵,被视作传播革命信息,坚定革命理想的战歌。综合分析之后,朗诵时就不难把握其主题是:满怀激情地呼唤革命高潮的到来。进而,我们又不难把握这部作品的基调应是对革命高潮的向往、企盼。
⑵深刻
细致的感受有的朗诵,听起来也有着抑扬顿挫的语调,可就是打动不了听众。如果不是作品本身有缺陷,那就是朗诵者对作品的感受还太浅薄,没有真正走进作品,而是在那里“挤”情、“造”性。听众是敏锐的,他们不会被虚情所动,朗诵者要唤起听众的感情,使听众与自己同喜同悲同呼吸,必须仔细体味作品,进入角色,进入情境。
⑶丰富、逼真的想象
在理解感受作品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想象,这样才能使作品的内容在自己的心中、眼前活动起来,就好象亲眼看到、亲身经历一样。以陈然(我的自白书)为例,在对作品进行综合分析的同时,可以设想自己就是陈然(重庆《挺进报》的特支书记),当时正处在这样的情境中:我被国民党逮捕,在狱中饱受折磨,但信仰毫不动摇,最后,敌人把一张白纸放在我面前,让我写自白书,我满怀对敌人的愤恨和藐视,满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自豪地写下了“怒斥敌酋”式的《我的自白书》。这样通过深入的理解、真挚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使己动情,从而也使人动性。
⒊用普通话语音朗诵
要使自己的朗诵优美动听,必须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诵,因为朗诵作品一般都是运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写成的,所以,只有用普通话语音朗诵,才能更好地更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同时,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用普通话朗诵;便于不同方言区的人理解。接受。因而,在朗诵之前,首先要咬准字音,掌握语流音变等普通话知识。
三、朗诵的基本表达手段
朗诵时,一方面要深刻透彻地把握作品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合理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准确地表达作品的内在含义。常用的基本表达手段有:停顿、重音、语速、句调。
⒈停顿停顿指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
停顿一方面是由于朗诵者在朗诵时生理上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句子结构上的需要;再一方面是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同时,也可给听者一个领略和思考、理解和接受的余地,帮助听者理解文章含义,加深印象。停顿包括生理停顿、语法停顿、强调停顿。
⑴生理停顿生理停顿即朗诵者根据气息需要,在不影响语义完整的地方作一个短暂的停歇。要注意,生理停顿,不要妨碍语意表达,不割裂语法结构;
⑵语法停顿语法停顿是反映一句话里面的语法关系的,在书面语言里就反映为标点。一般来说,语法停顿时间的长短同标点大致相关。例如句号、问号、叹号后的停顿比分号、冒号长;分号、冒号后的停顿比逗号长;逗号后的停顿比顿号长;段落之间的停顿则长于句子停顿的时间。
⑶强调停顿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而在书面上没有标点、在生理上也可不作停顿的地方作了停顿,或者在书面上有标点的地方作了较大的停顿,这样的停顿我们称为强调停顿。强调停顿主要是靠仔细揣摩作品,深刻体会其内在含义来安排的。例如:遵义会议║纠正了│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所犯的“左倾机会主义性质”的严重的原则错误,团结了│党和红军,使得│党中央和红军主力胜利地完成了长征,转到了│抗日的前沿阵地,执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遵义会议”之后没有标点符号,但是为了突出“遵义会议”的地位,强调“遵义会议”在我党历史上的伟大意义,就应有一个停顿,而且比下面的其它强调停顿时间要长一些。“纠正了”、“团结了”、“使得”、“转到了”、“执行了”这些词语后面也没有标点,但为清楚显示“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应用停顿,句中划“║”和“│”的都表示强调停顿。如果不仔细揣度作品而任意作强调停顿,容易产生错误的理解。例如贺敬之《雷锋之歌)中的一句:“来呵!让我们紧紧挽住雷锋的这三条刀伤的手臂吧!”有人在“三条”之后略作停顿,就会给听众造成“三条手臂”的错觉,影响理解的正确性。
⒉重音重音是指朗诵、说话时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一般用增加声音的强度来体现。重音有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两种。
⑴语法重音在不表示什么特殊的思想和感情的情况下,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读的,叫语法重音。语法重音的位置比较固定,常见的规律是:①一般短句子里的谓语部分常重读; ②动词或形容词前的状语常重读;③ 动词后面由形容词。动词及部分词组充当的补语常重读;④名词前的定语常重读; ⑤有些代词也常重读;如果一句活里成分较多,重读也就不止一处,往往优先重读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如:我们是怎样度过这惊涛骇浪的瞬息!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值得注意的是,语法重音的强度并不十分强,只是同语句的其他部分相比较,读得比较重一些罢了。
⑵强调重音强调重音指的是为了表示某种特殊的感情和强调某种特殊意义而故意说得重一些的音,目的在引起听者注意自己所要强调的某个部分。语句在什么地方该用强调重音并没有固定的规律,而是受说话的环境。内容和感情支配的。同一句话,强调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往往不同,
例如:我去过上海。(回答“谁去过上海”)我去过上海。(回答“你去没去过上海”)我去过上海。(回答“北京、上海等地,你去过哪儿?”)因而,在朗诵时,首先要认真钻研作品,正确理解作者意图,才能较快较准地找到强调重音之所在。强调重音与语法重音的区别是:
①从音量上看。语法重音给人的感觉只是一般的轻重有所区别,而强调重音则给人鲜明突出的印象。强调重音的音量大于语法重音的音量。
②从出现的位置看。强调重音可能与语法重音重叠,这时语法重音服从于强调重音,只要把音量再加强一些就行了。有时,两种重音出现在不同的位置上,此时,强调重音的音量要盖过语法重音的音量。
③从确定重音的难易上看。语法重音较容易找到,在一句话的范围内,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就可以确定,而强调重音的确定却与朗诵者对作品的钻研程度、理解程度紧密相连。
⒊语速语速是指说话或朗诵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及音节之间连接的紧松。
说话的速度是由说话人的感情决定的,朗诵的速度则与文章的思想内容相联系。一般说来,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的内容速度快一些;平静、庄重、悲伤、沉重、追忆的内容速度慢一些。而一般的叙述、说明、议论则用中速。以(雷雨)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对话为例,朗诵时应根据人物心情的变化调整语速,而不应一律以一种速度读下来。如:
周: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吗?(慢速。周朴园故作与鲁侍萍闲谈状,以便探听一些情况。)
鲁: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慢速,侍萍回忆悲痛的往事,又想极力克制怨愤,以免周朴园认出。)
鲁:我前几天还见着她!(中速)
周: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快速。表现周朴园的吃惊与紧张)
鲁:老爷,您想见一见她么?(慢速。鲁故意试探)
周:不,不,不用。(快速。表现周朴园的慌乱与心虚。)
周: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中速)
鲁: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快速,表现鲁侍萍极度的悲愤以至几乎喊叫)
⒋句调在汉语中,字有字调,句有句调。我们通常称字调为声调,是指音节的高低升降。而句调我们则称为语调,是指语句的高低升降。句调是贯穿整个句干的,只是在句未音节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句调根据表示的语气和感情态度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升调、降调、平调、曲调。
⑴升调(↑),前低后高,语势上升。一般用来表示疑问、反问、惊异等语气。
⑵降调(↓),前高后低,语势渐降。一般用于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表示肯定、坚决、赞美、祝福等感情。
⑶平调。(一),这种调子,语势平稳舒缓,没有明显的升降变化,用于不带特殊感情的陈述和说明,还可表示庄严、悲痛、冷淡等感情。
⑷曲调。全句语调弯曲,或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往往把句中需要突出的词语拖长着念,这种句调常用来表示讽刺、厌恶、反语、意在言外等语气。除了以上这些基本表达手段外,要使朗诵有声有色,还得借助一些特殊的表达手段,例如:笑语、颤音、泣诉、重音轻读等,这里我们就不详细介绍了。
四、朗诵不同于朗读,也不同于演戏
朗诵不同于朗读,朗读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把文章读出来,以传达文章的思想内容。朗诵则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把文章背出来,以传达文章的思想内容。可见,朗诵的要求比朗读要高,它要求不看作品,面对观众,除运用声音外,还要借助眼神、手势等体态语帮助表达作品感情,引起听众共鸣。朗诵常常伴随有手势、姿态等体态语,但朗诵时的姿态或手势不能过多、过火。毕竟,朗诵不同于演戏,演戏时,演员不直接和观众交流,他扮演剧中人物,模仿剧中人物的语言。动作,他只和同台的演员进行交流,而朗诵者直接交流的对象是听众,他主要是通过声音把感情传达给听众,引起听众共鸣,手势、姿态等只不过是帮助表达感情的辅助性工具,不宜过多、过火。
五、技能训练
【训练内容】朗诵的综合训练
【训练目标】1.熟悉朗诵的基本手段。2.把握作品的基调。3.适当运用体态语及其他辅助手段提高朗诵水平。
【训练程序】1.复习本节有关朗诵的基本知识。
2.模拟训练
(1)朗诵叶挺同志的《囚歌》,注意句调的处理: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平调)(冷眼相看)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平调)
一个声音高叫着:(↗曲调)(嘲讽)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曲调(诱惑)
我渴望自由,(→)(庄严)
但我深深地知道——(→平调)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升调)(蔑视、愤慨、反击)
我希望有一天(→平调)地下的烈火,(稍向上扬)(语意未完)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降调)(毫不犹豫)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降调)(沉着、坚毅、充满自信)
(2)重音练习——读出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语法重音:
①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③手势之类,距离大了看不清,声音的有效距离大得多。
一一读出下面语句中的强调重音:
;  一一读出下面语句中的强调重音: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3)朗读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这首诗的最后三段,注意语法停顿和强调停顿。
请听听吧,这是战士/一句句从心中‖掏出的话。
团泊洼,团泊洼,你真是那样/静静的吗?
是的,团泊洼是静静的,但那里/时刻都会‖轰轰爆炸!
不,团泊洼是喧腾的,这首诗篇里/就充满着‖嘈杂。
不管怎样,且把这矛盾重重的诗篇/埋在坎下,它也许不合你秋天的季节,但到明春‖准会/生根发芽
(4)下面是鲁侍萍回亿往事、揭露周朴园罪恶的两段话,一段是相认前、一段是相认后,相认前后,鲁侍萍的怨愤之情由克制到逐渐显露,说话的语气和态度也起了变化,试用不同的语速加以表达。
——相认以前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相认以后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这首诗歌很长但很浅显易懂,朗诵起来激情澎湃,我看到下面的诗人都非常安静,几个女诗人眼睛里似乎有泪水。
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和一个口哨声音中,我走下台来,我知道我在小欣面前又做了一个精彩的展示:我比那些混蛋们强太多了!
又一个插曲使我感到好笑,一位青年诗人跑过来问我,向我说“你朗诵得真感人,”我连忙谦虚,还瞄了一眼小欣。
紧接桌这个诗人给我讲他是做保险的,我随口一问,不想引出他滔滔不绝的话来,都是讲他们的保险怎么怎么地好。
我失望极了,告诉他我现在不想谈保险,他只好离开了,我看他朝另外一个刚朗诵完的诗人走去。
诗人们朗诵完以后,该是自由朗诵的时间,几个青年大学生上台朗诵以后,老树极力邀请小欣去也朗诵一篇。
以前小欣看过我的诗集,这次我也带来了,我告诉她她可以上台朗诵我的一首短诗歌或者一首叫《伫立河岸》的散文诗。
小欣刚上台,还没有站稳,我立即听到旁边桌子上一个男声在说话。
“看来一个小***要来了!”
果然,小欣一开始朗诵,下面就静极了:
伫立河岸
伫立河岸,河对岸葡萄架上的葡萄熟了的时候,夕阳中又见你匆匆走过,细碎的花裙像葡萄架投在地上斑驳的影子。
时间过得真快呀,又一年了。
沐受阳光雨露,河岸边一颗平凡的小石子,日久也有了金子一样的质地和光泽;日日聆听你天簌般的歌喉,感受着你的美丽和灵秀,珍藏于心,我,一个平凡的人,日久也有了诗人般的气质和胸襟。
问河里游动着的青蛙,还会再变回蝌蚪吗?
那么,又怎么能让我不再爱你呢?
只是这样的爱是痛苦的,痛苦,至于想,如果那载我去河对岸与你相见的帆船再不出现,我将不会有足够的忍耐等待下去——在一个潮水上涨的夜晚,我将随水流而去:或流落荒岛,伐木采石,日夜劳作;或流入海洋,让群群鲨鱼来撕扯我痛苦的胸膛,为蔚蓝的大海增添一点壮观的鲜红色……
只要,只要让我远离爱……
而因为在河岸边站立得太久,我的双脚已深深地、深深地陷入泥沙之中!
姑娘啊,夜深人静了,当你再从河对岸走过的时候,一定要回头看一眼啊,要知道河对岸那日夜站立着的,不是枫树,那就是我;那两团燃烧的火焰,不是渔火,而是我久久期待的双眼!
小欣朗诵完以后,我听到比我朗诵完热烈得多的掌声,小欣的脸儿都涨红了,看小欣朗诵的时刻,我突然发现我还可以为小欣做些什么。
近日,我在北京东城图书馆参加了几场诗歌朗诵会,聆听经典,品味书香,真是难得的艺术大餐!
人类社会之所以进步,最大的发明是什么?是书!有了书,人类才有了集体的记忆,使得知识传承有续。历史上再轰动的事件,假如不用文字记载下来,也会被人忘记。有了书,我们才能和祖先进行心灵对话;有了书,我们
可以用文字和同代人进行横向的广泛沟通,所以高尔基说“爱书吧,书是知识的源泉!”用朗诵经典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朋友进行感情上的交流、学习心得的交流,是最直接、最流畅的感情沟通形式。好的朗诵,会如打字机一样,把经典著作中的每一字都深刻地敲入听众的心里。
上个世纪,北京市有三次大的诗歌朗诵高潮:第一次是1919年,“五四运动”中青年学子们用白话诗抒发革命豪情。第二次是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各大中小学校诗歌朗诵成风,使诗歌的普及成为群众性的文化高潮。第三次是打倒“四人帮”后,全国人民又一次得到解放,诗歌朗诵格外受欢迎,并涌现出了如殷之光这样因朗诵而闻名的大艺术家。
朗诵又是行政表达能力的锻炼。我听过这样一个传说:1976年周恩来总理逝世,联合国秘书长下令,下半旗志哀。许多国家问:“是不是我们国家政治二把手逝世也降半旗?”秘书长回答:“中国人口很多,可是周恩来为了他的国家,没留下一个子女;中国地大物博,可是周恩来在国外没有一分钱存款;周恩来是出色的外交家、公认的美男子,可是他一生只有一个夫人。如果你们国家的政治二把手能达到这三点,只要我当秘书长,也照样下半旗志哀。”三句话的表达,简捷、有力,让人心服口服。
能够在5分钟之内把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哪怕是最伟大的发现或发明――用最简捷的语言说清楚,用最生动的语气讲出来,均会产生最大的宣传力。这就是行政表达能力,也是人际关系的沟通能力,是智商和情商的完美结合。如果人人均有这样的能力,我们的社会将多么和谐,充满生气。我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可以通过朗诵经典来吸取智慧,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哪里有豪情哪里就有诗歌,哪里有希望哪里就有朗诵。每个盛世均以诗歌为伴,每个伟大时代均有广泛的群众讴歌。中华民族正在突飞猛进,我们将进入诗的时代,因此诗文朗诵的高潮也将到来。创作诗歌吧!朗诵诗歌吧,让我们纵情欢呼进入这美好的时代!
比赛中同学们个个精神饱满,举止大方。高亢的声音,深情的眼神,挺起的胸脯,紧握的拳头,博得了台下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一首首慷慨激昂的诗歌,句句抒发着对祖国的热爱和美好未来的祝愿。
朗诵会上,参赛诗歌有古人作品,也有富有时代气息的经典诗篇,所选诗篇让人振奋和感动。整个会场掌声不断,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诵,让大家沉醉。   小荷作文网 www.zww.cn
成功的背后是艰辛,是汗水,只有付出了艰辛和汗水,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才会看到缤纷的彩虹。   小 荷 作文网 www.zww.cn
阵沉默之后,一句又一句的诗歌便从她口中流淌而出:“……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她像一位伟大的诗人声情并茂地朗诵着自己的诗歌,声音涤荡着每个人的心灵。朗诵完毕,教室里又一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主持人一次又一次地拿着手中的节目单走上了讲台,热情而又欢乐地迎接一个又一个的选手。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就要轮到我了。当四组的第三位同学上台时,我忽然感觉手脚无力,脸蛋发烫。我怀着怦怦乱跳的心观赏着比赛。
然而时间似水流,该来的终于来了——主持人终于念到我的名字了,我该上台了。在台上,我沉默着,不知该如何开口,手攥着铁杆,望了望主持人——幸好她给了我一个鼓励的眼神。我终于开口了,朗声读出那首我已在镜子前练了无数遍的《天上的街市》。
朗诵着,朗诵着,我的声音却突然变小了。当将近朗诵完整首诗时,我发觉自己竟已无法开口。我的心跳得很急促,感觉脸蛋越来越烫,脚也越来越软。世界似乎一直停留在那一刻,无法前进,也无法后退,台上站着无助的我。正在摄像的班主任为我补上了最后一句。我如遇大赦,灰溜溜地回到自己的座位。我全身颤抖,脸蛋发红,就似在骄阳下烘烤一般,心依然怦怦跳个不停。
第一个走上讲台的是班长——凡,她是主持人。她手里拿着一张纸,很镇定又平稳地说:“今天,是我们七年级一班的朗诵比赛。首先迎来的是第一组洪雅纯同学,有请!”同学们一齐鼓掌,掌声像海浪拍击着海岸般响亮。大家满怀期待地注视着讲台,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激情,涂满了粉红的笑容。
比赛有序地进行着,同学上台又下台,掌声响起又落下,笑声发出又收回
一阵沉默之后,一句又一句的诗歌便从她口中流淌而出:“……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她像一位伟大的诗人声情并茂地朗诵着自己的诗歌,声音涤荡着每个人的心灵。朗诵完毕,教室里又一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关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通知
禾云镇中心小学
一、活动主题:
扬经典雅风,蕴人文精华;诵读千古美文,传承中华文明。
二、活动目的:
优秀诗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精华,是中华文化最好载体。为了能掀起诵读优秀诗文的风潮,激发学习中华文化的热情,活跃校园文化气氛,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我校决定开展一系列的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从而,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古今优秀诗文,受到民族精神感召,完善自身人格,提高文化品位。
三、宣传口号:
“我读书,我快乐!”
四、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
各年级在学生中进行宣传发动,由语文教师向学生推荐语文教材中的经典中华诗文,作为诵读重点篇目。
第二阶段:学习交流
各班由语文教师担任诗文诵读的主要指导者,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让学生借此机会学习更多的优秀诗文。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
学校将结合实际情况,通过比赛方式集中展示学生诵读活动成果。10月份,在举行入队仪式之际,一、二年级进行精短诗文诵读比赛活动;11月份,为迎接县的识字、写字比赛,三、四年级将举行经典诗文抄写比赛、知识擂台赛等;12月份,五、六年级将以“我与经典同行”为主题撰写征文,例如写读书笔记、写读书活动感受、写有关读书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事迹、诗歌创作等等,所写征文请于12月30日前上交学校参与评选。
少先队大队部
2008 年9月26日
诗歌朗诵的技巧
要朗诵好一首诗,就必须掌握朗诵技巧,如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个朗诵犹如一曲优美乐章。
下面举个例子谈谈诗歌朗诵的技巧。
例:《春晓》
这是一首格律诗,朗诵这首诗时,应该注意每个字都要吐音清晰,淌出诗的节奏。每行诗句都可处理为三处停顿: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念到“晓、鸟、少”时,字音要适当延长,略带吟诵的味道,使听众能感觉出诗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前两句是写诗人早上醒来后看到的景物,朗诵时要用柔和、舒缓的语调,音量不要过大。“鸟”字的尾音可稍向上扬,表现出诗人见到的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明朗景象。
后两句写诗人想起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雨,不知园子里的花被打落了多少。在读“花落知多少”时,要想象出落花满园的景象。可重读“落”字,再逐渐减轻“知多少”三个字的音量,表现出诗人对落花的惋惜心情。
总之,朗诵诗歌时,要注意节奏鲜明,并根据作品的基本节奏采取相应的速度。该轻快的要朗诵得轻快些,该沉重的要朗诵得沉稳、稍慢些。就一首诗来说,朗诵速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根据表现作品内容的需要来决定,并具有一定的变化。
诗文诵读基本要求
1.对于古代诗文的体裁类别、常用表现手法及艺术技巧不要求学生花时间去学习。
2.诵读指导的基本策略
①指导学生解题。
简介作者与时代背景,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思想内容。
(有时不一定介绍,但教师必须知道。)
②识字、释词,
不必进行分析讲解,只着力朗读、背诵,让学生从字面读出感受(感知诗的音调与诗中特定的氛围,读多了,有时还能引发想象、联想,甚至产生共鸣)。
③让学生从想象领会意蕴。
古代诗歌常借物象寄托作者的主观情思,形成寓意于象的表现手法,如古人喜欢用月亮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用夕阳、白云表达无言的思绪,把松、梅、竹、菊当作品行高洁,借长亭叙惜别,借西楼抒愁思,借折柳写送别等,柳就是古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意象。
④从字词悟出妙处,观测感情。
诗歌是高度凝炼的语言艺术,一些精美的词语是作者创作过程中的妙语。如“花溅泪”“鸟惊心”(杜甫《春望》),这些词语包含着丰富深刻的意蕴。“花溅泪”一种解释为人见花触景生情而落泪;一种解释为花似有知,亦感伤国家的时艰而落泪。“鸟惊心”则为听到鸟鸣,想到离别,感到心惊肉跳。作者用“花”“鸟”这种词语组合表达出唐代“安史之乱”,自己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感情。
⑤让学生从语言中品味,初步认知一些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这个概念对小学生来讲难度较大。因此,只要在诵读品味过程中粗知一些技巧性的表现手法,如联想、想象、象征、衬托、对比、首尾照应、动静结合、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意于象之类。
⑥引导学生从字词句入手,深入诗的意境。
诗贵意境。诗的意境是指把诗人的思想感情熔铸在他所描绘的生活图画里,即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生动的客观事物(境)相结合,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神形兼备的艺术境界。如李白的《赠汪伦》就是融景于情,有更多的作者自己感情的倾诉,主观的情志与他所描绘的客观景物的和谐结合,情景交融,以“送我情”比拟“桃花潭水”,以“不及”二字,汪伦的情意成为只可想象不能计数的无穷深。意境非常完美,富有艺术感染力。
⑦引导学生从内容、色彩、语调揣摩主旨。
如果说诗篇的题目是诗文的眼睛,那么主旨就是诗篇的灵魂。主旨就是作者的见解与主张,也就是立意。诵读训练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从诗篇内容来看作品所蕴含的思想,从感情色彩来看作者的爱恨;从诗句语调、语气来看诗人的思想倾向(有的诗篇还可以联系作者与时代背景来揣摩其写作意图)。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是一首借景明理的诗作,“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游庐山时身在庐山之中在各个位置看到的只是庐山的各个局部,而不是庐山的真面目。如果要看庐山的全貌,就必须从山中走出来,站在庐山之外来看它。这种身在山中却看不清山的真正面貌的情况,用现成的话说,就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具体事物引出普遍规律,哲理缘景而发,写得深入浅出,明白晓畅;既给人美感,又能启人心智。由此成为千古佳作。
⑧引导学生从诵读中吸取其精华。精华和糟粕都是就思想内容而言。区分标准主要是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从诗歌的选材看,我国古代诗歌经典有很多是山水田园、咏物言志、思乡怀亲、怀古咏史、边塞征战、惜别念友、反战爱国之类的。这些内容大多是健康积极具有进步意义的,都属于自由发表意见的民主性精华,应予以启发引导,从中央受到熏陶感染。
⑨教师要把加强课堂诵读教学与学生课外自由诵读实践结合起来加强指导,提高实效。尤其要制订重在参与的诵读策略,开发经典诗文的诵读资源。
《三字经》(节选)
人 之 初,性 本 善。
性 相 近,习 相 远。
子 不 学,非 所 宜。
幼 不 学,老 何 为。
玉 不 琢,不 成 器。
人 不 学,不 知 义。
为 人 子,方 少 时。
亲 师 友,习 礼 仪。
(摘自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一二年级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指定篇目
禾云镇中心小学
一年级组(共6篇)
1、《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山村》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5、《画》清·高鼎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6、《小小的船》叶圣陶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二年级组(共8篇)
1、《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才低见牛羊。
2、《长歌行》(节选)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古朗月行》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4、《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6、《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8、《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一、二年级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程序
禾云镇中心小学
一、开场白
1、大队辅导员介绍活动口号:我读书,我快乐!营造会场气氛。
组织全体学生接读经典古诗。例如:《春晓》、《静夜思》、《咏鹅》、《草》
2、小主持出场。
二、一年级组自选篇目诵读比赛
三、大队部表演节目
纸扇舞:“可以清心也”
四、二年级组自选篇目诵读比赛
五、游戏节目:错乱诗句重组
学生手拿“鹅”图片的字卡,图片背面内容分别:一个班的是“曲、项、向、天、歌”一个班的是“白、毛、浮、绿、水”一个班的是“红、掌、拨、清、波”。(一年级组每班5名优秀学生参与。)
六、一年级组指定篇目诵读比赛
七、武术表演。(五(3)班刘振奇同学)
八、二年级组指定篇目诵读比赛
九、一年级入队仪式
由大队委成员为新队员佩带红领巾。
十、全场朗读《三字经》或者个别教师诗文朗诵
十一、潘校长作活动小结
十二、郑校长主持颁奖仪式
一、二年级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过程
禾云镇中心小学
一、开场白
二、新生入队仪式
A、宣布新队员名单
B、新队员佩戴红领巾
请60位少先队值日生为新队员佩戴红领巾。(完毕后)请少先队值日生回到自己的中队。
C、新队员宣誓仪式
D、全体队员呼号
E、代表讲话
少先队员代表讲话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很荣幸,我能够/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在飘扬的队旗下,代表全体少先队员/向新队员们表示/衷心的祝愿。
作为一名/已有 年实践经验的老队员,我首先/为你们加入少先队/深感自豪!这是个正义性的组织,它每时每刻/都在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它每分每秒/都在提醒我们:你/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胸前/扬起的红领巾,会郑重地/告诉你:“今天的旅途/已经开始,明天的美好/等你去开拓。”
新入队的少先队员们,请你们牢记/先辈的谆谆教诲,学习赖宁的/献身精神,关注/社会上的各项活动。未来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新的一天/也需要/你自己去创造。愿你们/都能胸有成竹地/迎接明天的挑战。谢谢!
三、经典诗文诵读比赛
1、营造会场气氛
2、小主持出场
A、 我是爱读书的女孩 ,来自 ,是少先队 。
B、我是爱读书的男孩 ,来自 ,是少先队 。
C、 我是爱读书的女孩 ,来自 ,是少先队 。
D、我是爱读书的男孩 ,来自 ,是少先队 。
男:最是书香能致远,书香伴我们一路远行。
女:腹有诗书气自华,好书养育我们的灵魂。
男:让我们共读经典,在书海中徜徉。
女:让校园充满人文气息,在书香中感受读书的乐趣。
男、今天,我们欢聚一堂,隆重举行第二届经典诗文诵读比赛。
女:现在,有请曹主任为本次活动致辞,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
3、曹主任致辞
4、一年级组自选篇目诵读比赛
A、首先我们来欣赏一年级可爱的小朋友的诗朗诵。
B、别看他们小,读起诗来,还像模像样呢!
A、请欣赏一年级(1)班的陈莉思《望庐山瀑布》。
1、一(1)班 陈莉思《望庐山瀑布》
A、诵读要有规范的语言基本功。
B、要求口齿清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要有美感。
A、我们可以用这个标准去评价参赛选手的诵读水平。
B、下面有请一(2)班梁文轩为我们诵读《望庐山瀑布》。
A、一(3)班郑捷请做好准备。
2、一(2)班 梁文轩《望庐山瀑布》
A、诵读不仅要让听众领会诵读的内容,还要使听众在感情上受到感染。
B、下面,有请一(2)班梁文轩诵读《望庐山瀑布》,我们感受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吧!
A、一(1)班郑乔请做好准备。
3、一(3)班 郑捷《登鹳雀楼》
A、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诗文化瑰宝。
B:中国的古典诗词就像一坛陈酿的女儿红,她滋润着一代代人的民族气质。
A:只有你细细地品味,你就能从中感受到它的醇香醉人。一(2)班欧歌请做好准备。
4、一(1)班 郑乔《村居》
A、同一首诗,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与理解,所以诵读就有所不同了。
B、下面有请一(2)班欧歌为我们诵读《登鹳雀楼》。
A、一(3)班刘莎请做好准备。
5、一(2)班 欧歌《登鹳雀楼》
A、正所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在古诗中,以思乡为主题的诗,确实不少。
A、下面有请一(3)班刘莎为我们诵读李白的《静夜思》。
6、一(3)班 刘莎《静夜思》
5、一年级组选手在后台抽选指定诵读篇目
6、大队部纸扇舞:可以清心也(建仪)
A、 五千年的奔流,五千年的积淀,五千年的孕育,造就了光耀寰宇的中华文明。
B、 中国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中国文字有许多有趣的语言现象。
C、 好比如,“可以清心也”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句子,通常在茶杯的盖子上可以看到。
D、 如果把五个字围成一圈,按顺时针方向读,你从哪个字开始读都可以,而且,每一种读法都很有意思。下面,请欣赏纸扇舞“可以清心也”。
7、二年级组自选篇目诵读比赛
A、刚才,一年级的同学为我们诵读了一首首经典的古诗。
B、下面二(1)班的梁秋琳为我们带来现代的经典韵文叶圣陶爷爷写的《小小的船》。
A、下面有请二(2)班的梁韵请准备。
7、二(1)班 梁秋琳《小小的船》
A、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中最伟大的一个,有“诗仙”的美名。
B、他的诗热情洋溢,气势雄伟。
A、下面,有请二(2)班梁韵为我们献上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二(3)班曾庆清请准备。
8、二(2)班 梁韵《望庐山瀑布》
A、祖国,让每个炎黄子孙热血沸腾;老师,让众多莘莘学子感恩膜拜
B、虽然,九月已渐渐远去;但是,老师的恩情我们铭刻在心。
A、请欣赏二年级(3)班 曾庆清诵读的诗歌《窗前的一株紫丁香》。
9、二(3)班 曾庆清《窗前的一株紫丁香》
A、老师是辛勤的园丁,老师是燃烧的蜡烛,
B、老师教我们读书,教我们做人的道理。
A、下面,二(1)班的郑嘉豪要为老师们、同学们诵读《咏鹅》。
B、我们掌声有请,二(2)班罗少华请做好准备。
10、二(1)班 郑嘉豪《咏鹅》
A、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锻铸了华夏儿女的坚强灵魂。
B、我们欣赏了唐代骆宾王的《咏鹅》,再来欣赏宋代王安石的《梅花》
C、让我们共同倾听二(2)班的罗少华诵读的《梅花》。二(3)班欧启盛请准备。
11、二(2)班 罗少华《梅花》
A、如果说,中国古诗是一部恢弘壮阔的交响曲,那么,唐诗便是其中一段唯美的旋律。
B、下面有请二(3)班的欧启盛为大家朗诵古诗《村居》。我们掌声有请。
12、二(3)班 欧启盛《村居》
8、二年级组选手在后台抽选指定诵读篇目
9、一年级组游戏节目:“快乐的大白鹅”
10、一年级组指定篇目诵读比赛
A:现在,比赛已经到了第二阶段,所有选手将要进行指定篇目的诵读。
B、刚才,选手们已经在后台进行了指定篇目的抽选。
A、一(1)班陈莉思抽选到的篇目是《 》。
B、我们再次用掌声欢迎她。
1、一(1)班 陈莉思《 》
A、“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把书读熟了,意思自然而然就懂了。我相信一(3)班的已经把所有的指定篇目读熟了,读好了。
B、所以,我相信,他抽选的《 》也一样读得声情并茂的。
A、我们掌声有请一(2)班的梁文轩为我们诵读古诗。
2、一(2)班 梁文轩《 》
A、“读书不趁早,将来徒懊悔”。
B、我们应该从小就多读书,增长见识。
A、下面,让我们共同倾听一(3)班的郑捷诵读的《 》。
B、一(1)班郑乔请做好准备。
3、一(3)班 郑捷《 》
A、“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B、作家臧克家告诉我们,读书是很有好处的,我们要把好书当作好朋友一样看待。
A、下面,掌声有请一(1)班郑乔。一(2)班欧歌请做好准备。
4、一(1)班 郑乔《 》
A、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B、多读书有益的书,可以不断进步。
A、掌声有请一(2)班 欧歌为我们诵读古诗。一(3)班刘莎请做好准备。
5、一(2)班 欧歌《 》
A、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多读书,就会写出好的文章来。
A、下面,掌声有请一(3)班刘莎。
6、一(3)班 刘莎《 》
11、嘉宾表演:武术表演
A、 读书学知识很重要,锻炼身体也同样重要。
B、 下面五(3)班的武林高手——刘振奇为我们带来精彩的表演。我们掌声有请。
12、二年级组指定篇目诵读比赛
A、下面,还有二年级组的6位选手为我们诵读指定篇目,我们也来个比赛好吗?一到六年级的同学以级为单位,轮流跟着诵读6位选手所读的文章,看哪个级读得最好。
B、先请出二年级的第一个选手,六年级的同学请注意,他诵读篇目是什么呢?
C、有请二(1)班梁秋琳同学。
1、二(1)班 梁秋琳《 》
A、六年级的同学请诵读《 》。
B、五年级的同学,有信心读得比六年级更好吗?我们拭目以待吧!
A、下面有请二(2)班梁韵。
2、二(2)班 梁 韵《 》
A、五年级的同学请诵读《 》。
B、五年级的同学,看来你们的信心是建立在实力之上的。的确厉害。
A、四年级的同学,你们年纪比较小,还有信心读得比五、六年级更好吗?
B、接着请出的是二(3)班的曾庆清同学。
3、二(3)班 曾庆清《 》
A、四年级的同学请诵读《 》。
B、四年级的同学,不甘落后呀!好样的,看来你们也不是好欺负的。
A、接着请出的是二(1)班的郑嘉豪同学。
B、终于轮到我们三年级的同学,你们有信心读出自己的水平吗?
4、二(1)班 郑嘉豪《 》
A、三年级的同学请诵读《 》。
B、三年级的同学,
A、再接着就是我们二年级的所有同学, 二年级的所有同学请留意,做好充分的准备。
B、接着请出的是二(2)班的罗少华同学。
5、二(2)班 罗少华《 》
A、二年级的同学请诵读《 》。
B、二年级的同学,
A、再接着就是我们一年级的所有同学, 一年级的所有同学请留意,年级小,但没有关系,好戏在后头嘛,我支持你们。
B、接着请出的最后一位参赛选手 二(3)班的欧启盛同学。我们掌声有请。
6、二(3)班 欧启盛《 》
A、一年级的同学,准备好了吗?请诵读《 》。
B、真的是好戏在后头呀,你们读得很棒!
A、其实,谁读得好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关键是,我们都读得很认真、很快乐。
B、正所谓:“我读书,我快乐”吧!
13、小主持结束语
女、“经典”在悄然无声中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男、那些背诵过的诗文/如一汪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间。
女、激荡着/我们的情感,启迪着/我们的智慧。
男、升华着/我们对生活的认识,也一样/熏陶着/你我的性灵!
女、禾云镇中心小学经典诗文诵读比赛,全部参赛节目都已一一登台,尽显风采。
男、在此,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学校领导的关心与支持,感谢为这次比赛付出辛勤劳动的老师们、同学们,感谢少先队大队的精心策划。
14、教师诗文朗诵或全场朗读《三字经》
15、潘校长作活动小结
16、所有选手登台,准备接受颁奖。
俗话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今天,我们却要说友谊第一,学习第二,比赛第三,下面有请所有的参赛选手上场,手拉手,一起诵读《三字经》。
6位演员+小主持+辅导员(12人)
一年级优秀学生(15人)
一二年级参赛选手(12人)
17、郑校长主持颁奖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