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保赤丸吃后的表现:古文史(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5:10:16

古文史(一)

1神话:即是关于神的故事。按照马克思有关神话的论说,其具有一跸 基本特征:它是想象或幻想的;它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和所经历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是经过“幻想“加工成为想象中的“神话”了的现实生活;它反映了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并征服自然(或社会)的愿望;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作出符合实际的解释的远古时代的产物。

2.风、雅、颂是按照音乐的不同对《诗经》作品的分类。风,指音乐,乐曲。《诗经》有十五国“风”,即指十五个地区不同的音乐。雅,即“正”正声,朝廷之乐曰“雅”。《诗经》有大雅、小雅,均为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其“大雅”、“小雅”之别,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颂,“美盛德之形容”,“颂,即是舞容,《诗经》有周颂、鲁颂和商颂,均为宗庙祭祀所用的舞曲

3.赋、比、兴,是《诗经》的艺术表现方法。朱熹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它可以是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还可以是直广度春志或直抒胸臆。比,一般说就是比喻,基本上是修辞意义上的手法,是《诗经》中常用的一种。另一种情形是整首诗用比,即用借喻手法,塑造完整的艺术形象或比喻别的事物。兴的问题比较复杂,大体说来,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关位置。就其与诗歌情思的关系而言,基本上有相关帮不相关的两种情形:兴与诗歌情思相关时,一般会引起烘托氛围或与诗歌内容发生某种联系的作用;兴与诗歌情思无关时,则往往只起到起韵的作用。赋、比、兴、虽可在理论上分成三种不同的表现方法,但在实际运用中却往往交互出现,经常重叠。

4.六诗(六义)?赋、比、兴是《诗经》的艺术表现方法,风、雅、颂是《诗经》按音乐不同的分类,《周礼•春官•大师》将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为“六诗”或“六义”。唐人孔颖达将二者加以区别,认为“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

5.重单?是《诗经》结构形式的一大特色。所谓重章,并不是把完全相同的字名再罗列一遍,而是改变或替换一些字词后的复唱,这就产生两种情况:一是字词虽变而意义相同,二是改变字词后使诗章间形成意义上的层递关系。重章复沓也是民歌的一般特点,它带有诗歌发展初期的较为粗放的痕迹。

6.《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文集,它是以记言为主的古史。秦代焚书后,《尚书》暂绝。汉初出现了古、今文不同的传本:经师伏生所传《尚书》二十九篇,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定,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时出现了用古文字写定的《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出十六篇,不久这十六篇以亡佚,此称古文《尚书》;西晋永嘉之乱后,今文《尚书》散亡。今存于《十三经注疏》中的《古文尚书》共有五十八篇,其中三十三篇与汉代传本文字大抵相同,另名二十五篇为东晋人的伪作,称为《古文尚书》

7.《春秋》三传?《春秋》是经孔子修订的一部鲁国的纺年史,记事极简括,《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均为阐述《春秋》经的“传”,合称为“《春秋》三传”。其中《左传》为古文,《公羊》、《谷梁》为今文。

8.楚辞?“楚辞”是战国后期楚国大夫屈原开创的一种新体诗,它在当时并没有特定的名称,主要作家有屈原、宋玉等。西汉时刘向将屈、宋及西汉贾谊等人的骚体辞章编在一起,命名为《楚辞》。东汉时又有王逸将自己的一篇作品加入《楚辞》,并为全书作注,定名为《楚辞章句》,一直流传至今。“楚辞”作品“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既源于楚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又接受北方中原文化影响,是在南北文化交流的新时代环境下诞生于楚国的地域特色鲜明的新体诗。

9.九歌?是一组祭神的歌曲,是屈原被放逐江南时,在民间祭神歌舞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的一组诗,它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大司令》《少司令》《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共十一篇作品。其内容,在祭神的同时,也寄托着屈原的身世之感和规讽之意,在艺术上也形成奇特瑰丽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10.《吕氏春秋》?是秦统一中国之前,由秦相吕不韦组织其门客集体编撰的一部书,成书约在公元前239年前后。《吕氏春秋》历来被视为杂家著作,其中以儒、道、法、阴阳家思想成分更多一些。其文章一般篇幅短小,以事实说理,平易畅达,不求华丽。从文学的角度看,它的最大成就是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故事。在阐述某一道理时,往往彩一组寓言故事,从不同侧面加以说明,形象生动,趣味盎然。

11.辞赋?是一种特殊的文体。从形式上看,它非诗非文,而又具有诗、文的不少特点,是诗、文的综合体。汉代的辞赋类作品,依内容和形式,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抒情为主,体制基本与先秦的楚辞相同,如贾谊的《吊屈原赋》、淮南小山的《招隐士》等,一般称为“辞”或“骚”,亦即骚体赋;二是以状物为主,铺排摹绘,夸饰文采,如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扬雄的《甘泉赋》、班固的《两都赋》等,一般称为“大赋”或“汉赋”。但到东汉后期,又出现了句法类于大赋,但篇幅短小,铺叙摹绘减少、抒情成份大增的赋作,一般称为“抒情小赋”。“赋”作为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荀子的《赋篇》,但只有到了汉代,辞赋才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体,形成自身的特质。

12.民歌?“乐府”本是上古掌握音乐的行政机关。西汉时设置掌管民间歌乐的音乐机构,时间不会晚于汉武帝时。乐府有采集民间诗歌、组织文人创作及负责演唱等职责。乐府机关汇集了大量的民歌和贵族、文人的创作。魏晋之后,人们把汉乐府演唱的诗歌也称之为乐府,于是“乐府”又成为诗体的名称,其中的民歌部分即称乐府民歌。两汉乐府民歌今存四十首左右,它们主要保存于宋人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的《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几类之中,是两汉乐府中的精华所在。

13.古诗十九首?两汉的文人五言诗,除少量有主名者外,还有不少不能确知作者的作品,包括《古诗十九首》和其他一些古诗。《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编者将这些无名氏的五言诗汇集在一起,冠以《古诗十九首》之名。关于其作者和时代,一般认为它不是一人一时之作,它产生的年代应在东汉顺帝末到献帝前,作者多为动乱政局下漂泊蹉跎、游宦无门的下层文士,基本上是游子思妇之辞,而在艺术表现上则更加圆熟,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14.苏李诗? 所谓“苏李诗”是指萧统所编《文选》中收录的七首相传为西汉苏武和李陵所作的五言诗。如《李少卿与苏武诗》、《苏子卿诗》等。对这七首五言诗,学界已有定论;它们不是苏武、李陵的作品,系后人之伪托。它们在艺术上颇近于《古诗十九首》,有较高的艺术性,而西汉中期根本不可能产生如此成熟的文人五言诗。

15.延安风骨?所谓“建安风骨”,即是建安时期诗歌所表现出来的总体风格特点。“风”主要指作品的思想内容,“骨”主要指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汉末社会动乱,生计多艰,这一方面给士人建功立业提供了可能,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又一方面,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的现实,又使他们有岁月不居、人生无常的深沉叹息,加上诗歌中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故使这一时期的诗歌总体上呈现出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风格特色,具有鲜明的时代和个性特征,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代表作家为三曹、七子及蔡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