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肾阴虚的表现:谈聪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13:50:20
聪明、学习和成长
杨波的博客 www.yangbob.com 
最近和一些大学生聊天时,有些同学们经常说一句话就是“杨老师你很聪明,我不能和你比,所以我不能象你一样去学习、去成长”,我非常理解这种想法,但其中的观点我不能苟同。因此今天特别谈一下关于聪明、学习和成长的话题。

 

首先让我们谈谈聪明到底是什么?我初步归纳一下,聪明的人大概有以下特征:
1、脑子转的快
反应比一般人快,想的问题比别人多,能够更好的举一反三
2、学习能力强
不懂的事情点两下就通,不熟的事情跟几遍就会
3、能说会道
引经据典,博古通今,一张嘴胜似十万雄兵,反正说他不过
4、做事情会走捷径
别人难搞的事情轻松搞定,会使用很多快捷的方式
5、会指挥别人
这个一般不是好事情,难搞的事情给别人搞,有功劳的事情从来不落下
聪明的一个最精确的量化体现,就是智商(IQ)高。

 

定义了聪明后,现在我们来谈几个问题:
1、聪明对学习有帮助么?
答案是:肯定有,因为聪明的人一定是学习能力强的人,因此学习很快。
但是聪明不是决定学习的必要条件,不聪明的人一样能够学习很好。
我自身的例子就是我比我哥哥肯定聪明,但是我哥哥肯定比我学习好。

 

2、聪明对成长有帮助么?
答案是:有,但是很小,比你能想象的还要小。
这个答案是出乎意料的,但事实确实如此:
(1)以我在南京大学少年班为例,应该说都是很聪明的。但是据我所知,我们班上并没有什么真正有较大成就、得到社会高度认可的人员,按社会层次划分普遍也就是属于中等偏上。
(2)中国最牛的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应该说培养了很多英才,最有名的当属张亚勤。但总体来看基本也没有特别成就之人,而且其中不乏有变成伤仲永的情况,新浪上有一篇专门经典文章“中国科大少年班反思”,很值得阅读和思考。
(3)在美国,有一位叫刘易斯.特曼(Lewis Terman)的人专门做了几十年的天才研究,专门研究IQ为前1%的人的发展情况,最后发现结论和前面一致,而且在他的研究过程中有两位诺贝尔获得者因为IQ不够高因此没有进入其研究对象。
(4)看看现在知名的一些企业家,老一辈如李嘉诚、柳传志、任正非、牛根生,新一辈如马云、俞敏洪,请大家去仔细读读他们的传记,看看他们是否真的是特别聪明的人呢?纵观取得较大成就的成功之人,我可以直接说“95%的成功之人并无特别聪明之处”。

 

3、为什么聪明和成长的关系会如此之小?
因为之前谈到的聪明是小聪明,而小聪明经常会害人。
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越是有小聪明的人越容易产生以下问题:
(1)自大自负,对别人的意见当做耳旁风
(2)懒得学习,于是没有学到什么真正东西
(3)和旁人不合,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4)拈轻怕重,总是不愿意做一些苦和累的事情
(5)没有目标,反正混混就能活得很好
(6)经常受到别人的称赞,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最后的结果是聪明的人在成长过程反而走的弯路更多。
以上情况我都亲身经历过,我会陆续在“IT老兵的成长之路”中介绍。

 

4、成长到底有什么关键呢?或者说什么是真正的聪明?
我认为聪明的人明白以下几个道理:
(1)目标明确 > 思维灵活
(2)学习心态 > 学习能力
(3)沟通团结 > 能说会道
(4)坚持执着 > 会走捷径
(5)以身作则 > 指挥别人
(6)审视自己 > 盲目自大
做到了这些,你就是真正的聪明人。

 

5、既然聪明不是那么重要,那么是否每个人都能快速成长起来呢?
(1)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每个人都能成长起来。成长和你的天资、聪明基本无关。
(2)成长是个累积的过程,厚积薄发,不可能一蹴而就。

(3)按照正确的方法,自己和周围的人都会感觉到你在成长。

 

6、我不聪明,如何让自己更好的学习和成长呢?
老话一句,“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要学习和成长,最好能逐步培养以下习惯:
(1)观察的习惯
(2)读书的习惯
(3)记录的习惯
(4)表达的习惯
(5)倾听的习惯
(6)思考的习惯
(7)总结的习惯
(8)好奇的习惯
(9)欣赏的习惯
(10)快乐的习惯
如何培养这些习惯,我将以后逐步来说。

 

最后我再次提醒大家:
不聪明只是一种借口,没信心、没目标和没方法才是成长所必须解决的真正问题。
祝大家成长快乐~~~~~~~~~~~~~~~~~~~~~~ 


  

和学生谈聪明

作者: zhongxiao1988   发表日期: 2006-05-11 19:25 

什么叫聪明?《现代汉语词典》对聪明的解释是:聪明就是智力高,天资好。怎样才算智力高、天资好呢?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意思是说,生下来就知道的,是上等的资质;经过学习知道了,是次等的资质;碰到困惑才去学习的,又是次一等的资质;碰到困惑又不去学习的,这些人就是下一等的资质了。我们说世界上根本没有“生而知之者”,连孔子也不是“生而知之者”,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而求知者也。”意思是:我并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的,只是喜好古代文化,勤奋地去求得知识罢了。既然没有“生而知之者”,那就是“学而知之者”为上了。其实“学而知之”在聪明的层次中是占在第三位的。我们说,聪明分三个层次:(1)智力高、天资好表现在认知、记识能力强。老师讲课,一听就懂,就明白,一学就会。这就是学而知之。这里又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天资,一是肯学。天资再好,不学也会不了。所以,聪明者一个很重要的成分就是主观努力去学。孔子的聪明之处就是肯勤奋地学,同时,他的聪明才智通过勤奋学习又得以升华。(2)智力高、天资好表现在能够主动出击。聪明人在深钻细研中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他们能主动出击去请教别人,去请教书本,直到弄明白为止。这是一种能力,也是智力高的表现。因此说,在深钻细研中能发现问题能解决问题是高一层次聪明的表现。(3)智力高、天资好表现的最高层次是利用所学的知识能够发明创造出新的成果,即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学了能用,用能创新,这才是最高层次的聪明。“生而知之”也好,“学而知之”也好,不过只是停留在“知”字上。“知”只是第一步,“知”的目的是为了“用”,“用”的目的是为了“创”,没有“创”就没有今天的文明,没有 “创”就没有更加文明的明天。因此说,聪明的最高境界应是把所学的知识能够发明创造出新的成果来。   能主动去学,学了能用,用能创新,这是最聪明的人。也只有主动去学,学了想法用,在运用过程中想方设法去创新,只有这样,才会越来越变得聪明。亲爱的同学,愿你成为一个最聪明的人。

谈聪明、知识与智慧三者之关系与区别

黄更强


 

      汉字的音形义是世界各国文字中最特殊的,所包含的意义之深奥,在短短几句诗词中充分显示出来,这便是汉字最优越之处,可惜的是我们当中有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对汉字的认识既不深入也不留心,久而久之淡忘许多,结果再来解释其本来的含义却常常道不清说不明,好象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实在有亏于古人发明汉字的用心良苦,这是很惋惜的一件事。

前不久有人问我聪明、知识与智慧这三个词语的含义与区别是什么?下面我们先试着解释与分析三个词语的深刻含义。

第一个词:“聪明”中的聪字很特别,是由耳、眼、口与心组成的。聪明人的耳非常管用,对别人的讲话善于抓细节与重点,但别人不小心或不经意随便说的一些话也能听清而尽收心底;聪明人的眼非常敏锐善于察颜(言)观色,眼光清晰而独特;聪明人的口齿伶俐,有口才,善于辩论与反驳;聪明人的心思敏捷,显明于十分巧妙地言谈。聪明是一个形容词,一般比喻人善于动脑筋想问题,并且很快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聪明人很会抓住机会为自己创造财富与利益,他们的思维敏捷,逻辑严密,善于分析与推理,与人谈话善于察颜(言)观色,与人回应也快也妙。

第二个词:知识是一个名词,包含的范围极广,有神学知识,宗教知识,哲学知识,社会伦理学知识,人类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包括数学知识,物理学与化学知识,生物学知识,医学知识,天文学知识等)等等。知识的范围如此广,如何给它下定义呢?我认为,知识是以信心求得的一切事物的原则与规律再经过实践与理性的逻辑思维的探讨分析所产生出来的演译与归纳,是指对知晓的原则与规律加以细细考究,形成有系统的学问。知识中的“识”表明知识有先后,主次与轻重之分,我们要对所知道的学问要有足够的认知与识别,才会使得知识非常有系统有架构,以免造成混乱无用。

第三个词:智慧这两个字非常特别,“智”中的知是在日头之上,其含义显然是超越宇宙与大自然的知识,也即对天道基督的认知;“慧”是由两个丰、雪与心组成。两个丰字表示丰丰富富,雪与心喻为纯洁如雪白一样的心灵,故智慧是深含以丰丰富富对上帝认知的真理及恩典之知识与纯洁如雪般地心灵来敬畏上帝并把所有的知识全部用在神的义里面。智慧也是一个名词,这个词包含有如此伟大的意义,我认为其定义是这样,智慧是以敬畏上帝的心来寻求所有知识所能给予人的永恒价值与意义而提出其终极性的思索与关怀。智慧是超越暂时的物质界向永恒界进发,如慧眼、慧根都是与永恒意义相关的词语,智慧能给在患难中的人带来满足的盼望、喜乐与奋斗的力量,就凭着智慧向苦难夸胜。圣经中也屡次提到智慧,在传道书里智慧甚至成为位格来向人说话,其中最为根基基础性的一句是: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

接着我们来谈谈三者间的关系与区别

先比较聪明与知识,两者之间似乎没什么关联,但我们极易忽视两者间的对比与区别。聪明人主要是善于思考与分析且反应灵敏快捷,而知识分子主要是学了许多的书本理论知识。由此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聪明人不一定很有知识学问,但点子多,方法多,能尽可能地把自己学到的一点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工作中发挥比较大的成效。而不少知识分子却徒有一肚子学问与书本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能灵活运用,人情世故又不大懂,办不好事情,成为平时所说的书呆子,这就是聪明人与知识分子常常发生的鲜明对照。为了减少这样的现象出现,一个知识分子要想避免成为书呆子,就要向聪明人学习,多多实践,学习善于思考与分析并灵活运用知识于生活实际,这样就会比那些没有什么知识的聪明人要强多了。这样一来,聪明离不开知识,知识也离不开聪明,聪明是学习及运用知识的先决条件,但知识又是聪明的充实与升华。

接下来我们来看聪明与智慧有什么不同,单单比较这两个词语没什么相似之处,但聪明人与智慧人看上去很相似,区别却是很大的。相似点仅在灵活运用知识为生活服务这一点上,除此外并无相同,因为两者运用知识的目的、眼光与深度很不一样,前者是为了自己,后者是为了众人,前者是为暂时的生存,后者是向永恒发出,前者是为自己的肚腹,后者是为众人的灵魂。聪明人与智慧人还会有什么样的情形发生呢?聪明人可能因为心胸狭窄而变得诡计多端,成为卑贱小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又聪明又诡诈的这一类;智慧人因为心胸宽广充满爱灵魂的心而成为一代伟人,这又是一个很鲜明的对照。在生活当中有许多这样的事例出现。为了尽量减少,智慧人的聪明就要彰显出来,不可让聪明人轻看,要以活泼的真道去刺激与光照,同时以爱人灵魂的大爱去感化他。如果能劝服聪明人信靠上帝,聪明人可能会比许多的智慧人更有见识与能力。圣经里有说要灵巧象蛇驯良象鸽子,就提到了聪明机灵的重要,由此可见,聪明是智慧不可少的,但智慧能圣化聪明使聪明有价值有意义且更有能力。

接着来比较知识与智慧,知识不是智慧,智慧不是知识,知识是智慧的内容,可以充实智慧。知识好比堆积在脑里面的资讯与信息,属于理性的范畴,而智慧却是知识的根基与方向,智慧是在心里(如诗篇90:12-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常为知识定夺方向与永恒价值(如果不谨慎用错地方或动机不纯,会害已害人),也即用智慧的心如何来运用知识为人类的灵魂服务。在此有必要比较一下知识分子与智慧人,他们的相同点是都有许多知识,一个是以理性方面的知识为主,一个是以感性方面的知识为主。可知识分子中有不少人不太会灵活运用知识于暂时的实际生活,更别说运用于永恒,如果这一类知识分子不能归向上帝的话,前途一片渺茫,于是,智慧人便可以作他们的领路人。

以上提到的智慧全是指从基督教的上帝而来的智慧,这样的智慧才是真正的智慧,而其他宗教的智慧虽然也是与永恒发生关系,但不是来自真神,因为走差了,不但不能救人灵魂,甚至沉沦于更败坏之中,回教徒便是活生生的写照,因而这样的智慧算不上智慧。圣经里有说要废弃智慧人的智慧,所废除的便是指这一类人的智慧,故此能救人灵魂远离罪恶归向真神的智慧才算为智慧。在这里很有必要谈谈知识在基督教的智慧里有哪些重要性?我们已经知道知识有理性的与感性的,这两方面的知识都需要经过大脑的思考与分析。圣经里有说我们要昼夜思想上帝的话语,思的过程就是分析查考知识与产生新知识的过程,因此,知识在这里就显出其重要性,圣经里也多处提到知识的重要,先看以下四处经文。

第一处:以赛亚书11︰2-耶和华的灵必住在他身上,就是使他有智慧和聪明的灵,谋略和能力的灵,知识和敬畏耶和华的灵。

第二处;哥林多前书1︰5-又因你们在他里面凡事富足,口才知识都全备。

第三处;腓立比书1︰9-我所祷告的,就是要你们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 

第四处;彼得后书1︰5,6-正因这缘故,你们要分外的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识。有了知识,又要加上节制。有了节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

由以上可见知识的重要性,我们已经知道,自然科学知识越丰富,研究越深入,越发现上帝创造的奇妙与他的伟大,就越发爱上帝敬畏上帝。前面已经提到知识有理性的与感性的,自然科学知识属于理性方面的知识也即对大自然与宇宙的研究、分析与探讨出来的知识,于是基督徒科学家特别有能力与力量带领人相信上帝的存在与创造的奇妙。自然科学知识在此就显出其重要的地位。我们当中虽然大部分不是科学家,但在这方面是不容我们忽视的,因传福音带领人信主先要使人相信上帝的存在与创造,因此我们也要十分关心自然科学知识。关心的结果就能让科学发明不会危害人类而造福于人类。我们如若有机会与能力的话,也可以进修一下,将对传福音大有帮助。除了自然科学知识以外,其它绝大部分是属于感性方面的知识。感性的知识也必须用到理性的分析与探讨,感性又是属于灵性的,因而理性对灵性是大有帮助的,既然感性的知识助于灵性的提升,于是神学方面的知识就显得特别的重要。对神学知识的研究与探讨,能够建立非常坚固正确有架构的信仰,就能很好的分辨好歹与真假,把人带回圣经的原则,使人有正确健全的信仰,成为这个时代的祝福与护卫真理的勇士,于是,补破口,除异端与归正运动也就成了神学的主要任务。

综上所述,聪明知识与智慧三个词语所包含的意义如此之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但区别也是很明显的,我们稍微不注意很容易弄混他们之间的意义,但一个伟大的传道人这三样都是不可少的,因为在以赛亚书11︰2已经强调这三样都不可缺,光有这三样还不够,且还要加上谋略才能与敬畏上帝之心才得到十分健全与平衡的发展。因为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就是这样的人,我们要效法他,也有这六样的彰显,方是合神心意的器皿。

 

  漫谈聪明女




愚笨的女人打击男人;

  聪明的女人激励男人。


  愚笨的女人盯着男人的缺点,老是生气;
  聪明的女人欣赏男人的优点,很是开心。
  愚笨的女人不分场合与男人争吵,弄得男人很没面子;
  聪明的女人在外人面前给足男人面子,私下再对男人严加管教。
  愚笨的女人贬低男人——她忘了:贬低男人就是贬低自己;
  聪明的女人赞赏男人——她明白:赞赏男人才是炫耀自己。  愚笨的女人不停地唠叨那些陈年旧事;  聪明的女人与男人一起憧憬美好未来。   愚笨的女人抓住男人的过错不放,以为自己看透了男人的本质;  聪明的女人原谅男人,把男人比作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愚笨的女人会说“你给我滚!”;
  聪明的女人会说“不许离开我!”
  愚笨的女人把男人当弹弓,拉得越紧,飞得越远;
  聪明的女人把男人当风筝,悠然地牵着手中的线。
  愚笨的女人过于强调自我;
  聪明的女人善于寄托和依靠。
  愚笨的女人对男人寸步不离;
  聪明的女人和男人若即若离。
  愚笨的女人知道洗衣做饭,但不愿再梳妆打扮;
  聪明的女人也知道洗衣做饭,但不忘扮靓自己。    愚笨的女人带给男人压抑和压力;  聪明的女人带给男人激情和动力。   愚笨的女人使男人在她的泪水中失败;  聪明的女人使男人在她的笑容中成功。





     有位哲人说得好: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小路;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


     一个人在乎得太多,肯定过得很累,哪一个人不想自己活得开心点呢?哪一个人不想自己快乐一点呢?不要为别人的想法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要为了别人的看法而盲目地让自己服从.其实一个人的快乐不是他拥有得多,而是他计较得少。     人不可能是全能的,有得必有失,月有圆缺,人无完人。


     人生就是这样,不可能会一帆风顺,到处都有坎坷,弯路让我们走得更长,更苦,但是让我们懂得更多.

     过去了就不要再去想什么了,历史是我们无法改变的。

     整天忧心重重担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只能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人生一世,草木一春,弹指一挥间,转瞬即逝,都是过眼云烟,何必计较的太多,顾虑得太多

    不要凡事都依靠别人,在这个世界上,最能让你依靠的人是自己,能拯救你的人也只能是自己。


    要想事情改变,首先要改变自己,只有改变自己,才会最终改变别人

专治想不开的21句话

1.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2.宁可自己去原谅别人,莫让别人来原谅你。   

3.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著。万物皆为我所用,但 非我所属。   

4.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5.如果你准备结婚的话,告诉你一句非常重要的哲学名言「你一定要忍耐包容对方的缺点,世界上没有绝对幸福圆满   
的婚姻,幸福只是来自于无限的容忍与互相尊重。」   

6.我的财富并不是因为我拥有很多,而是我要求的很少。   

7.不是某人使我烦恼,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   

8.活在别人的掌声中,是禁不起考验的人。   

9.如果你能每天呐喊二十一遍「我用不着为这一点小事而烦恼」,你会发现,你心里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试试看,很管用的。   

10.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11.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12.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13.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14.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15.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16.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17.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18.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19.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是自己的修养不够。   

20.命运负责洗牌,但是玩牌的是我们自己!   

21.过错是暂时的遗憾,而错过则是永远的遗憾!不要害怕过错而错过……


也谈聪明与糊涂

(2009-12-24 07:31:13)

 


    自古聪明惹人伶,谁解聪愚亦难分。聪明,是一个惹人喜爱的字眼,聪明伶俐更是倍受中国人交口称赞的素质。然而,聪明也有真假,大小的区别,聪明者,心思敏捷,智力发达,记忆理解能力超强也。世间之人谁不愿做一个聪明的人,一个敏捷睿智的人呢?谁不在内心渴盼着人们尊称他是个聪明人,一个聪明伶俐的人呢?而世间之聪明实在又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涵养,一个需要缘分才能修得的素质,也是一个非常让人忐忑不安的赞谓。世间之真聪明者,不以己附,不以人规,不以小念为由,不以己欲为因,不以失德的欲望物化为贪念,聪明人一切皆有自我的定度,心中有天地,壶底藏春秋。聪明人深深懂得世道险恶,人心深邃,常常是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聪明人对人间世态了然于眼,对世事春秋,人间坎坷成竹在胸,故,聪明人是敏锐明达,干练智慧的人。

    聪明也有另一种情态,即所谓假聪明,也亦是真正的聪明人所一直不肖的貌似的聪明,实质上是一种真糊涂。世间之聪明其实就是一种狡猾,真正的聪明人在一些时候给人的感觉往往恰是一个愚钝的外在,即所谓“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奸似忠”这里需要澄清一下,聪明人是有忠奸之分的,忠奸两者中都有聪明的人,他们只是道德的操守不同而已。所以聪明人都达不到极致,真正的聪明人也不能达到做人极致的境界,如同世间没有完美,好的东西不能没有缺陷的衬托,美不能没有丑的陪衬是一样的道理。聪明终归是需要糊涂来做些点缀的,没有一点糊涂内涵的聪明不能算作是真聪明,这类乎于红花与绿叶,幼小的花蕾也懂得将自己隐藏在绿叶下。这个问题,一方面是因为世界太大了,每个人想做的事都很多,可是人生的空间又极其有限,没有谁能够把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涵概到他的一生中来,许多人在许多小事上过于精到,一俟遇到宏观的大事,自己已经力不从心了。另一方面,人的一生难免要经历许许多多纷纭复杂、大大小小的事,遇上各色各样的人,如果每件事都面面俱到,每个人都精准完备的潜心应对,不仅要失却许多轻松快乐的情趣,精力上也根本没有可能,人说难得糊涂,其实也是为了在一些小事上马虎点,养蓄着精力去做一些人生不得不做的大事,面对一些更加错综复杂的环境。

    聪明是一种先天天分和后天素养融和交汇的品质,其内涵是明达和睿智,进退与自如。而社会复杂的具象决定了聪明注定要受到潮流的挤压和社会厚重的弊端沉积的拉杂与流俗的阻滞,以及人心冷暖的煎熬。聪明本来就是一种相对与庸俗而言的智慧,聪明的本质也有赖于人的天分和后天环境的锤炼,世间没有完美的性格,也不会有真正绝顶的聪明,故此,聪明人立世似乎并不象外在所想象的那样风光。苏东坡贬官谪居时所作的《洗儿诗》就是一个例证: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也则是怨叹聪明人难做,难是因为一旦人皆以你为聪明,一来就对你有指望,二来对你有防范了,是非恩怨往往也就接踵而来。指望与防范两者本来就是对立的,聪明人难做难为也就不足为奇了。故而,世间许多聪明人都要纷纷装出几分糊涂来面对这个世界,从适者生存的角度来说,这也算是一种不失睿智的选择,是一种聪明的姿态。而若依人性的本质与本性而言,聪明人装出来的糊涂也是内心面对现实的一份无奈,一种精神的摧残与煎熬,更是一件需要智慧与才干才能成就的事情,是一种不容易达成的内外兼备的矛盾修养了。

    但凡是聪明人,要装出糊涂来,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糊涂,糊涂就是不精明,就是面对世事因变的愚钝,甚至是行为思想的愚蠢。糊涂有两种:一种是真糊涂,遇事懵懵懂懂,迟迟钝钝,此皆与生俱来,装不得,求不到。还有一种则是假装的糊涂,明明是非黑白,真假善恶了然于胸,偏偏装作良莠不分,是非莫辨,此乃由聪明转入糊涂的境界了。其实,要聪明人违背自己的天性和良知来作为,显然是一种痛苦与磨折。首先,聪明人如若出于道德良知的考虑而必须有所为,但现实偏偏要他装糊涂来选择无所为,这根本上就是一种精神的压制与摧残。其次,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明明是睿智的灵性,偏要挤出傻气来,根本不是件容易的事。有人说,装傻也是一种境界,而这种境界的修得则需要比天分的聪明更敏睿明达的才智与定力,需要极其高深的修养与含蓄,需要见习与经历的酝酿,需要一双智慧的眼睛来识别是非因由,揽起轻重缓急。

    世间聪明人,之所以聪明,概是由于有见识,有经验,有涵养,故行为少有偏差,处事睿智明达。而聪明人最容易犯的几个错误就是过犹不及,一旦聪明过了头,则人心有妒嫉,行为有短长,言语有畏恤,聪明人由于聪明,见识的多而深,所以比愚钝的人心容易累,身上必须承受生命更大的负荷,这乃是聪明人容易显得意志脆弱,情绪波动的缘故,也就是人们形容的聪明人脑筋活络,言下之意是定力轻浮。再则,聪明者大都容易心高气傲,容易自以为是,当是聪明人的主观与武断了。故而,聪明人容易产生孤独与寂寞,聪明人的孤独与寂寞是真孤独,真寂寞,大孤独,大寂寞,这是无须过多争议的事实。然聪明人不愧是聪明人,此番进退两难之境,许多人还是酌悟得许多种如鱼得水的聪明之道,究其本质而言,就是聪明人要装糊涂,要学会虚伪的法子了。也即是俗语所云:聪明人要装做三分傻,故而装傻也是聪明的一种境界,乃聪明人于红尘中出入坐化的佳境。

    世间之真聪明者,大都难以兼具豁达,超脱,难得一种大智若愚的气度。历史上有许多貌似愚蠢却是实在聪明的典故,都是值得后人深刻思考的,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清代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家乡,也即安徽桐城六尺巷的故事就是一个令后世津津乐道的真聪明,假糊涂的典范,说的是张英家乡的亲人修建老宅,与邻居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纠纷,双方争执不下,张英家人连忙飞书至京,把这事禀告了宰相张英,意思是让张英出面摆平这个不识相的邻居。不久,家人接到了张英的回信,信中没有它言,只有四句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的亲人看了这首诗,明白了张英的意思,主动把已经砌好的宅基拆了,后退三尺让出一条路。邻家见此情景,被弄得真糊涂了,当获悉了事情的原委,内心十分感动,称赞张英张宰相真是好肚量,不愧是宰相肚里能撑船。邻家也把自家的墙基拆掉后退了三尺,于是两家之间就形成了一条百来米长六尺宽的巷子,被人们称为“六尺巷”,如今,依然作为安徽桐城县的历史名胜一直原壮保存下来。

    聪明人装糊涂,不能放弃自己的本质与本色,否则就会变成真糊涂了,关于此,同为大学士张英的一个历史故事,到是很能说明这一点,说的是康熙年间某一日,城郊的县城一个名叫“紫来茶馆”的茶馆雅座里几个书生一边品茶一边捧出一幅画,品赏丹青,画上是一座山庄,沐浴着阳光,村前小河岸柳成行,桥上走过一个岸然老道,桥头停着一条小船,船头立着一只神气十足的大公鸡。书生们向来风雅,相约要为画题诗,尽管书生们绞尽脑汁,也没有一个人能够恰当地用一首诗概栝画上的全部意蕴。此时一位衣着平常的老者在一边笑道:不难,不难!书生们反唇相讥:难道你能行麽?老人于是挥笔疾书:“日出扶桑万户低,大船拢落小桥西。道人非是寻常客,嘱咐金鸡莫乱啼。”书生们一见,不由得暗暗称羡,皆称绝妙。此诗不仅概括了这张画的全部意境,也兼蕴含蓄,不乏大气,其中隐含着大学士张英的自喻之言,亦有警人之意。尤其是末两句“道人非是寻常客,嘱咐金鸡莫乱啼”含意深沉,一语双关,耐人寻味。书生们恳求老人落款留名,无奈之下,老人写下张英大名,众书生方知遇到了当朝宰相,文华殿大学士张英,他们无不为自己的轻薄肤浅感到羞惭。

    言至聪明,也不得不说一说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他所言说的“难得糊涂”,及后来人们引申为“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的睿智言辞,更是成为了天下聪明人争相效仿的金玉良言,乃天下之“聪明人”一直勉力尊崇的行为处世的良方。相传此言乃公元1751年郑板桥吏任山东潍县县令,一日,身居衙斋,闲暇无事,坐观四壁空空,周遭寂寂,自己仿佛置身方外,想起跌宕自己起伏的艰难仕途,坎坎坷坷的命运旅程,心中不觉怅然若失,念及自自己一生碌碌,半世萧萧。自念:人生难道就是如此,争名夺利,争胜好强,到头来又终将如何呢?思来想去,觉得自己自负聪明,结果是聪明发被聪明误,觉得做人还是糊涂一些好,万事都作糊涂观,就无所谓失,无所谓得了,心灵也能够得到清静安宁。不禁自我解嘲,挥毫写下“难得糊涂”四个大字。此言被后人称为“真乃绝顶之聪明人吐露的无可奈何语,是面对喧嚣人生,炎凉世态自内心迸发的愤激之词”。可见难得糊涂实乃无奈情境之下的无奈叹息与凄凉哀婉。

    现实的世界,我们每天都要相遇许许多多聪明或愚钝的人,就我个人而言,我比较喜欢与聪明人打交道,与聪明人打交道,三分言辞,七分意会,一个眼神,低眉婉转,彼此即可心领神会,实在是余音绕梁,余意无尽,乃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但凡遭遇无良无趣,自私自利的聪明人,则也会徒生无穷烦恼,徒添满怀忐忑不安。我们也会在许多时候被一些聪明人所影响,或被一些聪明人所愚弄,而几乎所有的人,包括聪明在内,都在内心对聪明人有着几分的防范与畏惧,这大概也是聪明人之所以要装糊涂最大的原由,也因此故,聪明人究竟要装作怎样的糊涂,终究被中国古往今来的“聪明人”出化成为一门高深的学问了。很久以来,我内心总以为聪明人装糊涂实在类似于俗话所说的脱裤子放屁,一件完全多余的事。等得稍谙世事,屡经风霜,才知晓,原来人的聪明许多时候是误人误事的,所以聪明人作糊涂状,实在是件无端有因,有端无奈,且不得不为的聪明事。直至如今,父母诸如“聪明要装三分呆”“做人不能锋芒毕露”之类的谆谆教诲依然言犹在耳,但内心中亦因此多了一份苦涩,含了一分隐忧的。

    自忖自己实在不能算是一个聪明人,当然也不至于十分的真糊涂,可短暂的人生路,还是因为一些故作聪明的行为与思想,激情与冲动吃尽了苦头,尝遍了辛酸,履历了世道的坎坷,人心的消弥。按照情理推演,聪明人的糊涂说,是与中国的许多传统自相矛盾的,譬如,那些励志的话语,那些关于理想与奋斗的激励,以及人生追求与求索的信仰,这些都一再的要求人不能泄气,必须具备持之以恒的鼓足干劲,勇往直前品质。而糊涂一说,到是有点类乎于健康人与医生的了,医生总是要从健康的躯体上寻找疾病的起因原由,总是不断地提醒人们在健康的外表下到处藏匿着细菌与病毒的影子,以至劝导人人都要有病治病,无病防病,就是明显在健康中的人,也得从不健康的角度来健身以防范疾病的发生。可见,历史也罢,圣贤也罢,哲理也罢,故事也罢,世间之事,因由变故,何止万千,自己不亲历、亲为,还是不要妄猜、妄断,更是不能盲从。其实,聪明人之难得糊涂之言,既是一份立世的无奈,亦有三分志向的颓唐,更兼一分心态的消极,自我意志的调谐与润和吧。

    许多时候,自己也闹不明白,人之聪明既然是一个如此难得的好品质,为何人们偏偏要多此一举的装出几分呆傻来点缀呢?这岂不是杞人忧天,无事生非吗?可随着所谓阅历的慢慢兼长,经过世间风雨的摔打磨折,逐渐体尝了世道风霜的严寒与冷酷,才渐渐明白过来,原来装傻既是自我的保护,也是一个寻求内心塌实与安宁的法宝。观聪明人最容易毕露的恰恰就是聪明的锋芒,而这一点又是处世为人的大忌,此乃为天下人心皆有嫉妒,皆存自私自利的缘故了。本来天赋聪明是一件好事,问题是你能不能运用你聪明的才智,把它们用在最恰当的地方。俗话说:聪明人天妒忌,其实聪明人人更嫉妒,尤其在世间华美、权势、利益的场所,这种嫉妒心几乎是与生俱来的,甚至是极端隐暗恶毒的,所以聪明人立世界,迥然是鹤立鸡群,亦仿佛一只美丽优雅的呆头鹅站立在一堆秃鹫群中,又俨然是西天路上的唐僧肉了,装点儿傻楞也是为了和睦甚至是保命儿吧。

    聪明人的糊涂学,看透了也就是一种舍得之道,一种取舍之智,面对纷攘红尘的红花绿叶,潮涨潮落,我时常劝戒自己,做人虽说要渐谙舍得之道,明白舍得之理,但终究还是与其使人同情,不如使人羡慕,与其使人羡慕,不如自在安心。思来想去,难得糊涂终究只不过是人们依据“适者生存”的法则所选择的适应之道,也则是人生的一种舍得与放弃之道吧。人只有放弃旧的,才会拥有新的。而新旧的交替,终究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是一个毁灭与重生的过程,是一个放下和拾取的抬头与弯腰。俯仰之间,天地瞬息的变迁,得失之下,人生轻重的出入。假如说,聪明是一种天赋,那么难得糊涂就是一种心态与智慧了。时常听得这么一句话:心如止水。其实,止水不是死水,止水也不是没有波澜,而是经止水之波澜如履平地,观波澜心态安于淡定,见落花流水情怀清澈,这当是一种出与入高洁的境界。纷繁冗杂的人生,只有当你放下了,才可以悠然地旁观你曾经体验过的痛苦,才可以超然地洞察细微,俯视天地,超脱于物欲横流的功利与浮躁,你的灵魂才能够摆脱躯壳的束缚,进而呈现真正自由的快意与超脱。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剔去一些俗世的物欲,的确需要一种清醒着的糊涂,糊涂也许就是泰然自若的放下吧。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浅谈聪明与智慧

2008-09-15 01:20

聪明是一种生存的能力;智慧则是生存的一种境界。
    世界上聪明人不多,估计十中有一;而智者就更罕见,估计百里无一。你看,连公认的智者苏格拉底都自认为按照智慧的要求,自己是无知的。
  在现实生活中,不吃亏的是聪明人;而能吃亏的是智慧。
  聪明人和别人过事儿总能保全自己的利益。比如做生意,他们每单生意都能做到把利润赚足;而智者绝不追求每单生意的最大收益,有些生意甚至赔钱也做。
  聪明人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而智者明白自己不能做什么。
聪明人能把握机会,知道什么时候该出手;而智者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放手。因此,拿得起来的是聪明,放得下的才是智慧。
  聪明人总把自己闪光的一面表现出来,也就是脱颖而出;而智者是让别人把闪光的一面表现出来。比如在一个聚会里,聪明人嘴忙,往往侃侃而谈,因此是茶壶:而智者耳忙,注意聆听别人,因此是茶杯。茶壶里的水最终要倒进茶杯里。
  聪明人注重细节,而智者注重整体。
  聪明人多烦恼,失眠较普遍。因为聪明人比常人更敏感;而智者能远离烦恼,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物外之境界,因此智者吃得下,睡得着。所以聪明者多英年早逝,而智者无忧,故多长寿。
  聪明人渴望改变别人,让别人顺从自己意志;而智者多顺其自然。因此,聪明人的人际关系容易紧张,而智者的人际关系多和谐。
聪明多数是天生,得益于遗传;而智慧更多靠修炼。
  聪明能获得更多知识,而智慧让人更有文化。反过来,一个人知识越多越聪明,而文化越多越智慧。
  现在,在一些人的观念中或言语中,往往把智慧与聪明混为一谈,认为聪明就是智慧。从一般意义上说,现在的人所理解的智慧往往是指一些有些谋略的人或老谋深算等的人,就认为是有智慧的人。这本身也没什么,对于智慧一词的理解同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说,智慧与聪明,实际上不是一回事,智慧与聪明是有本质区别的。聪明一词,聪者,耳灵也,明者,目清也。由于人耳听得清,看得明,但都是人体器官功能较好所致。但可以引伸为大脑反映速度快,比较灵活机动,故而称之为聪明。而智慧,智字与知字通,上面是一个知,下面是一个日,知有知道,明白,明了。但知下一个日,日者,昼夜也,昼者白天也,阳也,夜者,黑夜也,阴也。幽冥之事也。引伸为知道,明了阴阳之道,天地间人所看得见与看不见之事也。而慧字原是佛教用语,指能领悟真理的心。但中国字里,慧与会通,慧字上有两丰,多而盛大之意,中有寻字上半部,有窗口之喻,下有心字,此慧字与智字连起来即有心通过窗口而领悟到,知道,明了天地间的真理所在。此就称为智慧。
    由于中国文化认为:天地以及天地间的万事万物皆由太极一气之动而化生的,故而以太极生阴阳,以阴阳生四象,八卦,六十四卦,六十四卦衍生万物,故而以太极为体,为本体,阴阳为用,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体用之道的来源。而本体,孔子称为形而上也。而形而上之谓“道”。阴阳,孔子称为形而下也,形而下之谓器,之谓“用”也。故而通俗地说,真正得智慧者,是懂得知道明了了宇宙,天地以及天地间万事万物运动发展变化最最本质的规律的东西。可以说是通天彻地,知过去,晓未来……而聪明是形而下的范围,是体用之道中,用的范围。聪明是与愚笨相比较而论的,没有愚笨,就无法比较,就没有聪明;故而聪明是相对的,是有比较而论的。聪明它并不一定懂得事物最本质的东西,只是仅从“用”的角度而论的,在人与人之间体现出“用”得好与不好,而分别出人之间聪明与愚笨之间的差别。
    而智慧是绝对的,是本体的,是形而上。我们知道事物均有其源头,有其运行变化发展之规律。而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把事物之源头称为“体”,把其事物的运行变化发展之规律,称为“用”。而得智慧者,是知事物之起源之处,即源头也。正因为明白了事物之起源,之最根本之本质,明白了事物发展变化之本质,故而就能知事物是如何之来,如何之运行变化,故而就能够通天彻地,晓过去而知未来,故而智慧与聪明是有本质性区别的。
  科学让人聪明,哲学教人智慧。
  聪明能带来财富和权力,智慧能带来快乐。因为聪明人往往有更多技能,而现实中这些技能只要机缘巧合,就能转化为财富和权力。但是财富和权力与快乐很多时候并不成正比,快乐来自人心。因此,求才,聪明足矣;求脱离烦恼,非修智慧不可。
  郑板桥说“聪明难,糊涂更难”。其实郑氏的“糊涂”是需要智慧的“糊涂”。所以“难得糊涂”翻译过来就是“难得智慧”。连苏格拉底都无智,可见智慧有多难! 

谈谈聪明人和笨蛋
我不聪明,但我今天想谈谈聪明人和笨蛋。
和聪明人打交道,谁都喜欢,有时和聪明人交手,输了也服气。因为,聪明人自然会设计好一个小板凳让你从容下来。表现得要不是你高抬贵手,他才下不了台。笨蛋往往可气,在一些小问题上纠缠不休,不知进退,死命给他台阶下还把台阶踢掉。但笨蛋往往不知道他笨,常常认为不笨,常常认为周边的人才是笨蛋。
在工作上,这种症状表现为:患者老是觉得除了他自己,没有聪明人,统统都是笨蛋,统统不会干活。到单位上班不到一个月,便四处扬言:“这是什么地方嘛?全是一帮笨蛋,整个公司自上而下的都是,谁都不知道他们能做什么。”过了一个月,就愤愤地说:“我长这么大,父母都没有骂过我什么,老板居然为了点小事当众责备我!”再过一个月。得意洋洋地说:“我当场即时地指出上司的不是呢。呵呵,同事私下也都赞我勇敢,那个上司终于也有今天。” 接下来,可想而知,此人在一直托人找工作了。
也许,可以这样认为,聪明人皆是会做人。但做人是一门高深学问,也是靠天分和悟性,有些人是学不来的、做不来的。出来混,行走江湖一大忌就是开门见山。可意会不可言传,领会多少,各安天命,事事讲明,基本不可能。谁是好货色,谁是省油的灯,知己知彼,轻敌者皆死无葬身之地。真的比别人聪明,心存感激还来不及呢,何必找笨蛋交手。人家都那么笨,但吃的、穿的、住的、拿的薪酬胜过我们许多,那不是更应刮目相看。就算真的是笨蛋,最好将勤补拙,把事情努力做好了也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