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脚无力吃什么好: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的细节(11--1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6:54:56

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的细节(11)

 你在想什么呢?

  “你在想什么呢?”对于课堂上老师这样的指责,我想各位听课者大多都听到过。某个学生没有回答出问题,或者若有所思,或者有些小动作,或者有点魂不守舍,老师时常会用这样的文化指责学生。这样的指责或批评有效果吗?合适吗?

    这样的指责,老师实际上并不期望有答案出现。学生在想什么,并不是老师所关心的,老师关心的是要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当下的课业上来,将关注的对象转移到课堂上要学习的对象上来。对学生来说,要真正让他或她说出自己到底想什么,一定程度上也是不可能的。他或她所想的,并不见的是他或她所说的,况且在他或她想的内容中,有大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成份,我们老师不也常讲自己拥有“缄默知识”,说出来的东西仅仅占思维总量的“冰山一角”吗?

    课堂上,学生偶尔转移注意力是难免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儿童的有效注意力平均在15-20分钟左右,也就是说,每隔15-20分钟,学生的注意力难免会有所转移。这种转移,是注意力自身调节的一部分,一方面是注意力分散了,可能会影响时下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也有其正方面作用,即使其有精力将注意力集中在后续的课业上。偶尔的转移或分散,对其以后的学习有着一定益处。

    学生注意力转移,原因还来自于课堂教学对他的吸引程度。如果教学是枯燥的,没有激发他或她的学习热情的,学生没有自身参与的机会的,只是旁观者和静听者,注意力难免不分散,思维难免不集中。遇此情况,教师更多地应该从自身的教学寻找原因,要尽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给学生创设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靠自己教学的吸引力扭转学生的注意力,靠自己教学的内在魅力抓住学生的目光与思维。

    课堂上有一些对学生的消极评价,并不见的完全都是不应该的,关键是怎么运用消极评价,运用怎样的消极评价。一味的指责,能换来学生注意力的真正转移吗?讽刺挖苦能使得学生焕发学习的动机吗?我看很难。作为教师,作为成人,我们都有类似体会,遇到类似指责的时候我们的心境是怎样的,我想大家都有一定感受。心同此理,学生也是如此。

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的细节(12

廉价的掌声

郑金洲

 

一位同学回答问题较为圆满后,老师面向全班同学问道这位同学回答的好不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老师接着说:大家一起表扬他(她),全班同学有节奏地鼓掌,以示对这位同学的表扬。鼓掌的节奏,在课堂上有不同,最少的鼓三下,最多的达十三下。一堂课上,这样的掌声有时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听到这些掌声,看到这些场景,我常思考这样的问题,学生鼓掌是发自内心的吗?是真诚地向这位同学表示自己的赞赏吗?这样的掌声到底有多少分量?

表扬、激励是课堂上的重要手段。表扬到位,激励得方,能够使得学生进一步调动其学习热情,更进一步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对于学生而言,也需要在自己学习有一定成就时,获得来自于教师或同学的鼓励。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过,一个人在没有激励的情况下学习,只能发挥自己20%-30%的才能,而在有激励的环境下学习,最多可发挥自身70%-80%的才能。表扬或激励既然有着这么大的作用,教师自当在教学过程中将其作为重要手段。问题在于,这样的掌声有多少是发自鼓掌的学生内心的,学生有用鼓掌表扬同学的内在愿望吗?

我们今天的课堂,总体上来讲,还是竞争占优势的课堂。一个同学在课堂上获得回答问题成功的机会,往往意味着其它同学丧失了同样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某位同学回答问题正确,对其它同学来讲,有可能恰恰是内心失落的开始,会觉得自己没有能获得回答问题的公平机会,如果有这样的机会的话,很有可能作出同样的回答甚至比这位同学更出色的回答。同时,班上也可能有同学在这样思考问题:我们总是有人爱表现自己,以后让他们表现去吗,我们尽可能地离课堂参与远一点。无论什么样的内心活动,我们都要求学生向这位同学鼓掌,久而久之,是不是会使学生变得有点阳奉阴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呢?!

类似的表扬手段,还有:所有同学转向刚回答出问题的同学,共同伸出大拇指。说出:你真棒!甚而有之,还有老师让同学们转向那位同学,向那位同学一起微笑一下。这样的场景既让人忍俊不禁,也让你思考相关的许多问题。

真诚发出你真棒的赞美言论,真心地为同学的回答喝彩,真实地呈现出对同学回答问题的赞赏,我们都由衷地欢迎,学生也会感受到这种表扬所具有的神奇力量。虚假的掌声,廉价的喝彩,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微笑,只能渐渐降低表扬的力量。当赞美没有魅力,表扬没有激励的时候,课堂上留下的就是没有内容的掌声,没有意义的欢呼声,没有任何内涵的笑声了!

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的细节(13

杨老师对某位同学问题回答的复述

郑金洲

 

曾经在听课时看到这样一幕:一位姓杨的老师,任教的是高中数学课,教学内容为齐函数和偶函数。在黑板上列出一道练习题后,老师提问一位男生回答问题。这位男生刚从其他学校转来不久,可能是说话有地方口音,也可能是一时站起来紧张,回答问题有点结巴,还带有浓重的乡音,课堂上其他同学窃窃地笑,几乎没有人倾听这位同学的答案。杨老师走到这位同学身边,静静地注视着他,也用心倾听着这位同学的回答。这位同学回答结束后,杨老师转向班级所有同学提问:哪位同学说说刚才这位同学告诉了我们什么?他提到的哪些知识是我们到限制为止还没有学过的?

课堂上鸦雀无声,一片沉寂,没有人能回答出老师的提问,因为没有人认真倾听这位同学的回答,甚至连他的同桌也因与其它同学一样的漫不经心而无法作出回答。杨老师接下去重新复述了一遍刚才这位同学的回答,条分缕析地对这道练习题进行了探讨。杨老师讲述过程中,课堂上沉寂极了,真有点掉根针都可以听到。杨老师详细告诉了大家刚才这位同学作出的回答内容有哪些,他提到的哪些知识是我们目前还没有学到的。

对这种复述,我把它理解为对这位同学的一种难得的正面评价;对这种复述,我把它理解为对其他同学的一种带有艺术性的负面评价。这种复述所具有的评价含义是潜在的,是用一种隐蔽的方式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表现进行评判。杨老师没有用这样的语言批评学生:你们都需要注意听这位同学回答问题,你们在没有真正倾听别人回答之前,有什么资格嘲笑别人?杨老师也没有用这样的语言表扬这位同学:大家看,这位同学回答的多好,他对问题的理解多深刻,他已经走在我们大家的前面了。

课堂上的评价有多种形式,有的评价是显在的,是以外显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有的评价是隐含的,是以隐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两种评价形态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空间。在实际中,我们过多地关注的前者,对后者则理解较少,应用就更少。其实,后者,在一定程度上恰恰能体现我们常讲的教学艺术,在不露痕迹之间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表扬或批评,在无声无息之间让学生体味到老师倡导的方向。有人说,隐蔽的课程可能才是真正的课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可能才是真正的教育,这话虽不见得全面,但有道理。在教育教学实践第一线,我觉得我们应该多一些象这位杨老师一样的对学生的评价,少一些外在的、廉价的、不能起到促进激励作用的评价。

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的细节(14

飞进教室的蝴蝶

郑金洲

 

春暖花开的时节,教室的窗户开着,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正在给四年级的小朋友上课,一支蝴蝶飞了进来。一位同学首先看到了这只美丽的花蝴蝶,在他的小声惊呼下,其余的孩子也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向了这支蝴蝶。课堂上一阵骚动,几乎没有人还能关注教师的讲课。教老师看到这种场景,灵机一动,说道:同学们,大家看,小蝴蝶也来听课了,它是来看看哪些同学在认真听讲,哪些同学没有仔认真听讲,下课后我们在讲评一下。话音一落,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转向了教室前的黑板,几乎没有再被这只蝴蝶吸引自己的注意力。

教师的教学机智体现出来的了,借助于这种机制,学生的注意力扭转了,课堂恢复了原有的秩序。课后,不少听课的老师对这位教师课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发表了赞许性的意见,觉得这位老师具有应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智慧。当时,我说了几句不大中听的话:这件事情的处理,反映了教师的机敏与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但这种处理方法并非没有可商榷之处。首先,老师面对的是小学四年级的同学,按照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征,完全知道小蝴蝶是来干什么的,是来看谁听讲吗?肯定不是。其次,老师承诺课后讲评一次,讲评了没有呢?没有。换句话说,老师的承诺没能兑现。一定程度上,老师是用一种带有欺骗性质的手法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有意无意之间,向学生传递着这样的信息:一个人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目的达到了,也就可以了。

我总觉得,课堂上没有哪一个问题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大量的问题是两难性的,是进也难退也难左右为难的。上述问题也是如此,我们假如认为这样就解决问题了,没有发现隐含着的其他问题的话,那么解决问题的水平也就局限在不诚实的水平上了。课上大量问题是按下葫芦起来瓢的,老师既要看到葫芦,也要看到瓢,尤其是要看到正在浮上来的。认识到的存在,才有可能认识到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如果认识不到它的存在,也就谈不上问题的解决了。教师解决问题的水平就有可能永远局限在葫芦的水平上。

课堂对教学智慧的挑战是巨大的,一个教师穷其全部智慧有时也难以应对来自于课堂上的压力与挑战。教师在解决一个问题时,要敏锐地察觉到还存在的其他问题,并且着力对后者进行思考与探索。在问题的深入探究中,形成自己的智慧和独到的教学本领。不浅尝辄止,不将问题解决限定在表面水平,才能引向问题的深层研究,才能形成自身的教育教学智慧。

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的细节(15

电源插头掉了

郑金洲

 

一次听课,教师运用了多媒体手段,也设计了多媒体课件,这节课刚开始五分钟,突然电脑屏幕一篇漆黑,学生也产生了一些骚动。老师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也很着急,重新启动电脑,没有任何反应。无奈之下,她让听课的一位老师找来学校信息技术课的老师维修,那位老师来后,马上让多媒体的演示回归为正常。原因很简单,电源插头掉了。这节课重新开始,中间休整了长达7分钟。

这件事情在我头脑中存在了很久。遇到这样的事情,老师到底怎样处理才算合适?是不是需要打破课堂常态,将进行中的教学强制性地停留下来,待维修完成后重新进行教学?

这样的做法似乎欠妥。一节课四十五分钟,这是任何课堂都有的时间规定,不会因为是公开课就可以延长,也不会因为其他课就可以调整。在这节课上,用于寻找多媒体不能正常运作的原因以及请其他教师帮助解决问题,就用了7分钟,使课堂教学时间也相应延长,不再是常规性课堂。

这个事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师对多媒体的高度依赖。使用多媒体,本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但当今,有的教师离开了多媒体,就不会教学了。没有多媒体,好像自己如何组织教学、如何组织语言等都无从着手了。多媒体的作用是辅助教学,不是替代原有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学组织,教师为多媒体所控制的时候,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失去自我的时候。

这个事例,同时也提醒教师在遇到类似事情时,需要多一些机智和智慧。停止教学,让教学嘎然而止,先让不是处理问题的最佳方案。教学节奏被完全打破,学生注意力被彻底转移,整个教学处在真空状态,即使恢复使用多媒体,学生也久久难以将自己的学习热情转到学习的内容上来。较为理想的做法,就是教师用智慧性的语言描述多媒体失效的现象,仍将自己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教学内容上,适应这种变化,使后续教学产生新的状态。待教学到一定环节,学生自学或讨论时,再来查找多媒体问题原因并进而解决问题。处变不惊,随机应变,应时而动,可能是解决类似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