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宫寒专家: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细节(6--1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5:27:51
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细节(6)

“这个问题回答的对不对?”

郑金洲

 

“这个问题回答的对不对?”,“对”;“他(她)回答的好不好?”,“好”。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这样的一问一答,教师一呼,学生齐应的现象,我们大多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教师问的直接,学生答的明了,课堂气氛很是融洽,可以说是另一种师生和谐、其乐融融的“互动”。

这样的“互动”无疑活跃了课堂气氛,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一定帮助。

但在一堂课上,如果这样的对话过多,也会影响教学的深度推进,也会使教学停留在浅表的层面上。

课堂需要互动,教学需要对话。在这点上,广大教师已越来越多地达成了认识上的一致,但课堂需要什么样的互动或对话,还需作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究。

课堂上的互动是多样的,既有实质性的互动,也有形式上的互动;既有有效互动,也有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互动;既有积极的互动,也有消极的互动;既有单向的互动,也有多向的互动。对不对,对;好不好,好。类似这样的互动属于哪些类别呢?应该说,这样的互动有了互动的形式,问答连贯,相互激发,话语碰撞,但互动的实质性内容不多,含有的智慧性成分有限;这样的互动有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氛围的营造与烘托上,但效果恐怕也不能说是明显的、突出的,可以说是一种低效的互动;这样的互动是由教师引发的,学生的齐答是对教师问话的呼应,相对来说是被动的,几乎也是消极的;这样的互动是教师与学生整体之间展开的,是一种单向的互动,缺乏其他相关维度的互动作支撑。

这样的互动在小学或初中低年级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年级稍高,年龄稍长,其效用就变得十分有限了。

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的细节(7)
你来回答问题。”

郑金洲

 

“你来回答问题”,教师指着某位举手或未举手的学生,发出这样的指令。这样的场景在课堂上我们也时常遇到。为什么教师不能叫出这位同学的名字?借班上课还有情可原(但借班上课本身值得商榷),假如是自己一直任教的班级产生这种现象就不可原谅了。

叫出学生的名字,其实反映了对学生的尊重,也反映了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与重视。一个人的名字是一个人的标志,在这个名字里,体现着这位同学不同于其他同学的特质,也是这位同学把自己看作独立于他人的重要特征。一个人的名字表示着某种特定的意义,正如同英国牛津大学动物学系的戈德弗莱(H.C.J.Godfray)教授在2007年3月15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评论的那样:“为了科学地理解任何事物,事物需要有一个公认而普遍的名字。”,我们要认识一个人,也需要从这个人的名字入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响亮地叫出这个名字的时候,在学生眼睛里一定程度上透射出教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每个名字都有自己的含义,都有和这个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各种特质,对教师来说也是如此。当其他人称呼教师为“你”的时候,教师本人会有什么样的心理感受?不尊重,没有将我与他人的区别突出出来,没有关注到我与他人的不同之处,我想这样的心理感觉教师也会有的。对我们的学生而言,他们又何尝不是相同的心理感受呢?!

记得在阅读哈佛大学的某位教授关于案例教学的论述时,他提到,作为教师如果不能准确地叫出班级里每位同学的名字,是不可原谅的。作为案例教师要能够引领班级同学积极参与案例讨论,营造融洽的案例分析氛围,就要熟识自己的每位学生,对他们的特征有所了解,对他们的名字更应该烂熟于心。其实,不见得案例教学教师如此,其他教师也应该如此。因此,在教师接手一个班级时,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认知班级里每位同学的名字。一方面要准确地读出他们的名字,切记读错;另一方面要了解每个名字的含义,也许其父母或其他长辈在给孩子起名字时赋予了这样或那样的含义;多做一些案头工作。这样的话,课堂才会在教师的引领下产生相互融洽、彼此分享的良好生态环境。

以人为本,体现在各个方面。能否叫出学生的名字,也是是否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细节表现。

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的细节(8)

闭不上眼睛的学生

郑金洲

 

一次听课,看到这样的一个场景:老师说:“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遍课文。”伴随着舒缓的音乐,老师声情并茂地读起了舒婷的“致橡树”。老师读的确实不错,无论是语音、语气、语调,还是对诗文的理解,都体现的淋漓尽致。但此时,学生又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呢?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似乎很难在大庭广众之下闭上眼睛。闭不上怎么办?有的眯着眼,有的一会把眼闭上,一会睁开;有的把双手蒙在眼上;有的干脆将书盖在自己脸上。看到这样的场景,你会想到什么呢?

这样的场景至少提示我们以下几点。

一是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很难闭上眼睛去聆听教师的朗读。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让自己进入品味诗文、闭眼聆听的状态?一般说来是在私密的状态下。没有了各种各样的纷扰,没有了外在因素的影响,一个人才有可能让自己的心境放平缓,闭上眼睛静静感受诗文的美妙或音乐的奇美。

二是教师为什么没有让学生去朗读,而是由自己越俎代庖呢?在那堂课上,老师首先让学生听自己朗读“致橡树”,然后又找了台湾诗人席慕蓉的一首诗,仍然是由自己来朗诵,同样是要求学生闭上眼睛静听。在这样的场景中,教师实际上是用自己的行为替代了学生的行为,用自己对诗文的理解替代了学生对诗文的理解,用自己的感受替代了学生的相关感受。

三是师生在诗文的理解和解读上并没有实现同步共进。在这个场景中,有一个明显的行为落差,即教师行走在前的示范,与学生理解和阅读的滞后,换句话说,教师的阅读并没有引发学生同样的共鸣,如此一来,示范的作用也就变得不明显了,引领要达到相应的目的也就变得较为困难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并不见得时刻都要思维同步、行为同行,但彼此间的思维碰撞、话语交锋,是不可缺少的,否则,课堂也就难以达到发挥学生潜能、激发学生智慧的目的。

这样的场景背后,隐含的是教师对个人行为的高度关注,以及对学生行为关注程度不够。教学中仍把自己当作重心和中心,没有真正实现教学重心下移,没有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没有将学生的感受、体验当作自己教学设计的支点。

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的细节(9)

“教参上也是这样写的。”

郑金洲

 

    记得在听初中语文《白毛女》选场时,一位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白毛女的第一场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的,学生回答时提到了两种不同的说法,“穆仁智到杨白劳家去讨债”,“穆仁智要杨白劳到少东家去”。老师作出评述,“无论用‘到’还是‘要’都不合适,应该用‘逼’或者应该用‘骗’”,然后写出“逼”和“骗”的板书。看到下面的同学没有反映,老师追加了一句话:“教参上也是这样写的。”

在课堂上,听到这句话说,我有点错愕。虽然我也知道老师在课堂上得出的认识或答案不少来自于教参,但在课上直截了当地坦承教参上也是这么写的,倒不多见。这里我们佩服的不是教师的坦诚和直率,而是引发的一个待思考的问题,即把教参上的答案作为教学追求直接目标是否恰当?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教师越来越倚重教参,甚至有的教师离开了教参就不知道如何进行教学了,对教参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自身的行为越来越受教参支配。教参在中国起于上世纪初。“废科举,兴学校”,洋学堂出现。洋学堂区别于原有私塾教学的重大特点,就在于洋学堂是以班级上课制为教学主要形式的,教师由原有的个别化教学转为班级教学,需要有相应的教学法指导作支撑,教参此时应运而生。一个世纪过去了,教参的作用和价值在今天都需要重新认识和限定,教师对教参的态度也应该从原有的简单借用和依靠转变为“参考”和借鉴,但对一些教师而言,似乎还没有做到这点。

我们常说,教学是充满智慧挑战的活动,如果确实如此的话,教参就应该降低其地位和作用,教师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与即时资源的利用,就应该成为教学的常态形式。上述现象的存在,说明我们有的教师对教参仍“言听计从”、“亦步亦趋”,没有跳出教参看教学,离开教参写教案。教参的答案不是唯一答案,将这些答案看作教学中的目标指向,并将所有教学活动都维系在这些答案身上,更值得商榷。

退一步讲,即使教参上的答案是正确的,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答案与教参答案之间的差距,对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进行探讨和剖析,进而探寻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和方法。上述案例中,虽然学生最终也得知了所谓的正确答案,也知道了答案的来源,但并不知晓如何得出这样的答案,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仍处在原初的认识水平上。

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的细节(10)

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郑金洲

 

 

“这个问题你怎么看?”课堂上教师这样的问话常常会存在。对这样的问话,一般来说有两个方面的用意,一是激励学生面对一个问题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案,不固守某一固定答案,在思维的发散中产生创新火化花;二是教师对问题早已有了固定答案,而刚才的同学没有给出这个答案,教师转向其他同学作出这样的问话,其目的是期待“正确答案”出现,以便进入教学的下一个环节。

对于前者,我们持赞同态度。创新教育也好,教育创新也罢,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在多样性中滋生创新,在差异性中孕育创意,在个别性中培植创造。在有同学提出对问题的看法后,或者教师给出问题的答案后,抑或是教材上某一已有的结论呈现后,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解决方案或答案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既给了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也使得学生开动脑筋去思考对该问题的认识。无论是寻找多种答案,还是对既有答案进行评论,都能促使学生围绕该问题谈出自己的观点,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与现有问题之间架设起桥梁,从而将自己的认知结构激活。创新是在一点一滴中培养的,教师这样的问话就此意义上讲,有着激发创新的要素在里面。

对于后者,我们持存疑的态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一定的认识,同时重点难点范围内的诸问题也有一定的看法,这是正常的。问题在于,在围绕一个疑难问题形成先验的结论后,对课堂上出现的不一致的答案怎样引导。如果教师是在第二种含义上使用这一问话的话,那么,也多少意味着教师放弃了引导的努力,只是一味地等待正确答案的出现。之所以转向其他同学,也是在向其他同学求助,期待他们能改变前面同学的答案,给出与教参一致或与教师自己得出的答案一致的结论。这样的教学,重心仍然在答案的形成,而有意无意之间忽略了学生内心世界的关照,忽略了引导学生从错误逐渐发展变化为正确。

    一句问话,有着不同的取向,其具体含义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场景中来确定。课堂上,有时我们需要关注教师说了什么话,但更重要的还要看这位教师是怎么说的?在什么样的情景下说的?怎么说或者什么情况下有时比说什么还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