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落潭马仔钓鱼场:NLP神经语言程式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2 13:53:25
NLP神经语言程式学  

概述

NLP首創於1970年代早期。由理查·班德勒(Richard - Bandler)和約翰·葛瑞德(John - Grinder),兩位因不滿於傳統心理學派的治療過程冗長,及其效果反復不定,而學習了美國當時四位頂尖的心理治療與溝通大師:催眠治療大師也是艾瑞克森摧眠學派創始人密爾頓·艾瑞克森(Dr. Milton H. Erickson),家庭治療大師維吉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 ,完形治療創始人弗列茲·皮耳氏,溝通大師格利葛利·貝特森(Gregory Bateson),及他們獨特的創見,在美國加州大學學院內,經過三年多的實驗與練習,終於逐漸形成神經語言程式學的基礎。

 

簡介

NLP即神經語言程式學。

N.神經的(Neuro):
指的是神經系統(或大腦)。意謂我們的頭腦和身體經由我們的神經系統聯結在一起。我們的腦經系統控制我們的感覺器官去維持與世界的聯繫。包括大腦和思維過程。大腦和神經系統的連繫和運作,緊密的影響我們身和心之間的互動。如果知道其運作方式,則變動其一,必牽動另一。

快樂、自信,這是屬於心的素質,屬N;腰酸背痛這是屬於身的狀態,屬N。
L(Linguistic)是指語言代表人類的任何思想和行為。我們的思想或是與他人的互動,都是透過口語的(Verbal)或非口語的(Non-verbal-肢體語言)等來呈現。我們運用語言與別人作出相互影響,經由姿勢、手勢、習慣等無聲語言和自我內心的對話與想像顯示我們的思考模式、信念及內心種種狀態,我們的頭腦與身體之間的聯繫機制所用的語言模式。更準確說,是指從感覺信號的輸入到構成意思的過程。

你介紹說:我喜歡吃蘋果"--這是語言。口語語言。
你對朋友做了一個鼓勵的手勢。--這是語言。肢體語言。
你想像看到歐洲美景。--這是語言。視覺語言。
你瞪了一個開妳玩笑的人。--這是語言。肢體語言:眼神在說話。
語言是你與自己及外界溝通的各種方式。
P.程式化(Programming):我們通過語言來影響自己與他人的身心。同樣,他人也通過語言來影響我們。這個影響的過程,NLP稱之為程式。借用電腦科學語言指出我們的思想意念、感覺和行為是習慣性的程式,可以經由提升我們"思想”.的軟體而行以改善。更準確是指為產生某種後果而要執行的一套具體指令。

這三個詞放在一起,的意思是指人們為使他們的思維、講話和活動達到具體的後果所採取的具體行為。NLP也可以解釋為研究我們的大腦如何工作的學問。知道大腦如何工作後,我們可以配合和提升它,從而使人生更成功快樂。也因此, NLP譯為『神經語言程式學』或『身心語法程式學』。它包含了傳統的神經學、生理學、心理學及語言學與人腦控制學。

它是包含了傳統的神經學、生理學、心理學及語言學與人腦控制學。

他們沿襲了當時美國的四位溝通及治療大師,所以在NLP的應用上,你可以經常看到四位溝通及治療大師的慣用手法,加上創始者兩人獨特的技術。他們運用NLP的技巧之一【模仿】,親自向上述四位大師學習,另一方面也將四位大師的心法,適當的修正與發展,擴充堅實了NLP的內涵。這也是NLP神秘有趣的一面——頭透過策略引導與模仿,能快速學習任何事物並採取精華而更勝於往。

 

創始人

 

< xmlnamespace prefix ="v"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 xmlnamespace prefix ="o"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理查·班德勒(Richard - Bandler)右圖,原為語言學家,並在加州大學學習。約翰·葛瑞德(John - Grinder),遍覽心理叢書,是主修電腦科學之嬉皮。

約翰·葛瑞德原為語言學博士並在加州大學實習。早年也曾在美國聯邦調查局駐海外機構服務,葛瑞德以其模仿語言及行為的能力而屢建奇功,數次獲獎;而理查·班德勒主修為電腦科學,卻愛好心理學,業餘博覽心理學類群書。倆人因機緣湊合,創造這門新興的實用心理學,取名為(Neuro-LinguisticProgramming,簡稱NLP)神經語法程式學,倆人將所學背景都加進去了。實際上,它是包含了傳統的神經學、生理學、心理學及語言學與人腦控制學。

 

功用

第一、過程快而效果持續。第二、肯定善意而無副作用。第三、有效激發潛能、擴張成功至無限。第四、終生學習、永續成長。

NLP曾被運用於治療方面,結果是一套效果強大、快速和含蓄的技巧,能夠在人類的行為和能力方面做成廣泛和長久的改變。NLP專注於修正和重似熊的設計思想模式,以求更大的靈活和能力。

理查·班德勒(Richard - Bandler)和約翰·葛瑞德(John - Grinder),發現自己擁有一組非常強力且有效的溝通模式,剛開始發展這些模式做為心理治療之用。很快的,顯示出這些模式可以運用到其他溝通的領域上,特別是在商業(行銷、談判)、法律、健康維護、及教育。運用這些工具,已能確保許多結果─在心理治療方面,如個人的心理創傷、受虐、受暴力、無自信心、恐高症、家庭問題等心理治療。或減肥、戒毒、消除壓力身心不適等的治療。對恐懼症常在五分鐘內治癒;在商業上,如何銷售、如何談判、如何領導、如何增加創造力、如何溝通或對於完全停滯的談判及協商,可以讓其爭端得到快速、合適、且滿意的解決;另外也可以用這些令人無法相信的技巧在數分鐘內成功地教導「學習障礙」的小孩們,有效學習上很有成果,讓這些領域的專家們目瞪口呆。           NLP已經被認識且證明它的力量,它可以創造一種有效的模式,且這種模式不僅可以解決人們內在或彼此間的爭執及問題,而且還可以是一種進化的模式─這個模式不僅可運用在治療上,而且它明確地提供了循序漸進的步驟,讓人們可以用它來發展他們自己所選擇的任何有效的行為方式。

 

【本站作品基於供同好欣賞,版權歸原作者或出版社所有,如果侵犯到您的權利,敬請告知我們,完全尊重與配合。】

 

-經典技術

-NLP前提假設

這些假設是NLP中一些重要的觀念或說信念,對於NLP的修習者,你不需要理會這些觀念是不是正確的重要的是,它們是有效的。當你相信它們時,它們就會在你的身心上發生作用。有朋友想與我爭論這些前提假設哪個是正確的,哪個是假的。呵,我不接招。關鍵的不是哪個信念是對的,關鍵在於哪一個信念對你有用,有效。有用有效的就拿來用,不行的就丟掉。

 

第1條            任何人都可以活得完美無缺。

第2條            地圖不等於實際的疆域。我們每一個人所認知的世界與別人一定是不同的,      也不等於實際的世界。我們只是活在由自己的感官所塑造出來的主觀世界。地圖不是實際的疆域,只有經由感官經驗所塑造出來的世界,而沒有絕對真實的世界。

第3條            人們根據自己心中描繪的地圖來行動,而非根據知覺上的經驗。換句話說,人      們的行為取決於他們對世界的詮釋,而非世界的實際面貌。

第4條            要使改變能夠迅速而有效,當事人心中的世界得先要有改變的可能性存在。

第5條            每一個人都擁有他要改變的資源。

第6條            沒有失敗,只有回饋訊息;沒有錯誤,只有結果。

第7條        行不通就改變。

第8條        主觀的經驗是由影像、聲音、感覺、氣息與滋味所組成的。我們透過影像、聲音、感覺(含觸覺)、氣味、滋味來處理我們所有的資訊。

第9條        我們一生所有的經驗都被編碼儲存在我們的神經系統裏。

第10條     我們都活在自己想像的世界裏。

第11條     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一個人不能改變另一個人。

第12條     抗拒是呼應同步不足的訊號。

第13條     平衡(Ecology)才能持久。生態是追求平衡的,宇宙的一切也是平衡的,所以有一時的定,也有一時的動。

第14條     人們不管在任何時候,都會為自己做最好的選擇。

第15條     有選擇比沒選擇好(一個選擇等於沒有選擇;兩個選擇是兩難;三個選擇才算選擇)。

第16條     最有彈性的人,也就是擁有最多選擇機會的人,比較能主導互動的情境。

第17條     當你呼應別人心目中的世界模型時,對方也就最容易溝通。

第18條     溝通的意義,在於你所導引出的反應。你所得到的反應就是你溝通的意義

第19條     所有的行為都代表一種溝通的方式。人無所謂不反應,或不溝通,即使是不反應也是一種反應。

第20條     溝通無所謂失敗,只是"回饋"而已。如果目前的方式行不通,換個方式再試,直到達成目標即是。

第21條     有用比真實來得重要。

第22條     每項行為背後,都有其正向的意圖。

第23條     任何行為在某種情況下都是有用的。

第24條     所有的行为都代表一种通的方式。

第25條     有效果比光講道理更重要。

第26條     假如你想要有所瞭解,去行動。

第27條     不一定要瞭解所有的資訊,才採取行動。

第28條     溝通是多管其下的。

第29條     聆聽者才是主動者。

第30條     要嘛改變,要嘛接受。

第31條     溝通的意義取決於對方的回應。

第32條     別人能,我也能。

第33條     任何人都能活得完美無缺。

第34條     有選擇比沒選擇好。

第35條     凡事必有至少三個解決方法。世上的每一件事都至少有一種以上的不同見解。

第36條     人總是會選擇眼前最好的方法。

第37條     過去的僅僅代表過去,並不等於未來。過去不等於未來。

第38條     改變了經驗,就改變了感受。(見"導演法")

第39條     改變其實是可以馬上做到的!江山易改,本性也是可移的。f

第40條     任何事物的意義都取決於我們的定義。(見"換框法")

第41條     意志專注於哪里,哪里就產生能量--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

第42條     身心是相互影響的(思想與身體是一個整體),一個變了,另一個也變了。 (見"身體法")

第43條     沒有未來只有現在。

第44條     成功沒有“盡力而為”只有“全力以赴”。

第45條     沒有效果的道理就是沒有道理5GR

第46條     任何情緒都是一種推動力。

第47條     任何事物都沒有意義,除非你給它下個定義。包括這句話本身。

第48條     世上的每一件事都至少有一種以上的不同見解。

第49條     身心是在同一大系統下的兩個小系統,改變其一,就能帶動另一

第50條     靈活和彈性就是影響力。最具弹性的人-也就是?有最多选择的人──将?主导互?的关系。

第51條     愈小的工作愈易處理。

第52條     潛意識的心是仁慈的。每個人都選擇給自己帶來最佳利益的行為。

第53條     重復舊的做法,只會得到舊的結果。

第54條     人的每一個行為背後,都有其更高的善意存在。

第55條     凡事的發生必有其原因,且有助於我。

第56條     每個人都已經具備使自己成功快樂的資源。

第57條     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方法都是無限的。

第58條     我們所生存的宇宙是友善而且資源豐富的。

 

NLP 談話引導原則
1.模糊到具體 。   當事人:我覺得自己很令人討厭!治療師:妳如何令人討厭?    
2.抱怨到期待。   當事人:我覺得自己很令人討厭!治療師:妳期待自己如何不令人討厭?     

3.他人到自己。   當事人:我覺得自己很令人討厭!治療師:妳做什麼(怎麼樣)時她不會感覺妳令人討厭?  4.單一到模式。   當事人:我覺得自己很令人討厭!治療師:妳有沒有不令人討厭的時候?            5.個人到系統。   當事人:我覺得自己很令人討厭!治療師:有沒有人不討厭妳?                    6.病理到學習。   當事人:我覺得自己很令人討厭!治療師:假想一下,如果妳不令人討厭了,妳是因為學到(會用什麼方法)(態度)改變?

-NLP目的

如何讓個體更有成長,而不是焦點放在症狀;以『增加』─更多彈性與選擇的概念,而非『除去』的概念)

-NLP答案

答案就在問題裏:每個人之所以會有不同的成就,原因就在於所提出的問題不同。只有能提出好的問題,才能得到好的答案。

-NLP用語

親和關係:信賴、和諧及合作的關係。 


脫離當下:在自己時間線的當下之外,如冥思、神遊物外。 

表像系統:在心智上傳達資訊到五種感官系統的方式,這五種感官系統分別是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 

表面結構:用來代表或描繪儲存在腦中的實際主要表像的語言。
 

刺激反應:經驗與其之後所謂反應間的關聯。

重新構架:改變一個陳述的相關架構,而賦予新意。 

參考架構:是一個人生活故事中的經驗總和,也是從所引導用的其他表像中最完全的表像。例如,深層架構便是表面架構的參考架構。 

感元:感元,即“表像系統”,是NLP的術語之一,分別是人類運作的六種感元(一般分為五種),是人們行為運作的幕後操手,也是NLP用以解讀個人行為策略及引導技術的基本原素。

次感元(Meta programs):由每個感覺所認知的特別感覺品質。例如,視覺的次感元包括顔色、形狀、動作、亮度、深度等,聽覺的次感元包括音量、高低、速度,觸覺的次感元包括壓力、溫度、紋理、位置。我們思想的最小單位。是行為的方式,也即生理狀態或內心儲憶。

引喻的力量:引喻乃是借著某一種事物來闡述另外一種事物,這兩種事物可能是天南地北之差,可是由於我們熟悉前者,因為它們的相似性便能很快地瞭解後者。既然引喻也是一種符號,自然也能激起人們的情緒,甚至比一般用的字眼更有效且更快。

心錨:會觸發某種生理狀態的刺激,就叫作心錨。與一種記憶、一種感覺與另一種觸動銜接的過程。心錨可以是由外界的或內在的刺激自發產生的,也可以是由他人通過對當事人進行某種刺激來預先設置的。心錨,像在心中設定的程式一般,在需要的時候,按某個按鈕即可啟動程式,即取用心錨設置時的心理狀態,舉例

說,有個朋友在小時候被蛇咬,以後碰到與蛇有關的一切,就跑的遠遠的,這就是一種自然設置的心錨。

它是一種記憶、一種感覺與另一種觸動銜接的過程,設心錨(Anchoring)的發生通常是不自覺的自然過程。例如,在你年輕的時候,毫無疑問地會參與一些令你極為愉快的家庭活動,愉快之感與活動本身連繫,所以,當你想到或記起這個活動時,你將傾向再度經驗一些愉快的感覺。在此情況下,設心錨會恢復動作,或被啟動,舉例而言。

l           翻閱一本家人照片冊會挑起快樂的記憶,以及一些相關的感覺。

l           一首老情歌再度喚醒羅曼蒂克的心情。

l           一塊新鮮的烘焙蘋果派將人帶回一個快樂、無憂無慮的童年記憶。

l           一個陌生人的動作表情令你想起父親生氣時慣有的動作表情,而你經驗到片刻的痛苦。

l           一段循環的旋律令人陷入當它第一次出現的情景中。

 

設定心錨:連接內在反應與外在動的過程,如此一來可以很快速、有時是隱性地再進入此反應。設定心錨過程可以是視覺(就像是特定手勢)、聽覺(使用特定字眼及音調)以及觸覺(摸手臂或是將手放在某任肩膀上)。設定心錨的標準有感受的強度和純度、感受的高峰時機、心錨複製的正確性。 ,是指在人的大腦中建立一種感應點,當這個人再次面對同樣的來自外界或內在的刺激或表像的時候,就會在其大腦中再次形成或觸發某種反應。

 

引導:以親和感來改變自己的行爲,讓其他人來跟隨。 

映現:契合另一個人的部分行爲。如向對方展示一些他所熟悉的行爲、語言的方法,就像他在鏡子裏看到自己一樣。 

 

抽離(Dissociation):與現實相脫離,就像在記憶中。例如,從影片看自己,沒有真正在那裏的感覺。 

 

融合狀態:就像在記憶中,從你眼中看出來,聽到擬所聽到的,並感覺好象你是真的在那裏一樣,這稱爲結合狀態。 

 

呼應:通過契合所溝通物件的行爲,以快速建立親和關係的一種溝通方法--契合或是映現行爲。 

述詞:顯示使用一種表像系統的感官基礎字眼。
 

度測:通過解讀非語言資訊,真實瞭解某一個人的心理狀態。
 

框架:設定認知某種事物的架構或方法,就像成果框架、復述架構等等。

重新框視:我們發現任何人生遭受所代表的意義,全取決於我們為它所配的框架。當你換個角度來看,意義就隨之而變。改變一個人的工具之一,就是要曉得如何為自己的遭遇配以最好的角度,這種認知的過程,我們稱之為重新框視。 


系統的:與系統有關,注意時空的關係和結果,而不是因果的直接關係。 

時間線:我們對過去、現在、未來的圖像、聲音和感覺的儲存方式。
 

咻模式:程式化頭腦進入新方向的生生不息的NLP次感元過程。在改變行爲或十不想要的行爲,使其進入全新結構性方法上很有效。
 


行爲彈性:改變自己的行爲,以便誘出或取得他人反應的能力。行爲彈性可視爲對任何刺激的各種反應的開發,而與其相對的習慣性具有局限性,因而抑制了潛力的發展。 


內部策略:是指內部過程和與之相聯繫的外部行爲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不通內部過程之間的相互作用。

 
先行系統:又稱先導系統。將資訊引導入意識中的偏好方式。 

後設模式:一套獲取語言資訊,把人們的語言和語言表達的體驗反復聯繫的工具。
 

後設程式:一種心理層面的程式,決定我們如何整理、指向和分類經驗。後設程式比特定思考策略更來得抽象,並定義我們對特定議題的一般策略,而不是思考程式的細節。

偏好系統:一個人意識思考並組織其經驗使用最多的表像系統。 

深層結構:人們用來組織並引導其行爲的感官地圖(意識和潛意識)。
 

解讀線索:人在複雜行爲顯示他正在使用的表像系統。典型的解讀線索包括眼球移動、音調和速度、身體姿勢和呼吸形態。
 

 

四維感受(A  Four-Tuple):就是一種表像的體驗(所謂[表像的體驗],指大腦對從感官回饋過來的一系列資訊的辨別、確認、編碼和儲存過程)。一般來講,一個四維感受包括五個表像系統(所謂[表像系統],是指一種在心智上傳達資訊到五種感受系統的方式,這五種感覺系統是指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

 

-應用

 

心錨應用

一、設正面心錨。

二、設負面心錨。

三、先引爆負面心錨再引爆正面心錨。

四、當轉變為正面時先鬆開負面心錨再放開正面心錨。

一與二順序可以交換

 

心理研究所同學準備論文口試,前幾分鐘突然很緊張無法應付,

雖然同學一再鼓勵支持;擔保,沒人比她更熟悉論文專題內容,但是效果仍是很差。

我抓著同學的右手。告訴她:妳儘可能體驗你目前種種的害怕恐懼和不安。約30秒左右我鬆手放開她的右手。現在請妳想像一下,你希望再論文口試時自己如何表現?不斷修正自己的形象,直到令妳十分滿意為止。當妳感到十分滿意時,請點一下頭告訴我。(我發現此時她的臉部線條柔和、呼吸平穩,等她點頭時,抓住她的左手。)現在我要妳再次想像論文口試情景(抓著她的右手約5秒同時),感覺一下能夠按照自己滿意的形象進行,感覺如何?(同時)我抓著她的左手約兩分鐘,直到我看見她所散發出來的勇氣和自信就鬆開右手又隔約

30秒再放右手。)

 

時間線
1.進入時間線中, 想像你要強化什麼資源(例如信心、行動力等)。
2.善用心錨充份體會這個(例如信心、行動力等)資源。
3.向未來移動。在移動的過程想像這個資源不斷加強及壯大。
4.帶著強化了的資源返回現在, 重複步驟3)想像資源再一部被強化。
5.重複(3)及(4)直致感覺到該資源已經飽和(saturated)。
6.帶著豐富的資源返去出世之前, 沿著時間線把資源送給過去欠缺這份資源的你, 留意過去的經驗如何被轉化。
7.返回現在, 想像過去經驗的改變如何影響現在的狀態。
8.回到未來某一目標(事件), 想像這目標如何被強化。

 

 

NLP 中,改變事物框架【re-frame,或譯『改觀』)的方法和程序。】

    一、進入內心,進入那個情緒或那件讓你有情緒的經驗事件,讓內在浮現影像

    二、讓影像與自己維持一個適當的距離──若太近,會整個陷入情緒裡,難以脫身釐

        清;太遠,又會冷漠與無感覺。適當的距離指,會有感覺,而又能看到此影像的

        輪廓邊(因此能看到整個的影像事件)。

    三、問自己:我從這經驗中學到什麼?我的這個情緒為我有什麼意義?

    四、將影像加邊框,你可以挑一個特定的邊框,看那質地如何轉化這影像帶來的感受

        。例如加一個木質框、或黃銅框、白金框……

        (邊框能轉化並隔離了影像及情緒)

    五、去注意到邊框外其餘的空間,那更大的生命背景有什麼風貌?(擴展視野,這會

        帶來覺察──始終有比我們那煩惱的小小自我更大的存在,它更穩定、更開闊…)

 

    以上步驟的第三、四、五每個都會帶來情緒轉化和意義的提昇。並用最佳,若進行第

三步或第四步時,已然不復有原來情緒時亦可停止。

 

    擴展心靈空間,我們可以放大到更大的空間架構裡,或者更長遠的時間架構裡。

『心錨』,有分為聽覺的心錨、感覺心錨、視覺心錨,例如:一位追求者每晚準時打行動給女孩,到了十天後沒接到對方來電心理就覺得怪怪的,並開始會想起他,這是聲音的心錨。我們聽到放煙火的聲音,就覺得很快樂,這也是聲音的心錨。
例如:有人在脆弱時別人給她一個強而有力的拍肩膀動作,她覺得受到支持與鼓勵。這就是觸覺心錨啦 

視覺心錨,一個要瘦身者,掛一套小一號喜歡的衣服在看的到的地方,讓理想視覺具體化可以不斷的推動瘦身者努力達成瘦身的動力、、、

 

【本站作品基於供同好欣賞,版權歸原作者或出版社所有,如果侵犯到您的權利,敬請告知我們,完全尊重,盡快取消。】

 

雙人心錨療法

 

1?確認情境與行為

   「請你想到會使你抓狂的某一個人的一個小行為;例如:對方皺眉頭、提高音量、或模模你的頭等等。對方的行為沒有傷害性,但是你對自己的反應不滿意,你希望可以改善。請不要找嚴重的例子。」

 

2?訓練協助者做出令探索者抓狂的行為

 

3?建立資源錨

    「對於這個行為,你希望有什麼較好的反應?」

   協助探索者確認期望的反應,並使探索者完全融入該反應狀態,然後下心錨。

 

4?建立期待的反應

    維持心錨,同時請協助者再次做出令探索者抓狂的行為(感官測量)。

 

5?測試

    請協助者再做出令探索者抓狂的行為,不要下心錨,感官測量,看探索者是否維持期望的狀態。

 

理查-班德勒

 

示範技巧:握手催眠的示範

  由於沒有手和手之間的聯繫,因此也就沒有什麼程式化的東西。但是,當你把對方的手放到對方的眼前,用你的另一支手指著對方的右手說:“瞧!”這個時候,你就在你的雙手、對方的右手、你把他的右手放到他的面前、以及對他做出“看”這個動作之間建立了一系列程式化的聯繫。

  先生:請作一個深呼吸,然後,放鬆。對!現在,看著你的手,注意你的眼睛視焦的變化。好!現在,閉上你的眼睛,全身心地進入催眠狀態之中去。其實,所有這些動作相互之間就是缺乏一種聯繫,而沒有這種聯繫,它們就沒有辦法被程式化。你所做的,就是要在它們之間建立這種聯繫。

  對,閉上你的眼睛。我會讓你知道人什麼時候難免準備好的。我不希望你剛剛準備一半就說你已經準備好了。過一會兒,我希望你做深呼吸,然後,把你的手盡可能往下放。為什麼?因為你的手還沒有放下來。

  現在,我要你在潛意識裏挑一件你生活中的事情,一個你感到最輕鬆愉快、自由自在的時刻。挑一個你感到你最強大、最無所不能的時刻,你感到......你可以做一切事情,你可以把一切都做得很好,至於你到底要做什麼事情,這是無關緊要的。在這個時刻,你知道你是最有力量、勇氣和領導能力的。對,你應該好好地把握住這個時刻,把一切都變成為現實。現在,我要你認真體會這種感覺,並讓這種感覺發展起來,並且逐漸擴散到你的全身,使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起來。好,現在,我要你開始假想,假想你眼前的那幅畫面越來越大,越來越亮,離你越來越近。你要認真體會這種感覺。對,你要走到這個幻境之中去。在這個幻境中,假想你能夠看到自己在對別人催眠,一切都是那麼生動與和諧,你的感覺簡直好極了。一會兒,我要伸出手去摸你的手,然後你就慢慢地從幻境中走出來,但是,那種如夢似幻的感覺一直會縈繞在你的心頭。而且,在任何時候,無論你和你的病人要做什麼事情,那種感覺就會出現,並且會遍佈人的全身。沒錯!你會達到這種境界的。而且,你會盯著這個世界說:“我是無所不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