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城烟柳旧曲绝:《做自己的治疗专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7:27:43
《做你自己的治疗专家》 耶喜喇嘛 开示 笨人毛堃  恭敬翻译 诸佛正法贤圣僧, 直至菩提我皈依, 我等所修诸善根, 为利有情愿成佛。 目录 译者序 提问与回答一览 一、 通过佛法找到我们自己(提问与回答) 二、 宗教: 问询之道(提问与回答) 三、 佛教心理学一瞥(提问与回答) 译者序 九八年秋天,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网上冲浪时看到了 Becoming Your Own Therapist 这本书, 读后觉得甚是不错, 于是发心花了两周时间将其翻译成中文, 以飨读者 同道。 此书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谈及我们心的本质, 指出不论我们信或不信, 了解我们 自心的本质是必要的。 提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也能够作自己的心理治疗专家, 佛 实无众生可度, 众生实乃自度也。 第二部分谈及我们对于宗教的态度, 指出, 我 们应当方便善巧, 不要钻牛角尖, 不要去奢华地浪费生命在华而不实的问题上, 不要顾左右而言他。 第三部分谈及我们的散漫心, 指出“超市信息” 之弊端。 本 书以提问与回答的形式面对读者, 处处不乏幽默感, 给人一种“内心独白” 的感 受, 其中问题涉及面广, 是从西方人的视角对佛法提出质疑, 但也反映了初学者 或门外观望者在认识和了解佛法、 修学佛法的过程中常常遇到的一些难缠的问题。 本书目的不是提供什么“标准答案” , 只是提供一些看问题的方法供参考。 “依 法不依人” , 这是佛法“四依法” 之首, 佛法无边, 无我相、 无人相、 无众生相、 无寿者相, 佛法之英明, 并非释迦牟尼佛之专利也, 众生同体, 真如无二, 我们 在通往觉悟与解脱的道路上, 有许多艰难险阻, 多闻多见, 是佛法修行中不可或 缺的一步, 善知识如明灯, 能照亮漫漫无明长夜, 使我等愚痴众生离苦得乐, 趣 向涅槃。 希望大家审忖地、 客观地来阅读这本书。 文中着重号及黑体字为译者使 用。 本书能以在两周内译完并作四次校对及润笔, 大概是本人在翻译过程中一直恭请 佛祖及文殊菩萨加持之缘故。 愿此书能够对读者有所俾益。 若有任何不当之处, 还请各位大德同修不吝指出。 阿弥陀佛! 译者  笨人毛堃 于四川成都21 工作室 一九九八年十月下旬译竟, 一九九九年二月八日排 版加序。 〖提问与回答一览〗 1、 提问: 当您刚才谈禅思时, 你没有提到观想(visualization) 。 观想似乎对 一些人相对来说比较容易, 而对另一些人却特别困难。 培养“心” 观想事物的能 力有多重要呢? 2、 提问: 如你所说, 我得到的印像是, 你对西方似乎有点批评的味道, 你嘲笑 我们做的事情, 和我们试图使“不文明” 的世界“文明化” 所采取的方式。 我并 非是真有一个问题, 不过, 对于人类的那种发展“更大的飞机” 、 “更大的超市” 的所谓的“西进运动” 的前景, 你是怎么看的呢? 你对西方世界的未来看法如何? 3、 提问: 喇嘛, 正如你一样, 我们看到的许多西藏的法师都是男性, 我在想, 有女性的“仁波切” (活佛) 或者是“化身” 吗? 4、 提问: 一位比丘尼的任务与一位比丘的任务有什么区别呢? 5、 提问: 有的时候, 找一位老师真难。 修习金刚乘是危险的吗, 比如说没有老 师, 仅靠看书去修习的话? 6、 提问: 如果西方人不能找到老师时那该怎么做呢? 他们中真正追求真理的人 是否应当去东方寻找一位老师呢? 7、 提问: 佛法中对于自杀的态度是什么? 8、 提问: 如果一个人, 也许是出于无明, 相信他已经证悟了, 那他继续生存的 目的是什么呢? 9、 提问: 我很喜欢你强调理解重于信仰的提法, 但是我认为, 一个在西方长大 的人, 或者是受到科学知识教育的人, 他怎么能够理解转世的概念呢, ——过去 世, 现在世, 未来世, 你怎么能够证明它们存在呢? 10、 提问: 你能解释一下禅思(沉思) 、 开悟和超常心能之间的关系吗? 比如说, 预见未来, 阅读别人的思惟, 以及看到很远地方发生的事情这些现象。 11、 提问: 当你沉思以图开悟的时候, 这些力量是不是不受约束突然之间就来了 呢? 12、 提问: 你自己有分离身心进行星际旅行或者去做其它事情的能力吗? 13、 提问: 几年以前, 我读到过一本书, 《第三只眼》 , 这是关于一位具有超常 能力的绅士的故事。 是不是有许多的人开了第三只眼? 14、 提问: 既然佛教相信转世, 你能告诉我, 世世相隔的时间是多久呢? 15、 提问: 那佛教怎么解释人口爆炸呢? 如果你相信转世, 那为什么人口始终都 在增加呢? 16、 提问: 佛教的禅思是否是比任何其它方式的沉思都要好呢, 或者, 这只不过 是个“萝卜白菜, 各有所爱” 的情况呢? 17、 提问: 如果一个人已经在实践某种方式的沉思, 比如说, 超验冥想(TM or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 那这个人有没有必要去试试佛教的禅思呢? 18、 提问: 一个菩萨可能会是一个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马克思主义者吗? 我的意 思是, 在马克思主义里面有菩萨的位置吗? 或者说, 反过来说, 菩萨在马克思主 义里面有位置吗? 马克思主义会不会是一种旨在消除所有有情众生苦难的工具呢? 19、 提问: 我刚才在想, 今天世界上有很多的人们被剥夺了基本的需求, 而当他 们正专注于饥饿、 安全和他们家庭的安危时, 要他们领会各种现象更细微的层面, 比如说, 他们的自心, 那是非常困难的。 20、 提问: 但是克里什那(Krisna) 在一场精神的征战, 在“法” 的战争中, 统 一了印度, 其结果是, 一时之间, 印度的所有人们都有能力进行精神的实践。 难 道我们不能够在地球上向所有的人宣扬佛法, 然后通过一种“精神社会主义” 建 立一个全球化的社会? 21、 提问: 我不是说让所有的人都一样, 因为显然存在着不同的精神层次。 但是 我们可以在社会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泛人类社会” 。 22、 提问: 但是, 难道试图在自我实现与为服务人类之间求得平衡不是一种精神 实践吗? 23、 提问: 综上所述, 那么, 你是说, 在这个星球上是不可能建立一个共同的精 神社会了吗? 24、 提问: 你对于使人意识膨胀的麻醉品看法如何? 一个人能够在麻醉品的影响 下经历中阴吗? 25、 提问: 你能阅读人们的奥拉环(辉光) 吗? 26、 提问: 禅思是如何去除情感的障碍的呢? 27、 提问: 喇嘛, 你是说, 我们应当将我们的负面行为表现出来, 而不是压制它 们吗? 28、 提问: 你能解释一下佛教中的禅思技巧和欢喜瑜珈的区别吗? 29、 提问: 佛教徒能够用他们的心完全控制“风大” (prana) 吗? 30、 提问: 你可以在行走中达到你在静坐时达到的那种禅思的境界吗? 31、 提问: 喇嘛, 我们心中升起的那些形形色色的负面思想, 是不是有可能来自 我们的外部, 从其他的人或者从神灵而来呢? 32、 提问: “识” , 根据佛教的哲学, 是构成人身的五蕴之一, 它是怎么起作用 的呢? 33、 提问: 过去的业会影响我们的见识吗? 34、 提问: 喇嘛, 就食物角度而言, 身心的关系是如何的呢? 35、 提问: 斋戒对你有好处吗? 36、 提问: 佛法中总是谈“业” , 它是什么东西呢? 37、 提问: 什么是涅槃, 有很多人证得涅槃吗? 38、 提问: 在涅槃中, 你是否不再作为一个有形的实体存在了呢? 这个人是不是 就消失了呢? 39、 提问: 佛陀不是说过, 他证涅槃之后将“不受后有” 吗? 40、 提问: 你谈了许多关于欢乐和幸福的话, 我想在我的心中弄清楚它们之间的 区别。 它们是一样的吗? 一个人是否执着于欢乐而不执着于幸福呢? 41、 提问: 我想明确一下禅思的意思, 禅思就是谛观你的“心路历程” , 我这样 诠释对吗? 42、 提问: 至于说到再生, 那个再生的东西是什么呢? 43、 提问: 神识可能在死后状态发展呢, 还是只能在神识可以演变的生命中? 44、 提问: 这么说, 心不需要一个物质的身体, 就可以发展了? 45、 提问: 在我们活着时发展, 而死亡时离开你身体的那个“神识” (consciousness) 是否是某种“最高意识” (supreme consciousness) 呢? 46、 提问: 你对印度的“灵魂” (atman, 或译作“阿特曼” , “自我” , “宇 宙的灵魂” ) 和“梵” (Brahman 不生不灭, 无差别相的, 常住的) 的概念熟悉 吗? 47、 提问: 仪式(轨) 对于对佛法有感情的东方人, 和对于想要实践佛法的西方 人, 是不是同等的重要呢? 48、 提问: 在今天的西方, 还需要新的法门吗? 49、 提问: 我正试图理解佛教中身心之间的关系, 心比身体重要吗? 比如说, 在 时轮乘的僧人高声唱念, 显然他们发展了身体的一部分以利唱颂, 那么, 身体究 竟有多重要呢? 50、 提问: 当一个人出生的时候, 他或她的心是清净无邪的, 这是真的吗? 51、 提问: 我们有这么一种看法, 神识从一个身体转世到另一个身体, 但是, 如 果神识是相续的, 为什么我们不能够记起我们的前世呢? 52、 提问: 查出自己的宿世是不是一件消极的事情呢? 它会不会令人不安呢? 53、 提问: “苦” (suffering) 的含义是什么? 54、 提问: 为什么我们都经历苦, 我们从它能学到什么呢? 55、 提问: 为什么我们有机会执着呢? 56、 提问: 我曾经看到过西藏一些愤怒的神像, 尽管他们看起来都很凶狠, 他们 看起来并不邪恶。 这令我好奇, 佛教是不是强调邪恶的或者是坏的东西呢? 57、 提问: 你对一个因为自卫而杀人的人是什么样的感觉? 你认为人们有权保护 自身, 即使其代价是进攻者的生命? 58、 提问: 如果杀我是你能阻止我的唯一办法, 你会这么去做吗? (指杀我) ---------------------------------------------------------------------- 一、 通过佛法找到我们自己   当我们研究佛法时, 我们是在研究我们自己, 研究我们自己心的本质。 佛法 不把它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个“超灵” 之上, 而是将其重点放在更实际的事情上。 比如, 如何生活, 如何将我们的心融合在一起, 以及如何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宁静 而健康。 换句话讲, 佛法总是着重于经验性的知识、 智慧, 而并非某些教条的观 点。 实际上, 我们甚至不把佛教看成一种一般字面意义上的“宗教” 。 从喇嘛们 的观点来看, 佛教的教义更多是涉及哲学、 科学或者心理学的知识。 人类的大脑本能的寻求欢乐。 这在东方与西方没有什么区别, 每一个人都在 做着同样一件事情。 但是, 假如你对欢乐的追求正在使你情绪化地抓住感官世界 不放, 那就非常危险了。 你自己没有控制。 不过你不要以为控制是东方的东西, 或者佛教中的东西。 我们都需要控制, 尤其是我们中陷于物欲生活的圈套的人们, 我们在心理上、 在情感上太迷恋于对 各种物质的执着了。 以佛法的观点来看, 这是一种不清净的思想; 这样的人在精 神上得了病。 事实上, 你们已经知道, 单靠外部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断不可能满足你的各 种执着的欲望或者解决你其它的情感问题。 而世尊的教诲向人们展示的是人类潜 能的本质特点, 人类思想的能力。 当你研究佛法时, 你会知道, 你是谁和如何进 一步发展自己; 佛法不把重点放在某种“超自然” 的信仰体系, 而是教你去揭示 对你自己和对周围其它现象的深层次的理解。 然而, 不论你是一个宗教徒还是唯物主义者, 不论你是信徒还是无神论者, 了解自己的思想是如何工作的,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不这么做的话, 你 就会东奔西跑, 认为你是健康的, 而事实上, 各种苦恼情绪的根源、 导致所有心 理疾病的真正原因, 正在与你一同成长。 因为那样, 你的心所追逐的, 是某种外 在的微不足道的、 变幻无常的事物, 某种并不重要的, 而且是错误的东西, 而用 不了几秒钟, 你就会不安到极点了。 就我看来, 这表示你在精神上得了病, 为什 么呢? 因为你执着于感官的世界, 因依恋而变成了瞎子, 受到招致一切麻烦的根 本原因的摆布, 而不知道你自心的本质。 如果你想驳斥我, 说你不相信我所说的, 那没有关系。 这不是一个信不信的 问题。 不管你怎么一再说“我没有鼻子” , 你的鼻子还是在那儿, 就在你的两只 眼中间。 不管你相不相信, 你的鼻子总是在那个位置。 我遇到过一些人, 他们骄傲地宣布: “我不是一个信徒。 ” 对于他们公开宣 称自己不信任何事情, 他们显得是如此地骄傲。 你可以查一下, 了解这一点非常 重要。 在今天的这个世界上, 有着太多的矛盾。 科学的唯物主义者夸口道, “我 不信” , 宗教信徒说, “我信。 ” 但是, 不论你怎么认为, 你还是需要了解自己 的心的特有的本质。 你如果不这么做, 那无论如何高谈执着的过患, 事实上你根 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执着, 和如何去管束它。 说起来轻巧, 但真正难做得的, 是如 实了知执着的真正本质。 譬如说, 当人们最初造飞机和汽车时, 他们的愿望是能够更快地做事情, 以 便有更多的时间休息。 然而, 后来发生的事情, 却是人们变得比以往更加难以安 静下来。 查看一下你的每天的生活吧。 由于执着, 你从情感上卷入到对你自心创 造的给你一种真实感觉的世界中, 不给你自己留一点点的空间或时间来了解自心 的本质。 对我来说, 这就是对于艰难生活的定义。 你找不到满足或快乐。 因为事 实是, 快乐与享受实际上来自“心” , 而不是来自物质的现象。 不过, 还是有一些明智的, 无神论的人们确实从某种程度上理解到, 物质并 不能保证有价值的、 欢乐的人生, 他们正在努力寻找, 看是否有其它某种可以提 供真正令人满足的东西。 当世尊谈到“苦” 时, 他并非简单指那种表面的问题, 比如肉体的疾病和伤 害, 而是指“心” 自身那种难以满足的本质恰恰就是“苦” 。 某一种事物, 不管 你得到多少, 这也决不会令你得到满足。 这种无休无止的欲望, 就是苦。 它的特 征, 就是情感的失败。 在佛教的心理学中, 描述了六种基本的情感, 这六种情感挫败人的自心, 搅 扰它的宁静, 使它变得烦乱不安, 它们分别是: 无明、 痴、 嗔、 慢、 疑、 邪见。 这些都是心的态度, 而不是外部的现象。 佛法中强调, 要克服这些幻觉, 即克服 你的苦的根源, 信仰和忠诚帮不了多大忙——你得理解它们的本质。 如果你不用内省的识慧审查你的自心, 你永远也不会知道里面究竟有什么。 你若不去查看, 不管你你如何高谈你的心和你的情感, 你永远也不会真正理解你 的基本情感是“自我中心” , 而这正是让你不得安宁的东西。 那么, 要克服你的自我, 你并不需要放弃你的一切所有。 保持住它们; 因为 它们不是使你的生活艰难的原因。 你之所以不得安宁, 是由于执着心紧紧抓住你 的所有; 自我和执着染污了你的心, 让它变得不清晰, 愚昧, 和焦虑, 从而障碍 了智慧之光的增长。 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就是禅思。 禅思决非只是仅只培养集中于一点的能力, 坐在某个角落里无所事事。 禅思 实际上是一种心的警觉的状态, 即掉举的反面。 禅思是智慧。 你应当在日常生活 中时刻保持觉醒, 完全觉知你在做什么, 为什么做和怎么去做。 我们在做几乎所有的事情时都是不知不觉的, 我们无意识地谈话, 虽然我们 声称自己是清醒的, 但是我们还是完全不能觉查那肆虐于我们心中、 影响我们做 的每一件事情的那些苦恼。 你自己可以检查一下, 做做试验。 我这儿并非是在下定论或者压制你。 佛法 就是这样起作用的——它给你提供一些意见, 而你可以通过自己的体验去查看这 些意见是否属实。 这是非常切实的东西, 我谈的不是某种在虚空中的事物, 这实 际上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 假如你不了解执着的特征和所执之物, 你怎么能够发起对你的朋友、 你的父 母和你的祖国的慈悲心呢? 用佛法观点来看, 那是不可能的。 当你伤害你的父母 或者你的朋友时, 那是你的不能知觉的心在作怪。 当一个人发泄自己的愤怒时, 对于他自己心中所发生的事情却是一片茫然。 不能觉知自心, 就使我们伤害别人, 不尊重其他的有情众生; 对我们自身的行为和心理上的态度不觉知, 会使我们丧 失人性。 事情就是这样, 就是这么简单, 不是吗? 近来, 人们通过学习和训练, 以图成为心理学家。 世尊的意见是, 每一个人 都应该成为一名心理学家。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了知自己的心, 你应当成为自己的 心理学家。 这肯定是可能的, 每一个人都有能力理解他或她的心。 当你理解自心 时, 控制它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不要以为控制仅仅是象是在登喜马拉雅山, 或者以为控制对于没有多少财物 的人来说, 会显得更容易。 这可不一定是事实。 下一次当你情绪动荡时, 你可以 自己查查看。 不要忙着做某件事以图转移自己的视线, 放松, 然后试着觉察你在 做什么。 问问你自己, 我为什么在做这个? 我是怎么做的? 原因是什么? 你会发 觉, 这是一次精彩的体验。 你的主要问题, 是缺乏专注的智慧, 觉知, 或者知觉。 因此, 你可以发现, 通过理解, 你可以轻松地解决你的问题。 要觉受到对别人的慈悲心, 你就得了解对象的本质。 如果你不了解, 那么, 即使你说, “我爱他” , “我爱她” , 那也只不过是你的“我慢心” 带着你做另 一次“自我” 的旅行罢了。 尽力去做到了知“如何” 和“为什么” 。 成为你自己 的心理学家, 这一点非常重要。 然后, 你就可以用自心的理解的智慧来应付自己; 你将能够从容地与朋友在一起, 令你的朋友高兴, 享受你的所有, 而不是变得坐 卧不宁、 脾气暴躁, 以致于浪费你的生命。 要成为你自己的心理学家, 你不需要学习某些伟大的哲学。 你所需要做的, 就是每天检查自己的“心” 。 你们每天都在检查物质的东西——每天早上你都查 看厨房里的食物, 但你们却从不去查看你们的“心” 。 查“心” 远比其它事情都 重要。 然而, 绝大多数人都相信事情的反面。 他们似乎认为可以简单地“买到” 对 治他们所面临的任何问题的解决办法。 物化的态度以为, 金钱可以买到使你幸福 的任何东西——你可以买到一颗宁静的“心” , (显然, 这并不是事实) 。 虽然 你可能嘴上不这么说出来, 心里却是这么认为的。 这完全是误解。 即使自认为是宗教信徒的人, 也需要理解他们的自“心” 。 光靠忠诚永远也 不可使问题终止; 而理解识慧却总能使问题得到解决。 世尊自己也曾说过, 对佛 陀的信仰是危险的; 人们不能只是“信” 某个东西, 人们应当用他们自心的心去 发现他们自己的真实自性。 基于理解上的“信” 很好, 一旦你意识到某件事物, 或者从理性上对某件事物很清楚, “信” 是自动跟随而来的。 但是, 假如你的虔 诚是基于误解, 那这种虔诚会轻而易举的被别人的话所破坏。 不幸的是, 许多具有宗教倾向的人们, 尽管他们自认为是宗教徒, 但他们是 脆弱的。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不了解他们“心” 的自性。 而如果你真实地了 知你的心为何物以及它是如何运作的, 你就会理解这是一种障碍你健康的精神能 量。 当你理解你的自心对世界的观点, 或者说看法, 你就会意识到你不仅是不断 地在攀缘感官的世界, 而且会意识到你所攀缘的东西都只是幻化不实的, 你太关 注于在一个“并不存在的未来” 将会发生什么, 却对当下完全麻木不仁, 你不过 是在为一个“心的构想” 而活着。 一个对当下都麻木不仁的心, 却还不断地攀缘 未来, 这心便是不健康的, 你们大家同意这一点吗? 每一天都保持觉醒, 这一点很重要。 觉醒的意识与智慧的本质特征是平静与 欢乐。 你勿需攀缘某种“未来才成熟的” 欢乐。 只要你能尽自己的力去实践“正 见” 、 “正行” , 结果是立竿见影的, 与行为相伴发生的。 你用不着去想, “如 果我一辈子做好事, 也许我会在下一世得到好报。 ” 你不必去为将来好报是否兑 现而耿耿于怀。 只要你当下尽你的理解力去行动, 你的心当下即可得持久的宁静。 --------------------------------------------------------------------- 1、 提问: 当您刚才谈禅思时, 你没有提到观想(visualization) 。 观想似乎对 一些人相对来说比较容易, 而对另一些人却特别困难。 培养“心” 观想事物的能 力有多重要呢? 喇嘛: 许多人在观想向他们描述的事物时感到困难, 仅仅是因为他们不曾训练过 他们的心。 但对另一些人来说, 是由于他们太缺乏想象力了, 他们太“形而下” 了。 也许他们认为对他们的生命来说, 就只有这个身体, 没有离开大脑之外的心。 但是, 佛法中有办法使你能够训练你的心以培养禅思时的观想能力。 而事实上, 你一天到晚都在观想。 不管你早上吃的是什么, 你的早餐就是一种观想。 不论你 何时去商店, 你会想, “这个好, ” 或者“我不喜欢那个” 。 不论你看到什么, 都只是你自心的投影(projection) 。 当你早上起床时看见旭日东升, 会想, “ 哦, 今天是个好天气。 ” 这时你的心正在作观想。 实际上, 观想很好理解。 店主 们和广告代理人都知道观想的重要性, 所以他们才布置展览或者广告牌来吸引你 的注意力: “买这个东西! ” 他们知道, 你看见的东西会对你的心、 你的观想有 影响, 观想决非是超自然的某种东西, 它是科学的东西。 2、 提问: 如你所说, 我得到的印像是, 你对西方似乎有点批评的味道, 你嘲笑 我们做的事情, 和我们试图使“不文明” 的世界“文明化” 所采取的方式。 我并 非是真有一个问题, 不过, 对于人类的那种发展“更大的飞机” 、 “更大的超市” 的所谓的“西进运动” 的前景, 你是怎么看的呢? 你对西方世界的未来看法如何? 喇嘛: 我看到, 西方的人民越来越忙了, 越来越安定不下来了。 我这里并不是在 批评物质或者技术发展本身, 而是在批评那种没有控制、 约束的“心” 。 因为你 们不知道, 自己究竟是谁和是什么的, 你们盲目地空耗自己的生命, 去攀缘那种 我称之为“超市” 善良。 你们搅乱自己的生活; 你们使自己无法安下心来, 你们不是使自己 的生活变得完整, 而是让它变得支离破碎, 千疮百孔。 我这里决非是要嘲弄你们。 事实上, 佛 法的原则是不允许我们教条地去嘲弄其他的的生活方式的。 我所想做的是, 建议你们从另一 个角度来观察事物。 3、 提问: 喇嘛, 正如你一样, 我们看到的许多西藏的法师都是男性, 我在想, 有女性的“仁 波切” (活佛) 或者是“化身” 吗? 喇嘛: 有的, 当然有。 就发展更高的“心” 的状态而言, 男性成女性是完全平等的。 在西藏, 男性僧侣们有时会从女活佛那儿学习教法。 佛法教导人们不能从表面判断一个人, 说“他没 什么了不起” , “我很特别” 。 ——你真的不能仅从人的高矮来认清一个人。 4、 提问: 一位比丘尼的任务与一位比丘的任务有什么区别呢? 喇嘛: 事实上没有区别。 他们学习同样的东西, 以同样的方式教导他们的学生。 5、 提问: 有的时候, 找一位老师真难。 修习金刚乘是危险的吗, 比如说没有老 师, 仅靠看书去修习的话? 喇嘛: 是的, 非常危险。 没有特别的指导, 你不能只是拿起一本金刚乘的书就想, “哦, 这是些多妙的主意啊, 我现在就想去实践。 ” 这种态度永远也不会付诸实 际。 你需要一位有经验的法师加以指导。 是的, 这些主意都很妙, 但是如果你不 得法, 你不可能将它们付诸自己的实践中: 你得有钥匙。 有许多佛法的书被译成 了英文。 它们会告诉你, 执着是很不好的, 不要动怒。 但是, 你究竟该如何去放 弃执着与愤怒呢? 《圣经》 中也劝诫人们博爱, 但是, 你如何将博爱落实到自己 的实践中去呢? 你需要有钥匙, 而有时, 只有老师能给你这把钥匙。 6、 提问: 如果西方人不能找到老师时那该怎么做呢? 他们中真正追求真理的人 是否应当去东方寻找一位老师呢? 喇嘛: 不要担心。 当时机恰当时, 你会遇到你的老师。 佛法不相信你能够强求别 人: 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禅思, 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佛教徒。 这样做很愚蠢。 强 求他人是不明智的。 当你准备好的时候, 某种电磁力将把你和你的老师带到一块 儿。 至于说到去东方, 这是依你个人的情况而定。 得自己查看一下。 重要的是要 用智慧, 而不是用盲信去寻找。 有时, 即使你到了东方, 你仍然不能够找到一位 老师。 这得花时间。 7、 提问: 佛法中对于自杀的态度是什么? 喇嘛: 自杀的人们对于得生人身的目的的价值是没有理解的。 他们由于无知而自害其命。 他们 由于没有找到满足, 所以就想, 我没救了。 8、 提问: 如果一个人, 也许是出于无明, 相信他已经证悟了, 那他继续生存的目的是什么呢? 喇嘛: 一个无明的人认为自己已经开悟, 他的心完全是染污的, 他只不过是在增长自己已有 的无明罢了。 他所需要做的, 就是去检查自己不受控制的心行, 然后他就会意识到, 他并没 有开悟。 你也不需要去问别人, “我开悟了吗? ” 这只需要查看一下自己的经历就行。 开悟完 全是个人的事情。 9、 提问: 我很喜欢你强调理解重于信仰的提法, 但是我认为, 一个在西方长大的人, 或者是 受到科学知识教育的人, 他怎么能够理解转世的概念呢, ——过去世, 现在世, 未来世, 你 怎么能够证明它们存在呢? 喇嘛: 如果你能够意识到从仅仅是母亲子宫中的小胚胎直到现在这段时间中, 你的自心所具 有的“相续” (continuity) , 那你就能够理解。 你的心能的相续, 就有点儿像电流, 它从 发电机中出来, 通过电线, 直到最后点亮电灯。 当你住胎的时刻起, 随着你的身体的发育, 心能也不断地通过这个身体——变, 变, 变, ——如果你能够理解这一点的话, 你就能更容 易地理解你自心的“前相续” 。 正如我常说的, 这绝对不单单是一个信仰的问题。 当然, 一开 始的时候, 要接受转世的观点是困难的, 因为现在这对于大多数人, 尤其是对于在西方长大 的人来说, 还是一个如此新的概念。 他们不会在学校里教你意识的相续; 你也不会在大学 里研究自心的本质——你是谁? 你是什么? 等等。 所以, 这当然对你来说就是全新的东西。 但 是, 如果你认为知道你自己“是谁” 和“是什么” 很重要的话, 你会去通过沉思调查你的自 心, 然后你就会很容易地理解你的身心的差异; 你会辩认出自己的意识的相续; 从这儿你就 能够了达自己的前世。 没有必要仅从信仰的角度接受转世。 10、 提问: 你能解释一下禅思(沉思) 、 开悟和超常心能之间的关系吗? 比如说, 预见未来, 阅读别人的思惟, 以及看到很远地方发生的事情这些现象。 喇嘛: 嗯, 通过训练制心一处, 是完全可以开发出遥视功能的, 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当你 慢慢地, 慢慢地理解了你的自心时, 你会逐渐开发出看这些东西的能力。 但是, 这并不是那 么容易, 不可能你沉思一次然后突然之间, 你就能够看见将来或者开悟了。 ——这得花时间。 11、 提问: 当你沉思以图开悟的时候, 这些力量是不是不受约束突然之间就来了呢? 喇嘛: 真正的力量与控制俱来。 它们并不像你服用麻醉品后所经历的不受控制的情感幻觉。 即 使是在你开悟前, 你就可以开发洞察自己前生后世以及他人思惟的能力, 但是这种能力只有 通过受到控制的和次第的智慧开发才能够得到。 12、 提问: 你自己有分离身心进行星际旅行或者去做其它事情的能力吗? 喇嘛: 没有。 13、 提问: 几年以前, 我读到过一本书, 《第三只眼》 , 这是关于一位具有超常能力的绅士的 故事。 是不是有许多的人开了第三只眼? 喇嘛: 那本书的作者罗布桑· 拉姆巴所说的, 是字面上的误解。 第三只眼并不是具体的部位, 而是智慧的比喻。 你的第三只眼就是能够看穿通常感官而谛观你的自心的东西。 14、 提问: 既然佛教相信转世, 你能告诉我, 世世相隔的时间是多久呢? 喇嘛: 它可以从短暂的几个片刻到七周之长。 当意识离体时, 中阴身的微细身已经在那儿了, 在等着中阴身了。 由于对另一个有形身体的渴望, 中阴身会去找寻一个适当的形体, 当它找 到时, 就会转世。 15、 提问: 那佛教怎么解释人口爆炸呢? 如果你相信转世, 那为什么人口始终都在增加呢? 喇嘛: 这很简单。 正如现代科学一样, 佛教中也谈到数以亿计的星系。 一个在地球上出生的人 的神识, 也许是来自一个遥远星系, 被业力牵引到这里, 这种业力将这个人的心能指向了这 个星球。 另一方面, 这个星球上一个将死者的神识在死亡之时也可能由于业力的牵引被引到 另一个离这儿很远的星系。 如果有更多的“心” 被拉向地球, 人口就会增加, 如果是更少, 人口就减少。 每一个在地球上转世的“心” 都有它的前世——也许是在另一个星系, 也许就 在地球上, 但决不是凭空而生的——它与俗世间的轮回本质是相一致的。 16、 提问: 佛教的禅思是否是比任何其它方式的沉思都要好呢, 或者, 这只不过是个“萝卜 白菜, 各有所爱” 的情况呢? 喇嘛: 我不能够说佛教的禅思比其它宗教的要好。 这完全取决于个人。 17、 提问: 如果一个人已经在实践某种方式的沉思, 比如说, 超验冥想(TM or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 那这个人有没有必要去试试佛教的禅思呢? 喇嘛: 那倒不必。 如果你发现你的沉思方式完全能够觉醒你的自心, 使你能够得到永久的宁 静与满足, 那你为什么还要试其它的方法呢? 但是, 如果尽管你实践了, 你的心仍旧是染污 的, 你的行为依然不受控制——它不断地、 本能地给其他人带来伤害——我认为你的路还很 长, 孩子。 这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事情。 18、 提问: 一个菩萨可能会是一个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马克思主义者吗? 我的意思是, 在马 克思主义里面有菩萨的位置吗? 或者说, 反过来说, 菩萨在马克思主义里面有位置吗? 马克 思主义会不会是一种旨在消除所有有情众生苦难的工具呢? 喇嘛: 嗯, 对于像我这样的人来说, 要评价一个菩萨的行为是很困难的, 但是, 我怀疑是否 有菩萨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是为了终止社会问题。 问题是出在个人。 你必需解决你自己的问题, 不管你是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还是资本主义。 ——你必须检查你的自心。 你的问题不是社会问题, 也不是我的问题。 你要对你自己的问题负责, 正如你必须为你自己 的解脱或者开悟负责。 否则的话, 你会说, “超级市场能够帮助人们, 因为人们在那儿可以 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如果我在一个超市工作的话, 我就能为社会作贡献。 ” 然后, 当这样做 了一段时间后, 你又会说, “也许超市并不能够给人们多少帮助。 如果我在办公室里, 会对 别人更有帮助的。 ” 所有这些, 都不会解决社会问题。 不过, 你首先要查查, 你想成为一个共 产主义者、 一个菩萨就能够帮助诸母有情的这种念头是从哪里来的。 19、 提问: 我刚才在想, 今天世界上有很多的人们被剥夺了基本的需求, 而当他们正专注于 饥饿、 安全和他们家庭的安危时, 要他们领会各种现象更细微的层面, 比如说, 他们的自心, 那是非常困难的。 喇嘛: 是的。 我理解你所说的。 但是, 不要忘记, 一个为饥饿所困的人, 与一个过度肥胖执迷 于在超市上还要买什么东西的人, 从根本上讲, 是没有两样的。 不要只是强调那些物资匮乏 的人, 从心理上讲, 富者和穷人同样烦恼。 从根本上说, 他们彼此谁都不幸福。 20、 提问: 但是克里什那(Krisna) 在一场精神的征战, 在“法” 的战争中, 统一了印度, 其结果是, 一时之间, 印度的所有人们都有能力进行精神的实践。 难道我们不能够在地球上 向所有的人宣扬佛法, 然后通过一种“精神社会主义” 建立一个全球化的社会? 喇嘛: 首先, 我认为你所说的相当危险。 只有少数人能够理解你在谈什么。 一般来说, 你不能 够说给诸母有情带来伤害的行为是菩萨的行为。 佛法中是禁止你杀害其他有情众生的, 即使 是为了“想象中的宗教的理由” 。 在佛法中, 压根儿就没有什么“圣战” 的说道。 你得理解这 一点。 第二点, 不可能用暴力来使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平等。 直到你完全理解遍法界众生的心, 并且放弃“自我珍惜心” 和“自我执着” 时, 你才能够以平等心待一切众生。 在这以前是不 可能的。 21、 提问: 我不是说让所有的人都一样, 因为显然存在着不同的精神层次。 但是我们可以在社 会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泛人类社会” 。 喇嘛: 我认为你不该操这份儿心。 如果你为自己“自心的社会” 操心的话, 比起在你那儿凭 空想象在你周围正在发生着什么事情, 会更有益处。 更有价值, 更加现实。 22、 提问: 但是, 难道试图在自我实现与为服务人类之间求得平衡不是一种精神实践吗? 喇嘛: 是的, 你可以服务于社会, 但你不可能同时让所有有情众生的行为如出一辙。 正如世 尊也希望所有有情众生能够立刻开悟, 但是我们的恶业太强了, 所以我们仍然没有自制。 而 你不可能挥动一根魔棒, “我想要每一个人都同样幸福, ” 然后期待事情就象这样发生了。 放理智一点儿吧。 只有理智的大脑才能够提供平等与和平。 你不可能用情绪化的“文饰” (自 圆其说) 来达到目的。 你也得知道, 就如何最好地使有情众生平等的看法上, 共产主义的思 想和佛世尊的思想有相当的不同。 你不能把这些思想混为一谈, 不要想入非非, 现实一点吧。 23、 提问: 综上所述, 那么, 你是说, 在这个星球上是不可能建立一个共同的精神社会了吗? 喇嘛: 即使你能, 它也不会终止人们的问题。 甚至即使你将宇宙中所有的有情众生组成一个 单一社会, 那里仍旧会有执着, 仍旧会有愤怒, 仍旧会有饥饿。 问题是出在个人的身上。 众人 是不同的, 每一个人都不同。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根据我们个体的心理构造、 精神倾向和个性而 采用不同的法门; 要达到开悟,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不同的路径。 这就是为什么佛法中会完全 接受其它宗教和哲学的原因。 我们承认它们对于人的发展是必需的。 你不能说, 有一种方法对 “每个人” 都适合。 这是教条。 24、 提问: 你对于使人意识膨胀的麻醉品看法如何? 一个人能够在麻醉品的影响下经历中阴 吗? 喇嘛: 是的, 那是可能的——超剂量会使你立刻经历中阴身(意即被自己毒死) 。 不, 不, 不, 我只是开个玩笑。 用服麻醉品是不可能获得中阴经历的。 25、 提问: 你能阅读人们的奥拉环(辉光) 吗? 喇嘛: 不, 但是的确每个人都有一个奥拉环, 奥拉意思是振动。 我们每个人都有我们心理与 身体的振动。 当你心理上不安时, 你的身体环境也会明显改变。 每个人都有这种经历。 因为科 学和佛法都认为, 所有的物质都有它自己的振动。 所以他们的心理状态影响着他们身体的振 动, 而这些都反映在这个人的奥拉环上。 这是对奥拉环简单解释。 要深一步地理解, 你就得理 解你的自心。 首先学会阅读你自己的大脑, 然后你就能学会读别人的大脑。 26、 提问: 禅思是如何去除情感的障碍的呢? 喇嘛: 有很多种方式。 一种方式是通过理解你自己的各种情绪。 那样, 你的情绪就会被消化成 识慧, 用你的智慧消化各种情绪真的是很有价值的。 谢谢诸位, 晚安。 太谢谢大家了。 奥克兰, 新西兰 一九七五年六月七日 二、 宗教: 问询之道 对于一般意义上的宗教, 人们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对于佛教尤其是这样。 那些仅从很肤浅的, 智力层次上考虑宗教与佛教的人们是永远也不会理解它们的真正的旨趣之所在。 而那些持有 比这种考虑方式更表面化的看法的人们甚至根本就不把佛教当作一种宗教。 首先, 在佛教中, 我们对于谈论佛本人不感兴趣。 佛本人也对此不感兴趣。 他对于人们相信他 并不感兴趣。 所以, 直至今日, 佛教中并不提倡佛教徒们简单地相信佛陀。 我们总是对理解人 的心理, 心的本质更有兴趣。 因此, 佛法的实修者们总是试图理解他们自心的心理态度, 观 念, 洞察力和意识。 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 否则, 如果你忘记你自己和自己的谬见而把注意力集中在某种崇高的思想上——“什么是佛? ” ——那你的精神之旅将变成一次梦幻之旅。 这是可能的, 要小心啊。 在你的心中, 佛或上帝 与你没有联系。 它们各是各。 你现在在这里, 而佛或者上帝在那上边。 两者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所以这样想是不现实的(指苦苦地去想佛是什么) 。 这太极端了。 你落入了两种极端。 在佛法 中, 我们把这种心叫做“二边” 。 (指要么执着自我, 要么执着佛或者上帝) 。 进一步讲, 如果人类性本恶, 那寻求一个更高的思想干什么? 不管怎么说, 思想不是现实。 人们总是想知道最高成就的一切, 或者知道上帝的本质, 但是, 这学术知识与他们自己的生 活与自心毫不相干。 真正的宗教应当是寻求自我的实现, 而不是一种累积事实的练习。 在佛教中, 我们不特别只对追求智力知识感兴趣。 我们更感兴趣的是理解这里、 现在正在发生 什么? 理解我们现在的经历, 我们此刻是什么? 我们的本质是什么? 我们想要知道如何找到 满足, 如何找到幸福和欢乐(而不是压抑和痛苦) , 以及如何克服那种认为我们本性“完全 消极” 的感觉。 佛世尊自己教诲人们, 从根本上说, 人的本性是清净的, 无我的, 就好比天空本自清明, 没 有云彩, 而云彩来来去去, 蓝天总是在那儿, 云不能改变天空的根本性质。 同样地, 人心也 本是清净的, 无我的。 不管怎么说, 无论你是不是宗教徒, 如何你不能把你自己与“自我” 分开的话, 你就完全受了误导; 你为自己制造了一种完全虚幻不现实的生活哲学, 它与现实 一点关系都没有。 不要总是想攫取学术知识, 不要想着去了解最高的事物是什么, 你若能够试着去了知你自心 的基本的特征和眼下如何去应付它, 这样做会更有益。 了解如何有效地行动是很重要的: 方 法, 是进入任何宗教之门的钥匙, 是需要你学习的最重要的东西。 比如说你听到有个大得令人吃惊的宝库, 里边装着待人来取的珠宝, 但是, 你没有钥匙开宝 库的门: 你所有的关于如何花销这笔新发现的财富的想象完全是一种幻觉。 同样道理, 幻想 很棒的宗教思想和“巅峰体验” (Peak experience) 却又没有兴趣立刻行动或者去找方法, 完全还是不现实的。 如果你没有方法, 没有钥匙, 没有途径将你的宗教带入你的日常生活中 去, 那你还不如喝可口可乐呢——至少它能让你解渴。 如果你的宗教只是主意, 那它就象空 气一样虚无缥缈。 你应当很当心, 你要去准确地理解, 什么是宗教以及如何将它付诸实践。
做你自己的治疗专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