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奇塔鲁亚斜坡:高考文言文整体阅读方法例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6 17:36:42

整体阅读是古今学者都倡导的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是一种着眼于文章整体认知的阅读方法。整体阅读注重从宏观上驾驭文章,强调首先对文章整体把握和整体理解,在清理内部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再由整体推及到局部,直至达到对文章全面、准确、透彻地理解、感悟和赏析。我们提倡整体阅读,不仅仅因为它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心理流程,于阅读理解有利,还因为在高考考场上它对我们迅速、准确地解答试题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通读全文,全面把握
   (例1)(2010年北京卷第9题)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生意场的交往也不一定都是斤斤计较的,宋清就是一个例证。
   B.宋清认为做生意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追求高尚的做人的境界。
   C.计较蝇头小利不仅是一般商人的本性,也是某些士大夫的通病。
   D.宋清与人交往不仅异于普通商人,也高于某些以士大夫自居的人。
  解答本题时,我们运用全面阅读、总体把握的方法可以轻松解决。我们在阅读时首先要概览全文(段),不要纠缠于难词难句,只图明白文中写的时、地、人、事、作者的看法。阅读时要始终带着如下几方面的问题思考:(1)文章写了一些什么人的一些什么事;(2)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如何;(3)文章说了一些什么道理;(4)文章是以什么作为说理依据的。具体地说,对于记叙性文字,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一般的传记文,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议论性文字要理清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说明性文字要理清说明对象、说明内容和说明方法。只有整体阅读,总体把握,才能高屋建瓴地驾驭阅读材料,才能准确、完整地去分析、评价人物和事件。
  经过全面阅读,我们可以发现本题中B项的说法与原文不太相符。B项中说:“宋清认为做生意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追求高尚的做人的境界。”这里把做生意与赚钱截然分开了。宋清真是这样认为的吗?我们通过全面阅读可以认定此项是错误的。阅读文本第1段“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意思是“我宋清只是个赚赚钱来养活妻小的人罢了,并不是个有道的人”。看来宋清做生意也是要赚钱的,他赚钱目的是养活妻小。显然,此项“宋清认为做生意不是为了赚钱”与此意不符。我们再来看后面的内容,也从不同的侧面印证了宋清做生意是为了赚钱的。第2段最后一句说“其远取利皆类此”,其意思是“宋清赚钱取利看得长远,大都像这个样子”。由此,我们通过整体阅读,前后印证,不难发现宋清认为做生意也是为了赚钱,但是要把眼光放长远些。
   二、依据要点、局部探究
   (例2)(2010年全国卷I第10题)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祎兼有堂堂仪表和雄健才思。他自幼聪明而有才智,成人之后伟岸而有风度,明太祖将他与当时的名儒宋濂相提并论,还认为他在才思方面胜过宋濂。
   B.王祎凭借自己的才干和政绩受到朝廷礼遇。明太祖创建礼贤馆,将他招至馆中,后又升迁为侍礼郎;有时太祖虽不能完全听从他的建议,但也会褒奖他。
   C.王祎具备很高的史学家素养和教育才能。编撰《元史》时,他与宋濂同为总裁,书成后任国史院编修官;奉命讲授国史,能充分说明道理,善于开导学生。
   D.王祎出使云南时采用了恩威并施的策略。他先是晓谕梁王,朝廷怜惜云南百姓,不想动用武力;继之又警告梁王,若倚仗险远、抗拒朝廷,将后悔无及。
  本题中的各项初看都有一定的道理,都符合原文意思,但仔细一探究,就发现了问题。C项说“王祎具备很高的史学家素养和教育才能”,但探究相关内容,却发现不是这样的。“很高的史学家素养”中“史学家”的评价高了,原文只是说他擅长史事,离家的评价还有距离。“奉命讲授国史”这句与原文也有出入,原文说得是“奉诏预教大本堂”。明代大本堂是太子读书之处,所以应是教太子读书。由上述命题及答题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意思,必须是在理解语句、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在对具体材料进行分析归纳的过程中,可以运用这样一些方法:①提取精要法,即要紧扣材料中的关键文句,重点理解关键词、中心句、重点段,由点带面。②综合句意法,即对于那些没有明显中心句、重点句(段)的文段,我们就必须对每个独立句句意或对几个相对重要句子的句意进行综合归纳。③整体透视法,即对于有些写景抒情类的散文,若单独分析某一两个句子会割裂甚至曲解文意,其内涵往往通过整体来显示,甚至借助“弦外之音”,用“潜台词”曲折含蓄地表达。
   三、把握关键点,从细节入手
   (例3)(2010年广东卷第8题)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棣深谋远虑,迅速出击居庸关,打败了俞瑱;然后进军怀来,一举击溃敌军,活捉宋忠、俞瑱。
   B.俞瑱逃往怀来,投靠宋忠;朱棣打算乘胜追击,于是分析了敌人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制胜之策。
   C.为了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宋忠用欺骗手段来蒙蔽下属,但被敌方间谍获知,最终未达到目的。
   D.宋忠失败的原因在于轻率浮躁,加上计策失当,不少部下临阵哗变,以致不堪一击,兵败如山倒。
  答题时,我们在通读全文之后,对全篇的大意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这就为我们进一步做题打好了基础。这时我们便可再浏览一下,这一次浏览与上一次不同的是我们要留心关键点,不要放过细节。这次我们应当特别关注中心句、关键句,这样便于快速地把握文意。中心句、关键句的位置,常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处。如《六国论》的中心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在文章的开头;《过秦论》的中心句“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在文末。另外要关注文章的层次结构,因为它是文章的骨架和脉络,具体展现作者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的思路,而作者的思路是通过层与层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出来的。分析的方法可按时间的顺序归纳,也可按地点的转移归纳,可按时空结合归纳,也可按材料性质或类别归纳。这些方法视具体文章而定。
  本题中我们把握住关键点,从细节入手,就可以轻松地找到答案。本题意在我们对文言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四个选项都是用现代文的语言形式对原文内容进行的概述,实际上语言形式的变化反映出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与否。本题设置的每一个选项所需要的阅读区间不是很大,设置的错误点也不是很大,不需要我们分析全文才能得出结论,只要认真阅读相关内容,把握住关键点,就可以找出选项与原文的不同。本题中的C项“但被敌方间谍获知”,敌方间谍是错的。原文中,“获贼间谍”,意为“(朱棣)抓获了敌方(派来)刺探军情的人”,其人为宋忠部下。我们答题时如能抓住这个关键性的细节,本题就相当地简单了。
   四、重回整体,检查拨正
   (例4)(2010年山东卷第12题)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申甫小时候曾路遇一位道人,道人通过狸鼠的游戏向申甫展示了八阵图的神奇,并打算传授给他,但由于年幼无知,申甫不愿意学习。
   B.申甫学佛不成改学道人所传兵书。颍州大侠刘廷传的数百门客虽然喜欢谈论兵法,却都赶不上申甫,申甫因此得到了刘廷传的赏识。
   C.申甫到京师后屡遭挫折,后得到刘之纶、金声等人的举荐,被皇帝召见后授予京营副总兵的官职,申甫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

D.在满桂兵败、朝廷遭遇危难之时,申甫亲自带兵上阵杀敌,身重数十箭,为国捐躯,最后却没有得到朝廷公正的待遇,令人叹惋。
  很多同学在做文言文阅读题时,经过上面的三步之后就认为万事大吉了。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我们在经过了前面的三步之后,还要回过头来用所获取的整体和局部的信息进一步推敲、求证答题是否准确、完整。答题中提取的局部信息是否准确,需要用整体信息的事理逻辑来推导验证;整体信息的理解是否完整全面,需要用局部信息来归纳求证,二者相辅相成。这重又回到整体一步,看似浪费了一些时间,但它却可以帮助考生尽可能准确地完整地理解材料,减少和消除答题中的失误,可以为我们的答案查漏补缺,尽善尽美,实在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本题C项,申甫被皇帝召见并授予京营副总兵的官职,这与原文是一致的,我们几乎发现不了它是错误的。但经过我们又重新回到整体,重新阅读,却发现了它的毛病所在。原文是“甫感泣”“臣不才,愿以死自效”在前,而“遂立授……而甫为京营副总兵”在后,中间的这个“遂”字则表明了二者之间的先后关系。而本项把二者之间的先后关系说反了,显然与原文不符。由此可见,这一重回整体的做法,对于答题检查拨正所起的重要作用——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虞师、晋师灭夏阳①。”非国而曰灭,重夏阳也。虞无师,其曰师,何也?以其先晋,不可以不言师也。其先晋何也?为主乎灭夏阳也。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灭夏阳而虞、虢举矣②。虞之为主乎灭夏阳何也?晋献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③、垂棘之璧④,而借道乎虞也?”公曰:“此晋国之宝也。如受吾币而不借吾道,则如之何?”荀息曰:“此小国之所以事大国也。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币。如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公曰:“宫之奇存焉⑤,必不使也。”荀息曰:“宫之奇之为人也,达心而懦,又少长于君。达心则其言略,懦则不能强谏,少长于君,则君轻之。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此中知以上乃能虑之。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公遂借道而伐虢。宫之奇谏曰:“晋国之使者,其辞卑而幣重,必不便于虞。”虞公弗听,遂受其幣,而借之道。宫之奇又谏曰:“语曰:‘唇亡齿寒。’其斯之谓与!”挈其妻子以奔曹⑥。献公亡虢,五年而后举虞。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谷梁传·虞师晋师灭夏阳》)
  注释:①虞:周文王时就已建立的姬姓小国;晋:西周始封姬姓国,晋献公时都于绛(今山西省翼城县东南)。②虢:周初始封姬姓国。③屈:即北屈,晋地名。乘:古以一车四马称为一乘。这里专指马。④垂棘:晋地名。⑤宫之奇:虞大夫。⑥曹:西周始封姬姓国,都陶丘。
  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国而曰灭,重夏阳也 重:重量
   B.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犹:还
   C.挈其妻、子以奔曹 奔:投奔
   D.少长于君,则君轻之轻:轻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说明“五年后虞亡”原因的一项是( )
   ①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②达心则其言略,懦则不能强谏。
   ③以其先晋,不可以不言师也。④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
   ⑤虞公弗听,遂受其幣,而借之道。⑥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币。
   A.①②⑥B.②④⑤C.③⑤⑥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虞国的军队不足一个师,而称为师,这是因为虞国写在晋国之前,不可以不说师。
   B.夏阳,是虞、虢交界处虞国的一个要塞。夏阳一失,虞、虢两国都可占领了。
   C.宫之奇多次劝谏虞君得不到采纳,他带领自己的老婆孩子投奔到曹国去了。
   D.荀息料到虞君是中等智力以下的人,他看不到珍玩心爱的东西在耳目之前,而灾祸在一个国家之后的危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灭夏阳而虞、虢举矣。虞之为主乎灭夏阳何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这里的“重”是“看重”的意思)
  2.B(①是说举虞之后的情况③是解释虞无师而曰师的原因⑥是荀息对于情况的猜想)
  3.B(不是虞国的要塞,而是虢国的一个要塞)
  4.(1)那就是我们从里面的库藏里拿出来,而藏在外面的库藏里,从里面的马房里拿出来,而放在外面的马房里。(2)灭夏阳,虞、虢两国就都可以被攻占了。(那么)虞国为主灭夏阳是为什么呢?
  [参考译文]
   “虞师、晋师灭夏阳。”不是国都而说灭,是看重夏阳。虞国没有一个师(的军队),而说是师,为什么呢?因为它写在晋国之前,不可以不说师。它写在晋国之前是为什么呢?灭夏阳是它为主的。夏阳,是虞、虢交界处(虢国)的一个要塞。灭夏阳,虞、虢两国就都可以被攻占了。(那么)虞国为主灭夏阳是为什么呢?晋献公想要讨伐虢国,荀息说:“君主为什么不用北屈出产的马,垂棘出产的璧,向虞国借路呢?”献公说:“这是晋的国宝,如果受了我的礼物而不借路给我,那又拿它怎么办?”荀息说:“这些东西是小国用来服事大国的。它不借路给我们,一定不敢接受我们的礼物。如受了我们的礼而借路给我们,那就是我们从里面的库藏里拿出来,而藏在外面的库藏里,从里面的马房里拿出来,而放在外面的马房里。”献公说:“宫之奇在,一定不让的。”荀息说:“宫之奇为人,心里明白,可是怯懦,又比虞君大不了几岁。心里明白,话就说得简短,怯懦就不能拼命谏阻,比虞君大不了几岁,虞君就不尊重他。再加上珍玩心爱的东西就在耳目之前,而灾祸在一个国家之后,这一点要有中等智力以上的人才能考虑到。臣料想虞君是中等智力以下的人。”献公就借路征伐虢国。宫之奇劝谏说:“晋国的使者言辞谦卑而礼物隆重,一定对虞国没有好处。”虞公不听,就接受了晋国的礼物而借路给晋国。宫之奇又谏道:“俗语说:‘唇亡齿寒。’岂不就说的这件事吗!”他带领自己的老婆孩子投奔到曹国去了。晋献公灭了虢国,五年以后占领了虞国。荀息牵着马捧着璧,走上前来说:“璧还是这样,而马的牙齿增加了。”

标签:

教育

分类: 博主图书室

 

中考高考百日冲刺誓师活动材料大全(讲话、标语、口号、誓词、主持词

语文教学资料集萃

高中各学科试题集萃

初中各学科试题集萃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资料集萃

学校各线工作资料集萃

2011中考必备:2010年中考全国各地语文试题大集结

2011中考必备:2010年中考全国各地数学试题大集结

2011中考必备:2010年中考全国各地思品试题大集结

2011中考必备:2010年中考全国各地生物试题大集结

2011中考必备:2010年中考全国各地地理试题大集结

2011中考必备:2010年中考全国各地历史试题大集结

2011中考必备:2010年中考全国各地英语试题大集结

2011中考必备:2010年中考全国各地化学试题大集结

2011中考必备:2010年中考全国各地物理试题大集结

2011中考必备:2010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2011中考必备:2010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

2011中考必备:2010中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2011中考必备:2010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2011中考必备:2010全国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2011中考必备:2010年中考全国各地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2011中考必备:2010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分类汇编

2011高考必备:2010高考全国各地试题及答案大全

2011高考生物复习精品资料汇编

2011高考政治复习精品资料汇编

2011高考地理复习精品资料汇编

2011高考历史复习精品资料汇编

2011高考化学复习精品资料汇编

2011高考英语复习精品资料汇编

2011高考语文复习精品资料汇编

2011高考物理复习精品资料汇编

2011高考数学复习精品资料汇编

2011高考名校最新数学模拟试题集锦

最新2011届高三数学二轮复习阶段性…

2011高考数学专题复习学案

2011《新高考全案》数学一轮复习测…

2011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金品教案

2011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强化训练

2011高考数学课下练兵

2011高考数学复习精讲精练

2011高考名校数学模拟试题

2011高考物理重难点专题突破2

2011高考物理重难点专题突破1

2011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案50套

201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

201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

2011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重难点专题训…

2011高考必备:最新全国名校语文模拟试题150套(第三辑)

2011高考必备:最新全国名校语文模拟试题150套(第二辑)

2011高考必备:最新全国名校语文模拟试题150套(第一辑)

精品合集:2011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跟踪达标训练

2011高考必备:2011届高考物理第一轮总复习满分练兵场

2010高考语文真题、答案、详解汇总

初中高中各学科教与学口诀大全

2010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第四辑)

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训练试题汇编(第二辑)

2010中考各地语文模拟试题(第三季)

2010高考语文仿真模拟试题速递(第一辑)

2010中考考前模拟押题卷(第五季)

中学语文老师网上图书馆唐诗名篇鉴赏辞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