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黄冰皮月饼 君之:安丘文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6:41:16


  安丘市位于山东半岛西部,潍坊南部,市域面积1928平方公里,人口105万。东与昌邑、高密以潍河为界,西接临朐县,南隔渠河与诸城市、沂水县毗邻,北连昌乐、坊子等县区。境内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西依沂山,东濒潍河,南渠北汶,三水环抱,土质肥沃,气候温暖湿润,环境适宜。
  安丘市北区掠影
  安丘市基础设施完善。境内公路四通八达,胶济铁路横贯市境北部、济青、潍莱高速公路邻境而过,国道206线、省道下小路、央赣路等主要干线交汇于境内。市区距青岛国际机场100公里,距济南国际机场150公里,距潍坊机场20公里,距青岛港、日照港120公里,交通非常便利。
  安丘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期人类已在这一带栖息、劳动。未置县前,夏商两朝为斟寻国地。西周时属淳于国。春秋时县境内分属杞、莒、纪三国。(春秋初年中南部属莒国,称“渠丘”,即莒之渠丘公封地;西部为纪国之“郚”。周桓王十三年,即公元前707年的冬天,淳于公外逃,次年淳于国为杞国占有。周庄王七年<前690年>齐灭纪“郚”属齐。)战国时县境内大部分属齐,少部分属鲁国。秦统一中国后,县境南部属琅琊郡,西部属临淄郡,东部和北部属胶东郡。
  安丘县名曾9次更易,公元前199年(汉高祖八年),朝廷封将军张说为安丘懿侯(侯国),食三千户,治所在牟山北,汶河南岸。自此始有“安丘”之名。
  公元前148年(汉景帝中元二年),置安丘县,属北海郡,治所在今市区南部高地上。时,境内为安丘、淳于、昌安、郚城、朱虚、姑幕、平昌7县之地,分属两州(青州、徐州)、三郡国(北海郡、琅琊郡、高密国)。公元623年(唐武德六年)后,上述各县或境内部分先后并入安丘。在历次改朝换代中,安丘曾更名诛郅、牟山、辅唐、胶西等,公元971年(宋开宝四年)改胶西仍为安丘,县治所由昌安故城迁至今县城处,自此,安丘县名、县治所一直沿袭至今。
  金元时安丘属密州,明、清属青州府。中华民国成立后,属胶东道、莱胶道。1928年撤道直属山东省。
  老安丘城南门城楼
  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安丘县境内开始有组织的活动,1938年10月在西南山区建立中国共产党安丘县委员会,即致力于人民政权的建设。1943年7月,共产党、八路军解放西南山区,建立莒、沂、安抗日根据地,9月在柘山区西古庙村建立安丘县政府(即抗日民主政府),属鲁中区沂山专署。1945年6月县境东南部解放,7月在景芝建立淮安县政府,属沂山专署。1948年4月安丘全境解放,5月在县城建立(新)安丘县政府,属昌潍专署,当时三县并存。1949年6月,(老)安丘县改称丘南县,(新)安丘县改称安丘县。1950年6月,淮安县改称潍安县。时,三县同属昌潍专区。1952年6月潍安县并入安丘县,1953年8月丘南县并入安丘县。昌潍专区于1967年改称昌潍地区,1981年改称潍坊地区,1983年10月改建为潍坊市,安丘县仍属之。1994年3月,安丘撤县设市。
  安丘境内古代有潍、汶河水运及多条驿道,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夏帝相二十七年,浇伐斟寻,大战于潍水,覆其舟灭之,为中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水战。公元前368年(周显王元年),赵、齐两国军队曾在太平山一带激战。前203年(汉高祖四年)楚汉潍水大战,就发生在县境东部。公元206年(汉建安十一年),曹操率大军东征,战于县境。公元409年(义熙五年),东晋大将刘裕率兵伐南燕,曾驻军留山。
  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物华地灵的安丘自古才人辈出,仅明清及第的安丘进士就达百名,在山东名列前茅,在全国也属少见。在安丘历史上,有蜚声文坛的王筠、曹贞吉、张贞、张在辛等;有一代重臣刘正宗、李漋、窦光鼐、李湘棻等;安丘历史上还有一代名流管宁、刘源渌、李钟岳、刘大同等。“一门三进士”、“一日三西”(明代安丘进士马文炜、辛应乾、韩必显三人同时晋升江西、山西、陕西巡抚)的传说,在安丘成为佳话。
  安丘重要的地理位置,还留下了外籍名人公冶长、项羽、韩信、刘裕、曹操、管承的足迹。
  安丘市境内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已发掘大汶口、龙山、商周文化遗址41处,文物1万多件。有公治长书院、庵上石坊、汉代画像石墓等著名文物古迹。近年来,又开发了独具特色、占地3000亩的国家3A级旅游区青云山民俗游乐园及水色秀美的青云湖,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2007年,安丘市将21个镇、2个街道合并调整为12个镇、2个街道:撤销刘家尧镇、关王镇、贾戈街道,组建新安街道,新安街道办事处驻地在原刘家尧镇政府驻地,新安街道由原刘家尧镇辖区、原关王镇丘西村等42个行政村、原贾戈街道东北村等35个行政村、赵戈镇王家庄村等40个行政村组成;撤销白芬子镇,其行政区域并入兴安街道,原贾戈街道张田戈村等23个行政村划归兴安街道管辖;撤销临浯镇,其行政区域并入景芝镇;撤销红沙沟镇,原红沙沟镇红沙沟村等36个行政村、原关王镇井戈村等41个行政村划归凌河镇管辖;撤销雹泉镇,其行政区域并入辉渠镇,原红沙沟镇温泉村等27个行政村划归辉渠镇管辖;撤销庵上镇,其行政区域并入石埠子镇;撤销管公镇,其行政区域并入官庄镇;撤销王家庄镇,以原王家庄镇行政区域和赵戈镇赵戈村等42个行政村组建新的赵戈镇,赵戈镇镇政府驻地不变。大盛镇、郚山镇、柘山镇、金冢子镇、石堆镇、黄旗堡镇6个镇维持现状,不作调整。
  2007年,《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坊子区和安丘市行政区划调整的通知》:经市政府研究并报省政府批准,同意将安丘市黄旗堡镇划归坊子区管辖。同时,将赵戈镇也划归坊子区管辖。
历史沿革
  汉置安丘县。因安邱得名(或:因安丘侯国而得名)。安邱因其地在安平东邱,故名。
  安丘古称渠丘,春秋时得名,时属莒国,莒子朱封于此地,称渠丘公。《左传》:“鲁成公八年,晋使申公巫臣如吴,假道于莒,与渠丘公立于地上”。据《史记》卷十八高祖功臣侯年表载:汉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封将军张说为“安丘懿侯”,食邑古渠丘地三千户,国名“安丘”。
  夏商时为斟鄩国,西周属淳于国,春秋时分属杞、莒、纪三国,战国时大部属齐,少部属鲁国。汉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置安丘县。后曾更名诛郅、牟山、辅唐、胶西等。北宋开宝四年(971年)改胶西为安丘。
  1994年1月1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安丘县,以原安丘县的行政区域设立县级安丘市 。现辖10个镇、2个街道,1245个行政村,总人口95万。
汶水一派水盈盈,百折千回永自清。
疏雨过时潮不起,好风吹处浪为生。
宣尼叹息堪垂训,孺子讴歌可濯缨。
几度临流增感慨,愿同清洁振芳名。
明朝安丘县令谢缜一首《泳汶水》道出了汶水的万般柔情。青云湖之水来自安丘的母亲河——汶河,汶河源于沂山百丈崖瀑布之桑泉。

 

 

安丘历史上的“青天”与“海瑞”

    安丘自西汉初建制至清末,在两千余年间,科第从仕者众多,既有知县巡抚封疆大吏,又有少傅太傅博士学士,大都为官清廉,洁身自爱,政绩卓著,泽被后世,史书有传。在这众多的廉吏中,有两人的事迹尤为突出:一位是被百姓称为“青天”的清代抗英名将刘耀椿,另一位是冒死进谏,为民请愿,被黎民百姓称为“海瑞”的清代礼科给事中李。
  刘耀椿(1784~1858),字庄年,安丘市贾戈街道刘家王封村人,自幼聪颖,勤奋好学,秉性耿直,刚直不阿。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中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安徽颍上、阜阳知县,六安、泗州知州,沪州、安庆、颍州知府和厦门兵备道等职。刘耀椿为官各地,两袖清风,造福八方,青史流芳;抗击英寇,威武不屈,大义凛然,史册留名。
  刘耀椿任颖上知县期间,境内连年水患,百姓深受其害,怨声载道,他带头捐俸银一千两,组织百姓修筑堤坝,治理了水患。任职阜阳时,正值县内盗匪横行,民不聊生,他设法捉住了这伙土匪,并作了严肃惩处,百姓感恩不尽,民间口声相传,称他为“刘青天”。刘耀椿升任六安知府后,迅速公正地处理积案,以至狱无怨民。其后,又捐棒银一千六百两,修葺了六安书院。任职安庆知府时,再捐俸银两千两,组织民众修堤筑坝,免除了每年汛期的水患,百姓称所建堤为“刘公堤”。他办案途中饮过的山泉,百姓建栏围护,名曰“刘公泉”,并筑亭刻石立碑以示纪念。
  清道光十八年(1838),刘耀椿因政绩突出,经闽浙总督邓廷桢力荐,蒙清宣宗道光皇帝特恩召见,诏议国事,被提升为福建兴全永道兼金厦海防兵备道。时值鸦片战争前夕,英商与清奸商相互勾结,鸦片走私十分猖獗,他采取措施严厉打击,所查出的鸦片一律沉海销毁。同时,协助邓廷桢总督修筑城防,招募训练水兵,引进新知识,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制造新式武器装备,面对英兵的不断挑衅,做好了应战准备。
  1840年,林则徐虎门销烟之后,鸦片战争爆发,英舰两次进攻厦门,在刘耀椿与水师提督陈介平率领厦门官兵的英勇抗击下均告失败。他数次上奏,请求增兵益饷添炮加药,因朝政腐败,未得答复。1841年8月26日,英舰向厦门发动进攻,当他们提出的无理要求得不到答复时,便向厦门各炮台开炮猛攻。刘耀椿积极组织力量抗敌,冒着密集的炮火,亲临前线指挥战斗,官兵士气大振,英勇抵抗,视死如归,击沉敌舰六艘,激战两昼夜,终因兵力、弹药不足,在装备精良的英军强攻下,厦门失守,英舰开进了厦门港。刘耀椿痛心疾首,顿觉无颜见厦门父老,欲与厦门共存亡,经总督力劝,退守同安。到同安后,协同总督,整训军队,筹集火力,征募团练,军民联防,日夜备战,主动袭击厦门英军,致使英军终日提心吊胆,龟缩在兵舰上。后因政绩显著,升任四川按察使,末到任自求降为候补遇,不久罢官归里。居家期间,因协助官府训练团练有功,清廷赏赐六品官衔。1843年主讲松林书院,1846年主讲青州云门书院并纂修《青州府志》,1848年主讲济南泺源书院(齐鲁大学前身)并任山长(即校长)。1858年病逝。
  刘耀椿一生为官清廉,多次捐俸助民,深受民众爱戴。在鸦片战争期间,他深明大义,始终站在抗英第一线,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积极组织厦门军民进行反侵略斗争,表现了极高的爱国热情。为政之余,他勤于著述,著有《颍上县志》、《诲南归棹词》、《吹剑一》、《神器图说》、《庄年治兵书》和《青州府志》等,至今流传。
  李(1597~1656),字龙衮,安丘市景芝人。出身官宦世家,自幼勤奋好学。明崇祯九年(1636年)中举人,清顺治六年(1649)进士。初任中书舍人,后升礼科给事中,负监察进谏之责,后转为兵科右给事中。他为官清正,耿介忠直,不畏权贵,遇事敢犯颜直谏。朝中不少贪官污吏遭其弹劾而被罢官,行贿受贿的官员往往互相告诫“勿令山东李龙衮知”。人称“海瑞”再世。在朝为官期间,上奏折15个,合为《奏疏》一卷。其中10个是有关澄清官制、揭发贪污和选贤任能的,3个是为民请命、清查屯田和安置流民的,1个是劝皇帝暂缓谒陵的,最后一个是要求宽逃禁、缓和满汉矛盾的,即著名的《谏逃东疏》。
  清顺治元年(1644),清廷下令圈地,令曰:“明庄田无主者拨给东来官兵”(清兵自东北入关故称东来官兵),实际上有主无主的土地一律圈占,对土地进行疯狂掠夺。史载,“凡圈田所到,田主登时逐出,室中所有皆其有也。”为补充皇室、王公和八旗官员的劳动力,清廷还强迫当地汉人“投充”(作奴仆)。这些汉人失去土地,充当奴仆,受剥削压迫,重负之下,不堪其苦,大量逃亡。顺治十一年(1654),八旗王公大臣会议下令,“严惩逃亡者,所属官员从重治罪,窝逃者置之重刑”,颁布“逃人法”。汉族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逃人”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造成满汉矛盾日益加深。朝中大臣竟无人敢为黎民百姓进言,李则不然,他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甚至作好了满门抄斩的准备,安排好了家人和后事,决定冒死进谏,将实情奏明清帝,他写了1300余字的《谏逃东疏》奏折,历数“逃人法”七项令人“可痛心”的弊病,建议宽释逃亡者。有同乡官吏劝他说奏折中言词太尖锐,恐有不测之祸,他说我身为言官,理应为黎民百姓进言。义正词严,毫无悔惧之意。李出于对朝廷的忠心,对百姓的爱心,冒险奏本,为民请命。奏疏结尾写道:“盖天下第一大事,无过此者。臣敢冒死为皇上痛切言之,刀锯鼎镬,不敢辞也。”
  顺治十二年(1655),李的奏折呈上,清帝亲诏八旗王公大臣面议,满朝哗然,认为损害满清贵族利益,且奏折言词苛毒,应治重罪杖打流放,顺治帝迫于众议,将李革职流放到奉天(今沈阳)一带。一年后,顺治帝有次看戏,为戏中大臣冒死直谏所感,心有所动,对侍臣说:“此忠臣也,李似之。”又曰:“李不能当罪人论,当任用。”遂下诏召李回京,同时下令将“逃人”的禁令予以放宽。李接诏后,未及启程进京,他在朝中的政敌及贪官们,怕他再受重用,就派人下药将他毒死。一代忠臣廉吏死于非命,享年59岁。顺治帝得知李的死讯,深为痛惜,曾下令追查,但因官官相护,互相推诿,最后不了了之。
  顺治十五年(1658)五月,清帝重申了“逃人法”的弊端,基本上批准了李的《谏逃东疏》奏折,于是“逃人之祸”渐息。雍正元年(1723),清廷将李入祀忠义祠。□

  “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吉祥,包含着丰富多采的内容,经过两千多年的积淀,形成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吉祥文化,成为福禄喜庆、长寿安康的代名词,成为人们千古永恒的追求主题。被人们誉之为“天下无二坊”的庵上石牌坊则是集中华吉祥文化之大成者。
  庵上,安丘市西南部的一个镇,石牌坊就坐落在镇政府的西边。在村镇建设规划之前,这座坊是在庵上村主大街的西头,座东向西。为马若愚之妻王氏的节孝坊。石坊通高12米,宽9.35米,浑然一体,但可分为座、身、顶三部分。坊座为四个须弥座,坊身是由四根立柱及抱鼓石组成的正门和两个边门,坊顶为单檐庑殿式。它的建造初衷虽说是颂扬封建社会遵妇道、从一而终的封建礼教,却给世人留下了一笔民族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
  乡们讲:马若愚家的日子过得不错。还在他求学的时候,父亲就给他娶了媳妇王氏。媳妇过了门,但未合房——为的是考取功名。可惜没多久,马若愚染病去世。王氏看到马若愚上无兄,下无弟,丈夫又夭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便动员公公再娶,以续香火。公公终于听了儿媳的话,娶了二房生下次子马若拙。马若拙长大以后,感到没有嫂嫂就没有他一家,所以立志建坊报答。听说修建牌坊,前来要求露一手的匠人络绎不绝。一天,人们又聚在一起议论修坊的事,来了一对兄弟。老大提着画眉,老二拿着算盘。他们把鸟笼和算盘往桌上一放,南腔北调地问这手艺修石坊行不行。大家先是诧异,仔细一看才恍然大悟:画眉和笼子是用一块石头雕成,算盘也是用一块石头刻的。这兄弟俩是扬州人,兄李可勤,弟李可俭。这石牌坊就由这对兄弟领着八个伙计,经历了十四个春秋,马若愚家的积蓄用尽,又卖了八顷土地(老计量单位。合1933300多平方米)才建成的。
  庵上石牌坊是用上百块石灰岩垒叠而成的。运用浅浮雕、高浮雕、线雕、圆雕、透雕等技法,刀法精妙,使图像秀丽,栩栩如生。雕刻内容极为丰富,山川、人物、动植物、器皿无所不有,但都围绕吉祥作文章,每块石头都赋予了吉祥文化的内涵。
  站在坊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面主楼匾分别镌刻的“贞顺留芳”和“节动天褒”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两面题跋均为“旌表儒童马若愚妻王氏节孝坊”,次楼匾两面都落款“大清道光己丑岁建”(公元1829年,距今已177年)。在主楼匾上方还分别有一小立匾,刻“圣旨”二字。
  西面为贞顺留芳。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占有异常重要的地位。此牌坊雕刻数量最多的动物是龙。主楼匾(又称闹龙扁)四周镶嵌着透雕的龙和祥云,“圣旨”的四周也是透雕的龙和祥云。那数条青龙鬃须鳞爪交代得一丝不苟,腾飞于云间,形态生动逼真;那祥云,轻若游丝,有前有后,疏密有致,若隐若现,虚幻缥缈。两边柱四块抱鼓石的石鼓上面,分别浮雕着形态各异的变形龙。顶部的正吻是龙,戗脊的截兽是龙,九十六个猫头雕刻的也是龙。承椽枋的顶端雕刻的是变形的龙,飞檐的套兽雕刻的是没有角的龙——螭。
  牌坊次楼匾上方东西两面分别刻着牡丹图和荷花图、菊花图和梅花图。“百花之王”的牡丹象征着富贵和荣誉。那牡丹图,在假山旁,一丛牡丹欣欣向荣,有的已经绽开,正在随着春风摇曳;有的含苞待放,那片片叶子,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如果不是石灰岩质地,人们会觉得不知是置身于哪个花园。荷花素有“花中君子”的美誉,含有高洁、自爱等吉祥意义,连它的各个部位都具有吉祥意义,分别谐音寓意连、连理;和、合;偶(成双成对)、情意绵绵(藕断丝连);多子;合夜;……那荷花图,荷叶高高地凸出画面,正反两面的叶脉清晰可见。莲蓬里莲子可动而取不出,几只在花间的小鸟或动或静,各具神态,羽毛鳞爪都刻划得细致入微,真可谓鬼斧神工。菊,“四君子”之一。它冰清玉洁凌霜耐寒,象征着质洁的高尚品格。因与“居”、“据”同音,引发了更多的吉祥意义。那菊花图,一丛丛品种各异的菊花,有的昂首挺胸,有的含情脉脉,有的羞得低下了头,有的站在山石的前边,有的躲到山石的后边。图中的寿石好象是哪个名家的山水盆景摆到这里来了。梅,居“四君子”之首,又是“岁寒三友”之一,具有“禀天质之至美,凌岁寒而独开”的特征,成为中国文人的人格最高理想的象征,它还预示着吉祥喜庆等。单就它的五个花瓣,还象征着五个吉祥神。它还被称为“天下尤物”、“冰肌玉骨”,比作天真纯洁的姑娘。那梅花图,一株梅花跃然石上,从贫瘠的山地里长出,历尽艰辛,看上去已有上百年的样子,树干已斑驳淋漓,几可与古松一样,但枝条傲然挺立,花儿朵朵怒放。但它并不孤独,竹子相依在它的身旁。
  牌坊次楼匾下方雕刻的是祝福的谐音寓意画:《六(鹿)合(鹤)同春》、《挂印(音)封(蜂)侯(猴)》和《太师(狮)少保》、《授爵拜相(象)》。这四副画,用透雕和高浮雕技法,将各种花木鸟兽雕刻得玲珑剔透,精巧绝伦。像《挂印封侯》,用镂空的高浮雕,刻划出一只顽皮的猴子,攀援山岩,可能是想蜜吃,就举起长长的竹竿捅向蜂窝,而受惊的蜂子则绕巢乱飞。另有几只小猴藏于山石林木之间,天真活泼,情趣盎然。还有一只悬挂于枝头的鸟笼,在同块料石上镂空,可以随风转动,人们可以听到婉转的笼中石画眉迎风鸣叫的声音。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八仙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男女老幼、富贵贫贱、文庄粗野……社会各色人等,均可找到自己亲近的“知音”。因而,八仙在民间可以说得上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深受人们的喜爱。靠近主楼匾,八位神仙分为四组,张果老和曹国舅,蓝采和和何仙姑,铁拐李和吕洞宾,汉钟离和韩湘子被刻在两中柱上部的东西两面。八仙的形象生动逼真,各自的性格特点都被刻划得淋漓尽致,大有呼之欲出之感。吕洞宾的豁达,铁拐李的豪爽,曹国舅的深沉,何仙姑妩媚中含端庄……个个栩栩如生。
  在次楼匾的外侧两边柱的东西两面,由牡丹(富贵的象征)、玉兰(美好品德的象征,寓意“春风得意”)、荔枝(谐音“立子”,祝福人生子)、芭蕉和美丽的珍禽组成的花鸟图呈现在眼前,真是巧夺天工。
  狮子是百兽之王,是守护神。两根中柱的抱柱石上的四组石狮却是惟妙惟肖,神态各异。成年狮威武地犬坐着,有的正在爱抚着幼狮,有的在拨弄绣球逗幼狮,口中的狮球可用手拨动而取不出来。活泼可爱的小狮子,有的跳到成年狮的背上准备再跳到新高度,还有的在成年狮的背上嬉戏。这些狮子,既是权势的象征,也是和合幸福及祝人官运亨通的象征,还是人类生殖仪式的象征,表示喜庆。
  在神话传说里,鹿常常与神仙为伍,能预兆瑞祥,并向人间降福、降寿,永保安康。从正门通过,中柱的底座东西两侧刻着四组动作各异的梅花鹿,有卧,有站,有跑,有跳,有的正在啃草,有的正在舔自己美丽的身躯,更有趣的是一只小鹿正在吸吮母乳。《儒童朝读》、《耕农午憩》、《樵夫暮归》、《渔人夜饮》四幅社会生活风俗画排列在两中柱内侧的底座部位。最逗人寻味的莫过于《樵》和《渔》。大约是夏秋季农历初七八的晚上,万里无云,新月当空,一股泉水从山崖上跌落下来,形成一小瀑布,小船泊于河边,草鞋搁在一旁,两位劳累一天的渔人席地而坐,对饮了几杯水酒,守着酒壶和酒杯,一位用手指着天上的月亮,好象在说:“天不早了,该歇歇了。”这就是《渔人夜饮》。而《樵夫暮归》则描绘夏天的傍晚,孤单的樵夫满载而归,从山上下来,遇到那条小溪,放下柴担,稍歇片刻,顺便坐地,脱去鞋子,搬起自己的右脚,不知是扎进草刺还是磨起了泡,正在细心地或是拔去小刺,或是挑破水泡。
  门神是民间广泛信仰的把守门户之神;宝剑能除去人间不平之事,也能斩妖伏怪。正门的两中柱内侧浮雕画面反映的是:天色已晚,蝙蝠正在盘旋觅食,左右二位门神,每每腰间佩着宝剑,手执一个镶在高高的木棒上的金瓜,正在英武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马一直是民族生命力的象征,是威严与武力的象征,是神力的寓意,而且是历史文化中最奔放活跃的角色。可能也是主人是姓马的缘故,雕刻的马比较多。从两边门通过,靠中柱的底座上,一个牧马人正倚靠在大树上,八匹骏马——可能是周穆王的绝地、翻羽、奔宵、超影、逾辉、超光、腾雾、挟翼分布在四幅画面上。更有甚者,在“圣旨”两边的中间童柱上雕刻着“天马行空”图。

 【汶河】是山东境内唯一没有污染且不断流的河流,水质清澈,两岸风景美丽。河中的鹅卵石上长满青苔,而且鱼虾、螃蟹较多,适宜带孩子一起游玩。漂流途中时见小鱼成群追逐,群鸭嬉戏,村姑洗衣,牛羊成群吃草,小鸟鸣叫不绝于耳,是一幅恬静的乡村景象。喜欢刺激的朋友也不会失望,有十几处急流险滩,打起水仗来绝对好玩刺激,让你回归儿童时的感觉。
  汶河,古称汶水,系潍河主要支流,源出临朐县沂山东麓百丈崖瀑布之桑泉,因桑泉水俗称汶水故名汶河。全长约110公里,流域面积约1900.8平方公里,经临朐、昌乐两县流入安丘市境,主要流域在安丘境内,从大盛镇西山北头村北入市境,从西南向东北流经大盛、红沙沟、凌河、关王、兴安街办、刘家尧、贾戈街办、赵戈、黄旗堡等镇街办,至黄旗堡镇东北角夹河套村东北注入潍河。安丘境内,汶河干流长约80公里,支流二十余条,有大盛河、鲤龙河、温泉河、凌河、小汶河、墨溪河等主要支流,流域面积约1076平方公里。“汶河”之名,最早见于史载是《淮南子·地形训》和《前汉地理志》。《前汉地理志》载:“琅琊郡朱虚县东泰山,汶水所出东至安丘入潍。”《水经》载:“汶水出朱虚县泰山。”沂山古又称东泰山,《地理风俗记》曰:“朱虚县东四十里有 城亭,故县也,汶水经 城北,又北过淳于县西。潍水过县东,其城东北则两川交会也。”《安丘县志》和《安丘县乡土志》等诸多史书中均有关于汶河的记载,不一而述。
  古老的汶河水从远古至今润泽着安丘的土地,迁徙的氏族部落择地而居,汶河两岸为冲积平原,土质肥沃,适宜居住,人们便在这里生存,繁衍子孙,同时创造了安丘的古代文明。考古发掘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安丘这块大地上生息,汶河流域,有着内涵丰富的遗址。史载,汶河下游的杞城,夏禹的后代就在这里生活,西周初为淳于国都城,公元前707年为杞国所侵有,设国都于此。西汉在此设淳于县。汶河与潍河交汇处有着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群。汶河中游的牟山北有安丘故城址,西汉初为安丘侯国都邑。东汉初为安丘县治所。公元556年安丘并入昌安县后,改称牟乡城。596年隋于此置牟山县,606年隋又改称安丘县,607年安丘治所移至平昌县城,此城渐废,共有八百余年的历史,现该遗址已淹没于牟山水库中,在牟山南凌河镇董家庄村北,1959年兴修牟山水库时,曾发掘了一座东汉时期的汉画像石墓,已多次发表资料,不再撰介。汶河上游的红沙沟镇李家西 村的 城遗址,内容丰富,层次分明,曾出土过许多珍贵文物,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沿河两岸古遗址墓葬众多,我们可以想象到:远古时代,勤劳而朴实的先民们在汶河旁耕耘,在作坊里制作陶器、金属器、劳动工具,在河里、林中渔猎……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生不息,创造着人类文明。
  汶河是一条文化河,溯源悠久。明成化年间安丘知县陈文伟编撰的“安丘八景”,“汶水澄清,牟山拥翠,印台月色,牛沐钟声,碧沼龙潜,书院挹秀,清泉吐珠,德里流芳”。其中三景与汶河有关,“汶水澄清”,汶河两岸沙多土少,水清沙黄,汶水百回千折,清澈见底,疏雨过时潮不起,和风吹处浪为生,旧时在祈嗣崖(赵戈镇庵顶村北)观汶水,有一种纤尘不染的自然美,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陈文伟诗曰:“汶水澄清绝点埃。”“牟山拥翠”,牟山位于市区西南7公里处的汶河南岸,海拔173米,山不高,山上也无陡崖峭壁和丛林古树,唯有遍生的野草和青苔。山体突露,虽不高却别有洞天。每当朝阳初升,紫云散开,牟山峰峦便从朦胧中翩翩而出,裹翠点金,溢彩流光;每当夕阳下山,在城内最高处遥望牟山顶,仍然是“苍苍横翠微”的景象;雨过天晴之日,再望牟山,山水相依,草木苒苒碧绿,宛若翡翠高堆。陈文伟诗曰:“牟山拥翠夕阳开”。“牛沐钟声”,旧时在安丘城东门楼上悬挂一巨钟,高约7尺,相传与城西40公里外的牛沐寺的另一巨钟为同炉铸造,声气相通。传说在牛沐寺铸钟时,初铸不成,主事和尚外出化缘,骗去了一家两小孩才铸成了两口姐妹钟。钟铸成后,一口留在了牛沐寺,一口发大水时顺汶河冲到县城,被挂到城楼上。清晨每当牛沐寺的和尚撞钟时,县城东门的巨钟便嗡嗡作响;安丘撞钟时在牛沐寺会听到同样的声音,两钟遥相共鸣,余音袅袅。传说无据,但遥相共鸣是有科学道理的。陈文伟诗曰:“牛沐钟声隐隐来”。
  汶河流域涌现出众多历史文化名人,如五代后梁名将刘 ,汉代名儒大家管宁、邴原、孙嵩及王修等;又如安丘名门望族安泰刘氏家族,一门八进士,阁老刘正宗权倾朝野,抗英名将刘耀椿,百姓呼之“刘青天”,理学名儒刘源渌,著述流芳;再如文字书画家张贞父子,修志世家马文伟家族,兄弟英才曹氏兄弟等等,皆史书有传,见诸报端。沿河一带有着众多美妙的传说和神奇的故事,大盛牛沐寺的传说,红沙沟九曲鸳鸯河的传说,管宁故里“割席”、“挥金坡”的传说,凌河董家庄汉墓主人孙嵩与赵岐的传说,兴安街办“卧牛石”的传说,关王慈母埠、王八、黑牛冢的传说,黄旗堡逄王冢及九女坟的传说……文化名人推动安丘文化的发展,众多民间传说构筑安丘民间文学的艺术宝库。
  涓涓汶河,从古流到今,不仅承载了安丘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更哺育着勤劳智慧的安丘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时至今日,汶河已成为安丘人民生活及工农业生产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主要水资源。修建成的大型牟山水库,蓄水量达3亿多立方米,不仅供应着安丘城区居民和工矿企业用水,而且也是潍坊市区和坊子区重要的水资源供应地。支流小型水库40余座,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发展了淡水养殖业。两岸的冲积平原,已成为安丘的粮食生产基地和经济作物主要产区,建成的速生丰产林基地、果品生产基地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建成的青云山游乐园、青云湖等旅游风景区,湖光山色,水光潋滟,山水相依,已成为人们假日休闲、提高生活品位的重要去处。

  
【青云寺及其庙会】
  青云寺在公冶长祠西侧,其始建年代及规模亦不可考。据明万历《安丘县志》陈文伟《公冶长书院记》载,书院山前“有古梵刹”,可见明成化年间青云寺就已存在。佛教传入中国始于东汉,盛于隋唐,据此推断,青云寺的始建年代当晚于公冶长祠。
  据现存碑文记载,青云寺在清道光年间曾两度维修。第一次在道光九年(1829年),僧人学管主持。《重修庙碑记》云:“僧人有学管者,年逾七十,且足病不能行,竟慨然任其事,募化不足,佐以私财,高閈(hàn,里门)闳(hòng,外门),厚垣墙,山门阶戺(shì,台阶两旁之斜石)增其旧制,焕然一新,与公冶祠东西相辉映焉。”第二次在道光二十九年(1849),由学管之徒真斋主持。《重修书院山青云寺记》云:“今僧人真斋,既重修庙宇,并欲立石志其颠末,以垂永久,因嘱余记之。”由此可见,青云寺在清末规模颇大。民国时期,青云寺一度改为学校,后渐倾废。建国后在青云寺旧址上新建护林房数间,由孟家旺村负责管理。
  青云寺旧址前,至今尚存两株高大繁茂的银杏树,亭亭如盖,老而不衰。或传两树为公冶长手植,恐不确。估计可能为青云寺初创时期的僧人所栽,历史亦相当久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两树周围设置了铁栏杆,加强了对银杏树的保护。近几年,书院管理处重修青云寺,在银杏树北侧新建了门楼及大殿、二殿等,规模不断扩大。高大雄伟的大殿内供奉三尊佛像和六尊菩萨像,殿外两侧分立钟、鼓两座石亭。银杏树南侧的山坡上新砌三组台阶,游人可自山下拾阶而上,遍览祠、寺胜景。
  【重修书院山青云寺记】
  安丘古名胜地也。其山川古、风俗古、人心古,并前人之所建置尤古。三代封建时,杞国、莒国隶其地,先贤旧迹所在多有,而其尤着者为书院山。在县西南七十里山之麓有祠一所,西连青云寺,相传为公冶子长读书处。每岁春秋邑宰以少牢祭之,邑民亦不时具香楮恭谒,至今以为常,余常过其地,庙貌宛然,亦不知建自何代。然祠宇修整,祀事有常,询其故皆赖诸前辈先生大人捐资捐田勷其事,故历年虽多,至于今不废。忽于上岁,有公冶继诜者来自诸城,口称公冶夫子后裔,遽具呈到官,意欲图占此山以肥己。诸绅士闻之,皇然不安于心也,既又询知继诜之为人,素无赖,遂联名公呈于官,不肯诿此山与荡子之手。幸邑宰亦廉,得其情,仍判归诸绅士管理,不许他人干予,自是而继诜觊觎之念遂息。今僧人真斋既重修庙宇,并欲立石志其颠末,以垂永久,因属余记之。余谓诸绅士之呈官也,非私此地以为己有也,诚以数千百年先贤肄业之所,一旦毁弃于匪人,不惟无以志高山仰此之怀,且恐有负诸前辈历年修举之盛意也,此足以征风俗人心之古而不同委靡苟以举事者矣。爰为记,至邑宰判语,另刻石襄壁间,并重不朽云。
  知安丘县事 娄家兰 教谕 王峒 潘贡畴 训导 李询业 县丞 朱兰 典史 王韵清 鉴立
  把总 于廷森 外委 范有明 邑贡生候选训导 刘用康 撰文   马协中 书丹

公 冶 长 书 院
  公冶长书院,传为孔子弟子公冶长读书处,坐落在安丘城西南30.5公里的书院山前坡,向南不远为庵上镇孟家旺村。山上旧有公冶长祠和青云寺,素以环境幽静、风景秀丽而闻名遐迩,早在明代就以“青云作院”被列为安丘八景之一。建国初期,祠、寺俱废,仅存明、清碑碣四通和高大银杏树两株。1988年县政府为加强文物保护,拨款重建公冶长祠,使书院景色重放光彩。
  一、公冶长其人
  公冶长是春秋时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得意门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公冶长,齐人,字子长。孔子曰:'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可见公冶长曾蒙冤入狱,孔子为他辩解,并招为女婿。《孔子家语》称公冶长为鲁人,“为人能忍耻”。其他方面尚未查到更多的记载。世代相传公冶长能通鸟语,自古以来在民间影响深远,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著名曲艺家刘兰芳在长篇评书《杨家将》中引用了这个故事,使这一美谈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程度。
  公冶长书院处于群山环抱之中,树稳风不鸣,泉安流不响,又有祠、寺点缀其间,自古为游览胜地。早在明成化年间,安丘知县陈文伟曾作《总咏安丘八景》七律一首,盛赞“青云作院拟蓬莱”。安丘知县何淮曾作诗赞曰:“先贤昔日读书处,明月为灯山作台。事著穹碑传不朽,油沾古石竟相猜。野花无主开还谢,山鸟多情去复来。堪叹人亡灯尚在,清光夜夜烛三台。”我国古代每逢春秋社日,乡村农民为了祈祷丰收或庆贺已经取得的丰收,往往自发举行各种庆典,并就近游览名胜古迹。民间这种春祈秋报的娱乐活动又多与宗教信仰联系在一起,逐步在各地形成了很多“庙会”。不知从何时起,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为书院山青云寺庙会,约定俗成,迄今犹然。是日附近乡民云集于此,观赏风光,思念先贤,近几年又增添了物资交流和文艺演出活动,庙会上百货陈列,买卖兴旺,载歌载舞,盛况空前。
安丘卧牛石
  在安丘市博物馆院内有一块巨大的卧牛石。该卧牛石长3.4米,宽1.02米,高1.2米,重约6吨,灰色石灰岩石质,形状似一头卧睡的大耕牛,全身遍布名人题诗刻字,为历史上的两块“廉石”之一(另一块相传为三国时东吴郁林郡太守陆绩卸任还乡时的“压船石”)。
  据《安丘述略》记载:卧牛石相传系清嘉庆进士,曾任湖北省巴东县知县的安丘人曹锡田家花园的风景石。曹锡田,生于清乾隆末年,卒年不详,字建福,安丘东关村人。禀性耿介,知书达礼,不入世俗。出身家贫,自幼勤奋好学,工书擅画,嘉庆九年乡试中举人,嘉庆二十二年丁丑(1817年)以第三甲一百二十八名中进士,被诏命为湖北省巴东县知县。
  巴东县濒临长江,百姓以打渔为生。该县有一陋习由来已久,凡新知县上任,各船埠须集资奉献,曹锡田到任后,拒绝百姓的馈赠,发布告革除了这一陋俗。曹锡田非常关心百姓疾苦,为保护渔民利益,严厉打击江霸海盗;发动百姓兴修水利,围堤造田、发展农牧业;为方便渔民投诉,在江边结排连筏、架设帷帐,名曰“帆下琴舫”,在里面办案。他体恤民情,善于断案,认真调查取证,凡经他判决的诉讼案件,双方皆心悦诚服。每当月明星稀,风平浪静的夜晚,他便在“帆下琴舫”内操琴放声吟哦,与远山的笛声,江边的渔歌,互相唱和,怡然自乐。
  曹锡田任巴东知县数年,接到改任的圣旨。他本无意功名利禄,看透了清廷的腐败,于是借机辞职还乡。他任职期间,清正廉洁,两袖清风,妻儿老小生活俭朴,布衣粗食,家当仅书箱和简朴的行李而已,与历任知县相比大为逊色。辞职临行时,为不惊扰百姓,拂晓时分,他挑担妻背囊携儿,奔向码头。谁知码头上早已站满了送行的百姓,巴东父老见曹知县如此清贫,大为感动,有的泪湿青衫,百姓欲有所馈赠以壮行色,又深知曹知县的为人,所以只赠“琴舫秋水”匾额一块,以赞颂他为官廉洁奉公。当父老们问:“曹公治理巴东数年,所喜为何?”曹站在船上笑着说:“惟喜当地的草鞋和东山一块卧牛石。”不过随口说笑而已,随后洒泪告别了巴东父老乡亲。
  谁知一年后,卧牛石与草鞋运抵曹锡田家门。巴东到安丘千里之遥,当时的运输工具和道路状况,运送这么一块巨大的石牛,堪称奇迹,曹在巴东的声望由此可见。曹锡田为那句玩笑懊悔不已,运者说:“公治巴东,为民不遗余力,两袖清风而归,一块石头几双草鞋价值几何?此乃巴东父老之心意也。”他将卧牛石安放在县城西关外自家花园内,亲题“小巫峡”三字,镌刻其上,以示不忘巴东父老们的一番深情厚意。
  曹锡田与卧牛石的故事,在当时被传为佳话,流传甚广。到安丘来的官吏、慕名而来的文人墨客,纷纷前去观赏,有的竟写诗题字镌刻在卧牛石上,内容有:“以云水心结名士缘”、“峡江牧人粹笔”、“作扫壁人”、“水天一色”、“鲸云”、“有扶鳌之力”、“布衣吏”、“相知在半儒半吏半俗半僧之间”等真、草、隶、篆俱全,使其又成为一件珍贵的石雕艺术品。“文革”期间,卧牛石在群众的保护下,仅牛头和牛尾被砸毁,身躯保存完好,筋骨分明,傲然挺立。
  作为清正廉洁象征的卧牛石,在反腐倡廉的今天,有特殊的教育意义。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面对着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清官动人而又感人的故事。有一首《卧牛石诗》,至今流传:神物脱胎化石牛,弓腰伏卧几千秋。芳草美料难入口,皮鞭打碎不回头。
 


http://www.sinoat.com/anqiu/001.htm#历史沿革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