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龙在天羽扇是风功吗:京剧声腔板式·汉调、徽调和吹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3:58:29
京剧皮黄声腔的前身是徽汉调,经过一个时期的互相吸收与融合,又从昆曲、秦腔、弋阳腔不断吸收营养,而形成了京剧。所以在京剧剧目中除了皮黄声腔以外,尚有一些既保留了原剧种的音调,又京味化的唱腔,例如汉调就是一例。

  在京剧形成过程中,吸收了汉剧、徽剧的音调,有些经过了京剧艺人的修改,有些则直接引用,成为京剧的声腔板式之一,《赵氏孤儿》中的这段唱腔就是京味化的汉调,它与二黄声腔十分贴近。《红娘》中“我小姐红晕上粉面”是旦角的汉调唱腔。

  《白蛇传》中“亲儿的脸,吻儿的腮”这段唱腔是由著名琴师李慕良所编,由赵燕侠首演的。徽调在京剧剧目中的应用不如南梆子、四平调、高拨子那么多。

  吹腔是用笛子伴奏的腔调,最初是受西北秦腔的影响,在安徽石牌一带形成的腔调,故吹腔也叫石牌腔。它与四平调以及西皮都有很密切的血缘关系。吹腔的上下句落音基本上与四平调相同吹腔的曲调悠扬动听,流畅华丽,可以表达多样感情,例如《奇双会》中的吹腔哀婉凄切,《打樱桃》中的吹腔轻松活泼,《古城会》中的吹腔庄严威武。 京剧声腔板式中国戏曲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与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并列,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戏曲在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史上,以及在世界艺术宝库里,占有独特的地位。

    中国戏曲有三百多个剧种,古今剧目,数以万计。众多的戏曲剧种在声腔上分为四大系统:高腔、昆腔、梆子腔和皮黄腔。在声腔结构上基本分为三大类:板腔体、联曲体(曲牌连缀体)和综合体。

    京剧被誉为“国剧”,视为中国戏曲的“代表”。京剧声腔属于戏曲四大声腔中的“皮黄声腔系统”(京剧以皮黄声腔为主),是板腔体结构,以板式组合、变化形式为特征。

    皮黄声腔系统的“皮”即“西皮”,“黄”即“二黄”。京剧表演有“四功”:唱、念、做、打。 “唱”是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今天的话题,是谈京剧的唱暨京剧声腔。

    “声”是声音的声,“腔”是腔调的腔,京剧的唱、念、做、打都需遵循一定的程式进行,京剧的声腔艺术,既有程式严谨的一面,同时也具有灵活、变格的一面。京剧声腔的唱词,多由十字或七字的诗句组成,有上、下句之分。第一、三、五 单数句为上句,第二、四、六 双数句为下句。每一句唱词(每一个上、下句)又可分为三个小分句(称句逗)。七字句的分句,是二、二、三的结构,(也就是两个字、两个字、三个字结构的分句)十字句的分句是三、三、四的结构。句与句之间、分句与分句之间,用演奏连接。上、下句的结构行腔和落音不同。

    京剧声腔的歌唱部位,称之为唱腔,开唱之前和连接唱腔的音乐演奏部分,称之为过门,短小的过门一般称为垫头,当然长的、短的,统称为过门,也没什么错。

    京剧声腔浩如烟海、内容丰富、琳琅满目,京剧唱腔以皮、黄腔为主,同时吸收了昆曲、弋阳腔、梆子腔和其它地方戏、民歌的曲调,(如“南梆子”、“高拨子”、“四平调”“吹腔”等)。我们把不属于皮黄声腔的唱腔,统称之为“其它声腔。”这些声腔吸收到京剧中后,逐渐向皮黄腔靠拢,成为京剧声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