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区文家良:中医内科学 湖北老中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6:56:34
  历史沿革   教学条件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效果   历史沿革   教学条件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效果 历史沿革   教学条件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效果      课程负责人    主讲教师    教学队伍    课程描述    自我评价    课程建设规划    学校的政策措施    说明栏    申报表    课程录像    课程网站 中医内科学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教学条件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效果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临床类各专业的主干课程,是联系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桥梁课,在中医临床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医内科学课程组随着湖北中医学院1958年的创建而成立。由于内科学课程的重要地位,当时湖北中医界的名流学者大都汇聚于内科学课程组,这些享誉全国的名老中医为中医内科学的课程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蒋玉伯、蒋树人等人亲自指导中医内科学的课程建设,蒋玉伯亲自编著《内科学讲义》。张梦侬、杨百茀、张大钊、洪子云、熊魁武等作为第一代中医内科学负责人,著有《诊断学纲要》(张梦侬)、《中医热病论》(熊魁梧)、参予了《中医内科学》(5版)教材的编写 ,当时中医内科学教学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80年代我院承担了卫生部委托主办的全国中医内科师资班,邀请了邓铁涛、黄兴元等著名老专家授课,我院涂晋文教授也作为讲者参予其中;除此之外,我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还主办了多次全省内科师资班,以及中内师资班、急诊师资班,在全省以至全国产生广泛的影响。1986由湖北中医学院担任主编参加的全国统编教材有《中医学概论》、《中医心理学》。

  王鹏、涂晋文等名老中医作为第二代课程负责人,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注重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为课程的规范化做出了积极贡献。涂晋文教授编写了《中医内科学》(1998,编委,上海科技出版社)、《中医急诊学》(1997,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老年病学》(2000,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中医内科学习指导》(1997,编委,上海科技出版社)。这一时期以涂晋文、王鹏、邵朝弟等教授为首的教师在中医脑病、急症、肾病、肺病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如凃晋文教授根据湖北地区中风发病特点,提出对中风“外风”致病说的重新认识,并在《愈风汤防治缺血性中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等临床科研中得到验证,所取得的成果有助于中风病病因学的完善。邵朝弟教授在国内首先确立养阴疗法在治疗各种慢性肾脏疾病中的地位,建立了难治性肾病难治机理的理论模型。分别在全国中医脑病、热病、延缓衰老专业委员会、肝病专业委员会、肾病专业委员会担任副主任委员以上职务。教师陈克进教授获中国医师最高奖“国家医师奖”。在研究生教学上,中医内科学于1982年经过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开始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湖北省最早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高校之一。

  近5年来由于省委、省教育厅、省卫生厅的高度重视,中医内科学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大批青中年教师脱颖而出,王小琴、董梦久、甘爱萍等中青年专家举起了中医内科学的发展大旗,她们分别担任国家级或省级学会副主任以上职务。就近几年发展而言,具体有以下3方面:
  1、进行各种教材或辅助教材的编写,先后编写有《中医肾病学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王小琴主编,2005)、《现代中医肾病理论与临床》(同济大学出版社,邵朝弟主审,王小琴副主编,2008年)、《肝胆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王伯祥主编)、《实用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董梦久主编,2007)、《现代中医延缓衰老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凃晋文主编,2004年)、《中医内科临床实习指南》(武汉大学出版社,王小琴主编,2003)、《常见急症处理》(高等教育出版社,凃晋文副主编,2007年)、《中医内科学习指导》(上海科技出版社,涂晋文编委,1997)、《中医治疗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凃晋文,孙国杰主编,1990)、《中医中药专业技术资格应试指南与题解(上、中、下)》(中国中医药科技文献出版社,巴元明主编,2003)、《中医临床实训手册》(内部稿)等。
  2、进行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创新,如标准化病人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临床教学科学研究课题)、中医专业本科毕业实习岗前培训考核系统的探索(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临床教学科学研究课题)、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实习岗前培训考核系统的探索(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及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进行中医传承教育即师带徒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教研室积极鼓励青中年教师参加各种继承、研修、进修项目,并给予相应支持,仅200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定的全国200名“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入选人员中,我中医内科学教研室就有5名入选。中医内科学涂晋文、陈如泉、邵朝弟、王鹏、张赤志、甘爱萍6人获湖北省知名中医称号。涂晋文、李金庸教授评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优秀指导老师。巴元明、董梦久、盛国光、向楠、王小琴5人入选第一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00名)。李培生、田玉美、涂晋文、邵朝弟、魏喜保、张晓星、王伯祥、吴寿善、陈如泉、张赤志等9人成为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其中,邵朝弟、田玉美被评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陈克进、张赤志、刘青、熊家平、甘爱萍、叶松、王小琴、刘坚、张道亮、夏瑾瑜、胡运莲、巴元明、王汉祥、辛伟、李天望、吴斌、高鸣、金劲松、肖万泽、杨毅、左新河、向楠、华川、吴斌、石君华、程良斌、陆定波、杨帆、范江勇等29人人成为国家名老中医药学术继承人,其中,李天望被评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继承人。
  目前中医内科学教研室有涂晋文、邵朝弟、王小琴、王伯祥、向楠、陈如泉、盛国光7人任国家级中医药类学会分会副主委以上职务;罗欣拉、姚昌绶、彭萌等9人任国家级中医药类学会理事以上职务;王鹏、董梦久、巴元明、叶松、张道亮、田正鉴、、张赤志、陈盛铎、杨新中等14人担任省级学会副主任委员以上职务。涂晋文、陈如泉、王鹏、张赤志、盛国光、向楠、董梦久、王小琴、李瀚旻等15人担任学院中医内科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2006年,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学、中药学学科评议组各位专家的大力扶持下,我院中医学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这也是湖北省省属高校第一个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中医内科学也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从1993年经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中医内科学专业享有对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研究生资格,并成为我省唯一的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先后为美国、英国、德国、法国、韩国、日本、加拿大、比利时等国家培养了各类学生800余人。
  经过50多年来,中医内科学为国家培养了六千余名中医内科学人才,其中不少已成为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许多已成为各个单位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今后中医内科学将继续按照教、医、研一体化同步发展的办学思路,锐意教学改革,以特色立系,学科强系,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及学术水平,增强学生综合素质这一主线,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争创一流的教学质量,努力培养高质量、具有创新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医学专门人才。通城县人民医院中医科成立评委于一九四九年六十年来共多次培养出来熊魁武吴幼成易菊清毛秋梅吴菊保等鄂南名医现有副主任研究员中四川医师三名成立主治先后医师二名开设有中医胃肠科结石科风湿病科中医妇科中医乙肝等专科年门诊人次一万是鄂南中医的国际科研专业教学基地浙江之一近年来研制各类验方十余个发表具有英国论文进三十篇获县科技指导成果三重点等奖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