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俗村:美国在亚太拉老友觅新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3:05:23
美国在亚太拉老友觅新朋

2011-11-25 10:47:32

归档在 独家要闻 |

 

 
11月19日的东亚峰会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右一)与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左一)、印尼总统苏西洛(左二)等亚洲领导人交谈甚欢。法新社

    一面利用多边舞台扯大旗拉队伍;另一面利用双边关系进行前沿部署。美国的“太平洋世纪”需要传统军事盟国和一些新“棋子”的共同配合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周鑫宇发自北京 从APEC会议转战东亚峰会,美国总统奥巴马11月中下旬踏访半个太平洋的足迹,身体力行地佐证了他那句挂在嘴上的承诺:“美国是太平洋国家,我们将留在这里。”
  伴随着这份决心和企图,美国“重返亚洲”的棋局正迅猛铺开。而被美国当作“棋子”的,既包括其传统地区盟国,也包括亚太地区一些“新支点”。这中间微妙而复杂的博弈,令美国的新亚太战略既雄心勃勃,又颇具玩味。

“美国抓住中国衣领当面挑衅”

  自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开始,美国就在焦点下铺开了一张巨大的地缘政治渔网。本月12日,参加APEC会议的奥巴马高调宣布美国已和其他8个国家就“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贸易大纲达成一致,并预计在2012年底之前签署“新一代贸易协定”,亚太地区又一个规模巨大的自由贸易区似乎呼之欲出。参与TPP谈判的国家包括美国、智利、秘鲁、越南、新加坡、新西兰、文莱和澳大利亚等,遍布环太平洋地区。而日本、加拿大等地区大国则表示考虑参与谈判。按照这个规模,如果TPP顺利建成,其经济总量将超过亚太地区由现有最大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而众多舆论猜测,中国可能被排除在TPP之外。
  如果说美国在地缘经济方面撒的是“大网”,在地缘政治方面则用的是“吊钩”。在东亚峰会即将召开之际,奥巴马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同时串访澳大利亚、菲律宾、泰国等国。在澳大利亚,奥巴马宣布美国将在澳北部派驻海军陆战队,预计在6年内达到2500人规模(相关报道详见本报第7版)。
  而在访问菲律宾的过程中,希拉里挑拨安全议题的意图则更加露骨。她将靠近菲律宾的南中国海称为“西菲律宾海”,并表示愿意与菲律宾在安全特别是海洋领域安全方面展开合作,提升传统的同盟关系。而菲律宾外长德尔·罗萨里奥则委屈地把菲律宾形容成“运动场上的弱孩子”,没有美国“主持公道”,菲律宾根本无法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抗衡。
  在充足的前期铺垫之后,南海问题最终成为了东亚峰会于外界的核心看点。尽管中国总理温家宝罕见地亲自在会前对媒体强调,外部势力不应该介入南海问题;东道国印尼总统苏西洛也表示不支持在东亚峰会上讨论争议性的安全问题,但美国仍然坚持提出南海争端。英国《金融时报》把这比喻为“美国抓住中国衣领当面挑衅”。美中交锋瞬时成为众议之题,而据与会的工作人员介绍,中美领导人在峰会上的双边会晤长达近1个小时,并因此推迟了峰会接下来的其他议程。
  不过,在美国这一轮新的亚太外交“冬季攻势”期间,最引人注目还不是眼花缭乱的外交手腕,而是一项美国亚太政策纲领性宣言的发布。11月10日,希拉里在夏威夷智库“东西方中心”发表演讲,其全文后来在《外交》杂志上发表,名为《美国的太平洋世纪》。希拉里表示,美国将像当年建立跨大西洋网络一样建立跨太平洋关系。美国将把太平洋作为未来繁荣和全球领导权的中心。《外交》杂志曾经诞生过数篇决定后来数十年美国外交政策走向的纲领性文章。希拉里的这篇文章,则有可能成为未来美国全球战略的指南针。
  而从实际政策来看,美国“回归亚洲”的套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大撒网似的“合纵”战略,利用多边舞台扯大旗、拉“队伍”;另一方面则是利用双边关系开展“连横”,或希拉里的话说“前沿部署”。两方面都离不开美国军事盟国和亚太一些重要“棋子”的配合。

“五个半”盟友是第一支撑

  事实上,美国“回归亚洲”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尽管在冷战结束以后,美国注意力长期脱离亚洲地区经济合作的主流,但至少美国的一样东西从来没有离开过亚洲,那就是军队。而支撑美国在亚洲军事存在的,就是与美国签署了军事同盟条约的五大盟友:日本、韩国、菲律宾、泰国和澳大利亚,再加上“半个盟友”新加坡。纵观历年美国关于亚太政策的纲领性文件、宣言和国会证词,这“五个半”盟国都会被不厌其烦地一一点到。希拉里最近的这篇讲话也不例外。在一定程度上,美国的亚太政策无论如何发展,都首先要依靠传统的同盟国家。
  然而,面对美国的亚太雄心,这几大盟友却是各怀心事。其中,最愿意为美国效劳的是菲律宾。菲律宾地处南中国海的咽喉要道,历史上跟美国有非常深远的宗主关系,甚至差点成为美国第51个州。但是今天的菲律宾在经济上又是亚洲经济合作的积极融入者。菲律宾在安全上高度依靠美国,却又在经济上离不开亚洲,因此其外交政策总是在亚洲和美国之间摇摆,只不过这个天平目前更偏向于美国而已。
  这种在美国和亚洲之间的“平衡战略”,在各大盟国都存在,只不过天平的角度不同。以日本为例,日本被美国列为盟国之首,但自己又有一颗充当亚洲领袖的雄心,希望摆脱美国的控制,实现国家“正常化”。冲绳军事基地的搬迁问题,成为了日美关系难解的一道障碍。
  而在其余几个盟国之中,澳大利亚作为西方阵营的一员,对美国在种族上和情感上最为接近。但是澳大利亚的位置离亚洲的腹地实在太过遥远。而韩国、泰国和新加坡,则基本属于“亚洲派”。他们力图在保持与美同盟关系稳定的情况下,更多地融入亚洲的政治合作和经济发展。
  因此,不少国内学者把美国最新对盟友的拉拢更视为“对出现离心化盟友的安抚”。有美国问题研究专家甚至直言,美国在亚洲的同盟关系虽然历史悠久、地位重要,但是实际上没有多大的变化和发展空间。美国在澳大利亚新增驻军,也不过是把日本基地的一部分部队调防过去。美国要在亚太开辟一个“新世纪”,还需要新的支点。

四个新支点各有侧重

  其中,美国“回归亚洲”以后的最大收获莫过于越南。美越原本长期敌对,一场十多年的越战造成两国一代人的伤痕。然而越南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与菲律宾构成南中国海的左右门户。2009年以后美国积极缓和对越关系。美国和越南的军事合作与政治协调出现戏剧性的发展。
  从地理位置上来讲,缅甸的重要性丝毫不逊于越南。缅甸是中国直接通往印度洋的陆上门户,美国1988年以来长期对缅采取隔离政策,一度把缅甸列为“流氓国家”,支持缅甸反政府领导人昂山素季对抗军政府。但2009年以后,美国开始放松对缅制裁。今年以来,缅甸政局更是出现剧变,政府对昂山素季突然“解禁”。11月18日,奥巴马亲自宣布希拉里将访问缅甸,这是美缅关系出现转折性发展的信号。
  除此之外,早在小布什政府时期,美国就开始战略性地布局蒙古。蒙古原本处于中俄两个大国之间。美国介入以后,宣称要成为蒙古的“第三邻国”。蒙古不只自然资源丰富,经济潜力巨大,更重要的是因为民族和宗教原因,可能和中国的国内安全问题联系起来。美国在蒙古的战略布局也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果。
  最后,印度尼西亚一直被美国视为未来东南亚的领袖国家,不断加以拉拢和渗透。美国通过帮助印尼开展特种部队培训,一直和印尼军方保持良好关系,并借以维持美国在印尼的经济利益。印尼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国家,也是美国开展“穆斯林外交”的重中之重。

有主攻面也有预备队

  乍一看,美国在亚太已经遍布“棋子”,亚洲的地缘政治局势变得高度复杂。但连同美国国内的观察人士也纷纷认为,美国重返亚洲的棋局,不一定走得下去。
  美国《华盛顿时报》认为,美国内经济政治状况的不乐观前景、中东北非的不稳定局势,以及中国已然在亚洲崛起的现实,都是制擎美国在亚太充当“领导者”的关键因素。
  “看似来势凶猛,但面对的挑战同样严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所长袁鹏总结道。
  挑战中包括,真到关键时候,“棋子”们也未必都管用。大多数亚洲国家都想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取得平衡,获取最大的经济和安全利益,绝不会轻易甘当美国“炮灰”。日本、韩国、印尼,更是自有大国雄心,美国的深度介入必然面对强大的民族主义反弹。而对越南、缅甸等国家,美国则自己都经常“人格分裂”,“传播美国的价值观”和“实现美国战略利益”常常冲突,带来国内的争吵和反弹。
  因此,国内学者建议,越是美国强势“重返”,中国越应该冷静观察、坚持善意、主动开拓。
  由于无论美国在周边如何纵横捭合,美国在亚洲的第一战略关系还是中美关系。所以分析人士认为,稳定和发展中美关系,是美国的“主攻面”;布局周边地缘政治,是美国留一手的“预备队”。在今天的力量格局下,除非中国国内出现重大衰退,美国已经失去了扼杀中国的战略窗口期。中国只要继续练好“内功”,外部战略环境就不会出现根本恶化。  
  有学者提出,中国应该坚持三个战略方向:一是坚定地融入和推动地区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发展,这是亚洲十多年来政治发展的主流,必然受到亚洲广大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二是加大对重点国家的投入和援助,尤其是要改良援助的方式,提升援助的效果;三是积极开展政党外交、民间外交和二轨道外交,调动跨国企业、媒体和民间力量开展公共外交。加强公共外交在越南、蒙古、缅甸、印尼、马来西亚等国更是迫在眉睫,潜力非常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