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外传戟神技能:抓手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5:48:33
抓手功:双手掌的五指自行开合算一次,每次要做一千下,还要做四个方位。四方位如次,开始时双手左右平举,然后抓手1,000次。再将双手举至正前方胸前,再做1,000次。然后双手举过头顶,再抓手1,000次。最后双手下垂,抓手1,000次。若是开始做不了那么多,每方向可以先做200~300下,然后慢慢增加,最后要做到四方向各一千下。这样能做到后,双手的血气通顺,即能通至双脚部,到最后全身经络都可以通顺,身体的不舒服也就可以化解了。
正邪斗争是疾病演变的基本矛盾之一,正气居于主导,决定疾病的演变趋向。但正气是怎样发挥抗邪作用的呢?弄清这一问题,对于指导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正气对抗外邪及其调节的机理做一初步探讨。
  
  1正气外发的非均衡性分布
  
  分析正邪斗争过程不难看出,外邪与正气的运动趋向相反相对。邪从外来,由浅入深,从表入里,由已病之地向未病之处传变;正气发于脏腑,由里出表,自内发外,从未病之处向已病之地转输。《伤寒原旨》:“经气自内而之外,病邪由外而之内。”[1]《诸病源候论》:“五脏处于内,而气行于外,脏气实者,邪不能伤,虚则外气不足,风邪乘之。”[2]正气的这种外发特性,是未病防邪入侵和已病祛邪外出的必要前提,违反这一特性,是临床祛邪大忌。
  
  正气外发,经络是通道。但经络相互交通,遍布全身上下内外,此脏之气外发,可布散彼脏;彼脏之气外发,可布散此脏,故正气外发,既洒陈于五脏六腑,熏于肓膜,又发散于九窍,外行肌腠。就对抗外邪而言,正气主要分布于外邪可能入侵的地方,除了皮毛肌腠,还有四肢九窍、胃肠黏膜、口鼻息道等机体与外界有密切联系的部位。
  
  脏腑的生理活动是一个不同步的动态变化过程,由是造成了正气外发的非均衡性,即:同一时间各脏气的外发量有多少不同,不同时间同一脏气的外发量也有多少不同。这种非均衡性,主要表现为各类正气含量多少的区别。《中医大辞典》:正气是“人体机能的总称,通常与病邪相对来说,指人体的抗病能力。” [3]故凡营卫气血阴阳莫不具有抗邪作用,皆属正气的范畴。但营卫气血阴阳,脏腑所主各异,外发方式有别,故有营行脉中、卫行脉外的不同和各经气血有多少、阴阳有太少的差异。外发各类正气的非均衡性失常,必然导致抗邪能力下降。临床气虚外感、血虚外感、阴虚外感、阳虚外感等的发生,就是气血阴阳的外发量超过了非均衡性变化的正常下限所致。正气外发量在总体水平上也具有非均衡性的特点,这是由脏腑经络存在的生、长、收、藏等整体机能活动变化所决定的。
  
  由于一定组织内的经络分布关系正气分布量的多少,而经络在机体各部位的分布并非均等,这又造成了正气分布的非均衡性。例如:十二经络、奇经八脉皆行于肌表,正气分布于肌表的绝对量大。但肌表为人身最外一层,区域最广,故相对量并不是最大的。正气分布的相对量最大的部位是口鼻、咽喉等息道。息道为肺所主,除了肺本脏及其经络外,还有大肠、心、肾的经络与肺直接相联,胃肝的经络沿喉咙,脾的经络连舌下,膀胱经通过肺俞穴与肺相通,共八个脏腑之气可分布与此,但息道区域比肌表小得多,就区域大小和正气分布量相对而言,息道的相对量最大。外邪大都从口鼻、肌表而入,正气的这种非均衡性分布对于抗邪十分有利。
  
  正气虽然内发于脏腑,但来源于后天脾胃,所以顾护胃气是维持正气外发的基本保证。
  
  P37
  
  2邪之所在 正气必趋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但邪之所在,正气必趋,即机体在外邪刺激作用下,正气相对集趋于外邪留舍和可能入中、传变的部位,与外邪的危害作用和入侵能力相对抗。这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视外邪所入而趋,表现为机体根据不同时令外邪的变化,使正气相对聚集于外邪易感部位,抵消外邪的入侵能力;二是视外邪留舍之地而趋,局限外邪危害范围,阻止传变,祛邪外出。正气的趋邪性,是抗邪的关键,直接关系到祛邪效果,决定外感疾病的预后。古今不少医家都注意到了正气具有趋邪抗邪之势,把“因势利导”作为祛邪的指导思想,如岳美中在论治传染性肝炎时说:“祛邪于体外,所取之路,就其近便之处,因势利导之。邪在表未实则汗之;在里已实则下之;湿热交蒸,则从小便而利之。” [4]邪在表,正气外发;邪在里,正气内聚;湿性重浊,正气下趋,故分别采用汗、下、利等顺应正气抗邪趋势,实现祛邪目的。
  
  正气趋邪性说明,凡邪之所在,正气的分布量必然增加,这增加的量叫趋邪量。要说明的是,趋邪量不是通过减少其它部位的分布量实现的,而是在邪气的刺激作用下,机体增加正气的外发量实现的。因此,趋邪量实质上是脏腑经络的一种应邪反应。
  
  正气趋邪量必须适度,太过和不及均不利于抗邪。太过,是机体应邪过激,集趋于外邪所在部位的正气量超过抗邪的需要量,会造成局部壅遏,经气郁滞,不仅降低正气抗邪效能,还会闭塞外邪出路,或出现“气有余便是火”的病变,导致六淫化热化火内传;或外邪留恋不解,空耗正气而内怯。不及,集趋于外邪入中部位的正气量低于抗邪的需要量,多表现为外邪易中,其出路难开,或易于传变,成为危重病证。正气趋邪量不及,是机体应邪能力低下的表现,可因于虚,可因于实。虚者多为脏气亏损,经气不足,正气外发量减少所致,所谓“至虚之地便是受邪之处”。实者多为脏气内郁,或经气为它邪所阻,正气外发不畅所致,如《医宗必读》:“其人素有痰热,壅遏于太阴阳明之经,内有窠囊,则风邪易于外束,若为之招引者然。”[5]又如《伤寒论》124条:“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挡汤主之。” [6]前者为痰热阻于经络,正气趋邪量不及而成易感之证;后者内有瘀血,经气受阻,故发生“太阳随经,瘀热在里”之变。可见,无论是易感还是传变,虽然皆是正气趋邪量的减少,但并不是一个“补”字所能解决得了的。
  
  正气趋邪量太过和不及相互影响,如正气趋邪量过多,壅滞于经络,外邪不祛留舍成实,或酿痰生热,更阻于经隧,使正气外发通路障碍,会导致正气趋邪量下降。正气趋邪量不及,外邪入中,机体应邪增加正气外发量,更多正气集聚于外邪所中之地,又会出现正气趋邪太过的情况。故《济生拔粹》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多实。”[7]
  
  3经络调节 正气不生虚实
  
  正气趋邪性,表明正气外发布散不是散漫无拘,毫无指向的。正气的外发量、分布量、趋邪量始终处在一个非均衡性的动态变化过程。《素问.生气通天论》:“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8]正气的外发量平旦增多,日中最多,日西较少。正气的外发量制约着分布量和趋邪量,外发量多则分布量多、趋邪量多,抗邪作用就强;外发量少则分布量少、趋邪量少,抗邪作用就差。《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9]因此,为了维护正常的抗邪机能,防止正气非均衡性变化出现过虚过实的情况,经络的调节就显得格外重要。
  
  经络的调节,首先是对正气外发非均衡性的调节,以防止正气因外发量的过多或过少造成分布量的过虚或过实和影响趋邪的需要量,有二级调节。一级调节是各脏腑所属经络对本脏之气外发的调节,重在调节各类正气的含量,通过经穴的蓄溢作用实现的。《灵枢.九针十二原》:“节之交者,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以游行出入,非皮、肉、筋、骨也。” [10]节者,穴也;神气即正气。正气入于穴则蓄于内,出于穴则溢于外。是蓄是溢,是该经络所属脏腑之气的盛衰而定,若旺气外发则蓄之,以防太过;衰气外发则溢之,以资不足,从而避免了各经气血多少的变化失常。第二(P38)级调节是奇经的调节,也具有蓄溢的特点。《诸病源候论》:“冲任之脉,为经脉之海,血气之行,外循经络,内荣脏腑。”[11]《医宗金鉴》:“人之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经脉满溢,流入它经,别道而行,故名奇经。”[12]奇经受纳十二经脉的气血,防止了正气外发总量的太过;溢泄气血外循经络,内荣脏腑,弥补了正气外发总量的不足。此外,奇经还通过调整、涵蓄、约束、交合等方式,调节各类正气的外发量,使之相互协调。如督脉调整阳经经气,任脉总调一身阴气,冲脉涵蓄脏腑真气,带脉约束躯干诸脉,阴跷、阳跷使阴阳出入交合,阴维、阳维为诸脉纲维,[13]全身阴阳气血因而和合协调,共同实现抗邪作用。
  
  其次,经络对正气分布量的调节,是通过经脉的传输流注实现的。《针灸聚英》:“本经之脉,同络脉而交他经,他经之交,亦由是焉,传注周流,不停息也。夫十二经之有络脉,犹江汉之有沱潜也。络脉之传注于他经,犹沱潜之导于他水也。”[14]任何脏腑经气皆可通过络脉传注他经,布散别处。使分布于各处的正气量互补,而无过虚过实之虞;正气种类互调,而无过多过少之患。这种调节是能动的调节,弥补了正气因结构布散上的不足,保证了正气趋邪的需要。如外邪最为易感的部位-息道,开窍于口鼻,位于头面,虽然经络分布有限,但“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15]使正气更多地分布于口鼻息道,大大增强了息道的抗邪能力。
  
  经络能动地调节正气分布量,具有因时而调的特点,这是由于:一、时令不同,外邪不同,易感部位不同,故不同时令,经络传输于易感部位的正气量增加。二、时令不同,当旺脏气不同,致所旺经气的分布区域的正气量增多,而增多的正气量通过经络转输,以资其它的不足。所以《证治准绳》云:“夫经脉者,乃天真流行出入脏腑之道路也。所以水谷之精悍,为荣卫行于脉之内外而统大其用,是故行六气运五行,调节五脏,洒陈六腑,法四时升降浮沉之气,以生长化收藏。”[16]故因时制宜,顺应经络的调节规律是祛邪的一个重要原则。
  
  通畅是经络调节正气的前提。《灵枢.经脉第十》:“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17]倘若经络失畅,对正气外发布散的调节失常,必然导致抗病机能紊乱,御邪不当,或邪易入而难祛,或气血乖而蕴它邪,故《素问.调经论》云:“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事故守经隧焉。”【18】
  
  正气对抗外邪,以外发为前提,趋邪为指向,呈非均衡性分布,受经络的调节。任何外感疾病的发生、发展或留恋难解,均是正气非均衡性变化不能适应抗邪的需要,造成正气外发趋邪失常所致。因此,保持经络通常,维护正气外发趋邪特性,防止其非均衡性变化失常,使正气趋邪无太过无不及,对于正气抗邪愈病具有决定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