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 电影 2010粤语:张正隆:林彪贡献不可抹杀 和平年代无名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0:50:42

《一将难求——四野名将录》是作家张正隆继《枪杆子1949》之后推出的又一军事力作。书名取自元曲“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描写了刘亚楼、韩先楚等十几位有着赫赫战功的四野名将,并首次将笔触对准林彪干将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等人。书中首次公开发表了百余幅四野名将后人珍藏的老照片,使其极具收藏价值。不但是对“四野”迷的福利,对任何读者都是一顿饕餮盛宴...[访谈实录全文]

辽宁本溪人,著名军旅作家。1969年应征入伍,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以擅长军事历史题材蜚声文坛。现居大连。

张正隆新书《一将难求》

钟伟打仗调动林彪 拍桌子不怕掉脑袋

搜狐文化:各位搜狐网友大家好,欢迎光临搜狐文化客厅,今天我们有幸请到著名的军旅作家张正隆老师做客我们搜狐,谈谈他的新书《一将难求》。这本书首先让我想到一句话,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不知道您在写这本书的时候,这种感觉是不是非常强烈?



著名军旅作家张正隆

张正隆:没错。这18个字出自元曲,他把我们封建年代的这种将军和士兵这个关系说得很透彻。自古以来中国从来不缺兵源,一个人口大国,但是名将屈指可数,很难得。如果有了一个出色的将帅,那么这一支军队可以带成猛虎,像狮子一样。所以元曲中留下这么一句话:“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搜狐文化:从《枪杆子1949》到《一将难求》,您一直都是在写四野,这本书跟您以前写的书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张正隆:像丁盛,1955年的少将,“衡宝战役”他是135师师长。“衡宝战役”是四野南下最关键的战役,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是丁盛带的135师。四野三路大军一路南下追击白崇禧,白崇禧号称“小诸葛”,看到这种情况,马上排兵布阵。林彪电报三路大军马上停止前进,原地待命。但是丁盛率领的135师没有收听到这个电报——部队处于行军状态,没法接听电报。等他停止行军,休息时把电台架设起来,一天已经过去了,已经到了敌后区。

一支奇兵神不知鬼不觉就冲到后区,一个很难得的战机就出来了。对于林彪、白崇禧来说机会是均等的。对于白崇禧来说很容易把135师吃掉,对于林彪来说可以利用深入敌后的一支奇兵部署军力。林彪马上电报丁盛,从现在开始你直接归我指挥。你有什么行动不用直接向军里报告,直接报给我。

丁盛不愧为名将,他在敌后五天左右时间吧,在不断出现险情、意想不到的情况下,他的一个个措施、决断都是对的。如果有一个错误,135师的命不用说了,“衡宝战役”结局可能都不是这个样子了。这就能体现名将风采。把他放在一个关键点上,他就会爆发出夺目的光彩。这件事情,我在《枪杆子1949》里面也写了,但《枪杆子1949》仅写了这么一件事情.《一将难求》我写了丁盛从红军、抗战时期到解放战争打的一系列好仗,我都一段一段写出来,但过去在书中只会写这么一件事情。

搜狐文化:《一将难求》这本书写了多长时间?

张正隆:三个多月,具体写了三个多月。出版就时间长了。2009年元旦前后我开始写这个东西,三月份就写完了。因为这些素材都是现成的,写作就比较快了,而且这么长时间,脑子里已经成型了,拿起笔也快。

搜狐文化:您平时喜欢看电视吗?会不会看《激情燃烧的岁月》、《亮剑》这些电视剧。

张正隆:断断续续看了一些,有时候写不动就坐在那儿看一看。《士兵突击》《激情燃烧的岁月》《亮剑》都是很好的东西,还有像《我的团长我的团》,军事题材的影视越来越好,这个势头很好。我不太信那种媒体炒作,但有的东西一看就把我抓住了。我最近看了《永不磨灭的番号》,就觉得那个编导很有才华。“番号”那种风格我太喜欢了,这些银幕形象一个一个都很生动鲜活。在影视这个文学长廊中,像“李大本事”那些都是从来没有过的,都是生动鲜活的,很了不起,我很喜欢这个。

搜狐文化:这些军事题材的影视剧确实不错。有人曾说《亮剑》李云龙的原型有一部分来自四野的钟伟,您怎么看这件事?

张正隆:这个可能吧,一个小说可以把很多名将形象集中到一个人身上,这个可能。钟伟是非常有个性的一个将军,个性非常突出。

搜狐文化:您给我们介绍介绍,您在书中说他是“好战分子”?

张正隆:我举一个例子,钟伟最能表现他名将风采一次战斗,就是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中二下江南的一次战斗。本来二纵5师是配合人家作战,人家是主力,你配合人家打。结果他率领部队走到那个地方,就和敌人遭遇了。敌人越打越多,他就说我不去那里了——本来他的位置不在这里,还要往前进——他给总部领导发报,我不走了,这儿敌人多,我就在这儿打了。林彪第二封电报还要他到原来那个位置配合作战,他说不,我还在这儿打,我已经包围他了。

为什么不吃掉?林彪那个电报问。他说,这个骨头很难啃。总部电报说,那你还是应该走。他又不干,还是要打那个敌人。下面的人就说了,不能再打了,总部三令五申叫咱们走。他就急了,出了什么事我负全责,要掉脑袋掉我的脑袋,与你们无关。他跟林彪发电报,你们快来配合我,我成主力,你们快来帮我。最后林彪把别的部队调来配合他来打。

在东北解放战争三年中,钟伟是唯一一个从师长一下子提升为纵队司令,等于直接提升为军长。他确实是打出来的,不愧为名将。我这本书里面有上将、有中将、有少将。少将好几个,像钟伟,丁盛。四野战将如云,大将、上将那么多,我为什么写那几个少将?因为他们不愧为名将。有的人职务很高,但你想不起来他打了一些什么好仗,我就没办法写了。

张正隆新书《一将难求》

林彪延安得名“大姑娘” 打仗不怒自威

搜狐文化:我们知道,做纪实类的东西,不管是纪录片,还是纪实文学。采访都是个最难的事儿,您是怎么在采访中拿到这些素材的?

张正隆:采访难在哪?第一,真是一个苦差事,得处跑。“东北抗联”那个书一百万字,上、下两本。我采访的时候,专门到东北老乡家里去。老人觉少,有时候很兴奋地跟你聊天,我有时候扛不了,到下半夜两三点就睡着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的农村还很落后,有的人身上还有虱子,我就那么采访。



张正隆接受搜狐文化采访

张正隆:写“东北抗联”都是我自费采访的。到县城去打车,有夏利也有桑塔纳。我挣的工资不高,还需要养家糊口,就坐那种三轮摩托车,东北叫“蛤蟆车”。司机穿皮大衣、戴着皮手套,后面就是个塑料棚子,我就坐在塑料棚子里。冬天很冷得,流着鼻涕在那里采访。

你舍不得下这个功夫,找不到那个亲历者,就抓不到那种生动鲜活的细节。文学就是靠细节,没有细节不行。没有采访到亲历者,拿不到细节,你写的东西无法生动,没有办法让读者产生那种抓心抓肝的感觉,所以你必须要去深入实际采访。

搜狐文化:但有些老人他接受的采访太多了,有些问题他回答过很多遍了,已经没有激情了,碰到这种情况,您怎么得到自己要的东西呢?

张正隆:有一次我在大连采访一个抗联老人。一次采访半天——每天准时八点到那儿去,他十一点半吃饭了,我就走了。第一次谈,他说我基本没别的,抗联都谈了多少年,而且他都知道先讲什么,后讲什么。但是像我这样采访的人,要聊那些细节。包括这次战斗我要写战斗天气怎么样?晚上有没有星星?谈完谈连长、排长、再谈指导员,那几个兵也都要谈。他是1933年参加抗联的,在东北打了十一、二年。这有多少事情,半天怎么谈得完?我跟他谈了不下三十次。采访完后,他说小张,你把我的骨髓都榨出来了。

搜狐文化:刚才一直您说采访抗联老战士,然后是采访东北野战军、四野这些人。那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想做这一块的呢?第一件触动您的事是什么?

张正隆:完全是一个偶然的因素。1986年解放军出版社组织一套《中国革命斗争报告文学丛书》,就是写共党领导的武装力量——红军、八路军的重大的战役战斗。这一套东西出来能有三十多本,其中一个选题之一就是辽沈战役。辽沈战役发生在东北,这个活就要沈阳军区来做。

我那时候在宣传处当干事,他们让我来写,所以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一样,是一种奉命创作。我写这些东西,对那种闻所未闻的事情有了兴趣。从那时候我就开始感兴趣,就在历史中流连忘返。我是东北人,又是军人,又是个作家。我觉得我有责任做这个事情。

搜狐文化:咱们说东北野战军,说四野,肯定离不开一个人林彪,从您的角度来谈一谈对林彪的印象?

张正隆:林彪我也没见过他,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没有电视,就在一些纪录片里看到林彪。他后来如何,我从来没有涉及过这个东西,就截取了他的战争年代。战争年代他对国家、对于民族、对于我们党还是有贡献的。提到他的名字就会想到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想到他率领第四野战军从长白山一直打到海南岛。

红军时期他就是很年轻的将领,24岁当红军军团长,长征时也是一路当开路先锋。那时候我们党、毛泽东都很器重他。他在抗大是校长,毛主席兼政委,后来他又兼政委。那时候我们很重视他,在战争年代他是有功的。

搜狐文化:人家说他长得像个大姑娘一样,但偏偏就是这样一个像大姑娘的人带出了一支铁打的部队。

张正隆:他个头不高,肤色比较白净。在延安采访的时候,有人告诉我,他在延安时期得名“大姑娘”。但也不是随便都能叫的,在他这一级见了面才能互相叫。他是挺文雅、挺斯文的一个人。他这个威风是从战场上打出来的,不用骂人,不用拍桌子,不用粗喉咙训人。大伙儿都很信服他,很敬重他这个人,很多老人都谈到这个。

张正隆新书《一将难求》

二次战役有空军优势 美军早被赶下大海

搜狐文化:您做纪实文学,又做军事这一块,影视剧又非常吸引你,是不是这些人物您觉得塑造都是很成功的。



张正隆与小狐狸合影

张正隆:成功的,而且越来越好。古今中外很多名著都是军事文学:《战争与和平》《西线无战事》这一类东西。中国四大名著里面,军事文学占了两个。《西游记》也是一路打妖除魔,可以看到准军事文学的东西。军事文学如果没有读者,不是读者的问题,而是这个作品不行,永远不要怨读者。好的军事文学,古今中外都有读者的。在那种非典型,非正常的环境下,战争把人的那种人性和兽性都推到了极致,能表现大德、大爱、大美、大恶、大善,能够把这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和平环境就表现不出这些东西。

搜狐文化:咱们回到《一将难求》这本书,您自己看这本书的话,您觉得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或者您觉得还有什么遗憾?

张正隆:哪本书都有遗憾,有的遗憾你是没法弥补的。首先作者的功力,文学的水平能力没达到,会有一些遗憾。再一个有的纪实文学没采访到主人公,注定要留下遗憾。虽然你采访到他的很多部下,但他的部下也不能替代他自己,这就要留下很多遗憾。每一部作品都有遗憾,这个也一样。以后有机会再采访,以后再搜集资料,有的可以再补充。

搜狐文化:您想通过这本书告诉读者一些什么东西?

张正隆:拿破仑有一句话,好像中国老百姓都知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应该说我当了一辈子兵,也没有想当将军,我不是好士兵。过去讲投笔从戎,我从戎也没有投笔,在部队也是文化人,一直在写东西。虽然大半生在部队当军人,但我的本质角色还是一个作家。为什么写这个东西?为什么我没想当将军却写将军?我觉得这些将军我很仰望他们。比如最早1987年采访的时候,比如说钟伟吧。当年二纵5师(今39军116师)的师长,这个5师和116师太能打仗了,在东北战绩最突出的。钟伟带出了很多像他一样风格的好战分子,那些人我也采访了很多,包括当年司令部参谋,都很崇拜他,对他充满一种敬仰,我也被他们感动了。

搜狐文化:你说四野战将如云。但国民党部队,如新一军、新六军也都是王牌军,从滇缅那边过来的,武器装备也非常好。在滇缅也打得很好,但为什么到东北却输了呢?

张正隆:我为什么写这个书?我写那个书也是在琢磨。这些人都是大老粗,没有什么文化。怎么就把黄埔军校、陆军大学这些正规院校科班出身的将军打成那个样子?包括到了朝鲜战争,梁兴初、邓华这些人都是大老粗。邓华只念过几天书——麦克阿瑟都是西点军校的高材生——而且拿的武器装备都是人家眼中的破铜烂铁。但是跟他们一比较,我们军事磨练一点不比他们低,我们的将军一点不比他们差,但是我们装备太差了。如果二次战役咱们要有空军优势,美国人就被赶到海里去了,但那样的装备都把他们打成那个样子。

二次战役我就琢磨,这些个大老粗哪来这么大的本事?现在为什么不从农民里面提拔将军,非得从军校提拔将军,我就琢磨这个东西。最后我琢磨出了这个问题: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该干啥就干啥。这些人天生当将军的,赶上战乱的年代,就有了挥洒他们聪明才智的舞台。还有一条他们是幸存者——千军万马中很多可以成为名将的人,但一次战斗就被打死了,你知道他将来成为什么人物。所以名将还是福将,没有牺牲。他们在军事上有很高的悟性,后天又从一个战斗一个战役中活了下来,然后不断总结经验、积累教训,就成为了战争大学的高材生,名将就这么诞生了。这是我一家之言,自己的观点。

搜狐文化:《一将难求》分一、二两本,以后会不会有《一将难求》三、四?

张正隆:再写几个也可能。但名将太多等于都不是名将,名将也得有一个标准。再写一本也可能,写多了不可能。

搜狐文化:那您的名将标准是什么呢?

张正隆:我的名将的标准很简单,也很朴素。提起这个将军的名字,马上就会联想到他指挥的一系列著名的战役和战斗。比如你提起珍珠港马上想到山本五十六,提到山本五十六马上想到珍珠港事件。提到朱可夫就会想到他指挥的一系列著名战役。他们指挥的著名战役已经成为军事文化遗产,我们后人要研究这些名将的战例。有的人职务很高,但问他打了什么仗,怎么琢磨都没有,查资料也查不出来,这个就不能成为名将。

和平年代也不会产生名将。没有打仗何来名将?名将是在战场上打出来的。没有战争不会出现名将。和平年代可以产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可以出现很高深的、流传后世的著名军事理论,但不能产生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