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plotlib 动态更新:中国父母最容易犯的十大错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4:18:15
1)让保姆,爷爷奶奶带孩子。不自己亲自照顾。
很多中国父母以为孩子只要身边有人看著,没有生命危险就好。其实从出生开始,孩子就需要和别人交流。
我们听到过很多媒体的报道:有不少保姆为了自己不那么辛苦白天给孩子喂安眠药的事例数不胜数。
爷爷奶奶们或者说保姆带孩子最怕他们饿着、摔着、碰着,怕不好对父母交待,而从没想过怎样引导、教育他们的问题?
将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爷爷奶奶们知道吗?
是不是您过去带孩子的经验,现在用在孙子孙女身上不灵了?
是不是父母的一些观点爷爷奶奶们接受不了,和他们发生过冲突?
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有70%以上的爷爷奶奶教不好孩子,有50%以上的父母对爷爷奶奶教孩子的方法不满,有30%以上的父母不想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在中国,大多数爷爷奶奶都有过带孙子孙女的经验,而他们大多数都不知道教育孩子的方法。在宋雨编著《为什么爷爷奶奶带不好孩子》一书中写道:爷爷奶奶教育失误的九种类型是:呵护溺爱、不善沟通、管理不当、纪律严格、期望过高、惟分是高、顺其自然、不能辅导、不善教育等。

2)把孩子当炫耀比较的对象。
很多家长都有类似的行为,希望用左今右舍或亲朋好友的孩子取得的好成绩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比较,进而激励孩子,让孩子赶快超过这些对象。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
我曾在朋友家见他的六岁的小孩子总是没精打彩的,我问他怎么了,他说他不是他爸爸的儿子,我说谁说的,他说我自己想的,爸爸天天拿对面的哥哥同我比,说哥哥比我听话,考试每次都前三名,每次都是三好生,好容易有一次考试他考了第八名,我回来告诉爸爸,爸爸又拿楼下的小玲同我比,说小玲比我听话,比我懂事,还会谈钢琴。我现在都懒得理他,我想,等我长大了去找我的亲爸爸。
中国人一方面爱面子,一方面想鼓励孩子上进。常常说,你看人家孩子多用功,成绩多好。人家又得了什么奖。这种比较最要不得。况且常常是当著很多人的面说。人受到基因影响太多了。包括遗传、智力,个性种种。你每一次把孩子和别人比,只带给他多一份不满和痛苦。
亲爱的家长,你在一次一次的比较中,一次又一次的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进取精神,让孩子永远感觉技不如人,他们没有了自我价值,这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多么的可怕呀。这种比较和竞争的心里,也导致中国人团体比较无法和谐合作做事。喜欢互斗。对于能力强的人不是佩服,而是嫉妒,要拉他下来。人们常说:“一个中国人是条龙、十个中国人是虫。”这充分说明中国人的团队合作永远不如某些国家的人。

3)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和权利。
很多父母抱著传统的观念,把父母摆在权威的角色。认为子女是属于父母的。这种不把孩子当一个拥有完整权利个体的错误观念,导致个人和社会的很多不良的后果。
父母进入子女房间不先敲门。移动或用孩子的东西不得到他的允许。任何牵涉到子女的决定不先和子女商谈。随意翻看子女的日记或隐私。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所有权利,把他当一个成人一样尊重。这种尊重的精神是我们社会所缺乏的。导致社会缺乏服务和尊重的观念。不被尊重的人以后也不知道尊重别人。

4) 把孩子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方向。
很多父母把自己一生的遗憾寄托在孩子身上。逼孩子往自己以为是正确的路走。
作为父母当然得尽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给孩子提供衣食同时也必须提供教育条件。但是我认为我们的父母大多都走入了一种误区,那就是在孩子身上寄予了太多的期望,让孩子完成自己未完成的理想,孩子有孩子自己的思想和人生,父母的这种期望无疑有些自私。对待孩子不必强加很多东西给他,在我们周围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父母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钢琴、书法、舞蹈……我在想,我们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全才”还是“专才 ”,有没有必要让所有的孩子都成为文艺全才?  
不论什么时候,父母都应该多给孩子一些思考的时间和思维的空间,让他们敢于大胆地设想、敢于创新。

5)把学校成绩当成一切表现的指标。
现在的孩子问题越来越多,于是家长便把孩子的种种问题的根源追溯到学校,认为是学校没有管好,认为是老师没有教好。不可否认的说,我们现在的教育体制是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家庭教育是最主要的问题。
有的家长可能不认同,我们可以打个比方,如果孩子是一棵树,那么树冠则是孩子的智能系统,是所有有形能力的集结,如数学、语文、历史、电脑知识等等,这一部分毫无疑问是学校负责教给孩子的。而树干则是上帝给他的,只要你按人的规律给他吃东西,他就会生长;树根则是他的生命之本,是他的素质系统,包括自信、自尊、进取、好习惯等等,而这一切99%是需要父母给的,他需要父母给予足够的爱、信任、鼓励、表扬、平等才能成长的。
试想,如果一棵树发生了问题,是他是树冠、树干还是树根发生了问题呢?如果一个充满自信,有着坚定意志、极强的进取心和自尊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孩子是学习不好,会不听话吗?
现在,家长普遍认为“成绩至上”,对孩子其他方面却关注不足。上海市某学校进行的调查显示,65%的家长最关心学习成绩,其次才是“思想品德”,占37%,而对学生行为习惯、个性特长、心理素质、交往能力等关注少之又少。83%的家长认为“好孩子”的首选标准是“学习好”。
学校的成绩并不代表一切。全面的能力,活力,毅力,性格,才是影响他们一生的重要因素。

6)认为早起很好。 睡觉就是懒惰。
成长中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有人说,小孩子“睡一睡就长一长”;也有美国最新的科学研究报告表明,孩子小时候睡眠不足或睡眠习惯不良,长大后有可能成为“问题少年”。早睡早起,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及智力发展都具有重大影响,并且对于正在迅速成长的孩子来说,爸妈如只是一味要求孩子早起而没有确保其足够的睡眠时间,绝对是对健康有害的。

7) 认为孩子不应该做家事,应该把时间拿来学习。
现在很多的家长的普遍做法是只要孩子学习,其它的事别管,等他长大了自然就会了,其实,这是对孩子教育极不负责任的,如果孩子从小不被引导去理解别人,关爱别人,长大后会成为生活的旁者,我行我素,极易与周边人无法和谐相处,或与社会无法和谐。
社会学家调查的结果,在家常做家事的孩子将来生活比较幸福。可能是因为处理事情的能力比较强。所以长大以后比较不容易有挫折。或者比较能面对挫折。中国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学习,剥夺了一切孩子做家事的机会。剥夺了他学习工作,学习分担责任,学习面对问题的机会。教养出一个个只会解几何数学(又解不好)的“傻孩子。”中国父母应该让子女充分分担力所能及的家事。

8) 缺乏幽默感和轻松的一面。
不要总对孩子一本正经,和孩子一起欢笑:笑声能让孩子更加热爱生活;要引导孩子积极、轻松、愉快地看待事物。
或许因为各种压力,家庭的基本气氛就是逼孩子学习。什么是家庭生活?什么是亲子活动?完全不知道。父母因为生活压力,失去了幽默感,失去了轻松。一切都是逼,都是赶,都是高考。实在不知道人活着是为什么。亲子或夫妻在这种缺乏轻松和幽默感的气氛下,一个小挫折就会引爆冲突。

9) 认为父母的爱可以是对子女任何不合理要求的借口。
在这里我讲一个故事,一个单亲妈妈,儿子三岁是失去了爱人,虽然条件优秀,但为了孩子不受气,便没有再婚,而是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孩子,把一切能代孩子做的事都做了,甚至孩子上高中离开县城,母亲把原来很好的工作辞了,到孩子上学的学校附近修鞋,天天看着儿子,怕他学坏,怕他在需要自己的时候找不着自己;高中毕业的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这位“可敬的母亲又随来到儿子上大学的学校当了一名清洁工。最后的结果是儿子犯罪被判了刑。进了监狱的孩子却拒绝母亲的探视,而是传来一张纸条“我觉得现在是我活的最轻松的时刻,我终于不用天天面对你了。”
这位母亲不爱他的孩子的吗?可问题就出在了母亲太不会爱孩子了。
很多父母常对子女说的一句话:我们这样做,也是因为爱你,为你好啊。 想用这句话堵住子女的反驳。这简直荒谬。要求不合理就是不合理。别把爱扯进来当挡箭牌。父母的要求应该要合理,让孩子心服口服。

10)认为养孩子是艰苦的义务,不是享受。
中国父母,经过传统的教育,习惯把养育儿女当成艰苦的义务。应该享受和子女相处的时光。享受看著他成长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