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角三国杀补充包:网络环境下大学语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与重构-高教论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17:03:03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田猛 日期:2009年10月28日 访问次数: 10
田猛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人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
随着世界经济和文化格局的不断变化,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全球掀起了“汉语热”。特别是由于网络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忽略了对传统语言及文化的掌握,导致他们的母语应用能力和人文素质下降。而作为提高大学生语文素养的大学语文在高校却日趋“边缘化”,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应从大学语文教学做起,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网络环境下大学语文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1.从语文的工具性角度来看。网络文化中网络语言对语言规范的冲击很大,学生运用母语的能力弱化,实践应用能力不足。语言规范的原则有三个方面:一是要遵守逻辑规范,即我们常说的句子“通不通”;二是要遵守语法规范,即组合“对不对”;三是要遵守修辞规范,即质量“高不高”。网络用语是不符合这些原则的,人们用数字、字母、谐音借代的办法使用语言文字,比如:同音或谐音字无规范地滥用,像用“美眉”代替“妹妹”;中英文无序掺杂,像用“好high”代替“感觉非常棒”;数学随意代替中文,像“886”代替“拜拜了”等等。甚至网上还出现了一些随意组合、非驴非马的“新汉字”,让人如鲠在喉。而且,网络的开放性和便捷性也使一些学生在完成语文课作业时,到网上下载了事,失去了大学语文的实践应用能力训练的作用。学生长期依赖网络容易形成互联网单一思维模式,即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强,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差,不利于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
2.从语文的人文性角度来看。网络环境下,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成果被剥蚀,学生人文关怀缺失,人文素质下降。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提供广阔发展前景的同时,也导致了大学生主体性尤其是道德主体性的某种失落,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全面健康发展。在网络环境下,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成果正被剥蚀。具体表现在:
第一,网络的交互性与快捷性,导致大学生道德观念混乱。网络信息的泛滥可能造成信仰的缺失或价值观的多元化,也带来了社会道德的多元性,这可能导致价值观念混乱或民族精神的丢失。网络的自由性和平等性等特征,也使学生的价值观更趋于个性化、多样化,而社会道德的主要规范作用则可能减弱甚至消失,由此造成道德评价失范,最终导致学生选择迷惘和价值取向紊乱。
第二,网络的自由性和开放性,导致大学生道德情感淡薄。网络容易使一些学生由于心理上对网络的强烈归属感和依赖感,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休闲娱乐,往往使他们缺乏人际间情感交流,容易导致心理上的孤独感和自我中心主义,造成人际关系淡漠,产生对现实生活的厌倦与冷漠情绪形成自我封闭的双重人格。
第三,网络的隐蔽性和虚拟性,导致大学生道德自律性降低。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有可能引起大学生道德意识弱化、社会责任感下降,而网络交流的隐藏性、无约束性,极容易使大学生做出一些违反常规的事情,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我们知道,“和谐”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构建和谐社会对大学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8年发生的几起高校学生弑师案就是人文教育缺失酿成的悲剧。大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素质教育课程,在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加强高校学生的人文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塑造民族精神、振兴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语文素质教育缺失成因
1.价值观念的转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人们的生存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就业需要,大学生更多地看重能与市场经济挂钩、能直接产生经济价值的技术性专业知识。从学生的接受心理来看,虽然大部分学生已认识到要适应多元化的社会,单靠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培养自己较为浓厚的人文底蕴。但这种认识的落实却并非易事,因为在当今社会,网络当道、娱乐至上,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很难排除外界干扰去潜心学习有助于人文底蕴提升的大学语文课程。
2.教育体制的缺陷。造成大学语文地位的边缘化,除了有关学校自身的原因外,尚不能排除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的缺陷。一直以来,对大学语文的重要地位没有权威部门的硬性要求,没有像“两课”那样从上到下一抓到底的措施,也没有像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规定,教育部门对现在的学生对母语掌握不好的现状是负有责任的。
3.传统文化的贬值。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学生的课外生活以上网为主,他们从网上获取各种信息,而大量的有害信息也“泥沙俱下”,加上学生的自我免疫力较低,以至于网络的大学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距离越来越远,受网络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开始贬值;网络文化的无序化、无控制、无政府、自由化的倾向成为某些西方国家文化渗透与意识形态入侵的便捷手段;不良网络文化、“黑客”“黄客”的网络行为对人类精神文明进步构成威胁。主要表现在:人类精神文明进步应当是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一元与多元的统一,但是国际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有可能以单一的西方文化取代、消灭非西方传统文化,这提醒我们要居安思危。
4.教学模式的老化。受大学语文“边缘化”影响,一些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不主动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大学语文教学模式和方法单一,教学效率不高。“高四语文”的说法就在于我们没有把大学语文课上成鉴赏研究课、启发创新思维课、人文精神传承课,而仅限于课本知识层面。其表现:一是缺乏开拓创新观念,喜欢唱“独角戏”,搞“满堂灌”;二是教学方式死板;三是没有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此外,网络的影响也使传统的教师主体价值和权威受到挑战,陈旧的教学模式非改不可。
三、网络环境下大学语文素质教育的重构
1.准确定位,设置大学语文为公共必修课和职业汉语测试的必修课。对大学语文课的定位不外乎工具性、文学性、人文性三个方面。实际上,这三种教育目的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是可以兼容的,只不过针对不同文体、不同内容有不同的侧重。对于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这个关键阶段所形成的价值观、人生观会影响其一生,因此,大学语文的教育目的应侧重于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关注他们的未来发展。
设置大学语文为公共必修课。旨在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大学语文”课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既受到高度重视同时又遭遇到难于名状的尴尬。而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倡,作为进行人文教育重要手段的大学语文课程理应受到更多的重视。自2007年起,陷入困境多年的“大学语文”课程似乎出现了新的转机。据悉,2007年3月教育部高教司下发《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之后,不少知名高校都表示将“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
2.与时俱进、加强教材建设,让学生学有所用。许多大学语文教材选编不够合理,存在着“厚古薄今”“厚中薄外”的现象。目前在各高校较为“流行”的《大学语文》教程种类繁多、各有短长、各自为战,难免让大学语文失去了本身的权威感。
因此,我们要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依据去编著教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自编适合本校各专业实际的通用新教材,内容上可选择一些通俗易懂、篇幅短小的文章,比如小小说、哲理故事、名人传记、精美时文、网络文学作品等。同时还要注重人文和语言训练兼顾,如渗透民族精神、自重自爱和自强不息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内容。只有在学生愿意看、需要看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训练其阅读能力;只有在学生愿意读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去引导其领悟人生哲理与职业道德。当然教材还应多选一些跟学生将来工作、生活有直接关系的实用性的内容,让所学的这些实用知识发挥积极的作用,做到教精学实,适用、够用、能用、会用。
3.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没有相对稳定的高水平的师资,就没有高水平的大学语文教育,也难以达到国家设立这门课的根本目的。有无高水平的教师,也是大学语文课在一个学校受重视程度的具体体现;大学语文教学应以语文素养、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三位一体为原则安排课程体系,将人文精神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坚持大学语文教学素质化、审美化和生活化。
4.强化网络对语文素质教育的正面作用、消除其负面影响。首先,学校应整合网络技术力量,建立“绿色”网络文化交流平台,强化主流文化,引导网络文化潮流。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文化交流平台,用先进文化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利用网络文化平台开展教育活动。要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网络文化观念,大力宣传网络文化的道德准则,形成正确舆论导向,培养学生自律、自控的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形成与大学生文化和谐的网络文化文化氛围。
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整合大学语文教育资源,并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教师还可以通过电子邮箱、网上聊天或博客加强与大学生之间的语文学习和交流。
家长也应提高自身的网络知识与技能,做好引导与教育工作;社会更应加强对不良网络危害的宣传和网络道德的建设,把互联网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使他们有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运用剥离器等技术手段建设“绿色“网吧,加大对网络管理的执法力度。
随着信息社会的迅速发展,大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迫在眉睫、任重道远,大学语文”课程的失落与重构是当今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新课题。我们期待大学语文能受到真正的重视,并且能够用合适的载体把大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实处,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与科学的教学方式,使每一个大学生都具有良好的语文素养,肩负起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周臣.语文教学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
[2]张旭.高等教育学教育技能阐释[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王铁红.网络时代大学语文教学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J].教育与职业,2008(8).
[5]周秀林.浅谈“大学语文”课程的弱化与重构[J].教育与职业,2008(4)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