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司马朗图片:关于移动平均线理论的操作要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0 04:12:58

关于移动平均线理论的操作要点

2010-02-20 14:35:56| 分类: 股市风云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关于移动平均线理论的操作要点(一)

编者按:在本利第31期“主题研究”中,臧昊撰文表明以均线理论能躲避大熊市风险。为了更好地将均线理论应用于实战并对具体的投资操作有所指导,我们再次邀请他进一步阐述相关规则,授人以渔。

  在技术分析的实战中,应该说,没有一种指标是完美的。从逻辑上说,不会存在任何一种技术指标可以包打天下,因为如果谁真的发现了一个准确度很高的技术指标,他就可以在金融市场上稳定地赚取无风险收益。一旦如此,可以想象,只要其收益率可以比融资成本略高,操作者就可以融入资金,放大杠杆,最终的结果就是其赚尽天下之财。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犹如永动机是不可能的发明,其道理是一样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市面上所谓的炒股软件和所谓发现了长胜不败技术指标的高手,都带有一定的欺骗性。当然,也不能认为任何技术指标都是无用的。在实战中,我们已经发觉不少技术指标对于提高收益率,规避风险,是有一定功用的,这里所论的不过是希望大家不要对技术指标抱有迷信的态度。天下没有免费的晚餐,技术指标不能自己炒股,再好的技术指标对于证券市场的操作起到的是“帮助”作用,而非“替代”作用

  “骗线”是技术分析者的朋友

  理解了上述对于技术分析的总体观点,对于我们的实战操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在移动平均线的实战操作中,“骗线”常常是最令人头疼的事情。按照均线的操作法则,如果均线走平,股价上穿均线,就是买入机会;反之,如果均线走平,股价下穿均线,就是卖出机会。但是实际情况往往没有这么理想化,经常是股价上穿均线一二天后,又回到均线下方,股价继续沿着自己的轨迹往下走;而在上升通道中,股价会经常在外力或者某种不明原因的打压下,跌破均线,而当操作中依照纪律获利了结后,股价却再一次跃上均线,并不断上蹿,使得一大笔盈利如煮熟的鸭子般飞掉。

  所以,对于技术分析人士来说,最必需的能力就是正确对待“骗线”。找出各种办法降低“骗线”对于操作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每一个立志于成为技术分析高手最需要磨炼的能力。从本质上说,战胜“骗线”,就是技术分析最主要的任务,而奢望哪个技术分析指标没有“骗线”,那是痴人说梦。

  当然,在选取技术指标中,我们希望寻找一些“骗线”相对较少的技术指标,而移动平均线应该就是各种已经发明的技术指标中“骗线”最少的一种技术指标。一些表示相对强弱的技术指标,如KDJ、RSI、布林线,产生“骗线”的要比平均移动线系统大得多,也就是说,这些指标的实战意义要比移动平均线差很多。而另外一些更加玄妙的技术分析理论,如波浪理论、江恩定理,我们不能说其没有丝毫价值,但是由于其出现失误的概率(即“骗线”)要远远大于成功的概率,所以,在实战中基本不能指导操作。更加极端的是,对于一些人利用《易经》、气候节气来预测股市的方法,我们没有精力去证明其荒谬性,但是可以用实例证明其失误率(“骗线”率)太高,而几无任何操作价值。

  理解了“骗线”是一切技术分析指标使用的宿命,就应该泰然面对“骗线”,琢磨如何对付“骗线”。有一个有哲理的笑话:曾经有两个小偷,强盗A向强盗B抱怨,警察对于我们强盗总是如影随形,如果世界上没有警察,我们的日子真的要好过许多。强盗B郑重地对强盗A说,你错了,要是没有警察,世界上将会处处都是强盗,比我们身强力壮的人多了,没有警察,哪里轮得到我们做强盗,所以我们应该感谢警察。

  对于“骗线”,我们姑且也要保持这样的心理。从这个意义上说,“骗线”是技术分析者的朋友,就是因为有“骗线”,所以才吓退了一大批想用技术指标赚钱而又一知半解的投资者。在技术指标面前,也应验了马克思主义的闪光点,唯有不怕崎岖、不怕失败的探险者,才能最后在投资的宝山中汲取劳动的果实。从这点看,“骗线”应该是我们的朋友,琢磨骗线,战胜骗线,最终在投资中享受征服骗线带来的快感,才是每一个技术分析者应有的态度。

  事实上,在移动平均线的实战运用中,有起码60%的“骗线”是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规避的。如果刨去可以规避的“骗线”,剩下的那些“骗线”造成失误的比例,将大大降低实战的危险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平均移动线理论还是一种非常可取的技术分析手段。

  用三种方法过滤杂讯

  如果以每一次股票和移动平均线的碰撞,都视为均线理论的一次交易机会,那么,在使用均线的时候,就会产生很多的“杂讯”。如果严格按照纪律,在每次“杂讯”发生时都进行操作,那么,交易成本会很快侵蚀完本金。

  首先,我们可以用短期平均移动线和长期移动平均线的关系来消除一部分杂讯。一般正确的方法是用短期均线和长期均线的交叉来进行操作,实务中可用5天移动平均线和30天平均移动线的交叉(俗称“金叉”和“死叉”)来进行操作,如果5天平均移动线上穿30天平均移动线,就是买入信号,如果5天平均移动线下穿30日平均移动线,就是抛出信号。用此方法,至少可以过滤掉50%的杂讯。

  第二种方法,我们姑且取名“试错法”,这个办法的灵感来源于一个香港赌马的故事(见故事链接)。

  对于移动平均线理论的运用,也可以借鉴这一方法。在一二个很清晰的买入卖出信号出现后,往往会出现好几次“骗线”,当然,这不是有谁有意这样糊弄交易者,而是均线理论本身的特点使然。在这个时候,如果放过几次骗线的信号,接下来出现“骗线”的概率就会大大减少。例如,对近期的大盘行情如果以5天平均移动线和10天平均移动线作为一个均线组合进行观察,就会发现,在印花税行情后,上证指数一路下跌,到6月底,出现了一次均线金叉,即为买入信号,但是没有几天,大盘又掉头向下,形成了一次骗线;可是,空头并没有持续多久,在7月8日,5日和10日均线又形成一个金叉,但是这也是一个“骗线”……直到8月8日,均线系统一直在上证指数上下300点的区域缠绕,形成了三次失败的金叉和三次失败的死叉,这在上证指数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放过几次“骗线”,等待第四次趋势形成的时候,放胆杀进去,可能距离胜利就不远了(见附图)。但是现在均线显示大盘向下,还应该耐心等待。

  当然,在实战中,最为麻烦的是,你事前不知道均线系统哪次是真的会有一波行情,哪次会是一次失败的“骗线”。统计表明,在大的波段完成后,即均线系统非常有效地运作几次后,往往会有一段时间出现均线缠绕的“骗线”,反之,在反复出现“骗线”的时候,操作者应该十分小心,在均线系统反复折磨你之后,就极有可能出现一波很清晰地向上或者向下行情,目前的行情正处在这样的阶段中。

  十多年前,有一个平均移动线研究高手刘粮库(笔名良苦),曾经提出了一个有名的操作规则,叫“乱型不做”,即在均线缠绕行情中,尽量少操作。这个法则现在看来实用效果未必很好,因为在移动平均线的交易规则中,事实上事前是不知道每一波行情最后能够发展到什么地步的,但是,刘粮库提出的这个观点,在实战中还是应该作为操作者的一个重要参考。其思想的精神实质在于,在看不清楚未来趋势的基础上,还是忍一忍,少动为妙,机会将来有得是。

  对于杂讯,还有第三种方法。事实上,我们每天在股市中的操作不可能处于一个很封闭的环境中,会接受各方面的信息,对我们的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信息充分发达的现代社会。在这些信息包围中,实际上,可以形成一股我们姑且唤作“气场”的信息环境,这种环境在很多场合可以帮助我们大致判断大盘走势,如果这个气场明显和最近移动平均线所显示的信号相背离,那么,我们还是有机会按照基本面进行一定修正的。

当然,过滤移动平均线系统“骗线”杂讯的方法应该还有许多,事实上,在均线理论的实务探索中,这个理论的发展过程就是对付“骗线”的历程,相信人们还会发现出各种各样的对付骗线的方法,而每一个方法的发现,都是可以提升移动平均线均线理论获胜概率的一小步。   

  故事链接?

  在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有一个小伙子移民去了香港。他在研究香港人赌马的经验时,发觉了一个有趣的规律:香港人喜欢赌赛马,而香港的赛马比赛实际上是一个被操纵的赌场,经常有一些资质很好的赛马在比赛中莫名失败,使得押上这匹赛马的赌徒输得精光。经过统计,他发现,一些最好的马也不是每一次都有意输掉比赛的,如果好的赛马一直有意认输,几次过后,马通人性,其成绩就再也不能回复到最佳状态了。

  最后,这个大陆青年经过翻阅历年的赛马统计,发觉最多七次,优秀马匹总要以自己的最大努力跑出一次好成绩。所以,该青年就设计出一套简单有效的赌马规则,并严格执行之,最后在赌马上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赌马规则是你可以押任何一匹马胜利,每匹马都有胜负倍率。押的赌资如果输了,就一分不剩,如果赢了,马场给赌者翻番的资金。他的计划是,每次以100港币赌最好的马匹胜利,如果输掉,第二次就加码赌200港币,如果赢了,他两次一共可以赚100港币;接着就从头开始,再从100港币开始赌;如果输了,第三次就拿出400港币赌。第三次赢了,所赢得的利润为400港币,减去第一次的100港币,再减去第二次的200港币,剩下盈利为100港币。如果再输,就拿出800港币赌,依此类推。如果前六次都输了,只要最后一次赢,还是能够获得100港币的盈利。

  经过数次胜利后,他发现这个办法屡试不爽。一般都是到第三第四次,就已经能够盈利了,非常极端一直要到第七次才能盈利的概率非常小,但是,他还是保持很谨慎的投注方式。最终,这个大陆青年通过这个方法赌马,赢得了不小的财富。

关于“移动平均线理论”的操作要点(二)

在移动平均线参数的选取上,到底是选取较长时期的60天均线、比较短线的10天或者5天均线,还是统一按照比较适中的30天均线进行操作?这始终是困扰实战操作者的一个大问题。
在“杂讯”和“遗漏”间平衡
从稳妥的角度看,当然越长的均线越可靠,如120天平均移动线,一般每年只会形成1~2次拐点,趋势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例如,从2005年末持续到2007年年末的这轮大牛市行情,120 天移动平均线没有出现过任何一次骗线信号,一直到今年1月份才形成死叉,接着就是腰斩行情,也几乎没有出现骗线。严格依照120天平均移动线操作的交易者,应该既尽享了5倍牛市的大饕餮,又安全规避了最大熊市的大风暴。长期均线不容易出现骗线,也不会经常出现拐点,这是由其定义所决定的,要不怎么能叫长期均线呢?
但是,长期均线也有其缺点,就是出现的交易信号很少,一年或者二年才出现一次交易信号,这在平均移动线理论中叫做“遗漏”。“遗漏”和“杂讯”往往是一对矛盾体,“杂讯”多,“遗漏”就少,而“杂讯”少的均线系统,如长期均线,“遗漏” 就多。很多很好的操作机会,就容易白白浪费。所以,在这两者之间做出恰当的平衡,始终是让平均移动线操作者感到苦恼的事情。
在短期平均移动线中,如依据5天或者10天平均移动线,经常会出现很好的买入卖出信号。“遗漏”少了,但肯定其中的“杂讯”很多,所以大家现在一般使用30天均线作为操作的依据。
当然,有人喜欢用29天平均移动线,认为可以先于使用30天平均移动线的操作者,快速建立自己的仓位;也有人喜欢用31天平均移动线,希望等到趋势更加明确的时候,再动手不迟,这些都无可厚非。
实战中,30天平均移动线提供了一个比较合理的交易系统。在一般的年景,指数的30天均线大约可以提供大盘4~5次的操作机会,当然个股机会就更多了,而且30天均线一旦形成趋势,操作者还是有一定收获的。
事实上,如果今年严格按照30天平均移动线操作,1月18日就能很顺利地逃顶,空仓到印花税行情小赚一笔再空仓,一直到现在等待可能出现的后奥运行情,这样能使资金安全绝对有保证。
最近大盘在7月20日左右突破了30天平均移动线,5天、10天线在均线系统上和30天平均移动线形成了一个很经典的金叉。同时在国家政策维稳、国际油价大跌、美国股市反弹、奥运行情可期等利好预期因素作用下,感觉上是一轮行情应该呼之欲出,但最后30天平均移动线还是被轻易击穿,这表明市场极度虚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迷信政策,寄希望于政府出手救市,在这次下跌中的损失应该是十分巨大的。一般来说,熊市后期,大家已经对于价格比较麻木,大盘跌50点或者100点,其杀伤力绝不逊色于大盘从高位下跌。
而利用移动平均线理论,就可以比较容易躲过这次下跌。也许最近的下跌是这轮熊市最后的一次下跌了,但是如果在这次下跌中投资者损失累累,可能就再也没有勇气抄底了。
从最近的行情看,如果30天均线开始走平并翘头,应该是一个很好的买入信号,当然均线系统现在还没有金叉,还需稍微等候几天(见图1)。


用扇形理论揭开K线秘密
事实上,长期均线和短期均线是可以做一个转化的,我们姑且把这一原理定义为移动平均线的“扇形原理”。
我们知道,中国股市每一个交易日有4个小时,每小时等于12个5分钟,那么每天就有48个5分钟。也就是说,日K线实际上可以分拆为48个5分钟K线。
在日K线上,我们只能看到一个交易日最后的最高价、最低价、开盘价、收盘价,看不到在这一天中股价如何变化,但是5分钟K线就可以清晰地显示股价运作的细节。
我们把这种打开的过程看作是如同打开扇子的过程,当扇子合拢的时候,我们什么也看不到,一旦扇子徐徐打开,所有的K线秘密一览无余。
在平均移动线的运用中同样如此。如果我们看5天平均移动线,只能看到5个收盘价和1个平均价,但是,如果我们打开5天平均移动线,同样看5天的股价运行和移动平均线,这时我们看到的是240个价格和一条240个单位的平均移动线(每天有48个5分钟,5天有48×5=240个5分钟)。
尽管在日K线和5分钟K线图上,这两根线的线形基本一致,但是从观察者的角度看,5分钟的图形要比日K线的图形舒展得多,内涵丰富得多。
这样,我们就把短期移动平均线和长期平均移动线统一起来。如果不看时间单位,长期均线和短期均线可以进行任意切换,5天线就是240个单位的5分钟K线,30天线就是240个单位的半小时均线。
反之,许多投资者喜欢看月线,看年线。实际上,月线就是约22个交易日的K线组合,10个月的月平均移动线就是220天的日平均移动线。
有时候,在一天的交易中股价一直下跌,只是最后几分钟被急拉上去,虽然在日K线图上形成了一个漂亮的中阳线,但是事实上,如果打开5分钟K线图,股价运行的秘密一目了然。
所以在实战操作中,如果电脑容量允许,我们应该尽量保留长期的5分钟、30分钟K线,在观察的时候,尽量看5分钟、30分钟K线的长周期均线。依据长期均线不容易产生骗线的规律,赢取尽量大的利润。
两个经典战例
现在我们举一二个例子,看看均线的扇形理论如何在实战操作中发挥神效。
先举最近对行情有先知先觉的券商牛股——国金证券为例。如果看日K线,该股超跌反弹,依据均线理论很难操作(见图2)。但是,如果我们打开15分钟线,依据15分钟的30个单位平均移动线,就可以在29元不到的价位提前介入,在2天内获取15%的利润(见图3)。


再看最近的牛股亚通股份。该股日K线在6元附近发出买入信号(见图4),而在15分钟K线中,5元左右就已经发出了买入信号(见图5)。在两周的时间内冲上8元多的高位后,短短14个交易日获利60%。但是,如果不依照15分钟平均移动线的卖出信号,大半的利润就会在5个交易日内损失掉。


在一般实战中,我们比较倾向于运用15分钟K线图进行操作。现在通用的乾隆、大智慧行情软件,在均线周期切换中都有切换热键。从日线图到15分钟图往往就是一键转换,这样,我们在日线图和K线图之间就可以很顺畅地进行切换
当然,在K线周期的转换中,5分钟、15分钟K线有时因为成交量太少,经常出现不连续的K线。实际上,这也是所有K线在运用中的一个重要规律,就是在成交量少的时候技术指标往往失效,这个原理我们将在今后的论述中展开(未完待续)。

关于“移动平均线理论”的操作要点(三)

如何在使用中规避“X”交叉 ,

在移动平均线的实战操作中,所谓的“骗线”就是指在空头市场,股票价格向上击穿了移动平均线,但是没过几天,价格又回到了均线的下方,使得此次操作陷于套牢境地;或者反之,在多头市场,股价向下跌穿了移动平均线,操作者依照纪律卖出了所持仓位,但是没有几天,股价又回到了均线上方,重拾升势,使得操作者眼睁睁看着价格上升,失去了获得更大利润的机会。
  在前边几期的文章内,我们已经从大的方面讨论了如何看待“骗线”的方法和态度,这次,我们要从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的角度,来设计出如何抗拒“骗线”的方法。
  如何应对“X”交叉
  在诸多“骗线”的形态中,移动平均线出现最多的就是交叉骗线,俗称“X”交叉。所谓“X”交叉,就是在一个多头市场中,移动平均线还在下降的途中,股价就开始上刺均线,通过股价在均线上方的多日驻足,最后提拉均线,跟着股价上升。这个与移动平均线的经典用法是不同的。移动平均线最舒服的用法,是均线走平的时候,从下方刺破均线,从而拉动均线上升(如图1)。(空头市场相反)
  在移动平均线法则运用中,如果能够解决“X”交叉所形成的操作失误,那么,运用均线理论炒股,那简直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了。所以,一批又一批的移动平均线的高手,都在顽强地和“X”交叉做各种各样的斗争,力图找出能够抗拒或者减少由“X”交叉所形成的失误,从而增加股市收益率。
  现在有一种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运用2根移动平均线,组成一个黄金交叉的组合。由于单天的价格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外界因素干扰,所以,我们就选取一根短期均线作为操作的参考,来平滑每天的波动杂讯。例如,在按照30天均线进行操作的时候,进出不直接采用日K线,而是运用5天均线。当5天均线和30天均线形成交叉的时候(在多头买入市场叫金叉;在空头卖出市场叫死叉),就算30天均线还在下降趋势中,我们也可在靠近30天均线的地方买入。
  当然,在买入后的几天,30天均线还在缓慢向下移动,如果这时股价下跌,尽管股价已经跌破了买入成本价,但是可能还是处于30天均线上方。如果这时抛出,按照移动平均线法则,是亏损的。那么,这时,比较经典的做法就是跌破5天均线后卖出(见图2)。当然,这种操作的风险在于,可能股价在跌破5天均线后,又反身向上,继续上涨,这样,可能就错失了后边的行情。(这种事情经常发生,而且发生的概率往往不小)。
  但这样操作的好处是套牢风险很小,大不了就是错失行情。如果按照股价沿着5日均线一路上涨,并最终把30天均线也拉升向上,买入者当然也可以顺当地坐一次电梯,赢得比较丰厚的利润;反之,如果股价在伴随着5天均线上刺30天均线后,又下跌了,按照5天均线抛出,至少这笔交易是没有损失的(这里忽略交易成本)。进有收益,退无风险,这样的投资应该值得一试,更何况在股市操作中,不怕不赚,就怕亏钱。只要不输,在股票抛售后,总能等到下一次买入机会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移动平均线的最大优点,它也许并不是最能赚钱的技术指标,但是绝对是风险最小的技术指标。
  在黄金交叉的具体运用中,短期移动平均线的选取参数可以多种多样,可以运用15分钟的60个单位移动平均线作为短期均线。为何用这根线?主要是因为这根均线相当于4天半的移动平均线,和5天移动平均线差不多。
  这就用到了我们第35期文章中的“扇子”理论,在5天和30天移动平均线的黄金交叉点的附近,我们打开了一把“扇子”,5天均线看不清楚的地方,用15分钟的60个单位线就一目了然了。
  宁可不做碗不可不逃锅

  还有一种走势,叫碗状和锅顶。一簇K线在一个类似圆弧底的均线上堆积起来,形成一个碗状的结构,最后一根阳线冲出颈线位,形成一波波澜壮阔的行情;或者相反,一些K线在行情尾声的时候,形成了一个类似锅顶的形状,均线成为锅盖,当一个中阴线出现,股价如水银泻地,一路向下。
  在这两种情况中,碗状走势最后形成行情的情况不多,尤其是在熊市中,经常会有阴线破坏这种行情,例如,最近大盘从6月到7月的行情,就是标准的碗状结构行情,但是几根无情的阴线,一下子就敲碎了形状完美的大碗。
  而锅顶行情最后下跌的概率就大得多,80%的锅顶行情最后都很经典地跌下来了。所以,一般均线操作者都会谨记一句俗语:“宁可不做碗,不可不逃锅。”碗状结构不做不要紧,以后有得是机会,大不了不赚;但是如果有持仓,看到过锅顶的形状,一定得先卖出以规避风险。
  当然,也有一些走势,股价离开长期移动线平均很远,一下子就跌下来,然后立刻又上去了。在这种情况下,要用短期移动平均线来把握买卖时机,更要用“扇子”理论来做放大镜(如图3、图4),这种如同蜻蜓点水的机会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而且短期获利都是很丰厚的,经常几个交易日就有30%左右的利润。
  选取均线参数有窍门
  这里,就又遇到一个什么时候长期移动平均线比较有效,何时短期移动平均线比较有效的问题。
  具体如何选取均线的周期参数,有两点原则可以参考:第一,成交量大的时候,短期均线往往比较有效,反之,成交量小的时候,就是流动性差的时候,短期均线就很难有作用。例如,在B股市场,由于流动性不足,5天、10天移动平均线经常是不具备可操作性的,就算30天移动平均线也往往失效。只有在大行情来临的时候,中短期均线才有用武之地,而60天移动平均线,乃至更长的移动平均线,往往能够指明行情的大致方向。在熊市阴跌行情中,短期移动平均线也没有什么用处,而60天、120天移动平均线的指示作用则非常有效,其背后的原因也就在于阴跌行情中,往往换手率较低。
  当然,我们这里指的成交量也是指的换手率,而且必须是有效换手率。投资者经常会看到一些股票的换手率很高,但是股价反应很呆滞,在图形上看到的是一个经常横盘的走势,价格变化不很光滑,这一般就是庄股走势,说明筹码被庄家全部控制,这些成交量都是庄家的对倒盘,其实际换手率极其低,所以,运用短期移动平均线就会中了庄家的圈套。
  第二个原则是,当股价远离长期移动平均线的时候,往往短期移动平均线比较有效。用一句行话说,就是乖离率较大的时候,往往是短期均线较有效的时候,反之,则是长期均线比较有效。一般来说,股价总是围绕着长期移动平均线运动,当股价远离长期移动平均线的时候,按照均线理论,在图形上,要么是均线向股价靠拢,要么是股价向均线靠拢。由于长期均线变化比较缓慢,所以,这时短期均线就比较容易发生作用
  还有一种操作方法,叫做乖离率。就是当股价远离长期均线到一定的程度,一有机会,就反向操作。例如,当个股相对于长期移动平均线的乖离率大约30%的时候,如果股价在长期均线之下,就寻找机会买入股票;当股价向长期均线回归的时候,就抛出股票获利。当然,由于中国的股市还不能做空,在期货操作中,则可以反向操作,即当期货价格在均线以上很远的距离,例如30%以上时,就开始在期货价格上加码做空,越涨越买;一旦期货价格向均线靠拢,就平掉手中的仓位获利了解。
  当然,这种做法也为一些比较严格执行移动平均线法则的操作者所不认同。一般来说,他们认为,不能和长期移动平均线平均反向操作。例如在长期均线向上的过程中,在期货市场不管何种情况都不能做空;反之,在长期移动平均线平均下降的过程中,不管短期均线如何完美,绝对不进行任何买入或者多头操作。这样,尽管肯定会失去不少很好的机会,但是也可以少犯很多冲动的错误。还是那句老话,在股市操作中,赚得少,赚得慢,无所谓,宁愿积小胜为大胜,依靠复利一点点做大,也不要始终在大输大赢中辗转反侧。
  按照精确算法,在沪深股市中,如果一次操作输了3%,那么下一次操作赢了3%,如果不算手续费,其总资金就会折损0.09%(如果算上0.8%的A股手续费,损失为3.6%,即(1-0.97-0.008)×(1+0.03-0.008));如果一次操作损失了10%,再赢了10%,不算手续费,本金将折损1%(如果加上手续费,则本金损失3.7%)。扩大之,如果输赢各为50%,则算上手续费和不算手续费的本金损失分别为25%和26.5%。也就是说,不要小看输输赢赢,小的失败,都必须以大的胜利才能挽回损失。
  从这个意义上说,尽量避免小的失败,也许是移动平均线原理最值得提炼的精髓。当然,在均线的操作中,也会经常有非常经典的时段,可以让遵守纪律,敢赌敢赢的操盘手赢得很安全的利润。一般在股市操作中,如果用好均线理论可以使人有时在短短几个星期内赢得二、三倍的非常轻松的利润,而接着又躲过50%以上的暴跌。
  当然这一切都必须是建立在严守操作纪律的基础上。曾经有一位华尔街的投资家在录用新的员工中,尤其喜欢有军人背景的职员,这应该不无道理。记住,任何人性的一个小小的缺点,也许在日常生活中不会为人们带来太多麻烦,但是在金融投资操作中,往往会被放大一千倍乃至十万倍。

关于“移动平均线理论”的操作要点(四)

以最近的牛股红宝丽为例,如果依据20天平均移动线操作,在8月上旬行情开始发动时并没有买点,在8月11日达到股价的第一个高点附近,如果贸然买入,接下来的回调就可能套牢投资者,只有等到13日、 14日股价跌到低点的时候,才可大胆杀入,接着是第二轮上升,均线每天以15~25个点的速度上抬,做多者才能安心持股待涨,6、7个交易日收获20%的利润(见图4)。

  乖离率越小越安全
  在上升的均线中,股价离开均线的幅度就是乖离率。计算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价格除以均线的数值减去1,如股价是12元,对应的那天30天平均移动线的数值是11,乖离率就是9%。
  在依照均线法则操作的时候,买入的时候越靠近均线上方越安全,也就是说,乖离率越小越安全。
  均线和股价的关系一般有两种(见图5):一种是股价离开均线后如楼梯状上升,那么在a点、b点、c点都是不错的买入机会;一种是锯齿形的回调拉锯形态,这时在d点、e点都是绝佳的买入机会,如红宝丽。应该说,后一种形态的获利更加丰厚。

  后一种形态的形成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主流庄家主动回调,震仓吸筹,其特征是回调时候成交量急剧缩小;第二种情况是大盘强烈回调,带动个股顺势回调。其中后者更是很好的建仓机会,往往几个交易日可以有20%甚至50%的获利。当然,大盘回调时,个股走势也很凶险,这时买入需要极大的勇气,正所谓富贵险中求。
  用止损天数寻找最佳买点
  斜率和乖离率构成了移动平均线法则最主要的一对矛盾。当均线开始陡峭的时候,也就是斜率开始放大的时候,往往预示着行情发动了,但是这时候股价一般都远离了均线,即乖离率很大,不存在买点;反之,均线比较平缓,其乖离率就很小,但是这类股票行情没有发动,形成“骗线”的机会就很大。如何在乖离率和斜率之间找到平衡,即在斜率很大的情况下,去找到一些乖离率不大的股票,也就是说,在已经发动行情的股票中寻找好的买点,增加资金的使用效率,这才是均线理论最令人兴奋的事情。
  在这种寻找中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是依照平均移动线法则操作,越是距离这波行情底部越近,买入越安全。因为一波行情会产生不止一个买点,其中,最高的一个买点就在行情的尾声,所以买在a点比买在b点好,买在b点比买在c点好(见图5)。
  其二,越是有成交量的斜率,越是可信。看一波行情是否值得做,成交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成交量,也许就是某一庄家自己的拉抬,就算形成斜率和乖离率的很好搭配,也不应该贸然介入。还是要切记这句老话:没有成交量,均线不可信。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综合均线斜率和乖离率之间的矛盾,以一个指标而不是以多个参数寻找买点呢?这里我们发明了一个指标,姑且定义为止损天数。
  所谓止损天数,就是平均移动线的乖离价位除以均线每天的爬升点位,也就是说,还有几天平均移动线会跟上股价,其单位是天数。
  在这个计算公式中有两个假设,第一,假设股价在未来几天不变;第二,假设均线在未来几天的上升速度不变,即斜率不变。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止损天数=(当日股价-当日均线对应值)÷(当日均线对应值-前一交易日均线对应值),
  如:今天的股价是10元,30天平均移动线在9.5元,昨天的股价对应的移动平均线值在9.4元,那么,股价与均线的差距10-9.5=0.5元,均线每天上拱9.5-9.4=0.1元,那么,0.5÷0.1=5(天),也就是说,持有5天后,30天平均移动线可以跟上股价,换言之,在9.5元买入该股的投资者必须忍受5天,等到第5个交易日,均线才会对股价起到支撑作用,这时无论是抛出还是持股待涨,投资者在具体操作时就有所倚靠了(如图6)。
  当然,在同样的情况下,止损天数越小越好,越小买入越安全。而运用止损天数,也要求平均移动线的乖离率要尽量大才有效。在均线平躺的时候,止损天数再小也是无效的。
  有一种极端的情况,就是在均线很陡峭地向上时,止损天数是负数,这种情况往往是股价一下子回调过深,向下穿透了均线,这时候,一旦股价回抽就是很好的买点,也算是一种险中求胜的方法。还以红宝丽最近的走势为例,实际上,该股在8月14日就出现了这种经典行情。按照30天均线,该股当日的止损天数在刺破均线时是负的,也就是说,即时价格减去均线的价格是负的。如果当日捕捉到这种稍纵即逝的战机,回报会相当丰厚。
  止损天数作为乖离率的发展指标,解决了斜率和乖离率之间的矛盾,大大减轻了操作难度。至于如何在实战中更好地运用这个指标,我们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开辟一个崭新的话题:电脑炒股。

关于“移动平均线理论”的操作要点(五)

如何运用电脑玩转均线,在前面的文章里,叙述的都是如何用移动平均线理论去指导单个股票的操作。 但是,如何在 1700 多只股票中,以最快的速度去抓取最符合均线买入条件的股票,或者按照均线法则,对市场中的所有股票按照某个指标,如乖离率、止损天数进行快速排序,以利于买入冲劲最足、风险最小的股票,这就需要运用计算机编制程序来解决了。

  这次,我们就来谈谈如何利用计算机辅助投资者买卖股票,但是之前我可能要花一些篇幅,谈谈用程序炒股的理念和原则,也举一些例子,告诉投资者在用电脑炒股的过程中,哪些事情可以做到,哪些事情不可能做到。

  麻将操作和电脑炒股的相通之处

  麻将是中国的国粹。如果去掉赌博的成份,完全按照游戏的角度看麻将,可以发现,玩麻将与炒股票有不少相通之处。如果运用计算机软件来打麻将,实际上可以取得更好的收益。

  我们假设: 打麻将的 4 个参与者的算牌水平完全相等,记忆能力完全一样,运气值也完全一样,那么,很明显,每个参与者的赢牌概率是 25%。

  第一步, 如果假设在 4 个打麻将的参与者中, 有 1 个人可以记笔记, 把每个人的出牌情况全部仔细记下来, 而另外 3 个人则不行。 这样, 这位有做笔记特权的麻将参与者, 应该可以把他的赢牌概率提高10%,最终,他的赢牌概率是 35%,剩下的 3 位就降到了 21.7%。

  第二步, 假设这个有做笔记特权的参与者,在打麻将的过程中,可以有绝对充分的时间, 对于其所做的笔记进行充分运算, 而其他 3 位参与者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牌。这样,这位有特权的参与者,其成功概率又会有所提高。 假设其赢牌概率又提高 10%,那么,其成功概率应该为 45%,而其他 3 位的概率就降低到 18.3%。

  之所以做这样的假设,是想说明如果可能,可以设计一个打麻将的机器。如果用这个机器来辅助操作,就算这个机器的运算水平和麻将台子上的4个人一样,也可以使得赢牌的概率大大提高。当然,在真实的游戏中,是没有人容忍别人带一台麻将运算器来参与游戏的。而炒股票实际上就是亿万个人在一起“打麻将”。在实际操作中,是允许任何一个投资者带着工作电脑帮助博弈的。

  实际上,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炒股和打麻将有两点是可以类比的:第一是速度,第二是记忆能力。投资者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看到有些个股放量上攻时,往往已经涨了5%、6%,追之可惜,弃之又不舍。

  所以,利用电脑炒股,就相当于打麻将的第一点———速度快。电脑一秒钟可以扫描几千种图形,比起人力一个个翻看个股,速度快几千倍。这就相当于打麻将者可以用比别人多上百倍的速度思考出牌。第二是电脑可以记忆无数图形。只要设计好程序,一旦个股呈现出来的图形和电脑储存的图形相匹配,就马上可以跳出显示,就如同打麻将的人做了许多笔记。

  这里所谓的电脑炒股,就是相当于把一些上涨概率较大的图形,用程序让电脑记忆下来,高速、反复地与实际市况做比较,一旦发现相似图形,就立刻进行预警,从而为投资者争得几分钟的先机。

  不要奢望发明自动炒股机

  在我刚刚开始从事股市操作的前几年,就感觉到软件程序对于股市操作的重要性。基于自己经常不能遵守原本设计好的炒股纪律,屡屡违反操作流程,最后失利的惨痛教训,就希望能设计一套自动炒股的程序,设定初始数据和买卖条件,让电脑自己来操作,摒弃人们投资过程中遭遇到的情绪干扰。

  简言之,就是设计一辆自己能开的自动汽车,在电脑上设定起点和目的地,再设计好程序,比如遇到红灯怎么办?遇到行人怎么办?遇到堵车怎么办?……想法很好,但是真的着手开始设计炒股软件的时候,却发觉困难重重。

  为什么呢?主要是要考虑的意外情况太多。实际上,就如同设计一辆自动汽车,路面上可能出现的情况是非常纷繁复杂的,要在电脑中穷尽诸多可能性,实际上所费的成本将大得难以想象。比如,不仅是红绿灯、行人、堵车,万一有路段临时修路,自动汽车应该如何应对?万一遇到闯红灯的人,如何应对?是服从红灯还是照顾违章者?看到穿越马路的老者,要避让,万一是条狗,自动汽车应如何应对?等你设计好如何识别狗,如何避让狗后,万一来只猫,自动汽车又该怎么办呢?

  所以,设计一辆全自动的汽车,实际上几乎是不可能的工作。但是,如果设计一辆半自动汽车,例如,不预设其起点终点,在城市闹市区,是人工驾驶,只有到高速公路上,才开始自动驾驶,自动保持车距,自动避让,自动控制速度,到达终点附近的城市后,又恢复人工驾驶,这样的半自动汽车的设计难度就小许多了。也就是说,把最难的部分还是用人工解决,而容易的部分通过程序解决。这样就减少了 99%的工作量,达到了 50%的功用,这个半自动的程序才算合适。

  这个比喻用到炒股软件中,就是说,不要奢望能够容易地编造一套自动发出买卖信号进行股市操作的程序。但是,如果我们在炒股软件中,加入了人的一些判断,软件会在许多条件下提示人,提醒人,而最终做决定的还是人。这样,炒股软件的设计难度就大大降低,也能起到不错的作用。实际上,在现代飞机驾驶中,已经用到了这个思想。在起飞和降落的几分钟内,飞机由人工操作,在空中飞行时,由电脑直接操作,万一有紧急情况,电脑会很迅速地提醒飞行员,切换到人工操作。实际上,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有 95%以上的时间是由程序自动驱动的, 只有 5%的起降时间是人工驾驶的。

  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电脑是可以帮助人炒股的,但是不要期望电脑可以取代人的作用。实际上,现在市面上很多炒股软件,几乎都会吹嘘说用了软件后包赚不赔。稍动脑子想一想,这些公司卖软件无非是为了盈利,如果真有这么好的软件,为何这些设计者不坐在家里,直接炒股赚钱?按照前边所叙述的情况,要发明一种自动炒股的软件,其工程量不会小于设计一个战胜国际象棋特级大师的大型电脑。

  利用均线中的排序功能

  现在, 我们先用电脑来尝试设计一个最为简单的功能, 为实际的投资操盘服务。

  在前几次说到运用移动平均线法则的时候,我们说到所选取的移动平均线的斜率越陡峭越好,均线上升幅度越大,就越容易止损。现在,第一步就是设计一个移动平均线斜率指标,并在电脑的自选指标中,编写一个新的指标并进行排序。先要设定一个公式的值的名称,假设这个公式的值是 A, 即 A 指标。其次,一般先要设置一个缺省参数值,就是选取多少天数的均线这个值 (例如 N,一般都可以随时按照投资者的要求进行调整), 公式的值 A就是当日均线的值除以前一日均线的值:A=P(t)/P(t-1) (P(t)就是当日均线的值,P(t-1)就是前一天均线的值)在实战中,我们可以进行条件选股。 当 A 值大于多少的时候,我们认为其已经进入发动状态,可以进入买入备选品种名单了。 一般来说,如果是 30 天移动平均线,可以设置其 A 值大于 1.05,如果 A 值大于 1.05,也就是说,均线每天上抬5%,这个股票的冲势应该很足了。由于现在的行情处于熊市,移动平均线每天以 5%的速率上抬的情况几乎没有。

  如果做短线,例如,把参数设定为 N=5,也就是按照 5 天均线观察,本周斜率大于 1.05 的股票就可以自动跳出来了,分别有开开实业和杭萧钢构,也就是近日的牛股,所以,以此观察,利用这个指标和这种电脑选股方法,是应该对人们炒股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当然,今后还要介绍更好的方法,告诉大家如何利用这些电脑炒股手段,尽早发现牛股。

  上面先用了一个单指标选股方法的实例,可以看出,最简单的电脑程序选股有两个方面,第一是电脑选股,即设定一个指标,让电脑进行选择,符合指标条件的就跳出来。当然,我们可以不断加强或者放松约束条件,即修改 A 值。

  其次是进行排序。 可以就 A值进行排序,即不仅需要符合条件的个股,而且希望按照个股的上涨剧烈程度进行排序,以便优中选优,强中选强。

  其实, 早在 10 多年前的股票软件如钱龙软件中,就有一些条件选股功能。例如,就一些财务指标、股本大小,或者一些简单的技术分析手段, 如金叉, 死叉,3 根小阳等,进行一些简单地选股。但是,其缺点是不开放性和不即时性。不开放性,是指投资者如果自己在操作过程中有心得,不能进入程序内部进行编程;不即时性,是指这些指标不能在盘中随着行情不断刷新。现在电脑的程序已经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实时。稍微好的免费行情显示软件,已经开放了一些窗口,如果自己有一定的编程能力,就可以进行一定的条件选股。更为可贵的是,现在的电脑可以将投资者自己编写的指标取值,而且是即时刷新的排序,这就大大提高了技术分析爱好者的操盘能力。

  我们前几期叙述过的一些运用移动平均线的规则进行炒股的指标, 都可以在电脑上实现。 最简单的如乖离率指标 (假设为 G指标), G 值就是将当日的价格 J除以当日对应的均线值 P。 我们当然可以对乖离率 G 进行条件选股,G 低于 3%的就是靠近均线的股票,可以关注; 当然, 按照过去一个做乖离率的方法, 也可以选取一个很极端的 G 值, 例如大于50%的 G 值, 把它挑选出来,说明这些股票偏离均线太远, 如果是位于均线下部, 就会被均线“拉回来”, 所以这些股票也值得一搏。

  当然,也可以用我们上期(第37 期)介绍的止损天数,进行更精确的计算。 假设止损天数用 T 表示:T=(J-P)/(P(t)-P(t-1))(在这里,(J-P)指的是股价和均线的距离,(P(t)-P(t-1))是指当日均线和前一天均线的差距,就是每天均线抬升多少)同样,在这里可以设定止损天数的值,把小于止损天数多少值的股票挑选出来(止损天数当然是越小越好),或者把止损天数作为一个技术分析的指标,进行全市场的排序,把最接近移动平均线的股票找出来。当然,这还是比较粗糙的算法,实际上在电脑软件的运用过程中,还要复杂得多。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究电脑炒股更深入、也更有效的算法。

关于移动平均线理论的操作要点(六)

中国股民用电脑炒股,始于钱龙软件。这个从台湾引进的股票软件,曾经是一代又一代中国股民最值得信赖的股票信息来源。即使发展到现在,经过近17年的沧桑变化,现在的其他股票软件要在市面上流通,也必须遵照钱龙软件的操作习惯,可见其用户习惯的影响力之大。
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的深圳国际信托公司属下的证券业务部(即国信证券前身),在上海虹口的东长治路开了一家证券营业部。由于该公司在深圳是市场份额占据老大地位的证券公司,他们认为钱龙软件老土,就自行开发了一套股票软件,强迫股民必须运用该套软件,并卸掉了钱龙软件。结果没有几天,客户逃掉一大批,最后只能重新装上一套钱龙软件,实行双软件运作,任由股民选用。由于该公司自己开发的那套软件好几年都几乎没人使用,最后只得不了了之。
钱龙软件好在哪里?十几年来的实践证明,一是稳定,二是便捷。行情稳定对于网络时代的股民来说,是不大会有切身体验和感受的,而对于20世纪90年代的老股民来说,当时选证券公司开户会注重四大因素,行情稳定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另外三项是佣金孰高孰低、跑道是否快捷和是否能够透支)。钱龙软件采用DOS 层面开发,比起当初许多用Windows开发的软件,尽管略显落后,但是稳定性绝对是一流的。
而钱龙软件的便捷,更是使之成为十几年来国内证券软件的行业标准。钱龙软件有许多热键,如61回车是涨跌幅排名、03回车是大盘指数,05回车是分时图和K型图的切换,至今还是其他股票软件不可改变的热键习惯,也都是按照钱龙软件习惯设置的。
事实上,过去十多年,很多股票软件都是拾钱龙软件的牙慧,或者稍微变化一些小的操作功能,或者就是转化几个屏幕颜色。而从类别上和钱龙软件都一样,不应该被称作炒股软件,而应该叫作股票显示软件。


分析家软件的革命
实际上,炒股软件当中真正具有开创性的和里程碑的品种是分析家软件,其最主要功能是开放了指标编辑功能,也就是在软件设计中,把投资者的一些需求用编程的形式制作了一系列指标,以选择符合选股条件的个股。而且这种编写并不需要深入电脑内部程序,一个具有一般编写BASIC或者C语言能力的人员,只要肯稍微下点功夫熟悉分析家内涵的函数,就可以写出很多选股指标。事实上,这种编写也可以非常繁杂深奥,可以把一些股票K线图的形态,用上百行、乃至几百行的程序表述出来,在现实行情中进行对比,选出上涨概率最大的股票。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分析家当初用网站建立了一个BBS,邀请了一些对股票和软件编程都很在行的高手。只要客户有问题发一下帖子,不论繁简,几天内就会有热心人把编程答案放在论坛上,或者由版主解答。这种气氛使得分析家软件在全国范围内集结了一大批拥趸。
但是,分析家软件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产品好,营销不好,对于客户的培养始终放之任之,换言之,没有盈利模式,最终无法为继,整个公司连同软件一起被大智慧软件收购。


别把股票软件仅用作行情显示
大智慧软件的出现在一开始并不为人们看好。大智慧开始是以模仿钱龙出现的,其界面、功能与钱龙几无二致。这样一家软件公司的迅猛发展,应该归结于两大因素:第一是互联网因素。这时候互联网刚刚开始进入证券业,钱龙软件对这个趋势视而不见,而大智慧软件则利用那时证券公司发展远程客户,需要免费炒股软件的时机,迅速打开市场;第二,其塑造品牌,发展用户,运用了与脑白金类似的推广手段,在电视上反复播放广告,灌输炒股就用大智慧的概念,把自己打造成为选股软件,而非显示行情的软件,此举赢得了一大部分远程操作的新股民,并迅速占领市场份额。
如果大智慧软件的发展就止于此,那么大智慧和坊间流行的诸多软件不会有多大的差别。但是大智慧不但不断推出更新的功能,还在前几年收购了国内证券软件的龙头老大——分析家,把分析家最优秀的产品——自编程序功能镶嵌在即时行情中,从而使得中国的证券选股软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原来分析家做得最好的就是开放指标设计,投资者可以在分析家的软件中自己编辑指标,设计完成后,进行一定的条件选股。一般来说,这些选股在实战中需要进行六七步的键盘操作,大约耗时5~10分钟,而大智慧设计了一个划时代的功能,就是让炒股者把这些指标直接做进电脑程序,直接放在操作界面上自动操作,自动刷新,即时显示。(当然,这与现在电脑硬件技术的发展也有关系,硬件的容量和运行速度都能够支撑这种海量运算了)。


电脑炒股程序实例
在我前几期文章中所述的一些指标,如移动平均线的斜率指标、止损天数指标等,我们可以在股票的显示界面上把它们随意设置在涨跌幅、成交价旁边的任意位置,点击一下,就可以进行即时排序。
本周有投资者来信询问如何在大智慧软件上设置均线斜率,本期我们举一个例子为大家介绍,并告诉大家如何把它放置在股价和成交量的旁边。
首先,第一步我们要建立指标。在大智慧软件的主界面栏目中点中“公式”一栏,里面有一列子栏目公式管理;选中“自编”,在“技术指标”栏目中,点击“新建”,进入编程界面。
在编程界面的上方,软件会要求编程者填写公式名称,编程者也可以把这个公式的一些精要填写在“公式描述”中。
具体“斜率”的编程写法,就是以下这些内容:
AA:=MA(CLOSE,N);
BB:=REF(MA(CLOSE,N),1);
P:AA/BB;
解释一下,其中的AA是指当日移动平均线的值,AA等号右边就是其C语言的描述:MA就是程序内部规定的移动平均线的函数。在一般程序中,都把英语的 MOVE AVERAGE(移动平均)作为均线的简称,即MA。CLOSE就是英语中收盘价的意思。请记住,在即时行情中,它是作为随时变动的即时价解释的。N是天数,可以调节,例如5天、30天。第一句程序的意思就是:我们假定AA是N天30天均线的值。
第二句,是指设定BB是前一个交易日的移动平均线的值。REF (X,1),在编程中泛指一切在前一交易日发生的事情,如REF(CLOSE,1)就是指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另外,1可以变换,可以是2、可以是3,1在这里指的是前一个交易日。
这样,我们就知道了现在的移动平均线的值,知道了前一个交易日的移动平均线的值,第三句就是把现在的均线值去除以前一个交易日的值,得出最终的取值。我们随意定义一下名称,假设定义为PP指标(包括前边的AA、BB都是随意定义的,无任何特别意义)。
在这段程序中,我们还要定义一个参数,就是N。参数的意思是我们可以随意进行取值,例如5天、30天、120天,这样方便随时修改,而不是动不动就直接修改程序。
在这个编程界面的上方有一个参数取值表,我们可以把N定义为参数名,取值范围为5到200(单位不用写,实际上是天),步长就是最小的变动单位,当然就取值1。最后还要取个缺省值,就是我们开机的时候,一般取一个几天的移动平均线,不妨取值30天。
编程工作完成后,我们回到大智慧的主界面,在一个个股票行情显示的界面中,可以在第一栏(就是股票名称、价格、成交量、涨幅这一行)右键单击,显示下拉菜单:点入“技术分析”,进入自编指标,在指标中点击:斜率(就是我们在编程中自己定义的那个程序名称),最后点击确定。那么,在分类股票行情显示的主界面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即时刷新的斜率指标了,如同涨跌幅、成交量一样。
在选定指标的过程中,电脑右侧会出现一个框,对N进行取值,你可以随意更改。在实战中,为了更加方便,我们可以在主界面放置三个斜率指标,分别取值5、30、120,分别为5天均线的斜率、30天均线的斜率、120天均线的斜率,配合短线、中线和长线的炒作。
而且,为了观察方便,在大智慧软件中还可以在界面上左右任意移动栏目,例如,如果投资者喜欢经常观察均线斜率,而对买盘、卖盘不感兴趣,就可以删除卖盘、买盘指标,或者把这两个指标放到很后面的界面去。这样,投资者就可以布置自己的界面,把最喜欢、常用的指标放在最显著的位置。
如果按照9月11日收盘价计算,5天均线斜率排在前边的是大江股份600695,航天动力600343、交大南洋600661,大西洋600558、东方明珠600832、深鸿基000040和宏源证券000562,都是极弱市道里面的短期牛股,说明这个指标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便捷是炒股软件的生命
一个选股软件是不是好用,功能是不是较多是一个很关键的方面,但是操作起来是否方便,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钱龙软件称雄沪深股市近20年,其热键功能至今为大家称道,一些操盘手用起钱龙软件的熟悉程度简直是出神入化。而钱龙软件最大的好处,就是几乎所有功能都可以用0到9的小键盘完成,这个便捷程度至今没有任何一个软件可以超越。可惜的是,绝大部分的投资者用了十几年的钱龙软件,其中50%以上的功能并没有了解并使用,对于其中的最精妙的热键功能,许多人还是不知道。
现在的大智慧软件功能更加强大,更加开放,但是同样的道理,软件越发达,被使用的部分占比就越小,大智慧软件的绝大部分功能也都被浪费了,许多投资者还只是把它当作一个股票行情显示软件在使用,殊为可惜。
下面,我们把止损天数的编程公式也附在后面,供喜欢编程的投资者参考:
AA:=MA(CLOSE,N);
BB:=REF(MA(CLOSE,N),1);
Q:(close-aa)/(aa-BB);
其中:close是指当日收盘价,在盘中是指即时价。
平心而论,中国股市的发展尽管只有十几年,相比欧美股市的上百年历史应该算是很幼稚的,但是,中国的股票软件在全世界范围内却是位居前列的。
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股市的后发优势,另外一方面是中国股市的全民化特征。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有上亿的、拿着几千、几万元人民币的小投资者,每天在股市中进出搏杀,这就催生了股票软件市场的发达,软件商们必须想出各种各样的招数,去满足各种各样的技术分析高手的稀奇百怪的要求,这在欧美成熟市场是难以想象的。

关于移动平均线理论的操作要点(七)

电脑操作进阶和均线操作精髓

--——关于“移动平均线理论”的操作要点(七)

2008年09月22日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08年第40期作者:■本刊特约作者 臧昊

在运用移动平均线操作的时候,还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例如电脑选股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对于大盘和个股的关系也需要深究。

用板块预筛选个股
在用乖离率或者止损天数和移动平均线的斜率进行排序的时候,电脑系统实际上显示的结果和我们所需要的是不同的。
例如,在用止损天数进行排序的时候,按照公式,有许多价格和均线粘合在一起的个股,其止损天数是很小的,但是其均线斜率也很小。均线斜率小,意味着这只个股还没有发动起来,过小的乖离率(或者止损天数)实际上是没有太多实战作用的。反之,当我们用移动平均线的斜率进行电脑排序的时候,会出现许多乖离率很大的个股,也显示在排名比较靠前的位置,实际上这些个股也是不能买入的。
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我们可以加入一个操作步骤,就是先进行斜率排序,把前100位斜率最陡峭的个股变成一个板块,在这个板块中再进行乖离率排序,就是假设这些已经发动的个股都是买入目标个股,看谁离开均线最近,谁就可以优先择机买入。
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可以先对乖离率排序,把靠近均线最近、或者止损天数最小的100只股票设为一个板块,在这个板块内进行斜率排序,把最符合均线法则的股票及时挑选出来。
在大智慧软件中,要想实现这个功能还是比较简单的。通过斜率排序后,可以选取前100位个股,选中第一只个股名称,再按SHIFT键,再选取最末一只个股名称,右键单击,加入你所希望设置的任何一个自选股板块,最后,在这个板块中进行乖离率排序。
当然,如前几期文章所述,对于选股软件来说,如何用最少的击键次数,达到希望达到的目的,是检验一个软件是否适合于投资者的一大标准。大智慧在这个方面不能说做得很好,但是至少也是市面上同类软件中比较优秀的。
更高级的运用:组合指数
但是,大智慧软件中,还是有不少功能暂时不能满足投资高手需求的。例如,组合指数,就是一个比较高级的炒股功能。
最简单的组合指数是A、B股股价。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同一只股票的A股价格和B股价格始终存在着一定的价差,当这个价差收窄到一定的程度时,A股的下跌空间就被封杀,这时候买入A股相对就比较安全。有时候,我们需要及时观察A股和B股的联动。比如盘中上市公司发布有关消息的时候,A股开始放量上攻,而B股反应稍慢,或者相反,这时候,如果有一种软件在分时图上叠加A、B股的实时走势,对于股市操作是非常有益的。
同样的道理,现在的沪深股市和港股越来越密切了,A股最近好几次的盘中上攻失败都是受累于港股的暴跌,才使得沪深股市最终无功而返。所以,如果能在股票软件上叠加进香港股市,这就使得影响A股走势的因素更加清楚了。
事实上,这就是股市投资中的套利概念。假设两个金融产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当市场发生剧烈变化,使得这种关系偏离正常水平的时候,就产生了套利机会,这时候,谁拥有的软件能在第一时间发觉这些异动,谁就抢得了先机。
电脑操作有助于套利
现在有一种私募基金叫ETF套利基金,就是利用ETF组合中个股的市场价值和ETF指数中的微小差别进行交易。一旦发觉组合的市场价值和指数的市场价值有差异,且这种差异的操作成本小于交易成本,投资者的操作软件就发出交易指令。一般来说,这种交易每次产生的年化利润都是很低的,譬如只有不到0.1%,而且也不是每日都会有交易机会产生,但是积少成多,最终一年能够产生30%左右的回报率。这种无风险的收益在过去的牛市中大家是不屑一顾的,但是在今年这种市道中,能够达到年化30%左右的收益率还是相当不错的,况且还是无风险收益。
一般来说,在国外,基金是可以融资的,如果真的能够稳定在20%~30%的收益率,一般的套利基金会放大杠杠。例如有20%的回报率,融资成本在8%,那么放大5倍的资金就会获取60%[(20%~8%)×5]的回报率,这个利润率在任何投资市场都不能算低的。
事实上,在欧美发达国家,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投资高手开始和软件高手合作,在华尔街、硅谷、伦敦城甚至在莫斯科,开始涌现出很多只有几个人的小型投资公司。他们搭载在巨大的全世界金融系统上,使用一二招独创的套利模式,运用计算机的高速捕捉能力,每天在不断地从金融市场吮吸利润。也许他们不如美林、高盛、摩根斯坦利那样有名,但是这些公司的利润就足以每年产生若干个百万美元的富翁了。
而在国内,随着这几年金融衍生产品的逐步发展,一些套利产品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了,最早的如期货的跨期套利、跨市场套利,可转债套利、股票权证套利,尤其是风传已久的融资融券即将推出,将会为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提供很大的空间。而一旦股指期货推出,计算机炒股软件在其中的作用将非同寻常。
个股和大盘的均线关系
在移动平均线的操作实务中,过去投资者比较关注个股,事实上,大盘对于个股均线的干扰还是很多的。
比如也许一只个股已经寻求了很好的突破,移动平均线已经比较陡峭地上移,但是非常可惜的是,这只股票的乖离率已经很大了,按照均线法则,没有很好的买入点,但是这时大盘因为某种原因,忽然发生了一个剧烈的下跌,使得这只个股也随着大盘下跌了,这时候,一旦大盘企稳,个股的均线就会呈现一个很好的买入机会。如今年7月16日到17日三爱富的走势,第一波已经上升了不少,按照30天移动平均线已经没有买点了,但是随着7月16日和17日大盘的下跌,使得该股产生了非常经典的买点,随后5个交易日产生了不错的利润。
对于个股和大盘的关系,我们总结出3种情况需要注意,每种情况都应该配以不同的对策。
第一种情况。当一只个股处于移动平均线的附近,而大盘开始出现很好的多头特征的时候,应该毫不犹豫地买入该股,持股待涨。尽管这时候可能分辨不出到底是个股自身有资金在推动,还是大盘带着个股往上冲,但是大盘好,个股应该差不了。
第二种情况。当一只个股处于移动平均线以下,即个股的均线排列并不好,但是这时候大盘开始启动了,硬把个股股价拉上移动平均线以上,好像产生了很好的买点时,操作者就应该比较当心了。由于这次交易机会不是这只个股由内在的动力自行产生的,是被大盘硬牵拉上去的,一旦大盘回调,该股就可能产生骗线了。
第三种情况。如果这只个股原来的移动平均线排列系统很经典,处于很标准的多头排列状态,而大盘遭到突然的利空袭击,而使得均线系统一下子被破坏,这时候是否需要及时止损出局,却是非常费思量的。实战中,风险控制得较好的投资者还是应该先抛出来为妙,毕竟大盘不好,个股覆巢之下,盈利概率相对较少。
总结均线理论的精髓
在移动平均线的实际操作中,如果要总结一下精髓,大约以下几点是应该值得反复提醒。
第一,必须重视长期均线。尽管短期均线提供了很多暴利机会的可能性,但是其大于50%的骗线,足以使得信奉均线的操作者在获利之前,就折损掉大部分的本金。而长期均线的拐点不会很多(如果拐点很多,也不叫长期均线了,这是定义使然)。一般来说,120天移动平均线一年最多只有二三次形成拐点,一旦形成趋势,其很难轻易改变,也就是说,长期均线出现骗线的概率要比短期均线少得多。
也许有投资者在操作中有疑问,长期均线骗线少,也就是杂讯少,但是提供的机会也少,远不如短期均线如5天、10天均线机会多。但是投资者要记住,我们不是在和一只股票在搏杀,而是面对1700只股票。东方不亮西方亮,我们应该总能在这一千多只股票中找到符合形态的。
第二,会买也要会卖。在实战操作中,我们曾经说过,“买是师傅,卖是徒弟”。前几期的文章大半是在说买股票的技巧,实际上,卖股票也是很难操作的。一只股票亏了,尽早遵守纪律,卖了当然就等待下一波机会;但是买了股票如果赚了,何时抛掉落袋为安,也是需要研究的。在实战中,卖股票一向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完全按照移动平均线理论捂住个股,直到股价跌破均线,这种情况在形态清晰的牛市中比较适用,也能赚取大把利润,但是在盘整市道中,可能几次三番徒劳无功,甚至亏损。
还有一种方法是买入按照均线法则,卖出看获利水平,一般10%就抛出(当然也要看当时的市场氛围),这种方法积小胜为大胜,在盘整世道中,可能几次操作就积攒了百分之三四十的利润,但是在大行情中,往往会经常错失整段的利润。当然,至于何时需要心狠,何时需要适可而止,其实并没有定规(如果有此妙方,炒股简直就是俯首拾钱,但逻辑上不大可能找到这种方法)。
关于均线的第三个关键问题,事实上是所有投资股市的操作者必须每日三省的事情,就是“遵守纪律”。任何好的交易策略如果不是和铁的纪律相结合,是不能取得良好的回报的,这是所有成功投资者都认同的最朴素的道理。
最后要强调的是,移动平均线理论是一个也许获利未必最多,但是风险相对较小的技术分析指标。我们每个投资者在面对未来下一个市场变化的时候,实际上都是一个盲人,均线理论不能使得我们复明,但是它给了我们一根拐杖,拥有一根拐杖的盲人,一定比没有拐杖的盲人少摔跟头。希望我们这几次对于移动平均线理论的介绍,能够交给诸位一根拐杖,使得大家少摔几个跟头,本主题研究的心愿就达到达了。

应用均线理论躲避大熊市风险

中国股市自从去年 10 月 16日创下了 6124 点的新高后, 在 9个月的时间内,不论是机构还是个人投资者,都经历了一次巨大的损失。尤其是在很多信奉价值的投资者当中,弥漫着非常绝望的气氛:为何我们投资了中国最好的企业万科 A、 招商银行中国平安中信证券,而最后的跌幅也丝毫不比大盘少?正如先贤所言:为何我们播种了龙种,却收获了跳蚤?
  在这种极度悲观的市场中,投资者开始不断扪心自问:在价值投资的方法崩塌后,是否还有值得信赖的操作手段?股市是否只能依靠运气才能赢得利润?股票投资的失利是否是种难以摆脱的宿命?
  环顾四周,除了发现基金在亏损、券商在亏损、QFII 在亏损外,还有一小撮人正在享受着空仓看跌的美好岁月。他们是谁?他们就是依靠技术分析投资的那批老手。
  运用均线理论躲避熊市
  当然,也许我们不能笼统地说信奉技术分析的投资者都规避了这轮股市下跌,因为技术分析也分为很多流派,有波浪理论派,有相信强弱指标的技术分析派。我们这里所指的技术分析,指的是技术分析学派中的均线理论派。应该说,在这大半年里,能够在证券市场上依据均线理论进行操作的投资者,大多都很安全地躲避了这波大跌。
  所谓平均移动线理论,就是将股价的每日收盘价平均化,再每天去掉一个多日前的价格,加上最近一天的价格,所形成的一条平均曲线。在实际操作中,股价穿过均线即买入,下穿均线即卖出。
  按照这个操作方法,如果我们取 120 天平均移动线 ,那么,我们就可以在熊市刚刚开始的5226 点(2008 年 1 月 17 日)抛出,接着就安静地欣赏大盘如水银泻地般的单边下跌。如果我们用 60 天平均移动线, 那么, 在 5330 点(2007年 11 月 8 日)就可以在更高的位置早日脱逃。
  运用均线理论趋利避害
  如果我们把时间拉长, 看看除了逃命的功能外,在买入股票方面,均线理论是否能够抓住 2005 年末到 2008 年初的世纪牛市。答案同样简单。
  按照 120 天平均移动线,2005年 12 月 14 日, 上证指数收盘站上1119 点,收盘为 1125 点,按照均线理论规则,长线买家进场,一路可以持有股票, 直到发出卖出信号在5226 点(2008 年 1 月 17 日)卖出。如果把上证指数看成一只股票,这样一买一卖操作后, 就可以获取4.67 倍的利润, 更为重要的是,在5000 多点抛掉后,还能完整地保护资金,而不像绝大部分的投资者那样,把牛市所获得的利润还给市场,对于进场稍晚的投资者来说,更是开始损折老本。
  大盘如此, 均线理论应用在个股操作上就更是如此。 以中国平安为例,如果按照 30 天平均移动线法则, 应该在 50 元以下买入,135 元安全退出。 万科 A 也是如此。
  最为精彩的是 中国船舶, 如果在 2005 年 12 月的 6 元按照 120 天均线买入,到 2008 年 1 月以 220 元的复权价卖出,可以稳稳地得到 36 倍的回报,尽管后来它跌到过 68 元。
  易学难精 严守纪律
  为何均线理论能够产生如此神奇的功能, 在于技术分析的形成有其内在的逻辑前提:股票价格变化已经蕴含了股票的一切信息。均线理论认为,决定股票价格的因素太多,几乎难以穷尽,所以,操作者只需要关注价格,而无需关注决定价格的背后因素。需要的只是一点:严守纪律。
  尽管在股市中,均线操作的规则很简单,但在股市实践中,许多技术高手为了提高收益率,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变通方法。从这点来说,均线理论和围棋相当相像,属于易学难精的一门学问。其中的奥妙只有深入其中,才能体会其中的三味。
  中国股市的总市值从 2007 年10 月的 33 万亿元人民币下跌到目前的不足 20 万亿元,损失惨重的投资者,每天都在寻求股市落地的支撑点,询问何处是这次下跌的大底,而均线操作者却正在安静地等待下一次的建仓良机。
  因为不论从 120 天线还是 30天线看,现在都应该是不问世事,持币相待的最后时机, 等到均线重新向上穿过 60 天、 甚至 120 天均线后,再考虑入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