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左慈获得:谈大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19:49:17



常熟市北门外有个地方叫“大义”。在历史上有感化都、感化图、感化乡、归义乡、大墅乡、大义区、大义镇等建制旧称,现称大义管理区。
大义是一块有着良渚文化遗迹的悠久历史文化之地!说大义,以我之见:“必得先从小义”说起。
这并不是因为我“身在田间,眼光只到田头”(我出生在小义〈葛墅古街〉老宅),的缘故。而实在是我对大义文化多年研究而得出的结论。

早在19975月,我读过常熟博物馆之《常熟文博》19974期一书,我曾拜读过《瓦乐斋》主、常熟市博物馆的周公太先生和常利平的《常熟近年新出土的两方唐墓志》一文,其文第二章节是为在对以小义东北金星窑厂址出土的“葛墅墓志铭”考古后撰写的文章,文中所述涉及墓志载:龚墅义门村距东南二里是葛墅村。这一情况仍吻合目前常隆村龚巷(小义.南龚巷)自然村落与葛墅(小义古称)地理位置和方位的。
又在200596,我在读常熟日报时,再一次拜读了周公太先生撰写的文章,瓦乐斋笔记之一:《旌表》。文中所述如下:“龚景才,字敦礼,大义人。五世同居,以孝义称。唐高宗麟德元年(644年)朝廷旌表其门闾,户部奏请敕用厅事夹栏,正门上阀阅、乌头两柱端冒瓦桶,四周围以绰楔。……按:唐宋时之义门村建置及后来大义之得名,当源于此”。
从公太先生上述可见,龚景才是葛墅西北的龚墅义门村人。
然而,先小义后大义之典出。并非我凭空瞎说。本文上涉的葛墅,即小义。也就是说,义士龚景才本是葛墅(小义)龚墅人。故《大义镇志》14页有:唐 咸通十年(公元871年)龚墅隐士葛巽卒,葬于葛墅村,之载,以及《言子春秋》第355页、《大义镇志》591页有大义名由来的另说。
据考,龚氏景才一族,均以孝义著称。唐高宗麟德元年(644年),得朝廷旌表其门闾前后,龚景才本人己迁居大墅桥小山头(与周公太先生1997年《常熟文博》4期一文分析吻合)。其族人等留居葛墅龚墅义门村。因龚(氏)墅受皇敕义门之旌表,便有龚景才居之地为大义(大墅),族人居之所为小义(小墅)之故说。
由上,我得出以下认识:据目前史书志书记载的史实,葛墅即小墅桥,对俗称小墅桥即小义的记载或许早于大墅桥即大义的记载。
葛墅:周公太先生1997年《常熟文博》4期一文中分析所及葛墅和葛姓。据本人近三十年来几次查访所知,小义(小墅桥)古街即葛墅街。然而小墅桥(小义桥)之桥并非真正历史上的葛墅桥之桥,而真正的葛墅桥之桥是另外一座。它是在小墅桥南街距小墅桥约60来米处向东横跨干杨树泾北稍河的一座平板式单孔古石桥(目前此河遗迹尚存),在笔者15岁左右时,尚常在此桥下摸鱼捉虾过,也常听长辈们讲过,这座平板式单孔古石桥才叫葛墅桥。那座横跨小义塘连接小墅桥(建于元至正年间的约1341—1368)南北街的花岗岩单孔古石拱桥才是小墅桥(小义桥)。
根椐史志记载:葛墅,在历史上除了龚墅义门村龚景才外,还有过许多的故事和荣耀。小墅桥历史上出过几位颇具影响的先贤。
1)葛墅府君葛覃(字:成之,曾任浙江嘉兴儒学教授),其长子葛邦典(字叙卿),在明朝嘉靖三十五年(1640年)中了丙辰科2甲第44名进士。受皇封点任朝廷工部主事、兵部、刑部员外郎、郎中、汝宁知府等职,一生清廉,政绩卓著。
2)葛邦典其弟葛邦弼(字右卿)得举人功名,曾任归州知州、南宁府同知等职。葛邦弼在任聪明智颖,关民爱民倍受民颂。
3)浦凤石(字国钧、笔者曾祖父)。(1868—1928)清光绪年间,中武学举人。
祖居在大义桥(大墅桥)外黄塘(归义庄)浦家老宅,后迁居葛墅(小墅桥)行中医。他传承了浦氏祖上武学精神和“留耕堂”武术学风及医术,以他平生所长:文、武、医三行同辉。倾一生所积,举四大善事。其一:他师从周竹筠老夫子学中医,以精湛的伤外科,中医技术行善四乡,曾得民间《凤石先生:仁心仁德》赠匾。其二:他为民造福,捐资并发起兴建了花园浜(后名:中泾塘)三孔平石桥(取名:中泾桥)。其三:他带头捐资并发起兴建了小墅桥(小义桥即葛墅)的北街道,(至今,民间老人仍有浦大爷铺小墅桥街,(受诽谤)怨气冲天的传说)。其四、他于清朝末,民国初的一九一二年,他借民舍(黎明村的黄二房)捐资建办了归义(乡)第一所私立初等小学校(大义小学的早期前身)并亲任校长。(常熟文史资料第九辑载及常熟教育志及大义镇志有载)。
大义其建置。上文已述过,大义在一千七百二十多年前就有隶属虞乡的悠远历史。从查考史书志书历史记载上看,大义在唐代以前的:隋、西晋、西汉、秦、战国、春秋、西周、商乃至新石器时代,均没有建置或隶属辖区的记载。到唐代,据《吴地记》记载:大义隶属常熟24个乡之一的感化乡(感化乡有:小山里、义门村、葛墅、龚墅等专设建置)。直至元代元贞元年(1295年),当常熟县升格为常熟州时,大义上述的建置基本也未变。至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常熟州再降为常熟县时,元来的乡、都、里、村建置改为都、扇(后又为图)、村。其时,大义隶属感化图。直至清代雍正四年(1726年),常熟东西区域划分为常熟昭文二个县。建置又改划:以乡改场、以场统都、以都统图。大义区域分别隶属感化一、二场。至1912年,辛亥革命后,常熟昭文二县合并为常熟县,大义才设称:归义乡。(归义乡辖:大墅桥、小墅桥、归城、邹巷(虞山林的中心大队)泄水村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归义乡逐改为大义区、大义乡等。纵观大义的历史建置沿革,可以看出大义的历史演变。
从本文所述,可以看到,就大义、小义的地名由来而言,“大义”是从“小义”而滋出,大义之称是由小义龚墅义门村龚景才迁居大义后而滋生的。



                                                                                                                                                                 2009.8.

跨浪澄塘的大墅桥,建于清代光绪13

[ 本帖最后由 碧螺如诗 于 2009-11-15 14:18 编辑 ]


叫响大义临沂人--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高明谈大义临沂作者: (站长) 时间: 2011-06-14 09:36:11

如果说“鲁南古城秀,琅琊名士多”,还应加一句“沂蒙多英杰,临沂尚大义”,学者儒雅风度的高明说。千百年来,临沂人民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培养出勤劳、善良、勇敢、正直、忠义的优秀品格。这里仁浸乡风,爱润民情,孕育淳厚清新的民风、典雅古朴的民俗,造就了色彩浓烈、丰厚浓重的沂蒙文化。诸葛亮、王羲之、颜真卿、王祥,沂蒙这方水土孕育出的这些历史名人均是伟器英华、大义之人。
  近代中国,风雨如磐,发生在沂蒙山区战斗多,牺牲的人数多,付出的贡献大。“红嫂”、“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的感人事迹世人皆知。1949年初,人民共和国还未成立,山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在临沂、济南等地兴建大型烈士陵园。其中,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是动工最早、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一处。为了纪念为新中国的建立牺牲的先烈,帮助建设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在战争时期付出巨大牺牲、刚刚翻身做了主人的沂蒙人民再次行动起来,很多老百姓将自家坟地的碑拆了,作为石料,为这些烈士做墓碑。在三年困难时期,千万沂蒙人民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在那种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临沂人以无比宽广的胸怀接纳了6万名外来人。解放后,在修建水库的时候,临沂人将自己肥沃的土地贡献出来,而把贫瘠的土地留给自己,成为库区人民。2003年非典时期,沂蒙人民与首都人民心连心,像当年支前一样踊跃献血,山东人献的血中50%以上是临沂人献的。
  临沂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几千年崇仁尚义的内在品质和包容天下的地域胸怀展现出临沂人鲜明的性格。重义轻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见利忘义。临沂人靠着这份诚信,叫响“商贸物流城”和“中国市场名城”的品牌。临沂人讲究义利并重,在按市场规律办事的同时,又坚持沂蒙文化的优良传统,从而实现了经商和做人的有机结合。
  是什么原因使沂蒙大地上大义之人几千年来不断涌现?高明认为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受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崇尚忠、义二字,痛斥背信弃义,推崇有情有义的人,中国的国歌原名就为《义勇军进行曲》;其次是地域的特点。临沂受吴越燕赵等多元文化的影响,但受影响最大的是孔孟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中心内容是仁、义、礼、智、信,其中核心内容是仁、义。三是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即沂蒙精神。沂蒙精神内容是“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其核心就是“义”。而这个义就是大义,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独特性、时代性。而这种精神,是几千年沂蒙文化的传承。经过战争年代血与火的洗礼,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锤炼,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浓郁地域鲜明特点的沂蒙精神。
  义者宜也,尊贤为大。我市提出“大义临沂”的口号,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当前,临沂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争创全国革命老区第一个全国文明城市,“义”、“信”的理念贯穿于整个创城工作。党委政府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要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言必信,行必果”,取信于民,采取诸多惠民措施,“让城市更美丽,让市民更幸福”,让老百姓切实体会到创城给他们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变化。
  近日,出租车司机、平民英雄李学国的出现,这绝对不是偶然的,这是沂蒙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大义临沂人的典型再现。他救人牺牲后那么多的出租车司机为他送行,这也是“义字当先情为重”的表现,说明“义”和“信”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分量是重的,也是深入人心的。
  高明说,国内的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精神,如广西南宁的“能帮就帮”,山西长治的“好人长治”,他们的城市精神已叫响全国。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品格和血脉,是这座城市独特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打造“大义临沂”的品牌,对提升临沂人的素质,凝聚人心,塑造临沂的形象,提高临沂知名度和美誉度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按照市委的要求,临沂将进一步打造“大义临沂”这个品牌,让这个品牌不断发展和创新,利用多种形式弘扬正气,使“大义临沂”成为临沂的又一靓丽厚重的名片。


真正的国家和民族大义2008年05月01日 08:24南方都市报 近来形势纷繁。从拉萨骚乱事件到奥运火炬传递屡受干扰,从国人抵制法国家乐福超市,到部分西方政治家在是否出席北京奥运会上闪烁其词,种种事态密切联系又复杂交织,使人忧思不断。群情激昂澎湃之时,格外需要冷静思考。

先说火炬传递与奥运会。由媒体报道可知,奥运火炬传递活动在伦敦、巴黎、旧金山等地遭遇干扰,场面激烈。中国火炬手、残疾运动员金晶坐在轮椅上保护火炬的场面,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而一些西方主流媒体在报道火炬传递中的抗议活动时,违反平衡、公正原则,甚至出现歧视用语,引致中国民众的强烈反感,引发海外华人集会抗议。此外,从欧洲到美国,已经有一些政治家表态,以不参加奥运会开幕或闭幕式的形式来抵制北京奥运会。

我们认为,如此形势倘继续下去,后果会非常严重。因为随着奥运会一天天临近,中国人对于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亦越来越热情高涨,且信心十足,视之为国家和民族的荣誉。在此背景下,西方社会出现抵制奥运的激烈行为会形成一种推力,推动无数中国人集结于民族主义大旗之下。而民族主义过度抬升,则距极端民族主义只有一步之遥。这对正在纵深步入全球化的中国,对正在适应中国崛起的世界,显然并非好事。

“中国融入世界不是凭着一颗诚心就可以的,挡在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这堵墙太厚重了。”伦敦火炬传递风波过后,中国驻英国大使傅莹在英国《每日电讯报》发表文章这样说。其由衷之言充满警示意味,西方社会的明智者应当深察之。

当前,中国国内民族主义热情高涨,这是面对外辱的一种正常情绪反应,也有积极引导的余地。但是,民族主义本身是“双刃剑”,偏激易走向极端,而极端必陷于失控,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为政者应当对此十分了然,而国人亦当清醒警觉,以自强、理性维护尊严。

当前中国人宣泄民族情绪的举措之一,便是抵制法国家乐福超市。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这种抵制,当然属于公民合法的权利,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中国公民社会成长的体现,应当允许也可以理解。但是,抵制者和鼓吹抵制者有抗议的自由,也必须给予其他中国人不抗议、不抵制的自由,更要给予别人表达不同意见的自由。民主不是“多数人的暴政”,它意味着不同意见可以宽容共存。如果一有人提出异议便以“汉奸”论之唾之,则沦为另一种形式的暴力,陷入极端民族主义了。

国外火炬事件和奥运会抵制升级的直接导火索,正是3月中旬发生在西藏拉萨的骚乱事件。这一事件令人悲痛而且影响深远,引致民族情绪高涨,在国际上也产生了连锁反应。当此之时,为使民族主义从情绪化浪潮中回归理性,需要的是冷静的政治智慧,需要珍视汉藏团结。

对于拉萨事件本身,中国官方新华社有不少报道。惟一目睹事件过程的西方记者———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记者詹姆斯·迈尔斯曾在该杂志上发表文章回顾“西藏一周”,也曾接受美国CNN、英国BBC采访;西方不少媒体还据外国游客的目击作了报道。迈尔斯称此事件为“有计划的、针对某一民族或说两个民族的暴力事件(主要是汉族,也包括居住在拉萨的回族)”,可谓客观准确的概括。但是,对此次事件的前前后后,目前公众所知尚欠全面、详实。中国政府反复申明,“有确切的证据表明”,此一事件经过了有组织的精心策划。这些证据可继续公之于众,而进一步更全面、更深入的调查,将有利于阐明真相,鉴往知来。

历史总要翻开新的一页。无论如何,西藏在事实上是中国的一部分,西藏自治区占中国领土的13%,而藏人在西藏占92%.我们所说的中国人,从来都包括身为多数民族的汉族,也包括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汉藏一家,团结为本,现在要谨防发生过激行为伤害两族感情;也要正视过往西藏治理上的经验教训,在继续保持当地经济发展势头的同时,更加尊重其宗教、文化、心理等民族特性。经过此次劫难,在如此复杂的历史情境中,维护汉藏团结需要极大的政治智慧,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包容。这才是真正的国家和民族大义。


彰显民族大义 不论江湖庙堂(台海瞭望)陈星 2005年07月12日 

  民族精神 永系两岸
  郁慕明说,新党“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陆访问团”定位为“民族之旅”,“是因为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作为在不同地区的中国人,对自己同一个民族———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崛起,我们是有责任的。”
  新党的这种关怀是传统文化中“家国观念”的典型体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不管是身处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仍不忘民族大义。这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也是中华文明能够绵延不绝发展到今天的重要因素。在今天,它又成为两岸实现统一最重要、最深层的动因。
  新党建党之初,就一直强调两岸之间同根同种,并站在民族大义的高度,致力于两岸和平统一事业。十几年来虽然经历了风风雨雨,但是一路走来,不改初衷,其精神确实可嘉。这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道理,虽然国家尚未统一,但是海峡两岸同是中国人的事实却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不管台湾的政治文化氛围如何变化,但是台湾人民心中的民族认同和祖国情怀是永远难以磨灭的。这是国家必将走向统一的基础和希望之所在。
  物有自然,事有合离。中华民族特有的内聚力是两岸统一的最大依据。换言之,两岸虽然已经分离了半个世纪之久,但是祖国统一却是不可阻挡的潮流。就台湾民意来说,绝大部分台湾民众不希望两岸的紧张气氛升高,而是希望加强两岸交流,促进民族和解。这已经形成了强大的民意,不是以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在连宋访问大陆时已经表现得很清楚。
  两岸关系的发展已经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在历史的转折点上,新党诸君敢于继连宋之后,以彰显民族大义为己任,冲破“台独”的话语霸权,展开大陆之旅,为两岸交流的热潮增加助力,其勇气也是值得钦敬的。
  抚今追昔 力促团结
  此次新党访问大陆的主题之一,即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因此,这次访问的主旋律就是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为切入点,呼唤民族的团结,共同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在中国积贫积弱的近代,台湾同胞和大陆同胞一样共同承担着近代中国的悲剧。台湾同胞与大陆同胞曾经共同为挽救祖国的危亡而奋斗,为祖国反侵略斗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华民族抗御外侮的历史既是大陆的抗争史,也是台湾的抗争史。统计资料显示,日本殖民统治台湾50年期间,台湾同胞为了反抗日本殖民统治,回归祖国,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总共牺牲了65万人。这个数字在当时人口只有500万的台湾,是相当庞大的。特别是李友邦将军组织的台湾义勇队,转战四方,为山河的完整和国家的生存抛头颅、洒热血,在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壮丽的篇章。
  林肯当年说,“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两岸人民百年的抗争史再次验证了这个道理: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民族的团结是胜利的保证。虽然近代中国积贫积弱,但是一旦国人团结起来,就表现出无与伦比的能量。正是在民族团结的基础上,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完成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起飞同样也需要海峡两岸和全世界的中国人共同努力来缔造。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住“台独”势力的疯狂进攻,形成全世界华侨华人反“独”促统的统一战线。新党主席郁慕明说,“全世界中国人的大团结,才能带来21世纪的中国人的希望,所以我们这次访问是民族之旅,是希望唤起民族的崛起。”诚斯言也。
  同创新局 共谋统一
  新党的来访,将会对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将连宋访问大陆后所开启的两岸交流的热潮进一步升温。连宋访问大陆后,台湾的民意对两岸关系发展的态度不断向正面转化,对两岸交流的呼声日益高涨,对台湾当局奉“台独”为圭臬的两岸政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新党的来访,延续了这一两岸交流的热潮,进一步打开两岸交流与和解的大门,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影响不可低估。
  二、对泛蓝的整合起到了推动作用。新党来访强化了新党与大陆在“九二共识”、一个中国原则上的共识,对在这个基础上两岸展开进一步的交流、协商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新党的来访增强了两岸交流的氛围,对于泛蓝内部的共识形成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泛蓝内部支持者的团结,对泛蓝整合是一大利好。
  三、有利于台湾人民理解和接受祖国大陆方面的诚意和善意。大陆方面一再表明,不管是谁,也不管他曾经说过什么、做过什么,只要是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祖国大陆都愿意与之接触、谈商。政党不分大小,爱国不分先后。新党的来访本身就说明祖国大陆以两岸民众福祉为归依的对台政策已经在台湾内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新党这次访问反过来也会推动台湾人民加深对大陆对台政策的理解。
  虽然新党在台湾是一个小党,但是这次新党访问大陆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鬼谷子云:“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泰)山之本。”祖国的统一大业也是一步步走来,由量变而
  质变,最后形成质的飞跃。新党来访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并对两岸关系的正面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郁慕明主席也说,“这一小步是准备着未来大步的推动。”积跬步方以致千里,积小流方以成江海。新党的大陆之行,使两岸交流与和解迈出了新的一步,必将为后人铭记。
  (作者系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助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7月12日 第三版)

民族大义今犹在2009-05-15 邓小闲 来源:大连日报.NoUser {}.Title {COLOR: #000000; FONT-FAMILY: ; BACKGROUND-COLOR: #ffffff; TEXT-ALIGN: left}.SubTitle {FONT-FAMILY: ; BACKGROUND-COLOR: #ffffff}.IntroTitle {FONT-FAMILY: ; BACKGROUND-COLOR: #ffffff}.SmallTitle {FONT-FAMILY: ; BACKGROUND-COLOR: #ffffff}.Author {FONT-FAMILY: ; BACKGROUND-COLOR: #ffffff}.Source {FONT-FAMILY: ; BACKGROUND-COLOR: #ffffff}.Abstract {FONT-FAMILY: ; BACKGROUND-COLOR: #ffffff}

    老舍的经典之作《四世同堂》表现了国家沦亡时期,民众自发性的国家意识的觉醒,知识分子对民族精神的重构,中国人在民族危难时刻的群体意识和民族气节,并且展示了普通国人视死如归地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定态度。这部作品以抗战历史作为背景,解剖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胡同,并透过这个小胡同来映射民族和国家的命运。作品深刻挖掘了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的文化心理,堪称是一部沦陷区的平民心灵史。

    用电视剧形式再度改编小说《四世同堂》,是体现并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文化行动。回顾民族历史,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般来说,改编、重拍名作往往都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我个人认为,文学作品拍摄成影视作品,应该把握一个重要的原则,那就是忠实于原著——最好的改编就是不改编。人艺的话剧《茶馆》、电视剧《围城》为什么成功? 为什么经久不衰?原因就在于导演严格遵守了这样一个创作原则,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作品的原汁原味。

    1985年,林汝为版的《四世同堂》横空出世,剧中角色从祁老太爷、祁家几兄弟、大赤包、冠晓荷等到配角白巡长、招弟儿、胖菊子、长胜等,个个功力非凡。全剧意在还原老舍原著的点滴细节,因此,整个剧情都笼罩在浓浓的京味儿当中。剧中的各色人物就像我们的左邻右舍,而剧终祁老太爷一声振聋发聩的“八年了”更是引来多少热泪!

    近日,汪俊版的《四世同堂》也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这更像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视剧,而非小说的再创作。

    “尊严”是新版的《四世同堂》所追求的核心概念,是这个剧的灵魂。小羊圈胡同是中国当时平民社会的缩影,他们的个性虽因各自的出身及职业不同而相异,他们的共性却是一起随着时代脉搏的跳动而跳动。他们因选择各异,共同奔赴各自命运的终结。最黑暗无望的时期,年轻人选择愤而投军,汉奸选择更加铁杆,变节者选择加快速度,这个时代是但丁笔下的炼狱,每个人都必须选择立场,不容含糊,除了孩子、老人、疯子,虽然他们的不选择带来的同样也是毁灭。忍辱负重的八年,觉醒抵抗的八年,使小羊圈人彻底懂得了国之尊严、民族之尊严、人之尊严。尊严是纯洁、神圣和伟大的,是不容凌辱亵渎的。因此,尊严也是国之荣誉、民族之荣誉和人之荣誉。

    《四世同堂》是一个缩影、一个象征,是中国儒家家庭伦理文化的范本,是太平年代遥远的回响,是战乱时期不合时宜的笑话。《四世同堂》是一部平民的心灵史,是任何一部抗战史都不能替代的沦陷区的平民心灵史,它饱含对民族文化、传统心理的批判与分析,显示出作家对人的精神内在活动的深刻洞察。中国人一百年来蒙受的耻辱在日本侵华战争中结了穴,耻辱到了顶点,民族危亡到了极致。军人、大夫要作选择,引车卖浆者要作选择,小羊圈胡同的每个人都要作抉择,并承担责任与结局。

    新旧两版《四世同堂》在述说故事的时候,侧重点已有了很大不同。新版与老版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京味被冲淡了,而原著与老版都是极强调地道的老北京味道的。旧版《四世同堂》有一种旁观者冷眼叙述的调子,原著中也是如此,基本上不作太多渲染,只在语言上有所表现,而新版则比较讲求感性,在几个表现情感的大段子上——比如钱默吟送走二儿子、瑞宣送走瑞全等,都更加煽情。从形象上说,老版中的人物比较符合原著,比如微胖的钱默吟、小个头的冠晓荷等。老版中韵梅与瑞宣的感情表现得不多,基本上是平淡夫妻,比较符合原著中瑞宣对韵梅并没有爱情的原意,而新版为了符合年轻人的口味与审美,让韵梅和瑞宣有了更多的交集。

    新版导演认为小说文戏很多,拍成电视剧会让观众不耐烦,因此把人物情绪变得更加激烈和极端。比如,瑞全对二哥听日本人的播音不满,威胁要砸玻璃,本来是一句常见的拌嘴话,但是放在新版中就真的把玻璃砸碎了,以展示瑞全的愤怒已经达到忍无可忍的程度。招弟儿与瑞全的爱情宣言,老版几乎完全是遵照原著轻描淡写地讲述与对话,而新版则演绎出一场现代味道十足的情感对白。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独有的记忆与情结。老版《四世同堂》是那个年代久违的甘露,在许多人的心中都成为美好的记忆,那是那代人自己舍不得放下的青春岁月。新版与老版就如同酒和茶的关系,想喝甘醇的酒,还是清淡的茶,就看各人所好了。任何一个版本都不会成为绝响,不同的时代,一定会有不同的诠释方式来呈现全新的《四世同堂》,因为名著一定是长寿的,而对它的演绎也会是永恒的。正如《四世同堂》主题曲所言:“为雪国耻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