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河县地图:36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20:43:33

十几年前大热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里有一句经典台词——“如果你爱一个人,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套用这个叙事语句,不妨说,如果你爱一个人,送他去做互联网公司,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送他去做互联网公司,因为那里是地狱。

一边是“当我作为一个成功人士,站在纽约的街头”的IPO无限荣光,另一边却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互联网公司高失败率。在这个行业,天堂与地狱,原本就是相距咫尺的邻居。

毋庸置疑的是,互联网行业的竞争规则极大地震撼着任何以传统模式运营的领域,甚至连传统的财务报表体系都被一路高歌猛进的互联网巨头踏在脚下——如果擦去互联网的标签,且不说优酷这样有如此之高资本依赖度竟然还不能实现大规模盈利的后起之秀,就连谷歌当初能否登陆资本市场也尚未可知。换句话说,衡量一家互联网公司的价值,或许还存在着隐形的第二张资产负债表。

为此,《首席财务官》杂志尝试着用“第二张资产负债表”的方式,去分析一个正在快速上升的互联网新巨头——从创立伊始就拥有极高眼球关注度的奇虎360——通过财务的语言与形式对其核心竞争力与潜在风险进行另一种理性的表达方式。

就目前的局势而言,360凭借92.2%的用户渗透率,覆盖3.77亿用户的实力稳坐互联网安全行业第一把交椅。同时在资本市场迈出了第一步,成功登陆纽交所上市。360用了不到六年的时间就迅速完成了累积用户、盈利突破和上市融资三级跳,尽管360的“免费安全”市场开拓方式尽显“强悍”色彩,但谁也不敢否认360已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里最年轻的大鳄级玩家。

翻开奇虎360的财务报表,360自从2009年开始盈利,净利润由2009年的420万美元增长至2010年的850万美元,增幅高达102.7%。360的收入来源主要包含互联网收入和第三方杀毒软件销售两大块,其中超过九成收入来自互联网,网络广告收入占比近七成。

既然任何财务数据都只是公司经营的结果,那么我们就来用第二张资产负债表的方式来衡量一下奇虎360的软实力。

 

资产总额

周鸿+互联网入口

先说周鸿祎。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无法忽视周鸿祎对于奇虎360的巨大价值和影响力。

“360能有今天,我认为有几个关键点:融资、杀流氓、推浏览器和导航、免费杀毒,还有手机卫士。没有靠周鸿祎个人品牌和搜索技术融来的几千万美元,就不会有奇虎公司;不敢杀流氓软件,就不会有安全卫士;没有浏览器和网址导航,就没有360的商业模式和主营收入;没有免费杀毒,就不可能击败杀毒厂商,并赢得民心;没有手机卫士,360在移动领域就没有根基。”这是360首席架构师李钊总结奇虎360现阶段成功因素的原话。

周鸿祎其人的好斗和爱折腾在互联网圈里是出了名的。对外界而言,周鸿祎就是360,360就是周鸿祎,两者合二为一,无法分离。很显然,这样的灵魂人物对互联网创业公司的发展更具优势。在风云变幻莫测的互联网行业,创业期的那些快速又充满风险的战略决策,由一个拥有足够资历和领导力的灵魂人物做出,不仅降低了决策风险,而且执行效率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证,因为团队从来不会怀疑这个战略决策的对与错。

其实,周鸿祎的经历非常简单,早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为了实现“让中国人用母语上网”于1998年创建3721公司。3721后来被雅虎收购,周鸿祎顺理成章出任雅虎中国区总裁。随后便开始创业,旗下主打产品就是现在家喻户晓的360安全卫士。最开始周鸿祎创业时才28岁,后来他曾表示,创业的目的不是为了当老板,只是希望拥有一个平台,可以控制一些资源,去创造新产品和服务。

再来看下奇虎360到底在互联网行业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正如奇虎360副总裁姚珏所说,“用户上网有两个必经入口,一是浏览器,二是桌面。360通过安全领域底层,打造360安全浏览器和360安全桌面,将用户流量导入过来。然后通过网络广告、游戏联合运营等方式实现盈利。”同周鸿祎相似的是,姚珏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互联网资深玩家。早在1999年就出任搜狐公司财务总监,负责公司战略规划及预算,而且曾参与ChinaRen、焦点房地产网、Goodfeel等并购。2006年加盟奇虎360之初也是担任财务总监,后来升任副总裁,掌管多个业务部门。

这种将流量变现的模式的确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简而言之,360先通过安全软件吸纳海量用户,再将海量用户转换为360浏览器用户,最后通过360网站导航和搜索框,将用户流量变现。

姚珏表示,360的收入主要分为两块,一块是广告收入,一块是个人增值服务收入,增值方面大部分是网页游戏联合运营的收入。不过360最初做浏览器与桌面则是出于提升用户体验的目的,“360桌面整合了社区聊天、视频、游戏等日常必备软件。用户想玩游戏,直接在游戏板块中找就行了,只需两步即可。对用户而言,路径最短,很方便,也没有病毒。用户体验非常好。网站导航则通过为用户提供最常用的网站,如淘宝、团购、游戏、新闻网站等。由于给用户提供的都是最需要的内容,用户没有感觉到被打扰。但实际上,这些最常使用的应用,我们都会与合作伙伴进行分成。”

对此,投中集团首席分析师李玮栋却认为,占领用户桌面才是掌握流量的王道。现在各网络巨头都用自己的方式占领用户桌面。比如新浪用邮箱和微博占领桌面,腾讯用通讯软件占领桌面,百度用搜索,360也是一样,它是用杀毒来占领桌面。这些服务都是刚性需求。只有占领桌面,再开拓其他业务才会有更多空间。

被业内戏称为“山寨之王”的腾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携拥有3亿用户总数的QQ客户端作为依托,腾讯在微博、购物、游戏、音乐等领域的扩展式发展顺风顺水,其庞大的平台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同样剑指互联网入口的360横空出世,顿时使整个中国的互联网生态充满巨大的变数,倍感压力的同行心中不免涌起一个念头——“360会不会是下一个腾讯”?

不过,投中集团首席分析师李玮栋认为,即便大家都占领了桌面,都是巨头,但创新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和执行效率方面还是存在一定差异。以产品开发为例,是否真正摸准了用户的需求,用户是否喜欢用。百度的社区产品就很难获得用户的喜欢。执行效率也很关键。新行业的出现,巨头相应也会进入,但最后的成败主要在于自身资源能否很好向新业务倾斜,同时执行效率是否好。如果巨头做的不够好,不够重视新业务,可能这些小的公司就能发展起来,就等于把机会让给别人了。

负债总额

互联网公司商业模型的代际转换

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互联网行业的模式转换仿佛有线电视的海量频道一般,如果不能建立起真正有控制力的客户黏性,用户点击鼠标来转换浏览器页面的速度甚至比按电视遥控器还来得容易。

随着互联网对生活的侵入日益蔓延,已经演变成类似水、电、气这些生活中离不开的基础互联网服务,如聊天、视频、浏览器、输入法、杀毒等都是上网必备。提供类似服务的厂商也非常多,特别是行业巨头涉及的领域。对于这些服务,用户体验经验丰富,在选择两款产品时,基本是“谁的产品好用谁的”。如果两款产品功能类似,用户基本都是无所谓的态度“用谁的都是用”,因此用户的转移成本非常低。曾经有这样一种说法:用户转换一个搜索引擎,只需27秒钟,几乎没有成本。这种说法对搜索服务提供商而言还是非常有压力的。毕竟这是一个依托用户流量的行业,流量越高,用户粘性越高,商业价值才会越大。

眼下曾经一度火爆的开心网正逐渐被用户边缘化。根据Alexa网站流量排名显示,从2010年年初的近1.2到如今的0.42,仅一年半时间,开心网每日用户量跌去约65%。资料显示,新浪微博崛起后,开心网日益被用户冷落,其用户关注度已经由火爆时的超80万人回落到不足10万人。

没有必要也没有时间哀伤,互联网行业的生态原本如此,“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真的是兴也忽焉、亡也忽焉。因此互联网公司时刻面临着生存压力,就算是行业巨头也难免担心有一天轰然倒塌,盖茨所说的“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的论断绝非故作惊人之语,假设时光倒流五年,谁能料想第一代互联网先锋雅虎如今已如此寂寞。

因此各领域大佬均不约而同的开始“多元化发展”,以平衡风险。百度作为中文搜索霸主,市场占有率高达80%以上,在其不断巩固根据地的同时亦尝试多元化,如2007年尝试的“百度有啊”电商领域,当下进军视频行业等。与此同时,新浪、网易、搜狐也声称“会加大搜索投入”。新浪是中国最老牌的互联网公司,主要盈利模式为在线广告和搜索分成。其丰厚的广告收入主要靠巨大的用户访问量支撑。去年新浪微博异军突起成为用户热捧的对象,微博也为新浪带来新一轮流量高峰。微博游戏、微博IM也应运而生。腾讯则是互联网界典型的“山寨王”,新兴业务一旦被认为有市场有潜力,腾讯就会迅速跟进并超越。尽管腾讯行事一贯低调,但行动起来却“疾如风,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因此腾讯的多元化一直让业界胆寒。

电商领域方面,还屹立着马云这样一位巨人。在互联网行业,谁拥有巨大的用户流量,谁就有资格称王。但谁也不敢保证用户一直呆着自己的地盘上。因此担忧从来没有停止过。唯一的出路就是巩固大本营,同时发展多元化,将触角伸入多个领域。

李玮栋表示,互联网行业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市场热点一年一变。如2008年热点是网络社区,2009年变成网页游戏,2010年变成团购。由于每年行业的热点及发展领域都会有所调整,在某个领域已经很成熟的公司,就会担忧这种领先优势是否会逐渐衰落。因此这些公司认为最好的策略就是,在所有新兴领域都要涉足,不一定要成为第一第二,只要能提供相同的服务,现有用户离开的机率就很小。

在这种巨头林立的背景下,中小互联网公司成长非常困难。“一方面有巨头存在,如果新业务未来有春天,巨头发现后,就会砸很多钱进来,跟创业公司去竞争。”李玮栋分析道,“另一方面,互联网公司本身盈利很困难,要成长起来前几年都没有收入。”

恶劣的成长环境,注定互联网行业是“你死我活” 的竞争,注定不能和气生财,注定每一轮博弈都“快、狠、准”。截至目前为止,尽管奇虎360一路抢跑的步伐尚未出现过大的纰漏,但盯紧互联网商业模式的代际转换,始终是其不敢放松片刻的生命线。

2005年奇虎成立初期,其发展重心主要放在搜索领域,同时也开发其他领域产品。当时市面上的浏览器插满了各种插件,为了查杀流氓软件,360安全卫士应运而生。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用户越来越多地把日常生活搬到网上,如在线购物、游戏、付款、手机充值等。网络在带给用户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存在很多困扰。

病毒、木马相比过去更加猖獗,通过盗号、钓鱼、弹出广告等疯狂盗取用户资产。以往计算机病毒只影响电脑运行速度,不存在盗取用户资产的现象。而木马程序与病毒有所区别,往往在玩家浏览网站或者下载程序时悄悄植入,盗取用户资产。

因此网络安全逐渐成为互联网用户的基础需求。360安全卫士根据市场需求逐渐增加清理插件、漏洞修复、查杀木马、电脑体检等多种功能,并独创了“木马防火墙”功能。2006年底360安全卫士的装机量接近千万用户。当时奇虎官方公开表示,“每周都差不多增长70万用户”。之后360安全卫士一路稳步发展,在2008年突破1亿用户大关。

 

流动资产

聚焦用户体验的创新能力和超强的融资能力

“创新”一直是互联网行业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无论是业界大佬还是草根新贵,不管是专业工程师还是初出茅庐的菜鸟,一提到互联网,头脑里首先就会蹦出“创新”这个词,以至于“创新”一词有沦为套话之嫌。事实上,“创新”的的确确是成功的互联网公司生存的法宝,还是最重要的法宝之一。在这方面360也毫不逊色。

周鸿祎表示,360在产品、技术和商业模式上做了很多创新。在产品上,像360安全卫士、360软件管家、360桌面、360保险箱等,都是360首创的产品,推出后被竞争厂商纷纷模仿。在技术上,360第一个真正实现了云安全,创新推出了黑白名单校验机制,这随后成为行业内的标配。在商业模式上,360通过免费安全,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模式,打破了市场的一潭死水,让这个行业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在360创新的一系列产品中,360软件管家可以一键装机,帮助用户将常用软件一次性安装完毕,简单方便广受用户好评。这项“装机必备”创新开创了PC平台的“APP Store模式”。360软件管家同时还具有软件下载、升级、管理功能。当然360软件管家的设计方面非常贴心,用户体验十分给力。如暴风影音下载提示,“此版本含有以下捆绑内容,安装时请根据需要选择,百度工具栏等等。”360软件管家还鼓励用户对软件性能进行评分,在每款软件下面形成用户的评语和使用经验,以方便其他用户下载软件时进行参考。

究其根本,360之所以在产品、技术和模式上不断创新,其根本目的就在于提升用户体验。由于大多数用户根本不懂技术,也不想懂安全厂商技术有多么复杂和多么先进。用户唯一的想法就是,功能强大,操作简单方便,体验细致入微。因此如何打动用户内心才是360公司创新的根本。

周鸿祎表示,支撑360发展到现在的因素有很多。但首先是注重用户体验。360在用户体验方面下了很大功夫,目的是让很专业、复杂的安全软件用起来简单、方便、易懂。比如进程管理、流量监控等过去都是计算机工程师的“专利”,现在普通用户也能轻易掌握。周鸿祎强调,以前用户电脑的话语权都掌握在硬件厂商和软件厂商手里,现在360要将电脑的控制权还给用户,让电脑变得更透明。

说到底,互联网公司无论是产品创新还是技术创新或者模式创新,其最终目的是留住用户。这个发展思路在业界互联网公司都是心知肚明的。没有用户就意味着公司的核心价值丢掉了,没有存在的必要。因此大家都千方百计地通过创新提高产品体验留住用户。而对于360而言,安全是公司的立身之本,是未来发展的根据地,只有牢牢控制住安全市场的主动权,才能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当然首先是“用户体验第一”。

2010年9月3日,360安全卫士7.3正式版砍掉了产品主界面上每年能带来5000万元的文字链广告。周鸿祎当时表示,安全软件的唯一职责就是保护用户,而不是时刻期待用户来看广告,所以决定放弃这部分收入。尽管这部分广告是由财务副总裁姚珏负责,但她并没有反对,反而十分支持。

姚珏表示,安全产品是在用户想杀毒体检时才会打开,如果在产品中放广告,很自然就会想让用户打开次数更多。出于商业利益,就会违背用户体验。为了产品体验更好,我们取消了文字链接。她强调,任何时候用户体验和需求都是第一位的。只有把病毒查杀做到极致、产品体验做到极致,用户才会信任你、用你。

当然“永久免费”也是360最初留住用户的杀手锏,尽管安全行业免费已成定局,但最早打出免费牌的360已成功地吸引了大量用户,坐拥行业的头把交椅。

从另一方面来看,融资能力也正在成为互联网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凭借周鸿祎的金字招牌,源源不断的VC和PE资金投入保证了360各方面顺利发展,特别是技术研发、营销推广方面的投入。从年度营收数据来看,360营收增速非常迅猛。2008年营收1689万美元时还入不敷出。2009年营收3230万美元盈利才420万美元。可以想见的是,安全软件行业绝对是一个要下血本砸钱的行业。如果360在创业阶段没有持续的后续资金跟进,可能一年就基本关门倒闭了。

360在上市前共计进行了三轮融资。2006年1月,360通过A轮融资获得1400万美元,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IDG资本、鼎辉投资,随后又获得经纬创投等机构追加的投资。同年11月,360通过B轮融资获得2500万美元注资,包括高原资本、红点投资等七家机构。2010年1月,360再获挚信资本和清科创投的2000万美元注资。

作为360最大的投资股东,高原资本当年作为风险资金进入360,持股15.91%。360上市后首日收报于每股34美元,高原资本获得了巨额的回报,成为众多投资机构中最大的赢家。高原资本涂鸿川主导了360的投资,此前他在TMT行业拥有丰富的投资经验。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360在筛选风险投资方时显得专业老练。这跟周鸿祎也是天使投资人不无关系。资料显示,360自身通过“起飞计划”进行投资,包括世界之窗浏览器、手机安全厂商信安易。而周鸿祎个人还投资迅雷、酷狗、快播等公司,目前所投公司的用户量、市场份额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很显然周鸿祎对业界投资的套路、机构的偏好、资源重心都有深刻的理解,与投资界人士之间也非常熟络。因此在投资机构的选择上十分有经验。

姚珏表示,周鸿祎选择投资者,尤其是董事会成员的要求非常高。首先,投资者要有互联网行业的投资经验,对行业理解要深刻。只出钱的机构我们是不会要的;其次,能站在创业者的角度做决定,具有战略眼光支持公司的决策,尊重公司。

事实证明,周鸿祎的确看得很准。当2010年360决定取消第三方杀毒软件的文字链广告时,经过讨论所有的投资者都非常支持。风险投资都是讲投资回报的,能放弃短期实际利益实属不易。其次,在上市过程中,投资机构凭借各自的优势给了360方方面面的帮助。

姚珏十分感谢投资方的付出,“他们发挥各自所长,沈南鹏在选择投行方面经验丰富;做分析师材料时,鼎辉陈文江全程参与,提了很多修改建议;在招股书的定位上,我们最大的投资人涂鸿川也提了很有价值的建议。挚信资本、红点资本在公司IPO阶段都是全程支持,关心公司业务发展。”

“每场会只有45分钟,要在45分钟内给投资者讲明白。时间越短,能讲的东西就越少,就越要做取舍,讲什么不讲什么。所以分析师大会的材料我们一共写了45个版本,页数较多。路演材料又做了25版本,不断改不断改。”姚珏回忆起路演的过程仍历历在目,“当然3Q大战在路演中是个绕不过去的弯。这个问题对我们而言一点都不难。事实是什么就是什么,只要投资者感觉到你说的是‘客观的事实’,不需要说服对方就能理解。”

路演结束后,投资者非常认可。360在纽交所的IPO总计获得40倍超额认购。一对一投资者转换率也高达90%,远超中概股海外上市行业水平。在姚珏看来,很多投资者都被周鸿祎打动。“一看就知道他对互联网的理解是非常透彻、丰富的。只有如此深刻理解互联网行业的人,才会创造出这样的商业模式。”

周鸿祎的表现可以说是360上市中的一大亮点,路演材料也得到其他投资者的交口称赞,超额认购及股价表现也非常抢眼。

美国的媒体和分析师对360给出了“杀毒+浏览器+网络游戏=赚钱的大买卖”的超高评价,360的商业模式也被华尔街誉为“中国模式”。随着360的上市和不断盈利,也被褒赞为“一个昂贵的免费故事”。360以颠覆式创新的模式,重新定义了互联网安全,改写了安全市场格局。

周鸿祎认为,“美国人经常听不懂中国的故事,所以我们中国人出去之前一定要说美国的大哥,比如说我是中国的亚马逊、中国的谷歌,这样美国投资者才能理解。360的商业模式很创新,没有借鉴公司,就只好硬着头皮去讲,但最终免费的安全模式得到了全世界主流资本的认可。过去互联网都是美国模式,360创造的中国模式得到认可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今年3月31日,360成功登陆纽交所上市,首日收报每股34美元,较发行价每股14.5,美元大涨每股134.48%,市值达39.56亿美元。首日涨幅在所有中国概念股中排名第三,仅次于百度2005年IPO上市创下的354%和去年优酷创下的161.25%。

坏账准备

互联网巨头间的残酷搏杀

随着互联网巨头们凭借自身平台优势向尽可能多的领域扩展,原本井水不犯河水的商业模式很可能不再有隔离带,进而爆发正面冲突就在所难免了。

2010年11月3日,3Q大战爆发,360遭遇了史上最大的一次危机。腾讯突然发出“致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明确用户在QQ和360之间只能二选其一。周鸿祎当时非常气愤,在微博上称腾讯的行为“丧心病狂”,但360有预案,并贴出了WEBqq客户端下载地址,予以反击。第三天,金山、傲游、可牛、百度、搜狗五大客户端软件厂商在北京召开联合发布会,公布360八大谎言,并宣布不兼容360系列软件。如果后期局势没有转变,就意味着360将“彻底完蛋”。

此次五家客户端厂商的联合行动显然是已经感受到了来自360的威胁。网络安全服务是一个刚性需求,虽然永久免费,但其拢聚的用户量是最大的核心资产。有用户量作为靠山,现有的服务,游戏、电子商务、微博、邮箱等都可以做,未来进入新兴领域也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此外业界对360赤裸裸明刀明枪的打法也很有意见。不过如果360不采取这种方式,能否走到今天还是一个问号。业界人士评价,周鸿祎的打法就是,但凡挡路者,见神灭神,见魔灭魔。

耐人寻味的是3Q大战的爆发刚好就在360上市启动会前夕,由此可见互联网行业竞争之惨烈。

“当时我们毫无准备。在3Q大战爆发之前,投行、审计师都已经找好了,董事会也批准了上市。原定2011年11月10日举行的上市启动会面临着‘要不要推迟’的问题。但我们最终决定一切照原计划进行。”姚珏的语气透出360一贯的强悍。

当然做这个决定不仅有风险的,还要有一定的勇气。腾讯在互联网行业中影响连阿里巴巴、百度都会忌其三分,360这么小的公司在市场上还未完全站稳脚跟。“挑战行业巨人,不要命啦!”人们围观3Q大战时,都为360捏一把汗。

“要是被打死怎么办?”姚珏言语之间也透露着担心。但是“虽然无法预计3Q大战的结果,但我们未来肯定是要上市的。财报审计工作、法律文件准备这些基础工作都可以做。众所周知,上市过程中最花时间的是审计,过去三年的财报都要审计。这些上市准备工作完成后,然后等待。因此决定不推迟上市启动会。”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非常大胆而正确的决定,最终360仍然顺利平稳实现了IPO。

2006年8月,360安全卫士发起公投恶意软件活动,号召网民对问题软件进行公开投票,并公布了两大恶意软件的底线,强制安装和无卸载入口。一旦被确定有恶意行为,即加入恶意软件黑名单,并向用户进行公告。

反流氓软件运动一时间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其中央视《新闻联播》、《午间30分》、《东方时空》和《新闻调查》等多档著名栏目均对此进行了跟踪报道。

当时流氓软件泛滥成灾,给网民造成极大困扰,却让制造和传播者大发其财。“当时没有一个杀毒厂商敢查杀流氓软件,因为做流氓软件的都是互联网公司,只有周鸿祎这种亡命之徒才敢把同行得罪光。”李钊在《傅盛离职内情:从360叛将到腾讯马前卒》一文中表示。

尽管面临极大的风险,但360确因此名声鹊起,知名度一路直线上升。

2009年10月,360高调发布首款永久免费杀毒软件,并抛弃了收费杀毒软件固有的“激活码”机制。360又一次断了杀毒厂商的财路。

自360宣布免费以来,一方面与杀毒厂商关系紧张,一方面受到了网民的大力热捧。不到两个月,360杀毒周覆盖用户人数已达3225万,正式跻身行业前三甲。截至今年8月, 360免费杀毒软件月度用户量目前已覆盖国内74.57%的网民,用户数量突破3亿。而去年360推出QQ保镖后迅速成为3Q大战的导火线。同时也将360的关注度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当然,360这种“不顾后果”的做法不可避免地会引火烧身。如金山毒霸2010年宣布永久免费并与可牛联手争夺杀毒软件市场。今年7月,腾讯入股金山,与金山达成战略合作。凭借腾讯在用户渠道和客户端推广上的优势,金山毒霸用户量数增长迅速,成为杀毒软件市场与360同等量级的竞争对手。

翻看成立尚不满六年的历史,作风强悍的360就与雅虎、百度、瑞星、卡巴斯基等多家公司开战过。同为“土鳖派”互联网巨头的马云曾用打野猪的例子来形容职业经理人和创业者之间的差异。“上山打野猪,一枪打出去,野猪没死,冲了过来。把枪一扔,往山上跑的,是职业经理人。子弹打完了,把枪一扔,从腰上拔出柴刀和野猪拚命的,是创业者。创业者逃无可逃,只能血拼。”尽管360的凶悍打法充满争议,但在巨头林立之下,必然要以弱斗强的360别无选择,只能血拼。

360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周鸿祎坦承,“现在移动互联网还处于跑马圈地的时代,很多东西都看不清楚,360也在不断尝试。近期360发布了iPad浏览器,这款产品就是基于360浏览器快速、安全、方便的特性,并把它移植到移动互联网上的。此外360也逐步开发并推出了手机领域产品的合作,譬如360手机卫士、口信等。但我认为,目前谈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为时尚早,最主要的是做出好的产品,通过用户服务寻找商业模式创新的机会。”

无形资产

快速聚集的精干团队

360不是第一家做杀毒软件的公司,也不是最后一家。相比老牌安全厂商,360成立不到六年,用户数量、用户渗透率却后来居上。但这只是360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在周鸿祎这位灵魂式领导人物的调教和捏合下,360拥有一支作战能力强、执行迅速的团队。

根据360的财报显示,360一共拥有四位副总裁及一名董事长助理。360公司总裁齐向东负责公司的整体运营,石晓虹担任董事长助理,副总裁姚珏则负责360的财务管理,负责产品及公关工作的副总裁刘峻早年曾在和讯网、新浪网工作,曾是墨者创始人的副总裁陆剑锋,致力于360安全技术的创新,另一位副总裁代琳则主要负责游戏平台的营销与合作。

360的管理团队是在过去的五年中逐步沉淀而来的,目前的阵容已基本形成。随着产品线与业务的扩大,未来高管团队人员也会有所增加。

不难看出,360高管团队中多人曾跟随周鸿祎创建3721,帮助雅虎中国开拓市场,随后又一起进军杀毒软件行业。2009年11月与周鸿祎很有渊源的谭晓生亦出任360技术副总裁。谭晓生同样也有3721和雅虎中国技术开发的经验。

相比其他高管都与周鸿祎拥有同在一条鸿沟里作战的经历,“敢跟周鸿祎拍桌子”的姚珏在2003年与周鸿祎在雅虎收购3721时相识。“当时新浪、搜狐也参与了竞购,就认识了周总。”姚珏笑着说,“后来周总一直邀请我加入雅虎,但当时觉得跨国公司执行和策略速度较慢,一直没去。后来周总加入360拿到第一轮融资后又找我,经过考虑后我就过来了。”

不单单姚珏,后来360公司很多产品、技术骨干都是周鸿祎通过各种渠道挖过来的。根据360首席架构师李钊叙述,周鸿祎爱才如命,只要发现有创意的人才,拿到手机号后转头就让人事部去挖。在安全团队成立三周年时,360已经网聚了大批安全领域的顶尖人才,包括反黑工具冰刃、狙剑作者徐贵斌,墨者创始人及团队等。陆剑锋于2009年5月加入360就一直担任副总裁至今。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从来都是最朴素的真理。凭借强大的个人魅力,周鸿祎身边聚集了一批各方面的管理精英,超级销售、技术大拿、宣传高手、财务管理专家。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想做点实事的人。至此创业最基本的人才问题已经解决。

当然,光靠周鸿祎的个人魅力并不足以留住人才。就算刚开始互相欣赏,但过了蜜月期一切回归现实后,没有落地的管理措施与制度,也是不可持续的。

提起民营企业,大多数人的印象是“老板独裁,啥都自己说了算”。但在360内部,上至总裁下至产品经理,只要能说服周鸿祎,他都全力支持其工作。在姚珏眼里,周鸿祎是一个比较本色的人,不会伪装,遇到分歧,则会主动与对方讨论,直到彼此意见最终达成一致。

员工的创造力和主人翁精神在这种管理氛围内得以充分释放。周鸿祎曾表示,互联网行业的创新来自于一线员工,而并非传统意义上企业高层和咨询公司合作讨论的结果。此外企业内部结构扁平化有助于指令通畅,提高执行力。代表360执行能力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360从启动上市一直到挂牌仅用了三个半月。

此外,360还通过丰厚的股权激励吸引人才。根据招股书披露,奇虎于去年11月及今年1月两次向员工出售公司普通股16652751股,约占总股本的11.1%。据了解,此次雇员购股计划于2006年制定,主要面向公司(含子公司)员工、董事及顾问,目前奇虎360公司1000名左右员工全员持股。据了解,360是目前中国互联网公司中员工持股比例最高的,达到22%,而且每年都有新的期权进入期权池,这为吸引互联网一流人才奠定了基础。

在李玮栋看来,目前360的成长大部分还是依赖现有的创始人。他认为,公司上市后取得大量融资,业务和产品线都会有所拓展,公司应考虑引进一些有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分别负责不同的内容。CEO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战略规划上,更多考虑两三年,四五年之后的事情。同时公司创始人要逐步放权,培养更多得力的中层。当公司越来越大时,团队的执行力尤为重要。如果所有的决策、重大的业务推进都要CEO去做的话,对公司未来的成长不是特别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