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神吕蒙永久:專家︰南海開戰若輸掉 後果將如甲午海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1:05:47
專家︰南海開戰若輸掉 後果將如甲午海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25 11:18:28  

  中國雖然人多勢眾,但海戰類似足球比賽,受到地理空間的制約,中國的優勢不一定能發揮,很有可能打無把握之仗。而如果不能勝利,可能像甲午戰爭那樣而付出沉重代價,並引起國內更大的焦慮和不穩定。

  當代國際關係由多重三角關係構成,其中最重要的一對是中美俄大三角關係,其分量類似於上世紀80年代的中美蘇大三角關係,只不過中國取代了前蘇聯的地位,成為美國的主要戰略對手。

  中美俄三角的四種局面

  40年前,朱德、陳毅、徐向前、葉劍英等老帥以三國時吳、魏、蜀三角關係的互動來分析當時的中美蘇力量對比,得出必須改善對美關係、增加對蘇博弈分量的戰略結論,為打開中美關係僵局、迎來中國戰略主動提供了戰略評估基礎。

  就當前格局而言,中美俄三角關係的變化大致會出現四種可能性。第一種,美俄進入蜜月期,雙方結盟共同對付中國,而俄羅斯的勢力範圍也納入北約,其後果是中國的北線和西北線面臨北約大軍壓境的戰略困境;東南部和西南部也面臨美國及其亞洲盟國的軍事壓力。毋庸置疑,中國將面臨海陸兩地的雙重壓力,其戰略環境之惡劣倒退到“兩個拳頭同時打人”的上世紀60年代初,中國除了與美國及北約改善關係以此撬動中俄關係外並無良策。

  第二種,美俄關係從“小陽春”緩步進入仲夏,逐漸熱絡,但雙方沒有結盟。俄羅斯出於歐洲大家庭一員的價值觀念傾向於西方,但不願意與西方結盟對付中國,因為俄羅斯也希望與中國保持友好關係,從中獲取地緣政治和經貿的利益。

  第三種,歐亞主義占了上風,俄對西方始終保持著警惕,將北約東擴視為最大的戰略威脅。為此俄將借重中國的力量,與中國結成戰略夥伴關係來抗衡北約。另外,儘管中俄都有抗衡美國的戰略意識,但雙方力圖避免與西方關係徹底破裂。雙方小心翼翼地保持著自己獨立行動的空間,防止被戰略夥伴關係所牽制。

  第四種,中俄結盟共同對付美國,具體表現為組成國際性的軍事同盟組織以抗衡西方陣營,這樣就回到了上世紀50年代的冷戰格局。

        普京歸來觸動大三角

  以目前來看,結盟式的第一種和第四種局面沒有出現,中俄關係基本上在第二種和第三種局面之間徘徊。在歐亞主義占上風時,可能呈現第三種局面。在歐洲主義占據上風時,就更可能出現第二種局面。當然這兩種局面的分界線有時候也是模糊不清的,而普京與梅德韋傑夫有可能在不同情況下採取不同政策,使得第二種和第三種局面交替出現。

  一般而言,美俄關係變暖,大三角就會轉向第二種局面,而美俄關係轉冷,大三角就會轉向第三種局面。普京“王者歸來”的消息傳出後,西方當即表示不高興,《金融時報》載文反對普京終生執政,稱之為“勃列日涅夫的還魂”,而普京也還以顔色,公開稱美元壟斷是世界經濟的“寄生蟲”,由此看出端倪,即普京當政後,美俄關係有可能轉冷。

  美俄關係轉冷必然給中國帶來戰略機遇。

  中國屬於海陸混合型國家,近代史上多次遭遇侵略,外來者基本上從沿海地區進入中國。中蘇關係緊張時,中國面臨巨大的壓力。當時中蒙邊境蘇聯駐軍離北京只有數百公里的距離。中俄戰略夥伴關係建立後,中國北線的安全壓力獲得釋放。中俄和解的影響波及中國其他地區,西部、西北部、東北部和東南部相繼進入安全期,因為這些周邊國家與俄羅斯保持著傳統友誼,自然也樂見中俄友好。

  同時,中美之間雖有一些摩擦,但總體上維持著正常關係。中國不出頭、不扛旗,不挑戰美國戰略利益,而美國的戰略關注點在歐洲和中東,沒有把中國看成主要戰略威脅。中美俄三角關係的平衡,為中國贏得20年的和平發展機遇。如果中國再獲得20年的和平發展機遇,按照眼前的發展速度,前途不可估量。屆時西方對中國的態度將遠比現在謙卑。 
 
        圍繞南海的中美俄博弈

  目前,中國的主要戰略威脅壓力來自沿海地區,其中日本、台灣地區和南海成為主要因素。日本經歷了金融危機和地震災難,已無力對中國發起主動挑戰,至多充當美國亞太戰略的配角。台灣問題隨著兩岸關係的改善也變得可控。只剩下南海問題,這是新增的安全關注點。這個問題可大可小,中國自身的態度也很重要。換句話說,中國掌握著主動權。如果中國覺得實力不夠,希望爭取更多的和平時間發展經濟,那麼完全可以使用外交手段處理南海問題,畢竟中國與東盟國家已有良好的基礎。如果覺得已經崛起,並想分擔俄羅斯西線的戰略壓力,那就不妨在南海搞一下,以緩解俄西線的壓力,這正是俄戰略家們求之不得的事情。俄地緣政治學家杜金指出,中國戰略重點南下,與美國進行海權博弈符合俄羅斯的戰略利益,可以減緩俄西線的壓力。

  然而後果中國也要想清楚。首先,東盟肯定不願意看到這種情形的出現,中國與東盟的關係也會急劇下降,本來傳說中的“中國威脅論”終於有了現實說法;其次,為美國重返亞太地區維持軍事存在提供了有力的口實,中美海上衝突的日子不會太遠;第三,中國周邊地區將出現多個著火點使得中國不得安寧,而中國的海上通道也面臨威脅;第四,中國雖然人多勢眾,但海戰類似足球比賽,受到地理空間的制約,中國的優勢不一定能發揮,很有可能打無把握之仗。而如果不能勝利,可能像甲午戰爭那樣而付出沉重代價,並引起國內更大的焦慮和不穩定。

  也許有人可能認為,中國已經強大到具有絕對的實力處理所有的麻煩,不在乎與美日同盟相抗衡,甚至不惜海上一戰,以實施“南下戰略”,甚至完全可以忽視美俄關係轉冷而給中國帶來的發展機遇。但如果有一天,美俄兩家忽然稱兄道弟,北約軍隊就在中國北方邊境線徘徊,中國還能像現在這麼自信嗎?(來源:新華網 作者陸鋼是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亞洲研究院訪問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