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警戒3视频解说:1969年一辆坦克为何同时惊动周恩来和勃列日涅夫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7:54:33
1969年一辆坦克为何同时惊动周恩来和勃列日涅夫
2011年09月30日 11:25
来源:凤凰网历史
',1)">
核心提示:格列奇科拍着胸膛向勃列日捏夫保证,一定不让这辆坦克落到中国人手中。3月24日,周恩来的电话直接打到前线指挥部,命令把打瘫的那辆苏制T—62坦克拖回来,周恩来特别强调,这不仅有军事价值,而且有政治意义,有这个铁家伙作证就不怕苏联在全世界面前耍赖。
凤凰卫视9月29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珍宝岛之战·中苏边境冲突揭秘(四)
陈晓楠:1969年3月15号13点35分,苏联边防军纵深火炮,岸边坦克炮、火炮,对中国边防部队的防御阵地,和公司边防战大规模的进行了炮火袭击。炮火正面达10公里,纵深约7公里,持续的时间大概两个小时。紧接着边防苏联军的一百余人,在10辆坦克和14辆装甲车的掩护之下,向珍宝岛发动了第三次猛烈的进攻。
解说:苏军的第三次进攻,炮火袭击之猛烈,远超过了之前两次。
曹建华(时任黑龙江省军区合江军分区副参谋长):第三次敌人好像是孤注一掷,孤注一掷就是打不赢也看出来了,就像我把家里收拾收拾,这次都拿出去,把家底都拿出去,该打的都应该上来了,专门使用炮兵消灭对方或者把对方打烂了,最后步兵再上去。
杜永春(时任113师政治部干事、珍宝岛保卫战一等战功荣获者):炮战完了之后,我说好了,开始敌人肯定是来,果然不出我们所料,敌人大概有一个加强排的兵力过来。
解说:苏军在坦克、装甲车的掩护下,气势汹汹地扑向了珍宝岛,战斗进入了最残酷的阶段。两军的士兵以血肉之躯,对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岛拼死相争,面对苏军的坦克和装甲车,中方指挥部不断将反坦克武器增援岛上,先后有15具40火箭筒和7门75无后坐力炮被运到岛上,依旧潜伏在岛上的杜永春则是拿到了第二次战斗结束后负伤战友的火箭筒。
杜永春:火箭筒就是担架抬着,火箭筒在那个担架上,我跟那个伤员,我说停停停,我就问问他我说怎么样?他说没事,伤不太重。我说这样商量个事。他说什么事,你说。那时特别痛快。我说火箭筒留这儿吧,打完仗我再还给你。他说行,留着留着。
于洪东(珍宝岛保卫战一等战功荣获者、时任某部特务连侦查排排长):杜永春这小子他真有两下子,我告诉你,就是现学现卖他也可行。
杜永春:这火箭筒我看过人训练,没打过。我看这个武器基本大同小异,准星,然后这个瞄准基本都一样,会装弹就行。当时有战士,我说你会装弹吗?他说装弹好装,他说拿下来把那个尾巴有尾翼嘛,拧上完之后塞进去,塞到头就行了,就可以打,我说好。
解说:中国边防分队抓住苏联边防军,害怕步兵与坦克装甲车分割的弱点,发扬敢于近战的光荣传统,采取几个战斗小组,同时围打一辆坦克或者装甲车的战术方法,予以各个击破。
杜永春:我告诉刘东,我说你把住我的机枪,我说你在那儿顶住,我和这个无后坐力炮,打我们这个正面坦克装甲。他呢,无后坐力我说你打坦克,我打装甲,打着这个火箭筒。他们不明白开始应该张着嘴打,这个嘴别闭着打,我这闭着嘴打,它这耳朵打了疼,震的。最后我耳膜,耳膜震的半年听不着东西。
解说:靠着敢干近战,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仅杜永春就击毁击伤两辆苏军装甲车。失去了装甲车掩护的苏军,则立刻隐蔽在雪地和树丛中。
杜永春:当时就是敌人不露头怎么办?这时候班长石勇丁想个办法,这也是听老领导,过去打这个潜伏介绍方法,就是把帽子挑起来,晃动晃动。用这种方法挑动敌人先打枪,然后告诉战士盯住敌人打枪的位置,几个枪瞄准他这个位置,再换位置挑逗,他还得打,打的时候他枪一响,他马上把这个帽子下来,就这样咱们消灭他五六个敌人,他也不打了。这仗反正你就斗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