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保县人民政府:智慧松山湖 再谋新跨越——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周年发展纪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7:11:46

科学发展示范园 产业升级引领区

智慧松山湖 再谋新跨越

——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周年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吴 冰 贺林平

《 人民日报 》( 2011年11月25日   13 版)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去年,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历史性跨越,晋升国家级高新区行列。今年又迎来开发区获批成立10周年的喜庆时刻。弹指十年,松山湖见证了什么?未来岁月,松山湖如何再谋新跨越?

  为此,记者走进松山湖看到2011年成绩单:“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松山湖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1—9月,园区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5.6%。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1—8月,园区专利申请量达838件,专利授权量达514件,与去年同比分别增长198.17%和151%,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450件,同比增长238%。

  松山湖为何有如此的科技创新佳绩?

  按照“东莞乃至珠三角科学发展示范区、产业升级引领区”的发展目标,东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松山湖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冷晓明介绍说,松山湖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等各项工作,带动东莞及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发挥产业龙头和研发龙头的双带动作用。通过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力打造珠三角“双提升”战略新“引擎”。

  智慧松山湖 科技创新高地

  3大保障、5大应用领域、16个示范工程推进“智慧松山湖”,打造国内一流高新区

  在松山湖,“科学发展,先行先试”不仅是一句口号,也是不断的创新实践。智慧松山湖,给了我们又一个新惊喜!一个启示!一个新的未来!

  经过国际金融危机严峻洗礼,传统发展模式还有没有生命力?热点话题,让身处珠三角的东莞对产业转型升级尤感迫切。

  今日松山湖,松湖烟雨、环境幽静。但也有企业员工说:“好山好水好无聊!”此话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松山湖“软环境”的不足,与国家级一流高新区的要求尚有差距。

  路在何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我国“十二五”规划蓝图的重要使命。松山湖也再次面临新抉择、新跨越。

  2011年11月3日,《“智慧松山湖”规划》评审会在松山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召开。《“智慧松山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把松山湖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智慧高新区,“智慧松山湖”战略的实施将为推动东莞经济社会双转型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东莞市政府副秘书长、松山湖高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刘宁博士介绍说:“松山湖要建设‘科技创新高地、人才聚集高地’,‘智慧松山湖’是重要抓手,将出台系列政策吸引高端人才,坚持‘外引内育’,建立完善人才激励、考核、监督机制,吸纳培养一批跨学科、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打造支撑知识经济发展的‘人才金字塔’,为松山湖推动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强大智力保障。”

  “智慧松山湖”聚焦于松山湖内部资源的挖掘、整合和高效配置,增加知识经济的含量,激活松山湖创新能力,提升城市的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智慧松山湖’是现代化松山湖高新区整合发展的更高形态,将把松山湖打造成在信息化应用领先国内、具有广泛示范效应的高新区。”冷晓明表示,随着“智慧松山湖”的启动,东莞也正式加入到智慧城市行列。

  过去人们对东莞印象是“世界工厂”,如今“东莞制造”传统加工制造业将迎来脱胎巨变!

  “智慧松山湖”再次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先行一步。作为东莞产业升级引领区,10年来,松山湖大力引进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重点推动新型高端电子信息、生物技术、金融服务、文化创意四大产业发展。“十一五”期间引进371个项目,包括华为、胜华科技、宇龙通信、漫步者、德国通快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投资项目。先后建设了台湾高科技园、IT研发园、创新科技园、生物医药科技园、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实验园区。

  智慧松山湖:为高新区插上“腾飞”翅膀

  以五大应用领域为支撑,“云计算”推进政府服务和效率“软环境”全面升级

  近年来,生态环境,一直是松山湖对外招商的优势。而“智慧松山湖”则给未来提出了更高要求。

  松山湖人认识到,打造“软环境”才是吸引高端企业、留住顶尖人才的关键。松山湖不仅要环境美,更呼唤科技服务创新环境的变化。

  “我们将以五大应用领域为支撑,让‘智慧松山湖’推进政府服务和工作效率的全面升级。不仅园区可开网上视频会议,实现无纸化办公,还要求与企业可以视频对接,实现园区基础网络全覆盖。”刘宁指着办公室的一块墙壁兴致勃勃地说。

  他介绍说:“应用领域包括政务服务、产业服务、社会服务、绿色园区、平安园区五大板块。通过智能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有效提升政府决策水平、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快速提高高新区人的‘智慧生活’。”

  据悉,云计算技术将广泛应用于“智慧松山湖”工程,为高新区经济插上“腾飞”翅膀。智能交通系统、数字化城管系统等16个示范工程全面覆盖松山湖,关注民生的各个方面,为服务高新区提供强有力保障。

  云计算将对资源进行优化利用,把各种应用变成服务,快速灵活地提供给客户,实现智能高效化管理。依托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加快推进政府信息化。促进松山湖从智慧园区走向智能时代。

  “智慧松山湖”如何推动产业转型?记者走进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三维动漫设计实验室,目睹原创动画企业功夫龙,渲染一集动画片从两周缩短到两天。高端智能玩具正取代低附加值的电动玩具,过去生产铆钉的企业,如今进入高端精密仪器生产领域。

  在松山湖一幢小楼内,几个巨大铁柜,密布着的108台服务器,组成了一台超级电脑,来自40多家企业的指令,被有序地分配到“云平台”30多台虚拟服务器上——这就是松山湖“云计算”的真面目。

  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副院长唐振初介绍说,“云计算”平台——这朵由超大容量计算机群组成的“云”,站到了全球信息技术最前沿。以“云计算”技术为核心,松山湖已构建一个支撑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创新的运营环境。

  “云计算”将成为松山湖新的科技创新平台。

  但是,松山湖能否成为打造未来产业集群的基础?成为引领东莞和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武器?

  科技创新,在松山湖变得很具体。据悉,松山湖对组建国家级研发机构的,给予最高1500万元的资助,省级800万,市级500万元。对通过国家、省、市立项的科技项目,松山湖给予与市财政1∶1的配套资助。过去5年“科技东莞”工程每年投入10亿元财政扶持。

  广东省科技厅厅长李兴华说:“全省9个国家级和16个省级高新区已成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先导区和自主创新的核心区。”

  凭什么吸引众多高科技企业?

  站在国家队89个高新区行列找差距,奋起直追,打造国内一流开发区

  2011年,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

  “发展方式”的抉择,将确定中国现代化的正确路径,奠定未来中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格局。松山湖能否在科技创新、人才集聚、政策服务等方面更快、更早布局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不自满,放眼89个国家级开发区,才有进步!

  2011年,松山湖人将目光投向国内排名前10的开发区。刘宁率领高新区班子开展“他山之石”工程,北京、上海、苏州、西安、深圳等地马不停蹄地考察,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学习了经验,也看到了差距:

  走出去一对比,松山湖人议论纷纷,畅谈不足:

  有的说:“松山湖顶层战略设计不够系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不强、没有形成有影响的特色产业集群——”

  有人直言:“科技金融发展滞后、高端人才缺乏,如本科和具有中级职称以上人数占松山湖园区从业人员总数比例分别为16.46%和4.42%——”

  还有人反映:“松山湖控股公司经营管理不够规范、产业空间布局不够合理、生活配套不完善——”

  记者了解到,松山湖工业总产值仅是中关村、深圳高新区的1/49和1/30;世界500强企业和上市企业,松山湖只有4家和1家,而中关村园区、苏州工业园、深圳高新区分别是187、137、180家和189、66、70家。此外,苏州工业园、深圳高新区企业高达4000家和5718家——

  一组组数字对比,让松山湖人看到了不足,激发了奋起直追的责任感、紧迫感,确立了创建国内一流开发区的勇气和新目标!

  松山湖人提出,“高新区要加强科技管理和服务,消除影响高新区创新发展的障碍问题,释放区内科技创新能量,培养一批以上市为目标的行业龙头企业,培养一至两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

  “松山湖必须加大科技政策创新力度。为鼓励各类优秀人才在松山湖创业,将每年财政5000万元人才资金用到项目扶持上,对园区创业人才进行资助。”

  “松山湖高新区大力鼓励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出台《东莞松山湖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十二五’期间,每年从园区财政收入按不少于10%比例提取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扶持企业。”

  东莞广州中医药大学医药数理研究院副院长卢续贞说,松山湖加大扶持创新型科技企业。在鼓励企业上市方面,对已上市或将上市企业注册在园区的,可获得最高2750万元的上市奖励,包括市政府最高奖励2200万元。     

  今年11月初,松山湖高新区入选全国首批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园区,高新区将以此为契机,高标准规划和高起点建设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对创新平台和省创新团队建设、人才体系建设。

  “十二五”期间,高新区要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1000名、发明专利申请量3000个、新增国家级和省级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50个、培育上市公司20家、新三板企业50家、创业投资风险投资机构达100家等等。

  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的“心脏”

  “双提升”战略:重视创新团队,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近年来,松山湖企业在一定时期保持了活力和高成长性。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缺乏,严重制约松山湖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

  2011年,是国务院《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全面实施的第三年。《纲要》明确,广东要提升国际竞争力,关键在于提高珠三角的自主创新能力。珠三角“双提升”战略也应运而生: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智慧松山湖”成为珠三角“双提升”战略的“新引擎”。

  “松山湖的定位目标就是成为东莞乃至珠三角科学发展示范区、产业升级引领区,努力打造成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园区。按照这一目标定位,松山湖如何吸引金凤凰?如何更高起点科技招商和自主创新?”松山湖人不断思考。

  松山湖独特之处,它是东莞市委、市政府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的重大部署,具有带动东莞传统产业升级的历史使命。松山湖能否建成珠三角的科技中心和指挥枢纽?   

  “智慧松山湖”将引领东莞产业转型升级梦想。

  在“东莞产业支援联盟”研发平台上,大家看到传统产业新景象:“这个全自动毛纺编织机可织各种复杂花型,将提升东莞毛织产业升级。”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刘国祥说。他指着另一台机器说:“这台是高速木材复合加冲机,木屑回收,循环经济,减少人工成本,可提升厚街和大岭山镇的家具产业升级。”

  “东莞有1.7万多家外资企业,其中以电子信息、家具、玩具、毛衣、制鞋等行业为主。这些企业升级转型,对技术、人才和科技服务有巨大需求。”刘国祥介绍说。 

  松山湖人回答说:高新区将建设一批以创新平台为主体的成果转化基地。利用现有孵化器与加速器,鼓励国内外在行业中具有实力和影响力的企业,与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合作在松山湖开发高新科技,完善科技孵化和加速培育体系,培育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云计算等战略性先导性新兴产业和企业,把松山湖着力打造成珠三角“硅谷”。

  据介绍,目前高新区已引进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公共研发平台等。由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发起成立“东莞产业支援联盟”,为东莞企业转型升级提供科技研发、检验认证、知识产权等一站式服务。创建了两个国家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和3个博士后工作站。

  “高新区如何重点推动现有公共创新平台建设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刘宁说,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一个公共平台以一个产业先进技术为重点,建设一个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如中科院云计算育成中心、华中科大装备制造技术成果转化基地、电子科大集成电路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南方医科大学新药研发成果转化基地、中山大学新能源产业成果转化基地、上海大学纳米材料成果转化基地等。二是推动11个公共平台和18个专业镇合作,进行核心技术、核心装备和核心材料的攻关。如华中科大东莞研究院可与长安镇合作模具技术攻关。三是要继续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建设公共创新平台并依托其建设成果转化基地。四是要鼓励东阳光创新药物科研团队等其他8个创新团队将其成果产业化,孵化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开辟和引领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为高新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奠定基础。

  “高新区首先要重视广东省创新团队人才工作,要壮大一批以创新团队为骨干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刘宁告诉记者,近两年广东省共引进国际科研创新团队32个,其中东莞市有9个团队入选,名列全省第二,其中8个团队又依托了松山湖的企业和平台。每个团队有1名领军人物,有8个核心成员,通过广东省创新团队松山湖引进72名高层次人才。因此,要通过团队引人才、创造条件使项目出成果;要创造条件使团队成果产业化,在产业化方面要加大优惠力度;要加大招引新团队,争取“十二五”期间共申请20个团队;要制定人才政策、使创新团队的人才队伍引得进、留得住。

  建国内一流科技服务创新示范基地

  让松山湖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创新的气息和氛围

  松山湖如何按照“东莞科学发展示范区、升级转型引领区”目标定位开展各项工作?

  按照国家科技部今年7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火炬工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指导意见》,围绕“一个行动(即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战略提升行动)、两项工程(即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和科技服务体系火炬创新工程)”,积极开展顶层战略规划设计研究。

  谈及未来,刘宁充满信心地表示,首先要从系统的研究和顶层战略设计入手,制定新战略规划。找准松山湖产业定位,走产业差异化发展道路。松山湖要形成产业集聚规模,拉成完整的产业链,打造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二是重点找准未来战略路径设计,通过招商引资,招科引智,把松山湖优势明显的生物技术产业做大做强。

  三是进一步明确功能分区,加强布局规划,形成关联度强的高新产业集群。如目前松山湖台湾高科技园、创新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城、文化创意城和金融城功能布局规划和城市形态设计工作。

  四是开展政策体系设计,要让松山湖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创新的气息和氛围,打造科技服务创新示范基地。要完善人才环境,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制定促进园区产业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的政策体系。包括完善投融资服务环境。重点发展科技金融。设立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

  五是完善园区生活配套环境,提高管理服务能力。建设无围墙企业园区,增强对园区企业、机构、人才的配套服务能力和吸引力。

  “十二五”期间,松山湖提出了新的宏伟目标。刘宁说,松山湖将以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为契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将松山湖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到2015年,松山湖要达到以下目标:入园企业1500家,工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50%左右;税收达到1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41%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