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新夏侯渊:问题学生(孩子)是怎么“造就”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9:18:39
   
 
        看了《钱学森传》,深深地被他拥有如此通情理、心胸豁达的父母而感到幸运。弗洛伊德曾说过:受到父母无限宠爱的人,一辈子都保持着征服者的感情,也就是保持着对成功的无限信心,在现实中才会经常取得成功。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取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几乎都有着有问题的家长。其实教育看似纷繁复杂,但是掌握了几个关键的原则,也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了,而事实上,在生活中的确会常看到这样的情况:  一、多指责一日初中的同学在一起聚会,席间有两位男同学的妻子在不断的数落孩子的不是:成绩不好,人不聪明,不喜欢看书,回家就喜欢看电视、打游戏。当着孩子的面在别人面前数落自己的孩子,我有着本能的心痛,也许小时候常有这样的体验,所以我从未在别人面前数落过儿子,这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当两位孩子到外面去游戏时,我便与家长交流,每个孩子其实都是优秀的,关键如果家长不断的强化自己的孩子成绩不好,或者说他不聪明,他真的以为自己不够聪明,从而丧失了学习的动力。消极的心理暗示能够打跨一个人,这是千真万确的。很多孩子,不是不够努力,不是不够聪明,而是在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关注,即便是用心了还是得到责骂与否定后,他干脆放弃了。你不是说我不用功吗?我就不用功给你看。你不是我说我不聪明吗?我就不聪明。处于缺乏理智状态的孩子容易意气用事,而事实上有很多成年人也意气用事,破罐子破摔现象,一方面是意志力薄弱所造成,而更大的原因是消极、否定的信息,使他改变了原有的轨迹,彻底的放松了自我的要求。 有一位母亲不仅不断的数落自己的孩子不聪明,还说我的同学,她的丈夫笨。我反驳说:他是我们以前的班长,成绩很好的。而她则不相信,一定说即便是他成绩好,也是死读书才成绩好的。别人不怎么努力可以学好,而他是用心才学好的。之后又多次强调了孩子和丈夫的笨。也许她是谦虚,也许她是善意的玩笑,但是当“笨”这个词多次(估计是经常性的)的植入耳际时,孩子就会有一种自卑感,我不如别人,我真的是笨的。其实多少优秀的孩子,就是在听到这个比毒蛇还要毒的“笨”字后蜕变的。不管孩子真的不如别人,不管孩子真的不够优秀,还是大声的告诉孩子:妈妈永远相信你是优秀的。 有一位问题学生曾告诉我:他的家长,要么没空,晚上加班,一旦有空,就在家里骂他。可以设想这是一种怎样的生存状态,爱、鼓励是不竭的动力,而打骂、指责,只能使孩子更加泄气。 二、不阅读在每个场合,我都会与交流的人说到阅读的重要。平时听到较多的是:孩子不喜欢看书,只喜欢看电视、打游戏。在一块庄稼中,不种上稻子,自然会长出杂草。如果孩子从小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自然孩子的眼球会被一些不利因素所吸引。事实上有很多的孩子还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家长常会说一句话:作文书也买的,叫他看啊看,他就是不看。这里包括二个问题:作文书,孩子不感兴趣,自然产生不好好感,也养成不了习惯;正因为是叫孩子看,而不是自已带动孩子看,所以孩子养成不了习惯。 每每这时,我总会说:如果你自己在家看看书,孩子也会爱上书的。这时往往会有一片反驳声:我自己都忙死了,哪有时间看书。其实忙是相对的,没时间看书也完全是一种理由,或者自己的意识。一直感觉自己是忙碌的,似乎也没有时间看书,而事实上在儿子一年级之前,我也看得不多,更多的是从网上看。当发现儿子把阅读当作一项任务时,我就意识到必须要做一个示范。于是便开辟了每天的阅读时间,此后,儿子把阅读当作了一种享受,也从最后一项作业,变成了第一项完成。所以这不是有没有时间的问题,而是有没有这种意识在取主导。当然,当孩子养成了习惯,他自然知道了书中的乐趣后,家长不读,也自然影响不了他了。  三、少沟通 现在的孩子虽然衣食无忧,但是他们却并不开心。这不开心源自于学习压力大,也更来源于缺少与人沟通的机会。学校如战场,更多的是分数场上的厮杀,而家庭也往往助长了它的血腥,家长与孩子之间近乎只剩下了:今天想要吃点什么?穿暖了没有?今天考多少?孩子内心的想法,他们快乐吗?他们是否碰到困难了。家长似乎从未真正在乎过。孩子原本都是健康的,快乐的,但为何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心理有问题呢?异化了的亲子关系,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发生。在一些家庭里,估计很少会有笑声,更多的是冲突声和打骂声。 沟通该是双方的需求,而且是基于平等和尊重的前提之下。如果一方有沟通的需求,而一方则拒绝沟通,这也往往是失败的。这首先要考虑沟通的对等性,如果家长以长辈自居,或者自以为什么都比孩子懂,这种不对等或不尊重的心态,注定使沟通不成功。试想,为何有些孩子的逆反心理强,而有些孩子并不明显,这也许可以追溯到家长是以何种态度对待孩子的生活或青春期的。 多了解孩子的需求,多满足孩子正当的合理的兴趣需要,不要因为物质或学习的原因而干涉孩子的兴趣。扼杀了孩子的兴趣,孩子对学习的那颗种子也会渐渐泯灭的。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和心理需求,以一颗敏感的心去感知孩子的喜怒悲乐。不要认为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不要以为孩子还小,以后再教育也不迟。当错失了教育的最佳时机,您即便是花了成倍的时间,再也挽回不了您的孩子了。他的确只是一棵小树,还需要浇灌一段时间才能够自己经受风吹雨打。 不要责怪孩子的没出息,这背后也许我们的孩子在内心责骂我们:为什么我摊上这么一对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