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昕妤aries写真:灾害通讯手册-业余无线电业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7:03:24
第  五  章
 
业余无线电业务
 
 
 
使用这一标题必须略加说明。业余无线电是ITU《无线电规则》(RR,S1.56,1998,年,日内瓦)中所定义的一种无线电通信业务。它不是一种“爱好”或“民用频带”无线电。它是一种受管制的和持许可证的业务,其操作人员在主管部门向其发放许可证前已成功地通过了主管部门进行的技术审核。
 
所以,当业余无线电系统包含这层意思的专业无线电通信业务时,其性质与上文所述的其他业务似有区别。业余无线电操作人员在收到请求后可以承担公众服务的角色,他们在发生灾害时经常这么做。业余无线电的许多特点使其操作人员能够对灾害通信业务的请求做出响应。这些特点包括通常在使用非常有限资源的情况下运行高度独立和灵活的网络。
 
这一特点使业余无线电在几方面为灾害通信服务。首先,它可提供训练有素的操作人员,其中许多人掌握卓越的技术和操作技能。这些操作人员能够在现场条件下使用无线电台,并且更重要的是使电台工作起来。其次,业余台操作人员在世界的许多地方已经建立了业余台的核心网,将各业余台松散地配置起来进行本地、区域和洲际无线电通信。
 
主管部门并不对业余业务的电台指配特定的频率;而是划分了业余台可以在其中动态选择信道的频带。因此业余人员在有些方面掌握了高级的技能和知识,如无线电波传播、无线电设计及安装和减轻干扰技术。由于业余台通常是用私人设备进行通信的,操作人员还熟谙具有成本效率的方法,通过细心的关照和维护程序延长设备和电池的寿命。
 
因此,为了充分得益于业余台操作人员和电台在灾害通信中的潜在贡献,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推动和便利此项业务的条例、规则和组织结构,鼓励业余无线电活动的开展。
 
5.1   通信范围
 
业余无线电业务为灾害通信运行各种距离的网络,从本地VHF网到长距离的HF和卫星链路。下一部分的多数问题原则上适用于所有用于灾害通信的无线电网络。
 
 
5.1.1   灾害现场的通信
 
使用手持或车载VHF和UHF无线电台的本地通信提供即时、实时、灵活、高度移动和可靠的通信。如果紧急反应提供者自身的通信不能进行互操作、过载或中断,这种网络可能对紧急反应提供者之间的协调是最有帮助的。5.1.2   与灾害现场的通信
受灾地区与灾区外的电台之间可以用VHF/UHF建立短距离通信和用HF无线电或业余无线电卫星链路建立长距离通信。除非另有特别安排,灾区的电台通常向其他业余电台拨打一个一般内容的电话,说明所请求的通信类型。一旦建立初始联系,灾区外的电台也可以提示位置可能更好的电台并要求其在应急频率上处于待机状态。
目前尚未永久建立结构性全球业余无线电救灾网络,但在有些地区已定期进行了安排,提供培训机会和在需要时立即提供灾害通信。
 5.2   距离问题
 
在选择频率、无线电设备和天线时,通信距离是一个重要因素。以下概况涉及划分给业余无线电业务的频带,但是各种频带的特点也适用于低于和高于每一业余频带的其他业务的频带。注意:ITU各区域与各主管部门的业余无线电频率划分可能不一样。在有些地方,按区域划分的频带可能不如下文所示的频率范围宽。
5.2.1   短距离(0-100公里)
对于0-100公里的短距离通信,VHF和UHF频率是首选,其相关的业余无线电业务频率划分如下:
50-54 MHz(6米频带)
这一频带在最多100公里左右的距离内提供优良的视距外传播,但在最多1 500公里的距离易受天波信号的长距离干扰。
144-148 MHz(2米频带,在有些区域仅为144-146 MHz)
这一频带对于最多为10公里左右的或使用定向天线时最多为30公里左右的手持收发信机之间的通信是最佳选择。业余无线电人员大多数都可能拥有这一频带的固定、移动和手持收发信机。在一个比平均地势足够高的有利位置安装一个中继器便可以使通信的范围扩大。中继器还可以配备电话互联装置(叫做自动搭接)。
420-450 MHz(70厘米频带,在有些区域仅为430-440 MHz)
这一频带提供短于2米频带的通信,但是在其他方面具有类似的特点,包括可以使用中继器。
5.2.2   中距离(0-500公里)近垂直入射天波
100-500公里的中距离通信可以在最高为7 MHz左右的较低HF频率上用近垂直入射天波(NVIS)传播来实现,其频带特点如下:
1 800-2 000 kHz(160米频带)
这一频带在夜间和太阳活动弱时最为有用。在现场条件下,天线的尺寸可能限制这一频带的使用,大气噪声(特别在热带地区)也常常影响其使用。
3 500-4 000 kHz(80米频带,在有些区域仅为3 500-3 800 kHz)这是一个优良的夜间频带。像所有5 MHz左右以下的频带一样,它也可能受大气高噪声的影响。
7 000-7 300 kHz(40米频带,在有些区域仅为7 000-7 160 kHz)
这是一个用于近垂直入射天波路径的优良的日间频带。在纬度较高时,特别是在太阳黑子活动弱的时期,最好使用较低的频率。
5.2.3   长距离(500公里以上)斜入射HF天波
在HF上使用斜入射天波传播,业余台可以进行一般为500公里以上的长距离通信,其相关频带的特点如下:
3 500-4 000 kHz(80米频带,在有些区域仅为3 500-3 800 kHz)
这是一个优良的夜间频带,特别是在太阳黑子活动弱时期。但是,大气噪声高,特别在低纬度时会影响通信。
7 000-7 300 kHz(40米频带,在有些区域仅为7 000-7 160 kHz)
这一频带对于日间500公里左右的长距离路径,包括夜间洲际路径是一个好的选择。
10 100-10 150 kHz(30米频带)
30米频带的日间和夜间传播良好,可以用于数据通信。由于宽度有限,目前不用于话音。
14 000-14 350 kHz(20米频带)
20米频带是长距离日间通信的通常选择。
以下频带上的传播适合于日间、太阳黑子活动强时的较长距离的通信:
18 068-18 168 kHz(17米频带)
21 000-21 450 kHz(15米频带)
24 890-24 990 kHz(12米频带)
28 000-29 700 MHz(10米频带)
5.2.4   经由业余无线电卫星的中、长距离
业余无线电卫星可以作为HF天波链路的替代媒介,它们虽不提供连续的全球覆盖,但有些卫星具有存储转发功能,允许没有同时接入的电台之间的消息转发到各自的卫星上去。业余无线电卫星业务可望得到进一步发展,以增加它在灾害通信中的应用。
 
 5.3   工作频率的选择
 
业余无线电操作人员可以在划分给该业务的频带内自由地实时选择工作频率。频带的选择主要取决于通信的距离;在某一位置和时间,根据传播的条件可以做出必要的变动。为了预测任何给定路径的最佳频率,可以提供计算表和计算机软件。由于影响无线电波传播的条件变化迅速,这种信息(如地面天气预报)并不完全可靠。5.3.1   频带计划
3个IARU区域中每一个区域都有自己的频带计划,它们指导以各种方式将副频带用于通信。一般来说,频带计划为电报、数字数据、话音和图像通信指定副频带。虽然根据《无线电规则》,这种副频带不是指令性的,但为了避免以不同方式工作的用户之间产生干扰,需要严格尊重它们。
5.3.2   应急频率
有些国家对应急呼叫的频率进行了定义。一旦发生灾害,主管部门可以指配只供提供应急通信的电台使用的专用频率。在有些情况下,主管部门把与业余频带划分相邻的频率指配给像红十字运动那样的救济组织,以便与业余无线电台进行通信和使用现存的业余无线电设备和天线。 
5.4   通信方式
 
业余台能够使用所划分的频带、频带计划和国内无线电规则为之提供适当带宽的任何类型的发射。
5.4.1   无线电报
使用国际莫尔斯电码的无线电报仍旧被业余业务所广泛使用,它在灾害通信中可以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当必须使用简单的设备或发射功率低时。使用莫尔斯电码还有助于克服国际通信中的语言障碍。有效地使用无线电报要求操作人员掌握的技能超过发放许可证的最低要求。
5.4.2   业余无线电数据通信
数据通信的优点是它的精确性和可以建立记录供日后查阅。报文可以存放在计算机的存储器内或打印在纸页上。业余数字数据通信的实现需要一个台式或笔记本个人计算机作为基带装置和一个通信处理机(有时叫做终端节点控制器TNC)。后者执行编码和解码、将数据分析成传输的数据块并恢复为一个数据流。它还能补偿传输质量劣化、将数据压缩和扩张并进行模数和数模变换。
5.4.2.1   HF数据
业余无线电业务在HF上使用各种数据通信协议。PACTO II是业余灾害通信可用的专利模式之一,联合国及其他组织的一些应急网络上也使用它。视网络的具体要求,也可以选用其他数据模式,如PSK-31是一种实时数据通信模式,它主要是取代无线电传(RITY)链路。
5.4.2.2   分组无线电
分组无线电能够成为业务处理的有力工具。文字消息可以脱机编写和编辑,然后以最短的时间发送出去,从而减轻业务繁忙信道上的拥塞。固定电台和移动或便携式电台都可以使用分组无线电业务。分组无线电是一种纠错模式,能够高效率地利用频谱。它允许在同一频率上同时进行多重通信并提供时移通信。通过将报文存储在分组公告栏(PBBS)上或邮箱内,电台可以与当时不进行空中传输的其他电台通信。分组无线电可以在永久性或临时性网络上运行,任何有这些网络接入权的电台均可采用这种方法扩大它的通信能力。由于所有这些特性,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将分组无线电用于许多应用,包括业务处理、卫星联系、长距离通信和灾害通信。
 
5.4.2.3   VHF/UHF数据
 
在VHF和UHF频带上,根据所使用的不同设备,AX2.5分组无线电协议是速度为1 200-9 600比特/秒数据通信的一种可靠和高效的方法。
 
5.4.3   单边带无线电报
使用300-2 700 Hz音频通带的抑制载波式单边带(SCSSB或SSB)无线电报是业余和其他短波无线电话音业务的最常用的话音模式。
 
 5.5   图像通信
 
安装适当设备的业余台虽然在灾害通信中应用不广泛,但它们可以发送和接收传真或电视图像。对于图像通信,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基本上使用3种技术,快速扫描业余电视(FSTV)(亦称业余电视ATV)、慢速扫描业余电视(SSTV)和传真(fax)。此外,有些数据模式允许传输含图像的文件。
 
 
5.6   业余无线电卫星
 
卫星业余无线电业务是地面业余无线电网络的延伸。由于这一业务的特殊性质,通过这种卫星的通信要求操作人员技术熟练,而且(至少对有些业余无线电卫星来说)需要使用如无专门的技术知识不适合使用的设备。在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的操作下,这些卫星能够在灾害通信中提供有用的业务,将来进一步的发展将可能增加应用的种类。
 
5.6.1   模拟转发器
 
中继站将信号转发以扩大通信的范围。任何通信卫星,包括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组织运行的卫星主要也有这一功能。中继站的天线可能位于周边地区上空几十或一百米,而卫星则在地球表现上空几百或几千公里。所以卫星信号可以抵达的地区要比位置最好的地面中继器的覆盖区大得多。正是卫星的这一特点使它对通信有吸引力。业余无线电卫星通常可以充当一个模拟中继器,在接收信号的同时原原本本地转发信号,也可以充当分组存储转发系统,接收来自地球站的报文并随后在轨道的另一位置上转发出去。
 
发送和接收频率之差叫做频移,在多数情况下,业余卫星的频移要比典型的地面中继器的频移大出相当多。来自卫星的传输(下行传输)常常使用不同于向卫星传输(上行传输)的另一频带。这样,卫星在2米频带内接收的传输信号可能在10米频带内的一个频率被转发。这种跨频带的操作允许卫星和地面电台使用不太复杂的滤波器。通过卫星用这种跨频带模式运行的电台能够进一步使用全双工模式, 同时发送和接收信号。与多数商用通信卫星不同的是,业余无线电卫星并不总是可以马上接入的。它们多数使用椭圆形低地球轨道(LEO在地球表面大约1 000公里处),卫星绕轨道一周大约需要100分钟。卫星和地球运动的结合使卫星得以周期性地覆盖许多地区。
 
从地球观察者的角度看,一个LEO卫星从地平线上方升起,以弧形路线横越天空,然后再次降落,一天内如此往返绕行6到8次。卫星在人们头顶附近高空飞越的升降周期为15或20分钟。在有些轨道上,卫星在地平线上方很低的角度升起,十分类似于北极圈冬天的太阳。这样,卫星处在某一电台通信范围内的时间便短得多。在多数情形下,某一位置上可以使用业余无线电业务的任何特定LEO卫星的时间总是在1个小时以内。
5.6.2   数字转发器
近年来业余无线电的一个根本性变化是对卫星分组无线电的使用。两种业务的结合产生了PACSAT,这种卫星携带一个分组无线电转发器。PACSAT的工作方式与带模拟转发器的卫星有着根本的区别。
 
当地球站发送一个数字报文时,卫星将它存储在星载计算机存储器内,只有当卫星经过报文预定发往的地球站时,才予以转发出去。这种存储转发工作方式允许使用一个低地轨道卫星进行全球通信,而不需要使用一个业务链路连接地面的控制台。每个PACSAT卫星能够存储大量数据。而且由于这种卫星对于数据模式(而不是话音模式)是优化的,它们是一种效果极好的公告栏传输系统。
 5.7   业余无线电应急业务(ARES)
 
业务无线电应急业务组在有些国家称做ARES,其成员均为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他们自愿登记自己的资格和设备,以备在发生灾害时为公众利益履行通信职责。所有持有许可证的业余爱好者有权加入ARES。ARES的成员既可使用个人的应急设备,也可操作组内购置和保留的灾害通信专用设备。以下各节中简述的ARES标准程序也可用作一般灾害通信支援队的行动指南。
5.7.1   出发前的职责
支援队队长应当向ARES成员出示有关支援队成立和任务的通知及地方当局的认可证书,并根据求援当局所提供的信息以及由业余台、商用台及其他来源提供的补充信息,在操作和技术方面进行简单的介绍。内容应包括已确定的设备和人力要求概况、ARES的联系人和灾区的情况。
5.7.2   行程中的职责
在去到受灾地点的行程中,支援队应当熟悉各种情况,包括任务分配、检查清单、灾区情况、救灾计划、先前和当前反应行动的优、缺点、地图、技术资料、联系人名单、战术行动程序和反应队伍要求。
5.7.3   到达时的职责
到达灾区后,支援队队长应当与当地的ARES官员核实情况,并获得以下方面的信息:所使用的频率,当前的行动可供使用的人员、通信和计算机设备和后勤设施。还应获得某一灾害的实行中的ARES计划。应优先建立初始的队内通信网络和连接基地的HF或VHF链路。队长应当会见受援机构、业余无线电俱乐部的通信人员、当地通信机构以及为获得信息和协调频率使用所需的其他方面。通信现场的选择应当考虑到支援队的要求和当地的限制因素。
 
5.7.4   现场的职责
 
为了协调行动、减少重复工作,队长应当对正规的通信设施和其他紧急反应队网络的运行情况进行初步评估。必须遵守正当的安全措施和程序。应当与受援单位和通信人员一起对通信的有效性进行定期评价。
 
5.7.5   解散职责
 
应当在产生实际需要以前与受援机构和东道国官员协商制定业余通信人员的退出程序。在志愿者出差和参与支援活动时,必须向他们说明他们的任务是有期限的。志愿者的无限期任务是不合适的,这部分是因为这会使潜在志愿者对参与支援工作犹豫不决。队长必须与受援机构确定设备和人员不再需要的时间。应当执行解散计划并在志愿者返回以前举行一次全队的批评会和编写个人表现鉴定。由于人际关系的矛盾而引起的问题应当在正式报告以外处理和/或解决,因为它们只可能分散对报告的注意力。对设备应当说明下落,在事后举行一个评估会并编写最终报告。
 
5.7.6   标准程序
 
灾害的规模影响反应行动的规模,但对程序没有影响。在以下问题上存在标准程序,如中继器和自动接插系统的使用,网络频率上的接入和消息的格式。在灾害通信中,遵循这种标准的操作原则对于采用新的原先可能没有实行过的程序总是有益的。
 
业余无线电人员需要在操作程序和通信技能方面接受培训。在紧急事件中进行通信不是无线电台而是人。适当的救灾训练需要使学员在最混乱的环境中能够进行有条不紊和精细的工作。
 5.8   培训活动
 
培训应当包括以下基本课题:应急通信、业务处理、网络或中继器操作和技术知识。实际的传输活动,如现场训练日或模拟应急测试(SET)向全国个人和团体提供培训机会并揭示需要进一步培训或改进设备的薄弱领域。另外,还可专门进行练习和测试以检验长期不用的应急设备是否可以及时和可靠地使用。
 
5.8.1   实习、演习和测试
 
一次具有实际价值的演习或测试可提高ARES组成员参与的兴趣,因为能使他们觉得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为了提供一个现实的方案,培训应当围绕模拟的灾害情况进行,如属可能,最好与其他应急援助伙伴的训练演习结合起来。培训应当包括应急网络的激活、向受援机构调度移动台、消息的始发和处理和应急电源供电的转发器的使用。可能需要指定联络台接收本地网上的业务,并将接收的业务转发给外部目的地。任何演习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它的精心策划和对于所学课程的应用。
 
5.8.2   现场日培训
 
现场日(FD)培训鼓励业余无线电人员在模拟的紧急情况下进行操作。这是为了应对紧急情况及相关后勤服务的挑战而对操作技能和设备的一种考验。将业余人员用于操作几乎能够在任何地点和在困难条件下进行通信的电台。他们还熟悉商用电源的备用电源,如发电机、电池、风力电源和太阳能电源。
 
5.8.3   模拟的应急测试
 
模拟的应急测试(SET)培养应急通信技能,其目的是:
 
——帮助操作人员在模拟的紧急情况下用标准程序积累通信方面的经验并帮助他们对某些新的设想进行实验;
 
——确定提供应急通信的强项、能力和限制,以改进对真正紧急事件的反应;
 
——通过新闻媒体向受援机构和公众展示业余无线电的价值,特别是在需要的时候。
 
SET的目的还有:
 
——在本地级别上演习VHF对HF的接口;
 
——鼓励更多地使用数字方式处理大容量业务和点对点公益内容的电报;
 
——加强业余无线电操作人员、用户和灾害反应组织之间的合作;
 
——将工作重点放在本地级别的ARES通信、战术通信的使用和正式电报业务的程序上。5.9   业余无线电业务网
 
业务处理包括转发来自和去往非业余的无线电操作人员的消息。在国家法规允许的地方,业余无线电台在常规情况下和发生灾害时都可以处理这种第三方业务。这种公共服务通信使业余无线电成为一种有价值的公共资源,为灾害通信提供最佳的训练机会。各国的业务网结构都有所区别,但以下各节的简介可作为实例。
5.9.1   战术网
战术网是事件发生时激活的前线网络。这种网络经常被政府机构用来与其管辖下的业余无线电操作进行协调。发生一次事件可能有若干个战术网运行,这要视业务量和参与的机构数量而定。通信一般包括业务处理和资源动员。5.9.2   资源网
发生重大事件时,资源网用于征召操作人员和设备以支持资源网上的作业。由于一次事件要求更多的操作人员或设备,资源网发展成为志愿者登记和接受任务的报到点。
5.9.3   指挥网
随着灾害反应行动的规模扩大,更多的救援伙伴参与其事,建立指挥网可能是必要的。这一网络允许事件管理人员之间彼此通信,以解决机构间或机构(特别是城市之间)的问题或较大的作业区内的问题。这样的网络被大业务量过载是不难理解的,因此,为了满足多种要求,有必要建立多个指挥网。
5.9.4   开放型和封闭型网络
网络可以成为开放型网络或用网络控制台控制通信流量的封闭型网络。当业务量小或零星时,不需要进行网络控制,适合采用开放型网络的形式。参与网络的各电台可以宣布自己的存在并保持待机状态。如果它们有业务,便检查一下信道是否没有被占用,然后直接呼叫另一电台。在封闭型网络中,任何希望建立联系的电台呼叫网络控制台,后者或批准其在主叫信道上进行直接通信,或指配一个连接接收台的工作信道。通信一旦结束,参与通信的电台立即在主频率上向网络控制台报告。对于这种操作,网络控制台必须保留多个电台和所指配信道的活动记录。这可确保所有电台可连续地为加急消息所使用。
5.9.5   网络操作人员的培训
网络纪律和消息处理程序是业余无线电网络运行的基本观念。培训应当包括网络控制台中尽可能多的和执行其他职能的不同的操作人员,如果在所有的培训讲座由执行相同职能的同一个操作人员来担当,则用处不大。5.10   信息处理
 
 
业余无线电操作的性质基本上是非正式的,这就有必要特别注意在不同的网络内部和之间以及在业余无线电业务与其他网络之间的消息处理程序。在发生紧急事件时,永久性的业务网络是确保消息处理的理想手段。
5.10.1   应急行动中心
业余无线电应急通信常常使用指挥所(CP)和应急行动中心(EOC)这两个概念。CP主要在紧急和灾害情况下控制最初的活动,一般是自发成立的实体。CP的最初职能是估计情况,向调度员报告以及确定和申请适当的资源。应急行动中心(EOC)对CP的申请做出反应,调度设备和人员、预计提供进一步支持和授助的需要以及预先在补给基地储备额外的资源。如果事发地点的情况发生变化,CP便向EOC提供最新情况,并保持局面的控制,直到额外或专用资源的到达。由于EOC的位置设立在潜在危险区以外,它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通信方式,收集相关救援伙伴的资料、动员并调度所请求的反应手段。5.10.2   信息交换
无论业务是战术性的还是通过正式消息、分组无线电或业余电视传送的,是否获得成功取决于是否了解可用电信资源的可能性和局限性。战术业务支持紧急情况(一般在有限的地区内只有少数操作人员)下的初始反应行动。战术业务即使不是格式化而且很少是书面的,但当一项行动有不同的组织参加时它特别重要。战术通信普遍使用一个VHF或UHF呼叫频率,也可能包括使用中继器和网络频率。
 
使战术网透明地运行的一种方法,是使用战术呼叫标志(即描述功能、位置或机构的文字),而不使用业余无线电业务的呼叫标志。当操作人员换班或改换位置时,战术呼叫组保持不变。诸如“事件总部”,“网络控制”或“天气中心”等呼叫标志能促进公共服务通信活动的效率和协调。可是,业余无线电台却必须每过一定的间隔用所指配的呼叫标志标识电台。
 
战术网的运行需要遵守纪律,以下给操作人员的指示便是一例:
 
——一俟抵达电台,迅即向网络控制台(NCS)报告,
 
——使用频率前征求NCS的同意,
 
——将频率专用于主要业务,
 
——收到NCS的呼叫时立即应答,
 
——使用战术呼叫标志,
 
——遵守NCS制定的网络程序。
 
在有些救援活动中,战术网成为资源网或指挥网。资源网用于覆盖范围超过一个管辖区的事件和需要相互帮助的情况。指挥网用于EOC和ARES领导人之间的通信。然而,由于网络的多样性,有时最实用的方法是使参与救援的各方直接用无线电台进行通信,而不是设法解释它们所说的话。
5.10.3   正式电报业务
正式电报业务主要是在永久性或临时性HF和VHF网络上用标准的电报格式处理的。在本地网、区域网和国际网之间可以建立链路。当准确性比速度重要时,传输前先将电报格式化可以提高所传送信息的准确性。
5.10.4   发生灾害时的行动
发生紧急事件时,地方ARES组织的动员工作并不依赖于高一级总部的指示。每一个组自发地对地方救援机构的需求做出回应。
5.10.5   分组无线电的电报处理
分组无线电是处理正式电报的优选方式,它也允许多种网络之间业务的转发,但只要求极少量的重新格式化,从而确保准确性。5.11   业余无线电应急组
 
在许多地方,希望将自己的技能和资源交给社区使用的业余无线电人员建立了本地应急组,使训练有素的操作人员得以在其他业务不能运行或不能满足需求时容易地提供灾害通信。业余无线电应急组经常从现有的俱乐部招收成员,它们可能包括某一特定俱乐部以外的业余人员,因为灾害反应行动可能涉及一个更广泛的地区。
5.11.1   自然灾害
尽管在灾害环境下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需求,但是业余无线业人员不应当谋求或接受除无线电通信以外的任何职责。例如,志愿通信人员不得做出重大决定,充当救援人员或将发电机、帐蓬和照明用具租借给公众。他们处理无线电通信,是为了支持那些提供以下各节所述的紧急反应行动的人们。
5.11.2   医疗和捐灾业务
在发生灾害时,可能有大量无线电业务有待处理,部分原因是因为可继续运行的电话线应当留作救援行动使用。刚发生重大灾害不久,灾区的紧急消息往往具有生死攸关的紧迫性,它们当然应当受到最优先的待遇。本地业务中有许多是采用VHF或UHF的。仅次于这类优先业务的,是具有紧迫性但不是最紧急的消息。最后,疏散人员从收容所或医院始发的业务也可以用业余无线电来传送。
 
来向医疗卫生和公益业务只应当在所有紧急和优先业务传送完毕以后进行处理。关于灾区的捐灾问询可以稍后予以答复,它们也可能已通过恢复后的电路得到了答复。
 
只要传播条件允许,位于收容所的充当网络控制台的电台可以用HF频带直接与目的地区域交换信息。它们也可以通过外部的运营商处理正式业务。
5.11.3   财产毁坏的调查
灾区附近的官员需要向相关的机构传送财产毁坏情况报告。业余无线电操作人员可以主动提供帮助,但需要具有正当的身份资格才能进入戒严区。虽然业务经常是非正式的,操作人员应当保持记录,以备日后查阅。
5.11.4   本地事故和灾害
操作人员可以使用现代化的VHF手持式移动无线电台的特性,通过发送一个代码激活中继器自动接插功能。中继器便与电话线连接,将来话和去话转发出去。操作人员拨挂一个紧急电话号码,便可直接接入执法机关。这种无需依赖其他电台的求助能力能够节省时间。
5.11.5   与公安机关合作
在发生紧急事件时,业余无线电能够向公安机关(如本地警察局和消防官员)提供有价值的补充资源。为了使业余无线电业务在紧急情况下成为公共服务有用的拯救生命的工具,应当使公安机关充分了解这种业务可能提供的服务,并且必须在双方之间建立不间断的联系。5.11.6   搜索和救援
业余无线电能够在灾害中和灾后协助搜索和救援队,在发生严重的暴风雨和地震以后,尤其可以提供这种协助。在有些情况下,业余操作人员的技能对于操作搜索行动中使用得越来越多的其他电子设备更加珍贵。
5.11.7   医院通信
医院及类似的机构在灾后可能无法通信,这对于医疗服务的各种提供者之间的协调影响特别大。在医院内部,ARES操作人员可以临时操作寻呼系统,维持各科室之间的重要通信。本地业余无线电应急组应当预先做好医院通信的准备。
5.11.8   有毒化学物质泄漏
业余无线电通信对于牵涉到有毒化学物质和水污染的情况提供帮助。业余操作人员根据指挥所发出的指示,为帮助居民撤离提供通信。并为受害地区与撤离地点或收容所之间的协调提供帮助。如下文所述,业余无线电操作人员还可以对有关物质的确认和相应的反应行动提供通信。
5.11.9   有害物质泄漏事件
“有害物质”(HAZMAT)一词系指如不加控制地释放,那些对人类、农作物、供水系统或环境的其他元素有害的物质。它们包括易爆和易燃的气体、液体和固体物质,氧化物,有毒和传染性物质,放射性和腐蚀性物质。有关这些物质的事故中,最先遇到的问题是确定这种化学物质的性质和数量。各种机构都对这些有害物质登记在册,以便迅速说明具有潜在危险的物质的相关危害。可是除非立即建立通信,否则无法得到这种最为重要的信息。可以要求ARES操作人员与这些机构建立通信。ARES组的消息简报中应当包含有关信息来源和有害物质标准标记的信息。5.12   业余无线电业务中的第三方通信
 
业余无线电通信链路通常两个通话方,他们都是操作人员。但除此之外,也可请求它们代表第三方传递一个消息,第三方可能是不一定位于无线电台的一个人或一个组织。
 
从管制的观点看,需要分清两种情况:如果无线电链路的两端处于一个国家以内,第三方业务应遵守国内规则。如果消息是从一个国家的业余无线电台始发而其目的地是另一国家的第三方,则还需要遵守ITU《无线电规则》有关国际第三方业务的条款。这些条款规定,除非相关国家的主管部门之间专门为允许这种业务的开放订立双边协议,否则业余无线电业务不得开放这种业务。如果这种业务有利于公共利益,比如说当其他通信信道均已遭到破坏,有些主管部门可以容忍第三方业务或订立临时协议。
 
还应当使操作人员了解,无线电通信有一条总的规则,即当生命安全和财产遭到威胁时,可以暂时不遵守行政规则。计划在2003年举行的世界无线电大会的日程上已列入对有关这一问题的《无线电规则》第S-25条进行修订的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