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冰冰内衣图片:再说长江(央视纪录片解说词27~3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1:07:43

第27集 创新浪潮

  长江三角洲的变化翻天覆地,但未曾改变的是人们对创新的执著追求。因求变起步,靠创新立业是很多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真实写照。
  万里长江一路东流,到了下游江面豁然开阔。每年接近1万亿立方米的流量,承载着比上游和中游更多的往来船只。
  长江汇入东海之前,携带的泥沙沉淀淤积成一个扇形的平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面积约为4万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丰沛的长江之水哺育了长江三角洲的先民。这里曾经发现了7000年前人类种植的稻谷,从那时起,农耕经济在这块得天独厚的土地上不断发育。
  农业的进步为长江三角洲手工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动力。6000多年前的人们用动物骨头制成用来耕地的骨耜,随之而来的是陶器烧制、土木建筑、丝绸纺织等手工制造技艺的出现和日臻成熟,这些技术又促进了农耕经济的繁荣,所以长江三角洲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
  长江三角洲手工制造业的优势一直延续了几千年。从《话说长江》到《再说长江》的20年间,临江靠海的地理优势让历史机遇再次降临这里,长江三角洲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制造加工业基地。
  扬中岛是长江中的第二大岛,总面积332平方千米,它位于长江三角洲的西部,与镇江、常州、扬州和泰州隔江相望。曾经以单一渔农经济为主的扬中岛今天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工程电器岛,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的电力电器产业基地。岛上年产值上亿元的企业就有十几家。原来靠打鱼种田为生的岛上居民走进工厂,用曾经插秧撒网的手,操纵着现代化的设备,制造出销往国内外的电气产品。
  苏州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中部,这座曾被誉为人间天堂的古城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当年,擅长创造的先辈利用长江和太湖充足的水源把它建成一座漂在水上的城市。巧借水势,创造变化无穷的空间,是苏州水城的建造特色,也体现了苏州人的性格特点。继承了这一性格的苏州人,在过去的20年里,让苏州再次成为长江三角洲一座靓丽而富有的创新型城市。
  苏州城里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古代城门,精巧的设计让它拥有水陆和陆路两个通道。20年前,苏州的河水依然承载着货物运输的功能,在道路交通十分发达的今天,虽然城内仍然保留着30多千米的河道,但是除了运河干道,众多河流连同这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盘门都成为只供游览的水城景观。与这些景观一同保留下来的是苏州人像水一样精灵柔韧的性情。
  那时,旅游是苏州的支柱产业,最吸引世人眼球的是苏州著名的园林景点。到苏州的大部分人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在《话说长江》的影像中,虎丘斜塔矗立在农田和村庄之间。今天,它的周围是一片片拔地而起的新建筑群。2005年,苏州的市区面积达到1650平方千米,城市经济总量超过4000亿,300多万投身于制造加工业的外来人口,数量超过全市总人口的2/3。
  苏、锡、常是人们对苏州、无锡、常州3个城市的简称,它们都处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相距不过数十千米。
  20年前,人们开始把3个城市放在一起统称为苏锡常地区,也就是从那时起,这几座城市逐渐成为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2005年中国百强县的前10名,有6个在苏锡常地区。
  长江三角洲的变化翻天覆地,但未曾改变的是人们对创新的执著追求。因求变起步,靠创新立业是很多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真实写照。
  1999年,在世界第一座大跨度悬索桥--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建成62年后,一座长度为中国第一、世界第四的悬索桥在江阴跨过长江,两根长度为2178米、重量达8390吨的主悬钢缆悬挂起这座桥梁。
  从此,在江边的公园里多了一个金属的"纪念碑":它是一截与大桥主悬索完全相同的钢缆,由两万多根直径为3.5毫米的无接头钢丝组成,这些由江阴人制造的钢丝,牵出一个充满了传奇的故事。
  在一间木工房里,周建松正和木匠一起把散了架的手摇麻绳机整修复原。这台40年前的"设备"是他们费了好大力气在仓库的一个角落翻出来的。1965年,高中毕业的周建松被分配到江阴县生产麻绳的澄江合作社做会计,是这个小作坊里学历最高的人。
  周建松(法尔胜集团公司董事长):我进厂的时候他们已经在干这个了,但是我懂这个原理,我在旁边帮他们摇绳,我专门摇这个东西,这个要坐在这,就这么摇,很累的,比较累。
  制绳社没有满足于搓麻绳,几年后开始试制利润更高的钢丝绳。周建松从无锡钢绳厂学会钢绳制作技术,又买来废钢绳拆开拉直,拧出了第一根手工钢丝绳,这是江阴人制造的第一根钢丝绳。
  20年多年里,制绳社发展为全国最大的钢绳制造企业。周建松这双搓过麻绳、拧过钢丝的手似乎与丝和绳有一种奇妙的缘分,如今就连工作之余的消遣,也常常是拉上一段二胡,手指依然在两根钢丝琴弦间游走。后来的一个机遇,让这双手把江阴的钢丝牵上了大桥。
  1992年,珠江三角洲要建造国内第一座大跨度现代钢箱梁悬索桥--虎门大桥,周建松带领竞标小组在与12个国家同行的竞争中一举夺标。江阴人生产的钢绳第一次用在大跨度悬索桥上。不久,他们用自己的钢绳编制出自己的缆索,悬挂起一座座跨越中国江河的大桥。2005年5月,跨度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润扬长江大桥通车,大桥的缆索都产自江阴。
  靠54个职工搓麻绳起家的制绳社,缘绳而进不断攀升40年,成为世界最大的缆索制造企业之一,产品也完成了从麻绳到大桥缆索再到光导纤维的神奇跨越。
  近20年来,创新成为长江三角洲经济腾飞的助推器。在苏州工业园区,每天有20多万工人在流水线上工作。这些现代化的车间是在当年的农田上建造的,生产线上流动着销往世界各地的高科技产品。
  苏州工业园区坐落在苏州城东的金鸡湖畔,占地282平方千米。1994年中国与新加坡政府合作创建了第一个工业园区,地点选在苏州,就是考虑到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的历史和传承。于是,这里有了一个亚洲最具竞争力的开发区,到2005年底,世界500强有53家在这里落户。
  2002年11月,一个正常的机场交接过程引起了国际笔记本电脑市场的动荡。以前,昆山仁宝电子生产的笔记本电脑,三天半就可以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市场上,由于交接环节的调整,成品和原料的进出被推延,经销商遭遇到空前的压力。
  张豈肇(昆山仁宝电子副总经理):同仁已经打电话跟我说,客户已经在工厂里面暴跳如雷了,你们如果再不解决的话,我们的生意就完全断掉了,我接到这个电话就买机票飞过来。
  仁宝电子的主管人员紧急赶赴浦东机场协调。在机场和货主的共同努力下,物流很快恢复正常。这次意外让人们意识到,长江三角洲的制造业已经成为世界IT产业链中举足轻重的一环。
  毗邻上海的昆山是长江三角洲20年来变化最大的城市之一。20年前,它还是苏州地区经济最落后的一个农业小县,1984年经济总量只有5.76亿元。2005年昆山以730亿元的经济总量,成为全国百强县之首。
  外资企业、特别是台资企业大量落户昆山,成为昆山经济增长的加速器。而电子信息已成为昆山开发区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世界500强企业中,有20家在这里落脚,台湾十大笔记本电脑制造商有6家入住昆山,2005年昆山生产数码相机750万台,生产笔记本电脑1525万台,接近世界总产量的1/3。
  1999年,仁宝电子把制造基地从台湾转移到昆山,当时他们并没有想到,这一举动引发了台湾众多配套企业随后跟进,产生了落户昆山的连锁反应。
  杨登辉(镒腾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在台湾我们已经合作差不多有十七八年了,看到世界上这个大厂来,我们当然也跟着整个产业链迁移过来,仁宝带我们进来,我们再带着一批进来,造成整个产业链在昆山区域上下垂直整合,只要做IT行业、做电脑,不到这个地方,产业链就形成不起来,会缺很多物料。
  当创新在一个广泛的区域和巨大的群体中成为共识的时候,它所改变的就不是少数人的命运。王新兴出身于江苏昆山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家乡,用自己的专业竞聘到一家外企就职,从一个普通工人成为高级主管。
  王新兴(企业高级主管):刚到这个公司的时候,每个月也就800多块钱,经过9年的发展,整个趋势是成倍地往上翻,目前来讲,大概是以前的10倍左右。
  每到周末,王新兴会带着妻儿到乡下看望父母和爷爷。用柴草烧出农家饭菜,老少四代围坐在餐桌前,是一家人最开心的时候。王新兴的爷爷曾经是生产队的饲养员,父亲当过村里的兽医,靠知识改变命运的王新兴是他们全家的骄傲。
  在长江三角洲,数以百万计的农家子女走出农田,跨进了现代化高科技企业的大门。昆山出口加工区里的女工,多数来自农村,市场上许多高科技产品就出自她们的手。
  长江三角洲的乡镇企业,都是从劳动密集型的初级加工起步的。对改变命运的追求使很多企业在短短20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过渡。
  这是中国第一个自主研发的计算机芯片--龙芯的产业化基地,它没有选择北京的中关村,而是建在了苏州常熟市的梦兰村。梦兰村因梦兰集团得名。钱月宝向当年一同手拿绣花针创业的八姐妹介绍集团最重要的转型项目。
  在钱月宝家的衣柜里,珍藏着30年前的手工绣花枕套,当年她带着村里的姐妹为了摆脱贫困搞绣品加工,迈出了走向市场的第一步。
  钱月宝(江苏梦兰集团公司董事长):因为我们质量很好,自己做的话,利润空间大,16年间给他们加工,慢慢地意识到我们不能单单为他们加工,为他们赚钱,我们要自己有自己的市场,自己有自己的品牌。
  创新的梦想,激励着钱月宝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做自己的产品,5年后,她终于有了自己的"梦兰"品牌。全村人都分享到这朵兰花的幽香。他们过上了让城里人羡慕的日子。可是钱月宝并不满足。
  钱月宝:我单单组装的话,没有什么技术,也是劳动密集型的,是不生根的,今天这里有优惠政策在这里,明天其他地方有优惠政策就到其他地方去了,所以,我肯定要有生根的东西。
  梦兰村的钱月宝,把渴望企业升级转型的目光锁定到北京的中关村。她努力促成了梦兰集团与中国科学院合办研究生班,把触角伸展到陌生的高科技领域。
  研究生班不仅拓宽了钱月宝的视野,还给她带来了人才和信息。在与中科院的合作中,不会使用电脑的钱月宝第一次知道了IT业,还得到了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为开发龙芯产品正在寻找合作伙伴的信息。
  绣了10年花,又做了20年床上用品的钱月宝开始学习电脑,了解什么是CPU,知道了世界上80%以上的电脑都有一个"奔腾的芯","龙芯"就是中国人要为电脑装上自己的"芯"。钱月宝意识到,这就是中国人自主创新的产品,她以最快的速度与计算所接洽并开始合作。
  让钱月宝没有想到的是,建立龙芯产业化基地的方案,遭到集团其他领导成员的一致反对。甚至在自己的家里,开发龙芯产品的想法也受到质疑,一贯支持她的女儿和儿子,这一次却全都站到了对立面,他们试图劝说钱月宝放弃这个不切合实际的梦想。
  在没有完全说服集团领导成员和家人的情况下,钱月宝毅然拍板,2004年与中科院计算所共同创办了中科梦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第二年,江苏梦兰龙芯产业化基地投产。
  龙梦结缘的确风险很大。控制着世界CPU市场的美国英特尔公司已有37年历史。龙芯产品要被消费者认可,必须要有在市场上能站住脚的产品。中科梦兰在开发机顶盒、税控机的同时,又把产品定位在低成本电脑市场。2006年,10000台装有"中国芯"、性能相当于奔Ⅳ处理器,售价却只有1000多元的"龙梦"系列电脑推向低端用户市场。
  梦兰的第二代厂房现在成了木工房,就要被拆掉盖村民别墅了。从当年钱月宝的办公室看出去,是梦兰村美丽的风景。
  如果没有梦兰,钱月宝也许与村里那些比她年长或年轻的妇女一样,依然过着悠闲清淡与世无争的生活。长江三角洲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让钱月宝这个讲话绵软,性格温和的江南女子有了这么多梦想,撑起了这么大的事业。
  钱月宝的梦想在不断延伸。2005年6月的一天,她把村里的老人接到龙芯产品陈列室,一双双曾经插秧、锄地的手第一次触摸到装上龙芯的电子产品。
  这些长江边的农民做梦也没有想过,一个只有194户人家、曾经靠种田打鱼为生的村庄能够生产出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计算机。现在他们相信,钱月宝的梦想会变成现实。
  此时的钱月宝,心中有了更大的梦想:在不久的将来,让更多的中国农民用上梦兰村生产的龙梦电脑,那将是她赢得成功的未来。
  有志打造民族品牌的并不止龙芯和梦兰。苏州创业园是中国首批国际企业孵化器之一,它的作用是扶植和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企业。一批批从海外回国创业的年轻人带着创新的梦想走进这里,他们毕业的时候,长江三角洲就会增添一些在本土注册的公司,他们的产品,标注的是中国品牌。
  长江三角洲的制造业,受益于历史的传承。这里自古以来就是能工巧匠云集之地。用麻绳传送动力的织布机,曾经织出天下最美的丝绸。
  当年建造紫禁城使用的金砖出自苏州,监督建造紫禁城的蒯祥也是苏州人。
  代代相传的精湛技艺,凝聚了这块土地上的创造力,闪耀着长江两岸儿女的智慧之光。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传统的制造技术走进了博物馆。而根植于长江三角洲的创新精神却如同滚滚长江奔流不息。
  据记载,2000多年前,江阴是长江和大海交汇的地方,在江阴市长江边的鹅鼻嘴公园里矗立着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江尾海头"。
  如果把长江三角洲这20年制造业的发展比作一条从涓涓细流到波澜壮阔的江河,那么今天它也正处于江尾海头。经过了积累期和成长期,它所面对的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浩瀚海洋。
  在今天的长江三角洲,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们走上了自己创新之路,他们在加大自主品牌地研发和投入速度。虽然这个历程可能会相当曲折和漫长,但这20年来,长江三角洲的地域优势已经逐步演化为创新型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谁能抓住这个机遇,找到一条通向技术创新前沿的快速通道,谁就能在遍及大江南北的新技术浪潮中率先完成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


第28集 曲水姑苏

  如果说,"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了苏州城这个大园林,那么,苏州城里的寻常百姓家,又藏着一个个小园林。推开很不起眼的一道门,你会发现里面居然别有洞天。或大或小的院子里,总有三两盆景,几株鲜花,身处水乡,却还要围一池碧水在自己家中。
  95岁的蔡宾秋住在苏州山塘街附近一个老式的独门小院里,浇浇花、唱唱曲是她一天生活的主要内容。
  蔡婆婆唱的曲叫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之一,流传了600多年的昆曲曾经有1800多折戏,流传到今天只有200多折了。
  蔡婆婆(苏州市民):《游园》、《游园》在哪里啊?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
  蔡婆婆从小跟父亲和哥哥、姐姐学唱昆曲,她唱的"清工"不念白只唱曲,在昆曲圈子里叫"曲家"。
  虽然从来没有正式登台演唱过,但她会唱的折子戏有一百多出,从父亲手里继承下来的这些曲谱,都是蔡婆婆唱得很熟的曲子。
  这一天,蔡婆婆家来了两位客人,他们是苏州昆曲传习所的工作人员。
  苏州昆曲传习所工作人员:传习所叫我们来录一下音,说你武旦唱得特好,你自己不觉得。
  蔡婆婆:谁说的?
  苏州昆曲传习所工作人员:顾笃璜、汤显祖的4个梦只有你一个人能唱,4个梦啊,4个梦里的选段都能唱,全国没有第二个人。
  一本昆曲大戏通常有三五十折,昆曲传习所不仅要整理出每一折的词曲,还要留下昆曲最正宗的唱法,有时候,"曲家"的唱功会比专业演员更加讲究,录下蔡婆婆的一唱三叹,也就记录了昆曲的百年回声。
  一个95岁老人的低吟浅唱,顺着窗外的藤蔓传出院子时,苏州人并没有特别在意,因为昆曲一直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苏州的"姹紫嫣红"藏在小桥流水深处,连通着星罗棋布的园林庭院。
  这位画家也姓蔡,住在离山塘街不远,家里的园子是他自己造的。
  蔡廷辉(画家):4月中下旬吃樱桃了,现在这个梨,砀山梨结满了,这个金钱树上面结满了,金钱柿子结满了,栗子结满了,一颗颗木瓜结满了,一个一个季节相接着,好像是四季好花常开,八节鲜果不尽。
  有能力像蔡廷辉这样造一个园子的人虽然不多,但拥有一个自己的园林,的确是很多苏州人的梦想。
  如果说,"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了苏州城这个大园林,那么,苏州城里的寻常百姓家,又藏着一个个小园林。推开很不起眼的一道门,你会发现里面居然别有洞天。或大或小的院子里,总有三两盆景,几株鲜花,身处水乡,却还要围一池碧水在自己家中。
  门外的山塘街有1100多年历史,而苏州古城已经存在了2500多年。相传公元前514年,一个叫伍子胥的人建起了这座有8个水陆城门的城市,100年后,有人开始在城里修建园林。据史料记载,苏州各个朝代建造的园林共有1000多处。它们虽为人作,却宛若天开。
  始建于公元前512年的盘门,是苏州8座水陆城门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座保留完整的水陆并列古城门。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被长江水滋养着的苏州,从一个"假山假水城中园"的古城,走到了"真山真水园中城"的现代都市。
  2004年,苏州成为中国第一个举办世界遗产大会的东道主城市,因为它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园林,因为它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曲,还因为它有着被现代包围着的古老,被古老衬托着的现代。
  一湾碧水环绕的沧浪亭,建于1041年,是现存苏州园林最古老的一处,园林第一个主人是北宋庆历年间官场失意的苏舜钦,他在落寞中买下这座园子,取名沧浪亭。
  沧浪亭建成近500年后,又一个官场失意的御史王献臣归隐苏州,用4年时间,造起占地200多亩、苏州城内最大园林--拙政园。这一时期,苏州的造园之风盛极一时,园子里的昆曲也迎来了它的鼎盛时代。
  拙政园内,还专门建了一处供主人听曲会客、观鸳鸯戏水的地方--"三十六鸳鸯馆",顶棚造成了连续四卷的拱形,既弯曲美观,又能聚拢和反射声音,增强音响效果。400多年间,拙政园的主人与宾客就坐在对面长廊下,欣赏荷花鱼影,听着曲声袅袅。
  昆曲中悠悠见园林,园林里处处是舞台。在园林和昆曲共同缠绵于苏州的400年间,也是这座城市经济空前繁荣的时期。
  被称为"人间天堂"的苏州,水占了这座城市一半的面积。苏州的水,来自长江三角洲的河湖港汊。也许只有在这里,才能建造这么多的园林,才能产生被称作"百戏之祖"的昆曲柔弱似水的"水磨腔"。
  元末明初,在苏州昆山千灯镇的石板街,一位自称"风月散人"的顾坚与好友常常在家中赋词吟曲,久而久之,形成了耳熟能详的昆山腔。到了明代嘉靖年间,熟悉音律的魏良辅把昆山腔与当时流行的余姚腔、海盐腔及其他江南小调相融合,演变成了昆曲,并从此盛行200多年。
  昆曲不仅形成较早,而且剧目丰富多彩,熔诗、乐、歌、舞于一炉,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集大成者。
  200多年间,昆曲顺着长江水在整个长江流域广泛流传,对于后来京剧、越剧、川剧等剧种影响深刻,昆曲也因此被称为"百戏之祖"。
  到清朝末年,市民阶层崛起,舒缓、惆怅的昆曲曲调与他们格格不入,于是昆曲渐渐地成了"隔世之音"。
  历史上的昆曲曾经有过自己的大舞台。
  苏州城西北虎丘塔下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叫做"千人石",它是苏州最大的一个天然舞台,昆曲盛行时,这里是举行民间曲会的重要场所。
  据记载,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趁着一轮明月,苏州人齐聚虎丘唱曲赏月,一时间,分不清谁是演员、谁是观众。
  2500年前,这座山丘有了虎丘的名字,古往今来,在苏州,虎丘一直与园林齐名,它同苏州城的历史一样久长。
  在20年前虎丘游人如织的影像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开放的时代给人们的内心带来的愉悦。
  1997年,苏州的4座园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2000年,苏州第二批5座园林申报世界遗产,代表景观是苏州同里镇的退思园。
  退思园建于清朝光绪年间,落职回乡的官员任兰生花费10万两银子建造,园名的意思是"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在苏州,大大小小、遍布古城内外的古典园林,是2000多年间苏州能工巧匠的杰作,而这些园林还仅仅是他们的小作品,他们更大、更宏伟的作品是南京的明皇宫,是北京的紫禁城。
  狮子林是以园内遍布形态酷似狮子的太湖石而闻名的。
  园里的茶馆总是聚集着沉湎于昆曲和园林中的苏州老人,这两样东西与他们如影随形。
  苏州市民:跟北京的皇家园林不同,皇家园林很气派,但是你走进去一看,都在眼睛里面,你看苏州,这儿一小块,那儿一小块,狮子林里面都是一块一块的,甚至于隔墙里面的一个小亭子里,种两棵树,芭蕉树什么的,也很好看。
  聊天,是茶馆里苏州老人不变的生活,而园林,是他们不变的话题。
  苏州市民:我们苏州民间的园林有民间园林的特色,这里的假山全国是首屈一指,这里成假山的王国了,我同你两个人在这互相看着走,两个人就要碰面了,可是还要跑不少路,说明园林、假山艺术化了。
  身边的园林故事,老人们讲起来如数家珍。
  苏州市民:园林是1860年太平天国跟清政府打仗的时候烧掉了,烧掉以后,荒芜了60年,由姓贝的、就是贝聿明的祖父把它买下来,重新把它修好,就是这个样子。
  狮子林最后一位主人姓贝,正在主持设计苏州博物馆的世界级建筑大师贝聿明,就是在这座园子里长大的贝家后代。
  很多园林在战乱和社会动荡中破败、消失了,苏州现存的古典园林只剩下69座。1992年,苏州市在中国首次将保护古典园林纳入地方法规。
  顾笃璜,苏州昆曲传习所所长,有人封他为"江南第一居士"。
  怡园,清末同治年间苏州城里建造最晚的一座私家园林,它博采其他园林之长,形成了集锦式的建园特点。
  怡园的主人姓顾,顾家的第五代传人就是顾笃璜,只是顾笃璜的出名不是因为祖上留下的园林,而是因为曾经在他家园林戏台上唱过的昆曲。
  1921年,苏州创建昆曲传习所,招收了40多个贫苦人家的孩子学习昆曲,这一行为延续了昆曲的一脉香火。60年后,1981年,顾笃璜在一个清代诗人的故居里恢复了昆曲传习所,他要将古老的昆曲传承下去、传播下去、传习下去。
  顾笃璜(苏州昆曲传习所所长):建国以来我们学了250多个戏,会演这250多个戏的人年龄层都在60岁到70岁,再下一代掌握的遗产,加起来不会满100出。
  王芳获得中国戏曲最高奖--梅花奖时,昆曲已经像一支若明若暗的香火,也许一阵轻风,就会让传唱了600年的声音灰飞烟灭。
  王芳(苏州昆剧院演员):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做一个星期专场,每星期都演,戏都是不一样的,观众永远是这一批,为什么?他们都是戏迷,这些戏迷他们很想看,但也就不能扩充,今年可能有两三百人,到明年可能就没这么多了,有的年纪大了,不能出门了,有的可能已经不在了,种种原因,演到后来,台上的演员比台下的观众还多。
  当时,全国仅剩下6个专业昆剧团,昆曲演员不到1000人。
  极度失望的王芳去一家婚纱影楼当了化妆师。一年后,对昆曲无法割舍的情感让她又回到了剧团。
  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首批"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苏州昆剧院排演建团后首部大戏《长生殿》中,王芳担任女主角。
  在苏州人的眼里,昆曲的百转千回和园林的动静曲折原本就是一脉相承:园林是看得见的昆曲、昆曲是听得到的园林。在昆曲被评为世界遗产后,网师园里已经冷清了多年的舞台又开始曲声不断。
  《牡丹亭》,元代戏剧大师汤显祖的巅峰之作,全剧表达了杜丽娘和柳梦梅为爱而死,为爱而生的浪漫故事。
  2004年4月,台湾作家白先勇带着他和两岸三地艺术家呕心沥血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来到台湾。
  在台北的两轮演出,观众中有60%以上是年轻人。
  之后的一年时间里,青春版《牡丹亭》在两岸三地共演出了55场,观众达6万人。
  在南京大学的这场演出,是青春版《牡丹亭》继苏州、台湾、北京演出之后在大学巡演的第四站。
  大学的演出,几乎场场爆满,掌声欢呼声不断。一出《牡丹亭》,实现了白先勇"青春的昆曲、传艺年轻演员、感动年轻观众"的愿望。
  9岁那年,白先勇曾经看到过梅兰芳和昆曲大师俞振飞演出的"游园惊梦",50多年后,他终于圆了自己的昆曲梦,邀请苏州昆剧院成功演出了青春版的《牡丹亭》。
  白先勇(台湾作家):我看到清朝时候的戏台,会想象得到,从前拙政园的主人,他们来看戏的时候的那种风华。我想苏州园林曲径通幽的样子,跟昆曲是一套文化符号。
  1993年,就在退思园所在地--古镇同里,一个占地面积100多亩、在江南堪称巨大的园林开始动工建造。只是这一次,园林的主人不再是归隐的官员,而是改革开放后富裕起来的苏州人陈金根,他用全部积蓄,建造起自己向往已久的家园,再现了他童年时期对苏州古典园林的深刻印象。
  陈金根(静思园园主):8岁、10岁时,经常跟我的父母亲到拙政园、留园,所以我结婚就到拙政园拍了照片,我是26岁结的婚,今年是52岁。
  说不清是江南古典园林精髓的缩影,还是园林文脉的集大成,静思园里有明代的楠木厅、清代的红木厅,还有比苏州留园的冠云峰还要高出几米的巨大灵壁石。
  在静思园里,每一块石头、每一座建筑,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故事的发现者就是园林的主人。
  2001年,陈金根听说有一座旧建筑要被拆掉,他马上邀请专家一起去查看,经过专家判断,那是一座明代建筑,而且是用贵重的楠木搭建起的厅堂。虽然历经几百年风吹雨打,整座建筑已经摇摇欲坠、即将倒塌,但楠木的主体支撑部分基本完好。
  陈金根把整座厅堂买了回来,经过重新搭建维修后,一座明代楠木厅堂的原貌在静思园里重现。
  而楠木厅,只是静思园20多座古建筑中的一座。
  陈金根:这个古建筑群,它是分一进、两进、三进、四进、五进,一直到后边要十一进,一般我们讲过去九进就是大户人家了。因为我们现在处在一个盛世时期,我们把这么多古建筑群保护到这里,从最前面的一进,一直到最后面的一进,我们要十一进。
  除了古建筑群,园主最得意的收藏就是园子里的老桥了,静思园的水面面积有20多亩,100多座老桥搭建在流水之上,成为园林的灵魂。
  当年苏州古典园林的主人,在他们的园子里,观荷花水影,听曲声袅袅,如今,苏州新的最大园林的主人,打开园门,让人们共同分享他的园林梦。
  26年后,陈金根夫妇又在园林里拍了一张照片,那是在他自己家的园林。
  将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块石刻城市地图与现代城市卫星遥感图相对照,人们惊奇地发现,700多年过去,这座古城的总体格局居然没有改变,只是当时的那个城市叫作平江,现在叫作苏州。


第29集  发现古镇

  今天,地处苏州昆山的周庄早已成为评论家笔下"完整地保留了中国江南水乡风貌"的一个范本。这里的"小桥、流水、人家",见证了古镇900多年的历史。
  这张照片,记录了江南水乡两座相连的石桥,当地人叫做双桥。20年前,画家陈逸飞创作了油画《故乡的记忆》。1985年,哈默博士把他收藏的这幅油画作为礼物送给了邓小平。从此,周庄因为双桥而名扬天下。
  今天,地处苏州昆山的周庄早已成为评论家笔下"完整地保留了中国江南水乡风貌"的一个范本。这里的"小桥、流水、人家",见证了古镇900多年的历史。
  周庄,全镇面积2.47平方千米,镇北部的急水港是联系江苏、浙江、安徽、江西4省的通道,据《周庄县志》记载,明代时,因为江南富商沈万三的到来,周庄逐渐成为一个繁华的集镇。
  198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阮仪三来到了周庄,古镇早已在繁华远去的岁月中寂静了很多年,因为没有公路与外界相通,曾经发达的水路,反而阻隔了周庄与外面世界的联系,当阮仪三费了一天的周折从上海来到周庄时,古镇已经沉睡在夜色中。
  阮仪三教授当时在这里拍摄的照片,可以帮助人们想象20年前周庄的模样,孤岛一样的周庄,宁静而质朴。
  阮仪三(上海同济大学教授):那个时候住宿很便宜,八毛钱一晚上。第二天早上很早就起来了,看见满街全是炊烟,家家生炉子。小河上已经开始有人卖东西,卖菜了。当时这个镇还完全是农业镇,农民扛着生产工具,人要摇小船出去,是那样一个小镇。
  在到周庄之前,阮仪三已经去过不少江南古镇阐述他的古城保护理念,但那时侯的长江三角洲刚刚开始发展乡镇企业,建工厂需要用地,急于致富的人们没有理会阮仪三的喋喋不休。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周庄接纳了阮仪三。
  20年前的阮仪三也是这样背着相机来找镇里安排给他的联络员--文化站站长庄春地。
  一年多后,年轻而热心的文化站站长惊讶地看到,他生长和熟悉的周庄出现在了一张图纸上。
  1985年和1986年,阮仪三用两个暑假的时间,带着同济大学建筑系的四五十个学生,仔细勘察了周庄全镇,回到学校后,根据实际测绘的数据,把周庄的每条河流、每座古桥、每幢房子都画了下来。这也许是人们能够看到的、历史上最完整的记录周庄全貌的图纸了。庄春地看到这张周庄镇状况图时,才似乎明白了阮仪三所说的"要给周庄做一个完整的规划"是什么意思了。
  庄春地(原周庄镇镇长):当时"规划"这两个字,真的是一个新的名词。就是说要做一个规划,我也不知道什么叫"规划"。"策划"我有一点知道,"规划"两个字不知道。后来知道所谓的"规划",按照当时的概念就是说,比如说一个城市、一个乡镇,要整个做一个保护、发展的策划文本就叫"规划"。
  几个月后,庄春地又看到了阮仪三带来的另外一张图纸--周庄发展规划图,看起来要比那张周庄现状图简单许多:3个圆圈,划定了周庄老区、新区和工业区的位置,其中0.47平方千米的老城区,是规划中的古城保护区。
  就是因为有了那张规划图,20年来,周庄所有的工业建设都止步于古城区之外,周庄古城得以保全。
  阮仪三和年轻的文化站站长庄春地的相识相知,使周庄人对自己的家乡开始有了新的认识。
  那时,周庄古城区内有许多建筑因为年久失修面临坍塌,曾经为周庄带来过繁华的江南富商沈万三的家--沈厅,是一个占地2000多平方米、有100多间房屋的大宅院。当时,居然已经找不到一扇完整的门窗和一块完整的瓦片。
  1986年,庄春地向省文化厅申请到2万元钱,买下破败的沈厅开始维修。
  为了确认沈厅门窗的格式,庄春地根据沈厅建造的年代在全镇民居中寻找,终于,在与沈厅一墙之隔的人家里,找到了与沈厅修建于同时代的海棠花图案的木窗花。
  朱玉芬(周庄镇居民):全部都是书房的窗户,这些都是读书的书房,全部是装书的。我们的房子真的老,这个窗户两百多年了,就是原来的,没有换过。
  整整一个冬天,庄春地找来附近农村的老木匠,依照发现的"海棠花"窗户格式,完成了沈厅所有门窗的修补。
  庄春地:你看这个窗户的印子都有,下面没有,上面有,这样就可以算得出来,这里有几扇窗。后来我们还知道,这个距离小,就是有4扇,那边就有6扇,中间开口就会大一点。一般排列是四、六、四。
  当春天到来时,沈厅终于全部修复完成了。
  这座唤醒了周庄繁华的双桥,由始建于明代的一座石拱桥和一座石梁桥组成,桥面一竖一横,桥洞一方一圆,因为连在一起的样子很像古时候的钥匙,也被叫做钥匙桥。每天,周庄人都会走过这两座桥。1999年,对于双桥的维修,专家们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案。
  庄春地:一个方案就是把这个桥全部拆掉,还原成原来桥的样子。但是就不搞倾斜的了,把它搞成站起来的样子。另外一个方案就是做成还是倾斜的,桥的里面主体必须要改变,支撑力要改变。
  修旧如旧的方案获得通过。施工人员把整座桥梁拆掉,给每块石头编号,然后完全按照双桥拆除前向南倾斜的角度修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的双桥,再把每一块石条贴回桥身。半年后,外表看上去没有什么变化、却又重新坚固起来的双桥出现在人们眼前。
  那一年,100多万游客走过了双桥。
  2005年,周庄的游客人次达到260万,旅游收入7.8亿元,镇上600多家陆续开起来的店铺给周庄人带来了好收入。曾经"轿从门前过、船自家中行"的景象,又重新出现在张厅。只是,今天看到这种景象的,不再仅仅是张家人。
  双桥往南100多米的富安桥,建在沈厅门口,它的位置在周庄镇中心。富安桥,是今天江南水乡唯一幸存的桥楼合一的建筑,桥头的4个桥楼维修前是破败的理发店和中药铺,1988年成为4家隔窗相望的餐馆。游客可以一边饮酒吃饭,一边看着小船从脚下慢慢划过。
  从富安桥到双桥短短100米水路,是周庄最经典的水乡风光。
  明清时期,是江南市镇发展繁荣的时期。由于太湖之水顺东南流淌形成的水乡泽国,千百年来孕育出一个个依水而居、因水而富的江南市镇,在周庄领先开发旅游10年后,一个个沉睡中的江南古镇被陆续唤醒了。
  百间房,也许是现存的、最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建筑。明代,浙江湖州南浔镇一个名叫董份的人科举考试一路高中,中了举人又中进士,做官一直做到了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他晚年回到故乡后,在南浔镇老运河东西两岸,建造了100多间门面房屋,叫做"百间房"。
  百间房的建筑格局,已不同于周庄为代表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典型,这里的河道更为宽阔,石桥也更加高大了。
  现在住在百间房里的,大都还是南浔古镇的原住民,只是不知道其中还有多少和当年的董家有关系。
  百间房的居民靠沿河修建的雨棚户户相连,依旧过着他们忙碌而悠然的日子。
  在古镇另一边,南浔大户人家的宅子,却是另一番景象。高高的马头墙、深深的庭院,显示出主人身份的与众不同。
  1994年初,南浔古镇计划修复的第一个宅院是张静江故居。
  张静江在南浔是一位传奇人物:这位著名的湖州商人,他曾经多次倾囊而出,捐赠大额银两资助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起义。
  当地人用动物的体积和数量来比喻镇上的大户人家--"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张家就是四象之一。19世纪的90年代,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不过7000万两白银,而南浔四象的财富总和就有8000万两白银之巨,用"富可敌国"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他们财富积累的源泉,来自南浔镇的辑里村。
  1852年,在英国伦敦举行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上,辑里湖丝获得金奖。一条长湖申航道连通了南浔和上海,包括辑里丝在内的湖州丝业,几乎都被南浔镇丝商代理。
  上海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843年到1848年这5年时间,上海码头出口的蚕丝,有一半来自南浔,而清朝皇室成员的服装,也都指明要用湖丝织造。这一时间发达起来的湖州丝商,在家乡南浔修起了一座比一座更宏大的宅院。"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就是这些大宅院的主人。
  沧海桑田,南浔高墙深院里的人家渐渐淡出了历史,当古镇的价值开始被南浔人重新认识的时候,在百间房出生并生活了60多年的南浔中学退休教师沈嘉允,被南浔镇请来主持大宅院的修复。
  从此,南浔每一所大宅院的故事都被沈嘉允仔细挖掘,他要从这些故事里找到修复这些宅院的依据和途径。
  站在张静江的宅院里,沈嘉允努力回忆着小时侯偷偷溜进这座大宅院时看到的情形。
  根据依稀残存的印象和老屋里的遗迹,沈嘉允绘制出了大宅正厅"尊德堂"的修复设计图纸。
  沈嘉允(湖州市南浔古建筑保护专家):这在我们江南来说叫屏门,但是这些屏门(当时)都已经被拆掉了、没有了。有的地方被砖墙取代了,包括二厅里面的门窗也没有了。因为这个地方被工厂用作仓库,用的时候不方便,就把它全部拿掉,用砖砌起来。
  距离张静江家一千米外,是他堂兄张石铭的宅院,南浔古镇真正意义上完整修复的民居,是这座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巨大宅院。
  当年沈嘉允站在大院里,无论从前往后看,还是从后往前看,几千平方米的宅院通透得一览无余。
  就是在这一览无余之中,沈嘉允却看到了丰富而又神秘的韵涵。
  1996年10月,一个星期天,正在沈嘉允为张石铭宅院的修复苦苦思考的时候,他的家里意外地来了一群法国游客,沈嘉允热情接待了他们,并请他们到即将开始修复工程的张石铭的宅院参观。当来到后院二楼张石铭母亲的卧室时,他们的眼前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一幕。
  或许,秘密的揭开往往缘于巧合。
  沈嘉允:他们说,这是我们法国的。他们一下子就认出来了,然后他们感到很新奇,问了个问题。他们说,你们这么个小镇,怎么会有法国的东西。因为这在他们的眼里好像是不可思议的。这只是一个小镇,他们已经看出来,这个东西是他们国家早期的东西。
  两个多月后,这些法国朋友回国给沈嘉允写来一封信,谈到他们在法国国家博物馆找到了用这种工艺制造的玻璃,只有7块,据说这种玻璃的制作工艺在法国已经失传。
  沈嘉允:我们从这个图案描绘的手法来看,都是我们中国非常传统的一种花卉图案。所以从这点判断,他是在中国叫一些名画家画好画之后,再拿到法国去定做的。所以这样来说,一个图案就是一块玻璃,或者说世界上也就这么一块玻璃。
  发现还不止这些,在张石铭宅院的最后一进房子,一块彩色地砖再次让那些法国人眼前一亮。
  沈嘉允:当时他们很兴奋,不顾一切地趴下去,用口袋里雪白的手帕,喷了香水的手帕,把上面的东西擦掉。一看就说,是我们法国的,法国的,马上就摄影。这个情形我看了确实很感动。后来他们说,像这种风景油画地砖,在国外也是非常珍贵的。
  根据这块彩色地砖的位置和旁边的烟道,沈嘉允推断出,这里曾经有一个西式壁炉。还是法国朋友帮忙,给沈嘉允寄来了壁炉用具图。
  当壁炉和整个大厅修复完成后,南浔古镇张石铭家曾经拥有的一座华丽西式跳舞厅的面貌完整地呈现出来。在许多中国人还梳着长辫、裹着小脚的年代,这家主人华尔兹的舞步,已经在法国马赛克地砖上踏出了悠扬的节拍。
  舞厅外,小院的风景中西合璧:罗马柱、红砖墙掩映在广玉兰的树影里,欧式小楼的顶部,是铺了青瓦的中式屋顶。也许是长袍马褂已经不能适应南浔大户交游广阔的见识,也许是东方的内敛思想还不能完全接受西洋文化的张扬,从院子外面看,高高的马头墙挡住了院子里所有的西洋风景。
  小莲庄,是南浔"四象"首富刘家在清朝光绪年间建造的园林式宅院,主人在荷花池边建了西式的小姐楼,也立下了家族的牌楼。
  当他们经营的丝绸从家门口的河道用小船运到上海,又从上海装上大船沿长江入海的时候,故乡的这些宅院,已成为他们来去匆匆的客栈了,甚至他们的后代,都没能守住祖先的这份家业。曾经富可敌国的南浔丝商,在社会动荡的潮水中,成为一叶扁舟,但是他们建造的另一个精神家园却存留到了今天。
  在南浔古镇,有一座历经战火和动荡的岁月而毫发未损的建筑--嘉业藏书楼。
  刘家后人刘乘干用22年时间,花费12万两白银建起的江南最大藏书楼,上万本宋、明、清刊本、刻本和地方志保存完好。
  这些珍贵的藏本后来大多数被收藏在了中国的各大图书馆,一部分还留在南浔的藏书楼中。
  江南古镇河港交叉,临水成街,造型各异的石拱桥把古镇的水与路融为一体。
  近20年来,在这些延续了千百年的古镇濒临消失的最后时刻,是阮仪三这样的学者奔走呼吁,是庄春地这样的当地官员全力推动,还有更多像沈嘉允一样成长在古镇的民间保护者,使今天的人有机会看到江南古镇珍贵的历史,发现古镇巨大的财富。
  当旧日的江南古镇成为今天长江下游文化景观的时候,周庄每年的游客量已经达到了200多万人次。
  面对每天6000人次的游客量,周庄镇政府邀请来了阮仪三教授,还请来镇上的居民、商户和游客代表,商议能否通过适度开放夜游来分散部分游客。
  对周庄人来说,20年来,周庄在长江三角洲的高速发展中保存了下来,今日,在滚滚而来的人潮中周庄不应被湮没。
  江南古镇是我们对故乡,对长江不该消逝的见证。


第30集 时速上海

  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所有的因果关系,都融化在新天地缤纷的光影中。
  上海是位于长江最下游的百年都市,也是中国最早设立海关的城市之一。在海关大楼工作的魏云寺,每周的二、四、六,都要爬上楼顶给大钟上弦,从1993年至今从没有间断过。魏云寺听他的师傅说,过去给大钟上弦全靠人工,每次要三四个人用手柄把重达两吨的钟锤绞起来,20世纪50年代改装马达以后,一个人操作就可以了。
  海关大楼一直是上海外滩的标志性建筑,海关大楼的钟声,从第一次敲响到现在,已经110多年了。钟声伴随着上海人一个多世纪的生活和这座城市的变迁,黄浦江边那些被喻为万国建筑博览会的楼群,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海关钟声里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有段珍贵的胶片让我们看到了在世界电影诞生3年之后1898年的外滩,它是由发明了电影放映机的美国人爱迪生的公司拍摄的。
  最早的江海北关建于1857年,1893年竣工的第二代江海北关大楼由英国人设计,已经带有钟楼。1927年,国民政府建造了第三代海关大楼,花2000两白银在英国制作的大钟是当时的亚洲第一钟,它的分针长3.6米,4个钟面直径达5.3米。
  1949年以后,海关大楼仍然是上海海关的办公地点。虽然大楼依旧,楼顶的大钟却几经变故。当年大楼建好的时候,报时的前奏曲是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的钟声",文革期间,钟面改成向日葵,前奏曲也换成"东方红"。
  在20年前《话说长江》拍摄的镜头里,晨练的老人伴着钟声的节拍,动作整齐而缓慢,他们相近的着装使外滩看上去一片蓝灰色调,只有穿红色运动衣的女孩格外醒目。
  1984年,报时的前奏曲改回英国曲子,钟面也恢复原貌。直到1997年香港回归,前奏曲再一次换成"东方红"。
  几度更替的钟声里,外滩建筑的功能也在转换。1923年建成的英国汇丰银行大楼与海关大楼相邻。1955年上海市政府迁入这里,外滩开始成为上海的政治中心。
  1995年,上海市政府搬到位于人民广场的新楼,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成为这座大楼的主人。据说当年大楼的造价相当于外滩所有建筑造价总和的一半,被英国人称为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间最华贵的建筑。
  浦东发展银行工作人员:1996年,我们银行买下了这座大楼。在1998年装修的时候,工人爬到上面去,看到这个墙上有裂缝,轻轻一敲,裂缝下边露出一些色彩很鲜艳的小块。后来我们就叫这些工人先不要再施工了,然后去找原来的图纸。当时中国国内已经没有这个图纸,派人到伦敦大英博物馆找到原来的图纸,知道下面有很多壁画。后来非常小心地把石膏剥落下来,保存非常好的壁画就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大厅穹顶8幅用彩色马赛克组成的壁画,内容是英国汇丰银行当年在伦敦、纽约、巴黎、东京、香港、上海等8大城市分行的建筑与背景。这些城市多为当时世界上的国际金融中心。壁画被遮盖的原因有多种传说,从上海档案局得到的信息是,上海市政府当年进驻大楼时,有人觉得殖民气息太浓准备将壁画拆除,后来又改用石膏覆盖。
  当年云集上海滩的冒险家们,还在浦江西岸的其他地段盖了许多花园洋房,这些房子体现了西方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与外滩的万国建筑群形成呼应,住在这里的都是上海的富人。
  石库门是上海最典型的民居。从1843年到1949年初,上海的人口从20多万增加到546万。这种石库门住宅满足了上海市民快速增长的居住需求。石库门因采用石条作门框而得名,它在建筑布局上很像一个丰收的"丰"字。
  石库门房子大都建造在当时由英、法等西方列强管辖的租界内,价格比花园洋房便宜很多,因而发展很快,最多时占全上海住宅面积的六成以上。
  石库门早期的居住环境是宽松舒适的,楼上楼下通常是一户人家。后来逐渐拥挤起来,一套房子要住七八户。多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邻里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关系,既相互关照、和睦相处,又要分清你我、保护自己的利益。
  在多家共用的厨房里,家家有各自的水表、电表和电灯开关。做饭的时候,不管别人家灯是否亮着,自家的电灯是一定要打开的。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有3/4的居民住在石库门住宅,很多人家三四代人生活在一间屋子里。家中没有私密性,年轻人谈情说爱只好到外面去寻找空间。
  外滩的防汛墙成为情侣们互诉衷情的地方,到这里谈恋爱的人越来越多。久而久之,这道墙被叫做"情人墙"。
  "情人墙"向西不远是南京路。南京路最早叫花园弄,后来又俗称"大马路"。1865年定名为南京路。四座建于20世纪初的大楼,是先施、永安、大新和新新四大百货公司的旧址。当年它们开创了中国百货零售业的先河。
  1998年,南京路进行了开街150年来规模最大的改造,建成了1033米的全天候步行商业街。汇集了324家商业网点,其中有113家是中华老字号。      
  2004年,南京路上1918年开张的永安百货公司恢复原来的名称,此前它的名字是华联商厦。公司大楼也恢复了原貌,窗前的水泥墙被凿掉,露出了1918年安装的铸铁栏杆。外貌的复原体现了商家的开放意识和对传统商业文化的尊重。
  上午9点以后,南京路就会热闹起来。这里的日客流量80万左右,节日期间达到200万。亨得利钟表公司是一家老字号,店里的商品也经历了上海的变化。
  孟真(上海亨得利钟表店经理):我这里有样产品,就是上海20世纪70年代出的,上海牌鼎盛时间的产品7120型手表。那时候零售价是125块,那是全钢、防震、防水、防磁的三防手表。当时都要凭票供应,为了分到一张票,几百人甚至几千人才能轮到一个。当时上海的四大件都是凭票供应的。
  "四大件"是手表、收音机、自行车和缝纫机,20年前,它的几大名牌都产自上海。然而上海人的家里要添置一件同样不容易,大多数人要靠平时省吃俭用才能攒够钞票。
  3年前上海市档案馆收藏了一套上海普通市民的家庭账本。这套账本一共有45本,从1957年11月记起,到2002年底一直没有间断。
  账本的主人是嘉定区的一对老夫妇,男主人叫季颖,退休前是嘉定卫生学校的校长,夫人李惠英曾经做过财务工作。近半个世纪以来,他们每天生活中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记账。
  李惠英(上海居民):这个月收入多少,他的工资多少,我的工资多少,一共余出来多少,还有卖点废品,什么稿费、奖金都要记。实用、开销,买什么都记,买五分钱一支雪糕都要记,一年一年这样记,一直记到现在,48年。
  季颖和李惠英结婚两年后开始记账,他们过日子精打细算,账就这样一直记下来。老两口没有想到,一本家庭收支账,成为上海市民生活变化的印证。从账本里可以看到,1980年夫妇俩全年的总收入是2685.04元,而到了2002年,虽然两人都已退休,全年总收入仍然达到47658.3元,比22年前提高了17.75倍。
  老两口无偿捐赠账本的时候,档案馆为他们复印了一套。两个人商量好,在有生之年要把这本账一直记下去,如果有机会还要申请一项世界吉尼斯纪录。
  近年来,在上海市民的开销中,住房支出不断加大。人们居住的条件也不断改善。建于1930年的陕西路步高里小区,是列入上海市文物保护名单的石库门建筑。按照市政府的统一安排,正在得到修缮。
  卢桂萍(步高里居民):一户门要贴3000块,我们一户交100块,假如一共有4家人家,只要拿出400块,国家拿出3000块。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上海在城市改造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改善市民的居住条件。一些有代表性和人文色彩较强的石库门住宅得到修复保留;大部分过于破旧,保留价值不大的石库门建筑,陆续被一些现代化建筑取代。在新开发的区域,各式各样的住宅小区吸纳着大批从老城区搬来的住户。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钱星耀夫妇来到乔迁不久的儿子家作客。
  他们的儿子钱颂村,曾经留学日本,回到上海后开办了一家公司。他放弃了"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旧观念,在浦东购置了一套150平方米的跃层公寓。
  钱颂村(上海居民):我们这个小区有两部分建筑群:一个是高层的,还有一部分就是叠加式的别墅,叠加式的别墅有4层的、7层的、9层的,这样有一个层次感。具体地理位置就在南浦大桥的下边,我的右边是杨高南路,我的前面是龙阳路,进出很方便,到浦西也很方便。
  1998年至2002年,上海市改造旧城区1500万平方米,开发商品房8000万平方米,这个数目等于上海所有商品房面积的20%。
  20年前,上海只有一幢超过100米的高楼,如今300多座摩天大楼和高架路、立交桥展示了一个年轻的上海。上海的城市基础建设经历了3个阶段:起初是政府向银行借贷;后来是批租土地筹资;现在是融集社会资金。充满活力的经济和市场化运作的机制成为这座城市改造建设的源头活水。2005年,上海市完成城市基础建设投资885.74亿元。巨大的投入使上海一年比一年更加精彩靓丽。
  外滩的情人墙在1993年改造成观景台,在这里,每天有20万游客凭栏眺望浦江两岸的迷人景色,感受精彩上海特有的风情。
  2000年,位于黄浦江畔的上海城市发展历史陈列馆正式开放。每一件伴随过上海历史的展品,都是这座城市难忘的记忆。
  上海在1959年就生产出第一辆凤凰牌轿车,20世纪70年代更名为上海牌,它是中国老百姓最早乘坐的国产轿车。
  上海生产的轿车进入百姓的家庭是从20年前桑塔纳轿车开始的,它是中国最早与国外企业合资生产的汽车品牌,生产出的系列轿车已超过了100万辆。
  环保节能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是国际汽车制造技术的制高点,2006年初,上海同济大学研制的10辆"超越3号"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样车开始示范运行。
  1995年投入运营的上海地铁,通车里程已达123千米,成为全国之最。
  2002年上海开通了世界上第一列商运磁悬浮列车。坐在每小时行进430千米的车厢里,上海人又可以领先全国,甚至领先世界感受这座高速发展的现代都市处处洋溢着的前卫与时尚。
  建于1907年的外白渡桥和1934年竣工的百老汇大厦都是当年苏州河畔的时尚建筑。百老汇大厦就是现在的上海大厦。在苏州河两岸,曾经有过许多年龄与它相仿的工厂厂房,现在都被新建的住宅小区取代了。只有在河南岸的莫干山路50号,还能看到一片陈旧的房子,它们是从20世纪30年代起陆续建造的,是当时的信和纱厂、后来的春明粗纺厂的厂房。
  墙上的《朝元图》是按原作尺寸临摹的山西永乐宫元代壁画,永乐宫壁画是已经发现的中国古代最大的壁画。辽宁画家张明楼花十年心血临摹了这幅高4.26米、长65米的壁画,却一直没有展示的地方。 一个朋友建议他到上海看看。
  张明楼(画家):也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说莫干山路有一块地方,里面已经聚集了几个画家。我说我的画太大了,恐怕会放不下,我来了以后发现莫干山路有一个非常大的库房,就是这个库房。
  张明楼来到这里时,有70年历史的春明粗纺厂刚刚转型为艺术产业园。园区给他提供了十分优惠的条件,巨幅画作终于有了容身之地。艺术园区的4万平方米老厂房和仓库,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作为苏州河边唯一的工业建筑遗存被保留下来。来自10多个国家的100多位艺术家连同他们的公司在这里落户。
  上海市1988年开始治理苏州河:工厂和码头被迁走了,生活废水被送入污水处理厂,市区河段的上游和下游设置了拦污闸门......风景优美的苏州河,再度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地方。
  20年前《话说长江》拍摄的上海人民广场,一百年前这里曾经是远东最大的跑马场。
  1949年以后,广场成为上海市组织游行集会的地方,它的总面积14万平方米,可容纳120万人。从1988年起,上海市开始了广场的改造。改造后的广场成为上海的文化中心,它像一个橱窗,展示着上海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改造过程中,为了完好保留历史文化建筑,建于1930年、5650吨重的上海音乐厅被整体平移了66.4米。
  2001年7月,在距离人民广场两千米的淮海路南侧,一个新锐、时尚、繁华的商业区开业,成为上海的新地标,它的名字叫新天地。
  新天地一号是开发商香港瑞安集团的会所,这幢4层的楼房建于20世纪初,外型是公馆式建筑,内部有许多中式建筑的特征,在上海现存房屋中已不多见。改造前这里曾住着四十几户人家,瑞安集团在太平桥项目开工之初,对它作了一番修旧如旧的复原。
  太平桥地处上海卢湾区,是邻近淮海路的一片居民住宅,占地52公顷。
  1996年,香港瑞安集团受卢湾区政府的委托,对太平桥地区进行改造。在改造现场,董事长罗康瑞看到的是建于20世纪初、已经破旧不堪的石库门建筑。拆除还是修复,是罗康瑞苦苦思索的问题。
  这片建筑中坐落着中共一大会址,所以新建筑的高度受到限制。
  罗康瑞最后决定:将一大会址周边的3万平方米石库门建筑进行外部修复整容和内部设施更新。为此需要投入资金14个亿,数额远远高于推倒重盖。罗康瑞没想到,改造后取名新天地的石库门建筑,成为知名商家抢手的楼盘。台湾琉璃工房开设的餐吧成为最早的住户。
  张毅(琉璃工房):我想新天地有特殊的意义,对很多人来说,也许只看到一个老屋子、石库门的改建,可是对琉璃工房来说,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它是过去与现代的一个错综复杂的、交互的、新的结合,我们几乎是第一个希望进到新天地来的客户,其实说选择新天地不如说我们选择上海。
  新天地虽然只租不售,太平桥改造项目的其他楼盘却销售火爆。"企业天地"住进了10家世界500强企业,来上海打造天地的人们愿意靠近五光十色的"新天地"。
  罗康瑞(香港瑞安集团董事长):因为一大会址在这边,我想"一"加"大"就是"天",这是一个新的天地,名字就这样叫起来了。
  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所有的因果关系,都融化在新天地缤纷的光影中。有人把新天地比作上海的一块琉璃,因为它折射了全世界的光,而距离它最近的一盏灯,就在身后这幢宁静的房子里。85年前,13个年轻人走进望志路106号这扇小门,聚首在这盏灯下,成立了一个组织--中国共产党,他们相信从这个石库门透出的光,会照亮一片新的天地。


第31集 浦东新高度

  在日晷针指向的遥远太空,中国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5号"拍摄到了夜色中的长江三角洲,影像中最亮的光点来自长江口,我们知道,浦东,上海乃至长江,正在孕育着新一轮的巨变。
  上海浦东陆家嘴160号,是一栋老房子。
  1914年,富商陈桂春建造这座宅院时,黄浦江边的陆家嘴还是一片荒芜之地,这栋中西合璧的房子建好之后,"白天可以欣赏江南旷野的景象,夜晚可以聆听黄浦江的涛声"。这栋房子,成为浦东当时最豪华的宅院。
  1990年浦东大开发,当推土机逼近这栋老房子时,建设者面临着一个选择:拆还是不拆?经过一番争论,老房子被保留下来。15年过去了,老房子里早已听不见黄浦江的涛声,江南旷野的景色也被眼前的这一幕所替代:老房子的院子里,"长"出了一座中国最高建筑--金茂大厦。
  这一特别的景观,成为浦东开发最有象征性的缩影。
  1930年的浦东,黄浦江东侧满是码头、工厂和仓库。回望一江之隔的浦西外滩,早已是高楼林立的十里洋场。1930年的上海,有外资银行27家,无一例外都集中在外滩。那个年代的上海,已经是国际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还成为整个远东地区最大的经济都市。
  上海的繁华和经济领先地位,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城市和最大的消费城市,上海人脸上自信的笑容,留在了南京路上,也留在了20年前《话说长江》的影像里。
  然而,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和南中国沿海经济的异军突起,使上海的经济中心城市地位面临巨大挑战。1990年,上海市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提出《关于开发开放浦东的请示》。
  从此,在浦东这片农田上,展开了20世纪末中国的一幅最神奇的画卷。
  1991年11月19日,横跨黄浦江东西两岸的南浦大桥建成通车。就在大桥落成前的1990年,邓小平说了这样一段话:"浦东如果像深圳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开发浦东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
  1991年7月30日,一座设计高度468米的高塔在浦东陆家嘴打下了第一根桩。这是一座电视发射塔,取名"东方明珠"。一年多时间,"东方明珠"就建到了360米。
  设计师用丰富的想象,把11颗大小不同、高低错落的球体从地面一直串联到350米的高空,而468米的总高度,使"东方明珠"成为亚洲第一高塔。
  "东方明珠"塔建成前的1994年7月,英国《今日建筑》杂志就在以"上海高度"为标题的封面文章中写到:"上海电视塔巨大的尺寸和多球面的外形线条,使它成为上海的标志,就像艾菲尔铁塔对于巴黎和伦敦塔桥对于伦敦。"
  1994年10月1日,东方明珠塔落成。在"东方明珠"塔拔地而起之前,浦东的最高建筑曾经是座10层楼的酒店。当年,4300户浦东严桥镇农民趁着大开发的势头凑现金组建公司,建起了浦东唯一不是靠外来资金,而是农民自己出资建造的酒店--"由由大酒店"。
  "由由"的意思是农民种田种出了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浦东的各大工程指挥部就设在由由大酒店。2005年,37层楼高的五星级"由由大酒店"又开工建设了。
  从1994年11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以来,每天都有平均几千名游客登上"东方明珠"塔观光。塔上的3个大珠,是游人可以到达的3个空间:距离地面90米的第一个空间体积最大,有直径50米的圆形走廊,上半层是发射机房,下半层是游客观光区。
  "东方明珠"塔的位置正好在陆家嘴的嘴尖上,江对面就是繁华的南京路,杨浦大桥和南浦大桥守候在"东方明珠"塔的左右两侧,形同"二龙戏珠"。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因为有了"东方明珠",从此可以让人们从一个新的高度去欣赏它。
  在陆家嘴开发公司的一间会议室里,至今还保留着十几年前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中国等5个国家的著名设计师事务所为陆家嘴28平方千米开发区设计的规划模型。此时,"东方明珠"塔已经先期开工了。经过全球30多位专家的评选,综合各国设计方案的优点,1992年10月,最后的建设方案由上海联合设计小组完成。
  就在"东方明珠"塔准备正式开放之前,陆家嘴又"长"起了另一座88层、高度为420.5米的标志性建筑--金茂大厦,这是浦东、也是中国第一高楼。
  1997年8月28日,金茂大厦封顶。当大厦还在装修的过程中,一个德国人就来看房子了。
  霍继先(德累斯登银行上海分行):1998年8月份第一次到这里来,那时候下面大厅还在施工,我就戴头盔到39楼来。他们说39楼是最好的,我就来看一下。
  那一天,霍继先从39楼向窗外看了一眼,几乎没有犹豫,他就确定了要来金茂大厦,虽然当时还看不清楚这座大厦最终会是一个什么模样,但窗外的景致帮助他做出了选择。
  挑空式的设计使金茂大厦的酒店中心形成一条时光隧道,4个月后,霍继先带着德累斯登银行上海分行的全体员工入住金茂大厦,办公室就在他来过的39层。4个月前他望向窗外的那一眼,让德累斯登银行幸运地成为浦东第一高楼里入住的第一家企业。
  黄浦江对岸的外滩,80多年前就曾经有过一家德国银行,叫华德银行,德累斯登是这家银行的股东。德累斯登入住金茂后,大厦的办公区陆续入住了157家企业。
  不到10年时间,各大专业银行纷纷跨过黄浦江入住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世界500强企业有230多家落户浦东,64家跨国公司相继把自己的总部从世界各地迁到了黄浦江畔的浦东。
  降落在陆家嘴,成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有一席之地的标志。 2003年10月5日, 15名来自各国的跳伞运动员从金茂大厦楼顶的纵身一跳,其象征意义早已超越了这项运动本身。
  高度现代化的陆家嘴,收藏了金茂大厦脚下的那所老房子;老房子里,又收藏了浦东这十几年发展变化的每一个重要印记。
  这座老房子,是拆迁后留下的唯一建筑。10年前,它被淹没在3500多户居民的住宅里,如今,它融入了10万平方米的绿地之中。1996年8月,杨金龙搬离住了66年的22号院,和家人、邻居们搬入为安置陆家嘴中心绿地拆迁户专门修建的居民小区。
  杨金龙(陆家嘴中心绿地原住户):我们那里没有什么外部环境,望出来都是人家。一家一家都是连在一起的,有一个小的像街道一样,很小的马路。前面有人家,左面有人家,右面有人家,那时候,连阴雨一下,房子的旁边、厢房里面都会渗进水,房顶上面也漏,漏的不得了。后来没有办法了,只好把痰盂罐、脸盆、脚桶拿出来,把大的碗也拿出来,大大小小弄了18个。
  从浦西传统的购物中心越过黄浦江,浦东呈现出从未有过的景象。在杨金龙和老邻居的记忆中, 15年前,浦东还是一片荒地,有的是绿色的田野和奔跑的羊群,如今这里已经成为这座城市新的金融中心。
  老房子,现在成了陆家嘴开发纪念陈列馆。
  1993年,"东方明珠"塔即将竣工,上海的摄影爱好者姚建良登上了高塔,为刚刚开发的陆家嘴,留下了第一张高角度拍摄的全景照片。
  第二年,"东方明珠"塔建成,姚建良又在同样高度、同样位置拍了同样景致的一张照片,这时候他决定,要为陆家嘴正在发生的巨变做一个完整的记录。
  姚建良(上海市民):我想一个城市的发展,就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一样,有许多很精彩的片断,而且这些片断都是无法再重复的。所以,我想我有责任,要把这段历史真实、完整地记录下来。
  从1993年起,在"东方明珠"塔的太空舱,同一高度、同一角度,姚建良连续12年,执着地用相机记录着浦东一年年的变化。
  在一张张照片上,浦东的高度与日俱增。
  英国著名建筑设计师罗杰思,在看到1992年上海联合设计小组完成的陆家嘴规划设计方案时,对中国人理解和综合各国设计风格的能力表示惊叹。然而真正让世界惊叹的,是中国人把这张蓝图变成现实的能力和速度。
  1984年11月18日,上海发行了中国第一支股票。
  6年之后,1990年的上海双喜临门,浦东大开发战略开始实施,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浦江饭店那个曾经被称为"远东最大"的玻璃天棚舞厅,经过装修后变成了新开张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大厅。
  一个叫陈支左的安徽籍年轻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那天度过了他26岁生日。
  199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从浦西迁到浦东,当时,陈支左已经在美国沃顿商学院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2002年,在美国普华永道工作了两年的陈支左回到中国,他选择的工作单位恰巧就是他一直认为和自己很有缘分的上海证券交易所。
  这次回来,陈支左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陈支左担当着新产品开发部门的领导工作。
  2005年,孩子们的母亲也从美国回到浦东,进入中国银行工作。
  王平(陈支左妻子):他打电话回来,说决定去上海工作了,说在上海遇到了很好的机遇,很想在那定居下来。当时我觉得特别吃惊,不是说好了回北京吗,怎么去上海了呢?
  陈支左(上海证券交易所产品开发部副总监):一方面我家就在长江边上,应该算中游,安徽的巢湖,长江也可以说把我也连接到巢湖去了。坐船可以回家,从上海坐船,可以坐到巢湖的。
  2002年,回国过春节的陈支左听说上海要建成世界金融中心,他还看到很多金融企业、证券公司已经在浦东建立了分支机构,精于金融专业的他发现了用武之地。
  十几年来,浦东的流动人口增加了120多万。走在浦东街头的,有很多像陈支左一样的人,他们脚步匆匆,充满朝气,20年前上海人自信的笑容,又写在了他们脸上,只是他们中更多的人来自五湖四海。不少外国人携家带口落户浦东,还给自己起了中国名字,他们都是"浦东人"。
  众多跨国公司的介入,为浦东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批世界医药巨头纷纷抢滩张江高科技园区,他们投入在每公顷土地上的资金超过1800万美元。由于借鉴了珠江三角洲的发展经验,在张江,总投资超过12亿美元的60个高科技项目几乎全部都是知识密集型。
  2005年,背靠6380千米长江的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4亿4千3百万吨,成为世界第一大货运港,而在10年前,上海港还是世界港口中的无名之辈。
  每天的落日余晖中,当"东方明珠"塔率先亮起灯光,整个黄浦江两岸一片璀璨。如果没有1990年浦东大开发,灯火暗淡的浦江东岸一定难以呼应对岸的明亮耀眼。在海关的钟声里,浦东一天天亮起来了。
  因为天不亮就要赶很远的路去上班,在轮渡公司工作了几十年的唐恩林,每天早晨都要靠5个小闹钟叫醒。他很得意,退休前从来没有迟到过。
  唐恩林(上海市轮渡公司退休职工):我那个时候搞机舱工作。我们不开的话,对面厂里上班的连早饭什么的都没有。他们早班食堂都跟我们船走,去开饭什么的都跟我们走。我们船第一渡过去了,浦东那时候还很暗的。
  唐恩林记不得几十年间在浦西和浦东之间往返了多少次,但清楚地记得那时江面上的情形。
  唐恩林:我最早的时候就坐这个船模式样的船,人多的时候,上面这个地方都在黄浦江水里面开,人多啊。
  1990年浦东确定大开发时,穿过上海市区的黄浦江上还没有一座桥梁,连通两岸的唯一交通方式,就是轮渡。直到1991年11月19日,5万吨巨轮可以自由通航的南浦大桥横空出世,历史性地把浦东和浦西缝合在了一起。
  1993年9月,杨浦大桥落成,还是斜拉桥,桥中心离水面比南浦大桥又高出了两米。
  杨浦大桥落成仅仅半年多,1994年4月1日,黄浦江上第三座斜拉桥开工,3年后徐浦大桥正式通车。
  当决定在黄浦江上修建第四座大桥时,这4座桥梁的总设计师开始考虑,是否还要再建一座斜拉桥?
  林元培(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设计上费功夫、施工上费功夫、研究上费功夫,这个桥不但是交通工具,它要体现出人文景观。这些建筑上的要求是非常钢性的,一座刚挺的桥,和比较柔和的桥,放在一起,我觉得很合适。
  2002年12月13日,世界第一拱桥卢浦大桥还在建设,上海当选为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举办城市。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5.28平方千米的黄浦江两岸,随后被确定为世界博览会会址。
  包括中国最大的造船厂--江南造船厂在内,总共20多万平方米的工业建筑将成为未来各个国家的展馆。
  吴志强(同济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在整个世博园区中间将近两三千米长范围内,同时一下子喷雾以后,在15分钟之内可以让周边地区温度降下来,在黄浦江边上将形成一道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的景观。所有的建筑因为底层是架空的,所有的人都会沉浸在这片清凉世界中间。
  还在当生产车间的船厂飞机库,已经出现在世博会总体规划三维方案中。
  吴志强,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主任,2010年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4年后浦江两岸5.28平方千米的未来在他的想象中日益丰富和完善。
  按照设计,2010年,江南造船厂的旧船台将会被改建成一个露天的大型下沉式演艺场,185天的世博会举行期间,这里将成为全世界的中央舞台,超过1000场的大型演出在这个下沉式船台上轮番上演。
  520平方千米的浦东,中国最大的城市开发区,有人把它的从无到有说成是"一个时代在田埂上起飞"。
  2001年10月20日晚,上海APEC会议期间,黄浦江两岸在礼花中展现着这座国际化都市灿烂的景观。
  这座和金茂大厦并列获得浦东开放十年建设金奖的建筑,是被称为"东方之光"的大型日晷针。日晷是中国古代的记时工具。
  在日晷针指向的遥远太空,中国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5号"拍摄到了夜色中的长江三角洲。影像中最亮的光点来自长江口,我们知道,浦东,上海乃至长江,正在孕育着新一轮的巨变。


第32集 江海交汇的地方

  今天的长江入海口,沙洲还在向大海延伸,沧海桑田的奇观将继续呈现,长江口的绿洲也会随之蔓延。
  2005年6月23日,在由上海吴淞口开往崇明岛的轮渡上,我们为乘客播放了20年前《话说长江》中崇明岛的镜头,希望能够找到当年在镜头里出现过的人。
  记者:我们现在会在前面的电视上给大家放一段录像带,如果你是崇明岛的人,或者20年前去过崇明岛,或者现在生活在崇明岛,希望看完之后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些线索。
  20多年过去了,一些乘客还能认出当年的崇明岛。
  乘客:现在长江农场上还有两个奶牛场,一场在场部的西面,二场在场部的东面。
  我们播放的画面里没有乘客认识的人,但他们提供了不少线索。根据这些线索,我们来到当年长江农场的第一奶牛场,现在的上海牛奶集团至江鲜奶有限公司,找到了最熟悉过去情况的老场长。
  殷国安(原长江奶牛一场场长):这是范明官。
  范明官:是我,肯定是我,我这边还有颗痣。
  20多年前,范明官还是个刚参加工作的挤奶工,现在已成为奶牛队队长。范明官出生在上海闵行县农村,1980年奶牛场招工时来到了崇明岛。老场长叫来范明官,他第一次看到了自己20多年前在《话说长江》中的影像。
  范明官:我在这里4年挤奶,10年人工授精,10年队长,一共24年。
  范明官1986年与场里同是挤奶工的徐亚兰结婚,现在,他19岁的女儿在南京财经大学读书,妻子是奶牛场的仓库保管员。
  当年工人们手工挤奶的场面早已被机械化挤奶所替代,如今,这里生产的鲜奶全部供给上海光明乳业集团,供应上海乃至全国。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这是20年前在长江口拍摄的世界最大河口冲积岛--崇明岛的影像。
  大约在两千多年前,长江入海口在今天江苏省江阴一带。由于江水携带泥沙的淤积,入海口的南北两岸缓慢增长,江心的沙洲逐渐形成了崇明岛和后来出现的长兴岛、横沙岛。崇明岛把长江口分为两部分,北支水道最窄处只有2.4千米;南支水道最窄处8.3千米,最宽处60千米,是长江入海口的主要水道。
  多年来,连通崇明岛与长江南北两岸的交通工具是船。近些年,现代化的高速船促进了崇明岛与外界的物资和人口流动,现在岛上的户籍人口70万,其中有近5万人在岛外谋生,又有6万多外来人口在崇明岛上工作生活。崇明岛每年因长江带来的泥沙淤积新增土地约两万亩,现在的全岛面积为1411平方千米,是中国的第三大岛。
  崇明是上海市管辖的一个县,县城设在有10万人口的城桥镇。镇上的步行街虽然不像南京路那样人群熙攘,但是光顾这里的居民和游客依然可以伴随着海风和流行音乐享受着江中小城的热闹与悠闲。
  今天的崇明岛人大都是垦荒者的后代,自宋朝以后,江苏常熟、句容等地的居民相继来到岛上捕鱼、晒盐、垦荒,成为岛上的先民。
  崇明岛居民:我们的祖上是从句容迁到崇明来的。现在八代都是崇明人了。
  还有一些居民是在1949年以后上岛的,他们当中有政府的工作人员,也有移民垦荒者。
  崇明岛居民:我是1949年解放崇明的时候过来的,是海门那个地方移过来的。
  崇明岛居民:我是1960年到崇明来围垦的。
  崇明岛是一座年轻的岛屿,最早的两个沙洲--东沙和西沙出现在唐朝,北宋时新增了姚刘沙,元朝以后沙洲数量不断增加并相互连接成岛。明末清初,崇明岛已成为长100千米、宽20千米的大岛。
  历经1300多年,长江大浪淘沙、东海海潮推拥,若沉若浮的崇明岛才终于形成现在的规模。当年明太祖朱元璋称崇明岛为东海瀛洲。那时岛上的土质盐分降低,农业得到发展,并逐渐成为主要产业。崇明岛上大规模的围垦是从1959年开始的。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市为了解决人口剧增带来的粮食问题,动员10万人到崇明岛和沿海滩涂围垦。
  早年围垦都是靠人工挑泥完成的。岛内的多处大堤,是一次次围垦造田的纪录。
  1968年,上海市普陀区17所中学的17个毕业生来到崇明岛落户,之后又有22万上海知青陆续来到崇明岛,成为当时围垦造田和农业生产的主力。从1956年到1984年,崇明岛共围垦土地612569亩,超过全岛总面积的1/3,崇明岛成为上海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在不断被围垦的崇明岛上,自然的演变并没有停止。长江携带泥沙淤积而成的滩涂,很快就会长出芦苇等野生植物,并形成一个可以循环的生物链。科学家把这一地貌叫作湿地。东滩位于崇明岛的最东端,面积200多平方千米,是长江口唯一一块保持了自然本色的滩涂湿地,成为数百种鸟类和野生动植物的天堂。
  东滩湿地也吸引了岛上居民的目光。1989年,在崇明岛最东端,一个新的村庄--瀛东村出现了。十几年过去了,瀛东村在当年的芦苇滩上建起了果园和鱼塘,家家住进了统一建造的别墅式楼房。没有围垦就没有瀛东村。这里的村民原来都住在东滩湿地附近的良种场,发展缓慢,收入很难提高。1985年,党支部书记陆文忠带着7个村民来到东滩开始围垦。
  毛菊英(崇明岛瀛东村村长):我们围垦的时候,东滩这里就是最东端。这条河的外边,就是海滩了。第一期围垦了600亩,第二期围垦是2000亩。后来到了1995年,我们尝到围海造田的甜头了,在南分场又搞了1400亩,总共我们村里的毛地就是4000亩地。
  村民们围垦的土地大都用来养鱼养蟹。陆洪明夫妇承包了两个鱼塘,每年收入七八万元。1996年,听说村里又计划围垦湿地,他也打算再增加两个鱼塘,可是这个愿望没有实现,因为崇明县政府已经禁止在东滩围垦。
  不久,陆洪明的家门口矗立起巨大的风车。2005年,崇明风电场第一期3台风电机组正式并网发电。
  湿地吸引的不再是垦荒的村民。上海复旦大学副教授赵斌,每个星期都要带着助手踏上那条湿地小道。在这里他们建了3座观测塔,通过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记录整个湿地碳通量的变化以及其他多种数据。
  赵斌(复旦大学副教授):从这个设备开始,中国也可以跟世界同步了。我们这个观测点,其实是在整个全球气候变化当中的一小点,但是如果没有这么多一小点工作的话,整个大气二氧化碳的监测、全球气候的变化都没有任何基础可言。
  2005年7月,长江口的另外两个岛--横沙岛和长兴岛划归崇明县管辖,"三岛联动"战略开始实施。面积最小的横沙岛,以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发展方向,成为上海的森林生态岛,规划全岛森林覆盖率70%。
  距上海市区和吴淞口最近的长兴岛,成为三岛规划中唯一的海洋装备区。岛上的上海振华港机已经建起世界一流的生产基地,产品占全球市场50%的份额。与振华港机相邻的是建设中的中国船舶工业集团造船基地。从黄浦江边迁来有着140年历史的江南造船厂,正在这里打造世界顶级水平的"新江南"。它将是世界最高水平的造船基地,形成300万吨的造船能力。
  2004年开工的隧桥工程,将通过长江南支江底隧道连通浦东和长兴岛,再通过大桥连通长兴岛和崇明岛,而江苏的启东和海门将通过大桥跨越长江北支水道连通崇明岛。工程竣工之后,长江口三岛将与南北两岸全线贯通。
  地处宝山区的吴淞口是长江和黄浦江的门户,近年来陆续出土的铁炮,是历史上吴淞口多次成为抗御外敌战场的见证。
  上海宝山区居民:炸药垫好以后,才有冲击力,这个炮很有杀伤力的,这个炮座能攻击好远,假如是一条木船马上就翻了。铁炮的炸药是多大距离装多少药,距离远装药要多。主要是6月16号,当时英国在长江口与黄浦江,有十几条军舰围攻我们的东炮台、西炮台。
  宝山区位于长江和黄浦江的夹角地带,陆地形成于1400多年前,面积近300平方千米。2003年江底隧道竣工后,宝山通过上海外环线与浦东和整个上海连为一体。宝山是上海重要的航运基地,有22个万吨级以上的码头,全年装卸1000多万个集装箱,进出口吞吐量2300多万吨。
  宝山的名字就得之于长江航运:在明朝永乐年间,吴淞口曾有人工堆筑的一座土山,为出入长江口的船只导航,永乐皇帝把它叫做宝山,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
  作为长江入海前的最后一条支流,黄浦江在上海吴淞口与长江交汇,吴淞口西倚宝山,东靠浦东,北枕长江,距上海外滩27千米航程。
  当年人造的宝山早已在潮水的冲刷下坍塌了。清朝初年的海禁政策也曾使宽阔的江面沉寂多时,直到160多年前上海开埠,吴淞口再次热闹起来,昼夜不停出入吴淞口的船只,带来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兴起和繁荣。吴淞口也成为中国与世界经济交往的第一道大门。
  位于吴淞口的101号航标,是黄浦江与长江分界的标志,它面对的是一条100多年来中国最繁忙的航道。与101号航标相对,有一座100多年前荷兰人建造的灯塔,它是长江与黄浦江交汇点的标志。
  黄浦江的源头,在1999年得以确认。那一年,上海市地理学会组织专家组沿江而上来到浙江天目山北麓的龙王山,只见一股泉水从海拔1500多米的山顶飞流直下,当地人叫它西苕溪,专家们考察确认,它就是黄浦江源。
  西苕溪与黄浦江的另一条支流东苕溪汇合后进入湖州时,已经成为一条可以行船的水道,之后流入太湖,再经过淀山湖,最后到达上海。
  黄浦江在汇入长江前穿过了上海,浦江两岸形成了浦西和浦东。这两块土地像亲生姊妹,都是喝黄浦江水长大的,然而成长的时间却相差了100年。
  20年前拍摄的上海十六铺码头的场景,让许多上海人至今难忘。100多年来,这里是整个长江流域最大、最繁忙的客运和货运码头。近来外高桥等长江岸边深水码头落成后,货轮不再到这里停靠。空运和铁路、公路运输发达了,乘船的旅客越来越少。2003年所有客运线路迁到位于吴淞口的上海吴淞客运中心,十六铺码头完成了它的使命。
  1978年11月17日,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在长江岸边打下了第一根桩。这个后来成为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占地22平方千米,位于长江与黄浦江汇合的夹角地带。宝钢的厂址选在这里是因为它引进了国外全套的现代化设备,使用的是高品质的进口矿石原料。巨大的用量必然要靠大吨位的船舶运输,因此,入海口的长江岸边成为最合适的地点。
  现在宝钢的两个原料码头水深都达到负12米,10万吨以下的货轮直接停靠卸货。总长52千米的传送带把矿石从码头直接运送到车间。宝钢的三期建设工程历时23年,到2001年已全部完工。1998年,宝钢组成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今天的宝钢已形成2000万吨钢的年生产能力,在全球钢铁企业中名列前茅,并进入全球500强企业。
  袁正仲20多年前从长江上游的攀枝花钢铁公司来到宝钢,参加了全部焦炉的建设,至今让他自豪的是宝钢煤气基本实现了零排放。
  袁正仲(上海宝钢炼焦分厂技能专家):干法熄焦对环境的污染极小,不像湿法熄焦,还有一个就是它大量地回收了热能。我们的焦炉全部采用干法熄焦这个熄焦工艺,这在全球都是独一无二的。
  宝钢年产钢1400万吨,需要用水5600万吨。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水循环设施,现在每年从长江取水只有20万吨,污水排放量为零。宝钢用科技和管理铸造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用水系统。走进宝钢,看不见黑烟,闻不到异味,绿地和树荫映衬着办公楼、高炉和厂房。
  这些梅花鹿不是生活在野生动物园,而是奔跑在炼钢车间百米之外的围栏内。负责饲养它们的是宝钢唯一一位学习野生动物专业的大学生。
  李军功(宝钢畜牧师):土壤里的酸碱度会影响动物繁殖的雌雄比例。1995年出生了10头梅花鹿,有9头是雄的;1996、1997年雌雄比例都是雄的多、雌的少;2000年前后雌雄比例就平衡了;今年生了14头梅花鹿,7头雄、7头雌。
  1995年李军功从东北林学院毕业来到宝钢。借助动物监测环境是宝钢办动物园的最初目的,但是李军功希望有朝一日能把这些孔雀和其他小动物散养在厂区里,让长江之滨的宝钢真正成为鸟语花香的世界。
  每年的春秋两季,都有200多万只往返于澳大利亚和西伯利亚的候鸟在崇明东滩湿地落脚栖息,它们要为长达7000多千米的旅程补充体力。近百种的候鸟里不乏国际濒危鸟类。东滩已经成为东亚最大的候鸟保护区。
  崇明岛,作为长江口的一块大面积尚未全面开发的净土,是长江上一片"永远的绿洲"。这块土地的生态价值,为上海的未来发展留出了巨大的拓展空间。
  2006年"五一"节前夕,瀛东村的男女老少正在为迎接旅游黄金周而忙碌。从6年前开始,瀛东渔家乐旅游已和养殖、种植业一起,成为村里的3大产业。
  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村口刚刚建好了一个旅游接待中心。这几年村里以兴办度假村和家庭旅馆两种方式发展旅游。现在,年接待游客量已经达到3万多人。瀛东村在观光景区内,开设了一个特殊的农垦博物馆,村民们搬来了家里已经闲置多年的农具。
  毛菊英:崇明开发了,大桥隧道通了,到这来的上海人比较多了。他们要到崇明来看看,我们瀛东村也在其中,像"五一"黄金周里的1到5号期间床位基本上都满了。
  曾经被垦荒者的汗水浸泡过的一件件农具,讲述着崇明岛不再重演的围垦历史。在瀛东村口,一座花岗岩的雕塑,再现了当年最先到这里围垦的8个村民,它记录了瀛东村的故事,成为崇明岛开发历史的一个缩影。为了保留长江口的这一抹绿色,村民们停住了迈向滩涂的脚步。曾经参加过围垦的徐志民面对湿地,默默地守望着身后这片万里长江最东端的麦田......正是许许多多像他这样的普通百姓的付出,才使崇明岛正在成为长江这条巨龙衔在口中的一块翡翠。
  今天的长江入海口,沙洲还在向大海延伸,沧海桑田的奇观将继续呈现,长江口的绿洲也会随之蔓延。
  这里,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长江的归宿,就是地球上一条耀眼的银色飘带的终点。
  2006年,长江口灯船,也就是长江与东海的交界点,位于东经 122度28分09秒,比20年前向东推进了8.5千米。


第33集 生生不息

  20年,对长江只是一个瞬间,对中国却是一个时代,一个创造奇迹的时代:世界上最长的高原铁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重庆直辖、浦东开发。从20年前开始的转折改变了城市、改变了乡村、改变了生活、改变了观念。
  在一段20年前的影像中,我们看到在波峰浪谷间,一群年轻人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释放着对母亲河长江的情感。在经历了江源800千米无人区的艰苦磨难,金沙江急流险滩的击水博浪,虎跳峡的生死抉择后,他们用热血和生命为长江留下了一段荡气回肠的记忆。这一年是1986年,《话说长江》播出后的第三年。
  漂流者的激情来自那个年代,浪漫、火热的20世纪80年代。这个处在巨变之初的年代,成为无数中国人光荣与梦想的起点。从那时开始,中国用20年的时间走完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
  那是一群来自各行各业的年轻人,他们没有漂流经验、没有专业设备。他们要去完成的是万里长江上的第一次漂流。
  杨欣,来自金沙江畔的漂流队员。当他被选中进入密封仓突破虎跳峡时,已经有8名队友在这里牺牲。
  在几分钟里,杨欣用生命对话亿万年的长江。这位23岁的年轻人第一次真正感悟了这条他原本十分熟悉的大江。
  1986年9月19日下午3点,杨欣和另一名队友钻出了密封仓。2个多月后,漂流队抵达长江入海口。以10条生命为代价,人类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长江漂流活动。
  漂流结束后,杨欣重新回到了长江源头,在中华民族母亲河起步的地方,面对着生生不息的大江源流,杨欣内心深处的使命感被激发。从此,他留在了这里,成了保护长江源的第一批志愿者。
  这一待,就是20年。
  在那一张张充满时尚和活力的面孔的背后是长江20年巨变孕育的新的生活。
  20年,对长江只是一个瞬间,对中国却是一个时代,一个创造奇迹的时代:世界上最长的高原铁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重庆直辖、浦东开发。从20年前开始的转折改变了城市、改变了乡村、改变了生活、改变了观念。
  每一个中国人都成为这场社会变迁的亲历者。
  200万年前,人类出现在长江流域。从那时起,先民们依偎着这条大河生生不息。仿佛是一份厚重的礼物,流淌在天地间的长江泽披万里。土地、粮食,涛涛江水年复一年地为人们带来了生活的各种需要。
  在《话说长江》的影像里,一个个火热的场景被记录下来,它们是20年来中国发展、变迁的时代印记:
  茂密的森林是建设者眼中的栋梁;
  林立的烟囱是高速发展的标志;
  鱼跃歌飞的场景是丰收的喜悦;
  大片的湿地更是成了耕种最好的选择。
  这是母亲河20年的给予,长江流域以不到中国1/5的面积养育了中国1/3的人口,生产了中国1/3的粮食,创造了中国1/3的财富。长江三角洲成为世界上正在形成的第六大城市群,长江经济带更是中国最宽广、最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带。
  1998年,一场洪水席卷了长江流域,突如其来的灾害冲破了大部分堤防设施,造成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经济损失。水覆盖下的土地曾经是湖泊和湿地,它们都是天然的泄洪区。
  "98"洪水退去后的第6年,"江湖连通"工程在长江中游的武汉动工了。对长江来说,这是一个起点。从这里开始,人们要把一部分土地还给湖泊,还给长江。
  东湖,中国最大的城市湖,它和大大小小一百多个湖泊让武汉有了"百湖之市"的美称。这些湖泊原来大多与长江、汉江相通,它们就像江河的肺叶一样调蓄水位,吸收洪水或者补充水量。
  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生活,湖泊变成了鱼塘、耕地、房屋和城市。"百湖之市"周围星罗棋布的湖泊今天只剩下20多个。东湖,也镶嵌在林立的高楼之中。
  1998年洪水来到时,失去泄洪通道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一带,就成了受灾最严重的地区。
  "江湖连通"工程在湖泊和长江之间留下一段段人工河道,这是人和自然对话的桥梁。就像分别已久的伴侣重新携手,湖泊里的水在数十年后重新流回了长江。
  "上善若水",这是水流的声音,这是天籁的声音。
  苍茫天地间,水是万物的成因,一切均由水产生,最后还原于水。这种晶莹剔透的物质有着望不到边的玄机和奇妙。
  长江,拥有中国40%的淡水资源,对一个民族来说,它是赖以生存的命脉。
  2005年4月16日,中国所有和长江有关的专家和管理者都齐聚武汉。
  这是一次以"如何在发展中保护长江"为命题的论坛,一份有关长江健康体征的指标诞生了。一个个数据明确地把什么是健康的长江揭示出来。对有亿万年生命的长江来说,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长江水资源总量巨大,但时空分布不均:干流水质总体良好,但局部污染严重,整体有恶化趋势;生物多样性丰富,但局部破坏严重,鱼类生物多样性保护任务艰巨,等等,等等。这是数字背后的长江,是20年来创造了发展奇迹的长江。
  大家把世界上唯一一条人工饲养成功的白鳍豚叫淇淇。淇淇的一生在中科院水生所的水池中度过,长江里,由于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它的同类基本灭绝。
  2002年,淇淇离开这个世界,它也许是人类最后看到的白鳍豚。水生所博物馆的展厅里,淇淇成了一个标本,用这种方式,它和我们不再分离。
  水生所的标本室里,陈列着长江流域已知的300多种鱼类标本。它们中的一些,已经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这是一条各种生命组成的大江,飞禽走兽,花鸟虫鱼。亿万年来,演变、进化、消亡,自然用自己的法则主宰着万物生灵。直到今天,人类都无法预计物种非正常消亡的后果。消失的长江生命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无法估量。
  2005年4月,洞庭湖休渔的季节。宁静的晨曦中,洞庭水殖股份公司总经理罗祖亮和员工一起把500万尾优质鱼苗投放到了洞庭湖。这样的活动每年一次,已有3年。
  在儿时的记忆里,罗祖亮眼中的洞庭湖鱼虾满仓。年复一年的过渡捕捞如今已经造成湖里近3%的鱼类灭绝、10%的鱼类濒危。
  被投放的一尾尾鱼苗带着人们的希望和恢复种群的使命开始生命的历程。这是人类对自己行为的一种补偿。
  相距1000多千米的长江下游,河豚养殖户郑金良正把自己繁殖的河豚鱼苗打包,准备投放长江。
  郑金良(江阴河豚养殖户):小时候,这种鱼不值钱,是长江里面最多的一种鱼。从2000年就几乎没有了,长江里的河豚价格最高的时候,种鱼是6.5万两条。
  每年一次,郑金良都会往长江里投放160多万尾河豚鱼苗。
  投放鱼苗的第四年,郑金良在长江里发现了自己过去投放的河豚,在生生不息的江水里,它们已经长大,有了自己的族群。
  郑金良:开始的时候我就这样讲,一旦繁殖成功一定要放入长江,不要说给社会做贡献,保守一点说,就算为我自己的子孙后代留点东西。
  在狭长水槽里游动的鱼,虽然没有舒适的生活环境,却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水槽位于炼钢车间的出水口,水源来自于生产排放的废水。这是江阴兴澄特钢有限公司炼钢车间内独有的一道风景。作为生活在水中的生物,鱼类对水质的变化最为敏感。代表着人类,鱼儿监督着炼钢车间水处理、排放的质量。
  2000年,兴澄公司总经理俞亚朋考察了位于德国莱茵河畔的巴顿钢厂。德国同行对莱茵河的行为深深触动了他,对母亲河产生了发自内心的关爱。
  俞亚朋(江阴兴澄特钢有限公司总经理):我去看了以后他们告诉我,炼钢的循环水处理以后可以达到饮用水的标准,那我就问你有没有多余的水排放呢?他说有的时候也有。那我就问你就这样排放吗?他说不行,他说还要等温度降低了以后才能排。我问为什么?他告诉我说鱼儿受不了。就这一句话使我非常震惊。
  回国后,俞亚朋关闭了每年带来巨额收益但污染严重的老厂,在长江边的新厂区里,一套世界上最先进的水处理设备日夜工作。废水经过鱼儿的检验后,才能排入长江。
  莱茵河,欧洲第三大河,全流域覆盖了9个国家。20世纪50年代末期,莱茵河水质开始变坏。70年代,莱茵河被称为"欧洲最浪漫的臭水沟",河里的鱼类几乎完全消失。这20年正是欧洲战后经济发展最快的工业时代!创造了巨大财富的莱茵河,也付出了惊人的代价。
  面对渐渐失去活力的母亲河,莱茵河畔的居民开始反思自己,他们愧对这条自然和历史同样厚重的大河。从那时起,莱茵河的子民开始改变从前的习惯和观念、精心呵护着自己的母亲河。30年过去了,莱茵河水质在慢慢地恢复着,但要完全回到从前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长江水利委员会的老楼前树立着一座雕像,他就是这里的创办者--林一山。
  蔡其华,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第五任主任。相隔20年,两代对长江有着共同情感的长江水利人,却有着不同的治江思路。人水和谐相处、保持长江的健康活力是蔡其华面对的新的课题。
  这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时时刻刻了解长江的健康状况、测量长江的体征数据、寻找保护长江的办法,这些就是蔡其华每天重要的工作内容。
  蔡其华(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应该说是一种价值观的转变,我们提健康长江,不仅看重眼前的利益,更注重长远的利益;不仅看重人类当代的即得利益,更看重大自然长远的为人类造福的追求。
  从空中鸟瞰长江源头,如发辫甩开的水系,就像贲张的血管,生机无限。在长江入海口,水流会在最新形成的土地上留下一道道沟痕。在它的两端,长江无尽相似,这是生命的足迹。
  从青藏高原各拉丹冬雪山的姜根迪如冰川开始,长江经过6380千米的里程、5400多米的跌宕,一路汇集几十条大河,从西到东横贯中国,成为孕育伟大民族的生命之河。
  这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湖--丹江口水库。从这里开始,向南流淌了亿万年的汉江地理定势就此改变,这就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所在。
  当黄河渐渐失去活力的时候,一项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就此展开。从长江的上游、中游、下游3个水源地引水,南水北调工程将让长江之水流入黄河古道、滋润着大半个中国。
  长江源头第一所小学沱沱河小学的学生们每周一次的课外活动,和同龄人相比,这里的孩子们更多了一份成熟和责任。他们的脚下,就是长江的源头净土。
  每年春天,崇明岛陈家镇中心小学的孩子都会到临近海边的土地上植树。长江最后一所小学的孩子们在大江入海前,为它种下了最后一抹绿色。
  这是长江边常见的景象,其中的欢乐只有江边人才能体会,这份幸福是长江的恩赐。
  武汉市民:今天水温8度,气温最低是零下2度。
生活在长江边这么好的水域,是我最大的幸福。
我曾经骑自行车2002年到格尔木,走过沱沱河,在长江的最上游我也游过一次泳。
在长江里游了泳,到任何的河里游泳都不怕。
我们在长江的怀抱里感受母亲河的关怀,我们感到无比的幸福。
  这是一幅完整的长江水系图。行走在大地上的江河网络宛如人体的经络,水,就是它流淌的气血。经络、血管支撑着认知和情感,长江,同样具有生命。用生命呵护生命,这,是江水孕育的中华民族对母亲河的新的情感和认知。
  十几年来,卓玛每天都会到这里为长江祈福,她的脚下是长江流经的第一块湿地。卓玛希望和她共饮一江水的人们都能掬起从雪山流下的源头净水。带着长江子民的祝福,水就这样流经万里,奔向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