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脑袋的所有作品网盘:教与学 Teaching and Learning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2:28:55
试论教育技术视野中的学习方式变革内容提要:学习方式变革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领域和突破口,教育技术应抓住这一历史契机,立足自身特点和价值开展深入研究。本文针对当前这一领域教育技术研究中普遍关注手段和方法的现象,提出研究应重点关注学习方式变革的对象和途径,指出学习方式变革是对整个学习的认识过程的变革,变革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提高学习的品质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技术 学习方式 认识 发展

在过去的数百年间,人类的学习虽然一直受到普遍的关注,但同各种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繁荣发展相比,学习方式的变革在历史上却呈现出一种极端保守的态势,单一、机械、被动的接受式学习长期以来都作为学习的主导方式被一代一代传递。直至19世纪后期,人类工业革命所焕发的科技之光穿透了这层坚冰,各类先进设备及技术手段不但为人类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教学开辟了一片新领域。在这些新技术的支持下,作为个体的人类在学习中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教学将以何种形式去解放这种活力成为教学研究的热点,也将学习方式的变革带入了一个新高潮。在"学习社会"大背景下,运用技术支持学习方式变革是教育技术的重要历史使命,也是教育技术生命力所在,立足教育技术以主体态势对学习方式进行深入审视是这一领域的基本要求。一、立足自身对学习方式变革开展研究是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契机

目前在我国,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对学习方式的研究更加受到重视,上至国家教育改革规划,下至微观课堂教学实践,学习方式在各个层面都备受人们关注,对学习方式的变革不仅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研究对象和实践途径,甚至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目标[1]。但在热潮的背后,一个令人忧患的问题浮出水面,"变革已成为共识,但变什么、如何变?"对这一本质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将阻碍这场变革从自发走向自觉,变革的根本生命力不在于改变对象的形式,而在于把握对象的客观规律。因此,在当前形势下,教育技术不能简单地对相关领域的认识与研究成果采取"全盘接受"或"人云亦云"的态度,更不能仅仅在手段与方法层面上去表现自身价值,而是要立足自身的学科特点和优势,以主体态势通过对学习方式变革进行深入研究来澄清自身的历史使命和实践对象,这对教育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直接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首先,对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是教育技术面向现代教育发展、适应社会进步的重要实践领域。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技术手段,电视、计算机和网络等设备早巳进入教学系统,但是这些设备并没有成为我们预期的有力手段,也没有为教学带来本质变化,学习者更是从中受益不多,甚至在很多地方资源浪费的现象相当严重,技术不但没有推动教学的发展,反而成为一种负担和挥之不去的绊脚石[2]。如何使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如何使学习者从中受益?如何发挥资源的效能?这些问题都强烈地折射出技术与学习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关系,而利用技术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恰恰是这种内在关系的表层现象,对现象的直观感悟和追求是这场自发式变革热潮的根源,而走向自觉的道路必然存在于对现象之下的内在关系的探索之中。

其次,对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是教育技术与现代教学理论协同发展的重要认识领域。教学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对教学的研究不能局限于其自身,教学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的全面发展,无视社会发展的特点而谈教学是盲目的、空洞的。在信息社会中,学习方式的变革首先表现为教学手段的变革,对各种现代教学手段的关注和研究已成为现代教学论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领域。这一点在十多年前已被发现和揭示,"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带来的影响,这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尚知之很少的领域,并且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3]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产生、发展和应用,使教学手段成为教学论的一个日益重要的范畴。这些认识都表明,相关教学理论的发展已开始关注并吸收教育技术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现代学习方式变革这一领域,教育技术已经成为教学理论研究中被普遍关注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育技术一方面要积极吸收、借鉴其它教学研究的成果,同时也要充分表现和发挥自身特色与价值,促进现代教学理论的繁荣与发展。

最后,对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是教育技术学走进学校教育的需要。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在学校教育领域中,对技术的理解长期停留在电教设备的层面上,这极大阻碍了教育技术新成果在学校教育中的普及和运用。在材料运用、软件开发、资源建设、教学设计乃至环境建构等各个层面,感性经验曾是(甚至在我国现在仍是)指导实践的重要依据,浅层的研究不但简单化了技术的内涵,而且割裂了技术与教学的内在关系,技术的价值被降至最低点。在困惑中人们开始探索技术运用的理性之路,教育技术学因此应运而生。作为一门以学习者的学习为第一研究对象的学科,教育技术从一产生就特别重视运用技术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并且这一趋势随学科的发展愈发明显。作为一门方法论学科,教育技术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整套工程学研究方法,旨在摆脱经验论的桎梏[4]。近年来,教师队伍对教育技术的需求空前膨胀,这种现象一方面表现出教育技术自身具备很强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表现出教学改革、特别是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技术层面正在由感性走向理性、由工具走向学习、由技术走向发展,教育技术将通过这一领域的发展而以多层面、多样化的价值取向与学校教育相整合。

二、学习方式变革变的不是学习的某种行为特征,而是整个学习的认识过程

人的学习活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体验学习,二是发现学习,三是接受学习。传统的中小学教育十分重视接受学习,比较忽视体验学习,尤其忽视发现学习[5]。这种现状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很不利,因此,对学习方式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对培养未来需要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6]近年来进行的诸如计算机辅助教学、愉快教育、和谐教育、成功教育、主体教育、研究性学习等等教学改革,都在这方面作出了积极、有益的尝试。

什么是学习方式?从目前的实践领域来看,认识是比较泛化的,主要存在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从学生的行为结构出发,认为学习方式就是学生的学习模式,也就是学习的组织方式和所采用的方法,例如视听教学提倡通过利用各种媒体材料提高信息传播的直观效果、真实性和可接受程度来促进学习者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强调通过个别化学习和主动反应来提高学习者的认知自主性和学习适应性水平。探究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则通过多元化的学习组织方式和学习活动类型来提高学习者的主体参与和主动思维的水平。这些研究的共同出发点主要集中在通过改变学习者的认知过程来提高学习效果;第二种观点从学生的认知倾向性出发,认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方式(1eaming style),又译为学习风格),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即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学习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7]美国学者切尔瑞·富勒在《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一书中,谈到了4种不同的学习方式:视觉学习方式、听觉学习方式、运动学习方式和组合学习方式。这种界定就是基于学习风格中的认知场理论;第三种观点从学习的社会性出发,认为学习方式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和交往方式,例如愉快教育、成功教育重在改变学生的主体情感体验,和谐教育、合作学习重在改变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习者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三种观点都从某个方面反映了学习方式的特征,但是又不全面,没能很好地揭示学习群体特点、个体特点和情感特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这同时也恰恰说明学习方式具有更丰富的内涵。

把握学习方式的内涵,就必须从学习人手。学习是什么?学习究其本质是一种教学认识。"所谓教学认识,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教学活动诸要素依据一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认识特点,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而又简约化的教学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方式就是教学认识方式,"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活动存在的形式、结构及发展阶段"。学习方式具有以下特点:(1)学习方式首先表现为学习过程的形式和结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适应性,是学习的一种类特征。像经常提到的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学习,都是面向广大学生群体的,具有广泛的共同性,不同于学生的个体学习特征。(2)学习方式不仅取决于学习者,还受制于教学目标、任务及其条件和环境。接受学习适于系统传递常识和概念,而发现学习有利于建立概念间的联系和对规律的把握,开展研究性学习则需要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社会环境支持,这些都说明每一种学习方式都是有其内在教学规律的,必须同具体的教学目标、任务、条件及其环境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3)学习方式同学生的学习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研究都证明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注意、情绪等状态对学习的结果影响很大,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学习状态之上。例如在探究学习中,很多成功的案例都显示出学生好奇心的巨大作用,利用有趣的现象、令人迷惑的问题、矛盾冲突等技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是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兴趣和动机的重要途径。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性不是平空而来的,也不可能靠纪律、守则等外部要求来产生,有效的学习必须建立在恰当的学习状态之上,忽略了学生主体的精神作用,就必然会导致学习的简单化、机械化和生物化。

由此可见,学习方式不同于学习模式、学习风格,也不等同于个体的一般认知过程,它反映了"如何学"这一普遍问题,是学习的群体特征和个体特征的统一,是外在行为和内在心智的统一,是认知与情感的统一,是在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环境下所表现出的整体特征。所以,学习方式变革变的不是学习的某种行为特征,而是整个学习的认识过程。

三、学习方式变革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提高学习的品质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的发展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必须是面向世界的,具有广阔视野和创新精神,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9]教育必须立足于此谋取自身的发展才能担负这一重任。"教育要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生将来生活质量的提高,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学生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的进步与可持续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因此,教育必须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10]正是在这一理念下,传统的教学受到越来越强烈的批评,对新学习方式的追求成为教育改革、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那么,新学习方式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其本质特征是什么?正如前面所论述的,学习方式变革变的不是学习的某种行为特征,而是整个学习的认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的品质决定了学习方式的特征。现代教学实践中各种新学习方式表现出了以下特点:

(1)学习的自主性。"教育对心理发展的作用,不是机械的、简单的、直接的‘授予‘,而是通过学生的积极活动实现的。"[11]这种积极的活动来源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主性也称为自我完善性,它是人成为主体的前提和基础,是主体独立自主行使支配自己的权利并具有这种能力,[12]表现在学习中就是学习者能够主动认识自身的学习需求,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合理安排学习活动来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传统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他主"的学习,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和活动完全受制于预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师的指挥,自觉的认识和思考完全湮没在被动接受之中。对此,布鲁纳认为教学的目标应该在于:"我们应当尽可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科学内容,我们还应当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且自动的思想家。这样的学生当他在正规学校的教育结束之后,将会独立地向前迈进。"[13]每一个学习者都能够成为认识的主体,都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正如罗杰斯所说:"人的本性,当它自由运行时,是建设性的和值得信赖的。"[13]"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仅要将科学知识作为认识的客体,而且也要将自己作为认识的客体,不断对自己进行反审评价,不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调节。"[12]

(2)学习的开放性。传统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弊病就在于学习是封闭的,学习者仅仅从教师和教科书中学习固定的内容,这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常常知识面狭窄,缺乏足够的认识分析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新的学习方式更重视开放性学习环境对学习者的影响,加涅认为,"发展中的儿童,无论有心地或无意地被安置的地方对这些儿童都有很大的影响。学习是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事件。"[14]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不仅仅意味着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和信息,更重要的是帮助学习者建立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实现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向学生传授一定的信息技术,并将学生置身于信息的海洋中,鼓励学生主动地去查找和获取所需的内容,在这种过程中,不但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并且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主动发现、积极思考等好的学习习惯。像近年来出现的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课等新学习方式都打破了原有分科课程的界限,改变了"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的被动学习状态,要求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究,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学习和运用知识。

(3)学习的个性化。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首先就表现为人的个性化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的能力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发展都是与人的个性发展分不开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能力和关系的发展都是为形成和发展‘自由个性‘服务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集中体现在人的个性发展上。"[15]在教学中,个体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每个学习者在学习期望、学习风格、学习状态和学习水平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这说明学习首先是一种个体的认识活动。"学生常常聚集在一起组成团体,然而学习却是发生在团体的每一个成员身上。"但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下,个体的学被统一到群体的教中,数十名学生面对同一个教师,听同样的课,看同样的书,做同样的题,这种群体的教学在满足学习的基本需要的同时,必然抹杀了学习的个体需要,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都是不充分的。

新的学习方式必须对这种现状加以改变,增加教学中的个性化成分,"个性化教学的实质是使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尝试采用适应学生的教学使他们在个性、社会性和学术性等方面的成长超过传统的非个性化教学,教师适应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核心。"[16]个性化学习是学习者充分发展的前提,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教学观念。

(4)学习的生活化。近代以来的学校教育割裂了学习和生活之间的必然联系,特别是最近几十年来在我国这种现象尤为突出。生活与学习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感性经验与理性知识的关系,理性知识的学习需要以感性经验为基础,同时,习得的理性知识又在感性经验中得到检验和升华。因此,生活是学习的源泉,脱离了生活的学习,只能是数量的叠加,而不可能产生质的飞跃。很多教育家都对学习与生活给予了的高度的重视,像杜威就认为:"学校科目中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自己的衬:会活动"。杜威的理论阐明了学生的经验是教育的核心,学生不仅直接从课程中学习,而且也从所参与的活动中学习。[17]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更是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18]目前流行于美国的"服务学习"(servicelearnins)将社会服务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目的是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及能力的提高,并使学生成长为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并有能力服务于社会的人。

(5)学习的可持续性。学习是一种长期的行为,特别是在信息社会中,学习的终身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知识更新的加速是2l世纪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国际权威机构调查认为,当前人类科学知识是每3—5年增加一倍。这意味着大学在读期间学到的知识在毕业时就必然发生老化、过时的问题。因此,大学毕业不再是个人受教育的终结,而只是另一种学习的开始。0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干事长Jean Claude Payee强调:"未来的经济繁荣、社会和谐都有赖于对人们的良好教育......0ECD各成员国的教育部长一致相信,贯穿终身的学习已经成了丰富人生经验,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社会和谐必不可少的因素。"[19]终身化的趋势要求学习必须是可持续的,当前的学习是未来学习的准备,学习者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开展新的学习,也就是说,学习者必须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新的学习方式必须对学习的两个方面特别关注:一是帮助学习者掌握灵活、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及同这些方法有关的技术手段,以便学习者在未来能够独立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二是注重通过心理发展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在学校的生活条件下,儿童青少年的学习和其心理发展总是相互促进、交互发展的。儿童青少年心理的发展给自己的学习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他们的学习反过来又促进自己的心理发展。"[20]

上述的5个特点表现了新的学习方式所着重的学习品质,这些品质已经在最近的教学变化中初露端倪,学习方式变革的重点就在于突出这些学习品质,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提高学习的品质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联合国儿基会、中国教育部电教办 《新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调查报告》 1996年

[3]王策三著 《教学论稿》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年版

[4]尹俊华主编 《教育技术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年版

[5]文 《学习方式、传播方式与课堂教学改革》 《人民教育》2000年第12期

[6] 《实现学习方式多样化——专家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四)》中国教育报 2001年9月27日第2版

[7]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写 《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8]《教学认识论》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8年版

[9]薛天祥 周海涛等箸 《WTO与中国教育》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

[10]任长松著 《走向新课程》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11]潘菽主编 《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3年版

[12]裴娣娜等著 《发展性教学论》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113]绍瑞珍主编 《学与教的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4] [美]罗伯特·M·加涅著 傅统先 陆有铨译 《学习的条件》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年版

[15]袁贵仁著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6]邓志伟 《个性化教学研究》 博士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5月

[17]赵希斌 邹泓 《美国服务学习实践及研究综述》 (比较教育研究》 2001年第8期

[18]王炳照等编 《简明中国教育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9]《新教育,新趋势》 转引自北大在线 http://edu.beida—online.Com/magazine/oe00.htm

[20]朱智贤 林崇德著 《思维发展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