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两会莫言请假:第七章 记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2:11:19

第七章 记忆

    第一节:记忆的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的经验的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以及练习过的动作等以映象的形式在人脑中的保持,以后在一定条件的影响下重新得到恢复。这种在人脑中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重现的过程就是记忆,它是人脑对过去所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记忆是通过识、保持、再认或回忆的三个基本环节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是指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它具有选择性的特点,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基本环节;回忆和再认是在不同的条件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能把它们在人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称为回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把它们加以确认的过程称为再认。既不能再认又不能回忆的现象称为遗忘,遗忘是保持的对立面。回忆和再认是记忆过程的第三个基本环节。记忆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相互依存,密切联系的。没有识记就谈不上对经验的保持,油漆有识记和保持,就不可能对经验过的事物进行回忆或再认。因此,识记和保持是再认或回忆的前提,再认和回忆则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并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识记和保持的内容。

    从信息加工论的观点看,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对信息的编码相当于识记过程,对信息的储存相当于保持过程,对信息的提取相当于再认或回忆过程。储存在人脑中的信息在应用时不能提取或提取发生了错误则相当于遗忘现象。

    记忆作为基本的心理过程对保证人的正常生活起来极其重要的作用。人通过感知从外界获得的信息,如果不能保留就不可能获得知识和经验,就不能形成概念进行判断和揄,也就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客观环境。没有记忆,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将总是停留在新生儿的水平上,不可能有个体心理活动的正常发展。记忆将人的心理活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结成一个整体,是人的心理过程在时间上得以持续的根本保证,从而使人的心理发展、知识积累和个性形成最终实现。

    二、记忆的种类

    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可以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一)形象记忆

    形象记忆是个人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这种记忆所保持的是事物的具体形象,具有鲜明的“直观”性,它以表象的形式储存。一般人以视觉和听觉的形象记忆为主,也存在着某些触觉的形象记忆。形象记忆与人的形象思维密切联系,它是在实践活动中,随着形象思维的发展而发燕尾服的。

    (二)情景记忆

    情景记忆是个人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情景)为内容的记忆。情景记忆接受和储存的信息和个人生活中的特定事件与某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相关,并以个人的细历为参照的。情景记忆相对应于语义记忆有重大的区别。情景记忆由于受到一定时空的限制,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干扰。另外,对已储存的信息的提取比较缓慢,往往需要努力地进行搜索。

    (三)语义记忆

    语义记忆是个人对各种有组织的知识为内容的记忆。又称为语词逻辑记忆。语义记忆是以语词所概括的对事物的关系以及事物本身的意义和性质为内容的记忆。例如,概念、定理、公式和规则等。语义记忆的组织是抽象的和概括的,它所包含的信息不受接受信息的具体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以意义为参照的,因此它相对应于情景记忆。语义记忆的信息不易受各种因素的干扰,比较稳定,提取较迅速,往往不需要作明显努力的搜索。语义记忆为人类所特有,与人的抽象思维密切联系,在实践活动中,随着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发展。

    (四)情绪记忆

    情绪记忆是个人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引起情绪和情感的事件已经过去,但对该事件的体验则保存在记忆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情绪、情感又会重新被体验到。强烈的、对人有重大意义的情绪和情感保持的时间较长久并容易被再体验。情绪记忆既可能是积极愉快的体验,也可能是消极不愉快的体验。积极愉快的情绪记忆对人的行为有激励作用,消极不愉快的情绪记忆有降低人的活动效率的作用。情绪记忆的性质和强度的变化,是由于过去引起的情绪、情感体验的事物与主体当前的需要的关系所决定。

    (五)运动记忆

    运动记忆是个人以过去经历过的身体的运动状态或动作形象为内容的记忆。运动记忆是以过去的运动或操作动作所形成的动作表象为前提的,没有运动表象(各种运动和动作的形象在脑中的表征过程)就没有运动记忆。动作表象来源于人对自己的运动动作的知觉以及对他人的动作和图案中的动作姿式的知觉,也能通过对已有的动作表象的加工改组而创造出新的动作形象。运动记忆中的信息保持和提取都较容易,也不容易遗忘,它在人们的社会各领域的实践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记忆的生理机制

    关于记忆的生理机制已进行了多学科的大量的实验研究,提出了各种学说。

    (一)记忆机能定位说

    记忆机能定位说认为,在大脑中存在着视觉记忆的视觉中枢、听觉记忆的听觉中枢、语言记忆的言语中构和运动记忆的运动中枢。记忆机能定位说的例证最初来自临床病例的观察。加拿大著名神经外科医生潘菲尔德(W。PENFIELD)认为记忆与大脑皮层的额叶和颞叶有密切的关系。他在给脑病人施行开颅手术治疗时,当微电极刺激患者右侧颞叶时,会引起病人对往事的鲜明回忆,甚至“听”到了过去曾听过的歌曲,能随着音乐节律断续哼唱出来。这被称之为“诱发性回忆”。“诱发性回忆”大多是以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出现的,而在刺激大脑皮层的其他区域则不发生这种情况。科恩(COHEN)在给抑郁症患者的脑的不同部位电击引起时也发现,当电击患者左脑后,会损害其言语记忆,但不影响形象记忆。当电击患者右脑后,则会损害其形象记忆,但对言语记忆影响不大,因此他推断,言语记忆的信息可能是储存在大脑左半球,形象记忆的信息可能储存在大脑右半球。

    (二)记忆机能整体说

    记忆机能整体说认为记忆是一种整合的心理现象,在大脑中并不存在单纯的记忆中枢。美国心理学家拉希莱(K。LASHLEY)最早对记忆机能定位说提出挑战。他通过切除动物大脑皮层的一系列实验发现,动物记忆学习的成绩与破坏大脑皮层的特定部位关系不大,而与大脑皮层被损伤部位的大小有关,破坏的面积越大,对记忆学习的影响越大,记忆丧失越严重。由此他推断,记忆的保持并不依赖于大脑皮层的精细结构部位,而是与广泛的神经细胞活动有关,是整个大脑皮层的机能。记忆机能整体说得到了记忆的“聚集场”说和记忆“全息”说的支持。

    (三)记忆分子学说

    记忆分子学说认为记忆经验是由神经元内的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来承担的。神经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是借助核糖核酸(RNA)传递遗传信息的机制。通过由学习引起的神经活动来改变与之有关的神经元内部核糖核酸的细微化学结构的研究,是由瑞典神经生物化学家海登(H。HYDEN)首先进行的。他先训练白鼠走钢丝,然后解剖,发现鼠脑内与平衡活动相关的神经细胞的RNA含量显著增加,组成成分也有相应变化,因此他认为生物大分子是信息储存单元,RNA和DNA是记忆信息的化学分子载体。

    另外一些验证性实验表明,把抑制RNA产生的化学物质注入到动物脑内,会使动物的记忆学习能力明显减退或完全消失,如果把促进RNA产生的化学物质注入动物脑内,则能提高动物的记忆学习能力,这说明RNA的变化是个体学习和记忆的生物基础。

    对记忆的生理机制的研究很多,从已有的实验结果和临床实验看,对记忆机能的定位说、整体说、分子说等等,都不应该简单否定或绝对化。记忆是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是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参与的联合活动,但不同部位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因此,既要从宏观的大脑皮层上探讨记忆的生理机制,又要从微观的神经元分子的化学结构上来揭开记忆之谜。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了解人类记忆之本质。

    第二节:记忆过程

    一、识记

    完整的记忆过程开始于识记。识记是保持、回忆和再认的前提。没有识记就不会有对信息的编码、贮存、检索和提取。识记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记忆过程。

    (一)识记的种类

    1、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根据识记时有无明确的目的,把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1)无意识记

    无意识记是指没有明确的识记目的,不需要任何有助于识记的方法,也不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识记。

    无意识记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凡是对人有重要意义的、与人的需要和兴趣有密切联系的、能引起人的较强的情绪活动的事物容易被无意识记。由于无意识记不需要意志努力,因此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影响往往会通过无意识记而被潜移默化“地接受。由于无意识记缺乏识记的目的性,因此,识记的内容往往带有偶然性和片面性,只靠无意识是不能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的。

    (2)有意识记

    有意识记是指具有明确的识记目的,运用一定的有助于识记的方法,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识记。

    在现实生活中,有意识记比无意识记更显得重要。因为人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主要是依靠有意识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意识记的效果远比无意识记的效果好。彼得森(PETER-SON)对两组被试在有无识记目的的要求下进行学习16个单词的对比实验显示出明显的差异。无意识记,当时回忆记住的单词数为10个,2天后回忆记住的单词数为6个;有意识记,当时回忆记住的单词数为14个,2天后回忆记住的单词数为9个。

    在有意识记中,确定识记的任务对识记的效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由于任务明确,识记活动都集中于这个任务上,就能够引起人的更为复杂的智力活动和调动其完成任务的积极性。记忆任务的远近对记忆内容的保持的长久性与否也有关系。实验表明,有较长期的识记任务或要求,保持的时间就长些,相反,只有短期的识记任务或要求,保持的时间就较短些。另外,不同的识记任务和要求会影响人的识记方法、进程和效果。例如,任务要求是回忆识记材料的精确性,学习者就会反复默读复习单个词和句子;如果任务要求是回忆识记材料的内容,那么学习者就会努力地去建立句子之间的意义联系,理解材料的逻辑关系。

    2、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

    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识记者是否了解其意义,把识记分为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

    (1)意义识记

    意义识记是指通过理解材料的意义,把握材料内容的识记。

    意义识记是建立在一定智力水平上的记忆,其基本条件是要求识记者对识记材料的理解和进行思维加工。比如科学概念、范畴、定理、公式、规律、历史事件和文艺作品等等都是有意义的材料,在识记这类材料时,一般不会采取逐字逐句强记硬背的方式,而是先理解其基本涵义,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思维的分析和综合的活动,把握材料各部分的特点和内在逻辑关系,使之纳入认知结构而保持在记忆中。一个人意义识记的全面性、精确性、牢固性及迅速有效性,主要是依赖于主体对识记材料理解的程度。肯斯莱(KINGSLEY)用三种不同的记忆材料比较识记的效果,结果为:15个无意义音节,回忆的平均数为4.47,15个由三个字母组成的孤立的英文单词,回忆的平均数为9.95,15个波此意义相关联的英文单词,回忆的平均数为13.55。

    实验结果表明,在识记材料数量相等的情况下,彼此有意义且相关的英文单词识记效果最好,三个字母组成的孤立的英文单词次之,无意义音节最差。可见,意义识记涉及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材料本身是否反映事物的本质及其内部联系;二是识记者本人所具有的知识经验及思维活动的水平。只有当识记材料能被纳入到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系统之中,学习材料才容易被记住。

    (2)机械识记

    机械识记是指只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现形式,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

    机械识记的特点是基本上不去理解材料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只是按照材料呈现的时空顺序进行逐字逐句的识记,平时所说的死记硬背就是指机械识记。例如材料本身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或材料本身是有意义的,有内在联系的,但由于学习者知识经验水平的局限,一时对材料还不能充分理解,如外语生词、仪表数字、人名地名、化学元素符号等等。从学习的效果来看,机械识记不如意义识记,但机械识记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又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学习过程中总会有些材料对个人来说是少有意义的,只得先采用机械识记。有时材料本身富有意义,但学习者一时难于理解,也只能先机械识记,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再逐步加以理解。

    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是人们识记的两种基本方法,它们之间相辅相成,互相补充,意义识记要有机械识记作基础,机械识记要靠意义识记来帮助,如果能将机械识记的内容,人为地赋予其“意义”,就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识记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要求学生以意义识记为主,机械识记为补充,并善于诱导学生把这两种识记方式结合起来加以运用,以发挥两种识记各自的长处,从而提高整个记忆的效果。

    (二)影响识记的因素

    识记的效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识记的目的、学习者的态度,材料的数量和性质、对材料的理解程度以及学习方法等对识记的效果影响较大。

    1、识记的目的

    有无识记目的或识记目的是否明确会影响识记的效果,目的不同,学习者在识记材料时的组织会有所不同,这样就会影响识记的效果。

    2、学习态度

    如果识记的客体成为主体的智慧活动的对象或结果,那么就会激发起学习者的识记动机,积极地参与识记活动,对象或结果就容易被清晰地感知,就会去建立事物之间的意义联系、理解材料的内在逻辑关系,并与自己的知识经验相联系,从而大大提高识记的效果,反之,则会使识记效果降低。

    3、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识记的效果受识记材料的性质、难易和数量所制约。识记材料按性质不同可分为直观识记材料(实物、模型、图形等)和描述事物及现象的文字识记材料。对这些材料的识记效果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成人对文字材料识记较好,儿童对直观材料的识记常优于文字材料。

    另外,难易不同的识记材料在记忆进程中是不同的。如果识记的材料是容易的,一般开始时进展较快,后来逐步缓慢,后来逐步加快,成一加速曲线。

    识记材料的数量对识记的效果也有很大影响。一般说要达到同样识记水平,材料越多,平均所用时间也越多。但是,如果识记的课文内容,识记时间就依内容的逻辑结构,学习者的经验等条件而定,不只依存于课文的字数。

    如果100个字数,识记时间为9分钟,100个字的平均识记时间为9分钟。200个字,识记时间为24分钟,识字时间为24分钟,100个字的平均识记时间为12分钟。500个字数,识记时间为65分钟,100个字的平均识记时间为13分钟……

    4、对识记材料的理解程度

    理解是识记的必要条件。理解了的材料的识记比较迅速和牢固,这是因为它与主体已经掌握的知识、与人的过去经验发生了内容丰富的联系。为了理解识记的材料,应该先对材料进行分析,把它的基本观点、论点、论据以及逻辑结构标示出来,然后以自己的语言把它们概括而确切地叙述出来,这就是通常学习时所做的提纲。由于识记的材料经过自己的分析综合,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述,使材料获得了明确的、有条理的逻辑关系,因此就比较容易记忆和保持。

    5、识记方法

    识记一般有三种方法:整体识记法、部分识记法和综合识记法。整体识记法是将识记材料整篇阅读直至诵。综合识记法是将整体和局部材料相结合,即先进行整体识记再进行部分识记,最后再进行整体识记直至成诵。在一项实验中,让被试分别采用上述三种识记方法记忆同一首诗篇,结果整体识记所需8分钟,20天后再现时平均需要提示的次数为4数。部分识记所需16分钟,20天后再现时平均需要提示的次数为7次。综合识记所需6分钟,20天后再现时平均需要提示的次数为1.5次。

    上表实验结果的数据表明,识记效果最好的是综合识记法,最差的是部分识记法。运用部分识记法由于不了解识记材料的整体内容,对材料各部分只是孤立地识记,就导致识记内容迅速遗忘。综合识记法比较有效,是因为利用了识记材料的内容,使对互有联系的各部分的理解和识记相对容易。不过以上三种识记方法的优劣并不是对所有材料都是一样的。一般说来,材料较短且具有意义联系的可采用整体识记法,如果材料意义联系较少,可采用部分识记法;如果材料有意义联系但较长又较难,则采用综合识记法的效果较好。

    二、保持

    保持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基本环节,它是以识记为前提,保持的效果是在回忆和再认中得到证明和体现的。

    (一)保持的特征

    保持是人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的贮存和巩固的过程。保持不仅是记忆的重要标志,也是回忆和再认的重要条件。人的知识经验在经识记后置于头脑中的贮存是有一定秩序、层次的,但不能理解为将文件存放在保险柜里那样一成不变,保持不是消极被动的贮存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的内容会发生数量和质量的变化,从而体现了人脑对识记材料的主动加工的特点。说明人的以往的知识经验及对未来的期望都会对保持过程不断发生影响。

    保持的内容在质的方面发生变化的特征一般表现为:记忆内容中不甚重要的细节部分趋于消失,而主要内容及显著的特征能较好地保持,从而使记忆内容简略、概括和合理。另一方面,记忆内容中的某些特点和线索有选择地被保留下来,同时增添某些特征,使记忆内容成为较易理解的“事物”。

    记忆内容的质的变化,常常受到个人的知识经验,心向、动机等因素的影响。英国心理学家巴特莱特(F。C。BARTLETT)采用图画复绘的方法来测验记忆质变的情形。例如,在左边放刺激物,先给被试中的第一个人看,隔半小时后要求他凭回忆将图绘出;再将他所绘出的图给第二个人看,隔半小时后同样凭回忆将图绘出,再将他所绘的画给第三个人看,如此依次进行直到第18个被试。那就会出现不同的图形,从这些所绘图形可以看到,从第一个被试识记回忆绘出的枭鸟,到第18个被试回忆绘出的猫的图形,记忆内容的质的变化。卡密克尔(L。CARMICHAEL)等人也做了一项被视为经典性的实验。实验中要求被试在短时间内观看一系列图形。一组被试在看图形的同时会听到左边的图形的命名,另一组被试听到的是右边图形的名称,图形呈现后要求两组被试绘出所看到的图形。结果有大约3/4的被试把原图形画成为不同的东西,其差异取决于他们所听到的图形命名的名称。实验证明心理定势对保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除了记忆中形象的内容在保持过程中会发生质的变化外,文字材料的记忆的保持也会发生这种变化。

    保持的内容在量的方面的变化会显示出记忆恢复现象。记忆恢复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主体学习后过几天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要高的记忆现象。一般来说,记忆的内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有时还会出现刚识记后就不能回忆出来的情况。但记忆恢复现象是在经过了一段时间后记忆内容地在记忆中再现出来,而且恢复和再现得要比刚识记后稍好些,这种记忆恢复现象在学习有意义的材料时表现得最为明显。记忆恢复现象是由叛国心理学家巴拉德(P,B。BALLARDD)在1913年发现的。在实验中,他让一些12岁左右的学生在15分钟内识记一首诗,学习后立即测验对其的保持量,并把学生回忆出的平均数定为100%。然后在间隔第1,2,3,4,5,6天再进行保持量的测量。结果是识记后即刻回忆的成绩不如过了两三天后的回忆成绩好,而在这期间儿童并没有进行复习。继巴拉德后,许多人重复了类似实验元气取得了大致相同的结果。研究表明,记忆恢复现象儿童比成人表现更为普遍;学习较难的材料比学习较容易的材料表现得更为明显;学习程度较低时比学习纯熟时更易出现;记忆恢复的内容大部分处于学习材料的中间部分,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识记材料的过程中产生了抑制积累作用,影响即刻回忆的成绩,经过充分休息后,抑制得到解除,因此回忆成绩有所上升。但是,记忆恢复现象是发生在识记数日之后,而抑制积累作用不会持续那么长的时间,可见这种解释仍有不完善之处。保持量的变化最明显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的量日趋减少,其中一部分会回忆不起来或回忆发生错误,这种现象就是遗忘。

    (二)保持量的测量

    保持量的测量方法是研究记忆的主要方法之一。常用的测量保持量的方法有:再认法、回忆法、再学法和重构法。

    1、再认法

    在测量时,把数量相等的识记过的材料和没有识记过的材料混合在一起,然后按随机方式向被试呈现,要求被试把识记过的材料和没有识记过的材料区分开来,即由被试报告每个项目是否识记过。保持量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保持量=(认对数-认错数)/呈现材料的总数*100%。

    2、回忆法

    在测量中,被试原来学习或识记过的材料不呈现在其面前,要求把它们复述出来或默写出来。保持量的计算是以正确回忆项目的百分数为指标。计算公式如下:保持量=正确回忆的项目量/原来识记的项目量*100%。

    3、再学法

    再学法又称为节省法。在测量中,当被试不再能把已熟记的材料完全无误地回忆出来时,要求补充试把原来识记过的材料重学或再记,直至达到原来熟记的标准。然后根据初学和再学所用的次数或时间来计算被试的保持量,即用再现或重学比初学所节省的次数或时间来计算保持量。再学法的计算公式如下:保持量=(初学次数或时间-再学次数或时间)/初学次数或时间*100%

    4、重构法

    重构法又称为重建法。在测量中,要求被试再现学习过的刺激次序。实施方法是,先在被试面前呈现按一定顺序排列的若干刺激,呈现后把这些刺激打乱,置于被试前要求让其按原来的刺激次序重建。重构的成绩主要是以排对的顺序数来记分。

    (三)保持的动态变化

    记忆内容和数量上的最明显的动态变化现象是遗忘。遗忘是保持的对立面,没有保持就无所谓遗忘,保持中的信息的丧失就意味着遗忘的出现。

    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或是错误的再认与回忆。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说,遗忘就是信息提取不出来或提取出现错误。

    遗忘可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暂时性遗忘指已转入长时记忆中的内容一时不能被提取,但在适宜条件下还可恢复。例如一时写不出经常使用的字;遇到熟悉的朋友,话到嘴边说不出对方的名字,这被称为舌尖现象(TIP-OF-THE-TONGUEPHENOMENON,简称TOT)。永久性遗忘指识记过的材料,不经重新学习不能再行恢复的现象。遗忘也是巩固记忆的一个条件,如果一个人不遗忘那些不必要的内容,以减轻大脑的记忆负荷,要记住和恢复必要的材料是困难的。

    1、艾宾浩斯的保持曲线

    对人类记忆和遗忘现象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H。艾宾浩斯(H。EBBINGHAUS)。他在记忆实验中创制了无意义音节字表为实验材料和重学法(又称节省法)的统计处理方法。实验目的是探讨识记后保持量的变化规律。他自己既充当主试又当被试做了一系列实验。第次识记8组,每组13个无意义的音节字表,每次识记到连续两次无误的背诵为止,经过一定时间后(7种不同的时距)进行回忆,当有些音节不能恢复时,再重学这些音节,达到和第一次识记后恰能背诵的标准,以重学比初学节省诵读的时间的百分数作为保存量的指标。艾宾浩斯根据实验结果得出了下列公式:b=100k/{(logt)的C次方+K}.或b/v=k/(logt)的C次方.

    b为保存量,t为时距(分钟),v=100-b=遗忘量,c和k为常数(近似估计值为k=1.84,c=1.25)。公式表明,保存量或遗忘量的比值与时距的对数成正比。后来的学者们将此实验结果绘成曲线图。这就是百年来一直被广泛引用的经典的保持曲线。学习后的不同时间里保存量是不同的,即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得比较快、比较多,以后保持量渐趋稳定地下降,到了相当时间几乎不再遗忘,表明了遗忘变量与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遗忘是时间的函数,提示了人类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由于艾宾浩斯的保持曲线是根据记忆无意义音节的实验结果绘制的,它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呢?为此,许多人用不同的识记材料、不同的检查保存量的方法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1922年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陆志韦让20名被试识记12个无意义音节字表,用再认、重学、重组材料、自由回忆和预期回忆5种方法检查保持量。结果表明,除再认法检查保存量下降缓慢外,其余4种方法得出的保持曲线与艾宾浩斯保持曲线基本一致。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曹日昌用不同性质的识记材料得到的实验结果表明,熟记了形象材料(如诗歌)、有意义的语文材料,比无意义的材料遗忘得慢,保持得更好些。如果学习的程度相等,各种材料的保持曲线,戴维斯和莫尔(DISANDMOORE)也认为,保持量的多少要视识记材料的性质,即保持曲线的形状是以学习材料的性质为转移,有意义的材料和无意义的材料的保持曲线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2、影响保持的因素

    遗忘的进程不仅受到时间和识记材料性质的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其它,因素的制约。

    (1)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对遗忘进程有很大影响,人对无重要意义、不感兴趣、不符合需要、在工作和学习中不占主要地位的识记材料最先遗忘,保持最差。

    (2)识记材料的数量对保持的影响

    一般地说,识记材料的数量越大,识记后的遗忘也越多。有实验表明,识记5个材料的保持率为100%,10个材料和保持率为70%,100个材料的保持率为25%。即使是有意义的识记材料,当识记量增加到一定数量,它的遗忘速率会接近于无意义识记材料的保持曲线。

    (3)学习程度对保持的影响

    学习程度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反应所能达到的程度。一般说,学习程度越高,遗忘越少,但过度学习达150%时保持的效果最佳。过度学习是指学习后的巩固水平超过其刚能背诵的程度。例如,学习某材料20遍后能正确无误背诵,这20遍的学习程度为100%,此时再继续练习10遍,这多加的学习就过度学习。根据我国心理学的实验表明,33%的学习程度,遗忘为57.3;100%的学习程度,遗忘为35.2%;150%的学习程度,遗忘为18.1%,,超过150%的学习程度,保持的效果并不继续上升,这可能是疲劳和兴趣减退而感到枯燥所致。因此,低于或高于150%过度学习的程度,记忆效果都会有所下降。

    (4)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对保持的影响

    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不同,遗忘发生的情况也不一样。一般是材料中的首尾内容容易记住,不易记住,不易遗忘,而中间部分则很容易遗忘。在一项以68名大学生为被试的研究识记材料序列位置对保持影响的实验中,让他们学习三种材料,被试读一遍后即测验其记忆结果,实验表明识记材料的首尾两端部分比中间部分识记得好,这在无意义音节的识记材料方面表现得特别明显。许多研究表明,记忆效果最差的并不是在识记材料的正中间部分,而是在中间稍偏右的部分,这可能是由于受前面部分的抑制较多,联系较弱,又较多地受到后面部分的抑制影响所致。

    3、遗忘的原因

    关于遗忘的原因,目前有三种影响较大的学说,一种是记忆痕迹衰退说,另两种是干扰抑制说和动机性遗忘说。

    (1)记忆痕迹衰退说

    记忆痕迹衰退说主要强调生理活动过程对记忆痕迹的影响,认为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来看,记忆痕迹是人在感知、思维、情绪和动作等活动时大脑皮层上有关部位所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联系形成后在神经组织中会留下一定的痕迹,痕迹的保持就是记忆。在有关刺激的作用下,会激活痕迹,使暂时神经联系恢复,保持在人脑中的过去经验便以回忆或再认的方式表现出来。有些没有被强化的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衰退造成遗忘。记忆痕迹衰退说目前还没有得到精确有力的实验证明,但它的解释接近于常识,正像某些物理、化学痕迹也会随时间推移而消失一样,很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2)干扰抑制说

    干扰抑制说认为遗忘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一旦排除了这些干扰,记忆就能够恢复。

    干扰抑制说的最初研究是睡眠对记忆的影响。詹金斯和达伦巴希(J。G。JENKINGSANDK。M。DALLENBACH)在一项实验中,让两位被试识记无意义音节字表,要求达到一次能正确背诵的程度。然后让一位被试睡觉,另一位被试继续日常活动。分别在1,2,4,8小时后,让被试回忆学习过的材料,结果睡眠的被试回忆成绩比继续活动的回忆成绩要好,说明遗忘不是由于时间的流逝自然衰退的,而是在清醒状态下,大离活动的继续活动,即日常活动干扰抑制了对原先学习材料的回忆。

    干扰抑制说的最明显的证据是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是指先前的学习与记忆对后继的学习和记忆的干扰作用。为了检验前摄影抑制的干扰影响,一般采用以下实验程序进行,如果实验组的回忆忧绩低于控制组的回忆成绩,说明先学习的A材料对后学习的B材料的识记或回忆产生了干扰作用。安德伍德(UNDERWOOD)的实验发现,对学习无意义音节字表前有过大量练习的人,经24小时后的测验,只记住所学会的字表的25%,而以前没有过这种练习的人,则能记住同一字表的70%,说明了先前的活动对当前的学习产生了很强的干扰影响。斯拉墨卡(N。J。SLAMECKA)进行了学习有联贯意义散文时前摄抑制作用的研究。被试是36名大学生,学习材料是四个相当难的句子,句子都由20个字组成,而且内容较相似。实验结果表明,前摄抑制作用的程度随先前学习材料的数量增加而增加,也随保持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倒摄抑制是指后继的学习与记忆对先前学习材料的保持与回忆的干扰作用。为了检验倒摄抑制的干扰作用,一般采用以下实验程度,如果实验组的回忆成绩低于控制组,说明了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保持和回忆产生了干扰。许多实验表明,倒摄抑制的干扰作用的强度受前后所学的两种材料的性质、难度、时间的安排和识记的巩固程度等条件的制约。如果前、后学习的材料完全不同,倒摄抑制的作用则最小。当前后所学的材料相似但不相同,则最容易发生混淆,其倒摄抑制作用最大。先学习的材料的巩固程度越低,受倒摄抑制的干扰越大,反之,则越小。如果恰在回忆A材料前学习B材料,倒摄抑制的影响最大;学习A后立即学习B材料,倒摄抑制的影响次之;在学习A材料后和回忆A材料前有一时间间接学习B材料。倒摄抑制的影响较小。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一般是在学习两种不同的、但又彼此相似的材料时产生。但学习一处材料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这两种抑制现象。如果学习一个较长的字表或一篇文章,往往总是首尾部分记得好,不易遗忘,而中间部分识记较难,也容易遗忘,这是因为起首部分没有受到前摄抑制的影响,末尾部分没有受到倒摄抑制的影响,中间部分则受到了两种抑制的影响和干扰。

    3、动机性遗忘说

    动机性遗忘说又称为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某种动机的压抑所致。弗洛伊德把记忆和遗忘看作是个人维护自我的动态过程,他认为人们常常压抑早年生活中痛苦的记忆以免因为这种记忆可能会引起的焦虑或不安。这种经验难以回忆既不像记忆痕迹衰退说所述的痕迹的消退所造成,也不像记忆干扰说所述的由于学习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所造成的。如果通过某种方式,如催眠或自由联想等是能够恢复这种被压抑的记忆的。有人做过的实验表明,回忆中涉及愉快经验的约占55%,不愉快的约占33%,平淡的约占12%,可见对不愉快事件的回忆明显地少于对愉快事件的回忆。如果能消除人的压抑回忆的原因,消除记忆材料(或事件)与消极情绪之间的联系,遗忘现象就能克服。

    4、复习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学而时习之”是一条著名的学习格言。复习是记忆之母。根据遗忘发展的规律,应该做到以下五点:

    (1)及时复习

    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因此复习必须及时,遗忘往往是在识记后不久就很快大量发生,因为此时新学习的材料在脑中建立的神经联系还不巩固,记忆痕迹较容易衰退,及时复习可以阻止学习后立即发生的急速遗忘。复习具有强化联系的作用,使即将消失的、微弱的痕迹重新强化而使它们变得清晰并在脑中巩固。复习还具有促进理解的作用,使学习的内容条理化、系统化,通过及时复习把它们纳入到个人的认知结构中而长久保持。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正确分配复习时间是复习获得良好效果的条件,它可以连续进行,即集中复习,也可以有一定时间间隔进行,即分配复习。复习时,时间过分集中,容易出现抑制积累,过于分散,容易发生遗忘,都不利于学习材料的巩固。时间分配要适中,但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它取决于许多条件:识记有意义材料时,最初识记时间应该相对集中些,以后间隔时间可逐渐延长。机械识记的材料和技能学习,分散练习优越性比较明显。对感兴趣的学习材料,应该集中学习,相反在学习材料难、缺乏兴趣以及容易疲劳的情况下,则以分散为宜。

    (3)试图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

    复习时单纯重复阅读效果并不太好应该在识记材料还没有完全记住前就要积极地试图回忆,当回忆不起来时再阅读,这样容易记住,保持的时间长,错误也少。

    (4)复习多样化

    复习并不等于单纯重复。复习方法的单调容易使人产生消极情绪和感到疲劳。多样化的复习可使人感到新颖,容易激起进行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使复习材料与原有知识之间建立多种联系,以更牢固地保持。

    (5)活动有助于记忆

    把识记对象成为人的活动的对象或活动的结果时,可以激发起人的活动的积极性,记忆效果会明显提高。

    2、影响保持的因素

    遗忘的进程不仅受到时间和识记材料性质的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其它,因素的制约。

    (1)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对遗忘进程有很大影响,人对无重要意义、不感兴趣、不符合需要、在工作和学习中不占主要地位的识记材料最先遗忘,保持最差。

    (2)识记材料的数量对保持的影响

    一般地说,识记材料的数量越大,识记后的遗忘也越多。有实验表明,识记5个材料的保持率为100%,10个材料和保持率为70%,100个材料的保持率为25%。即使是有意义的识记材料,当识记量增加到一定数量,它的遗忘速率会接近于无意义识记材料的保持曲线。

    (3)学习程度对保持的影响

    学习程度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反应所能达到的程度。一般说,学习程度越高,遗忘越少,但过度学习达150%时保持的效果最佳。过度学习是指学习后的巩固水平超过其刚能背诵的程度。例如,学习某材料20遍后能正确无误背诵,这20遍的学习程度为100%,此时再继续练习10遍,这多加的学习就过度学习。根据我国心理学的实验表明,33%的学习程度,遗忘为57.3;100%的学习程度,遗忘为35.2%;150%的学习程度,遗忘为18.1%,,超过150%的学习程度,保持的效果并不继续上升,这可能是疲劳和兴趣减退而感到枯燥所致。因此,低于或高于150%过度学习的程度,记忆效果都会有所下降。

    (4)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对保持的影响

    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不同,遗忘发生的情况也不一样。一般是材料中的首尾内容容易记住,不易记住,不易遗忘,而中间部分则很容易遗忘。在一项以68名大学生为被试的研究识记材料序列位置对保持影响的实验中,让他们学习三种材料,被试读一遍后即测验其记忆结果,实验表明识记材料的首尾两端部分比中间部分识记得好,这在无意义音节的识记材料方面表现得特别明显。许多研究表明,记忆效果最差的并不是在识记材料的正中间部分,而是在中间稍偏右的部分,这可能是由于受前面部分的抑制较多,联系较弱,又较多地受到后面部分的抑制影响所致。

    3、遗忘的原因

    关于遗忘的原因,目前有三种影响较大的学说,一种是记忆痕迹衰退说,另两种是干扰抑制说和动机性遗忘说。

    (1)记忆痕迹衰退说

    记忆痕迹衰退说主要强调生理活动过程对记忆痕迹的影响,认为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来看,记忆痕迹是人在感知、思维、情绪和动作等活动时大脑皮层上有关部位所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联系形成后在神经组织中会留下一定的痕迹,痕迹的保持就是记忆。在有关刺激的作用下,会激活痕迹,使暂时神经联系恢复,保持在人脑中的过去经验便以回忆或再认的方式表现出来。有些没有被强化的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衰退造成遗忘。记忆痕迹衰退说目前还没有得到精确有力的实验证明,但它的解释接近于常识,正像某些物理、化学痕迹也会随时间推移而消失一样,很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2)干扰抑制说

    干扰抑制说认为遗忘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一旦排除了这些干扰,记忆就能够恢复。

    干扰抑制说的最初研究是睡眠对记忆的影响。詹金斯和达伦巴希(J。G。JENKINGSANDK。M。DALLENBACH)在一项实验中,让两位被试识记无意义音节字表,要求达到一次能正确背诵的程度。然后让一位被试睡觉,另一位被试继续日常活动。分别在1,2,4,8小时后,让被试回忆学习过的材料,结果睡眠的被试回忆成绩比继续活动的回忆成绩要好,说明遗忘不是由于时间的流逝自然衰退的,而是在清醒状态下,大离活动的继续活动,即日常活动干扰抑制了对原先学习材料的回忆。

    干扰抑制说的最明显的证据是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是指先前的学习与记忆对后继的学习和记忆的干扰作用。为了检验前摄影抑制的干扰影响,一般采用以下实验程序进行,如果实验组的回忆忧绩低于控制组的回忆成绩,说明先学习的A材料对后学习的B材料的识记或回忆产生了干扰作用。安德伍德(UNDERWOOD)的实验发现,对学习无意义音节字表前有过大量练习的人,经24小时后的测验,只记住所学会的字表的25%,而以前没有过这种练习的人,则能记住同一字表的70%,说明了先前的活动对当前的学习产生了很强的干扰影响。斯拉墨卡(N。J。SLAMECKA)进行了学习有联贯意义散文时前摄抑制作用的研究。被试是36名大学生,学习材料是四个相当难的句子,句子都由20个字组成,而且内容较相似。实验结果表明,前摄抑制作用的程度随先前学习材料的数量增加而增加,也随保持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倒摄抑制是指后继的学习与记忆对先前学习材料的保持与回忆的干扰作用。为了检验倒摄抑制的干扰作用,一般采用以下实验程度,如果实验组的回忆成绩低于控制组,说明了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保持和回忆产生了干扰。许多实验表明,倒摄抑制的干扰作用的强度受前后所学的两种材料的性质、难度、时间的安排和识记的巩固程度等条件的制约。如果前、后学习的材料完全不同,倒摄抑制的作用则最小。当前后所学的材料相似但不相同,则最容易发生混淆,其倒摄抑制作用最大。先学习的材料的巩固程度越低,受倒摄抑制的干扰越大,反之,则越小。如果恰在回忆A材料前学习B材料,倒摄抑制的影响最大;学习A后立即学习B材料,倒摄抑制的影响次之;在学习A材料后和回忆A材料前有一时间间接学习B材料。倒摄抑制的影响较小。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一般是在学习两种不同的、但又彼此相似的材料时产生。但学习一处材料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这两种抑制现象。如果学习一个较长的字表或一篇文章,往往总是首尾部分记得好,不易遗忘,而中间部分识记较难,也容易遗忘,这是因为起首部分没有受到前摄抑制的影响,末尾部分没有受到倒摄抑制的影响,中间部分则受到了两种抑制的影响和干扰。

    3、动机性遗忘说

    动机性遗忘说又称为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某种动机的压抑所致。弗洛伊德把记忆和遗忘看作是个人维护自我的动态过程,他认为人们常常压抑早年生活中痛苦的记忆以免因为这种记忆可能会引起的焦虑或不安。这种经验难以回忆既不像记忆痕迹衰退说所述的痕迹的消退所造成,也不像记忆干扰说所述的由于学习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所造成的。如果通过某种方式,如催眠或自由联想等是能够恢复这种被压抑的记忆的。有人做过的实验表明,回忆中涉及愉快经验的约占55%,不愉快的约占33%,平淡的约占12%,可见对不愉快事件的回忆明显地少于对愉快事件的回忆。如果能消除人的压抑回忆的原因,消除记忆材料(或事件)与消极情绪之间的联系,遗忘现象就能克服。

    4、复习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学而时习之”是一条著名的学习格言。复习是记忆之母。根据遗忘发展的规律,应该做到以下五点:

    (1)及时复习

    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因此复习必须及时,遗忘往往是在识记后不久就很快大量发生,因为此时新学习的材料在脑中建立的神经联系还不巩固,记忆痕迹较容易衰退,及时复习可以阻止学习后立即发生的急速遗忘。复习具有强化联系的作用,使即将消失的、微弱的痕迹重新强化而使它们变得清晰并在脑中巩固。复习还具有促进理解的作用,使学习的内容条理化、系统化,通过及时复习把它们纳入到个人的认知结构中而长久保持。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正确分配复习时间是复习获得良好效果的条件,它可以连续进行,即集中复习,也可以有一定时间间隔进行,即分配复习。复习时,时间过分集中,容易出现抑制积累,过于分散,容易发生遗忘,都不利于学习材料的巩固。时间分配要适中,但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它取决于许多条件:识记有意义材料时,最初识记时间应该相对集中些,以后间隔时间可逐渐延长。机械识记的材料和技能学习,分散练习优越性比较明显。对感兴趣的学习材料,应该集中学习,相反在学习材料难、缺乏兴趣以及容易疲劳的情况下,则以分散为宜。

    (3)试图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

    复习时单纯重复阅读效果并不太好应该在识记材料还没有完全记住前就要积极地试图回忆,当回忆不起来时再阅读,这样容易记住,保持的时间长,错误也少。

    (4)复习多样化

    复习并不等于单纯重复。复习方法的单调容易使人产生消极情绪和感到疲劳。多样化的复习可使人感到新颖,容易激起进行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使复习材料与原有知识之间建立多种联系,以更牢固地保持。

    (5)活动有助于记忆

    把识记对象成为人的活动的对象或活动的结果时,可以激发起人的活动的积极性,记忆效果会明显提高。

    第三节:记忆系统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在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影响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心理学家倾向于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解释人类记忆,这对记忆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从信息加工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脑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操作或加工即进行编码、贮存,以后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提取的过程,人可以被视为一个信息的接收器、加工器和提取器。对输入信息的编码相应于识记;操作或加工过的信息的贮存相应于保持;对已贮存的信息进行提取使之恢复相应于回忆或再认。对已贮存的信息由于某处原因不能提取或提取错误即为遗忘。

    在记忆过程中从信息输入到提以所经过的时间间隔不同,对信息的编码方式也不相同。根据这些特点,一般把记忆分为三种系统,即感觉记忆系统、短时记忆系统和长时记忆系统,它可以用以下记忆信息加工模型表示。

    外界信息通过感觉器官时,按输入信息原样的感觉痕迹形式被登记,这就是感觉记忆系统,信息在此保持的时间一般不超过2秒种,其中一部分信息受到注意或模式识别而进入短时记忆系统,如果信息极为强烈深刻,也会一次性直接进入长时记忆系统。但是,如果感觉记忆中的信息没有受到注意,则会很快减弱消失。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主要来自感觉记忆,也有来自长时记忆系统的,这是当某人需要用经验、规则来加工信息时便从长时记忆中取,提取出的信息回溯到短时记忆系统才能对信息进行有意识加工。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经过复述而进入长时记忆中得到长久保存。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是记忆系统中的三个不同的信息加工阶段,它们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记忆种类,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密切配合对信息加工处理的记忆系统。

    1、感觉记忆

    (一)感觉记忆的概念

    作为要输入到记忆中的信息,首先必须通过感觉器官的活动而产生感觉或知觉。感觉记忆是指感觉性刺激作用后仍在脑中继续短暂保持其映象的记忆,它是人类记忆信息加工的第一个阶段,后象就是感觉记忆的一个例子。各种感觉器官通道都存在着对相应适宜刺激的感觉记忆,但并非把所有的感觉器官接收到刺激全部“登记”在感觉记忆中,而是具有选择性的。它既依赖于客观事物本身的特点,也依赖于人的主观心理因素。

    感觉记忆的信息还未经任何心理加工,是以感觉痕迹的形式被登记下来的,它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第一,进入感觉记忆中的信息完全依据它所具有的物理特征编码,并以感知的顺序被登记,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尼赛尔(NEISSER)把它称为映象记忆(ICONICMEMORY),各种感觉的后象就是这种感觉记忆的不同表现。

    第二,进入感觉记忆的信息保持时间很短暂。衅像记忆保持的时间约1秒左右,声像记忆虽超过1秒,但不长于4秒,它为感觉记忆保持高度的效能提供了基本条件,若信息不能在感觉记忆中瞬间登记或急速消失,就会同不断输入的新信息相互混杂,从而丧失对最初信息的识别。虽然信息在感觉记忆阶段停留时间短暂,但足以使人的认知系统对其操作和加工。

    第三,感觉记忆的记忆容量由感受器的解剖生理特点所决定,几乎进入感官的信息都能被登记。但感觉记忆痕迹很容易衰退,只有当被登记了的信息受到特别的注意,才能转入短时记忆,否则就会很快衰退而消失。

    (二)感觉记忆中的信息贮存

    目前心理学对感觉记忆为主。

    1、视觉登记

    视觉登记又称为图像记忆或图像储存,是指当作用于眼睛的图像刺激消失,视像在视觉通道内被登记并保留瞬间的记忆。

    在记忆中,有一个独立的感觉记忆系统存在的实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波林(G。SPERLING)于1960年进行的图像记忆研究证实的。早在19世纪中叶哈米顿(W。HAMILTON)曾确定人在一瞬间约只能够辨认6个物体。到了19世纪后期,艾德曼和道奇(ERDMANANDDODGE)发现在呈现为100毫秒时间里,人们对于视觉刺激只能够报告出4或5个不连贯的字母。这些结果历来在知觉和记忆理论中传统地引用着。但斯波林对此提出了异议,他在记忆实验中发现,许多被试虽然只能报告出所呈现字母卡片上的4或5个不连贯的字母,但却场院称自己所看到的要比所能报告的字母要多些。为了查明被试窨是没有看清字这些字母还是看后又忘了,他创造了“部分报告法”技术。这个方法和传统的研究方法不同。过去在记忆实验中采用的是“全部报告法”,即用速示器在短时间内向被试呈现数字或字母卡,刺激终止后,让被试把每次所看到的数字或字母尽可能多地报告出来,以此来计算记忆成绩。斯波林则改变了实验程度,从而巧妙地把被试所报告的与他所看到的加以区分,这种实验方法称为部分报告法。他用速示器以50毫秒时间呈现一张上面有随机排列的12个辅音字母的卡片,字母分上、中、下三行,每行4个字母,在视觉刺激刚刚终止后,马上向被试发出随机排列的高、中、低音调中的一种,要求被试在听到高音信号时,就立即报告最上面的一行字母,听到中音或低音信号时,就报告中间或最下面的一行字母。

    实验结果表明,如果发出的音调信号恰好在字母移去以后,被试能够正确报告出任何一个指定行列字绠中的平均数是76%,由于音调是在字母呈现终止后才出现的,因此被试头脑中必须保持着全部三行字母。由此推算,在被试脑中保持的总的字母数量应该是12*76%=9.12个字母,这与前人用全部报告法所测的瞬间只能辨别4~5个字母的结论有很大判别斯波林认为,过去认为知觉、注意或记忆的范围是4~5个项目并没有反映出最初信息贮存的容量,而只是在映象消退之前能够提取出来的、转入到下一个记忆系统的项目数。

    2、听觉登记

    听觉登记又称为声像记忆,指听觉系统对刺激信息的瞬间保持。

    1965年,美国学者莫里、贝茨和巴尼特(MORAY,BATESANDBARNETT)最早进行声像记忆实验研究,他们模仿斯波林的部分报告法实验,设计了一个称为“四耳人实验”。实验中,让被试同时听到来自4个不同信息源的声音,要求区分声音来自哪个信息源。被试在实验中每次可听到2个、3个或4个声源的信息,每个信息包括1~4个字母,声音刺激停止后,用灯光作批示信号,被试则立即再现从那个声源中听到的字母,实验结果表时,立即再现时被试可以正确报告字母的平均数与斯波林的图像记忆实验结果相同,说明吸觉信息被短暂地保留在声像记忆中,1972年,达尔文、特维和克劳德(DARWIN,TURVEYANDCROWDER)进行了更接近于斯波林的实验。实验中通过双声道的立体声耳机向被试呈现一信息群,由三个混合的随机数字和字母组成,每组三个项目,被试听到的是由三个项目组成的三列声音。例如给左耳输入的是“B”和“8”,同时给右耳输入的是“F”和“8”,被试主观体验是从左耳听到B,右耳听到F,而数字“8”似乎来自头部正中(其实来自双耳),这样就出现“三耳人”。在应用部分招待法实验时,被试面前的屏幕上的右、中、右出现光条,当见以左光条报告左声道项目,看到右光条报告右声道项目,看见中光条报告全声道项目。结果表明部分报告法所回忆的项目优于全部报告法。

    视觉登记和听觉登记的实验都证明了人类确实存在着感觉记忆,尽管在感觉记忆中贮存的是感觉信息的原有形式,即是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模写”或“复本”,而且保持时间非常短暂,但它为人类对信息的进一步加工提供了“材料”。

    二、短时记忆

    (一)短时记忆的概念

    短时记忆是指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的加工编码的记忆。短时记忆又称为操作记忆或工作记忆,它与感觉记忆在功能上的区别是:感觉记忆中的信息即是无意识的,也是未加工的感觉痕迹,而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来自于感觉记忆并对其进行操作、加工,是正在工作的、活动的记忆,只有当那些被加工处理编码后的信息才能被转入长时记忆中贮存,否则就会遗忘。

    人在短时记忆某事物时,是为了对该事物进行某种操作(或称加工)。因此,它是根据记忆活动目的,恰当地招待一定的操作,例如,抄写或临摹字画活动,就需要不断地暂时把视线离开范本,凭借对范本的短时记忆来进行操作。可见,短时记忆是信息在感觉记忆之后的高一级加工水平阶段,它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第一,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的保持时间在无复述的情况下,一般只有5~20秒,最长也不超过1分钟。1959年美国学者彼得森夫妇(L。R。PETERSONANDM。J。PETERSON)做的简单实验表明,学习任何材料后,若使用分心技术干扰复述的进行,则在间隔18秋后信息就会忘掉绝大部分。实验是这样进行的,给被试一个由三个辅音字母组成的项目表,如PSQ,GKB等,字母声音呈现后,要求被试回忆刚才听到的辅音字母,并同时马上开始从某个三位数上边疆减3,即258,255,252,……直到主试发出开始回忆出字母的信号,结果表明,仅仅间隔3秒钟时就有明显的蹴,到了18秒时几首遗忘了90%。导致这种遗忘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被试不能在间隔时间内进行复述。换句话说,就是不让被试把信息从短时记忆中转入长时记忆。由此可见,信息从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机制就是复述。复述是指为了把一定限量的信息保持在记忆中的一种内部言而有信语,信息是按被复述时相关联的形态而贮存起来的。

    第二,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短时记忆的容量又称为记忆广度,指信息短暂出现后被试所能呈现的最大量。研究表明,人类记忆广度为7±2,亦即5~9个项目,其平均数为7,它不分种族文化,是一般成人的短时记忆平均值。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G·米勒(G。MILLER)发表了一篇论文《神秘的七,加减二》(THEMAGICNUMBERSEVENPLUSORMINUSTWO)明确提出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无任何关系的项目。他从信息加工的观点出发认为,如果人在主观上对材料加以组织、再编码,那么记忆中的信息容量可以扩大,为此他提出了“组块”(CHUNK)的概念。组块是指将若干单位联合成有意义的、较大的单位的信息加工的记忆单元,因此,组块又称为意义单元。由此可见,同样的信息,对具有不同经验的人来说意义单元的大小是不同的,例如排列八个英文字母THANKYOU,对懂英语的人来说,只构成了两上组块(意义单元)THANKYOU,而不懂英语的人则仍为八个组块(或称八个意义单元)。因此,7±2项目通常受到了主体原有知识经验的影响,它是以主体方观的意义单元数量计算,而不是根据学习材料本身的客观特征计算的。人们可以运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知识和经验),把小意义单元组合成大意义单元,从而扩大和增加记忆广度,这种依靠主体经验把分离的小意义单元组合为大意义单元的心理活动的加工处理过程称为意义单元组群(CHUNKING)。

    第三,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保持的时间既短又易受干扰,当有新的信息插入,即阻止了复述,原有信息就会很快消失,而且不再能恢复。如果通过内部言语形式复述,就可以使即将消失的微弱信息重新强化,变得清晰和稳定,并转入长时记忆中加以保持。对那些未给复述的信息或超容量的信息则会随时间的流逝而自然衰退被遗忘。由此可知,是否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复述是使短时记忆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的关键。

    (二)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编码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编码主要是采用言语听觉形式编码,少量的是视觉的或语义编码。编码是对信息进行转换,使之适合于记忆贮存。1964年康拉德(R。CONRAD)在记忆广度实验中发现回忆错误与正确反应之间存在着语音上的联系。他选用了两组声音易混淆的字母“BCPTV和FMNSX为实验材料,用速未器以每个0.75秒的速度逐一随机地向被试呈现,每呈现完6个字母后要求被试凭回忆默写出来,如果记不清楚允许猜写,但不许不写。结果表明,尽管字母是以视觉方式呈现的,但被试回忆中写错的字母约80%左右是发生在声音相近的字母之间,如B和P,S和X,很少发生在形状相似的字母之间,如F和E。这说明被试回忆结果的性质,既不是随机的,也不为知觉性质所决定。以后,康拉德等人改用听觉方式向被试呈现声音相近的字母系列,如EGCZBD和声音不相近的字母系列如FGOAYQR,实验结果与在视觉呈现条件所得结果相当一致(r=0.64)。可见,短时记忆确认是以言语听觉形式对刺激进行编码的,或者说是以听觉编码形式占主导的。

    在短时记忆中也存在着视觉或语义编码。实验证明,在聋哑人的短时记忆中,回忆发生的混淆主要是视觉性的或者是意义性的。进入短时记忆的信息是在人们的意识中,由于工作或操作的需要被立即提取出来的。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顺序系列检索,即信息被相继地从记忆系统中提取出来检索。平时同步检索,即信息被同时地从记忆系统中提取出来检索,是短时记忆中信息提取的两种主要的途径。

    三、长时记忆

    (一)长时记忆的概念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在人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又称为永久性记忆。一个人在社会环境中生活、工作和学习活动的开展和维持,主要是利用长时记忆中随时可以检索和提取的经验与知识。长时记忆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长时记忆的容量无限,它可以贮存一个人对世界认识的知识,是一个宠大的信息库,有人认为长时记忆的容量为5万到10个组块,也有人认为它的容量达到10个15次方比特的信息量。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主要来自于对短时记忆信息的复述,也有一些是感知中印象深刻的内容一次性直接进入长时记忆系统而被贮存起来的。长时记忆把现在的信息保持下来以备将来使用,或把过去已贮存的信息提取出来用于现在。这样,人的活动就在长时记忆的参与下把过去、现在和将来有机地联系起来了。

    第二,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保持时间长久,它可以按时、日、月、年乃至终身计算,在理论上认为是永久存在的。一般认为长时记忆中出现的遗忘现象,主要是由于信息受到干扰所致,而使提取信息的过程发生了困难。

    (二)长时记忆的编码

    长时记忆并不排斥对信息逐字逐句进行加工的编码方式。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以意义编码为主的。意义编码有两种形式:语义编码和表象编码,它们又被称为信息的双重编码。

    1、表象编码

    人对信息的意义编码形式之一是表象编码,它主要是加工处理非言语的对象和事件的知觉信息。表象编码是指以空间的平等方式表征信息,对某一个复杂对象的各种成分同时进行处理,并贮存到复杂的联想结构中,以便使输出的信息具有空间特点,能反映对象的表态特征和动态特征。表象编码的重要特征是平行加工,即类似于在知觉真实物体时的加工。但是,表象编码又不是一种刻板的外界事物的模写,不是个体所贮存的有关环境的一种完整的、原始的、未经加工的“图片”,而是经过加工了的一种抽象的类似物的再现,并且不受视觉或任何其它感觉通道的束缚,它包含着人对于类似信息加工的概括的能力。

    2、语义编码

    人对信息的意义编码的另一个形式是语义编码。语义编码是按言语发生的顺序以系统方式来表征信息的,包括言语听觉和言语运动两方面的信息。人们使用语言时所需要的全部信息,不仅包括词和它们的符号、意义、所指的对象,也包括应用这些词的规则,即语言的文法规则、数学运用规则等。

    语义编码的特征是串行加工,是按照节点和线的复杂网络贮存的。节点代表概念或事件,而线则表示有意义的联系,按照语义编码原理,长时记忆中的所有信息都是按照一个节点和许多关系而编码的,语义成分间的联系,即概念、事件和情节的信息可以用语义网络的形式来表示。科林斯(A。M。COLLINS)和奎利恩(M。R。QUILLIAN)提出的一个语义记忆储存的网络模型。在这个网络模型中,语义记忆的基本单元是概念,每个概念具有一定的特征。节点为概念(或命题),每个节点上的小线段为该概念的有关特征或属性,从节点向上的连线表示与上一级概念的联系及归属,例如“金丝雀”属于“鸟”,“鸟”又属于“动物”。概念的特征是分层级贮存在记忆中的,每个节点上的概念仅贮存它所独有的特征或属性,而不贮存其它节点的共同属性,例如“会吃”“会呼吸”的属性只附在动物节点上,而不附在较低节点“鸟”或“鱼”的节点上,这符合认知经济原则。根据被试对概念隶属问题(如金丝雀是动物吗?)或概念属性问题(金丝雀会呼吸吗?)作出的反应时间可知道概念间层次关系的实际贮存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时间随属性所处节点的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一般每升高一级水平,反应时间则要增加约75毫秒,语义层次愈多,所需的时间也愈多。

    (三)长时记忆的贮存

    在长时记忆中贮存的信息原则上是分类处理的。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的长期记忆中贮存着两种不同的记忆:程度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1、程度性记忆(PROCEDURALMEMORY)

    程序性记忆是一种技能记忆,指一个人对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的记忆。在程序性记忆中主要包括认知与动作技能两部分,它是经过个体由观察学习与实际操作练习而习得的记忆。

    从个体发展来看,个体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程序性记忆,如自幼学习的动作技能,写字、骑车等都是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其所学到的“如何按程序操作”的一切活动,长期贮存在记忆里,以后一旦需要,则可随时检索出来应用。程序性记忆有一个明显的特征:绝大多数不能言传,例如会骑自行车的人很难用言语来表达这种知识。

    程序性记忆是按一定程序习得的,其贮存后经久不忘,会骑自行车的人,以后二十年内不再练习也不会忘记,会弹钢琴的人也是如此。但程序性记忆在开始学习时较难,尤其是在刚学习后记忆检索的初期,必须受意识的支配,并清楚地意识到须按程序进行的活动。以后经过多次练习达到纯熟阶段,程序性记忆的检索就会成为自动方式进行,例如骑车者只须抬头向前看,而不须留意自己的手、脚动作。程序性知识是学校技能教育的内容之一。

    2、陈述性记忆(DECARATIVEMEMORY)

    陈述性记忆是一种事实记忆,是指一个人对事实性信息的记忆。例如人名、地名、名词解释以及定理、定律等均属于陈述性记忆。陈述性记忆的明显特征是可以言传,即在需要时可将记得的事实陈述出来。陈述性记忆又称之为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学校知识教育的重要内容。

    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在对学习的信息处理上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程序性记忆是在认知的同时还须参与活动,而陈述性记忆则偏重于认知。目前的研究认为,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分别贮存于大脑的不同部位,说明大脑在记忆贮存上存在着分区专司的功能。虽然在长时记忆的贮存上有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之分,但在用记忆表达于外显的知识时,两种记忆都是分工合作的。

    四、记忆术

    记忆术是记忆的窍门和方法,旨在促进人们记忆材料的一种程序。目前最流行而又取得公认的记忆技术是PQ4R法。

    PQ4R法的取名是下面所述学习材料应该遵循的6个步骤的英文缩写。

    1、预习(PREPARE):涉猎全章学习材料,以确定要控计的一些总课题。确定作为单元来阅读的各分段,把以下四个步骤应用在各分段上。

    2、提问(QUESTION):提出有关分段的问题。把各分段的标题改为适当的问句:例如一个分段标题是“信息在头脑中的贮存”,可改为:“何谓信息在头脑中的贮存?”或“贮存在头脑中的贮存”,可改为:“何谓信息在头脑中的贮存?”或“贮存在头脑中的信息是如何进行的”?等

    3、阅读(READ):仔细阅读各分段的内容,浓度回答自己对分段所拟定的问题。

    4、思考(REFLECTION):阅读时思考内容,力图予以理解,想出一些例子,把材料和自己脑中已有的经验联系起来。

    5、复述(REPEAT):学完一个分段后,浓度回忆其中所包含的知识,力图回答自己对本分段所提出的问题。如果不能充分回忆,就重新阅读记忆困难的部分。

    6、复习(REVIEW):学完全部材料后,默默回忆其中的要点,再次尝试去回答自己所提出的各个问题。

    这种学习和记忆材料有效的理由是,全部学习材料的安排都设计成便于间时学习,另外还可以使学习者了解材料是如何组织的。对材料进行良好的“主观上的组织”,是导致有效记忆的手段。

    对那些无意义联系的材料人为地赋予某咎逻辑意义或联想结构,也能提高记忆的效果,这些方法有:

    1、定位记忆法:将记忆项目与熟悉的地点位置相匹配,使地点位置作为恢复各个项目的线索。

    2、串联法:把单词或名称的第一个音节或字母串连起来组成一个单词。如美洲五大湖泊HURON、ONTARIO、MICHIGAN、ERIE、SUPERION的字头可以连成HOMES,记住后者就容易记住前者。

    3、形象控制法:使身心轻松舒适,头脑中出现过去或未来的良好形象或整体形象,以增加记忆。

    4、联想法:利用观念与形象的联想,将材料构成有意义联系的内容。例如马克思生于1818年,卒于1883年,就可以用“一爬一爬,一爬爬上山”来加强记忆。

    以上记忆术均带有一定的强化性质,因此还需要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运用才会收到更好的记忆效果。看小说就去翠微居cuiweiju.com欢迎阅读其他小说小说《心理学导论》,更多、更快、更全小说尽在翠微居www.cuiwe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