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念的免费下载:改革开放创伟业 科学发展铸辉煌----胜利油田改革开放30年回顾与展望-孔德鑫的blog-...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05:40:49

2008-11-23 | 改革开放创伟业 科学发展铸辉煌----胜利油田改革开放30年回顾与展望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以此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掀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上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壮怀激烈、惊天动地的活剧。30年来,中国人民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实现了我国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充满活力市场经济的转变,由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改革开放的转变,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胜利油田作为国有特大型骨干企业,经历和见证了这一伟大的社会改革实践,经受了洗礼和考验,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在胜利油田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回顾30年来油田改革开放的历程,总结30年来油田改革开放的成就和经验,展望油田美好发展前景,对于我们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推动“百年创新,百年胜利”愿景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为此,局政策研究室联合宣传部、经营管理部、经济开发研究院组成课题组,对油田改革开放30年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回顾与展望,并形成了该报告。
    
    一、胜利油田改革开放30年历程回顾
    
    回顾胜利油田30年改革开放历程,以国家改革开放的大趋势、大变革为背景,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以对油田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为标志,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1978~1989年,以产量大包干为主要特征的改革开放阶段。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土地承包、联产承包起步的。与之相对应,中国石油企业的改革开放也是从原油产量1亿吨大包干开始的。胜利油田作为首家试点单位,率先实行了产量包干,迈出了中国石油企业改革开放的第一步。1981年10月8日,国家经委、财政部和石油工业部联合发文,对胜利油田实行连续3年的产量包干试点。此后,又在1985年产量定额包干的基础上实行产量递增包干。可以说,这一时期胜利油田的改革开放主要是围绕完成产量包干任务展开的。
    在体制上,以钻井为龙头,实施大兵团联合作战。钻头不到,原油不冒,钻头打到哪里,生产建设就跟到哪里。形成了以钻井为先行、以勘探开发建设为主体、以生产生活后勤为依托的会战体制。农副业生产逐步兴起,公检法、文教卫生事业迅速壮大;1983年,以油田为基础,经国家批准成立了东营市。
    在机制上,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度集中向逐级放权转变。针对各二级单位的业务类型和生产经营特点,自上而下实行了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和承包制。于1985年、1987年先后两次在计划、经营、人事、资金使用、物资供应等36个方面对二级单位放权。经营管理基础工作受到重视,开始采用经济的办法管理企业,成立油田企业管理处,管理工作逐步纳入正轨。探索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推行民主管理。打破多年一贯制的劳动、人事、工资制度,探索和尝试新的用工形式、分配形式。为加快生产建设,多途径筹措外资和外汇贷款,从国外引进先进装备、技术,输送专业技术人员出国培训。1985年~1989年,胜利油田共利用外资20.6亿美元,建成1460万吨原油生产能力。
    大包干政策有效调动了油田干部职工增储上产的积极性,生产力得到解放,发展活力得到增强,相继组织了孤东、滨海、滨纯等新区会战,原油产量快速增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新高。1984年原油产量突破2000万吨,1987年突破3000万吨,1989年达到3335万吨,原油产量比1978年的1946万吨增长了近一倍。胜利油田的吸引力、向心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职工、家属队伍迅速发展到近40万人,油田的生产建设规模、队伍规模和配套规模迅猛发展,为油田持续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
    (二)1989~1998年,以市场化为主要特征的改革开放阶段。1989年国家发生了“六四”风波,改革开放进入调整期;1992年小平南巡发表重要讲话,同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国家改革开放进入全新时期。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石油工业部由国家部委变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胜利油田的改革开放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89年8月1日,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更名为胜利石油管理局,同年11月,油田召开纪念会战25周年大会,果断提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开发管理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标志着胜利油田会战体制结束。可以说,这一时期油田的改革开放,主要是围绕建立管理局体制、实施市场化经营需要而展开的。
    在体制上,对多年来会战型组织体系进行改造。按照核心层、紧密层、半紧密层或社会保障层的格局,对油田内部业务实行分类管理,分灶吃饭;解体二级层面和三级层面上的“小而全”,将办社会部分与生产经营分离、辅助生产队伍与主体队伍分离、多种经营与主营分离,实行专业化管理。培育和建立油田内部市场,陆续组建了勘探、开发、产能建设等十大专业市场,把生产经营活动纳入市场运行范畴。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稳定东部、发展西部,实现国际化经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战略部署,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积极探索多种所有制发展形式。1993年成立大明集团,1996年在深圳证券所上市,成为中国石油第一股;同年成立以难动用储量开发为主营业务的东胜公司,时称“东胜模式”,以灵活的体制机制为油气开发注入了新鲜活力。
    在机制上,探索建立油田内部纵横向之间新型经济关系,对二级单位实行模拟市场管理。进一步完善生产经营承包责任制,要求各二级单位资金自求平衡,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增强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动力和压力。二级单位之间由过去的配合、协作关系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甲乙方关系。单位内部实施项目管理,引入招投标机制,优化了生产组织运行。
    在决策部署上,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努力做到投资不增、成本不升,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原油产量连续9年保持在3000万吨以上。大力实行战略结构调整,提出并实施了“27281”工程。“27”即:“九五”期间年产原油2700万吨,“28”即:老区和新区分别增加可采储量8000万吨,“1”即:到2000年全局销售收入比1995年翻一番。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油田进入结构调整阶段,海上油田和稠油相继投入开发,油田持续稳定发展形势进一步好转。多种经营方兴未艾、异军突起,经济总量和队伍规模均占到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格局。外向型经济崭露头角,涌现出一批像井下作业公司、油建三公司、无杆泵公司等开拓国内外市场的劲旅;签订了新疆和田区块的承包合同,中标秘鲁塔拉拉油田六、七区块和土库曼斯坦压裂、修井项目,油田生存发展空间得到拓展。
    (三)1998~2007年,以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为主要特征的改革开放阶段。1998年按照“上下游、内外贸、产供销一体化”原则,国家对石油石化行业进行大重组,成立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1998年6月,胜利油田划归中石化管理。适应中石化打造境内外上市公司需要,围绕提升油田市场竞争力,调整资源配置,改造管理模式,强化经营管理,实施降本增效,对产业结构、组织结构、队伍结构进行“脱胎换骨式”改造,这一阶段是油田历史上调整变动最大的时期。
    在体制上,根据重组上市要求,油田资产、人员一分为二,将油气核心业务重组上市。2000年5月28日,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标志着胜利油田由过去的一个整体变为上市、存续两个法人实体。2006年,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变更为胜利油田分公司。为进一步突出主营业务,增强核心竞争力,先后对运输、物探、设计、作业等业务进行持续调整和重组。2001年实施协议解除劳动合同;2004年后,实施清理整顿、改制分流、移交办社会,对多种经营等非主营业务实行改制退出,将中小学等教育机构移交地方政府,并先后两次对油田及二级机关进行改革。2006年,集团公司在对油田进行解剖式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总体改革框架,计划用3~5年时间解决胜利油田作为传统国有企业存在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在油田上下造成了巨大震动。
    在机制上,以降本增效为主线,坚持走低成本发展之路。按照外部市场化、内部集约化要求,进一步细化管理、强化控制、规范操作。针对重组上市后管理局和分公司实际情况和业务特点,建立了内控成本、外闯市场的运行机制。支持和鼓励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单位全方位开拓国内外市场。对采油厂和社区等单位,建立以资产经营、目标成本控制为主的管理机制。大力推行项目管理、预算管理、ERP管理和物资集中采购管理。加强油田信息化建设,用信息化提升传统产业。全面推行HSE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和严格落实内控制度。大力加强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三支队伍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了油田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在决策部署上,从油田发展需要出发,确立了经济总量与经济运行质量有机统一、全面提升整体发展水平的发展思路。明确提出“油气当量重上3000万”的战略目标,油田整体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原油产量从1999年的2665万吨上升到2007年的2770万吨。外部市场得到大力拓展,经济总量占管理局经济的三分之一,在国内形成和巩固了以新疆、川东北为主的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市场,在国外先后进入了埃及、阿尔及利亚、伊朗、土库曼斯坦等国际石油市场,并由规模总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四)2007年至今,以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为主的改革开放阶段。以党的十七大为标志,油田进入改革开放新阶段。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的理念审视、指导油田工作,思想观念上实现“四个转变”,即:转变发展方针,做到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和谐;转变发展理念,把以人为本置于科学发展的核心位置;转变发展宗旨,把发展企业与贡献国家、奉献社会、造福职工有机统一起来;转变发展方式,由粗放式经营、粗放型管理向尊重规律、讲究科学、集约高效、精细管理、依法办事转变。提出了“百年创新,百年胜利”的愿景目标和“油气产量稳定、工作量稳定、职工队伍稳定,确保安全、清洁生产”的阶段性目标。大力实施资源、市场、可持续三大战略,努力推动改革、管理、科技三大创新,着力推动党建、队伍建设、和谐文化、民生、环境建设五大和谐工程,更加注重油田改革与国情、社情、油情的结合,更加注重发展速度、改革力度与职工群众可承受程度的协调统一,坚持国有企业改革的大方向不动摇、坚持改革的决心不动摇、坚持改革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动摇,更加注重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油田进入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新阶段。
    
    二、胜利油田改革开放30年变化和成就
    
    1978年以来,胜利油田走过了30年改革开放历程,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胜利油田走过的30年,是思想观念大解放、生产力大发展的30年,是开拓进取、从胜利走向新的更大胜利的30年,是几十万胜利人英勇拼搏、无私奉献,不断实现创新和超越的30年。
    (一)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干部职工的思想空前解放,观念不断更新,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尊重科学、发奋进取已成为当代胜利人精神状态的主流,发展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深入人心,大局意识、自主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普遍增强,并呈现出务实、多元倾向。在发展理念上,油田广大职工既注重个人能力提高和个人价值实现,又注重团结协作,共同成就事业。自觉把个人命运、兴衰、得失与油田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仅具有强烈的“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且积极投身油田改革发展伟大实践,把促进油田兴旺发展作为毕生的追求,并在促进油田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中实现自身的最大价值。在发展方式上,自觉克服计划经济体制下不惜成本、不计代价的行为方式,实现了由过去会战型组织管理到市场竞争经营主体的转变,由单纯追求规模、速度,逐步转变为规模、速度、质量、效益的协调统一,更加注重内部挖潜、内涵发展、持续发展;实现了由大一统、关起门来过日子的封闭、半封闭状态到全方位走出去的转变,注重与地方经济、区域经济的融合与协调,注重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注重立足胜利、发展胜利,跳出胜利、发展胜利;实现了从与天斗、与地斗到人与自然和谐,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注重工作、生产、生活环境改善的转变。在经营管理理念上,依法管理、依法治企的理念愈加深入人心,制度理念日益增强,各项工作日趋科学、规范。特别是在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人们逐步从大锅饭、铁饭碗、平均主义束缚中解脱出来,竞争观念日益增强,岗位靠竞争,收入凭贡献,越来越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和认可。
    (二)油气主业持续发展。生产经营进入快速发展轨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营收入由1978年的20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1099亿元,增长近54倍,年均增长14.82%;上缴利税由12.47亿元增长到683亿元,增长54倍,年均增长14.8%;固定资产由26.32亿元上升到1951亿元,增长近73倍。油田勘探开发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勘探开发区域实现了由黄河南到黄河北、陆地到海上、东部到西部、国内到国外四大跨越,探矿权面积由最初的几千平方千米增加到2007年的6.3万平方千米;含油面积由1978年的763.78平方千米,增加到2007年的2661.78平方千米;发现油气田由1978年的50个增加到现在的75个,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由11.08亿吨增长到47.2亿吨,增长326%;1983年以来,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连续25年超亿吨;2003年以来,连续5年实现三级储量超亿吨。原油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从1987年到1995年原油产量连续9年保持在3000万吨以上;从1998年到2007年连续10年原油产量保持在2700万吨左右。1978年以来,累计生产原油8.05亿吨,占全国同期原油产量的五分之一以上。管理局经济持续发展,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主营业务趋于精干,核心竞争力日益增强,物探、钻井、测录井、作业、油建等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发供电、供水、建工、运输等生产保障能力显著提高,社区物业、文教卫生等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三)体制机制有序变动。1978年以来,油田管理体制先后经历了两次大的变化。一是结束会战体制,成立了管理局体制,1989年8月成立了胜利石油管理局;二是油气核心业务重组上市,2000年5月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挂牌,2006年变更为胜利油田分公司,形成了管理局与分公司两个法人实体,突出了油气核心业务和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业务,增强了管理局和分公司各业务板块的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
    在经营机制上,成功地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全方位构建以市场运作为基础,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相结合,外部市场化、内部集约化的运作机制,增强了发展活力与动力。激励与约束、管理手段与控制手段向着综合和现代化方向发展,建立健全了盈亏风险预警机制、经营业绩问责制和责任追溯制度,经营行为日趋规范,考核兑现力度不断加大,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不断加强。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推行竞争上岗和岗位工资制度,初步建立了岗位能上能下、工资能升能降的劳动人事制度,油田活力显著增强。
    (四)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在立足胜利、发展胜利的基础上,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外向型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既“引进来”,又“走出去”。由初期的引进技术产品为主,扩展到在国内外市场上,在装备、技术、产品、管理、人才、队伍等各方面与国内外同行同台竞技。坚持“跳出胜利发展胜利”,大力拓展生存发展空间,从输出劳务到输出产品和技术,从施工作业到承包区块,生存发展空间由东部拓展到西部,由石油石化市场拓展到社会市场,由国内市场拓展到国际市场。对外创收水平持续增强,由1993年的1.4亿元猛增到2007年的80亿元,增长57倍;外闯市场单位由最初的几家增加到目前的26家,人数由当初的每年几百人次增加到目前的1.3万多人次,足迹遍及国内28个省市、30个油田行业市场和社会市场,先后开拓了埃及、阿尔及利亚、伊朗、土库曼斯坦等12个国家的石油行业市场。
    (五)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围绕服务油田勘探开发建设,努力探索勘探开发规律,大力实施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创造了一系列符合胜利油田实际、具有胜利特色的勘探开发理论和技术,为促进油田勘探开发建设提供了强力支撑。勘探上,主要形成了以渤海湾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区地质勘探理论、陆相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断陷盆地潜山多样性理论为主的勘探理论体系,其中,复式油气区和隐蔽油气藏找油理论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等奖励。开发上,主要形成了以陆相水驱油藏剩余油富集区理论体系和“聚合物加合增效”理论、低渗透油藏开发基础理论为主的开发理论体系。工程技术上,主要形成了复式油气区、陆相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配套技术系列,精细油藏描述、高含水油田水驱提高采收率、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稠油开发、气体钻井、鱼骨状分支水平井、滩海石油工程、采油工程等具有胜利特色的十大配套技术。
    1978年以来,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6229项,其中102项获国家科技奖励,596项获省部级奖励。目前,油田科技进步贡献率63%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90%以上,科技增油300万吨/年以上。培养造就了一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心怿为代表的专家人才队伍。目前,全油田共有教授级职称191人,副高级职称7364人,中级职称22555人,初级及以下职称18752人。
    (六)经营管理水平持续提升。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管理手段不断创新,科学管理、精细管理、依法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体系,靠制度管人、管钱、管物、管事,促进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坚持以人为本,把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作为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根本举措。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建立源头预防、过程控制、事后监督防控管理体系。在继承和发扬“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先进管理理论、经验和成果,大力推行质量管理、HSE管理、ERP管理,用信息化、现代化持续提升油田管理水平。管理方式变粗放为精细,基础工作不断加强,油田经营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七)生活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努力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让职工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职工收入由改革开放初期年人均747元,增长到2007年的年人均36402元,增长48.7倍。居住环境显著改善,由改革开放前的简易房、干打垒、砖瓦房,到住进楼房,现住宅总量18万套,建成居民小区176个,省部级以上达标住宅小区85个。矿区绿化覆盖率由改革开放初的不足2%上升到现在的19.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8平方米。医疗卫生不断发展,传染病发病率、职业病患病率持续下降;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职工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职工就医、子女上学条件持续改善。职工子女就业、协解人员再就业得到有效解决,建立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和失业等5大社会保险,油田22万余名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有了基本社会保障。在全油田形成了基本社会保障、油田帮扶救助、职工互助、慈善机构捐助多措并举的保障体系,实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八)企业文化建设方兴未艾。把塑造胜利精神、建设企业文化,作为鼓舞士气、凝聚力量、促进油田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培养形成了闻油则喜、为油而战,以油为业、艰苦奋斗的石油情结和可贵精神。上世纪九十年代总结形成了以“坚定不移的政治信念,以国为重的主人意识,以苦为荣的奉献精神,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为主要内容的胜利精神。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又进一步升华形成了以“从创业走向创新,从胜利走向胜利”为核心内容的新时期胜利精神。近年来又发展形成了“共建百年胜利、共创和谐油田、共享美好生活”的共建共享理念,进一步丰富发展了胜利文化内涵。胜利精神和胜利文化已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胜利人建设胜利、发展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胜利油田多次被授予“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十佳单位”、山东省首批“企业文化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并荣获2007年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特殊贡献奖。
    (九)职工队伍素质显著提高。针对油田点多线长面广、地理位置偏僻荒凉、工作生活环境艰苦的实际,始终把建设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作为促进油田发展的根本来抓。从油田发展实际需要出发,大力加强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了三支人才队伍序列。高度重视“三基”工作,大力加强基层建设。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和创建学习型团队为重点,探索形成了完善的基层创建体系。目前,全油田已建成达标基层队3290个、优秀队759个、行业一强327个、名牌队311个。涌现出了“铁人式的好工人”王为民、“新时期青年的楷模”刘汝山、“新时代青年创业者”国梁、“新时代劳动者的旗帜”陈景世、“新时期油田常员领导干部楷模”李进龙、“新时期胜利人的楷模”代旭升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培养造就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胜利铁军队伍。
    (十)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卓有成效。继承和发扬胜利油田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加强和改善油田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油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顺应时代发展和内外部环境条件变化,不断改进和创新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狠抓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油田各级领导班子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经营管理水平、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显著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员队伍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油田党员总数达到90688人。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紧密结合职工队伍实际,深入进行形势任务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法制教育,扎实开展“学、讲、做”、“爱、做、比”、“思想作风建设年”、“凝心聚力促发展、深入群众促和谐”等主题活动。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增强,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有效,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了油田发展,保持了一方稳定。
    
    三、胜利油田改革开放30年基本经验
    
    在30年改革开放进程中,胜利人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创新,积累和形成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既是胜利油田改革开放30年的理性思考和总结,更是胜利人心血和智慧的结晶,也是对今后的昭示和启迪。
    (一)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一切从油田实际出发。改革开放是一项伟大创举,没有成功的模式和经验可资借鉴,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创新实践,摸着石头过河;需要我们善于从胜利油田实际出发,吃透上情和下情,把握国情和企情,把上级精神与油田实际紧密结合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胜利油田作为国有特大型企业,不论内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油气生产始终是我们的主业,为国家多生产油气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作为资源采掘业,油田具有生产规模上的集团性、油气田布局上的分散性、产品销售的专控性、勘探开发的风险性、原油生产的递减性等特点。作为独立工矿区,油田还具有点多线长面广、城乡兼有、工农关系、油地关系复杂和特有的石油文化背景等特点。这些历史和现实情况就是胜利油田最大的“实际”,就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干事情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我们石油行业的政策之所以有别于其他行业,其关键便在于此。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脱离油田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够取得事业的发展和胜利,否则,就会遭受挫折,甚至出现失误。同时,胜利油田的情况又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把握本质,适时作出调整,才能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和相关政策措施的可操作性及适用性,保证改革开放在正确轨道上前进。我们的改革开放政策之所以在不同时期作出相应的修正和调整,其关键亦在于此。
    (二)必须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把促进油田发展放在首要位置。经济效益是任何企业都必须讲究和追求的,离开经济效益,企业就不能生存,更谈不上发展。发展是解决油田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凝聚人心和力量的根本方法与途径。改革开放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是手段,促进发展是目的。发展的难点就是改革的重点,改革开放必须把促进油田发展放在首位。否则,就会使错劲,甚至使反劲,变成“瞎折腾”、“穷折腾”、“折腾穷”。改革开放30年来,胜利油田始终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把破除影响和制约油田发展的桎梏、瓶颈作为改革开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理顺管理体制,转换经营机制,调整经济结构,使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促进发展,提升效益。
    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油田发展对于改革开放有着不同的要求。改革开放初期,各项政策、措施的着力点主要是划小核算单位,责权利下沉,激活每个细胞,充分调动油田各个层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了生产经营发展。在市场化经营阶段,各项政策措施的着力点主要是理顺各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运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市场主体最佳效应。在全面提升市场竞争能力阶段,各项政策措施的着力点主要是树立全球视野、实施跨国经营,整合集中优势资源,退出放活非优势资源,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博弈和竞争。在目前科学发展阶段,适时提出了“百年创新、百年胜利”、“三稳一保”等阶段性目标和愿景目标。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采取节能减排、降本增效、挖潜增效等措施,使改革开放既考虑当前,又重视长远;既向内挖潜,又向外扩张;既重视油气生产经济技术指标的进步,又重视生存发展环境的好转;既重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又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可以说,油田改革开放始终是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油田又好又快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进行的,每一项改革开放举措,都对促进油田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必须坚持正确的经营宗旨,履行好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胜利油田是我国第二大油田,中石化第一大企业,拥有上千亿产值,近50万职工家属,地位可谓举足轻重,作用和贡献可谓有目共睹。从一定程度上讲,胜利油田不仅是我们国家经济上的台柱子,也是政治上的台柱子,同时又是区域经济社会的台柱子。胜利油田的前途和命运始终是与国家能源安全、经济安全、政治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始终是与石油石化工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始终是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为国有特大型企业,其经济责任主要是为国家更好更多地生产油气,做到大企业有大作为,大企业做大贡献;其政治责任主要是保证国家能源和经济安全,维护、发展、实现好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保持油田大局稳定;其社会责任主要是在油田发展过程中,处理好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等方面的关系。
    改革开放30年来,胜利油田不仅是原油生产的主力军,而且很好地履行了三大责任。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对石油工业实行1亿吨产量大包干,胜利油田成为第一家试点企业。在国家投入严重不足、资金调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油田坚持从大局出发,拿出产量大包干形成的积累用于油田生产建设和城乡工农两利建设,不仅使油田生产得以快速发展,而且使城乡“一穷二白”的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在市场化经营的过程中,国家对原油销售实行价格控制,对油田所需物资实行市场化采购,油田努力克服支出受市场抬升、产出受计划调控矛盾给生产经营带来的巨大压力,一方面坚持眼睛向内、挖潜增效、走内涵发展之路;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油田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为繁荣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形势下,油田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努力实现安全生产、清洁生产,积极履行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无论是重组上市、国际化经营,还是探索油田存续经济生存发展路径,无论是清理整顿、改制分流,还是科学发展、构建和谐,胜利油田都坚持做到了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统一,对国家负责与对地方负责的统一,促进了油田发展,保持了油田大局稳定,同时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让职工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职工群众是油田生产经营的主体,也是油田改革开放的主体,油田改革开放的实践及创造的伟大业绩来自于广大职工群众,归功于广大职工群众。在30年改革开放实践中,油田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挖掘职工群众的巨大潜力,充分尊重职工群众的首创精神,对职工群众的创新活动和创新实践及时进行总结,在油田层面进行推行。改革开放不同时期涌现出的钻井单井承包、作业队与采油队联产承包、加工行业计件工资、运输单车承包、油建项目法施工以及东胜管理和经营模式等,都是基层职工群众的创举。
    从一定意义上说,改革开放也是一种利益关系调整,涉及到广大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对职工群众利益的态度,决定了职工群众对改革开放的态度。油田坚持从维护、发展、实现好广大职工群众利益出发,尊重广大职工群众的意愿和选择,真心实意依靠职工群众搞改革,每一项重大改革措施的出台,每一项事关油田发展和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都要广泛征求职工群众意见,使广大职工群众既有知情权,更有参与权,在充分认识改革、了解改革和理解改革的基础上积极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坚持民主、公开原则,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让广大职工群众参政、议政,参与决策。
    把共建共享作为油田改革发展的核心理念,让职工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关心职工生活、不断改善住房条件和工作生活环境、妥善安置子女就业、帮扶救助弱势群体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针对各种利益群体关系趋于复杂、利益诉求不断提高的状况,油田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尊重历史,面对现实,妥善处理不同群体利益关系,共建和谐油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全面完成了生产经营任务,促进了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保持了大局稳定。
    (五)必须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为油田改革开放提供政治保障。改革开放是党领导下的伟大实践,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特别是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情况下,面对改革开放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油田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为油田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坚持企业党组织执政基础的地位不动摇,把加强油田各级党组织建设作为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要务来抓,围绕“推动油田发展,服务职工群众”,狠抓各级党组织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不动摇,讲政治,顾大局,始终与党中央和上级党组、党委保持高度一致,担负起应有的职责和使命。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不动摇,积极探索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油田职工干部、人才管理的新形式、新方法、新途径,形成具有胜利特色的良性机制。坚持“支部建在连上”不动摇,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油田职工队伍的流动性不断加大,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坚持作到了队伍走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坚持党建与生产经营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做到同频共振、共同发展。随着离退休、协解等非在职党员的增加,创建了党员服务社、流动党支部,使党员始终生活在组织之中,既感受到组织温暖,又便于发挥作用。
    继承和发扬油田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从油田生产经营和职工队伍实际出发,坚持“抓生产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生产出发”,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加强教育引导,努力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力量,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大力营造心齐、气顺、劲足、家和的良好氛围,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把胜利油田的事情办好,不断开创油田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六)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始终把握改革开放的科学性和协调性。改革开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认识和把握其自身规律,做到统筹兼顾、总体协调,就能够使我们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减少困惑、保持清醒、少走弯路。
    油田改革开放历程上具有一脉相承性。历史是继承的,现实是延续的。回顾改革开放30年,胜利油田的发展道路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经过历代石油人在不断探索中一步一步扎扎实实走过来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前一代人把油田的产量上去了,我们就要把质量搞上去;前一代人把规模上去了,我们就要把效益搞上去;前一代人把速度上去了,我们就要把可持续搞上去。总之,前辈的创业、创造和探索是我们现实发展的基础,而我们现在的努力也必将成为后人前进的基石。发展是这样,改革开放也是这样。当初产量大包干政策向当前经济责任制的演变,劳动人事用工政策上的一系列变化,这些改革的实践也使我们体会到,每一项改革开放举措都有其生命周期和历史局限性,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个模式管到底。一项新改革开放举措的推出,既有对过去的修正,又有对改革开放的延续和新的拓展,既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又具有相互之间的一脉相承性。
    油田改革开放推动上具有循序渐进性。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按照机制加快转换、体制有序变动、结构趋向合理、大局保持稳定的原则进行总体把握,坚持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先试点后推广的推进策略,从最容易的改,从见效快、见效大的环节入手,推出一项、见效一项、巩固一项,逐步将胜利油田改革开放进程一步一步推向深层次。同时,坚持回头看的原则,对已经完成的改革开放措施适时进行后评估,经过实践检验是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研究解决,认真细致地在汲取教训中校正改革开放的方向,持续不断地在改进中提升改革开放水平。正是因为这样,在3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我们才得以取得丰硕成果。在实施市场化经营进程中,积极不冒进、稳妥不消极,对存续与上市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等,打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又一个桎梏,逐步深化了对市场经济的认识,逐步清晰了各行各业在市场中的发展定位。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开放需要迈向更高层次,无论是其复杂性还是其艰巨性都大为增强,但不管情况如何变化,其循序渐进的方法必须始终如一地掌握和推行。
    油田改革开放举措上具有协调性。改革开放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既要考虑改革措施之间的配套协调性,也要要考虑同周边环境的协调性,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油田发展和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3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改革开放部署上的配套联动、整体推进格局,确保每一项改革开放措施的有效性。坚决做到机制与体制配套,整体改革与单项改革配套,机关改革与基层改革配套,改革措施与建立稳定机制配套。特别是涉及到人员变化的改革,都是按照先开渠后放水、先腾岗后安置的配套原则进行,确保了改革调整的顺利实施。我们时刻关注国家、区域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稳定给我们带来的影响,与之同频共振,协调互动。在社会市场十分发达的条件下,改革职工福利制度,由过去的以实物分配为主转向货币化分配为主,并逐步实现暗补变明补。在市场化进程中,充分考虑社会承载能力,对待子女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等社会性问题,尽可能地自行解决,使油田改革开放进程始终与环境相协调、与社会同发展。我们始终注重把握“破旧”和“立新”的关系,立足于立新,适时、大胆地破旧,从而不断消除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健全适应油田发展需要的新体制新机制。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注重协调配合,不失时机地实现改革的重点突破。我们始终努力推动改革与开放措施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当外部市场形成规模时,我们适时调整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不断扩大开放。在我们面临的一些触及深层利益关系、配套性强、风险比较大的改革时,我们充分考虑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方面的影响,做到调整节奏、统筹协调、整体推进。
    
    四、胜利油田改革开放前景展望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一定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开创胜利油田改革发展新局面。
    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最强音依然是解放思想。新一轮思想解放是推进改革开放内在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正确选择,对于油田实现“三稳一保”和“百年创新、百年胜利”的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其领域和重点也有所不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思想解放,重点是突破发展的禁区和障碍,着力解决要不要发展的问题;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的思想解放,着力解决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这次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思想解放,着力解决的是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问题。在新一轮思想解放中,必须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努力改变主观方面的“不适应”,破除客观方面的“不符合”,不断开拓解放思想、科学发展的新境界。要克服“物本”发展的旧观念,牢固确立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新理念;要克服孤立发展的旧观念,牢固确立经济增长与结构优化、效率提升、民生改善、环境友好等方面相统一的新理念;要克服狭隘的开放发展旧观念,牢固树立具有超前眼光,拥有全球视野,推动内源型经济增长向内源型与外源型共同增长的新理念;要克服拼资源、拼能耗的旧观念,牢固确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新理念。通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真正把油田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引导到科学发展轨道上来。
    新一轮改革开放的主题词是科学发展。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全面发展的观念、协调发展的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努力破除影响和制约油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解决油田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把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推进“三稳一保”阶段性目标和“百年创新,百年胜利”的愿景目标实现结合起来。大力实施资源战略,进一步打牢油田发展基础;大力实施市场战略,促进经济总量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大力实施可持续战略,保证安全生产、清洁生产,建设绿色生态油田。促进胜利油田高水平、高效益、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路径是创新。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活力之源,也是改革开放的应有之义。要围绕胜利油田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方向,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创新力度,增强油田发展活力与动力。进一步推进管理创新,加大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力度,创新思路,创新机制,创新方式方法,提升油田整体发展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围绕提高储量动用率和采收率两大主题,针对油气勘探开发、石油工程等领域面临的难题,强化基础理论、关键技术攻关研究,加大先导试验力度,力争实现勘探开发接替技术的重大突破,为油田持续有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大力营造激励创新、鼓励探索、允许失败、不怕失败的良好氛围,制定和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保护、引导、发挥好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创新的激情永在,创新的源泉涌流,为油田改革开放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活力。
    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目标是和谐。构建和谐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油田改革发展的目标所在。想问题、办事情必须着眼于油田实际,通盘考虑职工群众和各个群体的利益、妥善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利益关系,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辩证关系,妥善处理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三者的依存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真心实意关心爱护职工群众,努力营造心情舒畅、积极向上、心齐气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大力实施和谐工程,按照“推动企业发展,服务职工群众”的要求,着力抓好党的建设;围绕提升素质、提高技能、恪守职责、干事创业,着力抓好队伍建设;以“共创百年胜利,共建和谐油田,共享美好生活”为主导,着力抓好和谐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心系职工群众,着力抓好民生建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着力抓好和谐环境建设,保持职工队伍、油田大局和谐稳定,促进油田和谐发展。
    改革开放30年,胜利人顽强拼搏、为国奉献;改革开放30年,胜利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改革开放30年,胜利人彰显胜利精神、树立胜利形象、创造辉煌业绩。回顾过去,我们心潮澎湃,感到自豪和骄傲,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充满力量和自信。在今后的征途上,我们一定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向着“百年创新、百年胜利”的愿景目标阔步前进,为创造胜利油田更加美好的未来努力奋斗! 
                           局政策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