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角遇到爱作文800字:太極拳十大捶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06:37:53
  太極拳十大捶解

 

作者:王志遠

 

清代萬本《太極指掌捶手解》一文說:“五指權裏,其背爲捶。”權者“卷”或“蜷”也,即向裏蜷曲的意思。所以五指向裏收攏蜷曲團握,即爲捶。捶即是拳頭之拳,爲名詞。太極拳的拳形爲四平拳,即拳的四維均須平整。其蜷曲成拳的形式爲:以中指領先,四指並攏蜷曲,指尖微微觸貼掌心,然後將拇指輕輕蓋壓於中指中節,慢慢攥攏,團握形成四平拳。因太極拳乃柔中寓剛,綿裏藏針之術,不以剛硬爲能,所以握拳不宜緊實,外形似緊非緊,內則大松,以松柔爲好。但雖爲松握,須有團聚之意,使之有分之不開,擊之不散的作用。握拳時,拳背與前臂齊平,腕骨正直,腕背自然伸直,不可歪曲,不可內拗或外凸,形成戳拳。所謂戳拳者,腕骨不正,握拳不順,腕骨不松,尺(骨)橈(骨)彆扭,形如印戳,這樣的拳頭不可用也。只有四平拳,才能運腕利活,節力均平,淺輕而堅,掣打勁利。

 

《太極指掌捶手解》又說:“如其用者……打,捶也。”則“捶”是拳擊的意思了,爲動詞。“捶”有“搬攔”,有“指襠”,有“肘底”,有“撇身”。四捶之外有“覆捶”,覆捶即爲“栽捶”,是爲五捶。《太極指掌捶手解》又說:“其次,……有‘通山捶’、‘葉下捶’、‘背反捶’、‘勢分捶’、‘卷挫捶’。”有人認爲前者是按勢式而命名,後者是按形象性質而命名,兩者是一一對應的,這種說法恰當與否,有待商榷。如前者之“覆捶”即“栽捶”,就是按形象而命名的。若一定要說一一對應,則應該搬攔捶對通山捶,指襠捶對勢分捶,肘底看捶對葉下捶,撇身捶對背反捶,栽捶對卷挫捶,則似乎與前論之對稍有不合。現將以“捶”字命名的太極“五捶”斟解如下:

 

一、搬攔捶

 

搬攔捶又叫“扳攔捶”,武式太極拳作“搬攬捶”,僅一字之差,陳式作“掩手肱捶”。,陳式二路另有“搬攔捶”,拳式雖全然不同,但“搬攔”二字有假借關係。楊、孫式則均作“進步搬攔捶”。此捶名列“太極五捶”之首,可見是一招極爲兇狠的招勢。從拳勢的名稱可看出,該勢的技擊特點是一搬二攔三捶,三招連環著法加進步。三著連環,環環緊扣,一氣呵成,瞬間出擊,防不勝防。“進步”是連續的,以適應搬攔捶掄臂搬化、護中攔截和遠拳捶擊,以及一打就是三下的技擊步法的需要。拳諺說:“拳打攏,棍打開。”散手對打,兩人原本相距不遠,加上“遠拳、近肘、貼身靠”的尺度規律,如用拳進步太深,反而難於發揮“捶”擊的力量,甚至發生兩人相撞的現象。這就是搬攔捶勢的進步安排成一步半的原因。其連續進步,要在松腰落胯、提襠沈勁的前提下,由腰胯的虛實變化轉換,來帶動手足上下相隨地協調運動,做到邁步如貓行。整個的動作過程保持立身中正安舒和處處圓滿。

 

搬攔捶之“搬”,系腰臂連運,化中有打,搬開之謂。有拳面向下之“俯腕搬”,簡稱“俯搬”;有拳面向上之“仰腕搬”,簡稱“仰搬”,因仰搬是以拳背搬之,所以亦有稱“拳背搬”;俯仰之間,反腕而成,因而又稱“翻腕搬”。“搬”的作用,是以我之腕臂順勢搬動引化對方進攻我之來拳,引出對方的反作用力,爲“攔”做準備,所以“搬”時,不可只動手不動腰。不用腰來帶動搬,是“搬”化不掉來拳的。“搬”的動作過程必須完整,動作高度也要恰到好處,也不宜太遠,做到肘不離肋。正確的搬動高度應與肩同高。

 

搬攔捶之“攔”,臂隨腰出,追、封、截、打,攔截之謂。“搬攔”均是短打拳法中近距離的攻防兼備動作,能“搬”則“搬”之,將對方搬出。不能“搬”,則在引出對方反作用力的同時,趁機以“攔手”,攔截格開對方具有向外抵抗性的手臂,迫使其“正門”大開,暴露胸脅,爲我乘虛捶擊,攻其中路,重創對手創造條件。

 

搬攔捶之“捶”,進步跟上,順勢擊拳,捶擊之謂。其出拳、收掌、弓腿要一氣呵成。動作失調,拳勢也就散亂。出拳捶擊亦不宜直臂遠伸,出拳太過,易失重心,勁力也會僵澀中斷;出拳亦不宜過高,過高易落空,宜在心窩胸肋間。

 

《太極拳體用全訣》說:“太極五捶吾爲先,四肢隨腰勁連綿;進步搬攔捶胸脅,搬攔得法顯神奇。”李亦佘傳抄的《各勢白話歌》說:“搬攔捶兒打胸前”。吳孟俠《楊式太極拳九訣·全體大用訣》說:“進步搬攔肋下使”。可見“搬攔”雖是短打拳法中攻防兼備的動作,但在三著中還是處於從屬地位,是爲最後的“捶”擊,重創敵人服務的。而“捶”,必須在“搬攔得法”,引出對方頂抗性的反作用力,正門洞開,胸脅暴露的情況下,才能充分發揮“捶”之犀利的前沖直擊作用。搬攔捶一式,搬攔爲輔,捶爲主,而妙在搬攔。三著貫串,方顯神奇。

 

搬攔捶一式在太極拳的套路中都是拗步沖捶的,而太極散手對打的套路中,搬攔捶的順步沖捶卻屢見不鮮。其定式與扇通背之定式完全一致,只是以拳代掌罷了。因“扇通背”又名“三通背”或“山通背”。“山通”與“通山”是一致的,所以“搬攔捶”應該與“通山捶”對應。而太極散手無論順、拗搬攔捶之上體與戚繼光《紀效新書·拳經捷要篇》的當頭炮勢之上體完全一致。當頭炮勢口訣爲“當頭炮勢沖人怕,進步虎直攛兩拳。”所以搬攔捶與當頭炮勢的沖捶,即是直拳。直拳作爲最基本的進攻拳法,始終是我國散手技術,也是太極技藝的最有效的技法。只是由於太極拳崇尚“曲中求直”,故搬攔捶雖爲直拳而宜稍曲,勁以曲蓄,直以發放,以示爲他派直拳之區別。遺憾的是“直拳”一直被視爲西方“拳擊”的專利,是一種泊來品,而被我國武術界所排斥,尤其因其“直”而被太極拳界一些不甚了了的太極拳家所鄙視。

 

二、肘底看捶

 

《太極拳體用全訣》說:“劃圈抹輕轉化敵攻,掤托纏黏斷其根;拳藏肘底伺機勢,乘隙一捶定乾坤。”說明肘底看捶勢的成形是兩手劃圈抹轉,左手仰掌經右臂裏側穿出向前探撲,輕盈如一葉,而右掌沿左前臂尺骨下蓋,隨蓋隨握拳,拳眼向上,拳心向裏,貼置於左肘下,猶如一桃藏于葉底,故又名“葉底藏桃”,所以肘底(看)捶應該對應“葉下捶”。

 

《各勢白話歌》說:“肘底看捶打腰問”,《全體大用訣》說:“肘底看捶護中手”,《太極拳體用全訣》說:“肘底看捶纏繞黏,乘隙一拳莫失機。”充分說明了“肘底看捶”式的體用。寓用拳看守於肘底,以靜待動,伺機乘隙,蓄而後發之義。以拳橫撇敵之胸脅、腰等中部爲主,兼或乘隙捶擊腹、襠等下部,或直沖頭面上部,乃太極“五捶”之一,因其兇險而要謹思慎用。

 

“肘底看捶”式之“看”,不是五官眼睛的視看,而是技擊術防守之一法,就是看守對方的動靜、蓄勢待發的意思,是指手法、腿法而言。俗說“看手”“看腿”或“看劍”,就是準備以手、腿或劍擊人。有拳家曲解爲“眼看肘底之拳”,那就大謬不然矣。楊式也有簡稱“肘底捶”的,吳式、孫式名“肘底看捶”,陳式、武式名“肘底捶”。其實“看”字既不能簡,也不能少的。“看”之一字,寓以靜待動之勢,寄伺機乘隙,蓄勢待發之態,氣勢呼之欲出,有畫龍點睛的作用。“看”字一簡略,氣象頓挫,形勢全無,索然無味。“看”字是萬萬少不得的。

 

三、撇身捶

 

“撇身捶”,轉身橫拳撇擊對方身體,故名。楊式、吳式太極拳有“轉身撇身捶”或“翻身撇身捶”,孫式、武式太極拳無此式,陳式太極拳一路有“披身捶”,二路有“庇身捶”和“撇身捶”,而內容、功能與楊式、吳式已大爲不同。因“撇身捶”是應敵身後襲擊的攻防法,轉身反背,右手握拳,橫臂頂肘,掄臂撇捶,疊勁暗采;左掌豎落切格,迎面探撲,兩手隨腰裏外翻轉,纏繞連環撇擊,所以又名“背反捶”。故“撇身捶”應該對應“背反捶”。又“撇身捶”,因其兩臂隨身法運作似翻筋斗,故亦稱之爲“筋斗捶”。

 

“撇身捶”是以“捶”命名的“五捶”之一。《太極拳體用全訣》說:“撇身捶掌連環劈,掌撲頭面捶撇脅;弓步如箭勁透脊,側身擊敵如霹靂。”說明撇身捶是太極拳的主要發勁動作,其特點是右拳左掌反側陰陽,連環撇捶撲擊,下盤配以進攻性的弓箭步,勁起腳跟,襠中上翻,經脊透背,貫通於拳掌,向前直擊,勁長而意遠。“前去之中,必有後撐”,腰脊命門須有後撐之意,以期獲得穩定重心,支撐八面而穩固厚重的效果。

 

《全體大用訣》說:“撇身捶打閃化式,橫身前進著法成。”說明撇身捶應敵身後,是化中有攻,攻中有化的著法。其體用視兩手臂猶如二節棍,腕肘間前臂與肘肩間後臂各爲一節,以肘爲軸,搶臂撇拳,疊勁暗采爲化,而化中有攻;以掌迎面撲擊爲攻,而攻中有豎落切格之化;側身閃化,橫身前進,撇撲相連,拳掌連環,變化多端,使敵眼花失措矣。且使用起來,頂肘、撇捶、撲掌,十分靈便而犀利。上可撇撲敵之頭面,中可頂肘、橫撇敵之胸肋,下可撇擊敵之腹襠,敵之上中下盡在其掃描掌控之中而難以逃遁。

 

據曾昭然博士著述,楊澄甫先師早年教人,撇身捶一式,皆以左掌置左額上,晚年在穗教人左掌則置胸前。他嘗詢其故,承答此式著重在右肘,左掌目的在采敵手而已,故其位置高低皆可,惟提高可顯威勢,放低則切實用耳。陳微明及曾照然等皆循其舊,以左掌置左額角上(見曾著《太極拳全書》,友聯出版有限公司1960年3月初版)。

 

四、栽捶

 

栽捶,顧名思義是用拳從上向下栽擊,其狀如將秧苗等植物栽入土中。此式由於步法與上勢相連而進步,所以楊式、吳式太極拳均作“進步栽捶”,如依單勢而論,實爲“上步”,故楊澄甫弟子曾昭然等命名此式爲“上步栽捶”,亦通。武、孫式均作“踐步打捶”,陳式作“擊地捶”。原義爲我將敵蹬倒,即連步趕上,一足踩胸,一拳擊腹,故須擊拳擊及地。現爲摟後捶擊敵腰間或腳脛,則不必擊及地,但仍須折腰挫身前俯,故又名“卷挫捶”。所以栽捶對應的應該是“卷挫捶”。

 

太極拳注重立身中正,上體折腰挫身前俯的動作是不多的,栽捶是其中之一,這就提出了“立身中正,中正不偏”和“神自然得中,中正之偏”的命題。綜觀太極拳的整體全局,從體用的角度來看是必須立身中正,中正不偏的,但個別勢式,因進擊敵下路的客觀需要,有時彎腰幅度不大,只要保持百會、中極、會陰一氣貫通,堅守中土,內勁中正不偏的原則,“神自然得中,中正之偏”也還是允許的。僅以太極拳冠以“捶”名的五捶爲例,搬攔捶以打中路爲主;肘底看捶、撇身捶以擊上路爲主,當然可以輻及中路;栽捶、指襠捶主攻下路。打上中路的拳勢,保持立身中正安舒,當然不成問題;打下路的拳勢,如一點不允許彎腰,勉強維持正直的上體,則變得過於矜持,生硬僵直了。所以,我們要“通權達變”,既要堅持“立身中正,中正不偏”的原則,又要有“神自然得中,中正之偏”的靈活。這就是矛盾的辯證統一。

 

《太極拳體用全訣》說:“進步栽捶破前踢,摟敵仆地腰脛擊;上下相隨勁完整,腰沈胯松始得力。”完全秉承了《體用全書》對“進步栽捶”一式的用法總結。《全體大用訣》說:“進步栽捶迎面沖”,則此勢的用法又與高探馬勢有點相似了。不同的是,敵以手腳擊我,我摟後,不是以掌而是以拳直襲其頭面。此說一則與栽捶的形象不符,二則拳捶的“栽”法難以體現,因其已演變爲“進步沖捶”了。然而脛骨的正面,又有別稱“迎面骨”的,則此訣又極符合栽捶式的體用,想此訣的原意可能就是如此吧。

 

據曾昭然說:“(栽捶)向地之捶,澄甫師早年教人,系用覆拳(即拳背向前,虎口向南),惟晚年教人,則系直拳。”曾詢其故,澄甫師答曰:“兩者用意全同,惟下擊用覆拳較爲有力,而用直拳(即虎口向前)則次式(翻身撇身捶)用肘時轉來較有力耳。”充分說明無論是編拳或改拳,先輩都是綜觀全局,是以用爲主、體用合一爲準則的,並主要考慮出拳是否有力。這和當前某些拳家唯“美”、唯“花哨”的主導思想是有本質區別的。

 

五、指襠捶

 

指襠捶是太極拳以捶爲名“五捶”中的最後一捶,屬下路出擊之捶。顧名思義,是以拳直指(擊)敵襠部。楊、吳、孫式是連續進步以拳直擊敵襠,故名“進步指襠捶”;武式爲“上步指襠捶”,意義相近;陳式爲“指襠捶”。因指襠捶的動作過程主要是左手的摟分及右手在左手分勢後的向前指襠捶擊,故又名“摟膝指襠捶”或“勢分捶”。楊式88式(國家改編套路)就是按這樣的原則將指襠捶命名爲“摟膝指襠捶”的。所以“指襠捶”應該對應“勢分捶”。

 

指襠捶右拳的打出,有向前、向下或向前略向下打出說,有向前打出說。而有先賢則認爲:“此指襠捶是意在擊襠部外腎(即睾丸),但外腎位於襠內下垂者,皆以右拳由下後向前上崩打方順勁易中,如由後上往前下指打,則不相照也。”故其持向前上崩打說,並且否定了向前、向下(包括略向下)打出說。從靜態分析,這個說法應該是正確的。但由於進步前擊,左腿弓,右腿蹬,身法自然落胯下沈,右拳向前打出,實際就能達到“向前上崩打,順勁易中”這一目的,所以三說之中,惟有向前打出說是正確的,不必刻意由下後向前上崩打了,否則反顯彆扭,勁既不易順,亦不易擊中。

 

或說《各勢白話歌》不是有“指襠捶兒向下打”句嗎?怎麽能說向前、向下打出說不對呢?此歌向下打是指指襠捶的用法,是打擊敵下路。《太極拳體用全訣》說的“進步指襠捶下路,摟腿寸靠把指襠”,前句就是向下打的最好注釋,而後句則說明此著法在太極拳掤、捋、擠、按、采、挒、肘、靠、進、退、顧、盼、定等十三勢中應占一個靠字。即指如我用指襠捶法,手臂被對方捋住並向下捋帶時,順勢進步用肩頭直奔對方胸部靠擊,同時實施摟腿及指襠捶。《全體大用訣》亦說:“指襠捶下靠爲鋒”,說的是同一個道理。如前所述,在保持中定,內勁中正不偏的原則下,個別動作,如前式之栽捶,現式之指襠捶,因進擊敵下路的客觀需要,只要保持百會、中極和會陰一氣貫串,上體前俯幅度不大,“中正之偏”還是允許的。但不能因此而炮製“斜中求正”的理論,任東歪西斜的拳勢在拳路中橫行,這就是沈壽老師說的“歪斜搖擺賴拳相”“功夫越深,拳架越歪”了,也就是拳諺所說的“點頭哈腰,傳授不高”。

 

太極應用捶法,還有“打虎勢”“雙峰貫耳”“上步七星”“彎弓射虎”,加上拳掌互變的“白蛇吐芯”。恰好也是五勢,可稱未冠以捶名的另類“五捶”。因其勢式均採用“懷抱雙捶”的形式,故此五捶稱爲“複捶”五捶,現順沿前所述之五捶將太極複捶五捶斟解如下:

 

六、打虎勢

 

打虎勢分左打虎勢和右打虎勢,僅是左式右式而已,用法並無二殊。此式是太極拳術中以退爲進的最猛烈殺著之一,因其勢兩臂圓環飽滿,兩拳相蕩相合,如武松打虎,又似羅漢伏虎,法相莊嚴,虎虎生威,故名。《太極指掌捶手解》一文說:“如其用者……打,捶也。”所以打虎勢之“打”也可作“捶”解。當然,這裏的“捶”作動詞用,就是以“捶”擊“虎”。打虎勢一名“披身伏虎”。楊澄甫的南宗傳人曾昭然認爲:舊名披身伏虎,實不可解,以其動作象形言,應改爲“左右披紳縛虎”。然未被世人所接受。今88式及孫式沿用“披身伏虎”,武式簡作“伏虎勢”,陳式名“打虎勢”,又名“獸頭勢”或“護心捶”。第二路有“伏虎”,與楊式“打虎勢”對照,較第一路“獸頭勢”更爲近似。吳式則無此勢。

 

據傳“打虎勢及雙峰貫耳二式,在舊太極中無此二目,爲楊班侯先生所增加”(見吳圖南著《太極拳》一書,1957年再版自序,商務印書館出版)。若此說成立,說明此二式非楊祿禪所留傳。在卞人傑《國技概論》(1936年正中書局)所輯《陳氏世傳太極拳譜》中亦無此二式,這說明《陳式太極拳》一書中的“獸頭勢”(又名打虎勢),也可能系後人所增益而成。

 

《太極拳體用全訣》說:“左右打虎勢威武,下采上打披身退。”說明左右打虎勢的正統用法是下扼住敵腕後沈采,上以拳擊敵頭或背的以退爲進,退後複進的兇猛殺著。《體用大全訣》則說:“左右披身伏虎精,上打正胸肋下用。”說的是該勢的另一種著法,往上打敵的胸部,往下可以打軟肋。而曾昭然則說:“有不知其作用而始終握兩拳上下擊者,非。”即是說握兩拳上下擊人是不正確的。說明同一拳勢,各人的理解也是有差異的。曾昭然又說:“此式,澄甫師早年教人,兩掌牽動時皆覆掌,至兩拳在胸前相對時,兩虎口相對,晚年教人,兩掌變陰陽掌,兩拳虎口異向。餘嘗詢其故,承答前後用意全同。所以用陰陽掌者,示只須一手采拿而已;所以使兩虎口異向者,只須一手采拿且勢較順而已。”(曾昭然著《太極拳全書》友聯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可見楊澄甫晚年定型的打虎勢,是採用後者的。

 

七、雙峰貫耳

 

“雙峰貫耳”,貫者,喻兩臂成鉗狀,兩拳虎口相合,貫擊敵雙耳,形如雙峰雄峙,飛貫敵耳,故名。亦有拳家認爲,兩手握拳後,各指掌間的關節形成凸陷,一如起伏連綿的山峰,而兩拳食指掌指間的關節如“奇峰突起”,則爲“雙峰”。雙峰夾擊敵雙耳,是爲雙峰貫耳。雙峰貫耳,一作“雙風貫耳”,因其勢如狂風驟雨貫耳而得名。

 

如前打虎勢的斟解所述,據傳“打虎勢及雙峰貫耳二式,在舊太極中無此二目,爲楊班侯先生所加”。如李亦佘傳抄的《各勢白話歌》裏就無雙峰貫耳勢。楊家藏本《十三勢名目》,實即楊氏太極拳譜,該譜系楊氏早期拳譜,至少是楊班侯、楊健侯時代的,甚至可能是楊祿禪定的楊氏初期譜子,亦無“打虎”和“雙峰(風)貫耳”勢。疑“雙峰貫耳”勢系由外家拳“武松脫銬”所衍變,該勢擬武松遭人陷害,頭及雙手鎖上木枷後,在飛雲浦以兩拳自上而下分擊右膝脫銬後,以兩拳貫擊敵耳而得名。此勢招式兇猛狠毒,著著致人性命,系班侯成名之拳,習者慎用之。

 

《太極拳體用全訣》說:“雙峰貫耳雙環捶,疊而後貫步要追。”簡潔明瞭地說明了雙峰貫耳的經典用法是以雙拳環貫敵耳,步驟是,先以兩手背疊住敵兩腕,然後貫擊,貫擊時要上下相隨,手到、身到、腳到、一到俱到。兩拳勾貫,也要用整體的勁,即襠勁下沈,骶骨堅實有力,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通達於脊,貫於兩拳,總須完整一氣,周身節節貫串,勿令絲毫間斷。發勁沈著松淨,專注一方。步趨身擁,身既略有進攻之意,亦有對拔之勢,才能得勢得力。《全體大用訣》說:“雙峰貫耳著法靈”。著者,招也。說明此勢看似兇猛,然而用法變化多樣,是一種非常靈巧和實用的招式。與敵對陣則應不拘陳規,靈活多變地使用此勢,獲得出奇不意的制勝效果。如傅(鍾文)沈(壽)兩導師,就常以掌代拳,疊而後貫,以雙掌拍擊敵雙耳。與之對陣,“吃了耳光”,還不知怎麽回事。當然拍擊是輕輕的,僅以示“警告”而已。

 

八、上步七星

 

上步七星,上步後兩拳交錯,下步成右虛步,從側面看,其頭、手、肘、肩、胯、膝、腳七個出擊點的位置,形勢布排恰似北斗星座的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故名。所以《各勢白話歌》說:“上步就排七星拳”。上步七星在拳術上通稱“七星勢”,亦有簡稱“七星捶”或“七星拳”的。而太極楊、陳、吳、武、孫五大門派皆稱“上步七星”,惟吳、孫兩式用掌而不用拳,故無“七星拳”“七星捶”之說。

 

《太極拳體用全訣》說:“上步七星防上打,掤架之下直拳馳。”《全體大用訣》說:“上步七星架上勢”。說明上步七星的主要作用和十字手類同,都是以封掤防禦爲主,攻防結合的式子。所有手法都由十字手衍變而來。然而兩拳仍有主次之分,左拳以掤架爲主,右拳與左拳交叉結成十字,輔以掤架,同時直擊敵胸。十字封掤,似掤如打,連架帶打,且掤且打,即此之謂。

 

上步七星兩拳的向前封掤,兩肩不可因兩拳的交叉而上聳或鎖住,亦不可揚肘,兩臂呈弧形交叉曲蓄而圓滿,兩手合拳離胸不可過近、過遠、過高、過低,兩拳眼必須斜向裏上。這是因爲上步七星的主要用法是,敵用右手自上劈下,我以兩拳交叉朝前上掤住。如拳眼向上或向裏,前者無掤勁,後者造成擡肘,不能松肩沈肘,掤勁亦自然不足。兩手合拳過近、過低,頭部易受攻擊。因敵之攻手已及我頭部,過遠則兩臂伸直,掤勁不足,起不了掤的作用。兩手合拳過高則兩脅側門、胸腹正門洞開,暴露于敵,易受攻擊。

 

此外,兩手握拳時機要恰到好處,不能太早,在兩臂即將交叉時才能成拳,使之符合“去時撒手,著人成拳”的原則(附注:“去時撒手,著人成拳”即是說拳要在擊到位、剛擊到人的瞬間,才能團握成拳,這樣出勁出拳威猛有力,才能充分發揮拳的作用。所以太極拳凡握拳的動作,如栽捶等十大捶,“拳”必須有逐步形成的過程,慢慢攥攏,待擊人到位時,團握成拳),兩拳交叉向前上掤時,要有且掤且打之意,右腳有前踢之意。勁起于足,發於腿,主於腰,斂於脊,布於膊,貫注於兩拳。節節貫串,動短、意遠而勁長,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上步七星式要立身中正,中正不偏,絕不可有前俯後仰;虛實要分清,應以左腿支撐身體的重量,不可用右足掌分擔;腰要沈,襠要圓而虛,要裹襠、吊襠,不可夾襠(尖襠)、蕩襠。兩胯根撐開,兩膝微呈裏扣之意,襠自然能圓。會陰虛虛上提,不使其有下蕩之意,襠自然能虛。襠的虛圓,能使髖骨的骨節撐開,並使髖骨周圍的韌帶撐足撐開,因而增加了伸縮旋轉的靈活性及活動範圍,使下盤輕靈而旋轉無滯,並加強了腿部的承受能力以及彈性的弓勁,從而在技術上達到太極拳名家“觸之則旋轉自如,無不得力”“但依著何處,便以何處擊之”的境界。

 

上步七星之“七星”除了頭不可亂動亂用外,手可以擊,肘可以頂,肩可以靠,胯可以靠,膝可以撞,腳可以踢。所以凡交手,必須眼顧“七星”,對敵之“七星”嚴加防範,以免爲敵所乘。

 

戚繼光《拳經》第五式“七星拳”訣曰:“七星拳手足相顧,挨步逼上下提籠,饒君手快腳如風,我自有攪沖劈重。”此訣其實也是對太極拳上步七星勢的最好斟解。

 

九、彎弓射虎

 

彎弓射虎勢,兩臂圓撐,兩手握拳,左手握正拳,右手握反拳,呈反手開弓狀,酷似獵手彎弓射虎,故名。武式除“彎弓射虎”外,另外“雙抱捶”,孫式作“雙撞捶”,陳式無此勢。

 

《全體大用訣》說:“彎弓射虎挑打胸”,說明了本勢的用法,如敵以右手攻擊,我用左臂將其挑起,同時進步以右拳直擊敵胸。

 

《太極拳體用全訣》說:“彎弓射虎如發矢,沈勁蓄氣雙拳使。”《各勢白話歌》說:“彎弓射虎項朝前”。又說“懷抱雙捶誰敢進,走遍天下無人攔。”則說明了彎弓射虎的威力及使著時的注意事項。即“項朝前”“沈勁蓄氣”及兩拳相合。項者頸也,項朝前則項順,則眼平視;眼平則心平,則氣順。正如傅鍾文老師所說:“雖說眼爲平視,眼神隨兩拳轉換,但實際上眼應略向前上遠視,因爲‘虎在山坡上呀’。這樣精神才提得起,形象神情皆更合彎弓射虎。”此乃經驗之談。《太極拳體用全訣》又說:“拳打四角合內動,連環捶擊誰爭鋒。”說明自轉身擺蓮轉接彎弓射虎,要注意做到拳打四角。即自西北(偏北)打至西南(偏南),再打至東南,最終打至東北斜方,眼神隨拳轉換。起承轉合,心牽意連,綿綿不斷,做到意到、眼到、身到、手到、步到,動則一動俱動,到則一齊都到,上下協調相隨,齊起齊止。則彎弓射虎中藏生氣成渾元,上下隨合妙無窮矣。

 

十、白蛇吐芯

 

“白蛇吐芯”,芯者舌也。此勢與撇身捶基本相同,惟撇身捶右拳在白蛇吐芯中變爲右掌。拳掌兼用,掌拳互變,環轉成圓,勁起於足,發於腿,主於腰,斂於脊,布於膊,運之於掌,貫之於指。在身法的配合下,兩臂回環,如常山之蛇,相吸相系,以意牽之,以形連之,如影隨形;隨心之動,兩掌連環,伸縮吞吐,反側陰陽,上下翻飛,展蹙穿插,即化即打,柔活迅捷。姿勢、動作、形象、用意,極似蛇之吐芯,故名。

 

有先賢在對《太極拳體用全書》的眉批中說:“前者爲撇身捶,今者勢同,所差者拳掌之分,自應名撇身掌,何言白蛇吐芯之言哉。況拳勢之命名,非象形則象意,今此式形即不同,意亦不象,如何亦說白蛇吐芯哉。”傅鍾文老師亦曾聞有此說,不以爲然,傅沈(壽)兩專家均認爲,此勢形也似,象也似,法亦似,神意皆似,白蛇吐芯極其貼切。其勢之體用,拳變掌後,先以沈勁用右掌背撇擊敵臉部,此謂“迎面鐵扇”,並暗用采勁將敵手疊住,左掌繼施連環撲擊,右掌複以左手掩護,從左腕上穿出,掌心朝上,以指尖取穿敵雙瞳或喉部。翻飛吞吐,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互濟;卷舒有的矢,俯仰有著落,掌心之形雖凹,而其意則凸,皆因“白蛇”“吐芯”,其吐勁也,勁達於四梢,形於手指,而貫注於指尖。《全體大用訣》說:“翻身白蛇吐芯變,采住敵手取雙瞳。”《太極拳體用全訣》說:“轉身白蛇吐芯烈,一撇二撲三穿擊;叉喉取瞳任爾爲,吞吐插穿敵膽裂。”除了肯定“白蛇吐芯”的術名意義外,也說明此勢在技擊上是一種點穴穿刺的毒著。習練者輕易不要試著,以免誤傷。

 

此勢以撇身捶所用之勁爲筋斗勁,皆因其兩臂隨身法運作似翻筋斗耳。故撇身捶有“筋斗捶”之稱,而白蛇吐芯則無相應的斤斗掌名,這是因爲此勢是拳掌互變的關係,而歸入“複捶”之系列,而形成五“複捶”。

 

綜上所述,太極拳之捶實有十捶之多,所占的比重是很重的。有人說太極拳重掌不重“捶”,顯然是一種誤解。太極拳歷來重視捶,非但重視“曲捶”,而且重視“直拳”。這是太極拳的技擊性所需要,所決定的,筆者不惜重墨斟解太極拳十大捶,目的就是消除拳家對於太極拳的誤解,以引起大家對於太極拳的熱愛和重視。如能得到拳友的認同和欣賞,則是作者懇摯的願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