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王之与真田相恋:从苏州博物馆新馆看中国建筑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7:08:10

从苏州博物馆新馆看中国建筑文化

作者:张连飞

(2006-12-03 21:30:07)           出了一趟远门,无法上网,作业也就无法继续点评了。今天将最后一篇关于苏州博物馆的评论贴上来,算是对贝聿铭的讨论的一个小结吧。其实,文字上的评论已无关紧要,更重要的是如何对待。前几天曾评选一个投标项目,性质虽然不同,但立面设计几乎照搬了苏州博物馆,其克隆速度之快,令人叹服。只希望这样的克隆不要太多了。 

从苏州博物馆新馆看中国建筑文化

  

 
          
摘要:新近完工的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年逾八十七高龄的贝老的“封刀之作”,贝老在此次新馆建筑设计中,力求创新,用他的话说:“我要建一座你们在苏州从没看到过的建筑,不仅苏州,就是在中国你们也不曾看到。”贝老在中国的建筑创作一直关注中国建筑民族化问题。此次博物馆设计是继香山饭店之后贝老在大陆的又一件估计也是最后一件体现“中国风格”的现代建筑。本文主要浅显的讨论一下此建筑体现的“中国风格”以及所蕴涵的中国文化。

 

        关键词:传统建筑  现代建筑  中国风格  光线院落墙、

        1. 关于传统建筑

 

        建筑-人类物化的产物,体现了一种人类群体行为;同时也是精神产品,带有文化方面的意义,作为文化载体,大于器物,早于典册,久于金石。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历史悠久, 独树一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单体建筑-简明(平面以间为单位,由间构成单座建筑)、真实(对结构的真实性显示)、有机(室内空间可灵活分隔,满足不同功能;融于环境,室内室外相互流通渗透),同时在平面、结构、造型三方面不可分割。
        (2)群体建筑-以组合见长,主要运用院落,庭院是群体布局的灵魂。
        (3)建筑与环境-主导思想“天人合一”,与环境融为一体。

        2. 关于现代建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功能的出现,要求建筑突破传统的构图、形式,创造新的建筑-现代建筑。其中以1923年出版的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为标志。
        现代建筑对中国来说是出现如此之快,以至于让中国传统的“大屋顶”建筑来不及反应-无法容纳新的功能要求以及时代审美需求。结果是起先在现代建筑的脑袋上带一个传统的“大屋顶”帽子,后来就慢慢被丢弃,完全代之以西方现代建筑的骨皮。由此就就产生一个让国内建筑师耿耿于怀的中国建筑民族化的问题。


        3. 关于中国风格建筑
         建筑是与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关系紧密相连的。建筑创作既不是简单的因袭传统建筑格式,又不是单纯模仿外国。贝先生认为,在中国需要在传统建筑艺术的基础上找到一条道路,一种风格,一种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与其它国家合民族不同的形式。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精髓是大屋顶之间的空间-庭院,即虚的部分。因此,对中国的现代建筑来说,新的形式、新的创作道路要从中国自己的传统建筑格局里产生。
        贝先生在此方面已作出很好的探索,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新馆:

        新馆选址北倚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东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忠王府,南对苏州“文化长廊”。该选址大胆显赫,又蕴涵深刻。第一,它有利于整治和改善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所处历史街区的环境;第二,利用苏州博物馆老馆忠王府建设新馆,有利于节约投资,又易于新馆老馆相得益彰;第三,由于历史原因,该地区已形成文化核心区域,加建新馆,有助于彰显名城特色,提升古城优势。
 
        博物馆新馆建筑采用地下一层,地面一层为主的结构方式,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之内;中央大厅和西部展厅安排了局部二层,高度16米。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新馆建筑中还设有影视厅、多功能厅、商场等。
 
入口处的新馆大门为玻璃重檐两面坡式金属梁架结构,既含有传统建筑文化中大门的造型元素-重檐,又以现代材料-钢架、玻璃,赋予其崭新的风格。
 
        往前走便进入大厅-博物馆的核心,贝先生打破苏州民居方方正正的传统,将它设计成八角大厅,以现代钢结构替代苏州传统建筑的木构材料,由几何形态构成坡顶,既传承了苏州城内古建筑纵横交叉的斜坡屋顶,又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屋顶的立体几何形天窗和其下的斜坡屋面形成的一个折角,呈现出优美的三维造型效果,不仅在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建筑的屋面造型形式,而且解决了传统建筑在采光方面的实用性难题。这种对苏州传统建筑以至中国传统建筑的几何形状的转变,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改变,更为所有的参观者提供了四通八达的参观通道。也是本馆最具有特色的设计。
 
        穿过中厅往前,是一片开阔的庭院,中间水池中设有一亭。亭,停也。亭子是园林建筑中很特别的一部分。从空间是上来讲,它是最能体现内外空间的渗透交流的。在这里可以看到,传统的亭子换上了新的外衣,依然轻盈飘逸。
         
        从中厅左右廊道可以进入到博物馆的活动区和展区。这里可以看到新馆建筑充分体现了“让光线来做设计”的理念。玻璃屋顶与石屋面在相互映衬中,不仅在视觉上令人赏心悦目,而且在使用功能上也使处自然光线透过木贴面的金属遮光条交织的光影,光线经过色调柔和的遮光条的调节和过滤所产生的层次变化,以及不同空间光线的明暗对比,仿佛让周围的线条流动起来,令人入诗入画,妙不可言。
通过中央大厅西侧的天窗廊道,进入西部主展厅区。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别具一格的室内水幕墙和荷花池。将水从室外引入室内,亦将室外的景色引入到了室内。水,在古代园林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设计元素。由于其流动性,从而给静态的建筑实体注入了“生气”。
          
        中央大厅北边,是一座在古典园林元素上精心打造出的创意山水园,山水园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北墙之下为独创的石片假山,这种“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别具一格的山水景观,以其清晰的轮廓和剪影效果,使人看起来仿佛与旁边的拙政园相连,新旧园景笔断意连,巧妙地融为一体。高低错落排砌的片石假山,在朦胧的江南烟雨笼罩中,营造出了米芾水墨山水画的意境。
              
        从整个建筑群来看,新馆在现代几何造型中体现了错落有致的江南特色,传统的南方水乡民居-黑瓦、灰砖、白墙,色彩配置素雅和谐。在此新馆设计中,采用深灰色石材的屋面和墙体边饰,与白墙相配,清新雅洁,为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内涵。
    “尊重传统并不意味着随意搬弄自己偏爱的表面形式或简单地模仿过去的艺术构件。在设计中尊重传统应是运用长期习惯形成的基本特征。”贝聿铭在1946年哈佛大学念研究生时,同格罗比乌斯一致认为中国建筑中常见的墙与院是中国人所喜闻乐见的两大特点。他在北京香山饭店(1982)的设计中就抓住这两点大做文章:窗户立面采用古典园林中窗户的形式,材料上使用清水砖墙这一传统材料,并通过院落的运用表达了贝聿铭对中国建筑民族性的现代化的看法。而在此次博物馆设计中,我们再次看到了贝先生对中国风格建筑的理解。

 

    参考文献
『1』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彭一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中国建筑史,潘谷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贝聿铭在纽约清华同学会为欢迎清华大学代表团访美举办之科学技术报告会上的演讲
『4』ABBS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