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的起床铃声:中国慈善机构咋应该学习民国慈善组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8:48:15

收藏家孙文雄展示民国民间慈善账本

中国慈善机构咋应该学习民国慈善组织?

近日,北京杂项收藏家孙文雄整理文献资料时,发现3本民国时期不同慈善组织赈灾的财务账本,记录了每笔捐款的捐入和使用详情,包括赈灾救济过程中的每笔花销。孙文雄希望能对目前慈善事业的账目问题给以启发。(据《新京报》11.10.23

“声东击西”!真没想到:郭美美炫富,却“伤及”中国慈善事业。对此,民间舆论认为,“郭美美”事件给中国慈善事业带来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中国官员很“大度”:“郭美美”事件将推动中国慈善发展……

捐款明显减少,有的地方甚至一段时间内“颗粒无收”。为什么后是这样?我们不信任你!我们怀疑捐款去向。

不是捐助者和老百姓的行动或者言语过激,而是中国慈善机构接受捐款缺乏透明度……

近日发现3本民国时期不同慈善组织赈灾的财务账本。这3本财务账本,本本是“流水账”。

抽藏家孙文雄说:“有钱人或者企业捐一千块钱会记录,普通老百姓捐一毛钱也得上记录。”其中一本中的杂费支出一项写有“扁担13块9毛5分,笊篱2毛,洋锁3毛”等记录,在一本账本的末页附的一张收支总报表,其中写有捐款、利息、剩余物什变价各项数目。

3本书册包括两本慈善机构的征信录和一本名为《从善如流》的小册字。“‘征信’就是慈善机构接受捐款捐物后,如实将数目公布出来,以接受监督,一般会制成小册子。”孙文雄说,三本账本都来自民国时期华人慈善组织,记录了在国内外救助灾民的情况。

看了“征信录”,捐款笔笔有来路,笔笔有所踪。不管是千块“大洋”,还是“蝇头”小钱儿,都默默地用白纸黑字记录在案。

这样的“征信录”,最对捐款人的尊重,不管你是捐出千元的富翁,还是捐出几分钱的穷人。这样的“征信录”,是一笔笔“良心帐”,是在默默地宏扬“慈悲为怀”的善举……

我想,就凭这“默默无声”的“流水账”,还能出现信任危机吗?就是你想对人家慈善机构“别有用心”也不好使!

为什么一个小小的“郭美美”,就把中国慈善机构折腾得“焦头烂额”?读读人家的《从善如流》,翻翻人家的“征信录”就啥都懂了。

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说,我们的慈善事业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慈善法规政策不够完善,公益慈善组织管理不够规范,慈善事业社会公信力、慈善行业专业规范程度不高等。

窦副部长说的“三不”,看似简单,但是“杀伤力”很大。别的不说,仅就慈善事业社会“公信力”不高,就足以“要命”。

人家民国时期慈善组织赈灾的账本,就连“扁担13块9毛5分,笊篱2毛,洋锁3毛”等都有记录。我们的慈善有没有这种透明度?不用说人家连一副扁担都记录在案,我们的慈善机构能做到吗?

对此,不用夸夸其谈,不用讲什么“一二三”条。你就学学人家民国时期慈善组织赈灾是怎么记账,也就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