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樱花想见你女生版:南方周末推荐:2005年大学生暑假阅读书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1:38:17
南方周末推荐:大学生暑假阅读书目(上)
2005-07-15 10:39:42 南方周末
许良英
年龄:85
现职: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
研究方向:科学史
主要著作:《20世纪科学技术简史》

先推荐两本新出版的书。一本是为迎接“爱因斯坦奇迹年”100周年或“爱因斯坦年”而出的《走近爱因斯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这是一本图文并重的书,收有爱因斯坦一生最有代表性的文章(不包括专门的科学论文)和言论54篇,以及反映他一生各个时期活动与相关历史背景的图片127幅。书末有两篇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爱因斯坦的附录:《爱因斯坦奇迹年探源》和《爱因斯坦年谱》。书中所展示的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也是一个有强烈社会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世界公民,倾听他的心声,对于以真善美作为人生追求的人,是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
第二本是今年初作家出版社出的《束星北档案》。作者刘海军用官方的档案,传主自己的交代、检讨,和别人的回忆,详尽地描划出一个有特殊天分的物理学家在1950年代到1970年代的历次政治运动中所遭受的种种的打击、折磨和羞辱。束星北教授是我大学时的理论启蒙老师,他的启发式教育培育出李政道这样杰出的物理学家。他不拘小节,待人平等,性情刚直耿介,敢于坚持真理。这样秉性的人,到1957年自然在劫难逃,结果被戴上“极右分子”和“历史反革命”两顶帽子,并被判管制3年(事实上直至十几年后才解除管制),每月发生活费20元。他全家十口,在空军工作的大儿子受牵连被遣返回家,生活之窘迫可想而知。更加难以忍受的是,对人格和人的尊严的摧残,无尽止的精神折磨。结果,一个一向极其自傲的彪形大汉被改造成了俯首帖耳的可怜虫,心灵完全被扭曲。“文革”时,他的语言与红卫兵没有两样。这本书的内容都是言之有据的,但个别次要情节与史实稍有出入,在表述方式上有时也显得过于夸大,如“天下第一才子”之类。一本52万字的《档案》,只字不提1979年3月9日《光明日报》署名束星北的文章《在爱因斯坦身边工作的日子里》,这是作者的谨慎,值得称道。但回避这篇文章,不免留下遗憾。我经过多年反复思考后认为,这是束先生经历20多年精神折磨的后遗症。1957年开始,普遍出现了说真话获罪、说假话受奖的怪现象,他的心灵被扭曲后,自然会产生这样的感觉:你们可以大言不惭地说假话,我就不可以?幸而这只是偶然为之,在他历次所填写的履历表上,从来不写这段“光荣历史”。
关心中国历史和未来命运的人还应该读读2000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许觉民编的《林昭,不再被遗忘》。林昭,女,北大中文系学生。1957年因反对反右运动的粗暴被定为“极右分子”。1962年因议论时政被逮捕,判刑20年。1968年因不思悔改被判死刑。这是一本用血和泪写成的书,读时会引起心灵的颤栗。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中期这35年,在思想认识水平上,中国知识分子中间没有人能及林昭。这样彪炳千古的女杰,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
青年朋友在塑造自己人生观的过程中,应努力扩大眼界和提高思想认识水平,读下列两部著作肯定会有很大帮助。
一部是英国哲学家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有中译本,上卷何兆武、李约瑟译,1963年出版;下卷马元德译,1976年出版。此书书名的英文全名应译为《西方哲学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环境关联的历史》,因而也可作为西方文明史和思想史的读物。罗素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他早年在数学的逻辑基础和哲学认识论领域有重要建树,后在社会、政治、历史、教育、道德方面都有重要著作,同时他是热心的社会活动家,终生致力于反战和平运动,并因此坐过牢。他思想清晰犀利,文笔优雅,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此书1955年问世,即脍炙人口。由于此书篇幅较大,不妨先读下卷,先了解对现代生活有直接影响的近代哲学。
罗素1959年又写了一本《西方的智慧》,可以说是《西方哲学史》的删节本,篇幅不及后者一半,但配有大量图片,读起来更有味。1992年世界知识出版社出了中译本,译者马家驹、贺霖。
另一部要着重推荐的书是美国政治学家萨拜因(G.H.Sabine)的《政治学说史》。本书1937年初版,后又出了两次增订版,1973年第4版由T.L.Thoson修订。1986年商务印书馆出了中译本,上册盛葵阳、崔妙因译,下册刘山等译。全书78万字。本书是作者在康乃尔大学任教时所写的教材;由于其内容广泛,史料丰富,分析入理,论断有说服力,其他同类著作难以企及,多年来国外很多大学都把它列为政治学教科书或必读的参考书。此书不仅系统地介绍了古希腊以来西方主流政治思想的起源、演变和发展,也客观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东方共产主义、法西斯主义和纳粹(民族社会主义),读后会使我们头脑更清醒。
青年朋友还应当关心身边的现实,首先要关心中国人数最多的弱势群体———农民,可以先读一读2002年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的李昌平《我向总理说实话》。作者上过大学,得过硕士学位,后在农村工作17年,主要是担任乡党委书记。2000年他怀着对中国农民深切的同情给朱镕基总理写信,反映“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他反思,“我在农村工作了17年,我管制了农民17年”,他大声疾呼:“要给农民以国民待遇!”改革开放后,政府给外商以国民待遇,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却享受不到公民应有待遇,而沦为二等公民!这只要看一看在城市打工者及其子女的待遇就清楚了。本书揭示了农民在税费重负下的生存状况,有助于对“三农”问题严重性的了解。

傅 杰
年龄:44
现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研究方向:中国语言学史、中国学术史
主要著作:《言意之间:文史研究中的训诂问题》
看到过各式人等开列的各种捉襟见肘的书目,自然不敢效颦。但推荐暑期阅读书目相对而言就轻松一些了,因为推荐的只是充饥一时、管饱一顿的快餐,不像开列“青年必读书”那样顾及全面周到的营养调配。当然就算推荐快餐,我也希望是不无营养而于人有益的。接受命题作文的任务后,我试图照顾到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尽量避免老生常谈而又不刻意标新立异;二是希望除了中文系的同学,也能适应较多其他系科的同学阅读;三是提供的读物相对轻松一些——只要是像样的大学生不到放假都应该是很忙碌的,所以假期读物最好不成为他们过重的负担;四是书是比较容易找到和买到的。
基于这样一些考虑,我选择推荐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年出版的《名师评译丛书》。该丛书共五种,包括赵元任译的刘易斯。卡洛尔《阿丽斯漫游奇境记》、傅东华译的密西尔《飘》、杨必译的萨克雷的《名利场》、杨宪益译的萧伯纳《卖花女》、姚克译的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每册都在一二百页,长篇当然只是节录。这五种书,原著档次不一,但都称得上名著;译者年资有异,但都不失为名译。而评说则出自刚去世不久的香港著名散文家、翻译家思果之手。在这之前,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已经翻印了思果的《翻译研究》、《翻译新究》、《译道探微》三部论文集,涉及了翻译中的很多具体问题。作者当年对中国翻译界的基本估价是:尽管“名家辈出,而寡不敌众,究竟劣译的势力大,电讯和杂志上的文章多半是译文,日积月累,几乎破坏了中文。我深爱的中国文字,不免要婉言讽喻”。作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曾经用仿欧化的句式来改写过《红楼梦》:
在看到她吐在地上的一口鲜血后,袭人就有了一种半截都冷了的感觉,当她想着往日常听人家说,一个年轻人如果吐血,他的年月就不保了,以及纵然活了一个较长的生命,她也终是一个废人的时候,她不觉就全灰了她的后来争荣夸耀的一种雄心了。
余光中附议说:“这样作践《红楼梦》,使人笑完了之后,立刻又陷入深沉的悲哀。这种不中不西不今不古的译文体,如果不能及时遏止,总有一天会喧宾夺主,到那时,中国的文坛恐怕就没有一寸净土了。”这套《名师评译丛书》则是作者在论文之外对五种译本的具体评点。出版社称其书“翻译人员可借以检验、提高翻译技能;大学生、自学者甚至高中生都可‘一步到位’,直接用作英译汉练习;教师可用作教材”,吆喝的味道浓了些,但作为大学生的暑期读物,我想是合适的:一可复习英语,二可欣赏名著(哪怕只是片断),三可品味佳译,四是从思果对译文的评语中,可以领略什么是好的翻译,什么是不好的翻译。思果既有丰厚的本钱(各体的翻译实践经历、专题的翻译理论探讨、丰富的汉语写作经验),又有良好的态度(不以攻击先贤来自炫高明,而是在心存敬意之余作实事求是的分析,既指出其不可企及处,又指出其未达一间处)。他的评点中有很多佳例,不能一一列举,这里只提一提他强调的两点:一是希望译者不仅学好外文,还要学好中文。思果称颂了五本译著的译者的中文素养,主张译者不可数典忘祖,明确指出“一般人不是外文差,就是中文不够”;而中文要“够”,在他看来“要紧的一点是读的中文书要又多又熟,能写各种中文,最好是旧诗。我佩服杨必教授,她的中文真够用”,而杨译《名利场》乃“是真正难得看到的佳译”:
我不知道有谁能有这么好的中文把一本外国小说译得这样可以愉快一读的。这本译作读来就像读《红楼梦》、《儿女英雄传》等中国小说一样舒服,完全没有念不下去、佶屈聱牙的地方———当然也不是中国小说,是另一种味道的小说。
二是希望译者能尽可能地提高文化素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在语言学大师赵元任所译的《阿丽斯漫游奇境记》的总评中,思果说了一句无疑是事实的废话:“我想谁也及不上赵元任先生的语言修养”,接着借题发挥道:
赵先生是语言学家。语言学是做翻译的人最好有的学问。我极主张译者多学几种外文,西方的法、德、西、意文最好懂一些,越多越好,连古文如希腊、拉丁文最好学一学。至少各种文字的发音要知道一些,以免译错人名、地名。中国新闻界发布消息,常把地名人名译错,后来改都困难,如果有些他种外语的发音知识,就好了。
外语是学习文化的工具。如果只以通过考级自足、只以能操洋腔自炫,既数典忘祖,又不注重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那么我们的大学生就有可能如一位已故的英语老教授所感叹的那样,最好也就只能成为一个没有文化的外国人而已。而这套《名师评译丛书》,对于我们防止或遏止类似的趋向,也有可能起些作用,因为它已经不单纯是在进行语言的教学(我前面引到的出版社的广告语就只强调了这一方面),同时进行的还有文化的教育。
陈嘉映
年龄:53
现职:华东师大哲学系教授
研究方向:西方哲学
主要著作:《海德格尔哲学概论》

我是教哲学的,时有人让我推荐哲学书。对初学者,我常推荐威尔·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金发遷等译,三联书店,1997)。这是一本西方哲学史。威尔·杜兰特是历史学家,思想史造诣尤深,这本书的特点是从历史、思想、文化的一般背景来看哲学史,初学者比较容易进入。专门的哲学义理,幽玄精微,初学者很难一下抓到要点,往往只抓到偶然看懂的几个句子,望文生义,落入不着边际的误解。把哲学问题放到历史、思想、文化的一般背景来看待,虽然不易尽精妙处,但往往有益于了解诸哲学体系的大致方位。威尔·杜兰特不是大哲学家。我常觉得,自己有个哲学体系的人做哲学史有利有弊,优点是哲学史上的有些问题他可以谈得很深入,缺点则是难免对相异的思路缺少同情。所以,和罗素的《西方的智慧》相比,我更愿意推荐威尔·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同罗素一样,威尔·杜兰特是文笔极好的作家。我当时读的是英文本,希望中文译本多少体现作者的出色文笔。
说到西方文明,再推荐一本美国人依迪丝·汉密尔顿著的《希腊精神》(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从源头来了解事物,往往格外生动、深入。汉密尔顿的古典学修养极深,文笔也好。葛海滨的汉译虽有小疵,但总体上相当传神。
从希腊文明到一般的文明史,我就想起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谢延光译,上海译文,2000年8月)。戴蒙德从两河滥觞的农业文明说起,一直说到当今,可是和在说书人那里听到的侃山大不一样,他所据史实,无论来自地理学、人类学还是历史学,基础扎扎实实,对所涉及的问题有大度而精微的思考。文笔流畅,让人不忍释卷。现在好多人反对宏大叙事,其实宏大叙事是避免不了的,而且写好了,特别好看。虽然我承认,中国人的宏大叙事,往往所据的事实不怎么可信,也很少有什么洞见,多见的是些零星感想和空泛议论。
现在能见到的好书,很多是外国人写的。可惜买不起很多,而现在的中译本多一半达不到出版的水准。其实,中国人写的书,但凡接近人家的水准,我当然愿意首选。自家的文字,自家的事,读着亲切,用自家文字表达出来的思想,很多精妙婉转是翻译文字很难为的。余英时的《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三联书店,2004)就让我不忍释卷。儒学多半是以解经方式阐论,在余英时笔下,儒学和历史和实际政治交织起来了,既有益于我们了解经典,又有益于我们了解中国皇朝时代的政治精神。读历史书,我悬三个希求:学识、见地、态度。《朱熹的历史世界》三者俱佳。中国人写的论理书,对错不论,通常不会让人读着愉快。《朱熹的历史世界》却引人入胜,对余英时的有些结论,专家间尚有争议,但我想那不是我们这些外行必须了解的了。
需要学术积累的著作,现在的中国人还写不出很多。这两年出版的回忆录,则有几本很值得推荐。一本是高尔泰的《寻找家园》,一本是徐晓的《半生为人》。
高尔泰的《寻找家园》(花城出版社,2004)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讲述右派生活。无论是高尔泰的经历还是高尔泰的精神,都来得远比章诒和酷烈。高尔泰有传奇的经历,更有不折的精神,特立独行这个词用在他身上是再适当不过了。那是一个荒唐的、苦难深重的时代,有时候我会觉得,苦难的意义似乎在于它能够产生不同寻常的精神作品。《寻找家园》是这样的作品,可惜这样的作品与我们的期待相比太少了。
高尔泰的回忆录是以他自己的经历为轴心的,徐晓的《半生为人》(同心出版社,2005)多半写的是她认识的人们。徐晓发表的文章不多,但在读书人圈子里,她的文章备受推崇,一篇“永远的五月”让京城纸贵。徐晓也有过苦难的经历,但不像高尔泰经历过的那样酷烈。而且,似乎是有意的,徐晓在笔下避免酷烈,要让执著的精神在普普通通的叙述里流淌出来。
年轻人也许觉得我推荐的内容都是些陈年往事。的确,谁能不带偏见来推荐呢?我觉得就陶养言,历史是最易入门的。我也觉得,历史给现实以深度。深度本身大概已是个老朽的词儿,但平面的现实不必在书里求,若不要这个深度,干嘛读书呢?

应 星
年龄:37
现职: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研究方向:政治社会学、法律社会学、历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以及社会理论、政治哲学
主要著作:《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
鉴于特定的对象(大学生)和特定的时间(暑假),我的荐书标准是:那种让读者容易进入、却难以转身走开的著作。
●《伟大的书》(「美」大卫·丹比著,曹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俗话说“开卷有益”。但俗语之道未必通向真理,比如,开卷就未必都会有益人生。要读书,就要读好书,读伟大的书。那么,什么是“伟大的书”呢?孔子说“必也正名乎”。读丹比这本书所起的实际作用就是孔子所说的“正名”,它让我们明白到底什么才叫“伟大的书”。不过,大家切不要以为这本书是市面上经常流行却味同嚼蜡的“名著导读”之类的东西。它是一位中年人一段激动人心的经历。在岁月的流逝、世事的喧嚣、人际的纷扰中,他似乎感到自己的人生在路上迷失了方向。于是,他决定重回曾经就读过的哥伦比亚大学,用整整一年的时间来研读在西方历史上占据伟大地位的经典著作。这本书就是他这一年的思想“历险”记。它最有价值的地方就在于,我们可以借助丹比的眼睛,去感受西方大学所开展的经典教育即“自由教育”(又称“博雅教育”)的无尽魅力。自由教育关乎的是人的灵魂,它教会我们从庸俗中解放出来去感受美好和高贵,它教会我们去倾听那些静谧的、低语而永恒的声音,它带着我们去寻找走出洞穴的光。这本书就是对自由教育所作的一个小小的、但无不裨益的注释。
●《论美国的民主》(「法」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现在知识界存在着一种“民主的讹诈”,即一个人似乎必须在赞成或反对民主之间选择,而反民主就是反人权、反启蒙、反现代。如果我们不想把民主只当作口号、立场或姿态的话,我们理当拒绝接受这种“民主的讹诈”。而法国思想大家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就是教我们用以抵制那种粗劣的讹诈的思想精品。民主化既是一种正当的和必然的潮流,却又是并不崇高而伟大的趋势;它既是一种政体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那么,在民主的正当性与危险性之间、在民主的制度与民情之间有着怎样的张力呢?这就是托克维尔这部关于民主的最伟大的著述要引导我们去思考的问题。
●《学术与政治》(「德」马克斯·韦伯著,冯克利译,三联书店2004年版)
一位学者曾把德国思想大家韦伯称为“我们永远的同时代人”。我们可以从韦伯的《学术与政治》中深刻地领会到这一点。这本书是韦伯1919年和1921年应邀对德国大学生所作的两篇著名的演讲(“以学术为业”和“以政治为业”)合集。于今过去近一个世纪了,但我们每次读起来仍时时被其思想的穿透力所震撼。无论是以学术为业,还是以政治为业,韦伯关心的问题都是:处在一个放逐神圣的世俗化时代中,一个人如何面对献身与距离、激情与自律、理想与现实感、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之间的复杂张力,不是逃避或者屈从于各种幻觉,而是坚守一种天职的日常要求,来形塑一种人格?韦伯没有给这个问题提供答案,因为他根本不认为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所谓的“人生指南”。但是,我们从中仍可以获得一种别样的力量,一种面对困境、担当责任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帮助我们去寻找各自心中的守护神。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费孝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将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的这两本代表作列在这里,不仅仅是为了表达对前不久刚去世的费孝通的敬意,更是为了展现中国社会科学的自信。在半个多世纪前,以费孝通为代表的燕京社会学派就已经开创了中国社会研究及社会科学本土化发展的一个传统、一个方向。因此我们有必要问,燕京社会学派的努力是否同时也已包含着对“社会科学”这个向来被视为西方舶来品的基本品格的一种独特理解和建构?甚至,我们从这两本名著中可以窥见中华文明之复兴的基石所在。
●《沉重的肉身》(刘小枫著,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当代中国思想名家刘小枫的这本书虽然从形式上看像是相互独立的散文,但它绝不是什么随笔文集;虽然它从一部部电影和小说谈起,但它绝不是什么文学评论。实际上,这是一部有着缜密构思、精心安排的思想巨著。它只不过是采用了叙事的手法、文学影视的入口,而它要思考的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哲学问题:两种现代性伦理即人民伦理与个体自由伦理之间,以及昆德拉式的自由伦理与卡夫卡式的自由伦理之间的张力何在?作者在其他地方曾经这样谈及一本影响他至深的“创作札记”:“这不是创作经验谈,而是生活的启迪,是充满了怕和爱的生活本身。要读懂这部书,并不比那些高深莫测的人生哲学的玄论容易。只有品尝过怕和爱的生活的灵魂,才会懂得由怕和爱的生活本身用双手捧出的这颗灵魂。”对于《沉重的肉身》,也可作如是观。
南方周末推荐:大学生暑假阅读书目(下)
2005-07-22 09:19:15 南方周末
黄春兴
现职:台湾“清华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
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与奥地利经济学派理论
主要著作:《现代经济学入门》

曾经有一位刚考上研究所的学生来找我,希望我介绍几本暑假值得阅读的书。我问他:“难道暑假没有其他计划?就只是读书?”我说:“这是不对的,因为若不导致边际产出递减,也会造成边际效用递减。暑假就是应该暂时放下书本的季节。美好的生命来自多面向的生活,不妨利用暑假学习某点技能,譬如驾驶、拳术或吉他都好。”他点点头,却不死心地问:“那就介绍几本可以在学习驾驶、拳术,或吉他之余阅读的书籍吧?”也对,学习空档也该看些书的。就这样,我告诉了他几本。
那是几年前的事了。现在,如果有学生同样问,我也会告诉他同样的话;不过,书单会有些不同,因为出版的书籍有了变化。在浩瀚的经济学书堆中,我开给学生两条阅读的路线。第一条路线是阅读大师级经济学家的传记。我说的“大师级”学者,是能够从整个社会科学的视野,甚至从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去端详经济学的功用和价值。在课堂上,每一门课都是将经济学分割的一块切片。这样的分割让老师们好教,也让学生容易学习,但却也导致学生瞎子摸象。多读几门课,也不过是多摸了几个象的部位。在理解成鹿角、牛蹄、马头、驴尾之后,不再是象,而是重新装配成新种的“四不像”。所以,暑假是一个机会,学生们不妨在学习驾驶、拳术,或吉他之外,把整只大象的轮廓弄个清楚。
我说的只是把轮廓弄个清楚,可不容易弄清楚经济学的精髓和分析方法。只要轮廓清楚,学生们在遇到他人质问“经济学是什么”时,就能信心十足地且正确响应。如果我没记错,曾经有人问过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奈特(F.Knight)教授这个问题,他给的答案是:“经济学就是经济学家研究的领域”。我一直认为这是经济学最精确的定义,但是,你们听得懂吗?所以,顺着奈特的指引,我首先推荐学生阅读大师级经济学家的传记。
我推荐两位大师和他们的传记。第一本是秋风翻译的《哈耶克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3)。哈耶克(F.A.Hayek)是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50年前就洞悉计划经济违背经济原理,然后一生便为宣扬这理念奋斗。秋风说哈耶克一生都在书斋中度过,这更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位纯粹学术研究的经济学者如何理解经济理论,并如何在理解之后持其理念对抗漫世狂流。大师之所以是大师,一方面是他们的“立言”,另一方面则是他们对于真理勇于择善固执的“立德”。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弗利德曼(M.Friedman)也同样坚持自由经济理论,反对当时不断扩大的政府管制和经济干预。他曾是美国里根总统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经济顾问,实际参与公共事务。就他自己的说法:“我们的想法,由实际操作来看,尽管有部分成果,但大多数是失败的。由理念方面来看,我们一直处于优势。美国民众已逐渐认知,政府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万灵丹,即使立意良善与具有良好目的之政策,也常误入歧途,伤害大于建树。”他在和其夫人联合发表的传记《两个幸运的人》(中信出版社,2003)书中,不仅详细陈述他的自由经济思想的养成过程和经济理论的发展,也不断藉参与政府决策的经验告诉我们:“无私地追求公共利益,与自私地推动本身利益,这两者经常不易区分”。
第二条路线则是从日常经济活动或经济事件中去了解人们的经济行为,并验证课堂中讨论的经济理论。当然,我不是说要同学们学张五常于大年夜在街头卖桔子,而是推荐你们两本从经济理论去思考日常经济活动的书籍:亨利。赫兹利特(Henry Hazlitt)的《一课经济学》和瓦特·布拉克(Water Block)的《百辩经济学》。将这两本书的书名连起来就成:“经济学其实只有一课,但是却需要不断地为它辩护”。经济学的“这一课”,亨利·赫兹利特称它为“破窗理论”,大意是说:有一个小坏蛋打破一家面包店的一块玻璃,然后溜走。路人见状开始争辩,说这破坏行动将带给玻璃业者生意机会,玻璃业者赚了钱去买可乐又带给可乐生产者生意机会,如此推论下去,这小坏蛋带给社会许多的生意和就业机会。结论是社会应该表扬这小坏蛋对社会的“贡献”。读者同意吗?应该是歪论,却找不出毛病,是吧?!
是的,若不从经济理论去理解,这些歪论是会唬人的。亨利·赫兹利特这样反驳该歪论:面包店老板原先计划用储蓄的那笔钱去买套西装,但现在必须用去买玻璃。于是,西装业者少了一笔生意,类似地推论下去,社会将减少许多的生意和就业机会。这些减少刚好抵销小坏蛋的“贡献”。但是,社会本来是可以拥有一块玻璃和一件西装,现在只拥有一块新的玻璃。
其实,亨利·赫兹利特的说法就是经济学教本上的机会成本;这一课就是机会成本。但机会成本看不见,因为它是被放弃的选择,就像面包店老板已经没钱去买西装。然而,机会成本可以看不到,却不能没想到,否则我们所选择的经济活动或政策的结果,小则不具效率,大则伤害社会。这两本书就是以我们的日常经济活动和现象为例,告诉我们许多因为忘了考虑机会成本而导致的错误。所以,当我们要求政府多提供公共财时,得立即想到税负得需增加;要求政府奖励某种产业时,得立即想到另一种产业的市场可能会更加萎缩。同样的“一课”,亨利·赫兹利特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批评政府的一些经济管制,而瓦特·布拉克也是从机会成本的角度去为娼妓、毒贩、放高利贷者等地下经济活动辩护。
这两条阅读之路的终点站是同一的,就是市场经济。在过去,市场经济几乎是不能想象的梦幻仙境,但经过20年来的改革开放,多数人民已有了进一步拥抱这理想的期待。由于过去的生活不是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大家对于市场经济的内容依旧模糊,也可能还存在误解。因此,我再推荐一本足以弥补这空缺的书《台湾经济自由化的历程》(台北三民书局出版)。这是前台湾大学校长孙震,也是经济学教授,退休后的呕心沥血之作。书不到200页,却清楚地解释了台湾从1950年代开始逐步走向自由经济的过程,当然也有检讨。我希望读者能记住,1950年代的台湾也是一个经济管制的时代。

朱维铮
年龄:69
现职: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研究方向:中国文化史、中国思想史、中国经学史、中国史学史
主要著作:《走出中世纪》、《音调未定的传统》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那是对不读书者的一种箴言。其实开卷未必有益。假如只准读一种书,就像林彪宣称读他编的那本小红书便可穷尽天下真理,实践的结果怎样?不忘那十年语录大战史的读者,想必都有同感。
可见,读书没有自由,或者说读书必须设置种种禁区,硬性宣判此书为香花,彼书乃毒草,对于“开民智”能够起到怎样的效应?也可引用古语,道是“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由此想到被迫做“牛”的岁月,有一阵天天在“监督劳动”之后,还必须在“牛棚”面壁思过。实在无聊,于是重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不想被监督组成员当众怒斥:“你的罪行交代完了?居然读马恩全集!”当时惊得我目瞪口呆,始知林彪虽折戟沉沙,他关于学马列只需读小红书的导向依然有效。
不消说,我也因此变得更谨小慎微。作为教书匠,不得不年年给学生开列必读的或参考的书目,却始终限于历史,限于传统公认的经史子集名著。
因而,编辑再三命我给读者开列七八十来本书目,就使我深感困惑。
我早给本系专门史研究生开过52种书目,规定每周速读一种,其意不过是初次入城,必须熟悉街道布局和门牌号码而已。但他们进入各自的专门课题领域,我就听其自然,决不以私见妨碍他们在专门研究中的创新。
不过,我赞成“随便翻翻”,就是说不为功利而乱读书,从中可能大获教益。例如通读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我方悟斯大林主义如何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原教旨,而我曾奉作圭臬的教义,其实是用新名词表述的旧学说,即明清专制君主无不力倡的“道”。
一年一度的暑假将至。为了休闲随便翻阅几种书,或可真的开卷有益。于是,介绍曾使我感兴趣的几种论著。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
1851年12月2日,法国总统路易·波拿巴,仿照他的伯父拿破仑第一在52年前法历雾月十八日(1799年11月9日)的先例,发动政变,推翻共和制度,自立为皇帝,称拿破仑第三。次年5月,马克思便在美国发表了这部名著,说明当时法国的历史条件,怎样“使得一个平庸而可笑的人物有可能扮演了英雄的角色”。半世纪前我初读它的中译本《拿破仑第三政变记》,便深感兴味,开始了解历史是怎么回事。书中的历史概括或已“过时”。但马克思“对当前的活的历史”的图景描绘得那样精妙,特别是第一、第七两篇的历史分析,可谓入木三分。
●《北京的莫理循》(福建教育出版社中文版,2003年)
澳大利亚人莫理循(G.E.Morison,1862—1920),打青年便好冒险,曾徒步穿行中国,于1895年起任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用他的笔和舌,对清朝与英日俄美等国关系,发生过重大影响。1912年起他被民国总统袁世凯聘作政治顾问,更深悉中国政坛黑幕。澳大利亚华裔学者骆惠敏已将他的书信集整理刊布(1986年上海知识出版社刊有中译本)。但他更直接记叙中国观感与个人卷入中外政治漩涡内情的日记、备忘录等,尚未公表。已故的澳大利亚记者珀尔(Cyril Pearl),就根据这些第一手史料,著成这部传记,内容或过于琐碎,行文颇近于小说,但对于想了解清末民初政治文化史实相的读者来说,似乎更可由“旁观者清”而获得醒脑效应。
●《经学历史》 (周予同注释本,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新1版)
清末湖南改革派经学家皮锡瑞,在1907年刊行的这部小书,假如没有周予同教授于1928年给它所作注释本的刊印,那末或许早已湮没不彰。较诸同时代的廖平、康有为,皮锡瑞坚持清代经今文学派的立场,更属正统。他对孔子以来由原始儒学到中世纪经学的历史陈述,自然充斥着党派性的臭味。所幸有超经学的这部注释本,使我们得以窥见中世纪经学史的真实历史概貌。我曾指出经学是中世纪中国的统治学说,它的传统体现于学随术变,可由这部注释本得到一证。
●《清代学术概论》 (朱维铮导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初版)
20年前为了给人文学科新进提供一部简明近代学术史参考读物,我将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进行校注,合成《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初版)。该书早已售罄,而我也没有时间予以修订复印。仅得在韩国高丽大学任教余暇,重订此书,并撰导读,又列全书提要,成为本书。我希望读者认同这个校订本更接近历史原貌。
●《阿Q正传》 (原载北京《晨报》,后收入《呐喊》,今之版本不计其数)
用不着重提鲁迅这篇小说对于“五四”时代人们反思“国民性”的巨大影响。我初读载于《呐喊》的这篇小说,还是初中学生,但觉有趣而大笑。随年稍长而在大学中险些沦为右派,再读就笑不出来了。而后见鲁迅自述,谓他对阿Q“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不禁茅塞顿开,原来由清代以来文化传统造成的国民性,底蕴竟在这八个字。因此,如当做现代史来读,也许另有体认。
●《中国:传统与变迁》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中译本,2002年版)
美国费正清(J.K.Fairbank)、赖世和(E.O.Reischauer)合著的这部中国通史,影响不及费正清《美国与中国》那么大,却是费正清生前(他卒于1991年)增补完成的史著。当时他年逾八旬,仍力疾将本书末章续补到1987年。尽管此章结语关于中国革命的展望,在他身后遭到余英时等的非议,然而我还是欣赏题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这一章及其前一章“中华民国的兴衰”,以为中译文仅十万字,便陈述了民国与共和国两大段凡76年的现代史,而且取材宏富,叙史翔实,分析精细,要言不烦,堪称难得的“他山之玉”。
●《名家专题精讲系列》 (复旦大学出版社,已出四辑24种,2002-2005)
这其实是一套人文学科丛书,收入海内外24位学者的论著选集,人各一种,每种限收十篇,因而书名均冠以“十讲”、“十论”。编者所称名家精讲,未必名实尽符。但四辑所选的人和文,就各个专题所属领域而言,基本上可说实至名归。由于其中列有拙著《中国经学史十讲》,在此介绍,颇有王婆卖瓜之嫌。但我通读了其中大半,所读每种都令我眼界大开,从而叹息“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读者不妨各取所需,浏览其中一二种。
●《戊戌变法史事考》 (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1月)
茅海建的这部新著,让我穷二日夜方释卷,不禁叹曰:百年前那100天发生了什么事,总算清楚了!有一阵,我讨论晚清“自改革”的思潮史,但面对思潮的终结,即戊戌百日维新的变法过程,常感困惑,不是因为研究成果太少,而是太多,多得令我只好坦承“你愈说我愈糊涂”。不想茅教授竟耗时5年,遍查北京、台北、东京和伦敦的中外档案,逐日细考,从矛盾的陈述中间,将戊戌百日变法的史实,清理得如此清楚,足解我惑。当然,历史考证很难吸引读者,但戊戌维新史既已进入各级历史教科书,那末想于史有知,似应注意此书。
●《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 (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4月)
葛兆光近年在两岸三地各大学讲授中国思想史,到处受欢迎。我曾戏言他善于“哄小孩”,居然能够吸引那么多门外学子听他“讲古”。这部新著,汇编了他在清华、台大等校的讲课录整理稿,便证明他对于古往今来的思想历史,不仅了然在胸,尤能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既令外行入彀,也使内行点头。连引言、附说,全书16篇,既连贯又分立,虽断续阅读,也可得开卷之益。
叶朗
年龄:67
现职:北京大学艺术学系教授
研究方向:美学原理、中国美学史
主要著作:《中国美学史大纲》、《中国小说美学》

读书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浏览。很多书不必精读,浏览一下就可以了。浏览可以扩大眼界,增加知识,了解社会、文化、学术的最新动态,所以浏览有必要。但是有的书必须精读。精读,用古人的话说就是“熟读玩味”,也就是放慢速度,反复咀嚼,读懂,读通,读透。一个人要提高文化修养,打下做人、做学问的根底,必须精读几本书。
朱熹和学生谈读书的方法,常常使用“味”、“滋味”、“意味”这些词。他告诉学生,读书要“着意玩味”,“字字咀嚼教有味”。精读一本有意味的书,可以使你获得人生的智慧和美感,可以使你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在有意味的著作中,有一部分属于历史上的经典性的著作,这类著作是各个时代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数量是有限的。有意味的著作不一定是经典性的著作,但是经典性的著作必定是有意味的著作。
我曾为研究生开列了一个“精读书目”,一共100部书,中外各50部。我对他们说,你真正读完了这100部书,你就等于脱胎换骨了。你做人和做学问就有了根底,说出的话,写出的文章,就不一样了。
不过要读完100部书,大约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下面我推荐5部我以为值得精读的书。这5部书中前3部就属于经典性的著作。
●《论语》
我们在现代化的建设中必须重铸我们的民族精神,而铸造民族精神,不能离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位思想家、文学家不受《论语》这本书的影响。不把这本书读懂、读通、读透,就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
由于《论语》和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有着血肉联系,由于历代思想家对《论语》进行了无数的阐释和发挥,所以《论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已大大超出了这本书原初的内涵。读《论语》,你会感受到在你的心中流过的是一条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化长河。
《论语》中当然有许多话是属于过去时代的东西,但是有许多话今天读起来仍然很有味道。我们随便翻开其中的一章,请看这些话:“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在这些通畅易晓的话里,不是包含了很深的人生智慧吗?
●《庄子》
闻一多说,庄子的思想和著作,乃是“眺望故乡”,是“客中思家的哀呼”,是一种“神圣的客愁”。
这是我读到的对《庄子》一书最深刻的理解。
所以,《庄子》是哲学,因为凡大哲学家都寻求人类的精神家园;《庄子》是诗,因为思念故乡是诗的情趣;《庄子》又是美,因为如康德所说,凡最高的美都使人惆怅,忽忽若有所失,如羁旅之思念家乡。
所以,又正如闻一多所说,读《庄子》,将使你得到“多层的愉快”。
●黑格尔《美学》(共三卷)
恩格斯曾以很大的热情向人推荐这部书。恩格斯说,只要你稍微读进去,就会赞叹不已。确实如此。黑格尔对于艺术创造的论述,对于艺术作品的分析,充满了智慧。举个例子,我们现在以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层出不穷,那么我们不妨读一读黑格尔关于历史题材的一段话:“这些历史的东西虽然存在,却是在过去存在的,如果它们和现代生活已经没有什么关联,它们就不是属于我们的,尽管我们对它们很熟悉;我们对于过去事物之所以发生兴趣,并不只是因为它们一度存在过。”“单是同属一个地区和一个民族这种简单的关系还不够使它们属于我们的,我们自己的民族的过去事物必须和我们现在的情况、生活和存在密切相关,它们才算是属于我们的。”黑格尔在这里提出了“属于我们的”这样一个概念。他指出,本民族历史上存在过的东西,我们很熟悉的东西,并不等于是属于我们的东西。这是很深刻的思想。黑格尔这部巨著充分显示了理论思维的力量。黑格尔在这部书中所达到的深度,是那些轻视理论思维的人做梦也永远想不到的。
●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共六册)
作者采用传记式的研究方法,对19世纪初期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状况做了全面的描述。作者的知识极其广博,掌握的文献资料极其丰富。他评论每一位作家,都以这位作家的个人经历和作品为主体,联系历史传统、社会生活、文化背景、时代思潮进行综合的分析。书中充满了美丽的比喻和精辟的警句,不断给人惊喜。
这部书有两种译本。比较起来,韩侍桁先生的译本读起来更有味。可惜侍桁先生只译了四册,20世纪30年代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50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时只印过一册。下面我从韩译本中摘出两段话,从这两段话我们可以对勃兰兑斯的风格有一个大概的印象。一段话是说一本书的生存,需要有许多条件:“凡是可以留存下来的一本最微不足道的书,都历历在目地表明了它是有过千万次的胜利。而且在一本书降生以后,能够没有立刻死掉,是需要怎样有利的环境的巧合!它和有机生命的需要是同样多的。这本书一定要找到适宜于它的未被占领的空间,它所唤起的兴趣一定不能被其他更强烈的兴趣所妨害,它表现出来的才能,一定不能被更伟大的才能掩罩住。它一定不能叫人联想到任何以前的作品,甚至一定不能偶然地类似别的著作,可是它又得一定要用某一种方法同已经为人熟知的著作结合起来,在一条已经开拓的路径上去进行。而特别重要的是它应当在最适当的时刻出现。有许多作品,实际上并不贫弱,可是在同时代的某些事件的照耀下,或是跟同时代的某些作品来比较,它就显得贫弱了;它们叫人觉得似乎是陈腐、贫乏、没有光采。”还有一段是对一位作家的总结性的评论:“斯台尔夫人认识的所有著名的人物中,没有一个像这位在他们中间最年轻的巴郎特那么鲜明地把自己同前一个世纪分开来。别的人,一个随着一个,离开了18世纪的沉船,登上了19世纪的船,把他要装运的货物和谷种逐渐装上去,不过这条船仍然紧绑着沉船并排而行。切断缆绳把这只新船开到广大的海洋里去的是巴郎特。”读这样的书是思想和审美的双重享受。
●《傅雷家书》
这是一本关于人生修养的难得的好书。我愿每一位中学生和每一位大学生都仔细读一读这本书。
读这本书,可以使我们懂得什么是爱,懂得什么是艺术,懂得一个真正有文化、有教养的人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境界。
冯友兰先生经常说,中国哲学中最有价值的是关于人生境界的学说。世界是同样的世界,人生是同样的人生,但每个人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并不相同。每个人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构成每个人的精神世界,中国人称之为“境界”。这种精神境界,就人的心理状态来说又称之为“胸襟”。表现出来(举止态度)就称之为“气象”。读《傅雷家书》,我们可以看到傅雷的胸襟,傅雷的气象,傅雷的境界。博大、开阔、善良、温厚、光明、纯净,“恢恢然,广广然,昭昭然,荡荡然”,“视其色如春阳之温,听其言如时雨之润”,和那种武断、骄横、褊狭、刻薄的所谓“名人风度”真有天壤之别。
金圣叹评《水浒传》中的阮小七,说:“使人对之,龌龊销尽。”又评李逵,说:“令人读之,油油然有好善之心,有谦抑之心,有不欺人之心,有不自薄之心。”这就是灵魂的净化,精神境界的升华。读《傅雷家书》也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之中,人的灵魂可以得到净化,人的境界可以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