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你之前 观后感:黄合超:“做手术是我的兴趣爱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8:46:26
作为一名院长,他平均每年完成手术300例左右,最多的一天做9例
黄合超:“做手术是我的兴趣爱好”
□见习记者 王妍/文 通讯员 胡灿国/图

黄合超

黄合超(左二)在为病人做手术。

慰问患者

患者对黄合超(左一)表示感谢。
核心提示
作为一名院长,他一有时间就进手术室为病人做手术,平均每年完成手术300例左右,最多的一天做9例;他把做手术称为创作艺术作品,努力追求完美;因为做手术快、技术标准高,他被人称为“黄一刀”……
1  近俩小时的手术他40分钟完成
黄合超是我市某医院的一名院长,担负繁重的行政事务,但他在医院众多病号眼中和其他医生并没有什么区别。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平日只要处理完行政事务,黄合超就会穿上白大褂,亲自为内脏器官肿瘤患者做手术。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肿瘤手术称得上“大手术”,但在黄合超这里,却是“驾轻就熟”。
医院手术统计报表显示,自2007年以来,黄合超每年完成的手术都在300例左右。2008年,黄合超完成手术365例,平均每天一例。据黄合超介绍,病人多的时候,他经常“连续作战”,一天完成多例手术,最多的一次,他一天完成了9例腹腔镜微创手术。
做手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儿,“连续作战”会不会影响手术效果?一位医护人员说,黄合超的手术现场,像“流水作业”。他在为第一位病人做完手术后,迅速将手术室及医疗器械进行全面消毒,然后再为第二位病人进行手术,其间,他根本没有时间离开手术室。为了能顺利完成多例手术,同样的手术器械黄合超就准备了5套。
1994年,31岁的黄合超参加了全市外科医生的“技术比武”,在比赛现场,一例在当时许多医生要花近两个小时才能完成的胆囊摘除手术,黄合超从开刀到缝合结束,仅用了40分钟,现场评审的老专家连连赞叹:“这个医生手术基本功扎实、技术娴熟流畅,手把子真快!”因为做手术快、技术标准高,黄合超得了个“黄一刀”的称号。
2  把手术当艺术,他努力追求完美
“做手术是我最大的兴趣爱好。”黄合超说,在填写高考志愿时,家人想让他报考当时十分“吃香”的师范专业,他不顾家人反对,将志愿表从头到尾全填报了医学专业。1985年从医学院校毕业后,他在普外科手术台上一直工作到现在。
黄合超不喜欢把做手术称为 “开刀”,他更愿意称之为“创作艺术作品”。“技术有标准,艺术无止境。”黄合超说,“做手术也应该像艺术一样,在符合标准的基础上追求完美。”因为平日里面对的大多为肿瘤患者,黄合超说,与其他患者相比,肿瘤患者要面临“术后存活时间”和“肿瘤复发”两大问题,而这两大问题与手术的标准和完美程度直接相关。
在手术上努力追求完美的同时,黄合超对病人的康复情况也非常关心。据了解,一位来自新安县农村的食道癌患者老杨(化名)到黄合超所在的医院进行治疗时,已经连续20多天无法吃饭、喝水,仅靠输液维持生命。经过诊断,黄合超决定先为老杨植入食管支架,恢复他的饮食功能。食管支架植入手术后,老杨一口气喝完了一碗白开水。
两个月后,为了解老杨的康复情况,黄合超便驱车赶往新安县看望。见到老杨,黄合超当时就乐了:现在的老杨比刚进医院时明显胖了一圈,正和他养的6只羊在地里溜达呢!看到黄合超,老杨跑上前去拍着他肩膀、搂着他脖子要和他“做伙计”。“看到病人身体恢复得好,我心里高兴的同时,还充满了成就感。”黄合超说。
3  坚持自学,是他取得成功的法宝之一
在征得病人同意后,黄合超会将他的手术过程,通过手术室的电子设备“直播”给医院里的其他医生做示范。对于这种公开观摩,医院的年轻医师习惯性地称为“看黄院长表演”。“一上午能连续完成三四例手术,干净利索,年轻医生看得入迷,咋不是看‘表演’?”一名医师笑着说。
黄合超说,他刚到医院时,最大的渴望就是能够有更多的机会登上手术台。那时,他常常主动帮助老医师整理病历,照看病号,为自己争取做手术的机会。通过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进修,黄合超回到医院后,在洛阳较早开展了胰腺癌的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肝癌的右半肝切除术等手术。
坚持不懈的自我学习是黄合超取得成功的法宝之一。通过国外医学交流网站的视频,他自学掌握了目前在微创手术中广泛使用的腹腔镜技术。据了解,腹腔镜手术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技术,学习起来并不容易。黄合超说:“开刀手术只要基础扎实,操作方法就很容易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