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爱情故事起源最早:一些学者、作家正在读的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0:03:52
一些学者、作家正在读的书     何兆武(学者,清华大学教授)

    杜小真(学者,北京大学教授)

    范景中(美术评论家,中国美院教授)

    杨念群(学者,人民大学教授)

    陈思和(学者,复旦大学教授)

    陈子善(学者,华东师大教授)

    蓝英年(学者,翻译家)

    张汝伦(学者,复旦大学教授)

    顾 铮(艺术评论家)

    肖复兴(作家)

    潘小松(学者,社科院美国所)

    方 方(作家)

    岛 子(艺术批评家,四川美院教授)

    李 静(文艺评论家)

    李 锐(作家)

    蒋 韵(作家)

    ■何兆武

    《历史本体论》《伯林谈话录》《曹汝霖回忆录》

    《历史本体论》(李泽厚著,北京三联2002年4月版):李泽厚把他以前的一些观点在这本书上系统地谈了一下,涉及历史本体。我个人认为他是唯物的,我们过去说唯物主义实际是唯心,他这本书是唯物的。过去总是强调中西不同,讲中国特色,忽略了最基本和普遍的东西,说中国哲学讲究天人合一,实际上哲学最后总是要归结到一个普遍原理,普遍性是第一位的。比如人权、民主这些概念,也总是有一个共同标准,不能说有一个中国的人权、民主,而西方又另有一个。当然不排除差异,但那是普遍共同性之下的差异,不宜有双重标准。这本书的最大特点在我看来就是强调了一个普遍共同的标准。

    《伯林谈话录》(贾汉贝格鲁著,译林2002年5月版):从理论思维来说,伯林不能算一个有创造性的大师,但他感受了很多问题。学术贡献有两种,一是解答问题;一是提出问题。伯林的价值就在于他提出了很多问题,实际上什么问题都没有最终解决的。

    《曹汝霖回忆录》(台湾版):这本书很有意思,涉及很多民国时期的一些事情,比如他讲袁世凯很精明,曹汝霖有一次去袁世凯家吃饭,吃的是馒头,曹汝霖吃了半个,袁世凯就问他是不是不习惯吃馒头,曹汝霖回答说他的饭量只有那么多,等下一次去吃饭时,袁世凯就改成了米饭。这虽然是小事,但表示袁世凯很精明,但这么样精明的一个人,最后利令智昏,在很多人劝进之下称帝。这本书中象这样零碎的一些东西都很好玩。

    ■范景中

    《柳如是别传》《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因为最近一年来都在编辑出版柳如是的文集,一直都在阅读陈寅恪先生的书(《柳如是别传》,三联书店2001年3月版),有原来上海古籍的版,也有三联的新版。从版本来讲,三联书店已经作了很多工作,虽然还有一些纰漏,但已经是相当的不简单。自己也做过出版,很能理解这点。另外,三联原有一套人文方面的书,其中有《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乐山译,三联1998年版)、《苏格拉底的审判》(三联书店1998年版),很不错。

    ■陈思和

    《泥鳅》《坚硬如水》《韬奋传》

    《泥鳅》(尤凤伟著,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6月版)这本书非常好,90年代中国文学向内转,表现个人的东西,文学与社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去年到现在,文学的趋势在变,很多作家也在表现当下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本书以描写下层民工的生活为入口,展示当代城市化的方方面面,对当下的城市状态作了比较全面的考察。

    《坚硬如水》(阎连科著,长江文艺)写得很好,《坚硬如水》找到了一种表现文革的语汇。一般从政治入手表现文革很受限制,难以表现到根子,本书用夸张的魔鬼语言进入到更深层的人性,从人的原始欲望的角度来挖取文革的产生动机,很有新意。《耙耧天歌》(阎连科著,北岳文艺)则讲述了鬼魅的故事。这两本书存在一定的连续性,概括为由原欲的恶魔性跟鬼魅的故事构成了独特的语汇。

    《韬奋传》(江西人民)近代以来关于知识分子的传记,过去多从政治的角度考虑。本书从创办生活书店入手,对于今天讨论知识分子有代表性,从实践来确定现代知识分子的民间岗位,包含了整个教育出版以及整个现代学术活动。邹韬奋的一生从职教社到生活书店,完成了这样一种实践,对理解今天知识分子的岗位,值得一读。

    ■杨念群

    《现代性与大屠杀》《学术思想评论》《知识分子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良友忆旧》

    《现代性与大屠杀》(鲍曼著,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对大屠杀是一个重新解释,从整个社会结构、环境来解读,书中把大屠杀当作是现代性产生的结果,而不是一个偶然事件。历史现象不能剥离具体社会环境,我们的历史二元分法比较严重,实际上现代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弊端可能比传统所存在的问题更加严重。这本书对我们的史学方法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学术思想评论》(六、七、八辑)(吉林人民):这几本书从几个纬度来反思“现代性”,第六辑收录斯特劳斯、阿伦特的文集,这两位思想家以前我们很少注意,实际上很重要。我们以前经常从西方的角度,以欧洲为参照系来反观亚洲“现代性”问题,而第七辑专门讨论“东亚现代性”,将亚洲之间的互动关系纳入视角,考察中国、日本各自和如何反思“现代性”的过程。

    《知识分子论》(萨义德著,三联书店2002年5月版):讨论“知识分子”逐渐转化的过程,书中没有给“知识分子”一个固定的定义,知识分子在很大程度上受历史和现实环境的影响,书中讨论了知识分子与民族、传统的关系。萨义德所采取的是后现代的立场,由于萨义德本人是巴勒斯坦人,又身处在美国,所以他对“边缘”与“中心”极为敏感,他所描述的“知识分子”是一种边缘人,“知识分子”再也不能将“良知”当作一种信仰,“知识分子”所保持的批判立场是犹疑的,萨义德的这本书总体来说是悲观的。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著,三联书店2001年版):描写中国制度史很活泼到位,我们把中国制度史的衍变复杂化了,而这本书对中国的制度史有一个很简练的勾勒。钱穆先生在书中对中国传统制度的辩护从实际操作来说还是很有道理的,可以把它当作教科书来看,一本讲述中国制度运作的形态史的教科书。

    《良友忆旧》(马国亮著,三联书店2002年1月版):这本书很好读,基本上还是一本消遣读物,虽然有些史料性的东西,但从历史学的角度来讲还不够厚重。

    ■陈子善

    《张灏自选集》《伯林谈话录》《红尘冷眼》《仓石武肆郎中国留学记》《猎书偶记》《网络张爱玲》

    在《张灏自选集》(上海教育)里张灏教授讨论的那些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问题,如转型时代、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儒家的经世思想和道德理想主义、关于五四思想的两歧性、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起源等等,无一不与中国知识分子近二十年的思想焦点密切相关。最近在上海将有一个他的演讲,重新提出中国近代思想的一些问题。

    《伯林谈话录》(译林出版社2002年6月版)是英国思想家伯林与伊朗哲学家的对话录,伯林本人对文学、艺术、音乐都有研究,本书有关于文学与思想、哲学的关系,关于自由主义,宽容的信念等,很有意义。用比较生活化的语言表述,作者整理得也很好。本书是译林的“人文与社会译丛”中的一本,其它几本也都很好。

    《红尘冷眼》(山西人民)是宋云彬从30年代到60年代的日记,从名人的日记中可看到名人公开发表所看不到的东西,日记终止于文革前(66年8月),是一个文化名人笔下的中国30年。宋云彬本人是著名的作家、学者、编辑家,与文坛人物的交往很宽泛深入,涉及了300多名与他有过交往的中国文人,其中有一些很有价值的史料。他很有个性,个人的看法也很鲜明,从他的心态可以看出整个知识分子界的心态。

    《仓石武肆郎中国留学记》(中华书局)也是一本很好的书。仓石武肆郎是日本著名的汉学家,这是他30年代初在中国留学的日记,五四运动前后与北方大学、文坛京派文人的交往材料,尤其是从事古代文化典籍的研究类文人。能翻译成中文很难得。其中涉及到与鲁迅、钱玄同等五四代表性人物的来往。

    《猎书偶记》(姜德明著,大象)装帧开本都很特别,不到9万字的小册子,64开本,都是1000多字的小文章,涉及到姜先生收藏新文学、新文化的书、文坛轶事等,可以挖掘很多用以研究的题目,他提到的话题或书一般人见不到。很有意思。

    《网络张爱玲》(人民文学)是在网络上谈到张爱玲的文章,曾经出过网络鲁迅,现在又是张爱玲,把两者相提并论,是很耐人寻味的事情,不断被谈及,说明了他们的价值。作者都很年轻,用笔名,五花八门,谈到关于她的各种各样的事情,她的家庭,婚姻等。我因为不常上网,所以很少见到这样的文章,现在看到了,觉得很有趣。

    ■张汝伦

    《两汉思想史》《纯粹理性批判》

    《两汉思想史》(徐复观著,华东师大2002年版)以前曾经在大学里读过,但当时书不全。现在重读感觉还是很好,徐复观虽然不能算是学院中人,但他的著作也许比有的学院中人的著作更有意义。没想到历史唯物主义对他影响很大,作为方法论来说,政治立场不同,但深层思维方式可能相同,虽然徐复观反对郭沫若的学术观点,但马克思的历史观对他同样有很深的影响。其实马克思的史学观也代表一种学派,现在学界喜欢划分“主义”,我比较讨厌这种意识形态划线。

    《纯粹理性批判》(康德著,商务印书馆):学界讲“回到康德”,但始终还只停留在表面上,康德研究远远不够。康德著作的译本方面,蓝公武的译本还是比较可靠,另外邓晓芒译的三大批判精粹也还可以,邓晓芒教授的语言很清通,但三大理性批判的内容大概只有原著的三分之一,这是美中不足的。

    ■蓝英年

    《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改造》

    《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阿尔巴托夫著,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对苏联各领导人(包括斯大林,赫鲁晓夫)都有评价,很值得一看。邵燕祥和朱正都看过这本书。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事情,谈得很清楚,对斯大林死后的苏联高层政治了解更多一些。

    《改造》(于风正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版)的副标题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历史命运三部曲之一,是关于中国从建国以后到57年知识分子的改造,根据当时公开发表的报刊材料组织在一起,属于纪实性的。我们都经历过那个年代,当时批武训批得很厉害,我们不知道批武训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现在看到这本书里那时关于这方面的报道,才知道那是在批陶行知。还有批萧也牧,批俞平伯等。

    ■顾铮

    《重构美学》

    《重构美学》是德国新生代哲学家沃夫冈·韦尔施的新作,(上海译文2002年5月版)。作者1970年代获博士学位,应该说比较年轻,观点也比较新颖。本书将传统美学的观点重新审视,并作了新的阐述,他提出的美学超越,对我的启发很大。他拓宽了美学的视野,比如,他认为当代生活、科学技术等等也作为美学审视的对象。与传统思维更不相同的是,他认为听觉文化也应该列入审美的范畴,提醒我们重视听觉文化在审美中的地位。

    ■肖复兴

    《无字》《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

    最近有两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本是三卷套的《无字》(张洁著,北京十月文艺2002年1月版)。目前市面上各种各样的长篇小说太多,炒作更多,这本书不同一般。这是一部倾注了女作家一生心血的作品,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作家的心灵、对时代历史的关注。可以这样说,它涵盖了心灵、涵盖了社会天空、情感文化。晚年的张洁,文笔仍然激越、语言又是那样流畅,叙事也不乏灵动性,实在难能可贵。这是一部对作家个人和整个文坛都十分重要的作品。

    因为我最近在为北大出版社写一本关于大学生通识课的教材,内容是音乐欣赏,主要是古典音乐的欣赏,所以找了一些老书来看,比如这本《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保罗·亨利·朗格著,人民音乐1982年版),作者是一位匈牙利音乐史家,后入美国籍,曾担当过国际音乐协会主席。在古典音乐好像成了一种时髦的状况中,这本书的份量是很重的,它区别于音乐常识、词典的东西,更多的是从论史的意义衡定、解释19世纪——20世纪以后的古典和现代音乐史的流程,从另一个角度审视音乐与人的关系。有意思的是,这本书有整整13个印张,当时才2.10元,印了1万册,在今天简直是天方夜谭,从中感受到的这种文化,真让人感叹。

    ■潘小松

    由于职业要求,我最近主要在读两个方面的书,一是关于文化研究方面的著作,一是自己翻译方面的。文化研究方面正在读的是关于美国文化的大众文化研究的一本,威斯康辛大学费斯克(John Fiske)《理解大众文化》(李陀主编,王晓珏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9月版)。一般学者对大众文化理解,主要强调其迎合大众的趣味,媚俗,对大众麻醉的一面,其实很多大众文化——特别是书中讲到的大众文化,有其创造力的一面。费斯克在书中就是强调这点,——他强调其大众文化有其独特的创造力,同时淡化了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的色彩。这本书也可以说的是多阿多诺“文化工业”中的理论的一个反叛。也是对法兰西学派大众文化的评判的一种否定。

    另外的一本是瑞典作家斯特林堡《神秘日记》(正在翻译,即将出版)。本书在研究人的精神领域可称得上是很深刻的。书写于100余年前的19世纪末,主旨表达的是西方物质生活的繁荣之时,很多作家对工业文明却已经很不适应了。作者很希望有一种原始,或近乎宗教信仰的力量来构筑自己的精神世界。书中很少用现在的词,意在对现实文明的一种反叛。其实在中国如王国维、陈寅恪、钱钟书等知识分子也同样有一种对时代的不适应,钱钟书后来以文言文写作《管锥篇》其实也是对五十年以来白话文的否定。可以说,早一百年艺术和人文主义学者或作家,已经体验到了工业文明对个人精神世界的影响和冲击。

    ■方方

    我正在读一本书——《汪辟疆说近代诗词》(上海古籍2001年12月版),这是一本评论研究近代诗的书,虽然不是很时尚,但由于作者是我的祖父,所以我读来更是有一种亲切感。有一篇“光宣诗坛点将录”的文章,将诗坛人物一一点将,与《水浒》人物类比起来,谁谁属于哪一将,非常有趣味。这样的文章还有很多,也有一些记录了诗坛记事与诗人的交往。

    另外有一本李锐的小说《银城故事》(长江文艺2002年5月版),当然李锐是一个很有特点很优秀的小说家,以前《厚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段时间他好像现代起来,比如这本书又回到《厚土》的感觉上来,语言风格比较平实。

    ■杜小真

    《刘淑清传》《左右说丁玲》

    《刘淑清传》(王佩华著,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版)这本书从文学的角度看可能不能算出色,但是却感动了我。刘淑清这位不平凡女性的传奇一生,那种已经经历过一切而把世间看透唯留有对人之爱的心境,显示了真正的“大家风范”。特别感谢我们尊爱的刘志强教授把先母传记送给我们,我们在刘先生的身上读出了她母亲的“文字”。掩卷静思,不禁感慨:她们之后,还会有这样的女性吗?

    ■岛子

    《真实的复兴》《圣经》《观念的冒险》

    因我最近的研究课题是生态艺术哲学,主要阅读生态学与神学文献。

    《真实的复兴》([美]斯普瑞特纳克著,中央编译出版社),结合生态学、后现代主义和女性主义学术理论,探讨在四面楚歌中的“极度现代化世界”,人类的前途问题。作者主张回归……。在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相对于解构主义)著述中,这是一部令人激动的思想性作品。同时在阅读这位女思想家的另两部原文著作《绿色政治》(1984版)、《神恩的尊严》。

    神学方面的主要阅读仍是《圣经》之《新约》。阅读《圣经》本身是为人类祈祷,同时丰富自己的智慧。英国哲学家怀特海的“有机哲学”充满思想魅力,开启了“深层生态学”的研究和“过程神学”的肇端,因此我在系统阅读其《科学与近代世界》和《观念的冒险》以及原英文版《过程与实在》,怀特海的哲学三部曲构成了一位有七张面孔的思想家,极其复杂、丰富,开卷有益。

    我的专业是艺术史与艺术理论,目前在跨学科研究过程中,通过阅读,磨砺思想和著述的锐气。

    ■李静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半边人》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保罗·科埃略著,孙敖成译,上海译文2001年版),作者很推崇寓言、象征性的文体,很希望用博尔赫斯那种象征性的写法来表达自己的文学。作者非一般的通俗意义上的作家,他对世界很有着自己的看法。书中有一定的玄学、神秘的表象,但其讲述的道理很通俗,我个人比较喜欢。作者的观点是,如果你想做点什么,整个宇宙都会帮助你。但因为眼前的东西,有的人会妥协。作者的书能够畅销是有其道理的,有点文化的都可以看懂,中国缺这种档次的作家。但科埃略不是博尔赫斯那种重量级的作家,他的东西还没有达到繁复、深邃的境地。

    《半边人》(作家出版社,2002年6月版)的作者为北京周刊的一位记者。她追求的东西是特别奇特的,像乔伊斯,一方面有女性的敏感,另一方面也有粗犷的东西。本书也是一本女性成长小说,但它与一般的女性成长小说决不相同,作者努力在向经典方向迈进,叙事独特。全书18万字的篇幅,但表达的东西非常多。

    ■李锐

    《国史新论》《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先锋戏剧档案》

    我正在读钱穆的《国史新论》(北京三联2001年5月版)。钱穆是个有名的大学者,他特立独行,在全盘西化的社会大潮流中始终坚持自己独立的人格与独立的学术精神,非常可贵。他认为现代化的中国人,对自己的历史要有个真正的总结,要从自己的历史中看待中国文化、价值观和政治制度,在这一点上不存在与西方有所同构。恰恰相反,中国的史学比如社会制度的划分等等都是按西方的理论来解释的。钱穆是中国文化理想主义者。他特别有见地,是一个很好的读书人。当然,他的理论也有缺陷,可是世界上哪有十全十美的理论呢?

    另外还在读的书有《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三联书店2001年版)和孟京辉的《先锋戏剧档案》(作家)。我的女儿特别喜欢孟京辉的戏剧,这本书也应该符合很多年轻人的胃口吧。

    ■蒋韵

    《当夏季再次来临》《局部有时有完美》《我伴我走》

    我读书比较乱,因为最近天气炎热,也没读特别严肃的书,也就是看看散文、随笔。手头上的两本书是蒋子丹的《当夏季再次来临》(明天出版社,2001年1月),潘向黎的《局部有时有完美》(江苏文艺),迟子建选集日记卷《我伴我走》(中国青年2002年1月),我一直喜欢迟子建的作品,一般新出来我都会看。这是一本日记,日记本来就是很私密的东西,可正如作者所说,发表后的日记你可以把它当作一种更自由的随笔集来读,从中能获得从小说中得不到的美好感受。这本日记记录了作家从一个未婚女性到为人妻的成长历程,它是一个女人生命转折的印记,虽然中间有一段空缺,但其中的心态与心境还是看得很清楚的。迟子建的小说特别的朴素、温暖、宁静与明静,这一点几乎是无人可比的。她的眼睛一直注视着最草根的群体,不是像一般的作品中的场景,动不动就是咖啡馆、西餐厅之类时髦的环境,有时候她无意间的一句话都能看出她的敏感的触觉与情感的深度。

    ——旌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