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火街头2粤语百度网盘:汤头歌诀白话解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9:32:23

汤头歌诀白话解5


五、和解之剂

  和解之剂,即和解剂。是采用调和方法,用以治疗少阳
证、肝脾不和、寒热错杂等病证的方剂。和解剂原为张仲景
治疗少阳半表半里证时,不可发汗,不可泻下,不可涌吐,
而只可用和解一法表里同治而得名。后世认为肝脾不和与寒
热错杂证,用药治疗必须多方面照顾,故也归入和解剂。中
医有“疟属少阳”之说,故治疟方也纳入本剂。
和解剂虽然用药较为平和,但终为祛邪而设,辨证认病
有一定标准,切不可盲目使用本类方剂。

1.小柴胡汤(张仲景)  半表半里和解。

(《伤寒论》)

【歌诀】
小柴胡汤和解供  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用黄芩加姜枣  少阳百病此为宗
   【组成】柴胡半斤(12克)  黄芩 人参  甘草  生姜各三
两(各9克)  半夏半升(9克)  大枣十二枚(4枚)
【用法】水煎分二次温服。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1)伤寒少阳证。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
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 舌苔薄白,
脉弦者。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以及疟疾、黄疸与内伤杂病
而弘少阳证者。
【方析】邪入少阳为本方主证。胆热犯胃,失于和降,
故见心烦喜呕,不欲饮食,为次要症状。方用柴胡疏邪透
表,轻清升散,为少阳经专药,为君药。黄芩苦寒泻火,善
清胆经,与君药相配,一治半表之邪,一清半里之热,为臣
药。人参、生姜、大枣益胃气,和营卫,扶正祛邪,为佐
药。炙甘草调和诸药,益气和胃,为使药。诸药合用,清透
同用,和解少阳,扶正祛邪,是一首代表方剂.

2.四逆散(张仲景)  阳症热厥。

(《伤寒论》)

【歌诀】
四逆散里用柴胡  芍药枳实甘草须
此是阳邪成厥逆  敛阴泄热平剂扶
【组成】炙甘草  柴胡  芍药 帜实各十分(各6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主治】(1)阳证热厥,手足厥逆,但上不过肘,下
不过膝,久按则有微热,脉弦。
(2)肝脾不和,腹中痛,或泄利下重。
【方析】热厥乃由热邪入里,阳气被郁,不达四肢而
致。或肝气内郁,阳气不得发越,亦可成气厥,症见手足厥
逆。本方也常用于肝脾不和,泄利下重之证。方用柴胡升阳
透邪,舒肝解郁,为君药。枳实下气破结,与柴胡同用以升
降气机,调和肝脾,为臣药。枳实下气破结,与柴胡合用,
照顾肝之本性“体阴用阳”,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健脾,调
和诸药,为使药。四药配合,去邪解郁.肝脾调和,清升浊
降,气血畅达。

3.黄连汤(张仲景)  升降阴阳。

(《伤寒论》)

【歌诀】
黄连汤内用干姜  半夏人参甘草藏
更用桂枝兼大枣  寒热平调呕痛忘
【组成】黄连  炙甘草 桂枝各三两(各3克)  人参二两
(3克)  半夏半升(9克)  大枣十二枚(4枚)
【用法】水煎服。
【功用】寒热平调,和胃降逆。
【主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
者。
【方析】胸中有热,胃中有寒,为本方主证。胃失和
降,故见呕吐,为次要症状。方中黄连泻胸中之热,为君
药。干姜、桂枝温胃中之寒,与黄连同用,使寒热调和,为
臣药。半夏和胃降逆;人参、大枣益气和中,升降复常,为
佐药。甘草调和药性,为使药。诸药合用,使寒散热消,升
降复常,诸证自愈。

4.黄芩汤(张仲景)。 太阳少阳合病下利。

(《伤寒论》)

【歌诀】
黄芩汤用甘芍并   二阳合利枣加烹
此方遂为治痢祖   后人加味或更名
再加生姜与半夏   前症兼呕此能平
单用芍药与甘草   散逆止痛能和营
【组成】黄芩三两〔9克〕 芍药  甘草各二两(各 6克) 
枣十二枚(4枚)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肠止痢。
【主治】泄泻或下痢脓血,身热不恶寒,心下痞,腹
痛,口苦,舌红苔腻,脉弦数。
【方析】湿热痢疾为本方主证。湿热阻滞,气血不和,
故心下痞,腹痛,为次要症状。方中黄芩清热燥湿,为君
药。白芍、大枣缓急止痛,为佐药。甘草益气和胃,调和诸
药,为使药。四药合用,为治疗热痢腹痛之良方,有“治痢
祖方”之称。
【附方】(1)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伤寒论》)是本方
加半夏三钱(9克)  生姜(3片)。水煎服。
功用:清热止利,降逆止呕。
主治:黄芩汤症兼见呕吐痰水者。
(2)芍药甘草汤(《伤寒论》)  芍药三两(9克) 甘草二两
(6克)。
功用:缓急止痛。
主治:胃气不和腹中痛,或误汗后脚挛急等。

5.逍遥散  散郁调经。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歌诀】
逍遥散用当归芍  柴苓术草加姜薄
  散郁除蒸功劳奇  调经八味丹栀着
【组成】 当归  芍药  白术 柴胡各一两(各9克)
炙甘草半两(4.5克)
【用法】加烧生姜一块切破, 薄荷少许,水煎服。亦有
丸剂,每日2次,每次6一9克
【功用】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脾虚血虚。症弘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囗
燥咽干,神疲食少,或往来寒热,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
脉弦而虚。
【方析】肝郁血虚为本方主证。脾虚不运,故神疲食
少,脉虚无力,为兼证。方用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当
归、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与柴胡配用,补肝体养肝
血,助肝用行气郁,共为臣药,白术、茯苓、烧生姜健脾益
气;薄荷助柴胡散肝郁,透郎热,共为佐药。甘草补中益
气,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肝郁得疏,肝血得养,
肝脾同调,气血兼顾,
【附方】加味逍遥散本方加丹皮、栀子名“加味逍遥
丸”,或“丹栀逍遥丸”,临床多用于肝郁血虚有热所致的月
经不调,以及经期吐衄等。

6.藿香正气散(丸)  辟一切不正之气。

(《太平惠民和剂局万》)

【歌诀】
薷香正气大腹苏  甘陈苓术朴洱俱
夏曲白芷加姜枣  感伤风瘴并能驱
【词解】岚瘴:岚瘴(lná zhàng)
【组成】大腹皮  白芷  紫苏 茯苓各一两(各5克)半
夏曲  白术  陈皮 厚朴  苦桔梗各二两(各10克)
藿香三两(15克)  炙甘草二两半(12克)
【用法】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如作丸剂每服
6--9克。日二次。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1)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症见发热恶寒,
头痛,胸脘痞满闷胀,舌苔白腻。
(2)霍乱以及感受不正之气。
【方析】暑季感寒为本方主证。内伤湿滞,脾胃不和,
故胸脘痞闷,苔腻,为兼证。方中重用藿香辛温解表,芳香
化湿,升清降浊,为君药。紫苏、白芷既助君药表散风寒,
又可理气化湿,为臣药。白术、茯苓健脾运湿,和中止泻;
半夏曲、陈皮、厚朴、大腹皮行气化湿,和胃止呕,畅中除
满;桔梗宣利肺气,载药上行;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共为
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解表化湿,升清
降浊,为夏季常用方剂。

7.六和汤  调和六气。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歌诀】
六和藿朴杏砂呈  半夏木瓜赤茯苓
术参扁豆同甘草  姜枣煎之六气平
或益香薷或苏叶  伤寒伤暑用须明
【组成】缩砂仁  半夏  杏仁 人参  炙甘草各一两
(各5克) 赤茯苓  藿香叶 白扁豆  木瓜各二两
(各10克) 香薷厚朴各四两(各15克)
【用法】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服。
【功用】祛暑化湿,健脾和胃。
【主治】暑湿外袭,脾胃失和。症见霍乱吐泻,倦怠嗜
卧,胸膈痞闷,头目昏痛,身体困倦,恶寒发热,口微渴,
舌苔白滑者。
【方析】暑湿感寒为本方主证。湿伤脾胃,故胸膈痞
闷,霍乱吐泻,为兼证。香薷为“夏季麻黄”,辛温发汗,
芳香化湿,方中重用,可见暑季伤寒较重,为君药。藿香、
厚朴化湿和中,外散表邪,为臣药。半夏、砂仁和胃止呕;
人参、白扁豆补气健脾;赤茯苓、木瓜去湿渗湿;杏仁宣肺
利气;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共为佐药。甘草益气和胃,调
和药性,为使药。
按:六和汤与藿香正气散均为化湿和中,解暑发表之
剂,现在方剂学多归入祛湿剂中。

8.清脾饮(严用和)  阳疟。

(《济生方》)

【歌诀】
清脾饮用青朴柴  苓夏甘芩白术偕
更加草果姜煎服  热多阳疟此方佳
【组成】青皮  厚朴  柴胡 黄芩  半夏  茯苓 白术
草果  甘草各等分(各6克)
【用法】加生姜3片,于发作前2小时水煎服。
【功用】健脾祛湿,化痰截疟。
【主治】疟疾湿痰内遏。症见热重寒轻,口苦心烦,胸
膈满闷,小便黄赤,舌苔白腻,脉象弦滑数。
【方析】疟疾痰湿内遏,热重寒轻,为本方主证。痰湿
内遏,气机不行,故胸膈满闷,为次要症状。方用柴胡、黄
芩和解少阳,除往来寒热,为君药。草果既能化湿痰,又是
截疟要药,为臣药。青皮、厚朴理气宽胸;半夏、生姜、茯
苓、白术健脾燥湿,治生痰之源,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
为使药。诸药合用,燥湿化痰,调和肝脾,和解少阳。

 9.痛泻要方(刘草窗)  痛泻。

(《景岳全书》)引

【歌诀】
痛泻要方陈皮芍  防风白术煎丸酌
补泻并用理肝脾  若作食伤医更错
【组成】白术三两(9克)  白芍二两(6克) 陈皮一两半
(4.5克)  防风二两(6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补脾泻肝。
【主治】痛泻。症弘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
舌苔薄白,两关脉弦而缓。
【方析】肝郁脾虚为本方主证。白术健脾燥湿止泻,为
君药。白芍柔肝缓急止痛,为臣药。陈皮理气健胃,防风升
清止泻,为佐药。四药相合,健脾燥湿,柔肝缓急,痛泻自
愈。

 增辑

1.何人饮(张景岳)  虚疟。

(《景岳全书》)

【歌诀】
何人饮治久虚疟  参首归陈姜枣约
追疟青陈柴半归  首乌甘草正未弱
若名休疟脾元虚  参术归乌甘草酌
四兽果梅入六君  补中兼收须量度
更截实疟木贼煎  青扑夏榔苍术着
【组成】何首乌三钱至一两(9-30克) 当归二、三钱(6-9克)
人参三钱至一两(9克-30克) 陈皮二、三钱(6-9克) 煨生姜3片
【用法】疟发前二小时水煎服。
【功用】益气养血,治疗虚疟。
【主治】气血两虚。症见疟疾发作日久不愈。
【方析】气血两虚之久疟为本方主证。何首乌补肝肾,
益精血,截虚疟,为君药。人参、当归助君药益气补血,为
臣药,陈皮、煨生姜健脾理气,温散中寒,以防补药腻膈,
为佐药。诸药配合,补气养血,扶助正气,为治虚疟专方。
【附方】(1)追疟饮((景岳全书)) 何首乌一两(30克)
当归三钱(9克)甘草三钱(6克) 半夏三钱(9克)青皮三钱
(9克) 陈皮三钱(9克) 柴胡三钱(9克)。水煎服。
【功用】:养血截疟。
主治:久疟不止,气血不甚虚弱者。
(2)休疟饮(《景岳全书》) 何人饮去陈皮,加白术三钱
(9克) 甘草一钱(3克)。水煎服。
功用:健脾养血,治疗虚疟。
主治:疟疾使用发散剂过多,以致脾气虚弱者。
(3)四兽饮(《易简方》)是六君子汤加乌梅、草果、生
姜、大枣组成。水煎服。
功用:补脾祛痰截疟。
主治:脾虚痰湿之久疟。
(4)木贼煎(《景岳全书》) 方用木贼  厚朴各三钱(各9
克)  苍术一钱(3克) 半夏五钱(12克) 青皮五钱(9克) 槟榔
一钱(3克)。水煎服。
功用:散风解郁,燥湿化痰。
主治:体质强壮,多湿多痰之实疟

2.奔豚汤(张仲景)  腹痛气上冲,

(《金匮要略》)

【歌诀】
奔豚汤治肾中邪  气上冲陶腹痛佳
芩芍芎归甘草半  生姜干葛李根加
【组成】李根白皮一升(l5克)  葛根五钱(15克)甘草
川芎  当归  芍药 黄芩各二两( 6克)  半夏四两(12克)生
姜四两(l2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补心气,平冲逆。
【主治】奔豚。症见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
【方析】心气虚、肾中寒、气上冲为本方主证。方中重
用李根白皮,为治肾水犯心奔豚之专药,为君药。芍药、甘
草缓急止痛,为臣药。当归、川芎养血活血;半夏、生姜降
逆止呕,专下逆气;葛根生津止渴;黄芩清泻肺热,清水之
上源,为佐药。诸药配合,降冲逆,补心血,为治奔豚的专
方。

3.达原饮(吴又可)   瘟疫初起。

(《温疫论》)

【歌诀】
达原厚朴与常山  草果槟榔共涤痰
更用黄芩知母入  菖蒲青草不容删
【组成】常山  槟榔各二钱(各6克) 厚朴  知母黄
芩、菖蒲、青皮各一钱(各3克) 草果  甘草各五分(各1.5克)
【用法】水煎,午后温服。
【功用】开达膜原,辟秽化浊。
【主治】温疫初起或疟疾邪伏膜原。症见憎寒壮热,或
一日三次,或一日一次,发无定时,胸闷呕恶,头痛烦躁,
脉弦数,舌苔垢腻者。
【方析】达原饮原治温疫初起,邪伏膜原的要方。所谓
膜原,是指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附近于胃,表里之分
界,半表半里之处。痰湿阻于膜原为本方主证。烦躁,脉
数,为兼热邪之象;痰湿阻碍气机,故胸闷呕恶亦为兼证,
方中常山、草果宣可去壅,善开痰结,为截疟要药,为君
药。槟榔、厚朴助君药行气化痰,燥湿化痰,为臣药。菖
蒲、青皮清上焦膜原;黄芩、知母清温疫之热,又可防方中
香燥药物伤阴,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原书达原饮又名“达原散”,由槟榔三钱(9克) 厚朴
知母 芍药 黄芩各一钱(3克) 草果、甘草各五分(1.5克),7
味药所组成。今歌中多常山、青皮、菖蒲,无芍药,与原方
有出入,故附注说明。

4.蒿芩清胆汤(俞根初)  清胆利湿,化痰和胃。

《重订通俗伤寒论》

【歌诀】
俞氏蒿芩清胆汤  陈皮半夏竹茹襄
赤芩枳壳兼碧玉  湿热轻宣此法良
【组成】青蒿钱半至二钱(4.5-6克) 黄芩钱半至三钱(4.5-
9克) 半夏 枳壳 陈皮各钱半(各4.5克) 竹茹 赤茯苓 碧
玉散各三钱(各9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主治】少阳热盛,胆热犯胃。症见寒热如疟,寒轻热
重,口苦胸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粘,甚则干呕呃逆,
胸胁胀痛,舌红苔白,间现杂色,脉数而右滑左弦者。
【方析】少阳热盛为本方主证。胆热犯胃,气逆不降,
故吐苦吞酸,呕黄粘涎,干呕呃逆,为次要症状。方中青蒿
清透少阳,黄芩清泄胆热,共为君药。半夏、陈皮、赤茯
苓、枳壳、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和胃降逆,宽胸
畅膈,清利湿热,共为佐药。诸药相合,少阳得清,胃逆得
平,痰湿祛除,气机调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