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榕容歌曲:90后首份大学生全面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5 04:55:40

小编导读:

      时间的车轮辗过“80后”最强的一根神经线,还来不及卸妆,“90后”就匆匆登场。一如已经成熟的80后那样,忽然发现90后这群第二代独生子女已悄然长大。他们用特立独行的方式完成了自己这个特殊时代的成人礼。近日,一份90后调查报告火热出炉,借着这个契机,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群特征鲜明的90后吧!

 

首份调查报告:90后大学生不是你想象的

  编辑导语:一如曾经的80后,90后新一代的大学生被认为娇惯放纵、自私自利,最新的90后调查报告显示,90后并非公众所想象的那样,他们个性丰富、喜爱接受新鲜事物,一样拥有明确的责任感,思想比较开放。

 

相关链接:

90后新消费顽主他们更精明 “90后”在反叛中悄然成长 90后消费群的奢华品牌生活

 

90后大学生个性丰富思想开放

  中国青年报11月12日 中国首份针对“90后”大学新生的调研报告最近在武汉大学“出炉”。

 

  这份报告表明:“90后”大学生,既不像社会上炒作的那样娇惯自私、不可理喻,也不像人们想像的那般“独”性十足、难以接触。他们“经济上富裕,关心天下大事,兴趣爱好广泛,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责任观念比较明确”。同时,“90后”大学生“思想较为开放,50%以上进校前谈过恋爱”。

 

  调研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是武汉大学各院系新生中的800名新生,调查内容涉及消费、心理、社交、学习以及社会认知等方面。该报告是继全社会对“70后”、“80后”全面关注后,中国高校对“90后”大学生进行的较为权威的解读。

 

  在被调查学生中,仅有10.9%的人热衷于标新立异的文字或者装扮,这与社会上流传的大部分“90后”喜欢使用“火星文”和“非主流装扮”的说法大相径庭。与前几届大学生相比,“90后”新生不仅对生活质量和品位有更高追求,还注重社交与审美。除此之外,他们的情感经历却超出人们的想像,这与父母、老师希望的“不问感情、多问学业”有些出入。

 

热爱读书、出手大方 电子产品不离左右

 

  调查显示,在“90后”新生中,有62.3%的学生保持读书的良好习惯,兴趣爱好涉猎范围超过“前辈”。在这些“90后”大学生中,每月消费主要用于购买书籍、文具等学习方面的学生,占总人数的65.6%;而每月主要消费在娱乐性支出、电子产品以及化妆服饰等方面的学生,比“80后”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分别为38.8%、22.8%和20.1%。其中,手机、电脑、相机等数码产品非常普及。“90后”新生中,91.9%的学生配有手机或小灵通,几乎实现“人手一机”,近七成学生拥有电脑,而购买了MP3、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的学生接近六成,甚至有8.1%的学生拥有汽车等奢侈消费品。

 

  报告认为,这表明“90后”的大学生更注重与信息化时代的接轨和自己的外在美,但其中娱乐性支出比例较高,也隐含着部分奢侈消费的成分。

 

  此外,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烟酒消费的比例竟达5.4%。这一数据既表明“90后”的一代学生在社会监督和家庭教育方面的缺位,也反映了这一代大学新生比以往的大学生更早接触社会,体验了社会生活。但即使这样,绝大多数“90后”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仍然比较传统。在被调查学生中,有66%的人倾向于“月月有余”的消费方式,选择透支消费的仅占不到5%。

 

  这一调查结果显示,与此前社会多数人群所认为的“90后”“消费观念超前”的情况相反。这表明依靠真才实学考入名牌大学的“90后”与其他同龄人相比更加理性、务实,而对有信用风险的消费持谨慎态度。

 

经济独立意识差 心理抗挫能力弱

 

  对新生每月生活费的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间贫富差距拉大,最低不足每月300元,最高超过每月2000元;但近半数新生的月生活费在501元至1000元间。这表明家境十分贫寒的学生仍然存在,也说明高校助学贷款和各种奖学金助学金扶助手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调查中有51.4%的“90后”新生表示:若生活费透支,将向家人索要;只有18.1%的学生打算通过打工赚钱、自力更生的方式弥补。这反映出“90后”大学生对家庭的依赖依旧很大,经济独立性方面的意识比较缺乏,自力更生的念头萌生较晚。高校和社会应该重视给“90后”大学生更多锻炼自我、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

 

  关于“遇到挫折心态”的调查表明:大多数“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偏弱,抗压能力明显不足。有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自己心理会留下阴影;甚至有5.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只有9.4%的新生表示愿意“总结经验,从头再来”。

 

心态开放易接受新鲜事物

 

  在调查中,有64.7%的学生认为责任就是“要为自己做的、决定的每件事情坚持下去并承担后果”,体现了半数以上的大学生能够比较好地理解“责任”的概念,敢于承担责任;但也有9%的“90后”认为“应该摆脱责任的束缚,做人开心快乐就好”。

 

  调查显示,有34.5%的新生缺乏理想、信念和人生规划;32.2%的人不相信梦想和信念对人生的影响;但却有77%的“90后”新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在接受调查的“90后”新生中,有64.8%的学生认为自己“心态很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这表明,随着改革开放30年来的积淀和我国与国际社会的全面接轨,“90后”大学生不因循守旧,崇尚创新精神、探索精神。

 

恋爱不稀奇 崇拜政界商界成功人士

 

  调查发现,家长制和与长辈间的代沟是“90后”与家人沟通的最大障碍,近四成学生认为“家长爱限制自己的行为自由,不重视自己心里的想法”是与家人沟通不畅的原因;还有25.5%的学生则认为自己与家长间存在“代沟”。但在关于偶像和榜样的调查中,八成“90后”大学生在选择文体明星为偶像的同时,还表示自己崇拜政界、商界的成功人士,并以他们为偶像或榜样。

 

  此次调查还发现,有50.6%的“90后”新生承认,自己在进入大学以前就已经谈过一次“恋爱”,其中接近10%的同学谈过多次。令人关注的是,调查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对于青少年早恋和婚前性行为问题的看法,不会“谈虎色变”。在受调查学生中,约有22.7%的新生表示赞成,并认为“自由快乐就好”;另有37.5%的新生在表示赞同的同时,认为“不可轻率、应有责任感”;还有近四成新生表示反对或不愿表态。调查报告认为,这充分表明了“90后”大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方式。另有专家表示,当代青少年对于“早恋和婚前性行为”赞同者居多的趋势,必须引起各方关注。

 

  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靠电话、短信和QQ等方式。“发短信和打电话”、“聊QQ”分别以74.1%和63.7%的比例高居榜首;而传统聚会联谊和信件交流等沟通方式则不被“90后”青睐,仅有17.4%和13.8%的“90后”愿以这种方式交朋友。同时,有77.4%的学生感到缺少知心朋友,会因自己无人倾诉而觉得“莫名空虚”和“无助”。

 

法学专家忠告要在大学毕业前建立独立人格

 

  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肖永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与“70后”、“80后”大学生相比,“90后”大学生个性更加独立,在独立思考与选择上,“90后”表现出很高的自主性;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接受的海量信息使他们的思想更为早熟,对每样事物他们都有自己的见解。他们自信张扬,充满激情。他们对个人的发展更有计划性。“90后”大学生意识到肩负的社会责任,他们很少有什么口号,而是更注重实际、实用,他们蔑视形式,不屑口号。这些都是“90后”大学生区别于其他群体的显著特点。

 

  同时,肖永平还向记者表示,从法学院“90后”大学新生开学两个月来的表现看,“90后”法学专业大学生有如下特点:一、学习外语的时间远远超过用中文学习的时间,外语水平提高很快,但中文表达能力普遍较弱;二、课外的人机交流时间远远超过人际交流时间,与人合作及沟通的能力普遍不强;三、物质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与因学业带来的精神压力形成越来越明显的反差,这容易导致“90后”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丧失,严重时可能将影响他们的精神健康。

 

针对刚刚走进大学校门的“90后”大学生,肖永平向他们表达了几点忠告:“90后”大学生通过在学校未来4年的学习,应该逐步使自己具备多种能力,以适应社会的未来需求。这些能力包括:逻辑思考能力、研究分析判断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外语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挫折承受能力、人际相处能力,以及跨领域的第二或第三专长,等等。“实践智慧根源于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简而言之就是正义精神和对社会负责的精神。因此,‘90后’大学生在走向社会、迈向成功之前,尤其需要具备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灵魂。”肖永平说。 本报记者 戴长澜 来源:中国青年报

 

什么是90后

  90后指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一代中国公民,有时泛指1990年以后出生(包括1990年)的所有中国公民。90后与80后相同,均出生在中国改革开放后,但不同的是,90后在出生时改革开放已经显现出明显成效,同时也是中国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所以90后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

 

  由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普遍为独生子女,目前多数尚未成年。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90后的思想与理念与老一辈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同时有着不同于前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这也是90后受到质疑和批评的原因之一。

 

  在信息方面,1999年,中国只有四百万互联网使用者,而到2007年,有了一亿三千七百万。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7岁到15岁之间的中国儿童中,超过七成至少上过一次网。如今超过一半的城镇儿童家中有互联网连接。

 

  在教育方面,由于从1997年依赖的一系列改革已经让中国教育体系慢慢脱离死记硬背,迈向注重独立思考的西式方法,90后也与前一代中国人的学习方法大为不同。

 

  虽然社会上不乏对90后的批评,但90后的社会价值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90后第一次大规模出现在公众视野内是由于脑残体(火星文)在网络上的泛滥。

 

  90后从出生开始生活环境相对前几代优越许多,没有经历过历史和政治上的动荡,也没有经历过大的经济波动。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的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除父母外,亲情观相对淡薄,在这样的生长环境里,有相当一部分人比前几代人来说,更显得有些孤僻。今日中国的信息发展迅速,同时由于“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原因,全球各地的物品均涌入中国,各国交流日益广泛,而90后相对年轻,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在审美观和价值观方面也与前人有很大不同。

 

90后以及80后的个人素质与中国老一辈公民相比有明显提高。 其生活习惯、价值观、世界观与国际主流接轨。另外,由于中国成长中的社会结构的激烈变动,90后和80后的分化现象较前面几代人要更显著,因此生活方式、价值观等各方面也都更加多元化。

 

什么是“非主流”

网友精准描述非主流概念

    1:脚穿匡威的鞋或者假匡威;

  2:身穿无款式无质量无品牌只有个性的五彩衣服; 

  3:他们绝对热爱网络,从开始的挂QQ热追逐到踩空间热,QQ名字和QQ空间一定搞得非常花哨;  

  4:05年他们喜欢叫“D调的华丽”  ;

  5:06年他们喜欢诸如这些符号:的名字: ˙.& .o.灬 他们感觉这有飘逸感;

  6:07年他们喜欢叫 侽孓,女子,什么贱男子,贱女子,骚男子,骚女子,伤男子,伤女子,此男子XXX,此女子XXX,他们就喜欢这种安妮宝贝笔锋下的网名; 

  7:他们喜欢照相,却不懂摄影专业,只会拿着手机和视频摄像头照自己;

  8:MM们照相喜欢用嘟着嘴巴,如果自己本来就肥,嘟起来显得更肥那就抿嘴!把眼睛使劲地睁大掩盖自己的脸丑。如果实在睁不大,买隐形眼镜,如果自己还是很丑,只有用PS加两个红腮在脸上,这样脸就占了大半空间,再丑都看起来可爱;

  9:以上是装可爱型,一般是非主流女人的最爱,下面是装B型,多半是男人的最爱。他们是这样的:把脸转过去用侧脸来掩盖自己的脸丑,镜头从上面下面左面右 面背面……反正就是不从正面打过来。造成自己一种空虚,寂寞的美,旁边多半还有字,什么“我的寂寞,与你无关”什么“这男子伤透了心“什么“给你的爱其实一直都在,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当然肯定是用繁体和符号错综复杂的摆放这些字; 

  10:他们学习简直就不可能好。家庭肯定也不怎么好,因为好背景的家庭绝对不会调教出所谓"非主流"的孩子,好的家庭背景的人家,品位绝对不会如此低 俗,既然他们学习不好,家庭不好,所以他们将来估计都没有出息,可以说他们一生的风光也就是在13-19岁,过了19岁他们基本都明白自己的无知,同样是人生的短暂风光,这个时间却比泰国人妖还短。可悲的是泰国人妖收入比他们丰厚多了,更可悲的是泰国人妖是靠自己赚钱来让自己风光,而他们还是靠父母的钱; 

  11:他们99%玩劲舞团;  

  12:他们喜欢听歌,劲舞团里面的歌是他们的最爱,什么?周杰伦?SHE?潘玮柏?他们觉得老啦!他们喜欢Superjunior!喜欢杨丞琳!喜欢台湾 和韩国那些不出名靠着综艺节目推销自己唱片的三流歌手!他们一般以为自己听几首劲舞团里的韩文歌就是懂音乐懂品位,就比那些听周杰伦的高尚了,其实你要问他们谁是Mariah Carey,什么是格莱美奖他们都不知道;  

  13:他们喜欢在异性面前装嫩,同性面前装老; 

  14:他们当然非常喜欢装B,但是他们一般都喜欢在网络里用各种方式骂别人装B;  

  15:极度热爱QQ空间,并以QQ为基点,以劲舞团为中心,以互联网为平台,迅速腐蚀中国文化;  

  16:他们的QQ个人签名换得非常频繁,而不管怎么换,他们的个人签名一般都喜欢先打了无数的空格,才开始打自己的话,这样能有一种飘逸美;

 

【“非主流”现象主要表现】

 

  图片:喜爱另类奇怪的图片,比如摆POSE时会装出各种奇特表情。喜欢PS图片。

  音乐:劲爆,先锋,拉风等等这样的音乐受到欢迎。

 

  Q Q:非主流人群,必会将自己的QQ个性签名和资料弄得天花乱坠,看起来很炫眼。

  空间:他们QQ空间,弄得非常的花哨,也非常的有个性~草畜都是非主流模块,非主流FLASH,伤感语言!

  交友:非主流喜欢交友,各类交友网站他们都会很喜欢。

  游戏:非主流游戏,就算AU了,AU游戏就是非主流标志,大家都知道,AU热级一时,玩的人都很非主流!而且都很喜欢拍键盘!

 

【“非主流”一词的起源】

  关于“非主流”一词的起源,一说:

  “非主流”的起源,相信有很多人听说过TOKYO HOT,即翻译过来是东京热。东京热是日本最大的一家IV电影电视台我们现在看到的世界上60%的AV电影来自这个电视台,它位于东京的涉谷地区也就是非主流的发源地,被自称为非主流一族最向往的地方。 这种起源说法,可谓“非主流”一词来自强大的东瀛曰本文化词汇的典型。

 

  另有一说:

  “非”,原为单纯的否定前缀。“非主流”一词在中国,最早为“主流”(详见“主流”词条)一词的否定式。后因外来文化的流入,逐渐有比主流更深的内在含义。也随着各种文化在中国的不断融合,逐渐从最单纯的泛指外来文化、价值观,演变为了对“异类的、常人所不能接受的”文化的总称,简称2B。与此相似的外来文化作用下产生该词的说法还有很多。

 

  更一说:

  “非主流”一词,是在主流有了“河流主干”等原始含义外的含义之后随即诞生的。也就是说“非主流”从一诞生就只有相对于“主流文化”的“非主流文化”的含义。如此说来,“非主流”一词诞生应该时间不可能超过半个世纪——或者说,非主流一词甚至是海子卧轨后才产生的。无论是如何产生该词,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非主流”一词不是因为“非主流现象”才产生的

 

90后火星文大全

 “3Q得orz”(感谢得五体投地),“莓兲想埝祢.'巳宬s'1.种漝惯.'”(每天想念你,已成为一种习惯),这些话你看得懂吗?而这就是时下“90后”在网络上最风行的语言——火星文。

什么是火星文?简单来说就是英文字母+正常中文+网络口语+表情符号的综合体。以另一个角度来理解文字,会有一种创意的乐趣。如果你的头脑硬邦邦的,就更应该来挑战一下!

来吧,火星文课堂开始了

 

什么是火星文

  “火星文”由符号、繁体字、日文、韩文、冷僻字等非正规化文字符号组合而成。乍看像是乱码或打错的字,用法也不同于汉字那么规范,从字面上根本无法了解。其实,“火星文”几年前就作为一种游戏用语在泡泡堂流行,接着又通过QQ资料及聊天快速散播,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共用语言。据考证,“火星文”起源于我国台湾地区。

 

      一些上网族最初为了打字方便,用注音文替代一些常用文字在网上交流,达到了快速打字兼可理解内容的效果。很快,一些台湾网友觉得这种文字另类醒目,便把这种输入方式发扬光大。

 

      随着《劲舞团》等低龄网游在大陆的流行,这一潮流随着网游等渠道进入大陆,一批批新生代“90后”网友开始延续这种独特的文字,并自创了适合简体中文发挥的输入方式,比如“劳工”、“男盆友”、“粉可爱”、“你素谁”。

 

      当使用人群和新生词组形成一定规模后,出现了一些热衷软件开发的网络高手制作出“火星文”专用软件,在网上流行的有“大黑鱼”等软件。转换软件的出现使得“火星文”具备了密码功能,它成了一个群体保护隐私的方法。在受众中,新生一代的“90后”群体成了火星文的追捧者和传播者。我们现在所谓的“90后”,生活空虚,为了表达向传统示威和挑战,而对象就是管教、控制他们的上一代———特别是父母和老师。另外,他们用这种方式也是为了排解同成人社会的疏离感。他们一直标榜的非主流”审美观念已经达到了一种畸形的境地。

 

■基础题

ORZ=跪拜(五体投地)(利用了象形法,仔细看那三个字母,像不像一个人跪倒在地?)

3Q=谢谢(THANKYOU)(利用了形声法,把八个字母缩成了两个,讲的还是外文咧!)

↓4I(O)=吓死偶(利用了指示法?连箭头都用上了!)

99,3Q古力I,I会努力D=舅舅,谢谢你鼓励我,我会努力的。(综合造句,这样你大概理解了吧?)

 

■刺激题

曾经U1份真诚DI摆在偶D面前,但4偶米U珍C,等到失7D4候偶才后悔默G……如果非要在这份I+↑1个期限,偶C望4—1万年。(原来话可以这样讲,刺激吧!)

 

火星文字对照表

抗 台湾国语口音的看 声词 

乃 台湾国语口音的 声词 

揪 台湾国语口音的就 声词 

费 台湾国语口音的会 声词 

口 台湾国语口音的可 声词 

企 台湾国语口音的去 声词 

台湾国语口音的真 声词 

叽 这…等 声词 

惹 …等 声词 

棉 们…等 声词  

挖 闽南语的我 声词 

跨 闽南语的看 声词 

小白 白 ,白目 骂人的话 

大虾 大侠 

 

象形符号

→ 意思是右 形象词 

← 意思是左 形象词 

↑ 意思是上 形象词 

↓ 意思是下,而下的口音似吓人的吓 

 

火星文字对照表

 

AKS 会气死 声词 

Morning call 模拟考 声词 

Metoo 我吐 声词 

Jason love jason 洁身自爱声词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人山人海声词 

Blue who say and whose 步入虎穴焉得虎子声词 

表情符号 ≥_≤,≥△≤,>_< 痛苦表情 

对 起 

T_T,〒Δ〒,(〒Δ〒) 伤心哭泣 

凸_(

(

()_凸,\(>O_

>)y,o(≥o≤)o开心,万岁 

(*

>﹏

>*) 超级害羞 

(⊙o⊙) 目瞪口呆 

⊙﹏⊙|| 傻眼 

(=

>=) 狐狸 

■D" 咖啡杯 

@/" 蜗牛 

<□:

||| 乌贼 

|||[..]

||| 螃蟹 

<.)#))) ≤ 烤鱼 

( )nnn 毛毛虫 

--<--<--@ 玫瑰花 

●~* 炸弹 

失意体前屈 orz 原始用意带有「悔恨」,「悲

愤」,「无 回天」等的含

意,最明显的用法就是在於

被甩(失 )的时候. 

资源:火星文传奇,作者:火星喵喵,火星汪汪,出版社:华思 

kuso火星文研究区 

奇摩知 +,关键字:火星文, 字传情,注音文,表情符号 

维基网 百科 失意体前屈 

备注:根据火星文法,只要是音 似或者形象 似皆可替代.

 

90后新消费顽主他们更精明

  90后并非想做成人世界的反叛者。相反他们比当年的80后对社会的规则和人情世故更为了然;他们的消费观念和理财观念远比80后精明,上大学后他们花钱将更自由。

 

“90后”:新消费顽主到来!

 

  小尖是上海好乐迪某分店的服务生。过去的数天里,她“真正目睹了一代新顽主的诞生”。小尖指的是刚刚结束了高考的90后。

 

  “他们差不多12点后才来,一直唱到天亮。”他们永远神采奕奕,对包厢费用能掐会算,他们也永远只选择对的而不是贵的酒水......

 

  2008年,1990年出生的学生年满18,正式成年,1990年生的人正式成年别具意味:这个夏天将迈入大学。他们从此将成为商业社会极速增长的新兴势力。

 

消费成年礼:高考后集中放量

 

  KTV服务生小尖看到的不过是进程中的一个前奏。6月8日以后,KTV、网吧、餐厅成为感受这种消费力量集中轰炸的最前线。

 

  张力是西安一家中型网吧的门店经理。他们的网吧位于热闹繁华的市中心。“学生们考试完了,一般白天就打电话预约。”张力检查过他们的身份证或者学生证,很多孩子都年满18了,一群人来打网游。让张力心动的不是这群人带来的高上座率,“消费水平普遍很高,而且比较好说话。”打游戏期间难免消费零食和饮料,只要选择他们喜欢的品牌进货,他们的消耗量惊人。“一个晚上,六七个打游戏的男生交给网吧的不超过100元,但是他们在饮料和零食上的消费至少是上网费用的1.5倍。”张力分析,他们基本是群体性消费。

 

  这种消费的集中放量,一方面来源于高考过后释放性心理,另一方面也渗透着90后主宰性消费的到来。据了解,大部分的人使用现金,但有一部分人已经开始刷卡,甚至是信用卡。消费过程中指向性很明确,“很多东西我们即便没消费过,也会提前在网上做好功课。”上海高中毕业生张萌表示高考后的消费虽然集中,却一点也不盲目。

 

黄金法则:喜欢出位不要越轨

 

  90后在消费行为中表现出与70后、80后不同的心理动态。他们对消费的掌控能力明显增加,这也是他们自信心比前两代人要强的一种体现。

 

  在真正成年之前,90后就已经形成他们独特的消费模版,他们听ipod,玩psp,看《火影忍者》,吃奶片,穿暴走鞋,写“火星文”,画兔斯基,崇拜周杰伦和Twins......当然他们最擅长的是在这种普遍流行中寻找自己的创新和品牌。比如他们压根不排斥国产品牌,只要样子够潮有自己的味道。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针对90后的群体文化和消费趋势,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0后并非像大众印象中的一味追求自我,他们并不想做成人世界的反叛者。相反他们比当年的80后对社会的规则和人情世故更为了然。他们喜欢有未来感的事物,比较前卫又比较出奇。

 

  他们喜欢出位又不出轨的感觉,追求自我的同时,又有很强的群体主义意识。他们按照自己的偏好和社交圈子,分为不同的小圈子,小圈子的意见会左右他们的消费观念。

 

  根据零点的调查结果显示,90后在消费观念和理财方面远比80后要精明。他们喜欢在网上“DOWN歌”,“一张新专辑里往往就喜欢那几首歌,买正版CD不划算”;他们喜欢最新款的手机,其中不少人却愿意买国产手机,“款式过时太快,买太贵的掉了挺亏的”;在资金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他们也愿意选择国产品牌的化妆品,但是要买就会买全套的,防晒霜、乳液、晒后修复一样不落。当然他们中间也涌现不少的“烧包”,一个接受调查的男生表示,他喜欢自己成熟却害怕变老。他会买薇姿也会买矿泉水喷雾。

 

  在90后喜欢的IT等产品方面,他们则会放量消费。不少90后已经树立起自己的理财观念,他们会把40%的零花钱进行日常消费,60%的零花钱存起来,去买心仪的“大件”。在喜欢的东西面前,他们往往体现出一掷千金的豪气。

 

  如果说18岁以后的90后在消费上会有什么不同,接受采访的大多数人表示,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手中可供开支的钱多了,花钱也会更自由。

 

闻风而动的商业:已然在路上

 

  90后的价值观和消费观正在被调研。跑在最前面的仍然是商业。

 

  在商家看来,高中毕业正式走入社会,标志着一个新兴消费力量的诞生。从最初期的源头,培养他们的消费习惯至关重要。市场营销的资深策划人士李佳早在几年前就注意到日韩系的厂商极强的渗透意识,他们会把新款的洗衣机送进大学让学生试用,以此培养他们的使用习惯。开始工作完全自主消费时,会出现习惯性选择。这样的工作,宝洁同样在做,雇佣大学生担任促销员向刚进校的学生排发日用品试用装,使用良好后,学生选择重复消费的几率非常高。

 

  这些仅仅是一个开始。业内人士表示,随着90后成年,他们用于化妆、美容和衣着打扮方面的支出会逐年增加,用于“面子”的花费在其整体消费中的比例会一直呈上升趋势。即使像安娜苏、Fancl、碧欧泉等名牌化妆品,也急于讨好90后。不仅推出适合年轻小女生肤质的产品,还针对她们喜爱花俏的心理,在产品包装、名称上做文章,如洋娃娃香水、雕有蔷薇花的眼影盒等;专柜布置也用上紫色丝绒、全黑花纹柜台等另类元素。据了解,羽西品牌在嫁入欧莱雅集团之前也完成了一次目标客户群的调整。特意研究90后的消费心理,尝试将他们纳入市场目标。为了完成这种改变,一改靳羽西本人经典的蘑菇头为代言人的历史,邀请杜鹃担任代言人。而杜鹃身上特有的新潮、时尚和未来感正是90后所喜欢。

 

  支付形式也在发生改变。针对90后熟悉网络,注重科技化的消费趋势,各大银行纷纷推出学生信用卡。记者曾致电招商银行营销专线,据介绍,针对大学生特别推出YOUNG卡,只需具备一定条件,无需收入证明即可办理。一些网络的渠道正在得到商家的重视,相比80后消费群体,90后更多地从网络上搜集信心。网络将成为说服他们的重要渠道之一。

 

  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研究员杨雄教授,致力于中国青少年成长与社会环境变化之间的互动影响的研究。据他分析,90后的不会盲目反叛,价值观更现实。他们的反叛是生活上的反叛,小节的反叛,优雅的反叛,而不是政治、社会的反叛。消费观念超前,欲望更强,背后支持消费的能力也更强。

 

  这一切或许源于90后背后所支撑的强大信息源,从他们懵懂开始就学会使用网络。80后还在嘲讽90后“小屁孩”的同时,90后已经开始强烈反击。他们形容自己很小很强大。不容否认的是,他们确实在这个夏天之后,开始争做新一代的消费顽主。

 

取悦90后——企业抢滩秘籍

 

最神奇的网络

 

  90后是盯着网络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不相信权威,不相信专家,最崇尚的是公论。消费之前他们会关注网络上的海量信息,从中做出自己的判断。音频、视频多种形式结合的动漫是他们喜欢的形式。

 

  论坛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女生们喜欢逛论坛的美容版,寻找心仪的化妆品,宣传恰到好处时,会惹得她们内心疯狂“长草”,消费欲望暴涨。当然要注意千万不要试图名不副实的宣传,不然会被唾弃为“挖坑”,口碑一落千丈。

 

电视新看法

 

  90后还看电视吗?很少。他们喜欢在网络上看电视。尤其是热情八卦的综艺节目。台湾著名的综艺节目《女人我最大》点击率非常之高。一名90后的小粉丝表示,里面介绍实用的化妆品知识和扮靓诀窍。只要头天播放的节目介绍的东西,第二天她就会和同伴展开疯狂搜索。所以在90后喜欢的节目上做广告也非常划算。

 

学生代理

 

  90后出位不出轨,很多时候,消费之前很喜欢听听小群体的意见。他们进入大学校园后,也会很相信值得信赖的高参。推广IT类产品选择高年级学生做代理是不错的选择,他们知道目标消费者真正的需要,诚恳地给出建议。容易得到90后的信赖和尊重。零点调查研究显示,你千万不要尝试以权威的身份出现,他们喜欢的是平等沟通。要想把某种消费观念强加在他们头上?对不起,你已经出局了。

 

联手社团

 

  学生社团从某种程度讲,就是共同消费偏好的小群体。千万不要忽视学生社团的功效。90后进入大学后。他们会尝试着在社团中寻找志同道合者。企业根据自身产品的特点,找契合度最高的社团合作,当然切记不要搞得太商业化,90后喜欢有思想有感觉,他们喜欢一点点商业的火花,而不是一个硬邦邦的推销。

 

实惠派送

 

  派送试吃试用的方法虽然老套,实践证明依然行之有效。90后是相当精明的一拨消费者,任你说得天花乱坠,还是要用事实说话。尝试过后,得到认可,他们会成为新的粉丝群。

 

影响力量:网络游戏、QQ群、BBS

 

随着网络长大

 

  “除耐克外都可以。”这是一位还在上初中,网名为“那口年女花开”的女孩小莲对服饰品牌的价值观,原因也很令人意外,竟然是因为在网络上“最鄙视的一个人叫‘耐克宝宝’”。阿迪达斯也因此受牵连,因为“那个叫耐克宝宝的喜欢穿阿迪”,虽然这名1995年出生的女孩子基本都穿阿迪的鞋子,但还是表示“其实也挺讨厌阿迪的”。

 

  像这样90后一代人自我选择和价值判断的不确定性,除了由于年龄原因之外,更是由于受到过多外界因素的左右,尤其是同龄人,而网络更是扩大了他们的同龄人交往圈。

 

  “这一代人你可以说他们不成熟,但是他们已经有独立判断能力了,”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认为,虽然我们已经很难对90后这样的未来一代产生影响,但是他们之间各种渠道的相互影响,由于这种独立判断是从同龄人交往中形成的,因此上一代会对此感到很陌生。

 

  社会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进入到网络时代,使得90后同龄人的交往远远超过了上一代人对他们的影响。

 

  网络游戏是其中的重要一环。顾骏认为,网络游戏对90影响,与其说是对一代有影响,不如说是对一代人中某些群体有影响。玩网络游戏的群体,在重点中学、大学和非重点中学、大学的差别非常大。网络游戏拉大了90群体之间的距离,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这一代的亚群体。

 

  “其实备受人们指责的劲舞团游戏玩家‘辽宁女’事件只是一个孤立现象,套在一代人身上就简单化了。像在3分钟默哀的时候整个网民的Google搜索率都下降了,就证明这一点。”顾骏对整个90后群体还是比较乐观的。

 

  一位网络游戏运营者向记者介绍,目前90后玩游戏主要的目的是交友,有些人沉浸在里面,是因为通过网络能认识各种各样的人,他们不是根据现实,而是根据共同的兴趣爱好找到朋友。

 

  因此,90后所热衷的休闲类游戏,其特点是不需要长时间在线玩,只要肯花钱,新手也可以在游戏中表现得很炫很潮流,如赛车、跳舞、音乐类,并且能够在线聊天,而对于一些需要玩家花很长时间精力才能实现自身价值的不是很感兴趣。“这和他们心理有关系,生活一直比较顺利,不愿意花很多时间努力,要求入门简单,喜欢速成。”一些专业网站、博客、QQ群等也成为90后彼此交往的平台。网上的口碑营销,是校内网负责人许朝军今后的发展重点。

 

90后消费群的奢华品牌生活

在深圳福田区某中学上初三的希怡,刚刚收到妈妈送给她的生日礼物,一个售价3000多元的COACH手袋。这个周末,希怡就准备背着这个COACH手袋和同学去万象城逛街吃甜品。像希怡这样热爱名牌、消费名牌的“90后”在深圳绝非特例,而专家认为这种现象非常具有深圳特色,是城市新富阶层不断壮大的必然结果。 

 

  扬州大学新生报道,富家子问“高尔夫球场在哪”

 

  日前,据媒体报道,扬州大学有位大一新生报道时,看见老师张口就是一句:“请问高尔夫球场在哪?”该新生来自浙江经济发达地区,父亲是一个富商。老师领着新生来看宿舍,“富商子弟”看见宿舍是上下铺,没有空调,一脸不悦。听老师说宿舍里住6个人时,该新生竟说:“我们宿舍里有没有来自苏北的学生?我不想跟这些地方的穷孩子住在一间宿舍!”该新闻引发了各大媒体关于90后富家子弟教育的热烈争论。

 

12岁中学生买卡地亚项链

 

  12岁的深圳学生何豫刚成为一名初中生。今年暑假她参加美国游学,在圣地亚哥的shoppingmall,她看中了卡地亚的螺丝项链,打国际长途回深圳征得妈妈的同意后,她直接刷卡买下。她说,妈妈在电话里给了她购买自由权,只要她确定自己喜欢,单价不超过人民币1万元的都可以买。

 

  15岁的高一女生芃芃基本上只喜欢LV和GUCCI的经典手袋,最爱DIOR的香水,在时尚杂志上看到DIOR花漾甜心淡香水的广告时就大呼小叫:“太美了!”芃芃说,以后结婚一定要买Tiffany的钻戒。

 

  在深圳,名牌消费群体出现了低龄化的趋势。以上名牌控并不仅仅是个案而已。赵卫是深圳大学教育系主任,她的女儿在深圳一所高中就读时,最惊讶的是不少同学服装、饰品、化妆品、数码产品都只用国际一线品牌的顶尖产品,甚至一双袜子价格都在数百元。而据深圳某所私立中学老师林臣立观察,学生们的球鞋往往都在千元以上,有的是美国、日本才能买到的限量版。他还曾经看到有学生背着价值好几万元的LV包上学,被班主任批评。按学校规定,校内绝对不准使用奢侈品。日本中学生中非常普遍的追逐名牌风气,深圳也开始滋生萌芽。据记者调查,深圳“90后”购买名牌基本上都依靠父母,而日本中学生们为追名牌倾向于采取更极端的手段,比如援助交际。

 

追逐名牌有一定的励志功能?

 

  “我没有刻意向儿子灌输名牌消费,但因为我自己比较喜欢GUCCI和BUBURRY,也给儿子买了一些一线名牌,可能耳濡目染,他对这些品牌也比较了解,这很难避免。”咨询公司总裁陈德清的观点代表了深圳部分新富阶层的看法。因为家长自身的名牌消费力足够强,小孩从小到大接触的都是顶级名牌,对名牌的熟悉和关注也成为一种必然。采访中,有家长直接说,对他而言,给孩子买D&G的衣服和普通工薪阶层给孩子买佐丹奴意义是相当的,不值得小题大做。

 

  上市公司董事钟林的儿子上高中三年级,希望上大学就能有辆甲壳虫车,她和儿子签了协议,如果考上香港理工大学就直接赞助15万元,剩下的儿子自己打工去赚。钟林说,当下让小孩不知道名牌比知道名牌更难,刻意去避免根本是徒劳,不如让他懂得要得到心爱的东西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和付出。“甚至可以说,追逐名牌有一定的励志功能。”钟林说。

 

  学校对学生消费名牌的态度也走向宽容。南山中加学校招生办主任李正伟表示,目前的社会造就了学生追求个性特点和独立意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名牌有所倾向,完全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应该以一种包容的心态,不必强行阻止,而应该人性化处理。有经济能力的家长,面对孩子有名牌崇拜心理和购买需求时,只需要正确引导即可,避免学生的过度消费。

 

  富源教育中心伦敦城市学院办公室主任冯学涛表示,虽然学校规定贵重物品安全起见不能带到学校,不过许多学生都有一两件随身的名牌心爱之物,只要不影响学校的整体管理,学校都可以接受。虽然学生自己还不具备经济能力,理论上应以节约为主,不过有经济能力的家长想给孩子买名牌做礼物,这种心意没必要批评。有修养的家长和学生,一定不会胡乱消费。

对话当事人

 

跟不同男生吃饭戴不同项链

 

  芃芃深圳某中学高一学生

 

  记者:听说你只用DIOR的香水,你会涂着香水去上学?

 

  芃芃:不会,我在学校是优等生,很遵守规则,但我会忍不住去买。就像我最爱LV的经典款,虽然有个同学说我提着它像偷了妈妈的包来用,装大人,但我认为那是他品位太差。

 

  记者:你用的这些名牌都是父母买的?

 

  芃芃:不一定,有的是男同学送的。上周有个男生送给我一条施华洛世奇的项链。我跟不同的男同学出去吃饭都会戴不同的项链,最近我发愁的是,项链不够戴了。

 

  记者:如果你特别喜欢的名牌但目前父母不让你买,你怎么办?

 

  芃芃:趁爸爸心情好的时候撒娇,总是有用的。而且,现在他们给我买名牌,以后我赚钱了我会给他们买。我喜欢阿玛尼的西装,以后我会买一套送给我爸爸。

 

  记者:名牌消费是你和同学交流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吗?

 

  芃芃:当然,最近益田假日广场开业,以前深圳都没有ZARA和H&M的,我和两个好朋友都去逛过了,这两个牌子一点也不贵,只是尺码偏大,不好买。

 

专家论调:要避免富家子带来负面攀比

 

  赵卫深圳大学教育系主任

 

  中学生购买国际名牌,这种现象确实是因为城市新富阶层壮大的必然结果。这是一个值得正视的问题,名牌应该是针对已为社会创造了财富、有消费能力的人,学生不具备这两个前提。对于这种现象,家长自身不应过度追求名牌,应该引导孩子把钱花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上。要是发现孩子有一味追求名牌的心理,为了避免重复说教引起孩子逆反心理,可以请自己的同事、朋友来间接和孩子交流。

 

  更关键的还在于学校对学生的正确引导,老师们的上课方式不应该以说教为主,应该和日常行为挂上钩,这方面的教育力度还不够。另外,学校也应该有宽容的态度,不要过分强调简朴。对于“富家子”也不要过度限制,只需留意不要给周围学生带来负面攀比效果即可。

 

“90后”最新小说概观

内容提示:关于“80后”文学的讨论尚未落下帷幕,“90后”写手又闯入了人们的视野:桃晓轩、安瑟儿和安小漠……一串极富个性的名字。其中,桃晓轩2007年开始长篇创作,这个15岁的女孩今年一口气出版了5部长篇小说,包括新蕾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的《燕尾蝶》、《樱花劫·人偶师》、《遇见之夏》。我们先来看看他们的创作文本,领略一下“90后”创作的大致情形。

 

  只恐青春年少,载不动许多愁

 

  《泡泡出击》的作者哇卡卡在《樱花劫·人偶师》的序言里写道:“我认识的轩轩就是一个快乐且阳光的女孩,虽然只有15岁,但是却拥有与实际年龄不相符的文笔……”

 

  正如哇卡卡所言,桃晓轩的文字属于“暗色系”,《燕尾蝶》是忧伤的。左脸颊上有着“燕尾蝶”胎记的夏忽尔,是个饱受歧视的自卑的女孩。与她同父异母的哥哥夏浅年,因为幼年丧母,被送到了孤儿院,一度成为不良少年。在孤儿院里,夏浅年遇见了蒋若萧,并对她暗生情愫,日后才知道她是自己同母异父的姐姐。在两人的一次争执中,蒋若萧意外坠楼身亡。夏忽尔的妈妈林眠舒独自带着女儿过着窘迫的生活,她为了给女儿治病、去除脸上的胎记,瞒着女儿出卖自己的肉体。

 

  《遇见之夏》也是灰色的。苏半夏的母亲因婚外恋撞车自杀,父亲被作为杀害母亲的嫌疑犯送进监狱,她不得不与奶奶相依为命,终日忍受奶奶恶毒的咒骂。莫樊律是个伪装的优等生,母亲带着他改嫁,而在樊律的名字前加了个莫姓。为了让母亲不受继父的辱骂,他努力学习,扮演着好学生的角色,骨子里却充满了叛逆。栀薇的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资深编剧,她是一个在保护中长大的“公主”。正因为缺乏鉴别力,她对路川紫——一个染黄发、戴唇钉、吸烟、喝酒、泡吧、视感情为儿戏的问题少年一见钟情,仅仅因为他帮她取回了掉进下水道的录取通知书。

 

  桃晓轩并不是唯一热衷于书写灰色故事的“90后”写手。被称为“90后最疼痛的青春私语”的《假若夏天不再纯白》,出自16岁的安小漠之手,此书同样讲述了一个灰色忧伤的故事。16岁的女生伊子清,母亲自杀身亡,父亲因吸毒而穷困潦倒。她成绩优异但阴郁寡言,只有凌卡卡一个好朋友。凌卡卡为了“男友”蔚辰,心甘情愿到医院做人流手术……

 

  和“快乐且阳光”的桃晓轩不同,安小漠是个忧郁的孩子。按她自己的话说,“有点小自闭,倔强,极端,怪异,自相矛盾,但善良”。因此,安小漠写灰色的文字尚可理解,但桃晓轩写出与其性格完全分裂的文字,就让人颇多疑惑:难道“90后”的生活充斥着早恋、打架、泡吧?刷夜、拼酒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90后”生活在物质丰富的年代,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过着优裕的生活,但他们的精神却处于荒原地带。尽管作为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个体,“90后”对这个世界有他们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但其中年龄最大者仍不过是18岁的少年人,面对着死亡、忧郁、黑暗这样沉重的话题,他们稚嫩的肩膀怎能承担得起?

 

  在玄幻世界中成为英雄

 

  “90后”写手的作品中,除了疼痛和忧伤的题材,便是玄幻风大行其道。桃晓轩的《樱花劫·人偶师》就是一部典型的玄幻作品。这部书以人偶、人偶师、人偶猎人三个种族的纠葛为线索,铺陈出一曲“人偶师的樱花乱”。书中主人公的名字也充满着诡异的气息:女孩的名字是由夜绪美、真奈绘等,男孩子们的名字是斋薰月、恋雾环等,带有浓郁的日本漫画风格。17岁的安瑟儿也深受日本漫画的影响,她的新书《水谣密码》就是一部“日式新理念小说”。该书中,鬼王阿修罗母亲紫后的灵魂附在高中生水谣的身上,而少年银俊昊则肩负着封魔族的使命。水谣与银俊昊,以及水谣哥哥水幕蓝之间的爱恨情仇成为小说的主线。

 

玄幻小说是通俗文学的一种。中国历来重视纯文学和高雅文学,对通俗文学持贬低、排斥的态度。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港台影视通俗小说(琼瑶热、金庸热)涌向大陆内地,中国通俗文学创作也开始初现端倪。当时的通俗小说家们大多“犹抱琵琶半遮面”,生怕被人看作“俗气”,要么不承认自己写的是通俗小说,要么署上笔名。而今的“90后”写手们也都习惯署笔名,但与其前辈通俗文学作家不同,笔名是他们彰显个性的方式之一,而非文学“遮羞布”。桃晓轩、安小漠、安瑟儿……这些笔名很美很另类,甚至有种不食人间烟火的韵味。

 

  国内玄幻小说在《魔戒》、《哈里·波特》、《银河英雄传说》等域外奇幻文学作品的影响下,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并与互联网传媒结为同盟。在经历了模仿西方奇幻小说、本土化创作阶段之后,国内玄幻小说创作已趋于成熟,并带有明显的低龄化、青春化趋势。这是因为传统创作需要丰富的人生体验和经验积累,而玄幻小说创作要求作者有丰富的想象力。“90后”缺少人生的历练,但并不缺乏想象力,他们自然而然地选择了玄幻题材。自小沉浸在日本、欧美动漫和网络游戏中的“90后”,擅长用更直接的方式表达对现实与幻想、历史与虚拟的思考。校园与魔幻世界在他们的笔下巧妙地结合起来,通过校园生活描绘了一个个魔幻世界的故事。同时,个人英雄主义成为玄幻小说着力渲染的精神特质。例如,《樱花劫·人偶师》中的斋薰月,为了自己的最爱执意订下契约,从人变成人偶,独自承担罪恶与不幸;《水谣密码》中的银俊昊,同样为了深爱的水谣,违背封魔族的族规,甘愿踏入万劫不复之地。少年英雄仍是“90后”写手幻想的主角,带有着强烈的青春浪漫气息。

 

  他们是不需要文坛的一代吗?

 

  少年作家、天才作家、某某创作第一人的美誉被媒体屡屡送给“90后”写手。但在文坛上,他们的登场显然还没有得到太多的重视。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输入“90后写手”作为检索关键词,仅有6条检索结果。

 

  正如杨亚军所说,“90后”是不需要文坛的一代。文坛名利场太过于浓妆艳抹,而显得有些“儿童不宜”。于是“90后”的文学创作大多在网络上聚集,通过网站、论坛、博客等传播平台发布作品。他们制作电子杂志,在网络上连载长篇小说,接受媒体采访,以一系列迥异于传统文学渠道的方式宣布:“我来了,我看到了,我征服了……”出版界也对“90后”大开方便之门。

 

  但“90后”是否能承载文字的重量,用文字表达真实的自己,仍是耐人寻味的问题。杨亚军曾发出这样的疑问:“‘90后’的语言风格在华丽程度上和‘80后’如出一辙,他们要阅读‘80后’的作品,要挤进被‘80后’占领的青春文学刊物、为‘80后’量身定做的商业模式。总而言之,他们活在‘80后’的阴影之下,有什么资本和条件来证实自己?”

 

  文学创作需要持久的耐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多彩的人生阅历。“90后”写手们毕竟年少,没有经历过太多苦难,无法感受历史的厚重感。他们拥有的只是当下,这种创作源泉显得太过单薄。他们笔下的主人公多半是与其年龄相仿的中学生,或者想象中的魔幻人物。他们的文字缺乏原创性,不仅在重复他人,也在重复自己。例如,《樱花劫·人偶师》的网友评论指出情节似曾相识,有抄袭之嫌。同样,“90后”写手的文笔和创作思想也稍显稚嫩。作品中的人物对白常显得过于单调平淡。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90后”写手在岁月的磨砺中也终将走向成熟,接过文学创作的火炬。只是现在想象不出,未来的他们面对自己曾经写下的或是忧伤、或是玄幻、或是轻松搞怪的文本,会发出怎样的感慨。

 

“90后”四大特点

内容提示:对“90后”来说,同样缺少小伙伴,但由于和父母沟通增加了,所以从小变得比较大人。我们总结出独生子女“90后”的四大特点,叫做“拟成人化”、“激情体验”、“松圈主义”和“一心多用”。这四个特点,跟“80后”有一定的相关之处,但又相当不一样。  

 

  “90后”是独生子女的第二代,他们的父母是“60后”,“60后”是改革开放中间受益最多的一代,受到了较好的教育,社会也比较开放,是属于知识、信息都比较开放的一代。他们看了“80后”的成长过程,听了很多对“80后”的议论,对独生子女有很多见识和经验,所以和孩子的沟通能力大大提高了。

 

  首先说说“拟成人化”。因为“90后”从小和成人的交往,他们的父母也比较能和他们沟通,所以能够理解成人的一些交易模式,能用成人的方式来思考和做事,讲究“双赢”和“互惠”。光想自己占好处不行,一定要让别人都占点便宜,这个便宜才能长久。比如,“请朋友吃饭是不会吃亏的,朋友会请你吃回来的,可以轮流坐庄的。”

 

  再比如,他们也很懂得算计,他们认为“要得到这样的生活是要付出代价的”。不但在生活上有要求,同时也在想为此应该做什么。蒋沐阳是今年清华的大一新生,她9岁就开始写小说,她曾说过这样的话“其实写小说是蛮辛苦的,尤其是你把它当成事情来做的时候,有时候想玩就玩儿不了。其实我都没想到能考上清华大学,但正因为我做了那么多,清华大学就说‘破格’,很多破格都在后面等我呢。”你看,她懂得投入就有回报。

 

  “90后”也很讲究现实。很多人经历了很多次挫折才知道“谈恋爱和结婚是不一样的”,而“90后”还没有经历就知道了,“男朋友要找一个我爱的人,结婚要找一个爱我的人,男朋友以爱情为中心的,结婚的对象是家庭为中心。婚姻和爱情不同,婚姻比爱情更持久,要保持一个漫长的婚姻,老公必须和男朋友不一样。”这段话听起来不像是小孩子讲的,可这确实是小孩子讲出来的。而且他们也能意识到“理想不等同于职业,找职业不能按理想去找”。你看,他们这么小就有这么成熟的心思,因为他从小就像大人一样观察社会。

 

  “90后”第二个特点是“一心多用”。“90后”有个非常典型的现象,一边听着MP3,一边在和老师或者爸爸妈妈说话,同时还在做作业,或者是上网。爸爸会对孩子说“注意点,集中点,跟你说话呢。”“我在听你说话呢。”“那你耳朵上不是还听音乐吗?”“嗯,我也听音乐呢”爸爸会认为听音乐和听老爸说话这两件事应该分开,否则两件事情干扰;但孩子认为这很自然,因为我们都这样的。其实过早成人化的孩子在心理上是容易有疾患的,因为他们只掌握了成人的沟通形式,而没有沟通实质,所以他们很忙活,要把整个空间填上。

 

  “90后”接触的内容更加丰富,这也变成了一个他们判断世界的标准,会觉得前代人接受的东西太少了,会做的东西太少了,双方信息是非常不对称的。所以,你怎么靠近他呢?就是要和他一样能够快速地、广泛地获得信息。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90后”觉得“80后”很可笑。举个例子,“有一些书,我一看就不想看了,一般都是青春文学,比如说韩寒的、郭敬明的,因为故事很老套,写的东西都差不多的路子,看到一半就猜到最大的反派人物是谁了,而且结果发现果然是这样,让我很失望。”本来大家觉得韩寒、郭敬明很牛,他们在网上从批评余秋雨开始一直批评到孔子。现在他们碰到“90后”了。而且,“90后”觉得“80后”很幼稚,都28岁了,还以为自己8岁呢,吃饭叫“吃饭饭”,睡觉叫“睡觉觉”。我们访问中遇到一位“80后”的老师,班上的学生是“90后”的,他和我们讲了他很郁闷的一个故事。有一次他说大家来做个游戏老鹰抓小鸡,我是老鹰,你是小鸡。“90后”同学们说不玩,这个游戏太幼稚了。

 

  “90后”的第三个特点是“激情体验”。“90后”非常崇尚快节奏的体验方式,所以他们上网查资料、看娱乐新闻、开拓视野、增长知识,为了有很多的话题,而且只看标题,不要深入了解,关键是知道得多。他们懂得这种见识在他们生活中间是有价值的。朋友之间是聊,男女朋友也是聊,跟爸爸妈妈也是聊,聊是生活的关键。聊的东西多地位就高,没得聊地位就低,什么都知道的有地位了,啥都不知道的没地位。但“90后”更会注意“别光说,得练” 比“80后”更加具有行动性,更会探险。

 

  比如云霄飞车达到100公里的时速是什么感觉?倒立俯冲后像扭麻花一样的上去再冲下来是什么感觉?为了体验90秒钟的刺激,他们乐于排队三小时。他们喜欢直接的感官刺激,喜欢去探索一些特别的东西。

 

  最后一点,也是“90后”特别突出的一个特点,叫做“松圈主义”。 “松圈主义”很重要的特点是,“我不是集体主义者,但也不是个人主义者。我知道有圈子跟大家保持关系很重要,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资源。但是你不要让我天天过集体生活。如果一定要过,我这个耳朵听MP3另一个耳朵跟你过。”他们意识到社会交往圈子的价值,懂得组建圈子,知道圈子越多对自己价值越多,但又不隶属于某一个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