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科医生的工具任务:自拟鼻渊汤治疗鼻窦炎98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12:47:23
渊,类似现代医学之急、慢性鼻窦炎。以鼻流浊涕,量多不止或源源下渗而不能自主控制为主证。《素问·气厥论》认为“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张景岳认为“督脉之火上炎,津液不足”所致。现临床所见,不外虚、实二证:頞证者,多因肺经风热上犯、胆府郁热,循经上扰、脾胃湿热,邪毒循经上蒸所致;虚症者,多见肺、脾气虚,久之形成慢性鼻突炎或过敏性鼻炎。余拟“鼻渊汤”治疗急、慢性鼻突炎98例,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临床资料

    98例病例:急性鼻窦炎30例,慢性鼻窦炎60例,过敏性鼻窦炎8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42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16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7天。

  
  治疗方法

    “鼻渊汤”基础方:细辛3g,辛夷10g,苍耳子9g,全虫10g,黄芩15g,川芎10g,枳壳10g,白芷10g,桔梗10g,甘草10g。

  
  加减变化

    热证者加双花30g、连翘10g、公英10g。

    湿证者加土茯苓10g、苍术15g、薏米30g。

    瘀证者加丹皮15g、赤芍15g、三七10g、桃仁10g、红花10g。

    风盛者证见头部患痛,鼻流清涕,加白蒺藜10g、防风10g。

    肝胆经郁热证见胸胁胀满,口苦咽干,加胆草15g、栀子15g、柴胡10g。

    卫气虚弱者加防风10g、白术15g、黄芪15g、白芍15g、桂枝10g、云苓15g,基础方内减细辛。(《本草纲目》言明“细辛恶黄芪”)。

    治疗标准

    治愈:鼻塞、流涕、头痛等主要症状消除,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消失,随访未复发者。有效:自觉症状好转,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有所恢复。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治疗结果

    治愈41例,治愈率为41%;有效55例,占56%;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

    讨论:鼻窦炎是鼻科的多发病,其病因病机,实证者多为风寒犯肺,肺湿宣散,郁而化热,热扰鼻窍,或风热邪毒,循经上犯鼻窍;或胆火循经上移于脑,伤及鼻窦;或素嗜肥甘厚味,致湿热内生而循经上蒸于鼻窦。虚证者多见肺脾、卫气虚弱,致清肃无力,邪毒凝集于鼻窦而发病。根据其发病机理,自拟“鼻渊汤”。药用:细辛:辛、温,宜通鼻窍,《本草纲目》言明其具有“明目利九窍……鼻不闻香臭”之作用;辛夷:辛、温,通鼻窍,《本草纲目》载其能够“利九窍,通鼻塞涕离……鼻渊鼻鼽,鼻窒鼻疮”;苍耳子:辛、温,有小毒,归肺经,通鼻窍,诸籽皆升,惟苍耳子独降,排浊涕,宣通鼻窍。三者为君,宣肺通窍。黄芩:苦、寒,取“承德道地”药材,质量最佳,功擅清热泻火解毒;全虫:辛、平,有毒,解毒散结,通络止痛,二药配伍,清热解毒为臣。川芎:辛、温,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上行头目,为治头痛之要药;枳壳:苦、辛,微寒,破气消积;桔梗:苦、辛、平,归肺经,宣肺排脓,载诸药上行;白芷:辛、温,排脓止痛,《本草纲目》曰:“治鼻渊鼻衄,止痛排脓”。四药配伍,行气排脓,为佐。甘草:甘、温,调和诸药,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