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地铁什么时候开建:中风、瘫痪、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秘方、偏方收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3:13:30
预防中凤偏方1
槐花6克,开水泡,饮服,每周1次。
预防中凤偏方2
香蕉花若干水煎服,每周1?2次。
预防中凤偏方3
食炒胡麻则步履端正,常人常食,不生风病。
中凤不语偏方
中凤不语偏方1
治中风口噤,服竹沥汤1升。
中凤不语偏方2
治中风口噤,不知人,术四两,酒3升,煮取1升,顿服。
中凤不语偏方3
煎大豆汁如饴,含之,或浓煮饮之佳。
中凤不语偏方4
用苦酒煮芥子,缚颈1周,以帛包之,一旦夕乃癔。
中凤不语偏方5
治风扉卒不能语,口噤,手足不遂而强直,用伏龙肝5升,以水8升和搅,取汁饮之。
中凤不语偏方6
治中风失音,用桂心30克,去粗皮,近人身体怀之,至两时辰,杵为末,分3服,每服用水2盏,煎取1盏服。
中凤不语偏方7
治中风口噤不开,涎潮,用皂角一梃,去皮涂猪脂,炙令黄色为末,每服一钱匕,非时温酒服。如气实脉盛,调1二钱匕。如牙关不开,用白梅揩齿,口开即灌药,以吐风涎差。(《简要济众方》)
中凤不语偏方8
治暴风口噤,用垣(蝉)衣酒渍,服之甚效。
中凤不语偏方9
治中风不语,舌强,用人乳汁5合,3年陈酱5合和研,以生布绞汁。不拘时,少少与服,良久当语。
中凤不语偏方10
用少妇乳半合,好酒半升,搅匀,分服即愈。
中凤不语偏方11
用乌龟尿少许,点舌下,神妙。取尿法:以龟坐荷叶上,用猪鬃鼻内刺之即得尿。
中凤不语偏方12
治中风口噤不开,天南星末,以中指点末,揩齿大牙,左右二三十揩,其口自开,始得下药。
中凤不语偏方13
治中风不省人事,涎潮口噤,语言不出者,鲜柏叶1把去枝,葱白1把连根,2味细研如泥,用无灰酒2钟,同煎20沸,去渣,不拘时温服。如不饮者,作四五次服。
中凤不语偏方14
令人以溺浇其面,即醒。
中凤不语偏方15
治中风口噤不语,白明矾6克研末,用生姜自然汁调,斡开口,灌服,其涎或吐或化下即醒。
中凤不语偏方16
治中风口噤不能开,白盐梅楷齿,即能开,并不伤齿。
中凤不语偏方17
治中风失音,白僵蚕7枚,为末,酒调服。
中凤不语偏方18
大蒜2瓣去皮,捣烂涂牙龈上,有效。
中凤不语偏方19
白头蚯蚓3?4头,炒焦,用开水冲服。
中凤不语偏方20
治中风不语,鸡蛋1个,冲香油60克,调匀灌服,或以姜汤冲香油,患者能喝时,再以姜汤温灌;或白矾少许。搅人60克香油内,调匀灌之,以吐出痰涎为佳。
中凤不语偏方21
治中风口噤不开入皂角末少许,吹入鼻中取嚏,或乌梅剥开搽牙,口即开。
中凤不语偏方22
治中风不语,巴豆1粒,去壳,同艾叶打碎,烧灰熏鼻即醒。
中凤不语偏方23
治中风失音,急捣梨汁频服。
中风偏方
中风偏方1
治中风,芹菜洗净后打取汁,每服3、4汤匙,1日3次,连服7日。
中风偏方2
治中风闭证,牙关紧闭,气粗痰喘,两手握拳,用老姜汁、童便灌之最妥,盖姜能豁痰开闭,童便能降火下气故也。
中风偏方3
治中风仆地,大蒜1把,路上热黄土搀和研烂,以新汲水和之,去渣,撬开齿灌之。
中风偏方4
中风身直不得反复、槐皮(黄白者)30克切细,酒2盏煎1盏,稍稍服之。
中风偏方5
治卒中不省人事,生白矾9克,研末,姜捣汁调灌。
中风偏方6
治暗风猝倒不省人事,细辛末吹鼻。
中风偏方7
治中凤中痰不省人事,香油1杯,生姜汁半盏灌之。
中风偏方8
中风不省人事,得病之日便进此药,免成废人。柏叶1把,葱白1把,连根研细如泥,无灰酒1大盅煎一二十沸,去渣温服,不饮酒者,分作四五次服。
中风偏方9
治中风、痰厥、昏迷卒倒不省人事,气欲绝者。用巴豆去壳,纸包捶油出尽,去豆,用纸作捻,或加牙皂末捻烧熏人鼻内即醒可治。
中风偏方10
中风痰厥。香麻油1盏,灌人口中,仍用鹅毛探吐,痰涎立出。
中风偏方11
治中风不语,手足不遂,口眼歪斜等。用威灵仙一味,冬三月丙丁、戊已日采,洗净,焙干,为末。好酒和,令微湿,入竹筒内,牢塞口,九蒸九曝:如干,添酒重洒之,以白饭和捣为丸,如桐子大。每服2O丸至30丸,温酒下。或用威灵仙,阴干为末,每日空心温酒调二钱匕服,可渐加至六钱匕,利过两行则减之,病除乃停服。
中风偏方12
治中风身直不能伸屈者,刮取枳树皮1升,酒3升,渍1宿,服5合至1升,酒尽再造服。
中风偏方13
治中风,腹痛,用好酒煎羌活,取汁饮之。
中风偏方14
治中风不省人事,口噤不开,兼治诸厥,急用针刺十指角离甲1韭叶许,出血立苏。
中风偏方15
治中风角弓反张,鸡屎白9克,酒5杯,用竹筷顺搅一千遍,饮之,小儿减半,日服2次。
中风偏方16
治中风、中气昏倒者,仓猝之际,急以手大指,拾其人中即醒。如不效,用通关散吹鼻,即提起其头,有嚏可治。
中风偏方17
地龙10条,捣汁,加白糖调服。
中风偏方18
猫肉炖服,可治半身不遂。
中风偏方19
桑叶6克,水煎服,日2次,适于摇头不止,言语不利,口流涎水者。
中风偏方20
治中风昏迷,高热不语,下肢不温,用生附子(或盐附子)研末,醋调如饼,敷足心涌泉穴。
中风偏方21
治中风不省人事,痰涎上涌,白茅根1束,矾未9克,茅根煎水,冲明矾,频频灌服。
中风偏方22
治如上,用竹沥3克与生姜汁数滴和匀,用调羹频灌。
中风偏方23
治中凤昏倒,不省人事,生姜嚼碎,不拘多少、向患者面上天庭等处频擦,又以生姜汁滴(男左女右)眼角内。
中风偏方24
治脑出血、脑内血肿,水蛭焙干为末,每次3克,1日3次口服,连用4周为1疗程。
25、偏瘫(特效方)
生草乌500   绿豆2.5斤,煮至绿豆开花,刮去草乌皮,晒干研末,每天吃一次,早空腹吃一铜板许,温水送下。
中风瘫痪偏方1
凡瘫痪大病十余年不能行动,手额脚软者、用金毛狗脊(全身者用黄酒洗去毛净)咀片,黄酒1500克煮3灶香久,埋土7日退火气,空心日服3次,数日即能行走。
中风瘫痪偏方2
黄瓜藤煎水,熏洗。
中风瘫痪偏方3
治中痰瘫痪,左瘫右痪36种风,用紫背浮萍曝于,研末,蜜丸如弹子大,以豆淋酒化服3丸,汗出愈。
中风瘫痪偏方4
治初中风1日内瘫痪,用胆矾研细,每服1字,温醋汤下,立吐出涎。
中风瘫痪偏方5
治诸风瘫痪,手足不遂,用石逍遥草捣为末,丸如捂桐子大,酒服20丸,日2服,百日灌。
中风瘫痪偏方6
治风痹,瘫痪,口噤及产后诸风。大豆炒黑,烟未断,乘热投酒中,良久,职酒热饮;或用黑豆炒熟,以酒烹:入,滚数沸,去豆,取酒服2碗,并治中寒等症。
中风瘫痪偏方7
治年久瘫痪,槐枝、柳枝、桃枝、椿枝、楮枝、茄枝、东白艾各500克,共煎水3小桶,大盆浸洗,水冷添热,被覆取汗禁风三七。
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偏方
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偏方1
治中风半身不遂,用蚕沙2石,熟蒸,作直袋3只、各受7斗,热盛1袋著患处,如冷即取余袋,一依前法,数换,1日不禁。
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偏方2
治中风半身不遂,用桃仁1700枚,去双仁并皮尖,好酒一斗3升,浸经21日,日干,柞令细,作丸;每眼20丸,还将桃仁酒服。
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偏方3
治中风半身不遂,芝麻外壳25克,黄洒适量,煎。趁热服,微微发汗即可。
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偏方4
治半身不遂,四肢麻木者,乌龟3只,冰糖5克,切龟头取血,碗中放人冰糖共隔水炖熟食用。
5、瘫痪半身不遂:
(1)用干的白丝瓜瓤2两,煮开水喝,连喝6个月有特效。
注意:不能间断。
台湾老中医中风放血救命法
了解知识 ,预防意外,有备无患!为了父母,你需要知道。患了中风,脑部的微血管,会慢慢的破裂,遇到这种情形,千万别慌,患者无论在什么地方(不管是浴室、卧房或客厅),千万不可搬动他。因为如果移动,会加速微血管的破裂。所以要先原地把患者扶起坐稳以防止再摔倒,这时才开始(放血)。家中如有专为注射用针,当然最好。如果没有,就拿缝衣用的钢针,就在患者的十个手指头尖儿(没有固定穴道,大约距离手指甲一分之处)刺上去,要刺出血来 (万一血不出来,可用手挤),等十个手指头都流出血来(每指一滴),大约几分钟之后,患者就会自然清醒。如果嘴也歪了,就拉他的耳朵,把耳朵拉红,在两耳的耳垂部位,各刺两针,也各流两滴血,几分钟以后,嘴就恢复原状了。等患者一切恢复正常感觉没有异状时再送医,就一定可以转危为安。否则,若是急着抬上救护车送医,经一路的颠跛震动恐怕还没到医院,他脑部微血管,差不多已经都破裂了。万一能够吉人天相,保全老命,能象孙院长,容得勉强行动,那得要靠祖上的庇荫了。
放血救命法是住在台湾新竹的中医师夏伯挺先生说的。且是经自己亲身实验,敢说百分之百有效。大概是民国六十八年一位在台中逢甲学院任教的教师,有天上午正在上课,一位老师跑到他的教室上气不接下气的说∶刘老师快来,主任中风了;他立刻跑到三楼, 看到陈幅添主任气色不正,语意模糊,嘴也歪了,很明显的是中风了。立即请工读生到校门外的西药房,买来一支注射用的针头,就在陈主任十个手指头上直刺。等十个手指尖儿都见血了(豆粒似的一滴),大约几分钟以后,陈主任的气色就变过来了,两眼也有神了,只有嘴还歪着,他就拉搓陈主任的耳朵,使之充血,等把耳朵拉红,就在左右耳垂之处,各刺两针,待两耳垂都流出两滴血来,奇迹就出现了,大约不到三五分钟,他的嘴形恢复正常了,说话也清清楚楚了。让陈主任静坐一阵子,喝了一杯热茶,才扶他下楼,开车送到惠华医院,打一罐点滴,休息了一夜,第二天就出院回学校上课了。一切照常工作,毫无后遗症。反观一般脑中风患者,都是送医院治疗时,经过一路震荡血管急速破裂,以致多数患者一病不起。所以脑中风,在死因排行榜上高居第二位,其最幸运者,也仅能保住老命,而落得终身残废。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病症。
如果大家都能记住这(放血救命)的方法,立刻施救,在短短时间它能也死回生,而且保证百分之百的正常。这个急救法,希望大家告诉大家。
转载传播 功德无量
患者的十个手指头尖儿(没有固定穴道,大约距离手指甲一分之处)应该叫做“十宣”穴吧。
<注>此文是转载雨清的空间
口歪眼斜面瘫本人医治无失手 (转载)
当你口角下垂且向健侧偏斜,流泪或流涎,鼻唇沟变浅、或眼裂增大,额纹消失,或不能皱眉、闭目、露齿、鼓腮、吹口哨等。那你是患上面瘫疾病了。面部所有表情动作都受“面神经”的控制,面神经由面部神经导体蛋白质组成,众多面部神经导体构成一张“乱而有章”的畅通网状,即面神经网,正常人的面神经网是灵敏畅通的,当受到挤压、牵拉、断裂、温度及其它形式的损伤时,面部神经网被破坏,面部神经蛋白导体传导功能可受到妨碍,在临床上就表现为面瘫!
面瘫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每年的发病率为0.8%,目前我国约有510万人数,其中有一小部分的人可以自愈,但仍有大部分的人因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等原因没有康复,并迁延不愈,面部的症状表现使原本靓丽和俊朗的面孔戴上了一副“鬼脸面具”,甭说社交了,整天人不人鬼不鬼的,连死的心都有了!
人的皱眉、闭目、哭、笑等面部所有表情动作都受“面神经”的控制,面神经由面部神经导体蛋白质组成,众多面部神经导体构成一张“乱而有章”的畅通网状,即面神经网,正常人的面神经网是灵敏畅通的,当受到挤压、牵拉、断裂、温度及其它形式的损伤时,面部神经网被破坏,面部神经蛋白导体传导功能可受到妨碍,在临床上就表现为面瘫!
面瘫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每年的发病率为0.8%,目前我国约有510万人数,其中有一小部分的人可以自愈,但仍有大部分的人因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等原因没有康复,并迁延不愈,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
病变时表情肌瘫痪,口角下垂且向健侧偏斜,流泪或流涎,鼻唇沟变浅、消失或加深,或眼裂增大,额纹消失,或不能皱眉、闭目、露齿、鼓腮、吹口哨等。若久治不愈,新血不生,血虚不能濡养筋脉肌肉,而成抽搐、挛缩的内风之象。本病常因受凉、过劳、精神紧张、心情抑郁而诱发。治疗不当或延误,可后遗麻痹、同侧面肌痉挛或鳄泪症(咀嚼食物时病侧淌泪)等。
面部的症状表现使原本靓丽和俊朗的面孔戴上了一副“鬼脸面具”,甭说社交了,整天人不人鬼不鬼的,连死的心都有了!
此药是根据祖传秘方和现代中草药,以麝香,川鸟,升麻,蜈蚣,恙蟲,归尾,等二十七種中草药配制合成,专治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嘴歪眼斜、面部痉挛(抽动)、面肌僵硬、面神经麻痹、中风面瘫(流口水、眼不闭.眼泪流、怕光边头痛等)。
治法:药敷法-左歪治右,右歪治左,配合气功发放,艾火灸与针灸,取烦车、地仓欠,左取右,右取左,并刺合谷,太冲等特殊针炙术,轻松愉快.
方一法:“、麝香升麻药敷散”
麝香,川鸟,升麻,蜈蚣,恙蟲,归尾,马齿苋“草药”石斛,全蝎,
僵蚕,天竺黄、沉香,琥珀,白花蛇、乌梢蛇,威灵仙、两头尖、
草乌,天麻,麻王,羌活,细辛,骨碎补、安息香、羗王、胆星、
用黄鳝鱼一条,取血和十公分尾配“、麝香升麻药敷散”,左歪涂右,右歪涂左。
口歪眼斜面瘫在3个月內能迅速论证调理是100%成功的、多年后的患者、如固定口歪眼斜的也无其它异常了的就比较难治、治也缓慢,如病情还在延缓的患者也一定要调治、特别是年轻的青年还可调治的、也有很多病史有三年的都可调治复元的,也有少数固定性的口歪眼斜者因治理太久了、针灸过份了的患者失败的。总体上在一年之内的患者医治中、最爽手,成功率甚高。这种病方法对头相当好治、方法不对头就无法医治,论证病源是很重要的,内治外敷极为讲究配伍份量的,为什么这种症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关健是调内健体躯风活络配合外敷方成效也。这是本人数年来总结的宝贵经验、热爱生命的最好能來诊断后支配药并教您自理。
方二法:祛风舒筋活血,“药灸”水
五加皮,三七,三棱,红花,生草乌,生川乌、归尾、樟脑、木瓜、淮牛膝、两面针、莪术、白花风不动、络石藤,小老鼠仔“取时不能见光,”入药浸泡。
70%酒精3000毫升浸泡备用“用药水敷面部、上用薄生羌片作层,用五公分长药艾放羌面上,左歪涂灸右,右歪涂灸左,“药灸”法
灸耳垂下艾炷三壮,左炙右,右炙左。
【功能与主治】治口眼歪斜。
再用大泰艽湯、宣痹汤:大防风汤:养血地黃汤:內服
主方内服法:
泰艽14g、川芎09g、恙活9g、生地225g、白芍10g、归身14g、细辛06g、
白术12g、白芷10g、石膏18g、防丰09g、甘草10g、枣姜12g、全蝎09g、
宣痹汤:
黑体]防风09g、桂枝09g、制川乌09g、苍术12g、当归14g、制草乌10g、
薏米仁35g、络石藤10g、木瓜14g、秦艽10g、羌独活9g、防已10g、
首乌10g、黄芪10g、牛膝9g、熟地18g、桑枝10g、
大防风汤:
黄芪12g、熟地25g、当归12g、白芍10g、杜仲12g、防风9g、附子10g、
川芎9g羌活9g、人参9g、牛膝9g、炙草10g、白术18g、姜枣14g、
养血地黃汤:
熟地25g、山萸10g、白术25g、狗脊10g、蔓荆子10g、地肤子10g、
天雄9g、蛴螬9g、牛漆9g、车前子10g、萆薢10g、山药14g、泽泻9g、牛膝9g、
典型病历
以下是这两年治疗几百名患者中的几个病历:
阵××:男,49岁,化州某镇教办,得面部神经麻痹7个多月,嘴歪眼往右边斜,眼泪长流,怕光,吃食难聚觜,说话跑流风,打吊针、搞封闭配电疗、中酉成药都吃过了但没有好的大进转。后来经朋友带來治疗,3个疗程就痊愈。
黃××:男,37岁,化州中洞人,2005年4月29日在劳动中,特见一陈卷风吹來,晚上感觉眼流泪,第早起床得面部神经麻痹,眼不能闭合,流眼泪,吃食物流口水,经多处医治扎针电疗,贴 药均无好转,辗转各地治疗亦无大的疗效转变,嘴日來日歪,睡觉左边眼总是无法合上.经历了4个多月的卉波才转到我处求取治疗,5个疗程后彻底治愈。
袁××:女36岁,化州宝圩镇於2004年7月5日早上起床秀口,觉得了面部神经麻痹,眼不能闭合,流眼泪,吃食物流口水,來珍疗理只需3个疗程后痊愈。
钟××:男,49岁,在广东阳春工商部门工作。患病有3个多月,流眼泪,嘴说话跑风,流口水。针炙电疗,输液,贴膏药,拨过火罐,都无好转,通过朋友求我所治疗4个疗程就彻底好了。
李××:男,37岁,海康农扬。患面部痉挛,抽风,有5年病史,多次治疗都没有疗效,治疗费花了几万元,仍然没有治好,求我所治疗4个疗程就彻底好了。
防治与调理
本人所接触的面部神经麻痹患者一半多都是在30至45岁以上的中年人,究其原因,无外是工作生活压力大、紧张、疲劳、心理情绪突变等,而冷热交替也是易发原因,所以一般冬春交替和秋冬季节应防面瘫发生。对付面部神经麻痹,应以预防为主。
关于面部神经麻痹的预防,
首先要避免一侧脸部尤其是耳后长时间吹风,因为面部受冷风吹袭,面神经的营养微血管痉挛,引起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较易发生病变。
第一,要预防感冒,因为感冒 是很多面神经麻痹的诱因。
第二,要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劳逸结合,增强体质。
面神部经麻痹在发病前是有一些征兆可以察觉的,一般人都是感觉有一侧脸部肌肉发沉,抬眼费劲,有的患者病前三四天会感觉耳朵后部疼痛。如果发现口角歪斜,不能皱眉,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要尽快到专业面部神经麻痹医疗机构诊治,面部神经麻痹的最佳诊治时间是一至三年内还可医治。如久医无效的,有方使条件的速来找本人。
口眼歪斜偏方
口眼歪斜偏方1
用生瓜萎绞汁,和大麦面搜作饼,炙令热,熨正便止,勿令太过。
口眼歪斜偏方2
取积茹,乃刮取枳壳上青皮以为末,得茹5升,微火灼去湿气,以酒3升浸,微火暖令得药味,遂性饮之。
口眼歪斜偏方3
取青松叶500克,捣令汁清,酒1升浸1宿,初服半升,渐加1升,头面汁出即止。
口眼歪斜偏方4
用苇筒子长五寸,一头刺于耳内,四面以面密封塞不透风,一头以艾灸之七壮,患左炙右,患右灸左。
口眼歪斜偏方5
取蜘蛛子摩其偏急颊车上,候视正即止,亦可向火摩之。
口眼歪斜偏方6
以牛角火煮令热,于不患处一边熨之,渐正。
口眼歪斜偏方7
治中风口喝,炒大豆3升令焦,以酒3升淋取汁,顿服之。
口眼歪斜偏方8
用南星(生)研末,青布包,放在手心,以热酒壶底熨之。朝右熨左手,朝左熨右手。
口眼歪斜偏方9
蓖麻子取仁,捣,再调1味蟮鱼血,歪左之时贴右边,歪右之时贴左边。
口眼歪斜偏方10
头垢不拘多少,如偏向左放右手心上,壶盛热水烫之、向右放左手。看正即止,否则恐又别向。
口眼歪斜偏方11
用缮鱼1条,以针刺头上血,左歪涂右,右歪涂左,平正即洗去,蟮鱼放之则不发。
口眼歪斜偏方12
灸口眼歪斜法,耳垂珠处,用麦粒大艾丸灸三壮,左歪灸右,右歪灸左。
口眼歪斜偏方13
生鹿肉并生椒同捣敷,左歪敷右,右歪敷左,正则去之。
口眼歪斜偏方14
荆芥煮汁饮之。
口眼歪斜偏方15
取乌鸦全支盐泥固治,火虾为末,和酒服之。
口眼歪斜偏方16
用蓖麻子仁40粒,研作饼,右歪安左手心,左歪安右手心,以铜盂盛热水,坐药上,冷既换,5、6次即正。
口眼歪斜偏方17
南星生研末,自然姜汁调之,左贴右,右贴左。
口眼歪斜偏方18
乳香烧烟熏之,顺其血脉,自愈。
口眼歪斜偏方19
活鲇鱼切尾尖,朝吻贴之,即正。
口眼歪斜偏方20
马钱子湿润后切薄片,贴患侧面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口眼歪斜偏方21
公鸡血趁热涂于患侧。
口眼歪斜偏方22
活鳝鱼1条,捣烂,用纱布包起,左歪敷右,右歪敷左。
口眼歪斜偏方23
青凤藤,捶烂绞汁,调白糖服。
口眼歪斜偏方24
紫背浮萍,研末,蜜丸如弹子大,空腹酒下,每服1丸。
口眼歪斜偏方25
椿树根1段(取向阳的一面部分)去粗度,取当中皮质捣烂,再用少许白面略加水捣成糊伏,贴白布上一分半厚,贴于患侧,贴药后如发现皮肤起泡,可按外科疥疮处理。
口眼歪斜偏方26
松香16克,烧酒30克,将松香研为细末,用白布摊匀,将酒合干松香上燃,将药化合后,令稍凉贴患侧,左歪贴右,右歪贴左。
口眼歪斜偏方27
全蝎3个,焙研细末,黄酒送下。
口眼歪斜偏方28
干鹅不食草15克,鲜鹅不食草15克;将干者研为细末,与矾士林膏混为软膏,均匀放在纱布上,再捣鲜草为泥,共摊于纱布上贴患侧,2天换药1次,该方治面神经麻痹有显著疗效。
口眼歪斜偏方29
蜜蜂(蜂毒),轻轻捏住蜜蜂腰部,将其尾部放在患处,待蜜蜂螫刺入肌体后,再用手指轻轻压其腹部,使蜂毒尽量排入人体。
30、口歪睛斜简易疗法
将能够叫唤的蝉3只,用线绑住,吊在太阳光下晒死、晒干,然后放在瓦片上焙成黄色,研成细末,用黄酒一次服下,服后用被子盖身睡一觉使之发汗,连续两次即能动痊愈。
我们当地的治疗面瘫的秘方
我们当地有个专门治疗吊斜风的,人家都发财了,平时什么也不做就是种地,治疗吊斜风,一个吊斜风治好在他那里要花200元,很远路的都有来的。他就是用一种东西塞鼻眼,喎右塞左,喎左塞右。我研究了一下,知道里面的配伍了,就是两种东西,硫磺和胡椒,一半一半,研细,用纱布包成一小卷,一天换一卷。我也曾经在其他书籍里见过,就是这两样东西配伍的,但是还有加麝香的(造价要高了),白芷的,效果都很好。我们这的就这两样药,效果也还可以,治愈率达到70%,我是花了一斤好酒两盒好烟,4个菜弄来的,希望朋友给我点鲜花,斑竹加分。鼓励一下,我还知道用中草药外敷治疗老鼠疮的秘方。

专治面瘫面肌痉挛的特效膏药

面瘫俗称:吊线风,口眼歪斜,医学名称:面神经麻痹。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实属疑难杂症,临床上主要采用针灸,手术(特别提醒:凡做手术引起的后遗症,治起来比较复杂一些,一定要有耐心配合医嘱,同样有非常好的效果),中药,穴位埋线,小针刀等方法,采用以上方法虽然有些医生称治愈率能达到60%,然而彻底治愈是大问题,急性期一旦不能抓住机会彻底治愈势必留下后遗症,造成终生遗憾,且造成病人巨大的经济损失。“李氏面瘫一贴灵特效膏药”:根据祖传秘方采用50多味名贵中草药精制而成,临床多年,屡治屡验,对面瘫有奇效,对各型周围性面瘫无论病史长短治愈率均100%,特别是对急性期风寒引起的面瘫只需1个疗程膏药,即能彻底治愈,不留任何后遗症,且不易复发,极个别的患者需要两个疗程(根据我们过去多年的经验,需要两个疗程的患者不到1%)。病久的患者及留下后遗症的患者,一定要积极配合疗程(除贴膏药以外,必须配上口服药,一疗程30天,
面瘫膏配方:
附  治面神经麻痹(面瘫)秘方
1 牵正四物合剂
【来源】印会河,《中医内科新论》
【组成】白附子12克,僵蚕9克,全蝎6克,生地、赤芍各15克、川芎9克,当归15克,桑枝50克,丝瓜络9克,鸡血藤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祛风活血。
【方解】方中以白附子去头面之风;僵蚕祛经络之风,全蝎熄风解痉;以生地、赤芍、当归、鸡血藤、川芎、桑枝、丝瓜络活血祛风通络。合而用之,共奏祛风活血之功。
【主治】面神经瘫痪。
【加减】面麻痹甚者,加苏木9克;并以醋炒白附120克,盛于布袋之中,乘热熨麻痹之处。
【疗效】多年使用,疗效颇佳。
【附记】凡颜面神经麻痹,瘫痪出现之口眼歪斜,以及半身麻痹,半身疼痛,半身冷暖,半身汗出等中医所称之中络证,率先用此,效果良好。
2 二石复正汤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生石膏20克,石决明30克,麻黄1克,细辛2克,僵蚕9克,全蝎3克,白附子2克,蟅虫3克,生穿山甲6克,桑寄生30克,威灵仙10克,龙胆草6克,羚羊角粉0.6克(分冲),活络丹1粒(分吞),苏合香丸1粒(分吞)。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肝热、熄肝风、驱风散寒、活血通络。
【方解】方中麻黄、细辛以驱表皮之风寒,轻可去实,用量不能过多,僵蚕、全蝎、白附子为牵正散,为治口歪专药,但白附子燥热上升,用量亦不宜多,苏合香丸开闭以驱风寒,活络丹通络而治麻痹。惟以上诸药多为辛温燥热之品,故重用石膏、生石决明以清镇之;龙胆草、羚羊角粉清肝热而熄风;穿山甲、蟅虫、桑寄生、威灵仙活血通络,合之共奏清肝热、熄肝风、驱风散寒、活血通络之功。
【主治】颜面神经麻痹。
【疗效】余每以此方治颜面神经麻痹,颇有捷效,一般服7剂见效,30例痊愈。
3 复正散
【来源】程爵棠,《临床验方集》
【组成】白附子15克,全蝎6克,白僵蚕、川芎、干地龙、明天麻、双钩藤、鸡血藤、胆南星、丹皮各9克,防风、白芍各15克,蜈蚣2条,甘草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每日3次,每次服3~6克,温开水送服。若病重者改用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祛风化痰、熄风止痉、活血通络。
【方解】面瘫多因风邪中络所致。盖风邪中络,必先有“肝风内动之相召”,大抵外风乘虚而入,二风相搏,阻遏经络,郁而生痰,痰气交结,气机失畅,内痰壅滞,“风性善行而数变”,其性主动,故证见口眼歪斜证。治宜祛风化痰,熄风止痉,活血通络。方中君以白附子,善清头面之风痰;臣以全蝎、蜈蚣、地龙搜风通络,熄风止痉;且蜈蚣还有良好的舒筋活络,软化血管的作用;合地龙、全蝎其功甚著;佐以防风祛风解痉,僵蚕、胆南星善祛经络之风痰;天麻、钩藤平肝熄风,化痰止痉;丹皮、鸡血藤、白芍、甘草、川芎活血通络,缓急止痛,又川芎为血中气药,善行气活血,开郁搜风,并引诸药上行,直达病所,故兼之为使。诸药合用,共奏祛风化痰、熄风止痉、活血通络之功。
【主治】面瘫(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症见口眼歪斜、半面麻痹、面颊痛、咀嚼食物不自如、眉毛不扬、眼睑不能闭合、溢泪、口角流涎、鼻唇沟变浅、口淡泛味、苔薄白、脉弦紧。
【疗效】本方使用30多年,治验甚多,疗效卓著,如以1975年~1985年治疗50例为例,用药5~10天,均告痊愈。
【附记】据临床长期观察,本方对于单纯性面瘫,或因中风后遗所引起的面瘫,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4 蜈蚣朱砂散
【来源】王应萱,《陕西中医》(2)1991年
【组成】蜈蚣18条,朱砂9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分为18包,每日服3次,每次服1包,用防风15克,煎汤送服。小儿用量酌减。6天为1疗程。
【功用】益气祛风、搜风通络、止痉。
【方解】方中蜈蚣除风攻毒,善搜经络之风毒,朱砂通血脉益精神,能增蜈蚣搜风之效;更佐防风煎汤以益气祛风,3味合用,药简力宏而效彰。
【主治】面瘫。
【疗效】自1970年以来,多获良验。据有详细病历记载的141例临床疗效观察,有效率达96.4%,治愈率达84.4%。
【附记】长期的临床实践,认为影响面瘫疗效的因素有:①气血不足,可加黄芪30克煎汤送服;②瘀血停积,可加当归、红花、川芎各5~6克煎汤送服;③肌肉萎缩,可加黄芪60克以上煎汤送服,如此随证加用引药,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5 乌附星香汤
【来源】李仲愚,《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制川乌、制白附子、制南星、木香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1日3次,饭后服。制川乌,制白附子、制南星应先煎1小时,待药液不麻口后再加其他药物煎10分钟即可。
【功用】祛风散寒,通经活络。
【方解】面瘫,面痛,中风偏瘫,痹证等疾病,其病因病机都是由于感受了风寒。如《张氏医通》中说:“面痛……不能开口言语,手触之即痛,此是阳明经脉受风毒,……自凝滞而不行。”《素问·痹论》也说:“风寒湿之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本方中制川乌、制白附子、制南星都是辛温之品,有祛风通络、散寒止痛、燥湿化痰作用;木香以助理气通经,四药配伍,相得益彰,并可以此方作基础,随证加减。
【主治】面瘫,面痛,中风偏瘫,痹证等。
【加减】血虚者加当归、川芎、生地、白芍(即四物汤)以养血祛风;有瘀血阻滞者加桃仁、红花、赤芍、丹皮以活血祛瘀;筋脉痉挛抽搐者加僵蚕、全蝎、蝉衣、蜈蚣以熄风止痉;有热者加金银花、连翘、黄芩、黄连等以清热;有气虚者加黄芪、潞党参、白术等以益气;头昏,眩晕者加钩藤、桑叶、菊花、草决明以清利头目;大便秘结者加酒川军、火麻仁、郁李仁、蜂蜜等以润肠通便。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甚佳。对寒痰瘀血痹阻经络者有卓效。
【附记】本方是李氏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自制有效方剂。临床上广泛适用于面瘫、面痛、中风偏瘫、痹证等疾病,均能收到满意的效果。笔者临床验证有良效。本方对体质虚弱患者慎用。
6 疏风通络汤
【来源】雍履平,《脑病辨治》
【组成】荆芥、防风、全蝎、制南星、甘草各6克,白芷、白附子、白蒺藜、乌药、豨莶草、僵蚕各10克,当归、白芍、玉竹各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
【功用】疏风通络。
【主治】面瘫。
【加减】病重者加蜈蚣3克;热重者加黄芩、钩藤、蝉蜕各10克;风寒偏盛者加桂枝;体虚气弱加党参30克。
【疗效】屡用效佳。一般5剂见效,30余剂可愈。
【附记】亦可用本病专方——新加牵正散:白附子、全蝎、僵蚕、牛蒡子、天麻各10克,蜈蚣2克,川芎、当归、白芍各30克,可改散为汤,水煎服,日服1剂,2周为1疗程。风寒重,加防风、白芷各6克;血虚甚加鸡血藤30~60克;痰湿加陈皮6克。屡用有效。
7 正颜汤
【来源】焦树德,《名医秘方汇萃》
【组成】荆芥、防风各9克,全蝎6~9克,白僵蚕10克,白附子6克,蜈蚣2~3条,白芷10克,钩藤20~30克,葛根12克,桃仁、红花各10克,炙山甲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
【功用】散风活络,化痰解痉。
【方解】方中以荆芥祛散皮里膜外之风,且兼入血分;防风宣表祛风,兼散头目滞气,共为主药;全蝎入肝祛风,善治口眼 斜;白僵蚕祛风化痰,其气轻浮,善活面齿咽喉等上部之风痰结滞;白附子祛风燥痰,引药力上行,善治面部百病,合全蝎、僵蚕为治口眼 斜(名方牵正散);再配白芷芳香上达,入阳明经(其经络走头面部)散风除热;钩藤祛风舒筋,清心凉肝;蜈蚣祛风止痉,以加强药力之效。共为辅药;葛根轻扬升发,入阳明经,解肌开腠,以利风邪外达,桃仁、红花活血散结,以奏“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效,共为佐药;炙山甲通行经络,引药直达病所为使药。诸药相合,共奏散风活络,化痰解痉之功,善治颜面不正,口眼 斜之有效方剂。
【主治】颜面神经麻痹(面瘫)。
【加减】兼偏头痛者,加生石决明20~30克(先煎),蔓荆子10克,川芎6~9克;舌苔黄,口鼻发干,咽部微痛,口渴者,加生地、玄参各15克;急躁易怒,胸胁闷痛,脉弦数者,加炒黄芩、香附各10克,生白芍12克;大便干结,数日一行者,加全瓜蒌30克,酒军3~6克,枳实10克。
【疗效】多年使用,效果甚佳。
面瘫膏配方:
A组:全蝎50 僵蚕20 白附子20 蜈蚣9条 生马钱子9 冰片3 樟脑6 麝香1
B组:当归,白术,奈凡各20 羌活,防风,白芷,川穹,独活各10 白芍,茯苓各15 黄芪30,炙甘草5 乌梢蛇15 白花蛇2条 A组加工成120目细粉,B组加水煎1小时两遍,浓缩成流浸膏,加入黑膏药基质4080克,搅拌均匀即可!制成5克/贴
敷于主穴:听宫,下关,翳风,配穴:颊车,太阳,大椎.
口眼歪斜特灵 (转载)
用独角膏加热烤化后,加入1克穿山甲粉对折几次使其融入,再贴患处。三日一换,一般情况下三
张即好。如配合牵正散加老鹳草内服疗效更好。用了近3年目前还没有治不好的。
半身不遂百治百效!
(2011-08-17 04:37:02)转载
印尼血竭50克、全蝎、地龙、土鳖虫、人参、桂枝、藏红花各40克、乳香、没药各20克、川牛膝80克,制川乌400克,共11味研磨成粉,用水泛丸、只需每天2次、每次2丸,手脚麻木30天就能缓解,半身不遂百天即可痊愈!
这是在洛阳龙门石窟发现的唐时古方。经现代医学临床证实:该方内修神经,外壮筋骨,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半身不遂,手脚麻木,谁用谁好,百治百效!
治面瘫一法
其方法是∶将马钱子用凉水浸泡数小时,用刀切成薄片,然後将马钱子贴在口眼歪斜的反侧,用纱布胶条固定,三大後取下。这样连续三次,即可治愈。
作法∶1.马钱子可用凉水泡软後,切成薄片敷用,亦可将马钱子捣碎,用黄酒调成糊状,敷於患处。2.将药涂於患病的另一侧,如口眼向左歪,药即涂在脸的右侧,药量不限,边脸全敷药为好。刚患病的有效。时间长者无效
治半身不遂秘方
取木瓜、麻黄、川牛膝各12克,用纱布包好,放入除去内脏的鸡腹内(注意:男性用母鸡,女性用公鸡),置于砂锅中,加水淹没,煮熟,吃肉喝汤不吃药。最后把鸡骨头炒黄,研成细末,以白酒冲服出汗,多吃几只,直至治好。
禁忌:服药期间忌吃生冷酸辣食物。
这是安徽省寿县正阳关农场四队李彬的父亲几十年行医生涯中积累总结的治疗半身不遂的秘方。大家不要以为寥寥几个字而忽之,每一项的秘方都蕴藏医师在不断的探研的道路上的艰辛及患者验证。因此,判断一项秘方的真正价值,即有用的价值,不能仅看它寥寥的几个字,而是应该看其内在的价值,也就是它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今小弟在此公开此秘方,万望读者珍之,惜之。
治中风瘫痪
凡突然手足不举者,用穿山甲,大川乌头(炮制熟)红海哈(炮熟如棋子大者)各100克,共研成细末和均,每用25克,捣葱白汁调成厚饼,直径约一寸左右,随左右之偏瘫贴于相应的脚心,缚定,再令患者于密室内安座,以脚漫泡于热水盆中,待身感麻,汗出时,急去除药饼,宜避风半月,自然手足可举,半月后再行一次治疗,同上法,一二次可除根。
面瘫是由于外伤、手术、面神经炎、占位性疾病等导致的单侧或双侧面神经麻痹、表情肌瘫痪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单侧。患病2年内没有完全恢复的称早期面瘫,2年以上的称晚期面瘫。
外科治疗主要针对晚期面瘫。外科治疗可以分为静态治疗和动力性治疗。静态治疗主要是将阔筋膜成条状移植于面部,治疗后静态情况下双侧面部表情对称,但动态下患侧不能随健侧运动。动力性治疗一般分为二期,一期是将从患者小腿取下的神经与健侧面神经吻合,移植神经末端置于患侧,待6个月到1年神经从健侧长入患侧后,实施二期手术,即移植带血管神经的肌肉,选择的肌肉可以为股直肌、股薄肌、背阔肌等,治疗3个月到1年后静态与动态都可达到双侧表情的对称。
我们提出按骨骼肌肌肉内神经、血管、肌腱分布设计移植肌肉供区的理论,并观察到股直肌神经、血管解剖恒定,口径适合面部血管、神经,其肌肉的肌腱有利于维持移植肌瓣的正常肌张力以及面部口角复位固定,而且手术切除肌瓣方便,无血管、神经损伤,无肌肉供区功能障碍。经实施游离股直股动力性治疗面瘫的患者现已有21位。经施用上述手术方法,全部患者于术后1~3个月左右面部肿胀消退,静态时双侧口角对称,其中有两位患者在术后8个月恢复了口角自主运动,其余均在术后10~12个月出现了自主的表情运动。
面瘫的治疗总的说:第一是去除病因。第二是对症治疗,改善循环消除面神经水肿。第三是营养神经。对急性期的面神经炎一旦确诊,应尽早抗病毒,用激素和对症治疗。如果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容易造成面瘫后遗症。
过去对面瘫、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的传统治疗,都采用针灸、贴药、拔罐、割治、火针、电针、理疗、鼻塞药、介入治疗、面部注射药物等及一些民间的土办法如擦鳝鱼血等。这些传统的办法,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兴旺解除疾病,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是祖国医药定库中的瑰定。
但是,就治疗面瘫、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等面部肌肉的疾病上却有着它严重的,甚至不可克服的后遗症,是造成大量病人一生极大痛苦的根源。
面部肌肉都呈扁平、扁薄的皮肌和条状的扁平肌,这些肌肉起自于颅骨的不同部位,分布在眼裂、口裂、鼻孔的周围,呈扁平环形肌和扁平辐射形肌肉与周围的肌肉组织联结在一起。在这些肌肉收缩和舒张时,有开大和缩小眼、口、鼻孔的作用。同时牵动着面部皮肤活动,表现出喜、怒、哀、乐等各种表情,面部的肌肉大约有26块之多。它们互相重叠在一起各有各的功能,如果在面部上针灸、拔罐、贴药、电针、火针、面部注射营养神经的药物,介入治疗。这些治疗方法,一定会造成这些肌肉的损伤、出血、纤维化及炎性反应
========================
偏方治面瘫
取活鳝鱼宰杀后取血涂抹瘫面皮肤,24小时后,或至少12小时后洗掉,一周左右可见效。
巴豆酒
[药物组成] 巴豆3—5粒
[功能主治] 温经、祛痰、通络。主治面神经麻痹。
[用法用量] 外熏面瘫之手掌心劳宫穴,每次1-2小时,重者可治疗4小时,每日一次,五次为一疗程。
[制备方法] 巴豆研细,放铝壶或玻璃瓶中,加入75%乙醇(酒精)或好烧酒500ml,炖热外用。
治疗面神经瘫痪好方---- (转载)
济世杏林庶医魂  1050299873)当归30克,川芎30克,蜈蚣15克,全蝎15克,地龙15克,附子15克,干姜15克,桂枝30克,防风10克,僵蚕15克,钩藤30克,甘草10克,泽泻10 克,以上打粉用蜂蜜制成,口服每天一调羹。另,白杨树皮100克,水100克煮,用热气熏脸部 一天一次,刚得病的患者3天就好,病程稍长的一个礼拜治愈。此方是赵医生的不传验方,他本想把此方作为礼物送给我解决温饱,后来经我再三请求,赵医生同意让我发表在空间。再这里感谢他的无私精神,希望他的医德能继续发扬,为更多患者提供帮助!
治疗面瘫秘方
阿胶25G  桂皮25G  研磨用4两好醋拌匀成膏状摊在布上贴对侧面部,日换一次,并用三棱针在口内找有明显的血管放血.      疗效肯定
面瘫秘方7-15天可治愈
面瘫秘方)蒲氏番蜜膏-----来源:川北名老中医蒲仕林家传秘方。组成:番木鳖500 克,加水3500毫升,煮沸20分钟,趁热刮去外皮,取净仁切片置瓦上文火烘酥,研筛为细末,白蜜调成稀糊状,文火煎熬15分钟待温备用。用时将药膏涂患 侧面部,向左涡斜涂右侧,向右涡斜涂左侧,厚约0.2公分。口眼部不涂,用纱布覆盖,每天更换一次。用药反应:涂药处3-5日发生奇痒,6-8日出现疹 粒,9-14日若出现明显疼痛则为向愈之兆,可以停药。功效:通络止痛。主治:面瘫。
面神经炎:
皂角膏
[药物] 大皂角 6 克,醋 30 克。
[用法] 将皂角去皮、子后研末,过 500 目筛,置铜锅或铜勺中(忌 铁器)微火炒至焦黄色,再加醋 30 克搅匀成膏。用时将药膏平摊于敷料上 3 毫米左右浑度,贴于口角处,左歪贴右,右歪贴左,贴药时稍向患侧牵拉固 定,每天 1 次,2 天后改为隔天 1 次,若用药后局部出现皮疹,这时可暂停 敷药,待皮疹愈后再用药。
[疗效] 此方治疗面神经炎 38 例,全部痊愈。
[病例] 李××,男, 57 岁。晨起突感左侧颜面麻痹,口眼向左 歪斜,不能做皱额、闭目、鼓颊等动作,进食时食物滞留齿间,喝水时水自 左口角外流,诊为面神经炎。经服中西药物及针刺治疗 10 余天病情没有改 善。改上方治疗,外敷 5 次后,症状明显好转,但敷处皮疹渐起,停用药膏, 用红霉素软膏涂患处,3 天后皮疹全消。后继续外敷上方 2 次后痊愈。随访 3 年无异常。
[来源] 张庆瑞. 浙江中医杂志 1989;(6): 257
二麻散
[药物]天麻、升麻各 15 克,当归 28 克,北细辛 5 克。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每天服 3 次,每次 3 克,分 7 天服完,为 1 个疗程。
[疗效] 此方治疗面神经炎 89 例,1 个疗程后均获痊愈。
[病例] 王××,男, 28 岁。病起一旬,左侧面部麻木,口角向左 歪斜,流涎。用上方 1 剂而愈。
[来源] 方观杰. 浙江中医杂志 1987; (11) : 498
面神经麻痹
面瘫方
[药物] 马钱子 8 克。
[用法] 上药用温热水浸泡 12 小时以上,切成薄片(12~18 片), 排列于 2 张伤湿止痛膏上,贴于病侧面部,5~10 天为 1 疗程。
注意事项:贴用此药前,将面部洗净擦干,须将马钱子剖面贴于患侧面
部。若贴后出现发痒和出现肌肉膶动,切不要扯掉。
[病例] 罗××,男, 50 岁。左侧口眼突然歪斜,眼睑闭合不全, 流泪,口角流涎,语言不清,进食时则食物滞留于病侧齿缝间,苔薄白,脉 浮弦。此为外风中络,治以祛风通络,用上方治疗,5 天后即痊愈。
[来源] 廖松云,等,四川中医 1984;(3) : 20
番木鳖膏
[药物] 番木鳖 500 克。
[用法] 上药加水 500 毫升,煮沸 28 分钟,趁热刮去外皮,取净仁 切片,放纸中置瓦上,文火焙烘酥(严防药片烘焦),研筛成极细粉,用醋
调成稀糊状,文火煎炙 25 分钟即成,待微温备用。 用时将番木鳖膏涂面部患侧(口眼歪左涂右,歪右涂左),上涂至发际、
眉部,中涂至承泣、迎香、人中,侧涂至太阳、耳门、翳风,下涂至颐间、 颊车等处(上下眼胞、口唇不涂药), 24 小时换药 1 次,春夏季连用 7~9 天,秋冬季连用 12~14 天为 1 疗程,一般涂药膏 3~5 天有奇痒感,6~8 天 患部出现粟粒丘疹,渐成大小不等疱疹,属正常反应。以涂药膏处疼痛为痊 愈先兆。
注意:停药后用净毛巾保护患部,慎防外风侵袭;患部未退尽的黑腻垢, 要待 36 小时后再洗净,洗尽黑垢后每天用鲜人乳擦 3 次,连用 3 天。
[疗效]此方治疗面神经麻痹 224 例,痊愈 189 例,好转 8 例,无效 27 例。
[病例]任×,女,3 岁。父代诉:4 月中旬发现口眼歪斜,喝汤时右 嘴角漏水,经治疗 5 个月未效。证见患儿右额无皱纹,右眼闭合不全,嘴向 左歪斜,说话、哭笑时更甚,苔淡白,指纹微沉。证属风痰横窜经络,治以 通经活络。用上方涂右侧面部,7 天痊愈。随访 6 年未复发。
[来源]蒲世林. 陕西中医 1985; (5) :222
冰片膏
[药物]冰片。
[用法]取冰片适量,研细末,加凡士林、香粉(妇女化妆用品)适量, 调匀成膏。用时取药膏如钱币大,外敷于患侧面部及合谷穴,外用纱布固定,
3 小时后取下,隔天 1 次。
[病例]张××,男, 43 岁。2 天前因受风吹,右侧眼脸闭合不上, 流泪,说话发音不清,吃饭时漏饭漏水。用上方外敷 4 次后显效,再用数次 痊愈。
[来源] 李晓龙. 浙江中医杂志 1988; (10) : 471
中药外洗方
[药物]桂枝 30 克,防风 20 克,赤芍 15 克。
[用法]上药水煎,煎液温度适宜时,趁热擦洗患部,每天洗 2 次,每 次 20 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疗效]此方治疗面神经麻痹 30 例,痊愈 26 例,好转 3 例,无效 1 例。
[病例]柏 xx,男,14 岁,学生。一天前早晨,突感面部一侧紧迫, 同时发现向左歪斜,且流涎不止,右眼不能闭合,右鼻唇沟消失,次日来院 诊治。诊为面神经麻痹。用上方外洗,6 天后症状消失而告愈。
[来源]黄光洪·湖南中医杂志 1987;(2):封 4
马鞭草汤
[药物]鲜马鞭草、鲜节节草各 60 克,鲜扶芳藤、鲜仙鹤草各 30 克。
[用法]上药水煎 2 次,取液合猪嘴巴上下爿一付合煮,放少量红糖,
1 次服用。
[疗效]此方治疗面神经麻痹 10 例,痊愈 8 例,无效 2 例。
[病例] 章 x,男, 46 岁。2 个月前晨起感眼目不适。左侧耳内乳 突区疼痛,继则面部肌肉麻木,口眼歪斜,不能蹙眉、闭目、鼓气或噘嘴, 饮食时液体从外边流出。诊为面神经麻痹,经中西药及针灸治疗 2 个月无效。 投上方治疗,7 剂后痊愈。
[来源]彭振声·浙江中医杂志 1993;(9):413 注:节节草为木贼科植物节节草 Equisetum ramosissirnum Desf·的
全草;扶芳藤为卫矛科植物,学名是 Euonymus fortuneiHand·Mazz· 活血祛风汤
[药物] 当归、防风、白芷、南星、羌活、天麻、白附子各 10 克, 全蝎、地龙、僵蚕各 12 克,丹参 18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 此方加减治疗面神经麻痹 27 例·痊愈 23 例。显效 1 例,无 效 3 例。
[病例] 王××,男,43 岁。3 天前,睡觉醒后,发现口眼轻度歪斜, 言语音塞,流涎,右眼流泪,闭而不台,头沉重,身倦乏力。证见神清,口 角、鼻唇沟偏斜,鼓腮漏气,舌苔白腻,脉弦滑,诊为面神经麻痹。证属正 气虚弱,风邪乘虚而入,引动痰浊,横窜络脉,治以活血祛风通络,燥湿化 痰。予活血祛风汤加丝瓜络、半夏、陈皮。共服 23 剂痊愈。
「来源] 贺哲,等,四川中医 1990;(3):31
142、中风偏瘫:五灵脂研末,以水浮上面的黑油,取水中沉淀部分,热酒调服,日服一次,每次二钱。
脑出血方
方药及用法:(1)制大黄6克,枳实10克,玄明粉20克,陈胆星12克,郁金12克。(2)水蛭9克,制大黄12克,川牛膝30克,陈胆星12克。水煎分2次服。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其中1方。
主治:中风脑出血。
中风后遗症方
方药及用法:川牛膝12克,桂枝10克,赤芍12克,生黄芪30克,当归12克,全蝎5克,地鳖虫12克。水煎分2次服。
主治:中风后遗症。
半身不遂方
方药及用法:木防己6克,赤芍12克,黄芪15克,地鳖虫12克,丹参30克。水煎分2次服。
主治:半身不遂。
面瘫方
方药及用法:全蝎5克,僵蚕12克,白附子10克,川芎12克。水煎分2次服。
主治:面瘫。
徐道长小传并秘方之缘起 2
《书方宜人共识说》(代序) 3
整理说明 4
凡例 5
中医道验秘方录 6
○风湿身痛 6
○逐瘀方、半身不遂 8
○肝胆、肾、泌尿、结石、糖尿病 10
○呼吸系统(气喘、结核、肺气肿、鼻炎、百日咳) 13
○消化系统(胃痛、胃炎、腹泻、牙痛、阑尾炎、寄生虫) 16
○循环系统、高血压 19
○妇产科、儿科 20
○神经系统、失眠 22
○癌症 23
○外科(外伤、骨质增生、皮肤病、冻疮、痔疮) 24
○解毒、急救 29
○性病、近视及其他 30
○调摄类 32
附录一、胆石症、洗目仙方、治癌方 33
附录二、老中医钱福元方 34
附录三、女中医裘老秘方 36
附录四、老余秘方 36
附录五、六陈歌等 39
附录六、药名考证(按笔画排序) 39
徐道长小传并秘方之缘起
徐道长者,名忠诚,道号青龙山人。属牛。祖籍山东菏泽。十几岁出家修道,住河南淮阳仁祖(伏羲)庙,祖庙属白衣派道教。文革期间被迫还俗。后女娲庙也请他作道长。老道长一生治病救人,不计其数,晚年悬壶皖淮北。年青时曾给朝鲜战场上归来之老军人治病,老军人弹片在脑内已化脓,到医院无法可治。老道长不用开刀就亲自给他治好了。安徽萧县佛寺皇藏玉的住持圆融法师中风偏瘫,道长用七宝丹治愈。他最拿手的是口针,一针扎天下。口针是由仁祖庙的祖师(仁祖伏羲)在定中三次亲传与道长,有口针图本留世,神奇莫测。七宝丹是他最拿手的中药,是他祖父的祖传秘方,曾治愈了尿毒症等很多不治之症(已收于本《秘方录》中)。兹略举生平事例以示老人道德风范。
道长每在入夏前邀集一家老小及弟子们一同做七宝丹,购买中药回来后,粉碎搅拌,炼蜜搓丸,每次要做数大缸(道长家里备有粉碎机及搅拌机)。这些七宝丹都无偿地施给远近前来问医求药的人。
1998年用外贴膏药治好了苏州某军官之肝区囊肿,病愈后军官邀请道长偕同弟子数人至上海海洋馆观看海生鱼类。同行之弟子皆说笑观赏,以为鱼类们是在水中游玩戏嘻,唯道长一人不喜观看,返身到门外大哭,说这些海洋动物太痛苦了,并命弟子们以后不许再来海洋馆游览。此可能是道长与动物心灵沟通而察知。
一日,道长在公园中散步,暑日无人,他突对身旁弟子说:“我的弟子来了。”少顷,果然来一位40多岁的妇人,名中华。只见中华直趋道长前跪拜,口呼:“师傅!我做您的弟子好吗?”中华当时并不信佛道,几年后她到九华山作居士学佛,在寺院里做烧饭之类苦工。中华每从九华山归来,道长总喜欢地摸着她的头说:“佛门里的人回来了。”
道长说一位女弟子以前世同他有很深的缘份,曾经在30年间同吃同住,故一见面俩人亲密无间,但说今生不知有多少缘份?道长仙逝前五年,女弟子曾劝老人念佛说:“道教不好,只能升天,念佛好,可往生西方极乐。”老人只是笑呵呵地说:“念佛好,念佛好!”后来果然念佛声声不断,直至西归。(整理者按:其实无所谓那个好与不好,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为接引众生而立,看个人缘分所在。)
道长精堪舆,去某地就说某人家风水不好,后果然死了个男孩。这人家后来将房顶拆了重建。淮北市主干道的风水是他亲定的。
道长性格开朗,整天笑呵呵地,喜开玩笑。中等身材,方脸,相貌庄严,与书法家王羲之像略似。奇特的是,鼻子大而扁平,被称为龙鼻。
2004年六月初一,七宝丹药宝甘露在雪域高原亚青寺面世之时,正是老道长归天之日。那天午后,老人只说有点不舒服,后即于无声无息之中安祥仙逝,享年92岁。
道长无后,曾收留数名孤儿,扶养成人后,授以医术立世。
老人虽身在玄门,但对佛、道并无分别心。观其一生行迹,全以金石医药济世救人,深妙莫测,抑或菩萨之显身乎?或未可知!我等肉眼凡胎,实难测知其道之深浅。近惊悉老人西归,观世弥近而岐黄之术弥失,良叹息哉!
道长弟子赵某手抄其医方一百余道,经余手梓梨桑,以飨同好,并祈道长之医道长久传世而不致湮没无闻矣!
(附记一:淮阳仁祖庙的规模与南京朱元璋的皇宫规模一样大,院内有仁祖墓,方圆30米左右,四周环以古檀香树。据说仁祖的头颅骨还在墓中,比斗还大。附记二:道长仙逝时,还有数本笔记本,记录秘方、本草、行医经验等,因道长医术没有传人,这些笔记能可能也就随之散失,故其医术从此也就湮没无闻矣。)
杏园后学余某拜叩而书   甲申年八月朔日(2004.9.15日)
《书方宜人共识说》*(代序)
国家征税,单曰易知;良将用兵,法云贵速。我侪(chai)之治病亦然。尝见一医方开小草,世人不知为远志之苗,而用甘草之细小者。又有一医方开蜀漆,市人不知为常山之苗,而另加干漆者。凡此之类——如写玉竹为萎蕤(rui),乳香为薰陆,天麻为独摇草,人乳为蟠桃酒,鸽粪为左蟠龙,灶心土为伏龙肝者——不胜枚举。但方书原有古名,而取用宜乎通俗。若图立异矜奇,致人眼生不解,危急之时际,保无误事?
又有医人工于草书者,医案人或不识,所系尚无轻重。至于药名,则药铺中人岂能尽识草书乎?孟浪者约略撮之而贻误,小心者往返询问而羁延。可否相约同人,凡书方案,字期清爽,药期共晓!
*上文为清代江苏名医顾铭照著[见上海科技出版社《医古文》p173.]。
(整理者按:《佛说梵网经》云:“八福田中,看病第一。”以患者处大苦楚中。孙思邈云:“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方剂者,所以起陈疴,救危急,一字之差,失之千里,可不慎之又慎乎?吾人此次整理《秘方录》于此感触颇深。药名难识,有通俗名而不用,同一药用多种名,凡四、五十处,致人眼花缭乱,不知所以。虽多方勘校,存疑处尚多多矣!可否以上文相约同人,免致后人妄生疑惑乎?故以此文冠《秘方录》首,权代序。)
整理说明
此电脑打印本据道长弟子赵某手抄本由本人录入整理而成,整理过程中主要作以下几方面工作:
①、将各方按所属科目分表归类成十多个大类,以便查阅;
②、考证药名。原手抄本使用药名颇复杂,大致分以下几种情况:
一、用异名而不用正名,如山葱为藜芦之异名,地胆草为龙胆草之异名;
一、正名与数个异名混用,如金银花、二花、双宝花;卷柏、长生草;
一、用异名又加以简称,如将皂角针简称为皂针,猪牙皂为牙皂;
一、纠正若干笔误,如洋金花误为杨金花,菖蒲误为菖卜等;
一、对罕见药,据药典加以详注(原动、植物之形态、性味功能),如石见穿、走马胎、五谷虫等,以免使用者望文生义,而失其本义;
一、凡药典不可考之药名,姑存疑待考。
凡上各条,均在该药名首出之药方后加注。以后各方中该药名再出时,不再一一加注,可参阅书后之索引。
③、凡原抄本各方之药名,为保持原方之风貌,此次整理考证中均持谨慎态度,经考之原药名一律不加改动,而在该方后加注说明。
④、虽经多方考证,存疑之药名尚有多处,如与“桂”字有关者就有:边桂,肉边桂、油桂、奇边桂,桂楠等。不知是同一药之异名,或是同一药株之不同部位?吾等浅学之辈实难以定论,有待智者识之。
⑤、此次考证药名所据之药典为《临床实用中药辞典》,王锦鸿主编,金盾出版社2003年11月第一版。出版社地址:北京太平路5号,邮编100036,电话:68214039。
凡例
一、凡经考之药名,在药名后均加以“*”号,如“双宝花*(金银花)”。如暂无法考证者及仍存疑处,则标以符号“*?”。
二、已考证药名中,各符号意义举例说明如下:“走马胎,药典p347#0485……”,“药典”系指本次使用之《临床实用中药辞典》,“p”后之数字为该药在药典中之页码,“#”后的数字为该药在药典中之流水号。
三、各方前之符号“△13”为该方在赵手抄本中之流水号。
四、各药剂量若未另行说明,均为“克”。
中医道验秘方录
△9身疼九号(四肢疼痛,半身不遂,受风寒等。徐老特效方)
马前子10   乳香10   没药10   麻黄10   桂枝10   杜仲10当归10   川芎10   川断10   木瓜10   川牛膝10
共为末,黄酒送下,每日1~3次。
△53止痛
丁公藤250克   白酒1~2斤,泡酒或煎服(隔水蒸)。
△57去痛方
川乌   草乌   丁公藤   闹羊花   肉桂   杨金花*(即洋金花)
熬汤喝,从一匙渐添至2~3匙。
杨金花*:药典无此名,据p582#0810,应为洋金花。
○逐瘀方、半身不遂
△11血府逐瘀一号(特效)(治头痛头晕,腹痛,上半身病,白癜风,冠心病,雀斑)五副
当归10   生地10   桃仁13(炒)   红花10   甘草6   枳壳8   赤芍10   柴胡6   川芎5   桔梗6   川牛膝10   卷柏15   香附10
功能: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理气养血补虚。
主治:祛风湿,补肝血,宣肺化痰,排脓止咳。止头痛头晕胸痛等。
△12少腹逐瘀(治妇女不孕,可生男儿,去瘀血)五副
炒小茴10   炮姜6   元胡10   五灵脂10   没药6   川芎5   当归10   大黄10   边桂5   赤芍10   香附10   益附草*15   长生草*(卷柏)15
功能:活血祛瘀,温经止痛。
主治:由寒凝气滞血瘀所致的痛经,经期小腹胀,月经不调。治一切妇女月经期病、妇科病、下半身病。
益附草*:药典无此名,当为益母草之笔误。
长生草*:药典p503#0695,卷柏之异名有万年松、长生草、九死还魂草、还阳草。为多年生草本,高5~15厘米,全株成莲座状,干后卷曲如拳。辛平,归肝经。活血通经,止血。
△14血府逐瘀汤二号(治梦多不眠)五副
麦冬13   枣仁16   远志16   香薷12   当归10   生地10   桃仁13   甘草6   枳壳8   赤芍10   柴胡6   川芎5   桔梗6   川牛膝10
功能: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淤血,血行不畅,胸痛,头痛日久不愈,舌有瘀斑。
余注:血府逐瘀汤出《医林改错》,是清代名医王清任创制的名方,全方不仅行血分瘀滞,又善解气分郁结,为气血兼顾之剂。以化瘀为主,理气为辅,寓行气于活血之中。在临床广为运用,可通治一切血瘀气滞之症。
本方系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生地、当归、赤芍、川芎)与四逆散(柴胡、芍药、枳壳易枳实、甘草)合方,再加桔梗而成。用桃红四物汤以活血祛瘀,且具有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的特点,配以四逆散疏肝理气解郁,又用桔梗开胸隔之结气,牛膝导瘀血下行,一升一降,促使气血更易于运行。合而成方,可使瘀去气行,诸症自愈。
道长一号方较王氏方增加了牛膝、卷柏、香附三味药。二号方去红花,另加麦冬、枣仁、远志、牛膝四味药。
王氏尚有四张逐瘀方剂。
①通窍活血汤:赤芍、川芎、桃仁、红花、老葱、生姜、红枣、麝香、黄酒。适用于瘀阻头面的头痛头昏,耳聋、脱发。亦用于治脑震荡后遗症。
②隔下逐瘀汤: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丹皮、乌药、香附、延胡、枳壳、甘草、五灵脂。适用于淤血滞留隔下,腹中或胁下有痞块,腹痛有定处者。
③身痛逐瘀汤: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秦艽、羌活、没药、五灵脂、香附、牛膝、地龙、甘草。
④少腹逐瘀汤:当归、赤芍、川芎、蒲黄、五灵脂、干姜、肉桂、延胡索、小茴香、没药,共十味。道长方多三味:益母草、卷柏、大黄。
△19补阳还五汤(半身不遂)   五副
赤芍16   川芎16   当归16   口芪*120   桃仁13   红花10   鸡血藤25   杜仲16   草决明20   山楂25   珍珠母25   伸筋草25   川牛膝16   生地10   卷柏15(高血压者加)
口芪*:药典无此名。或是黄芪生于口外者乎?
方注:《医林改错》之补阳还五汤是王清任所创另一名方,王氏提出气虚可致血瘀,本方开补气活血治中风之先河。
面神经炎
皂角膏
[药物] 大皂角 6 克,醋 30 克。
[用法] 将皂角去皮、子后研末,过 500 目筛,置铜锅或铜勺中(忌 铁器)微火炒至焦黄色,再加醋 30 克搅匀成膏。用时将药膏平摊于敷料上 3 毫米左右浑度,贴于口角处,左歪贴右,右歪贴左,贴药时稍向患侧牵拉固 定,每天 1 次,2 天后改为隔天 1 次,若用药后局部出现皮疹,这时可暂停 敷药,待皮疹愈后再用药。
[疗效] 此方治疗面神经炎 38 例,全部痊愈。
[病例] 李××,男, 57 岁。晨起突感左侧颜面麻痹,口眼向左 歪斜,不能做皱额、闭目、鼓颊等动作,进食时食物滞留齿间,喝水时水自 左口角外流,诊为面神经炎。经服中西药物及针刺治疗 10 余天病情没有改 善。改上方治疗,外敷 5 次后,症状明显好转,但敷处皮疹渐起,停用药膏, 用红霉素软膏涂患处,3 天后皮疹全消。后继续外敷上方 2 次后痊愈。随访 3 年无异常。
[来源] 张庆瑞. 浙江中医杂志 1989;(6): 257
二麻散
[药物]天麻、升麻各 15 克,当归 28 克,北细辛 5 克。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每天服 3 次,每次 3 克,分 7 天服完,为 1 个疗程。
[疗效] 此方治疗面神经炎 89 例,1 个疗程后均获痊愈。
[病例] 王××,男, 28 岁。病起一旬,左侧面部麻木,口角向左 歪斜,流涎。用上方 1 剂而愈。
[来源] 方观杰. 浙江中医杂志 1987; (11) : 498
面神经麻痹
面瘫方
[药物] 马钱子 8 克。
[用法] 上药用温热水浸泡 12 小时以上,切成薄片(12~18 片), 排列于 2 张伤湿止痛膏上,贴于病侧面部,5~10 天为 1 疗程。
注意事项:贴用此药前,将面部洗净擦干,须将马钱子剖面贴于患侧面
部。若贴后出现发痒和出现肌肉膶动,切不要扯掉。
[病例] 罗××,男, 50 岁。左侧口眼突然歪斜,眼睑闭合不全, 流泪,口角流涎,语言不清,进食时则食物滞留于病侧齿缝间,苔薄白,脉 浮弦。此为外风中络,治以祛风通络,用上方治疗,5 天后即痊愈。
[来源] 廖松云,等,四川中医 1984;(3) : 20
番木鳖膏
[药物] 番木鳖 500 克。
[用法] 上药加水 500 毫升,煮沸 28 分钟,趁热刮去外皮,取净仁 切片,放纸中置瓦上,文火焙烘酥(严防药片烘焦),研筛成极细粉,用醋
调成稀糊状,文火煎炙 25 分钟即成,待微温备用。 用时将番木鳖膏涂面部患侧(口眼歪左涂右,歪右涂左),上涂至发际、
眉部,中涂至承泣、迎香、人中,侧涂至太阳、耳门、翳风,下涂至颐间、 颊车等处(上下眼胞、口唇不涂药), 24 小时换药 1 次,春夏季连用 7~9 天,秋冬季连用 12~14 天为 1 疗程,一般涂药膏 3~5 天有奇痒感,6~8 天 患部出现粟粒丘疹,渐成大小不等疱疹,属正常反应。以涂药膏处疼痛为痊 愈先兆。
注意:停药后用净毛巾保护患部,慎防外风侵袭;患部未退尽的黑腻垢, 要待 36 小时后再洗净,洗尽黑垢后每天用鲜人乳擦 3 次,连用 3 天。
[疗效]此方治疗面神经麻痹 224 例,痊愈 189 例,好转 8 例,无效 27 例。
[病例]任×,女,3 岁。父代诉:4 月中旬发现口眼歪斜,喝汤时右 嘴角漏水,经治疗 5 个月未效。证见患儿右额无皱纹,右眼闭合不全,嘴向 左歪斜,说话、哭笑时更甚,苔淡白,指纹微沉。证属风痰横窜经络,治以 通经活络。用上方涂右侧面部,7 天痊愈。随访 6 年未复发。
[来源]蒲世林. 陕西中医 1985; (5) :222
冰片膏
[药物]冰片。
[用法]取冰片适量,研细末,加凡士林、香粉(妇女化妆用品)适量, 调匀成膏。用时取药膏如钱币大,外敷于患侧面部及合谷穴,外用纱布固定,
3 小时后取下,隔天 1 次。
[病例]张××,男, 43 岁。2 天前因受风吹,右侧眼脸闭合不上, 流泪,说话发音不清,吃饭时漏饭漏水。用上方外敷 4 次后显效,再用数次 痊愈。
[来源] 李晓龙. 浙江中医杂志 1988; (10) : 471
中药外洗方
[药物]桂枝 30 克,防风 20 克,赤芍 15 克。
[用法]上药水煎,煎液温度适宜时,趁热擦洗患部,每天洗 2 次,每 次 20 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疗效]此方治疗面神经麻痹 30 例,痊愈 26 例,好转 3 例,无效 1 例。
[病例]柏 xx,男,14 岁,学生。一天前早晨,突感面部一侧紧迫, 同时发现向左歪斜,且流涎不止,右眼不能闭合,右鼻唇沟消失,次日来院 诊治。诊为面神经麻痹。用上方外洗,6 天后症状消失而告愈。
[来源]黄光洪·湖南中医杂志 1987;(2):封 4
马鞭草汤
[药物]鲜马鞭草、鲜节节草各 60 克,鲜扶芳藤、鲜仙鹤草各 30 克。
[用法]上药水煎 2 次,取液合猪嘴巴上下爿一付合煮,放少量红糖,
1 次服用。
[疗效]此方治疗面神经麻痹 10 例,痊愈 8 例,无效 2 例。
[病例] 章 x,男, 46 岁。2 个月前晨起感眼目不适。左侧耳内乳 突区疼痛,继则面部肌肉麻木,口眼歪斜,不能蹙眉、闭目、鼓气或噘嘴, 饮食时液体从外边流出。诊为面神经麻痹,经中西药及针灸治疗 2 个月无效。 投上方治疗,7 剂后痊愈。
[来源]彭振声·浙江中医杂志 1993;(9):413 注:节节草为木贼科植物节节草 Equisetum ramosissirnum Desf·的
全草;扶芳藤为卫矛科植物,学名是 Euonymus fortuneiHand·Mazz· 活血祛风汤
[药物] 当归、防风、白芷、南星、羌活、天麻、白附子各 10 克, 全蝎、地龙、僵蚕各 12 克,丹参 18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 此方加减治疗面神经麻痹 27 例·痊愈 23 例。显效 1 例,无 效 3 例。
[病例] 王××,男,43 岁。3 天前,睡觉醒后,发现口眼轻度歪斜, 言语音塞,流涎,右眼流泪,闭而不台,头沉重,身倦乏力。证见神清,口 角、鼻唇沟偏斜,鼓腮漏气,舌苔白腻,脉弦滑,诊为面神经麻痹。证属正 气虚弱,风邪乘虚而入,引动痰浊,横窜络脉,治以活血祛风通络,燥湿化 痰。予活血祛风汤加丝瓜络、半夏、陈皮。共服 23 剂痊愈。
「来源] 贺哲,等,四川中医 1990;(3):31
142、中风偏瘫:五灵脂研末,以水浮上面的黑油,取水中沉淀部分,热酒调服,日服一次,每次二钱。
脑出血方
方药及用法:(1)制大黄6克,枳实10克,玄明粉20克,陈胆星12克,郁金12克。(2)水蛭9克,制大黄12克,川牛膝30克,陈胆星12克。水煎分2次服。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其中1方。
主治:中风脑出血。
中风后遗症方
方药及用法:川牛膝12克,桂枝10克,赤芍12克,生黄芪30克,当归12克,全蝎5克,地鳖虫12克。水煎分2次服。
主治:中风后遗症。
半身不遂方
方药及用法:木防己6克,赤芍12克,黄芪15克,地鳖虫12克,丹参30克。水煎分2次服。
主治:半身不遂。
面瘫方
方药及用法:全蝎5克,僵蚕12克,白附子10克,川芎12克。水煎分2次服。
主治:面瘫。
徐道长小传并秘方之缘起 2
《书方宜人共识说》(代序) 3
整理说明 4
凡例 5
中医道验秘方录 6
○风湿身痛 6
○逐瘀方、半身不遂 8
○肝胆、肾、泌尿、结石、糖尿病 10
○呼吸系统(气喘、结核、肺气肿、鼻炎、百日咳) 13
○消化系统(胃痛、胃炎、腹泻、牙痛、阑尾炎、寄生虫) 16
○循环系统、高血压 19
○妇产科、儿科 20
○神经系统、失眠 22
○癌症 23
○外科(外伤、骨质增生、皮肤病、冻疮、痔疮) 24
○解毒、急救 29
○性病、近视及其他 30
○调摄类 32
附录一、胆石症、洗目仙方、治癌方 33
附录二、老中医钱福元方 34
附录三、女中医裘老秘方 36
附录四、老余秘方 36
附录五、六陈歌等 39
附录六、药名考证(按笔画排序) 39
徐道长小传并秘方之缘起
徐道长者,名忠诚,道号青龙山人。属牛。祖籍山东菏泽。十几岁出家修道,住河南淮阳仁祖(伏羲)庙,祖庙属白衣派道教。文革期间被迫还俗。后女娲庙也请他作道长。老道长一生治病救人,不计其数,晚年悬壶皖淮北。年青时曾给朝鲜战场上归来之老军人治病,老军人弹片在脑内已化脓,到医院无法可治。老道长不用开刀就亲自给他治好了。安徽萧县佛寺皇藏玉的住持圆融法师中风偏瘫,道长用七宝丹治愈。他最拿手的是口针,一针扎天下。口针是由仁祖庙的祖师(仁祖伏羲)在定中三次亲传与道长,有口针图本留世,神奇莫测。七宝丹是他最拿手的中药,是他祖父的祖传秘方,曾治愈了尿毒症等很多不治之症(已收于本《秘方录》中)。兹略举生平事例以示老人道德风范。
道长每在入夏前邀集一家老小及弟子们一同做七宝丹,购买中药回来后,粉碎搅拌,炼蜜搓丸,每次要做数大缸(道长家里备有粉碎机及搅拌机)。这些七宝丹都无偿地施给远近前来问医求药的人。
1998年用外贴膏药治好了苏州某军官之肝区囊肿,病愈后军官邀请道长偕同弟子数人至上海海洋馆观看海生鱼类。同行之弟子皆说笑观赏,以为鱼类们是在水中游玩戏嘻,唯道长一人不喜观看,返身到门外大哭,说这些海洋动物太痛苦了,并命弟子们以后不许再来海洋馆游览。此可能是道长与动物心灵沟通而察知。
一日,道长在公园中散步,暑日无人,他突对身旁弟子说:“我的弟子来了。”少顷,果然来一位40多岁的妇人,名中华。只见中华直趋道长前跪拜,口呼:“师傅!我做您的弟子好吗?”中华当时并不信佛道,几年后她到九华山作居士学佛,在寺院里做烧饭之类苦工。中华每从九华山归来,道长总喜欢地摸着她的头说:“佛门里的人回来了。”
道长说一位女弟子以前世同他有很深的缘份,曾经在30年间同吃同住,故一见面俩人亲密无间,但说今生不知有多少缘份?道长仙逝前五年,女弟子曾劝老人念佛说:“道教不好,只能升天,念佛好,可往生西方极乐。”老人只是笑呵呵地说:“念佛好,念佛好!”后来果然念佛声声不断,直至西归。(整理者按:其实无所谓那个好与不好,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为接引众生而立,看个人缘分所在。)
道长精堪舆,去某地就说某人家风水不好,后果然死了个男孩。这人家后来将房顶拆了重建。淮北市主干道的风水是他亲定的。
道长性格开朗,整天笑呵呵地,喜开玩笑。中等身材,方脸,相貌庄严,与书法家王羲之像略似。奇特的是,鼻子大而扁平,被称为龙鼻。
2004年六月初一,七宝丹药宝甘露在雪域高原亚青寺面世之时,正是老道长归天之日。那天午后,老人只说有点不舒服,后即于无声无息之中安祥仙逝,享年92岁。
道长无后,曾收留数名孤儿,扶养成人后,授以医术立世。
老人虽身在玄门,但对佛、道并无分别心。观其一生行迹,全以金石医药济世救人,深妙莫测,抑或菩萨之显身乎?或未可知!我等肉眼凡胎,实难测知其道之深浅。近惊悉老人西归,观世弥近而岐黄之术弥失,良叹息哉!
道长弟子赵某手抄其医方一百余道,经余手梓梨桑,以飨同好,并祈道长之医道长久传世而不致湮没无闻矣!
(附记一:淮阳仁祖庙的规模与南京朱元璋的皇宫规模一样大,院内有仁祖墓,方圆30米左右,四周环以古檀香树。据说仁祖的头颅骨还在墓中,比斗还大。附记二:道长仙逝时,还有数本笔记本,记录秘方、本草、行医经验等,因道长医术没有传人,这些笔记能可能也就随之散失,故其医术从此也就湮没无闻矣。)
杏园后学余某拜叩而书   甲申年八月朔日(2004.9.15日)
《书方宜人共识说》*(代序)
国家征税,单曰易知;良将用兵,法云贵速。我侪(chai)之治病亦然。尝见一医方开小草,世人不知为远志之苗,而用甘草之细小者。又有一医方开蜀漆,市人不知为常山之苗,而另加干漆者。凡此之类——如写玉竹为萎蕤(rui),乳香为薰陆,天麻为独摇草,人乳为蟠桃酒,鸽粪为左蟠龙,灶心土为伏龙肝者——不胜枚举。但方书原有古名,而取用宜乎通俗。若图立异矜奇,致人眼生不解,危急之时际,保无误事?
又有医人工于草书者,医案人或不识,所系尚无轻重。至于药名,则药铺中人岂能尽识草书乎?孟浪者约略撮之而贻误,小心者往返询问而羁延。可否相约同人,凡书方案,字期清爽,药期共晓!
*上文为清代江苏名医顾铭照著[见上海科技出版社《医古文》p173.]。
(整理者按:《佛说梵网经》云:“八福田中,看病第一。”以患者处大苦楚中。孙思邈云:“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方剂者,所以起陈疴,救危急,一字之差,失之千里,可不慎之又慎乎?吾人此次整理《秘方录》于此感触颇深。药名难识,有通俗名而不用,同一药用多种名,凡四、五十处,致人眼花缭乱,不知所以。虽多方勘校,存疑处尚多多矣!可否以上文相约同人,免致后人妄生疑惑乎?故以此文冠《秘方录》首,权代序。)
整理说明
此电脑打印本据道长弟子赵某手抄本由本人录入整理而成,整理过程中主要作以下几方面工作:
①、将各方按所属科目分表归类成十多个大类,以便查阅;
②、考证药名。原手抄本使用药名颇复杂,大致分以下几种情况:
一、用异名而不用正名,如山葱为藜芦之异名,地胆草为龙胆草之异名;
一、正名与数个异名混用,如金银花、二花、双宝花;卷柏、长生草;
一、用异名又加以简称,如将皂角针简称为皂针,猪牙皂为牙皂;
一、纠正若干笔误,如洋金花误为杨金花,菖蒲误为菖卜等;
一、对罕见药,据药典加以详注(原动、植物之形态、性味功能),如石见穿、走马胎、五谷虫等,以免使用者望文生义,而失其本义;
一、凡药典不可考之药名,姑存疑待考。
凡上各条,均在该药名首出之药方后加注。以后各方中该药名再出时,不再一一加注,可参阅书后之索引。
③、凡原抄本各方之药名,为保持原方之风貌,此次整理考证中均持谨慎态度,经考之原药名一律不加改动,而在该方后加注说明。
④、虽经多方考证,存疑之药名尚有多处,如与“桂”字有关者就有:边桂,肉边桂、油桂、奇边桂,桂楠等。不知是同一药之异名,或是同一药株之不同部位?吾等浅学之辈实难以定论,有待智者识之。
⑤、此次考证药名所据之药典为《临床实用中药辞典》,王锦鸿主编,金盾出版社2003年11月第一版。出版社地址:北京太平路5号,邮编100036,电话:68214039。
凡例
一、凡经考之药名,在药名后均加以“*”号,如“双宝花*(金银花)”。如暂无法考证者及仍存疑处,则标以符号“*?”。
二、已考证药名中,各符号意义举例说明如下:“走马胎,药典p347#0485……”,“药典”系指本次使用之《临床实用中药辞典》,“p”后之数字为该药在药典中之页码,“#”后的数字为该药在药典中之流水号。
三、各方前之符号“△13”为该方在赵手抄本中之流水号。
四、各药剂量若未另行说明,均为“克”。
中医道验秘方录
△9身疼九号(四肢疼痛,半身不遂,受风寒等。徐老特效方)
马前子10   乳香10   没药10   麻黄10   桂枝10   杜仲10当归10   川芎10   川断10   木瓜10   川牛膝10
共为末,黄酒送下,每日1~3次。
△53止痛
丁公藤250克   白酒1~2斤,泡酒或煎服(隔水蒸)。
△57去痛方
川乌   草乌   丁公藤   闹羊花   肉桂   杨金花*(即洋金花)
熬汤喝,从一匙渐添至2~3匙。
杨金花*:药典无此名,据p582#0810,应为洋金花。
○逐瘀方、半身不遂
△11血府逐瘀一号(特效)(治头痛头晕,腹痛,上半身病,白癜风,冠心病,雀斑)五副
当归10   生地10   桃仁13(炒)   红花10   甘草6   枳壳8   赤芍10   柴胡6   川芎5   桔梗6   川牛膝10   卷柏15   香附10
功能: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理气养血补虚。
主治:祛风湿,补肝血,宣肺化痰,排脓止咳。止头痛头晕胸痛等。
△12少腹逐瘀(治妇女不孕,可生男儿,去瘀血)五副
炒小茴10   炮姜6   元胡10   五灵脂10   没药6   川芎5   当归10   大黄10   边桂5   赤芍10   香附10   益附草*15   长生草*(卷柏)15
功能:活血祛瘀,温经止痛。
主治:由寒凝气滞血瘀所致的痛经,经期小腹胀,月经不调。治一切妇女月经期病、妇科病、下半身病。
益附草*:药典无此名,当为益母草之笔误。
长生草*:药典p503#0695,卷柏之异名有万年松、长生草、九死还魂草、还阳草。为多年生草本,高5~15厘米,全株成莲座状,干后卷曲如拳。辛平,归肝经。活血通经,止血。
△14血府逐瘀汤二号(治梦多不眠)五副
麦冬13   枣仁16   远志16   香薷12   当归10   生地10   桃仁13   甘草6   枳壳8   赤芍10   柴胡6   川芎5   桔梗6   川牛膝10
功能: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淤血,血行不畅,胸痛,头痛日久不愈,舌有瘀斑。
余注:血府逐瘀汤出《医林改错》,是清代名医王清任创制的名方,全方不仅行血分瘀滞,又善解气分郁结,为气血兼顾之剂。以化瘀为主,理气为辅,寓行气于活血之中。在临床广为运用,可通治一切血瘀气滞之症。
本方系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生地、当归、赤芍、川芎)与四逆散(柴胡、芍药、枳壳易枳实、甘草)合方,再加桔梗而成。用桃红四物汤以活血祛瘀,且具有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的特点,配以四逆散疏肝理气解郁,又用桔梗开胸隔之结气,牛膝导瘀血下行,一升一降,促使气血更易于运行。合而成方,可使瘀去气行,诸症自愈。
道长一号方较王氏方增加了牛膝、卷柏、香附三味药。二号方去红花,另加麦冬、枣仁、远志、牛膝四味药。
王氏尚有四张逐瘀方剂。
①通窍活血汤:赤芍、川芎、桃仁、红花、老葱、生姜、红枣、麝香、黄酒。适用于瘀阻头面的头痛头昏,耳聋、脱发。亦用于治脑震荡后遗症。
②隔下逐瘀汤: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丹皮、乌药、香附、延胡、枳壳、甘草、五灵脂。适用于淤血滞留隔下,腹中或胁下有痞块,腹痛有定处者。
③身痛逐瘀汤: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秦艽、羌活、没药、五灵脂、香附、牛膝、地龙、甘草。
④少腹逐瘀汤:当归、赤芍、川芎、蒲黄、五灵脂、干姜、肉桂、延胡索、小茴香、没药,共十味。道长方多三味:益母草、卷柏、大黄。
△19补阳还五汤(半身不遂)   五副
赤芍16   川芎16   当归16   口芪*120   桃仁13   红花10   鸡血藤25   杜仲16   草决明20   山楂25   珍珠母25   伸筋草25   川牛膝16   生地10   卷柏15(高血压者加)
口芪*:药典无此名。或是黄芪生于口外者乎?
方注:《医林改错》之补阳还五汤是王清任所创另一名方,王氏提出气虚可致血瘀,本方开补气活血治中风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