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飞机场区域开发:无棣县教育信息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1:21:05

无棣县《“开展有效教学行动,科学构建高效课堂”实验与研究》总课题实施方案

无棣县教研室课题组

 

(二〇〇九年三月)

 

一、课题提出的社会背景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效能运动之后,这一概念频繁出现,引起了世界各国同仁的密切关注。主要从三方面开展了科学研究。1. 教师特征与教学的有效性。20世纪上半叶,斯蒂文思(1912)做了一项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弗洛伊德(1966)、赖安(1960)的此课题继续强化研究。2. 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学的有效性。美国建构主义心理学家加涅出版了学习心理学著作《学习的条件》《教学设计原理》,开展同题研究的还有结构主义心理学家布鲁纳,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英国朗曼出版公司于1993年出版了一套丛书《教学即沟通》等16本,其目的是为教师提高教学有效性。艾伦·C·奥斯丁著有《有效教学策略》。3. 教学环境与教学的有效性。沃勒芮(1988)等人就提出了把握环境的影响或者为所有学生设计有效的环境的观点。近年来,凯得斯维特(2000)就将课堂气氛作为有效教学的动力之一。布兰思福特(1999) 在《人是如何学习的》一书中对有效教学环境的文化因素做了更为全面的阐述,认为建立一种学习共同体是有效学习的保证条件之一,教师要为这个共同体建立起一些“能够体现理解学习价值的班级标准,使学生能够在这种文化中无拘无束地探讨他们不懂的问题”。

有效教学的提出其实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间相互争论的产物。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加上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的扎实推进,普遍认为,教学不仅仅是艺术,更是科学。这就告诉我们,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方法来研究。于是,国内外有识之士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行动研究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如程序教学、创新教学、课堂观察系统、教学评价体系、师生的行为分析、教学效能核定的指标体系以及教学行为——结果变量等。这是本课题提出的宏观背景。

山东于2008年1月率先在全省强力推进实施素质教育,一年来成效显著,今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在全国推进素质教育,“各级各类教育都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快课程、教材、教育方法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把中小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这就告诉我们推进素质教育势在必行,不做不行,非做不可。实施素质教育的“三个还给”告诉我们在教学任务不变的情况下,教学时间相对少了,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减时增效”---我们必须思考一个课堂教学研究课题:“开展有效教学行动,科学构建高校课堂”。逐步消除那种披星戴月、加班加点、高耗低效的做法,彻底避免那种“考前背条条,考中默条条,考后条条忘”的暗淡局面。

目前,我市教研室提出了“深入开展有效教学行动,推进全市教育质量的提高”的总体要求。我县教育局党委高瞻远瞩,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素质教育。3月9日的会议上,张国华局长再次提出了“全县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行动口号,号召我县率先进行教师与学生考核评价机制的改革,沿着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规范管理,内涵发展”的总体思路,使我县的教育事业向“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新目标迈进。市县的明确工作思路为我们的课堂教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可靠的工作背景,为我们铺展了良好的工作平台。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实施有效教学主要是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行动研究。本课题重在“开展有效教学行动”的行动研究,其主要目的有四:一是根据我县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高质量、轻负担、建模式”的总体要求,逐步转变教学理念,研究有效教学行动的手段、方式方法和工作策略,建构有效课堂教学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二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在提高学习兴趣上下功夫,在自主与合作上动脑筋,在学习方法上深探究,在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上找契合点,在温家宝提出的“思考、实践、创造”上找生长点、闪光点;三是逐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素质教育背景下,在“科学构建高校课堂”上尽快成为行家里手。四是按照县教育局张国华局长提出的“建构有效教学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总体要求,科学合理的运用“科学评价”这个杠杆撬动“有效教学”这个运行机制,使之科学有序的向前推进。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运用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探讨课堂教学中的 “四个有效”:有效的教学设计,有效的教学语言,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有效的教与学的活动方式方法,从而形成有效的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强调师生互动,注重师生交流,重视师生间、生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建构学科知识体系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形成符合学科实际且具有个性、富有特色的有效教学模式。这些新模式的行动研究对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效益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与此同时对这些新模式的评价和体系建构的研究将会丰富、完善、发展现有的有效教学理论。在此基础上,经过我们大家一段时间的努力,本课题研究成果的总结与基本经验的升华,不仅对指导本县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且对他人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四、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西方比较有影响的教学理论与模式,如美国的杜威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的重组为教学本质、以活动和练习为基本教学组织方式等实用的教学观;美国的加涅的建构主义学说,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克拉夫基的“范例教学”,前苏联的维果茨基的儿童最近发展区和最佳教学阶段的学说,赞克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最优化和美国的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等,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对教学有效性的探寻。

2.赫斯特等人对有效教学的研究下列三种情况可以称得上是有效教学:学生不仅学到了教师传授的大部分学科知识,而且学到许多其他知识;上课结束很久以后,学生还在继续研究和探讨上课内容;不是强迫学生学习,而是学生渴望学习。

3.黛安·蒙哥马利对有效教学的研究。他提出了课堂教学三原则和策略的上课计划。

4.约从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起,我国国内课程与教学理论界引入了建构主义心理学和后现代主义课程论,提炼出了有效教学的新的标准,如“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师生平等式的对话”、“学习背景化,把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以此创造学习的意义”、“挑战性的活动”等。为了实证这些标准,近年来国内出版了很多有效教学的译著,如鲍里奇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效教学的新技巧》、《课堂信度评估》等。

5.国内的有效教学研究也很活跃。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崔允漷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

6.在有效教学的行动研究中,我们认为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实验”独树一帜。经过长达10年研究形成的报告及叶澜教授完成的《重建教学价值观》、《重建教学过程观》、《重建教学评价观》,对有效教学的研究提供极为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五、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

1.本课题的研究与国内外同行一样,其目的都是为了总结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同时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和策略性。

2.背景不同,本课题的提出是在全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在市教研室和我县教育局党委提出“积极开展有效课堂教学行动,提高教育质量”的总体要求下提出的,具有更强的地域特点。

3.本课题注重有效教学的行动科学研究,以建构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为抓手,开展有效教学行动、科学构建高校课堂,形成我县各中小学富有个性的有效教学新模式和特色,努力铸造鲁北地域有效教学的新品牌。

六、课题的界定与支撑理论

本课题主要进行“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校课堂”的行动研究。

1.有效教学的内涵:著名教育专家钟启泉(华东师大)提出,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2.有效教学的特征:有效教学的基本目标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预期的、应有的进步与发展。“预期的”是指学生所期望的,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好的、符合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要求的目标与任务;“应有的”是指学生自己力所能及的、应该达到的“进步与发展”目标。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水平不同,在同一节课中获得的“进步与发展”也不尽相同,只要是取得了自己应有的“进步和发展”就应当认定为是“有效教学”。因此,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有:(1)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2)关注教育教学效益,取决于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进展情况。(3)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尽可能地明确与具体,只有目标具体,措施才有针对性,也便于检验教师的教育教学效益。(4)启迪老师实施反思性教学。老师应自觉不断地追问“自己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5)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参与努力实施有效的学习过程。包括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三个方面。(6)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业务水平和人际基本功。。

3.有效教学策略的基本原则:

(1)关注学生。主要表现在:①有效教学必须坚持教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②转变学习方式,强化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中的主角。北师大肖川说,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③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

(2)关注发展。主要表现在:①注重学生基本学力、创造力的发展。②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品质的发展。③关注教师的发展,“与学生一起成长”。

(3)关注过程。①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过程;②学生思考的过程;③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性格体验;④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心理承受力;⑤教师的反思等。

(4)关注研究。教学与研究同步。

七、课题的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

本课题以现代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建构主义与师生互动为核心,关注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过程,关注教学效益,关注教学策略,从而形成有效教学的个性化模式或策略,建构发展性的教与学的体系,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教师一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励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二是要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三是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反思自己的教学,建构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效新模式。为此,我们利用一年的时间逐步形成自己的有效教学新模式和评价体系。

八、课题研究的内容

1.根据我县确立的“高质量、轻负担、建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思想,开展课堂教学中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的基本教学模式的研究;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增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的研究;

3.深化课后作业布置与批改的规范与改革的研究;

4.加强课程资源整合,为教学有效性提供有效服务的研究;

5.加强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增进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6. 科学组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的研究

7.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双休日有效活动的研究;

8. 实施学案教学,增进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9. 凸显学校办学特色的研究等。

九、课题研究的过程设计

1.总课题主持人:胡树林

中学组成员:梁玉东  牛成举  王先荣  王旭元  石俊彬  王悦颐  范存印 李文亮

小学组成员:李荣芬 王晓芳   吴国征  王旭元  石俊彬  范存印  李文亮

2.本课题研究拟定为一年,基本过程与设想如下:

(一)课题构建阶段(2009年1月--3月)

1.学习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省市县有关素质教育的政策法规文件和相关会议精神,学习中外有效教学的理论文献,加强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确立课题研究进行的初步论证。

2.阅读四个文件:《山东省中小学办学基本规范(试行)》《滨州市教学研究室2009年工作要点》《无棣县教研室2009年教研工作计划》无棣县教研室《关于继续开展“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校课堂”活动的意见》。

3.在深入开展中小学一线听课、座谈等调研活动的基础上,县教研室总课题组共同完成课题的申报论证工作。

4.完成各子课题组的课题确立与申报立项工作。

(二)   课题研究的全面实施阶段(2009年3月——2010年1月)

1. 总课题组完成申报上级的科研课题立项批复工作,各子课题确立课题研究方案和开题报告;

2. 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学科课堂有效教学活动的实验与研究;

3. 总课题组开展研究与实验过程的听评课等调研活动;

4. 学期研讨会,经验交流。

5. 总课题组与各子课题组积累活动过程的成果材料,完成阶段总结报告;

6. 外出学习与考察活动。

(三)课题总结结题阶段(2010年2月)

1.总结、改进、提升与完善阶段;

2.音像、文献等相关成果的出版、展示等;

3.子课题研究的结题验收工作;

4.上级主管部门对总课题研究的结题验收,并将成果在本地推广。

十、课题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1.文献研究方法。研究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有关理论;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支撑和构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转变教育思想。

2.调查研究方法。(1)调查教师的心理状况、现有思想和学生个性素质状况,发现问题,确定操作变量;(2)调查、总结、推广教师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校课堂方面创造的成功经验、方法;(3)调查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校课堂活动中学生个性发展状况。

3.实验观察方法。通过操作变量的实施,观察变化,前后测定对比,分析因果关系,使认识上升到理性,反哺教学实践。

 4.行动研究方法。实验过程中,在经过系统的自我反思、探究的基础上,采取相应方法改进实践行动。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

 在上述研究方法中,行动研究方法,是我们的主要研究方法。

十一、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确立依据充分可靠。1)本课题依据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精神、省素质教育的有关文献,今年全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省市县教研室关于“开展有效教学行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关要求而确立的。2)本课题参照了中外专家的相关理论论述,是专家研究的经验验证或理论延伸。

2.课题组织机构健全。县教育局领导和县教研室全体成员重视这一课题研究,建立了以县教研室主任为组长、由学科教研员为成员的研究组织,制定了较为完备而又易于操作的实施方案。各子课题组将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我们相信有上级领导的关怀和引导、由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由县教研室全体成员的积极努力、有各学校的积极参与实践,有效教学的研究一定会取得较理想的进展和突破。

十二、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实践成果:“教科研是教学的第一生产力。”通过课题研究,以科研促教学,将科研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从而促进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最大程度上开发学生的潜能,努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形成丹阳五中优质教育的办学特色。

2.理论成果:撰写并发表一些有质量的学术论文,使学校实验研究的成果在同类学校中具有示范性、典型性、指导性等。

3.师资队伍建设: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与信息素养,通过教科研,更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成为“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校课堂”的先驱,成为能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改革的教育探索者,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效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切实提高办学效益,实现学校教育工作的整体优化,使全县素质教育迈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