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58招聘网最新招聘:石门坎往昔(组图)-搜狐新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9:21:39
[提要] 从外表看,石门坎不像是个很有文化的地方。但在半个多世纪以前,这个位于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最西部山区的小村,自从传教士柏格理将现代教育带入这里时开始,生长出了中国早期最优秀的现代教育硕果。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双语教学学校,开了男女学生同校的先河,修起了贵州有史以来第一个球场。20世纪上半叶,这里的毕业生,有很多考取过硕士生、博士生,其中有10多人曾担任省部级的高官。如今,辉煌一时的石门坎教育已被很多人忘记,当年遍及周边乡镇的学校,也都已无处可寻……[我来说说]
',1)">

朱玉冰在翻看父亲编写的教材

足球场旧址

朱焕章一家合影
从外表看,石门坎不像是个很有文化的地方。这里几乎是中国最贫困的乡村,茅草屋触目可及,屋里人畜共住,不到百米长的街道上布满大小不一的坑洼,污水横流,一到夏天,苍蝇乱飞,一不小心就得踩一脚牛马的粪便。街上总能碰到似乎长期没有洗过脸的人,颜色灰一块白一块。没什么娱乐活动,看电视是孩子们在打猪草之余,为数不多的用来打发空闲时间的方式。
但杨忠信可以毫不费力地穿过有膝盖那么高的荒草,找到已经废弃多年的游泳池、篮球场。他手舞足蹈地一比画,就复活了这个村落曾经十分辉煌的时光。
在石门民族中学一间四周没有窗户的校史馆里,这段辉煌历史被原原本本地记录在许多老照片上。照片都有点模糊,泛着黄色,上面有一大片欧式建筑群,那是过去的石门坎学校。照片上还有一个大型运动场,里面曾经容纳过100支来自全国的运动队进行比赛。
半个多世纪以前,这个位于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最西部山区的小村,一度从偏远落后的状态,一跃变成“中国西南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曾经担任过威宁县教育局局长的杨忠信相信,自从1905年传教士柏格理将现代教育带入这个村庄时开始,在那些长满杂草、如今被用来拴牛的地方,曾经生长出一枚中国早期最优秀的现代教育的硕果。
直到上世纪50年代,这种教育还远近闻名。那时,年幼的杨忠信正是出于对这种名望的仰慕,从自己居住的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步行到石门坎求学,路上整整走了12天半。
如今早已退休的杨忠信,曾经花费大量时间,一点点走遍了滇东北苗寨里那些曾被石门坎教育影响过的地方。他发现,辉煌一时的石门坎教育已经被很多人忘记,当年遍及周边乡镇的学校,如今也都无处可寻。
为此,他写过县志,写过石门民族学校校史,试图保存那段历史。他觉得,当年那种“前赴后继、薪火相传”的教育,以及它所创造的奇迹,不应该被忘记。
柏格理办学
在英国传教士柏格理到来之前,石门坎和周围所有的苗族村落一样,不仅贫穷,文化也十分落后。今年61岁的石门乡政府秘书张国辉曾听父亲讲,当时,附近苗寨里几乎找不出一个人能数到两位数。几个寨子里才能找出一两个老人懂汉语,这些老人很受欢迎,因为所有人上街赶场都要接上他们,充当翻译。
石门坎交通不便。直到今天,贵州公路网也没有延伸到这里,多数村庄之间也没有能够通车的道路。一年前,一个乡干部从县城开会回来,路上遇到泥石流,在曲曲折折的山路上整整走了三天才到家。
没有人知道柏格理通过什么方式到了这里。1905年,这个瘦高的英国男人开始在石门坎兴建学校,并于第二年开始招生,开启了让当地人耳目一新的教育。
在当地人嘴里,柏格理建学校的故事至今还被讲得绘声绘色。据说,他向当地的彝族首领要一块地,说只需要“一张牛皮”大小就可以。首领以为微不足道,答应把这块地送给他,这位牧师于是将牛皮割成细条,最后围起来的土地足有80多亩。
这座最初只有一个“初小班”的学校,逐步发展扩大。到1912年,学校已经发展成一个完善的小学,设有高级、初级班以及男女两部,并取名为“光华小学”。柏格理还在学校后面建造了宿舍、礼堂、游泳池、运动场,这些当地人完全陌生的新鲜事物。
来到石门坎之后,柏格理换下洋服,一身中国式的打扮——粗麻布的苗服和草鞋,和苗族人一同吃住。老人们听说,他为人和蔼,十分尊重苗族人,路上不管遇到谁,总是先让道,口里说声“得罪”。
除了办学校,柏格理还着手整理苗族文字和文化。当时,苗族并没有文字,人们靠着古代歌谣传承历史故事。柏格理会同精通英文的苗汉知识分子,潜心研究,经过几次失败,终于为苗族创立了简明易学的拼音文字。文字分“小字母”和“大字母”,用小字母表示声调,里头包含常见的拉丁字母,以及自创的几何图形。柏格理还研究了当地苗族的服装,从传统服饰纹样中获得灵感。这套文字在许多村寨沿用下来,直到今天。
这个英国工人的后代还把自己热爱的足球运动带到了石门坎。这让石门坎人的足球水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远近闻名。
当石门坎学校第一批苗族学生小学毕业时,柏格理决定选择其中的优秀学生送到大城市深造。1913年,石门坎破天荒派一批小“留学生”到成都学习,他们毕业后全部回到了石门,并成为当地第一代苗族教师。此后,这个传统延续下来。从这个过去从没有过现代教育的地方,一批又一批孩子出发到城市接受中等和高等教育。
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光华学校变成了一座拥有小学和中学的现代学校。杨忠信曾经查阅资料发现,20世纪的上半叶,这里的毕业生,有很多考取过硕士生、博士生,其中有10多人曾担任省部级的高官。
不过,柏格理本人并未亲眼看到这些。1915年9月,光华小学流行斑疹伤寒,这名51岁的英国校长因护理患伤寒症的学生染病去世。就在这一年,对石门坎影响深远的一个苗族孩子朱焕章,跨进了光华小学的校门。
(责任编辑:赵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