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至嘉善高铁时刻表:毛泽东为什么从来没有明确提出“反对派性”的口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8 20:28:24
毛泽东为什么从来没有明确提出“反对派性”的口号
作者:马门列夫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更新时间:2010-2-2
毛泽东为什么从来没有明确提出“反对派性”的口号
文革当时被认为是毛泽东“反对派性”的话是“无产阶级内部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没有必要分裂成为势不两立的两大派组织”。联系毛泽东讲过“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可以认为毛泽东在这个问题上有两个要点:一是承认有派。有派就不是一派,基本是两派。文革中的群众组织普遍分成两派有其一定的必然规律性。二是无产阶级内部的两派没必要势不两立。毛泽东的话的重点在不能“势不两立”,并不是否定派性。当作“反派性”的指示实在是误解了毛泽东的话。
毛泽东还说过,解放军要支持左派。解放军在文革中的主要任务的“三支两军”,其中“三支”就是支工支农支持左派。这个“支持左派”应该理解为,毛泽东实际上把群众组织分别为左派和保守派,显然不应该是势不两立的,只是认识程度上有差别,某些观点上有不同,而立场上不应是有区别的,都应该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
毛泽东是赞成群众有自己组织的自由的 ,文革初期就满怀热情支持革命的群众组织红卫兵和造反派,这是光明正大的,天经地义的“造反有理”,而不是什么“非组织行为”或“搞小宗派”。更不是大逆不道的“造反”。而且,对群众组织一视同仁,对红卫兵搞关门主义,血统论是反对的,对压制打击造反派组织是斥责的,称之为“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直到成立革命委员会时,还特别指出要实行“三结合”。如果说老干部代表体现继承性,军队代表是临时性的话,那么,群众组织代表实际就是新政权组织的核心和长期的新因素。
毛泽东说,不要搞成“势不两立的两大派组织”并不意味着只要一派组织,要取缔其他组织。但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因为批判派性而实现大联合,却成了一派压一派,实际上搞成了“势不两立”!从整个文革来看,反对派性基本没有什么积极的效果,反而带来的是很多消极的后果。
如果按照毛泽东指示,不搞势不两立,一派掌权,一派被保留,成为群众监督组织。如果掌权派路线错误,监督派就有权批判掌权派,并通过选举而取代掌权派,就能形成无产阶级内部民主的良性互动。文革没有走到这一步,创立成熟的民主新形式,是文革的最大遗憾。
结果,修正主义上台以后,两派群众组织一起被取消,革命委员会也被取消,一切复旧,而且通过所谓“改革”很容易就根本改变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的阶级性质。
毛泽东不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对“党派性”的认识是很深刻的,提出一个提法是很慎重的,是很进行理论的考量的。毛泽东明确反对宗派主义,实际上,“反对宗派主义”的提法比“反对派性”的提法更科学更准确。只能反对“宗派性”,不能笼统“反对派性”,笼统“反对派性”就会把党性也反掉。就和承认“党外有党,党内有派”相矛盾。
比如,反对走资派,本质上是党性之争,是阶级性之争,但反对这个斗争的就会说这是搞派性。而且,群众组织的存在本来是无产阶级民主的创新,却被人以反派性为借口,完全取消了两大派群众组织,还取消了“四大”民主权利,取消了罢工自由,造成了无产阶级民主的大倒退。
关键字:毛泽东反对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