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力申追番邓丽欣: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考试周刊》—2011年第3期—龙源期刊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02:52:45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

  一部好的影片,耐人寻味的开头能扣人心弦,让人产生非看不可的强烈欲望;一首好歌,只要前奏一响,就可拨动听众心灵的琴弦,“未成曲调先有情”。数学教学也是如此。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数学课离不开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灵巧的引入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启迪学生智慧的大门,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巧妙的导入犹如一杯醇香的清茶,点点滴滴沁入学生心田,使学生很快进入新课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根据自身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案例,就初中数学教学中新课的导入艺术作些探讨。

  (一)提问导入。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张乃达在《数学思维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思维的微观过程可以看成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出问题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基础,而且解决问题本身就是通过不断提出问题的过程组成。”由此可见,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展开教学,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展开的重要形式,也是数学思维训练的必要手段。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若能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结点”上,在解决问题策略的“关节点”上,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提出恰当的有适度启发性的问题,就能激发学生渴求新知奥秘的强烈愿望,引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二)类比导入。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说:“甚至在数学里,发现真理的工具也是归纳和类比。”德国数学家开普勒曾指出:“我珍视类比胜过任何别的东西,它是最可信赖的老师,它能揭开自然界的秘密,在几何学中它应该是最不容易忽视的。”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外扩性,而新扩知识总是与扩前的知识有很多类似之处,类比新扩知识与扩前知识,是一种巧妙高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导入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两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找到类比对象的最佳结合点,确定学生的“最佳发展高度”,巧妙地设计类比探究的问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发现者和自觉的探究者。

  (三)直观导入。“直观是认识的途径,是照亮认识途径的光辉”。直观具体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通常都有某种直观为背景,教师就应借助实验、教具、电教媒体等手段,把这种直观的背景显现出来,让学生看得见、听得着、感受得到。直观导入能使抽象空洞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愉悦学生的情绪,集中学生的智慧。

  教师在运用直观导入时,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者充分利用一些模型化了的数学材料,多角度、多方位、多形式地提供丰富表象,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能力。

  (四)设疑导入。“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质疑对学生的学习是多么重要,心中有了疑问,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若能根据中学生爱追根求源的心理特征,将学生未知的数学概念、规律、法则、关系等前置应用,设置悬念;或者在新旧知识之间、学生的直观表象与客观事实之间、生活经验与科学知识之间引发矛盾,产生冲突,就会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投入新的学习之中。

  (五)生活事例导入。著名教育学家弗赖登塔尔说:“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习到的数学用到现实生活中。”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知识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数学与生活有密切的关系。生活事例导入是选取与所授内容有关的生活实例或某种经历,通过对其分析、引申,演绎归纳出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来导入新课。这种导入强调了实践性,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起到触类旁通之功效。同时让学生感觉到现实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

  教师通过用心捕捉生活中的鲜活事例,将数学课堂巧妙地与生活衔接起来,从而能水到渠成地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利于学生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

  (六)游戏导入。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假如在读书的时代,我们也能化读书的活动为游戏,那么读书不是会变得更有趣、更快乐、更有进步了吗?”数学游戏以其雅趣的形式“娱人”,以其丰富的内容“引人”,以其无穷的奥秘“迷人”,以其潜在的功能“育人”。古往今来,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都已证明游戏对于数学学习有极大的价值。数学和游戏的关系源远流长,在还没有“数学”这个概念时,数学知识就广泛存在于各种游戏中,随着游戏的发展数学也随之发展。我国著名数学大师陈省身教授在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提出了“数学好玩”的理念,给人以很大的启迪。

  新课导入的方式完全不局限于以上几种,直接导入、练习导入、归纳导入、联想导入等也是很好的新课导入方式。

  二

  为了更好地发挥导入的教学功能,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导入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导入要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明确教学目标,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基础、学习心理、兴趣爱好等特征做到有的放矢。因此,教师不论设计何种导入方式,都要清楚为什么这样设计,以及对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二)导入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导入不仅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促使学生自主进入探求知识的境界,而且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积极思维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因此,导入的问题情境应该是学生“能部分了解,又不完全了解”的材料,力求使学生处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

  (三)导入具有简洁性和时效性。课堂导入是“序幕”而不是“主剧”,是盛宴前的“小餐”,而不是一堂课的“正传”,导入要精心设计,要确保导入的内容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力争用最精练的语言,最有效的方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时间一般控制在5分钟之内,如果导入占用的时间过长,则可能喧宾夺主,影响后续学习效果。所以,导入要简洁明了,整体考虑,不可舍本逐末。

  新课导入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只有教师在实践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不断积累,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才有可能提高新课导入的艺术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