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女高音歌曲排行榜:很差!老兵畅谈国产武器在实战中的表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9:03:15
军刀网 > 兵器博览 > 正文-

    老山作战离我己经二十一年了,回忆当年的每一次战斗、100多天的阵地生活,一次次、一件件索绕心头,记忆尤新。在这场战争中,我军克服了恶劣的地理、气候环境和生存条件,战胜各种疾病,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战役胜利。然而,这胜利的背后,困扰指战员的还有武器及其它装备的质量问题。

 

    一、作战中使用的“五六”式冲锋枪:

 

    该武器总体质量,在单发状态下射程、射击精度及杀伤力是不错的。但在实战中存在以下质量问题:防腐蚀、防锈性能差,老山地区雾大、潮湿。该枪生锈严重,一天不擦、全身生锈、三天不擦、枪机拉不动,在阵地上必须天天擦拭,否则,锈迹斑斑。如遇雨天,一天要擦拭多次。由此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该枪由于自动装弹导管向上,连发时、稳定性较差;该枪耐高温性差,如连续射击三匣子弹后,枪管通红、不便握枪,准确性大打折扣。

  

    二、火炮质量:

 

    老山作战中,各种火炮发挥了巨大作用,可以这样说:“军功章有步兵的一半,也有炮兵的一半”。然而,各型火炮的质量,用“豆腐渣”形容并不为过。以迫击炮一族为例,我团100迫击炮,因质量问题三次更换。7.12反击战时,我连82mm迫击炮被打报废。原因是火炮不耐高温,连续射击炮管膨胀、口径扩大。搞得我炮打打停停,须要冷却、降温后再打。最后,还是因口径增大,炮弹从半空中掉了下来,差点炸死我营营长。如不是营指及时发现,不知要造成多少冤魂!后经检测,我连全部82迫击炮,口径均为82.8mm。这是冷却后的检量数据,如果当时测量,至少是83.8。这炮还能使用吗!

 

三、弹药:

 

我连84年4月5日加入对老山地区的炮击行动,直到6月11日越军团级规模的反扑,一直使用着一种炮弹。不知是清仓库、还是什么原因,炮弹上的“定心线”及弹体上,涂满了防锈油(黄油),此炮弹发射前必须将黄油擦拭干净。否则,不能使用,炮弹下不去,也出不了膛。因此,我们需要用大量的时间擦拭炮弹,大大阻碍了射击速度。

 

6.11以后,一天后勤处长亲自“押送”民工运送弹药上阵地,大家借此机会大提意见。后来送来了无油炮弹。但这时候,我们己经撕光了所有棉质衣服、掏空了被子里的棉絮!

 

四、钢盔: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时,我军真的很可怜,指战员没有钢盔。1984年战前才装备部队,质量怎么样呢?我的体会是挡一挡炮弹爆炸后,飞溅的泥土、碎石还可以、野战条件下用来煮食物也还好。其它的大概就不好说了,阵地上被炸烂的、被子弹击穿的钢盔,随处可见。

    五、通讯工具 :

 

    在一线阵地、基层连、排,使用最多、最广的是“步话机”,这家伙体积大、重量沉是明摆着的事实。有的有五个频道、有的有九个频道。由于通话通道少、不抗干扰,平时用来相互问候、聊天还可以使用。一但打起仗来,却用不上,越是紧张时刻,越是用不上。因为敌我双方都在使用,几十台、几百台,每一个频道都有几种、十几种,甚至几十种声音。完全听不到、呼不上对方。还有其电池性能也差、不耐用。电量不足时,我们只好将多块电池连接起来使用。有时连在一起的电池体积、重量比步话机本身还要大,还要重。不利于行动和机动转移。在老山地区作战中,我们深受通讯不畅之苦!弃之不忍、用之无用。

 

    六、压缩饼干

 

    参加老山作战的一线指战员,忘不了压缩干粮“761”。它是一线官兵的主粮,其硬度、味道和可口程度,回想起来,我除了直想呕吐而处,还有牙齿想掉的感觉!该食品单一注重人体所需的热量,忽视了人体所需的其它营养成份,特别是维生素。一线人员长期食用,造成维生素缺乏症。由此,引起的种种疾病和伤痛,严重影响了我军战斗力!

写此短文,仅为一番感慨。没有抱怨我们祖国之意。退伍十多年了,在为工作、家庭、生活奔波。难得关心我军装备,“位卑未敢忘忧国”,不知现在怎么样了!?

 

另一位的看法

 

一个14军40师119团参战老兵!

 

二炮连老兵(请允许我这样称呼你,我是8T3P)

 

完全赞同你的说法。

 

“我们就是带着这样的武器上老山的”,让我震惊。一师上战场前,把很多旧装备拨给乙种师,然后从军区战备仓库领全套新装备。比较新的56式,带刺锥,冲压机匣(轻好多),复进簧是3根钢索绞合的(可是我才打一发就卡壳,这质量啊。之前我还碰到过一次单打连,用的是旧枪)。即使昆明军区不能解决,14军也应该内部调剂一下啊!至少,应该让军械员把刺锥全拆了。除了伊光中,还没听说谁用上刺刀的。 你说的问题,很多参战人员都有反映。有一些其实不是武器的错。

 

先说连发精度。56式使用的是弯枪托,好处是据枪时头部暴露面积小,在防御时尤为明显,缺点是抵肩位置不在枪机后坐的延长线上,这是造成枪口上跳的主因。50年代苏联的AKM就改用直枪托,现代突击步枪(自动步枪)都是直枪托,我国自81式始也都是。

 

发热的问题,其实应属正常。世界各国自动步枪大同小异,目前只有一个不能算办法的办法:加厚管壁,,增加热容量。对比81,95及国外的一些枪族,可以看到,轻机枪型的发射机构与自动步枪型完全一样,但是枪管加厚加长,战斗射速明显提高。

 

    老山战斗暴露的问题主要是枪管膨胀,造成精度大降,提前报废。原因是作战条件恶劣,泥沙进入枪口。缺少一种既能有效防护又不影响作战使用的防护帽。一直到轮战结束也没有听说解决办法。美军的办法是用保险套,效果良好,从二战太平洋战场用到海湾。唉,我们怎么没想到。情报部门,战史部门,科研部门,谁之过?

 

    在装备上,当时我军装备单一而落后。没有装备枪榴弹,更没有枪挂榴弹,没有掷弹筒。40火箭筒,82无坐力炮只有破甲弹,没有钢珠弹,云爆弹。(现在虽然有了,但是人家也在进步,差距还是不容忽视)。其实对付越军的袭扰,或者密集冲锋,战斗霰弹枪是非常合适的。装备的落后造成对56式的依赖。

 

    还有一个训练问题。在法卡山防御作战时,指挥员一再提醒战士使用单发射击,也就是说打一枪就隐蔽。这是献血换来的教训。一方面是因为越军火力反应准确快速,另一方面,暴露出56式连发精度差,夜间枪口焰大易暴露的缺点。可是这些经验并没有传到即将参战的的部队。上战场前,并没有对战士进行充分的心理训练和射击训练,尽顾爬山头。上战场后,紧张得打出去的全是长点射。

 

    有些人认为当时国家的财力有限,所以不能苛求装备部门。但是我认为有很多东西,其实不花很多钱,关键是主管机关不重视,无作为。比如,以色列就为“乌兹”冲锋枪弹匣研制了一个小夹具,这样可以把两个弹匣连为一体,实现快速更换。我们的战士呢,只有背包带。

 

    说到武器的设计,某总师答记者问说的话很说明问题。当记者问及方案论证时有无到部队做调研时,回答是根本就没这个安排。晕。我军现装备及在研的装备,有几个在制定技战术指标是到部队进行大规模调研,听取有参战经验人员的意见,有几个在大规模生产前经过部队训练,演习的测试?为什么列装后,还有很多近乎小儿科的毛病?88狙列装后,有反映两脚架断裂,回答是狙击步枪不是轻机枪,应该小心轻放。指标的制定,设计方案的选定,没有充分从实战角度出发

 

    以前日本记者采访南美某国游击队时,期间提到武器。有游击队员说中国产AK-47(56式)的缺点是与苏联原产相比,枪管容易红。

 

    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镍储量严重缺乏。据说全中国的年产量只有前苏联乌拉尔矿的零头。自中苏关系交恶后,断了来源,国内自力更生研发出替代材料:锰系稀土材料----就是现在的8XXX系列枪用钢材。可是锰系材料不能用于机枪枪管,在周总理亲自过问下,以民用高压管的民义从德国进口。 AK的连发精度差的根本原因是设计上强调可靠性第一,而牺牲连发精度。自动机质量大,一次射击自动机发生两次猛烈撞击,影响连发精度。

 

    虽然56式材料不好,但在国外口碑不错。在雇佣军、伊拉克新军中仍有装备使用。估计是改革开放前对出口武器的质量把关更严。

 

    另外,楼上提到一军换装冲压机匣的新式56-1,质量其实不如老式56式。文革中尽管质量管理体系受到冲击,产品质量不稳定。但由于有一大批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老工人在,轻武器的品质是货真价实。改革开放后,在“50年内不会打大战”的论断下,军工企业受到严重冲击,大批技术骨干流散,武器质量是一年不如一年。

 

    我看蓝剑B里用的好象是81杠。

 

    至于钢盔的问题。PK80(GK80)谁拿到手里谁都心虚。那叫一个轻一个薄!当然了,联邦德国的M1和美军的M1我也接触过,说公道话也好不到哪里去。那种“破片盔”根本就不是用来防弹的,顶多防个手榴弹(手雷)或者小口径迫击炮弹的破片。

 

    不过我国新式的钢盔,注意不是凯复拉头盔,是金属盔,新近装备给武装警察的那种、外观有M1935德国盔风格,那个盔我拿在手里,感觉特实在,有分量!不过戴一会儿我就有些脖子疼。那盔子可以10米防79冲锋枪弹,我见过抽样试射的靶盔实物,真是让人放心的感觉——顶多也就是个小坑,不过我看也就能保个命吧,钢盔不透,也得脑震荡,搞不好脖子没准还得折了,那就完蛋了。

 

    不过这种新盔子,和凯复拉的价格差不多,好象内部采购是1300左右,而凯复拉的是1400一顶。

 

    至于56,金属材质的问题大家都知道,谁让我们缺那矿呢?没办法。再加上内部体制的各种该死的原因,好多56冲、56杠质量都不好。56半自动的木头我感觉有问题,好多民兵现在用的56半现在枪托什么的都裂缝了,吓人啊,还有那折叠三棱刺刀,碍事!81式有进步,起码我打的时候感觉比56好多了,更准确、后坐力更容易接受。不过听部队里的人反映说,81式也对保养有要求,平时训练完,要是摔打磕碰的多,土又大的时候,就得找枪法好的战士来校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