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坤为了她13年不结婚:教学实施基本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04:44:21

第二章 教学实施基本功

【开篇小语】

课堂教学实施基本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教学的相关知识和经验,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行为方式。也是教师在教学情景中直接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具体的教学行为技能。教学实施基本功对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课堂教学实施过程就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为了完成一定的课程目标,以课堂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师通过本章的学习,能更深刻地促进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民主课堂的营造,系统地掌握有关课堂教学“主导”“主体”关系的理解与处理、师生间的合作与交往、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教学活动的反馈及调整等实施基本功的内容,更准确地将这些教学基本功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并逐步形成讲授、交流、实验能力、学法指导等一定的教学能力,为上好课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整体上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第一节 教学情境的创设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教师具备情境创设基本功,就能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或制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然而,目前有一些教师还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教学情境创设基本功,不能很好地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教学中出现了一些脱离学生实际,游离于知识之外、花花哨哨的情境创设。

【情景展现】

案例 1

一位教师在讲授《燃烧条件》一课时,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教学。

一是让学生观看本节教科书中的三幅图片:( 1 )人们利用燃烧加工食物;( 2 )古埃及人利用燃烧冶炼铜;( 3 )远古时期人类用燃烧取暖烤熟食物。从这三幅图片说明燃烧的意义,引出“燃烧”的话题。

二是讲解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达到物质燃烧的温度、氧气。

三是教师做教科书中的演示实验,验证“燃烧”的三个条件,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

虽然教师一直很用心地“讲”,尽力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学生在整节课中,情绪低落、学习态度不积极,课堂中看不出学生对新知的渴望,更没有出现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的热烈场面。

案例 2

另一位教师在讲授《燃烧条件》一课时,设置了四个问题让学生讨论。

一是圆明园被烧时,石头完好无损,而木材、布制品等却化为灰烬。从这一事实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二是烧煤时,用火柴不易点燃。而在煤的下面分别放上木材和纸,再用火柴点燃时,纸先燃烧,引起木材燃烧最后煤才燃烧,这是为什么呢?

三是从“神七”的成功发射,宇航员身背供氧呼吸装置在太空中行走,由此推想:在太空中能点燃生日蜡烛吗?为什么?

四是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通过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而得出,在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达到物质燃烧的温度、氧气。

整节课学生兴趣高昂,讨论热烈,学生的情绪始终处于亢奋状态,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这种学习状态感染了每一位听课的学生,下课后学生仍有种余兴未尽的感觉。

案例 3

又一位教师在教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线段、射线、直线》这一节的“直线”概念时。设计了四个步骤:一是播放十分钟左右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片段。二是提问孙悟空的金箍棒是怎么来的。三是提问金箍棒有什么特点。四是定义直线的概念。结果学生强烈要求再继续播放,还嫌不过瘾,对于金箍棒是怎么来的学生讲得眉飞色舞,而回答金箍棒有何特点时却仅止于“要多大有多大,要多长有多长”。

案例 4

在讲授“等比性质”时,一位教师是这样创设情境的:在讲台上有三个编了号的量杯,一个吸管,一瓶红墨水。 1~2 号里各有 20 毫升水,请甲同学分别往两个杯中滴 5 毫升红墨水,搅拌均匀。 3 号量杯里有 40 毫升水,请乙同学用吸管往量杯里滴 10 毫升红墨水,搅拌均匀。然后把 2 号杯里的水倒入 3 号杯里,搅拌均匀,让学生比较颜色浓度是否有变化,最后让学生讨论。

【案例评析】

案例 1 和案例 2 中的两位老师讲的是同一教学内容,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呢?主要是因为设计的教学情境不同,学生表现出来的兴趣和思维热情也不同。案例 1 中,由于该教师教学情境创设基本功较差,创设的情境不是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不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实验环节,教师又照搬了教科书中的实验设计,采取“演示实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更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案例 2 中,该教师显然具备较强的教学情境创设基本功,通过让学生围绕“火烧圆明园”、“煤的燃烧”、“神七上天”这些熟悉的、感兴趣的事例进行讨论,在最短的时间内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以最佳的思维状态投入到探究活动之中,由学生们自己得出猜想,然后又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得到“新知”。这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经历了探索、猜想、体验、验证的学习过程。自觉地产生了“要学、乐学”的情感,使课堂充满了激情与活力。由此可见,教师具有不同的情镜创设基本功,就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

案例 3 和案例 4 中,也是由于这两位教师教学情境创设基本功较差,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是学生被老师创设的情境所吸引,久久不能进入学习状态,课开始很久了,思绪却还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既浪费了宝贵的上课时间,又阻滞了学生原本活跃的思维。二是教师想用情境让学生发现比例的等比性质,但设计颜色是否有变化的情境,仅靠学生观察是不科学的,同时,初中数学已淡化了浓度的问题,在前面所学的教材中也没有出现过浓度问题,所以学生就不易联想到用比例的方式计算浓度问题。

目前,广大教师已充分认识到情境创设基本功的重要性,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地加以实施。但由于一些教师还不具备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功,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效果并不理想或适得其反。可见,如何培养、提升教学情境创设基本功,是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理论提升】

教学情境创设是通过设计一定的教学情境,使教师和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灵的交换,达到激活学生已有经验、产生认知冲突和探究的欲望,也是让教材走近生活、走近学生心理,使学生思维不断升华。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获取的。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学习环境是学生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创设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就好比是鲜活的跳动着的智慧之焰,将点燃整个课堂生命,点燃学生对学习的满腔热情。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适时、适度地应用教学情境创设基本功,既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需要,也是教师应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

【实践操作】

创设触动学生心灵的教学情境,不仅需要了解情境对于教学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操作,会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基础和环境条件,创设具有生命活力的教学情境。

1. 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主动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没有疑问就没有思维,学生积极的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用问题情境创设基本功,就是教师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巧妙地设计问题,把学生引入一种与所学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之中,让学生经历“问题-深思-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从容完成学习。因此,教师要提升自已的问题情境创设基本功,在教学中就要根据教科书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培养自己在关键之处设置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置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境界,从而激发学生对所学问题积极探索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设疑”的基本功是关键,教师只有把需要解决的向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才能使学生自觉地进入到新知的主动探究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

2. 创设实验情境,激发学生操作热情

陶行之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 积极思考与动手操作相结合是教师应用实验情境创设基本功的有效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利用各种形式操作,不仅注意课堂的直观演示,让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协调起来,充分发挥其内化功能,更要重视让学生动手操作,使他们在操作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从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实现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这样,不仅能增强对所学内容的感性认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和实践能力。如化学教师在讲授《大气压强》一课时,让学生做“瓶吞蛋”的实验:每个学生都取一只口径略小于鸡蛋的瓶子,在瓶底铺上一层沙子。先点燃一团酒精棉投入瓶内,接着把一只去壳熟鸡蛋的小头一端朝下堵住瓶口,火焰熄灭后蛋被瓶子缓缓“吞”入瓶肚中。因此,教师通过应用实验情境创设的基本功,使学生亲手操作,加深了对本节知识的认识,得出了瓶内气体体积减小 , 压强变小的结论,同时也让学生经历了一次难忘的学习实践活动,提高了他们的动手意识。

3. 创设多媒体情境,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同时刺激多种感官,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利用图像、声音、色彩等形式来传递教学信息,对视觉、听觉形成强烈刺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情境创设基本功,可以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如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词、悦耳动听的音乐等,使学习内容图文并茂,栩栩如生。如语文教师在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为了突破重点,教师一开始上课就用投影机打出周总理的画像,紧接着播放哀乐,用沉痛的语调简介周总理一生及写作背景。画像、哀乐、教师语言,将学生带入首都百万群众自发云集长安街,哭别总理灵车的动人场面。教师应用这个多媒体情境创设的基本功,就为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奠定了情感基础,同时也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

4. 创设激趣情境,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游戏具有启真、启善、启美的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适当应用游戏情境创设基本功,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增长学生的知识,符合学生的好奇心,而且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记忆、注意和独立思考能力,能够不断地在游戏过程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尤其是竞赛类的游戏,对学生的好胜心,自尊心,团队意识等都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游戏情境创设基本功,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合理地设计各种游戏,以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创设出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应用游戏情境创设基本功,教师可采用竞赛的形式,如将学生分成小组,创设夺红旗、限时练习、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小组之间进行对抗、擂台赛等情境,让学生之间开展竞赛,比准确、比速度、比技巧。通过竞赛,使枯燥的学习变成生动活泼的竞争,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 创设故事情境,培养学生高尚道德

曾经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故事是学生的第一大需要。”教材中一些著名的实验、发现过程、名人轶事、历史故事、照片、插图等,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是创设故事情境的优质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应用故事情境创设基本功,根据教学内容,穿插讲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不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再现科学家们的忘我探索情境,还会从这些扣人心弦,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为一体的“故事”中获取大量的德育素养,使他们逐步形成崇尚科学、崇尚仁人志士,勤奋学习、拼搏进取的思想品质。如生物教师在讲授《生物进化》时,可讲述达尔文从小热爱大自然,课余时间常到野外捕捉昆虫,寻找矿石,拣拾贝壳和采集动植物标本的故事;物理教师在讲授《水的压力和浮力》时,可讲述阿基米德从浴桶水溢出来的启发而获得一种“直觉的顿悟”,发现了物体的沉浮规律的故事。

6. 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活动情境创设基本功,就是教师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在口说、手做、耳听、眼看、脑想的活动情境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用活动情境创设基本功不仅能保证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且对于促进学生从动作思维向具体的形象思维过渡也是十分有利的。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授“测量长度”一课时,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些测量长度的工具,并利用这些工具测量一下家里某个物品的长、宽、高各是多少;课上,让学生汇报课前测量的情况,并利用教室中的条件演示测量过程。在对测量情形的评价中,学生对测量工具与测量对象的匹配有了明确的认识。整个活动过程看似学生在玩,其实在自身的活动中,深刻地体会到了“测量长度”的相关知识。整个课堂学生活而不乱,兴趣盎然。

总之,教师具备情境创设基本功,在教学中应用情境创设基本功,能将直观教学、启发式教学、寓教于乐式教学等先进的教学理念变为现实。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学习热情,使课堂焕发出旺盛的活力。

【思考与拓展】

1. 在教学中,你是如何应用情境创设基本功的 ? 你还有哪些好的做法?

2. 在教学中应用情境创设基本功,应注意哪些问题?

3. 当前,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情境创设基本功还存在哪些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

第二节 对“主导”“主体”关系的理解与处理

教学活动是一个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凭借一定的教学内容,由教师组织的师生、生生以及师生与环境等因素之间交往互动的特殊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两个最重要的因素。正确认识这两个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正确理解和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前提。自从有教育以来,对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处理就成为认识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经历了“教师中心”、“学生中心”、“双主体”、“主体主导”等不同的认识过程和认识阶段,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探究热情始终不减而且众说纷纭。当前,多数人把这个问题描述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这就是所谓的“主体主导论”。如何正确理解“主体”、“主导”的含义及其关系,如何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是新时期中小学教师的一项新的基本功。

【情景展现】

案例 1

甲老师讲《翠鸟》一课,在组织学生学习“怎样写翠鸟”这个教学内容时,她是这样做的。

师:我们通过读课文、看图片,认识了翠鸟,翠鸟漂亮吗?

生:漂亮!

师:那么我们把翠鸟的图片盖起来,你们说说,怎样用文字写翠鸟呢?好,现在就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一下,课文里写了翠鸟的哪些特点。

(各小组进行约 5 分钟的讨论。)

师:下面我们进行小组汇报。

组 1 :我们认为先写翠鸟的头。

师:好的,你们说得真好!(板书“头”)。

组 2 :写了翠鸟的爪子。

师:真棒!(板书“爪子”)。

(陆续汇报,老师边听边板书,期间,老师把重复的内容归类,并对无关紧要的内容进行了筛选,汇报完了,黑板上已经形成一个漂亮的板书,之后,教师按照板书进行总结。)

案例 2

乙老师也讲《翠鸟》,也是组织学生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总结写翠鸟的方法。但是,学习过程有些不同。

首先,老师提出问题:“课文是怎样写翠鸟的?”然后各小组讨论,并要求一个小组在黑板前讨论,讨论结果直接写在黑板上。于是出现了这样的板书:

怎样写翠鸟

写了翠鸟的眼睛

写了翠鸟的嘴

写了翠鸟的颜色

翠鸟的背腹

鸣声

翠鸟的爪子

师:好了,同学们,王晓霄小组已经把他们研究的成果写到黑板上了,再讨论一下,你们有哪些补充和修改的地方。

组 1 :还写了翠鸟的羽毛,羽毛的颜色。

组 2 :翠鸟的叫声。

组 3 :老师,我们认为他们写得罗嗦,不用那么多字。

师:是啊,我们以前说过,记录每条不超过 3~5 个字。请你们完善一下好吗?

组 4 :他们没加序号。

师:好的,加上序号,更有条理。王晓霄,你们根据大家的意见再修改一下。

经过补充和完善,最后出现了这样的板书:

身体 1. 眼睛

2. 嘴

3. 背腹

4. 羽毛

5. 爪子

【案例评析】

两位老师教学同一内容,都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也都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我们可以看到,在课堂上老师们都努力采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都在努力实施放手让学生参与的策略,贯彻“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但他们“放手”的程度是有差别的,他们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也是有很大差别的。

甲老师在教学中牵制的痕迹很明显。虽然在细节上老师让学生做主,但在整体上,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被纳入教师的思维框架,老师仍然是学生学习的控制者。老师组织学生讨论、汇报等活动,背后都有一个“预设的”板书在起作用,学生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逐渐接近它。这种做法客观上诱导学生关注“正确答案”,具有“就范教育”的色彩。老师总结出非常标准、非常规范、非常正确的结论,是以牺牲学生对过程的体验为代价的。乙老师则站在后面把学生推向思考和探究旷野,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自主生成。虽然学生的板书不美观,但学生感受了学习的过程,这种做法具有“创造教育”的因素。而且,“一个小组黑板写”的小策略提高了小组合作成果共享的效率;“记录不超过 3~5 字”、“加序号”等小策略,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深层次教学目标落到了实处。

这两个案例具有典型意义。我们只要认真观察每一个课堂,都会发现教师贯彻“学生主体”理念的成功与不足。这些成功与不足,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师发挥教学组织指导作用(即所谓的“教师主导”)的成就和差距。

【理论提升】

1 .关于“主体”与“主导”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一说法是当前对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描述的主流认识。这一理念既尊重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又尊重了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引领作用。

在讨论学生认知、发展和成长的主客观因素时,“以学生为主体”是一个正确的表述。在讨论环境与学生发展、教师作用与学生发展的问题时,“以教师为主导”具有重要意义。“主体”具有两种主要的解释。其一,指“事物的主要部分”,此概念常应用于现实生活,它的反义词是“次体”或“附庸”等。其二,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此义具有哲学意义,它的对应概念是“客体”。在这里很明显是第二种含义。学生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中,确实是“主体”。“主导”则具有“把握发展方向”的意思,它的同义词似乎是“灯塔”或“舵手”,反义词则很难确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确实起着导向引领作用。“主体”、“主导”不是同一范畴的概念,因此,不能简单地用“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来描述教学活动中学生与教师的相互关系。

教师与学生是教学活动中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各自都具有主体的性质。对教师而言,表现为国家教育意志的课程标准、表现为教育资源的教材、表现为教育服务对象的学生都是教师认识、交往和服务的客体。就学生而言,不但教材是客体,学习环境是客体,就是在其学习中起重要指导作用的教师都成为他们认识、理解、接受的客体。因此,就师生关系而言,教师与学生互为主客体。教育教学的过程,就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在学生与教师、同伴、教材、环境的交往中,使学生身心发展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2 .恰当处理教学过程中的“自主”与“他主”的关系

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就要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但是,“自主”与“他主”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任何教学过程都不可能是纯粹的“自主”,也不可能完全是“他主”。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组织、指导,甚至服务都具有“他主”的因素,学生的发展,一刻也离不开外界的“干预”。但是,这种外界“干预”稍微“越界”,就可能成为“包办”和“代替”,这样,我们对孩子健康发展的希望也会落空。

“教育没对错,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自主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他主有利于学生方向的确定与路径选择。但是,“过犹不及”,任何一种过度的教育,哪怕是最“正确”、最“善良”的教育,都是对学生的“戕害”。在教学过程中,寻找“自主”与“他主”的恰当结合点是新时期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好教师的教学智慧之所在。

3 .尊重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当前,教育教学中的主要倾向仍然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比如,家庭教育中的父母包办代替,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灌输,品德养成教育中的外控型约束,等等。不能把学生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被动、消极、脆弱等病态,简单地归咎于家庭溺爱、社会竞争高考以及大班额等客观因素。教师的“知识至上”、“分数第一”、“严管苦练”的陈旧观念也是重要原因。实际上,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需要,鼓励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规划人生,在这些方面,我们运作的空间还十分广阔。

【实践操作】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复杂,更不难做。教育教学中的每个细节都可以提炼出“自主”和“他主”的选择。当前,针对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普遍缺失的现状,我们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 .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备课阶段,教师要有“稚化思想”,要有心理换位意识,要以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现状、生活实际为前提,以学生的眼光审视教学内容,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达到师生之间在思维上“同频”,引起教与学的共振。在教学导入阶段,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进书本,与书本对话。在问题讨论阶段,教师要倾注人文关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课堂结束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总结,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在课外实践中学会学习。

2 .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他主学习的另一种学习方式,其特点是学生自己激发学习动机,拟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内容,调节学习策略,评价学习结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作用的侧重点在于培养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独立性,提高自控力养成学习习惯。具体操作策略在本书第四章第四节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指导中介绍。

3 .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基于群体动力学的现代教学策略体系,它以异质小组为其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单位,以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依据,系统调控教学过程中各个动态因素之间的积极互动关系,由此促使学生尽其可能努力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学生是合作学习的中心,教师在合作学习中承担学习促进者、“协调员”的角色。教师的指导职责是培养和激发合作学习的态度和意愿,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提出或生成合作学习的问题和任务;指导合作学习的技巧和组织讨论的要领,对小组全体成员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供帮助;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积极肯定和赞扬合作学习的共同成果,把个人或小组的创造性观点转化成全班同学集体的智慧。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处理好合作学习中的几个关系:一是合作与学习;二是合作与竞争;三是合作与独立。具体操作策略在第三章第四节合作学习的指导中论述。

4 .指导学生探究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尝试、体验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学习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应做好以下四点:一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即好奇心、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和求证精神。二是“因材施探”,即教师在设计探究性教学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差异。三是探究要适时、适度,即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虽然一节课可能完成一个主题的探究,但不是每一个主题都能在一节课内探究出结果。四是把握好学生探究过程的发动、调控和评价,即教师要善于及时捕捉、挖掘探究信息,不失时机地将学生的“一闪念”转化为探究主题。关于具体操作策略在第三章第二节引导学生从质疑走向探究中介绍。

5 .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表现在以下几点。

( 1 )更新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树立创新教育的思想观念。在教学理念上,要把单纯灌输向启发诱导转化;在教学知识上,要把结论教学向过程教学转化;在教学方法上,要把验证教学向发现探索教学转化;在教学手段上,要变传统的粉笔教学为现代的多媒体教学;在教学模式上,要变“传授”为“指导”;在教学形式上,要变“单一”为“多元开放”。

( 2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期待感,形成对问题探究的强烈热情。要让每一节课都有新感觉、新发现、新体验,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的创造意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巧妙设疑,鼓励求异,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独创精神。

( 3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个性在创新力的形成和创新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个性特点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创新成就的大小。教师要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自由的活动空间。

( 4 )开展创造性思维训练。想象与思维是学生迸发创新意识的两大认识支柱,教师要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增加创新意识。

【思考与拓展】

1. 你是如何理解“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这一理念的?

2.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注意哪些问题?

3. 在教学中你是如何发挥教师的组织指导作用的?

4. 就“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问题,采用观察研究的方式,观察同事的一节课。

第三节 民主课堂的营造

自班级授课制创立以来,课堂作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已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中师生关系的性质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率,影响到学生生活的质量,影响到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1990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世界民主教育宣言》,使教育民主成为全球教育的重要价值观。我国现行教育中,由于长期受师道尊严的影响,民主意识相对淡漠,无视学生需要,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客观存在,课堂假民主现象屡见不鲜。其表现:一是“重主体,轻主导” , 因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 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二是“重形式,轻内容”,教师设置问题简单,双向交流缺乏启迪思维、激发探究的价值。因此,提高教师营造民主课堂环境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情景展现】

案例 1

一位教师在教学 20 以内的减法时,出示例题 15-9= ?,问学生:你准备怎样计算?经过短暂的思考后,一位学生踊跃地举起了手,说出了先用 10-9=1 ,再用 1+5=6 的计算过程,然后老师请其他学生评价这种计算方法,一个学生说这种方法简便,因为 10 减几我们都会算,先用 10 减 9 ,再用得数加上个位上的数就行了,计算很容易。回答后大多数学生都表示同意。老师也颌首表示赞许(这正是老师想要的答案)。这时,有个学生轻声地说:我还有一种简便的方法。老师很高兴地请他说说看。这个学生说: 15-9 也可以先用后面的 9-5=4 ,再用剩下的 10-4=6 计算,而且只要是十几减几都可以这样算。面对学生的超越,老师不由得为之喝彩:“很好,你很了不起,老师都没有想到这样的方法!”全班学生也给他投以敬佩的目光。发言的学生露出了笑容,脸上写满了自信。

案例 2

一位教师给一年级学生上数学课,内容是“ 0 的认识”。教师在“田”字格里写了一个“ 0 ”,谁知刚写完,底下就有学生大声说:“老师,你这个 0 写得不好,还要写得斜一点,扁一点,你写得太圆了。”老师回头看了看学生们,马上问大家:“能允许我再写一遍吗?”学生说:“可以。”老师又工整地写了一遍“ 0 ”。在写“ 0 ”的时候学生发出如释重负的喊声“好多了!好多了!”老师笑眯眯地回头说:“谢谢你们对我的鼓励,现在请同学们每个人写一个 0 ,我相信你们一定比老师写得还要好!”于是每个学生都很认真地练习写 0 , 力争能超过老师。

案例 3

某校小学四年级有一位男同学,头脑灵活,爱学习,周末经常到图书馆去读书,在家里也能使用工具书或在网上查询资料,他在语文课表现十分优秀,阅读、习作都很出色,作文多次获得市级奖励。但是,他在数学课上总是不规矩,要么教师讲上句,他就说下句;要么对老师的课不予理睬,自己在座位上做小动作;要么待老师板书,他就与同桌或后排的同学游戏,甚至恶作剧。数学老师批评、教育他都不见转变,老师没办法,只好在上课时请他离开教室,但他站在教室门口,给学生做鬼脸,一脚站在门内,一脚站在门外,老师走过去,他退到门外,老师走到讲台,他站在门内,弄得老师哭笑不得,经常找班主任协助管理。

【案例评析】

案例 1 中的教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不以教科书提供的解题思路凝固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使学生能够超越原有的思维模式,根据凑十法的原理,运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解题方法,教师没有极力维护自己的主张,而是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同学也投去赞许的目光,使学生的脸上写满了自信。案例中,教师为学生营造了一种宽松的课堂心理环境,形成了民主的课堂氛围,学生学习具有安全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体现了新理念的基本思想。

案例 2 中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要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热爱学习,教师必须与学生平等交友。学记曰: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只有亲其师、乐其友,才能信其道、安其学。因此,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得到学生的青睐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我们在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查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成正相关。尤其是不喜欢的学科, 90% 以上的学生表示曾经对这门学科的教师有反感或不喜欢。案例中,教师不是把自己看成课堂的主宰,而是把自己作为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和课堂活动的平等参与者,创设了民主课堂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教师面对学生稚嫩的思想和审美观,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宽容和尊重,并通过改正自己的行为来给予强化,使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得积极主动,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案例 3 中反映了课堂环境的不民主现象。由于教师民主意识的缺失,忽视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地位,缺乏对学生独立人格和人生价值的尊重。教学居高临下,无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面对学生的消极情绪采取变相体罚,造成课堂气氛紧张,师生关系对立。缺乏民主的课堂,学生会因为师生关系对立产生厌学心理 , 有的会放弃对这门课程的学习 , 严重者会中途辍学 , 影响其一生的发展。

【理论提升】

杜威认为,学校应该成为民主社会的雏型。民主不仅是一种政治制度,更是公民个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民主氛围的形成需要通过民主的生活形态和生活氛围长期养成。创设民主课堂是推进民主社会进程的重要途径,因而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培养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由于创新活动追求标新立异、除旧布新,所以具有创造力的个体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外显行为上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与众不同,有的甚至偏离常规。个体创新潜能得以实现需要民主、宽松的客观环境,使其身心获得充分自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自由和安全是创造活动的基础。所谓自由,就是个体的思维和行为具有自由表现的机会,不会受到限制;所谓安全,就是个体消除了受到批评的顾虑,独特的想法只会得到强化,而不会受到干涉,具有创新的安全感。我国学者以人道主义为基础,提出幸福教育思想,认为教育应该让学生全面享受人的权利,成为学生幸福生活的一种特殊方式。主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幸福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成为现代文明社会幸福的创造者和享用者。教师、学生、教学设施和班级文化是课堂环境的构成要素。营造民主课堂环境,教师是主导者,学生是参与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决定课堂环境的性质。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则课堂环境轻松愉快、严肃活泼;师生关系专制独裁,则课堂环境压抑拘谨、紧张烦闷。良好的课堂环境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1. 心理相容

课堂是师生交往的特殊场所,心理相容是师生交往的基础条件。要达到心理相容,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学生的发展,推动教育的民主进程。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态和学习状态,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学习主动性,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果给予适当的鼓励或帮助,为学生消除紧张和压抑,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教学的双边活动中。

2. 双向互动

建构主义认为,个体只有根据自己的经验所建构的对外部的共享和协调,才能使知识理解得更加准确、丰富和全面。要实现知识的建构,必须克服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单向教学活动 , 要建立起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之间双向多边的交往活动。教师要积极创设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情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 激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师生以主体的身份在课堂进行知识与智慧的分享、思想与价值观的沟通,通过师生交往合作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经历学习过程、情感体验,实现情感共鸣,教学相长。

3. 井然有序

新理念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倡师生关系的融洽、教学过程的民主、学习方式的自由和师生创造个性的积极展示。课堂环境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教师的纪律要求与学生追求自由的矛盾,教师的课堂控制与学生反控制之间的矛盾。部分教师在改变传统课堂过于秩序化、程序化,推进课堂民主,促进学习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出现课堂秩序散漫,交流话题漫无边际、莫衷一是的现象,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甚至对新理念产生疑惑。井然有序就是针对杂乱无章的课堂状态提出的,要求课堂教学活动实现以主题为中心的扩散。课堂中静态的人、物与动态的教学过程、课堂活动统筹协调,教学任务才能顺利完成,教学目的才能有效达成。

4. 探究创新

新理念主张教师在课堂上,不是把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营造一种情境和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根据学习活动的需要自主探究,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意义建构。探究和创新是民主课堂的最高境界。

【实践操作】

1 .更新教育观念

新理念的核心价值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主张教师把教学过程转变为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 , 关注学生的思想感情和需要,维护学生的权利和尊严,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思考,交流彼此的情感和观念,通过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必须加深对新理念的认识,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在新理念指导下,努力实现“ 四个转变” : 一是转变备课环节的侧重点,变备“教法”为备“学法”,从传统的备教材、备教法转变到备学生(认知能力、心理特点、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备学法,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场所;二是转变授课方式,变“讲堂”为“学堂”,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教师重“导”,教因学而动,应情绪而变,让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三是转变互动方式,变“学答” 为“学问”,激励学生不要局限于回答老师的问题和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四是转变教学组织形式,变“齐步走”为“分层推进”,改变传统教学统一目标、统一要求、统一训练的一刀切、齐步走现象,提倡分层推进、因材施教。

2 .提高教师素质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有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技能,才会有学生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壮观景象。教师的素质包括教师的人格、专业基础、管理方式和教学能力等。常言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到学生身上,知学生所知,解学生所难,努力缩短因教师的权威、地位、角色而形成的师生之间的心理隔阂,增强师生心理上的亲和力。正如陶行知所言,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学生的内心世界向教师敞开了,在课堂上就会表现出乐学、爱学的良好学习状态。教师具有高尚的人格,必须客观、公正地对待课堂中的人和事,不受主观偏见的影响,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同时,教师还应该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够自我调控情感和心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由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包括认知参与、情感参与和行为参与三个方面,因此,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组织能力、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 , 能够把握教学方向,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方式、认知水平和学习困难,并给予恰当的指点和帮助,尽可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表述自己的观点,实现因材施教。

3 .建立“学习共同体”

杜威认为,教育过程是交流的过程,积累经验的过程。只有通过交流,经验才可能得到积累、改造和重组,个体在经验积累和改组过程中成长、成熟并由此赋予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了有效实现学生的经验积累和改组,杜威主张把生活经验引入教育,实现教育生活化。新课程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因此,贯彻新理念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背景、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和需要建立起自己的学习组织——学习共同体。教师要根据学习共同体的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引导学习者、助学者 ( 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 ) 通过平等开放的学习环境、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以对话、交流的学习方式共享经验,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逐渐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建立学习共同体有助于学生认知互助、情感沟通,有利于学生从封闭的学习状态中解放出来,在人与人多元交互的“对话”中增进参与合作的意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一步一步地达成学习目标。

4 .精心设计课堂环境

赞科夫认为,学习应该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要努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顺畅地呼吸,如果不能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难以发挥作用。由于人易于受环境暗示,因此教室的布置要给人整洁、优雅、舒适的感觉;教室的宣传标语、名言警句、宣传专栏要充分体现民主的思想;教室的桌椅要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 , 选择不同的座位模式 , 如秧田式、马蹄式、对向式、圆桌式、半圆式、自由式、方框式、围坐式等 , 以营造民主的氛围,缩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师生的沟通与交流,使学习活动获得最大的效益。

【思考与拓展】

1. 你如何理解“民主课堂环境”的理念?

2. 结合实际,谈谈民主课堂环境营造的有效策略?

3. 写一篇关于课堂民主环境创设的博文,并发表到你的博客上去。

第四节 师生间的合作与交往

教学是人类合作的一种特殊活动形式,由于传统教学对教学合作的认识仅限于师生合作,看不到(或不承认)教学中的生生合作、师师合作。约翰逊兄弟就曾指出:“在学校中,学生之间的最合法的同伴互动被限制为一些课程以外的活动。这些活动很少与课堂上的基本问题有直接的关系,教学系统所强调的是教师的授课与学生的课堂独立作业。如果学生试图进行彼此之间的互动,那将会被认为是具有破坏性的。”即使是原苏联阿莫纳什维利等教育革新家发出的合作呐喊也仅限于“师生互相把对方作为自己的补充、肯定和实现‘人的关系'”。合作学习的倡导者将教学中的合作观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他们认为,那种“把教与学的过程只看成是成人师生的双边活动的观点,实在是过于简单化了”。他们明确提出,“教育是一个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协同努力、人际交互的过程。所有的教育都是一种交往过程,只有通过实际发生或隐含的人际交互才能产生教育影响”,从而在倡导异质分组原则的同时,赋予了学校教学中的合作观以更为丰富的教育内容。

【情景展现】

案例 1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

1 交流探讨,提出概念

( 1 )分小组交流课前作业:举出一个生活中的函数例子,利用所学知识绘出图像,表达因变量随着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情形,并交流作图的方法。

( 2 )反馈小组意见,引导学生得出“函数的图像”这个概念。

2 自学课本,尝试练习

如何画出函数的图像,你想知道一次函数图像的情形吗?请阅读课本内容。

首先,学生自学课本,教师来回走动“悄悄地”帮助学困生,准确把握学情,进行“第二次备课”。要求完成任务的学生就近交流自己的收获,认真领会、理解函数图像的概念和作函数图像的一般步骤。

其次,等到大部分学生自学完成,提出尝试任务“做一做”“议一议”(小黑板出示)。

作出一次函数 y=-2x+5 的图像,并回答以下问题。

(同桌交流①②③之后,小组交流④⑤。)

( 1 )在所作的图像上取几个点,找出它们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并验证它们是否都满足关系 y=-2x+5 。

( 2 )满足关系式 y=-2x+5 的 x , y 所对应的( x , y )都在一次函数 y=-2x+5 的图像上吗?

( 3 )一次函数 y=-2x+5 的图像上的点( x , y )都满足关系式 y=-2x+5 吗?

( 4 )您描了几个点画出了一次函数 y=-2x+5 的图像?

讨论问题④时,同学 A 模仿课本引例描了五个点;同学 B 说,一次函数图像是直线,描两个点就可以,立即得到大家的肯定;学生 C (中等偏下程度)不顾个别学生的嘲笑说:描三个点,可以用第三个点来验证。当时老师大加赞赏道:有创意,具有反思的意识,太棒了!学生 C 整节课情绪高昂,漂亮地完成了以下的学习任务,很好地参与小组活动。教师的鼓励和表扬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种快感极容易升华为渴望继续学习的情感,促使他们更投入地学习,进而形成行为习惯。

( 5 )一次函数 y=kx+b 的图像有什么特点?

让一名学生板图。活动过后,依据板图全班反馈交流问题④⑤,得结论并板书。

作函数图像的一般步骤:列表、描点、连线。一次函数 y=kx+b 的图像是一条直线,一次函数 y=kx+b 的图像也称为直线 y=kx+b 。

交流过后,教师表扬做得好的或进步的同学,反馈指正巡视中看到的问题。

3 巩固新知,实验探究(课前准备好的实验报告,上课分发给学生)

小组四名同学分工完成下列实验报告注意两点:作图之前先猜测结论,作图之后验证。

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换批改、书写评语。

实验报告 1 :探究正比例函数 y=kx 的图像的性质

4 讨论交流,深化总结

此环节是对于上一环节两个实验报告中的结论一栏进行全班性的交流讨论,学生能理解或了解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为止。

5 归纳小结,畅谈收获

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方法、结论、自己或别人的表现进行总结评议。

6 布置作业,自主选择(选择其一)

( 1 )就本节知识、方法或所得结论有感而发,写一篇小论文。

( 2 )设计一份实验报告,探究一次函数 y=kx+b 中 k (或 b )对一次函数图像的影响。同桌交换实验,设计人负责批改。

案例 2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北师大版)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次函数的定义,下面找同学写出几个一次函数。

生 1 : y=x+2 。

生 2 : y=2x-1 。

师:那么,谁还能写出一些其他的一次函数?

生 3 : y=x 。

生 4 : y=-3x 。

师:这两个函数有什么特殊性吗?

生(齐答):都是正比例函数。

师:现在我把同学们分成四组,每组的同学画一个一次函数图像,比一比哪个组画得最快。

师:画完的同学请举手。同学们都画完了,你们所画的图像是什么形状的?

生(齐答):是直线。

师:有没有画的不是直线的,请举手?(稍停顿)没有。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生 5 :一次函数的图像是直线。

师: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讲的内容——一次函数的图像。

师:回想一下,你是用什么方法画出函数图像的呢?

生 6 :描点法。

师:你描了几个点?

生 7 : 7 个点。

师:减少点的个数行不行? 6 个、 5 个…… 2 个可不可以画出函数的图像?

生 8 :不可以,因为点的个数太少,图像不够精确。

生 9 :可以,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师:你们赞成谁的说法?

生(齐答):赞成学生 9 的说法。

师:由于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所以今后再画一次函数的图像,只要描出两个点就可以了。如: y=2x-1 的图像,你会描出哪两个点?

生 10 :( 0 , -1 );( 1 , 1 )。

生 11 :( -2 , -5 );( -1 , -3 )。

生 12 :( 0 , -1 );( 1/2 , 0 )。

生 13 :( -2 , -5 ,);( 1 , 1 )。

师:同学举的这些点都可以,只要是在自变量取值范围内函数图像上的点都可以,但要注意取两点运算简便。

师:下面请同学们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各组函数的图像: ( 分组进行 )

( 1 ) y=x+1 与 y=x-2 ; (2)y=-x 与 y=-x+3 ;

( 3 ) y=2x-1 与 y=x-1 ;( 4 ) y=-x+1 与 y=x-2 。

师:把各组同学完成的图像展示给大家,你们观察各组两个图像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 14 :前两组中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后两组中的两条直线相交。

师:你能通过观察它们的函数关系式找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吗 ?

生 15 : k 值相同时两直线平行。

师: k 值相同, b 值不同,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由于两条直线平行,所以一条直线可由另一条直线平移得到。如: y=x-2 ,可由 y=x+1 经怎样平移得到?

生(齐答):沿 y 轴向下平移 3 个单位得到。

师:同样, y=x+1 可由 y=x-2 如何得到?

生 16 :沿 y 轴向上平移 3 个单位。

师:再观察后两组的两个函数的图像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生 17 :两条直线相交。

师:观察函数关系中的 k 、 b 值可以发现 , 每组中两个函数的 k 值不同,所以, k 值不同时 , 两直线相交于一点。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常数 k 、 b 的取值对直线位置的影响。

( 1 ) k 相同, b 不同,两直线互相平行,函数图像与 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不相同。

( 2 ) k 不同, b 相同,两条直线倾斜程度不相同,两直线与 y 轴相交与同一点( 0 , b )

师:填一填:

对于两直线 y1=k1x+b1,y2=k2x+b2(k1 、 k2 ≠ 0) ,

( 1 )当 k1k2 , b1b2, 两直线平行;

( 2 )当 k1k2 , b1b2 ,两直线相交于;

( 3 )将 y=kx+b (k ≠ 0) 得到 y=kx+b-m(k ≠ 0 , m>0) 。

教师小结:

1 .两点法画一次函数的图像。

2 .常数 k 、 b 的取值对直线位置的影响:

( 1 ) k 相同, b 不同,两直线互相平行,函数图像与 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不相同;

( 2 ) k 不同, b 相同,两直线倾斜程度不相同,两直线与 y 轴交于同一点( 0 , b )。

教师布置作业。

【案例评析】

案例 1 中,教师课堂教学的重心是放在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没有被限制在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而是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亲眼目睹数学形象生动的特点,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如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整节课,无论是概念的提出,还是方法的掌握,都是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总结、实践探索获得的。结论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生成,通过师生、生生心灵的交流,学生从中体验到相互协作的快乐,课堂有力地整合了教材、师生等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尤其是教师安排的一项家庭作业:举出一个生活中的函数例子,利用所学知识绘出图像,表达因变量随着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图形,准备在课堂上交流。这是教师创造机会让学生与课本“亲密接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交往。教学板书也具有“形象、概括、条理”的特点,板书中的箭头采用双向的,从上到下由数式到形,从下到上由形到数式,做到形数结合,形象化了抽象的概念,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便于学生对所学概念的理解和系统记忆。

案例 2 中,教师虽然注重师生的双边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也看似活跃,但没有达到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目的。

【理论提升】

合作是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教学中表现为师生为实现学习目标而采取的协调一致的行为。交流是彼此把自己所具有的供给对方,教学中表现为师生沟通信息、共享资源的行为。

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与合作学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联系在于不论哪一种合作形式,都包含共享资源的过程;二者的区别在于师生间的合作更多地体现为学生对教学活动的配合,而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则体现为学习内容或任务的分工协作。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针对传统教学“听中学”、“看中学”的弊端,新课程提倡“做中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操作实验中或实际生活中学习,从自己的直接经验中学习,从他人的经验中再发现学习。在“听中学”“看中学”“做中学”的基础上,还提倡“读中学”“思中学”“教中学”(当小老师)“辩中学”。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学习方式、活动方式,还需要在统一的活动设计中,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

教学中的人际交往,分为师生间的交往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师生交往主要有语言交流、暗示与模仿、情绪感染三种形式。语言交流是教师运用语言指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质疑 - 析疑 - 解疑”完成教学任务。暗示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学生对某种信息迅速接受并做出行为反应的过程。情感渲染是由教师创设特殊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情绪的过程。课堂中,通过师生的合作与交流,可以促进学习目标的有效达成。

【实践操作】

1 .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合作的课堂气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活动要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或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提供给学生观察和实践的机会,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实践探究的欲望。如在教学“矩形的判定”一节时,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谁能帮我测一下教室的门框是否为矩形?谁能用自己的三角板测一下课桌的桌面是否为矩形。这样,同学们积极参与,并相互交流,课堂气氛显得轻松活泼,从中体验到数学活动探索与创造的乐趣,以及那种求知的欲望。

2 .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团队精神是一种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工作精神,是未来公民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教师应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交流,这样,既能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益处,又能学会尊重别人。萧伯纳曾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流,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多为学生创设自主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交流中,相互合作,相互启发,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如在教学“勾股定理”一节时,要求每名学生事先准备八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其直角边长分别为 a 、 b ,斜边长为 c ,再做三个边长分别为 a 、 b 、 c 的正方形。课堂上要求学生四人一组,互相合作,用拼图的方法证明勾股定理。待小组得出结论后,小组间再相互交流,这样不仅证明出了定理,而且在这种相互合作、交流中找到了不同的证明方法,丰富了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考与拓展】

1. “合作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 .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加强合作交往的品德修养?

3 .谈谈你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合作交流的经典案例?

第五节 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

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场所,不仅是教师和学生聚合的一个物理空间,而且是独特的社会组织,蕴藏着复杂多变的结构、情境与互动,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有机整体,具有鲜活的生命取向。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开放性和不确定性,每一堂课都是由师生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是不可重复的。这就要求教师具有高超的课堂组织管理基本功。科学合理的课堂组织管理能高效地传递教学信息,使教学过程有条不紊,教学任务高效完成,形成良性循环,不仅能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增长,智力得到启迪和开发,道德、情感得到升华,而且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也能得到提升。因此,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要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始终,它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情景展现】

镜头 1 :一节学习《钱学森》的语文课上,王老师安排了一个辩论会,辩题是“学成后的钱学森是否应回到当时比较落后的祖国”。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辩论,理解课文,阐述观点,教师设置了一辩、二辩、三辩。当进入自由辩论阶段,不一会,就陷入了左一句、右一句的混乱状态,进而发展为无序的“吵架”。偶然间,王老师发现了一位冷静思考、认真倾听的学生,于是王老师走到他跟前,请他表达个人观点,他随即镇定而滔滔不绝地说起来,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此时教师及时地总结道:“只有静心地倾听,深入地思考,才能抓住对方话语中的破绽,有针对性地攻击,也才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这样的辩手才是优秀的。”学生听后,立刻进入了有序的辩论,他们的思路开阔了许多 , 使辩论有效地进行,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镜头 2 :一次数学课上,教师正在黑板前板书课题,突然一名学生大声喊道:“谁用粉笔头拍我了,有本事站起来 ! ”我急忙抬头一看,原来一名学生手里正攥着一小截粉笔头,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扭身对着全班同学喊叫着。课堂哄然一下就乱了,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然后又把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教师,只见教师沉思片刻,突然笑了起来,对着这名同学说道:“其实他没拍你,而是想拍我,可能是嫉妒我粉笔字写得太漂亮了吧,谢谢你替我挡住了嫉妒的子弹。如果你受伤后还能举手报告给老师,而不是大喊大叫,我就会谢谢你了。”学生们哄堂大笑,这名同学也乐了,不好意思地坐了下来。然后教师扭过身去,继续板书……这节课的教学任务顺利完成了,而且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也非常积极主动,教学效果很好。

【案例评析】

这两节课,对笔者印象很深,课堂是千变万化的,不论教师做了多么充分的准备,课堂上都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意外的事情。镜头 1 中的王老师本意是想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辩论中来,亲身去感知和体验,在实践中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内化,没想到会使课堂一度出现失控。然而,这位教师马上意识到这种失控的状态已经偏离了正常的教学轨道,于是,教师对自己和学生的行为及时采取了有效的组织,使教学活动按照有序高效的轨道平稳地进行,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这就是所谓的课堂组织管理基本功。镜头 2 中这位教师处理这件事不仅使惹事的学生受到了教育,明白了教师的良苦用心,避免了矛盾的激化,而且也让全班同学被教师幽默的语言调动了学习情趣,提高了注意力,激活了课堂气氛。如果这时候停下课来处理这件事,即使找出那个惹事的学生,能一时半刻的平息这件事吗 ? 处理不好还可能进一步激化两人的矛盾,而且最关键的是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就不可能完成了。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动不动就大发脾气,大声斥责、批评,虽然是针对个别学生,但自己的上课情绪、学生学习积极性都会变得很低沉和消极,影响自己授课和学生听课效果。

【理论提升】

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交往形式。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主客观条件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学组织管理的目的在于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保障学习目标的有效达成。教学活动的组织按其功能可分为三类:一是管理性组织,二是指导性组织,三是诱发性组织。管理性组织主要是教师对课堂纪律的组织,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指导性组织是教师对学习方法的指导,目的在于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习兴趣。诱发性组织是教师对学习动机的强化,目的在于激发学习欲望。教学活动的管理按其方式也可分为三类:一是注意力管理,二是教学方法管理,三是信息传递管理。注意力管理是教师运用有效的控制手段,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教育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并保持他的注意。教学方法管理是教师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习的新鲜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信息传递管理是教师根据学习反馈,改变表达方式,实现教师信息“编码”与学生接受信息“译码”方式的协调,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对学习风气不浓、纪律差的班级,应采取控制性的管理,通过对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正,引导班级形成课堂规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风气良好的班集体,则可采用指导性的管理,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良好的教学组织管理应具备以下特征。

1. 学生主体地位突出

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不是教师教得怎样,而是学生学得怎样。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和情感充分、自由、全面地发展。

2. 教学情境多样化

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活动。教学活动的组织需要改善单纯接受式的教学模式,建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情境,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3. 信息反馈渠道畅通

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需要教师调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通过提问、交流、作业等形式建立畅通的反馈渠道,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表达思想的愿望,从而调整教学活动。

4. 教学效率高

教学效率是教学活动的付出与学习收获的比值。教学效率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了多少。要实现教学活动的优质高效,必须改变重“教”轻“学”、重“形式”轻“效率”、重“知识”轻“方法和素养”的现象,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的机会,提供思考、探究的时空,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实践操作】

1. 营造良好的课堂人际关系

教学总是在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的背景下进行的,课堂人际关系是教学活动发生的前提,也是制约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影响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融洽、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的人格发展,并能调适或消除心理健康问题;冷漠、紧张的课堂人际关系则不利于学生的人格发展,久而久之甚至可能造成人格障碍。课堂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沟通和交流是有效管理的必要条件。通过沟通与交流能够使师生形成共同关注,形成整体感和认同感,能够促进课堂成员间的相互信任,使课堂中的矛盾与冲突表现出来,具有可预见性,教师可以把精力转到建设性的方向上。

2. 提升教学组织管理技能

( 1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教师片面地认为,只要课堂纪律管得严,让学生不敢“轻举妄动”,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实,过分强调纪律只会造成沉闷、呆板的课堂气氛,学生会因过度的压抑感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需要教师调节和控制好学生的兴奋中心。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我们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因此,教师在课首应尽可能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教学情境,对学生形成新的刺激,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思维。在课尾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感悟到学习的价值,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2 )设置有价值的问题。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已经在教学实践中广泛运用。一个好的问题,不但是教学活动的契机,而且能通过问题的解决给学生带来极大的乐趣和享受。恰当而富有艺术性的提问应体现“实、新、巧、精”四个特点。所谓“实”就是提出的问题要切合学生实际,能紧扣即将展开或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触及学生的兴奋点,起到切中肯綮、点击关键、活跃学生思维的积极效果。所谓“新”就是提问的角度新,能够开阔学生的思路,促使学生多渠道、多角度考虑问题。实践表明,同一个问题,由于问的角度不同,效果也不一样。因此,教师提问应力求新颖,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并且能层层深入提出新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所谓“巧”就是问题设计巧妙,设置在学生有疑欲问之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为学习活动带来刺激和娱乐,诱导学生自觉去思索、去探寻,使问题的提出、思考、解答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之中,使课堂变得兴趣盎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所谓“精”就是问题简明扼要,触及核心,能够升华思想,提高认识。

( 3 )营造自由活动的“空间”,给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学生都有表现自己获得教师、同学重视的需要。如果学生在课堂上长时间得不到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就有可能采取恶作剧的形式引起别人的注意。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倾向,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活动空间和表现自我的机会。其办法:一是鼓励学生自由尝试。安静不是课堂秩序的标志,在课堂上,应允许出现学生积极探索和尝试带来的“喧闹”和“混乱”,放飞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动手实验、一题多解,获得创新的灵感,使课堂在学生展示才艺、迸发智慧火花的过程中“动”起来,让教学更加精彩、更富生气。二是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一堂好课,不在于它是否有条不紊或流畅顺达,而在于它是否真正让学生动脑、动手和动口。教师必须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教师和同伴互动学习。三是启发学生沟通、交流。师生之间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教师要正视学生思想、情感和个性的存在,给予尊重、理解和爱护,用亲切的语言、和蔼的笑容去感染学生,营造欢乐、合作、温馨和健康的课堂氛围。

3. 妥善处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发生来自自身、学生和外界的意想不到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若处理不当,就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甚至会导致一节课教学的失败。因此,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教学机智,做到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快速做出反应,当机立断,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化被动为主动,有效地组织管理课堂教学。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一是以静寓动, 二是幽默带过,三是因势利导,四是宽容包涵,具体操作策略在第四章第五节详细介绍。

【思考与拓展】

1 .通过本节学习你掌握了哪些课堂教学的组织调控技能?

2 .在进行学生管理时,如何做到学生自我约束与外部纪律约束的恰当结合?

3 .结合实际,谈谈预防和干预学生问题行为的有效策略。

4. 有人主张建立班级管理的“ ABS 系统”, ABS 是车中的自动防锁死系统,它可以防止刹车太急而出现险情,一刹一放,保持直线行驶,避免意外。班主任要保持班级工作正常开展,对学生管理就应该做到一收一放,收放自如,既不能把学生“锁”死,也不能“锁”死自己。你对这个主张有什么看法?

第六节 教学信息的反馈及调整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其中包括信息的传输、反馈和调控。教学信息反馈有利于教师及时检测和评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有利于学生通过反馈信息了解自己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状况 , 改变学习策略,更好地积累和丰富学习经验。教学信息的反馈与调整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 , 对其教学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管上课,不重视学生信息反馈,不注意学生情绪变化,不过问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现象客观存在,教师的教学信息反馈及调整能力亟待提高。

【情景展现】

案例 1 :五彩池

教师组织学生课堂交流。

生:五彩池里能游泳吗?

师:这位同学很用心,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大家想想,能否游泳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生 1 :池水深浅如何?

生 2 :池水是否卫生?

生 3 :池中有无危险?

师:很好!大家阅读教科书,看能找到答案吗?

……

案例 2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

师:观察条形磁铁吸引铁屑,说现象。

生:两端吸引铁屑多,中间很少。

师: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条形磁铁的两端磁性强,中间磁性弱。

生:(一个学生突然说)老师,我听说用火烧磁铁,磁铁的磁性会增强,是吗?

学生提出了课外的又与本课有关联的问题,自己还真不清楚。教师开心地笑了起来,对他说:“你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说实话,老师也没思考过这个问题,你具有科学家般的会质疑的头脑。”

整个班的学生都集中精力、瞪大眼睛,并对那位学生投去羡慕的眼光。

师:(调整)同学们想一想,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准备火柴、铁屑、小磁针,马上实验。

师:请提问的同学及他的小组成员来完成这个实验。

生:四位同学动起手来。其他同学认真观察,记现象、得结论。

师:你们用实验的方法解决了自己的疑问,获得了知识,具有了由质疑走向探究的能力。

……

【案例评析】

案例 1 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答提出的问题,提高了学生提问和思考的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 2 中教师面对学生提出的超出了原来设计的问题,运用教育机智,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引导学生由质疑走向探究。教师在赏识、鼓励学生质疑的同时,还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讨论问题。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理论提升】

信息反馈是控制论的基本概念,教学信息反馈主要是研究教师对课堂的控制与引导。信息反馈是指系统输出信息作用于被控对象后产生的结果信息 ( 反馈信息 ) 返回原系统 , 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信息反馈的意义在于控制对象可以根据过去操作所产生的反馈信息去调整未来的行为,达到目的的实现。教学信息反馈是指教师利用各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对某个问题或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有利于教师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行为,有效达成学习目标。教学过程是一个有目的的动态过程,教师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达到教学目的,就需要随时收集教学的反馈信息,以了解教学现状,判断并预测教学发展的趋势,找出现状与达成目标之间的差距,为修正并策划新的教学方案(调整教学内容,变化教学方法,改变教学进度)提供依据,保证教学过程处于最佳状态,朝着教学目标推进。因此,教学过程的实质是以信息反馈为基础的控制过程。

1. 课堂信息反馈的功能

( 1 )激发功能。课堂教学信息反馈对师生双方都有激发新动机的作用。教师依照教学目标,对照学生的学习状态,向学生传递评价、启发、指导等信息,使学生从中受到教益,增强学习信心和兴趣,激发学生进一步获得成功的新动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或疑惑、对教师的肯定与否定等信息,也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做出必要的调整、改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 2 )检测功能。课堂信息反馈是双向的,学生可以从教师在课堂上的评价、要求、表态等获得反馈信息,分析自己的学习效率,检测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从而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教师可以根据课堂中反馈出来的各种信息,判定和分析学生学习的效果,调控教学进程,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

( 3 )决策功能。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结构的各个环节要不时地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适当的调整、改进和完善。学生也可以根据教师教的反馈对自己的学习做出某些调整和改进。

2. 课堂信息反馈的途径

( 1 )学习情绪与态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绪是教师获取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及时从学生的神态、表情、动作中揣摩学生听得是否明白,学得是否轻松,兴趣是否浓厚,以便及时调整课堂教学。

( 2 )问答与交流。问答与交流是信息反馈最基本的方式。教师通过质疑、问答获取反馈信息,直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课后与学生交谈,了解其对课堂教学的反响,是教师获取反馈信息的又一途径。但课后征询意见的方式应在轻松而随和的交谈中进行,只有这样,教师才会获得真实而有价值的信息。

( 3 )作业与测评。作业和测评是了解全体学生最有效的途径。由于教学时间和任务的局限,教师难以在课堂上全面反馈学习信息,作业和测评是对信息反馈的必要补充。教师要从学生的作业和测评中获取反馈信息,及时查缺补漏。

( 4 )课后日记与网络。课后日记是一种信息反馈的有效途径,具有不间断性、即时性、内容广泛性等特点。如电子邮件和 QQ ,既能直接交流,又能避免面对面的尴尬。

3. 信息反馈的方法

课堂信息反馈的主要方法有形态观察法、课堂提问法、课堂考查法、作业检查法、课下座谈法等。

【实践操作】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动获取反馈信息,及时整理教学策略,实现对教学过程的有效调控,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提高教学信息反馈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的变迁而逐渐变化。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 , 及时掌握教学反馈信息,极大地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教学反馈信息的意识,时刻保持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热情,防止仅凭经验控制教学过程的做法。

2. 保证教学信息反馈的渠道畅通

轻松、活泼、有序的课堂气氛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获得知识、积极思维喜形于色,教师易于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相反,拘谨沉闷的课堂气氛,学生的情绪变化就难以捕捉,信息反馈渠道受阻。这时需要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语言,通过比喻、反问、情境设置等提高教学信息的刺激强度,通过“是什么”“为什么”“结果怎么样”等发问形式促使学生积极思索,诱发反馈信息。同时,教师要通过作业、测验、考试和教学日志、科代表等渠道获得教学信息反馈,保障信息反馈渠道畅通,并充分发挥其信息反馈作用。

3. 采用易于获得信息反馈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讲授法,教学信息多为单向传递,学生的主动性不易发挥,教师不易及时、准确地获得反馈信息。因此,教师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大胆使用谈话法、讨论法等易于获得反馈信息的教学方法,在答问、质疑、反问、补充和讨论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

4. 增强教学信息反馈的时效性

学生反馈信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伴随授课过程出现的瞬时信息,如课堂表情、问题回答与反应情况等,具有稍纵即逝的特点;另一类是反映在作业和试卷上的固化信息。无论哪一种反馈信息都要求教师把握其时效性,做到及时处理,防止时过境迁引起错误判断。教师要深刻领会教科书的内在联系,在“备教材、备学生”方面多下功夫,增强反馈信息的敏感性和判断力,在教学中准确判断,恰当处置。

5. 采用科学的控制方法

( 1 )根据教学内容控制。一般来说,教科书的重点和难点部分,教学节奏宜缓,缓而不松,疏而不虚,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动脑思考,理解消化;教科书中浅易的内容,教授可以简略,节奏宜快,还可以“跳跃”,让学生不觉得拖沓,不感到厌倦。

( 2 )根据反馈信息控制。一般来说,课堂节奏以紧张一些为好。比较紧张的节奏,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学生兴趣盎然、激情高涨、思维活跃,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然而,教师还必须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反映来调控教学节奏,如果学生因紧张而显得疲劳,教师就要舒缓一下节奏,采取适当方法调节一下课堂气氛,如果学生因熟悉而表现出松懈情绪,教师就要加快节奏,让学生振奋精神,集中注意力,动脑思考问题,紧张起来;如果学生因听不懂而忧心忡忡、愁眉苦脸,教者就要放慢教学节奏,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听懂理解。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信息反馈,增强教学效果。

( 3 )使用教学方法控制。凡是比较好的课堂教学,其教学节奏必定是波澜起伏、新鲜活泼、张弛有度的。教师要恰当灵活地使用教学方法,为学生尽快提供反馈信息创设条件。不管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必须使信息形成一个闭合回路,迅速而有效地调节教学,保证课堂教学过程的信息流处于最佳传输状态,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要重视教学反馈信息对教学的指导与控制作用,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信息反馈渠道,不断增强教学信息反馈的敏感性与判断力。教学中更多地采用易于获得反馈信息的教学方法,保证课堂信息反馈渠道的畅通,积极诱导教学反馈信息的发出。对于获得的教学反馈信息要及时判断、恰当处置,从而更好地控制教学过程 , 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思考与拓展】

1 .在教学的反馈与调整中如何处理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2 .结合实际,撰写一篇教学中运用信息反馈与调整的案例?

3 .一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使用了“两本日记”的小策略。我们知道,学生的日记属于隐私,老师无权也不应该去查看学生的日记。但是,老师又特别需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怎么办?能否让学生写一本能让老师看的日记?于是,便就有了“两本日记”的想法。一本是隐私的日记,主要记载自己身心成长过程中,不便对外人说的小秘密。另一本是公开的日记,即能够让老师看的日记,这样既加深了教师对他们内心世界的了解,又无形中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你对这个做法有哪些思考?

第七节 教学实验能力的培养

教学实验是自然科学学科教学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中。教学实验的主要任务是检验理论观点,揭示科学规律,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特别是与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综合能力。

【情景展现】

镜头 1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大致分为培养→ 10 % HCl 解离液→漂洗→染色→压片五个环节。要让学生了解根尖放在 10 % HCl 溶液中是为了溶解细胞间的果胶质,使根尖细胞间变得松散,便于压片,否则根尖细胞很难压散,不利于在镜下观察。另外,通过 10 % HCl 的处理,使细胞迅速死亡,让细胞分别保留各自的分裂状态。漂洗是为了冲洗解离液( 10 % HCl ),否则影响染色效果。又如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溶液染色的目的是使这两种染料易使细胞核内的染色体着色,从而增大细胞核与周围部分的反差,便于观察染色体分布和变化,压片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变成单层,否则光线无法透过,会影响观察效果。加清水是起润滑剂和利于细胞分散的作用,压片时,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的目的是防止手指与盖玻片直接触压,会将极薄的盖玻片压碎(在镜下观察前应将载玻片取下,并注意不要让盖玻片移位)。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制备滤纸条时,应让学生了解将滤纸剪成长 10 厘米是因为胡萝卜素在纸条上扩散的距离约为 9 厘米左右;宽 1 厘米是利于划出齐而均匀的滤液细线,去两角为了使层析液在纸条上扩散速度均衡,后两者都是为了扩散出四条平行的色带。

镜头 2 :以酚酞为指示剂,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标定一定浓度的盐酸溶液,需要从滴定管中取出一定体积的标准盐酸溶液,然后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但因为学生使用滴定管的基本功欠佳和判断失误,往往使终点颜色过深,这样得到的结果肯定是不准确的。这是否就意味着实验失败了呢?如果不是,有什么办法可以补救呢?通过分析原因,学生明白终点颜色过深,意味着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过多而使溶液呈酸性,如果能使溶液重新转变为酸性,让红色退掉,再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接着滴定至终点,同样可以得到待标溶液的准确浓度。现在的问题是怎样让溶液重新变为酸性。通过一步步的分析和点拨,学生最终懂得,在溶液中补加一定量准确提取的待标盐酸溶液,然后再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直至溶液呈微红,根据所缺盐酸总的体积和氢氧化钠消耗的总体积,可以计算出盐酸的浓度。

【案例评析】

镜头 1 是培养学生善于分析实验程序。一个较为复杂的实验过程是设计人员长期辛勤劳动的结晶,它往往是经过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反复摸索。所以,在学生实验中,不能单纯用实验指导进行“按方抓药”,出现结果就行了,而要指导学生去分析实验中每一步骤的作用,每一个处理意义以及各步骤之间的联系,从中学习解决问题、研究事物的方法。

镜头 2 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进行实践教学的高层次目标。学生用掌握的理论知识,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自己动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提高思维能力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理论提升】

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要求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教学实验是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切入点,是科学研究启蒙教育的重要途径。要开展教学实验,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实验能力,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对学生的实验指导,提高学生运用实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具有四个方面的教学实验能力。

1. 实验的基本技能

教师必须掌握教学实验的基本技能,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包括掌握常用仪器设备的操作规范、使用方法,设备的调适和安装、测量方法、误差估计和控制方法、实验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等。

2. 实验仪器设备的改进与制作技术

教师不仅要掌握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还应该熟悉仪器设备的构造原理,会检查和排除一般的故障,能维护和简单维修,能根据教学实验的需要和实验的特点改进仪器设备,甚至研制一些构思独特、设计合理的实验设备或教具。

3. 教学实验设计的能力

教学实验设计是教学实验的基础。教师不论对哪一类实验进行设计,都必须符合学生的特点、教材的特点和现有的仪器设备的条件。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必须坚持科学性原则。

4. 教学实验演示的能力

实验演示是教师教学实验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进行实验演示时,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必须根据教学的需要安排实验演示。最好选择与教学重点、难点有密切关联的实验作为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必须能清晰展示所要强调和说明的观察内容,要使重点观察的内容得到突出。

5. 学生实验指导的能力

学生实验是教学实验的主要形式,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要任务。实验操作能力是学生今后从事科研活动的基础,教师对学生实验的组织和指导,要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实验难度一般按“基本操作实验—简单的合成实验—复杂的合成实验”的顺序安排,让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新课标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初步的结论,并如实书写实验报告。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实验观察的方法,明确观察的目标和重点,对关键性的观察对象和项目重点提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严格要求学生规范实验的步骤和程序,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监督。要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大胆实验。要做好实验的小结,及时指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指导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名称、目的、器材、原理、方法和步骤、实验数据、数据计算和处理、实验结论及误差分析等。

6. 教学实验创新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实验主要是验证性实验,学生只需“照方抓药”即可观察到实验现象,这些实验在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作用不大。教学中如果把部分验证性教学实验改为探索性学生实验,就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 Al 和 Al (OH)3 性质的学生实验,教科书是验证性实验,就可以改成探索性实验。实验步骤为:第一步,验证铝的性质时用镁烘托,增设镁、铝对比实验即镁、铝和酸碱反应的对比实验。第二步,用氨水和 KOH 制取 Al (OH)3 ,并且用 Mg2+ 、 Fe3+ 作烘托。第三步, Al(OH)3 的两性。①取少量 MgCl2 溶液于试管逐滴加入 NaOH 溶液;②取少量 AlCl3 溶液于试管逐滴加入 NaOH 溶液;③取少量 NaOH 溶液于试管逐滴加入 AlCl3 溶液并对比逐滴加人 MgCl2 溶液的现象。第四步,未知四瓶溶液 Al2(SO4)3 、 MgSO4 、 FeCl3 、 BaCl2 的鉴别。第五步,不用试剂鉴别 AlCl3 溶液和 NaOH 溶液。第六步,画出酸化的 AlCl3 和 FeCl3 混和液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沉淀量变化关系图并说明各线段的意义。

【实践操作】

1. 扶放结合,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实验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逐步培养。教师在教学实验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验能力,先“扶”后“放”,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实验的方法和技巧,形成实验能力。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指导,一是指导学生规范化操作。正确的实验技能是保证实验成功和实验安全的必要条件。实验仪器的操作步骤都有规范化要求,必须严格按要求执行。学生使用仪器设备时,教师一定要讲清操作程序,指导学生按规定操作。有难度的实验,教师必须先做演示。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实验小组,认真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实验操作中的错误做法。二是指导学生掌握实验的科学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仪器性能和操作方法,预测实验结果。在实验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记录、学会处理数据、学会推理、学会误差分析等。实验完成后,对实验现象明显、效果好的实验,要鼓励学生上讲台做演示实验;对实验效果不明显或较差的学生,要帮助他们分析没能收到预期效果的原因,引导他们找出失败原因,改进实验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新课标“活动与探究”栏目中的实验,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完成。三是指导学生思维发展。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出共同的特征,形成科学的概念。通过指导使学生养成正确使用仪器、规范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良好的实验习惯。

2. 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验证性实验是先有结论,后用实验验证结论的正确性。实验的结果是“学会使用……”“学会制作……”,强调学生要记住“应该如何做”,而不强调“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更不强调“更好的做法是什么”。探索性实验则是先做实验,通过观察、记录、分析、讨论,了解事物的本质及变化的根源,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长期训练有助于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建立创新思路和创新观念,以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3. 开发家庭小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新教科书配合教学内容,设置了家庭小实验项目。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如讲了石墨可作润滑剂的性质时,可以启发学生用铅笔芯的粉末加入锁孔,去打开因长期未用而难以打开的铁锁;在讲到木炭的吸附作用后,可动员学生回到家中自制一个简易的冰箱“除臭宝”;再如讲了酸性、碱性之后,指导学生去测定本地土壤、水样的酸碱性;讲了有机物的知识后,指导学生去学会鉴别羊毛衫的真假……家庭小实验的开发,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扩大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而且由于它们与课堂教学内容同步,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促进作用。

4. 重视实验安全,消除后顾之忧

有些教学实验会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危险不光来自于实验本身,还来自于物质的毒性、高温操作和电器使用等带来的安全隐患。对实验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教师要事先告知、及时提醒,教会学生各种防范措施,以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教师要通过集中指导、个别指导、巡视指导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清晰思路、排除障碍,大胆实验。

【思考与拓展】

1 .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2 .教师在指导学生做分组实验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 .谈谈您在创新实验方面有过哪些尝试?

第八节 学生学法的有效指导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这不仅表现为知识总量的成倍增加,而且还表现在新学科种类的迅速增长。一个人要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掌握无限的知识,如果不懂得如何去学,是难以实现的。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任务。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仅要重视教法,更要重视学法指导。

【情景展现】

案例 1 :体积的意义

师:有谁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能讲给大家听一听吗?

生:三国时期,曹冲的父亲曹操是个大官,外国人送给他一头大象,他很想知道这头大象有多重,就叫手下的官员想办法把大象称一称。大象是陆地上很大的动物,怎么称呢?那时候没有那么大的秤,人也没有那么大的力气能把大象抬起来。官员们都围着大象发愁,谁也想不出秤象的办法。正在这个时候,跑出一个小孩子,站到大人面前说:“我有办法!”官员们一看,原来是曹操五岁的小儿子曹冲。曹操说:“你有办法?快说出来让大家听听。”曹冲说:“我称给你们看,你们就明白了。”他叫人牵了大象,跟着他到河边去。曹操和那些官员都想看看是怎么个称法,一起跟着来到河边。河边有大船,曹冲说:“把大象牵到船上去。”大象上了船,船就往下沉了一些。曹冲说:“在齐水面的船帮上划一道记号。”记号划好以后,曹冲便叫人把大象牵上岸。大象离开大船后,大船就往上浮起一些。接着曹冲叫人挑石块,装到大船上,大船慢慢往下沉。“行了,行了!”曹冲看见船帮上的记号又齐了水面,就叫人把石块挑下船来。这时候,大家明白了:石头装上船和大象装上船,那船下沉到同一记号时,石头和大象应该是同样重,再把这些石块称一称,把所有石块的重量加起来,得到的总和就是大象的重量了。大家都夸曹冲很聪明!

师:大家知道其中的道理了吗?

生:知道了。

师:曹冲称象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动脑经,就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今天老师在讲桌上放有两只水杯和一些玻璃球。大的一只水杯装满了水,但没有刻度,小的一只水杯有刻度,但没有水。现在老师想知道这些玻璃球占的空间有多大?谁能为老师想出一个好办法呢?

生:经过思考后,一个学生想出了办法。

师:把你的方法做给大家看一看,怎么样?

学生先将玻璃球放入大的一只水杯中,水溢出,将其引入小杯子里。学生看了看小水杯的刻度,告诉老师玻璃球的体积是多少。

师:很好,说一说这是什么道理呢?

生:因为玻璃球放入水中,占据了水的位置,把水给挤出去了。

师:玻璃球所占的位置也就是玻璃球所占的空间。

师:同学们,如果把其他玻璃球一个一个放在水中看看,占的空间跟刚才那一只玻璃球一样吗 ?

生:大球占的空间大,小球占的空间小。

师:如果我们把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大家想一想,讲台上的这些球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

案例 2

某农村中学,由于学生家长外出务工,留守学生缺乏学习指导,学习成绩较差,厌学情绪严重,学生辍学率高达 10 ℅以上。一位老师接受教学任务后,对本班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预习、听课、课堂笔记、作业、复习、课堂小结六个方面。调查结果如下。

1 预习。经常自觉预习占 70 %,“老师要求才预习”占 20 %,“老师要求也不预习”占 10 %。预习方法大多是“把教科书看一遍”,在预习时找重点、找难点的学生较少,预习与成绩相关性不强。

2 听课。“边听边思考”占 64 % ,“只听不思考”占 30% ,“认真听预习遇到的疑难问题”占 6% 。学优生学习主动性较强,能做到听课时积极思考,注意发现问题,在课堂上用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中等生和学困生大多只满足于把课听懂。

3 课堂笔记。“记重点”占 21.4% ,“全部记下来”占 31.1% ,“完全抄板书”占 22.6% ,“怕影响听课不记笔记”占 8% ,“认为讲授内容与教科书一样不记笔记”占 16.7% 。学优生基本上采用第一种方法,寻找重点,有选择地记笔记。大部分中等生能记笔记以备复习迎考,但主动性不强。学困生记笔记较少,听课被动性强。

4 课堂小结。以练习代替课堂小结较多,其他小结方 式较少。尤其是理科,教师一般是讲完课就布置作业,学生已形成习惯。

5 作业。“先作业后看书”较多,“有问题问别人”较少。抄作业和不完成作业的现象存在。

6 复习巩固。经常复习占 52% ,考前复习占 45% ,不复习占 3% 。

通过调查分析,这位老师把指导学生学法,作为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切实加强学法指导。课前预习要求学生一“读”二“分析”,读就是粗略浏览教科书内容,掌握本节知识概貌;分析就是对重要的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理解的概念做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课堂学习要求做到“听讲”“思考”“探究”“记笔记”四结合。“听讲”要求听老师对重点、难点、疑点的点拨,听同学对问题的分析、解法和对新知识学习的疑问。“思考”要求做到勤思、深思、反思;“探究”要求学生与同学交流,探究问题,取长补短。“记笔记”要求记要点、疑问、解题思路、方法、小结、探究结论、课后思考题等。作业和复习巩固要求学生采用“回顾—作业—反思”模式,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学生成绩大幅提高,辍学率由 10% 降低到 1.2% ,成效显著。

【案例评析】

案例 1 中“体积的意义”重点在学生对体积的体验和理解。教师运用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入教学,启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抓住时机引导学习迁移,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测量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物体占有的空间,建立体积概念的表象,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数学和现实生活有机联系,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 2 是介绍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前后学习效果显著差异,体现了学习方法对学习的重要作用。学生没有学会预习方法,就只能把预习当成一种程序,没有实质性意义;学生没有掌握听课方法,学习就不得要领,分析问题也不会深刻;以练习代替课堂小结,学生就失去了将知识系统化的过程。这位教师重视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显著。可见,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条件,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教法,更要研究学法,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引导学生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理论提升】

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过程。学习方法是为达到学习目的所采取的途径、手段、方法和技巧。学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学习的目的不仅是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将知识转化为智慧。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具有终生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由于学习方法受个体智力特征、学习任务和学习过程等因素的影响,不同个体、学科、教学活动场景选择的学习方法存在明显差异,很难找到适合于每一个人的方法,也很难评价某一学习方法的优劣。教师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应坚持以下原则。

1. 针对性原则

教师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习惯和已经掌握的学习方法,针对学科、课型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个性特征进行指导。

2. 系统性原则

教师对学习方法的指导,涉及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计划的拟定、预习、听课、笔记、交流和复习巩固全过程。

3. 操作性原则

学习方法指导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最优化的学习方法,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因此,学习方法指导必须与学生的学习实践紧密联系,与学科课程的具体内容结合起来,要尊重客观实际,不能违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学习实际,不能主观臆造一些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

【实践操作】

1. 寻找学习方法指导的起点

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先天智力优势,这种智力优势能够提高学生对特定学习活动的学习效率,教师的学法指导可以根据个人所具有的先天智力特征,引导学生选择学习方法。如语言智力发达的人,可以建立以语言学习为主的学习方法;逻辑思维强的人,可以建立以数学学习为主的学习方法;节奏、韵律、乐感强的人,可以建立以音乐为主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努力去发现学生的智力优势,指导学生从最容易的学习开始,然后迁移与借鉴到其他学科。

2. 学习过程中的方法指导

( 1 )拟定学习计划。学习计划是预先拟定的学习打算与安排, 是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保证。俗话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有了学习计划就有了奋斗目标,就可以对整个学习过程的目的、内容、方法、时间安排做到心中有数。学习效果的好坏并不完全决定于学习时间的长短,关键在于学生如何巧妙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和充分利用时间。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时间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轻松高效地学习。大脑生理学家研究认为,人类大脑的工作效率最佳时刻是早晨醒来两三小时以后。由于受到疲劳情况和生活习惯的影响,一天中大脑工作效率较佳时刻一般出现在上午十点左右、下午三点左右、晚上九点左右。超过晚上十二点的学习一般是低效的,通宵达旦的学习效率更差。因此,在时间安排上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合理安排和分配学习时间,充分利用黄金时间,巧妙利用空闲时间。

( 2 )预习。预习是上课前学生独立地阅读教科书 , 初步理解教科书内容 , 找出学习难点,在不懂的地方做出记号 , 为听课做好准备的学习活动。预习首先要学会认识学习重点,明确学习方向。什么是重点呢?自然科学中的概念、定理和公式,社会科学中的字义、词义、语法和语言习惯是重点。其次是学习层次。指导学生理解,首先要理解作者的意图,他在说些什么?他的解释与他要说明的本意是否一致?他的论据之间是否存在矛盾?他解释的逻辑关系是怎样建立的?逻辑关系又如何相互依存?后面学习的知识与前面所学的知识存在什么样的内在关系?作者是如何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的?你是否有更好的联系方式?通过以上思考,使你能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意图,更好地获得所“读到”的知识。假如你能够理解作者的论述,说明你已经达到作者论述的水平;如果你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说明你已经超越了作者的水平,并扩展了这个理论;如果你能够提出相反的解释,说明你具有独创能力。

( 3 )听课。预习是为了更好地听课,而听课则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听课首要的任务是理解新知识,新旧知识之间即存在着概念的某种差别,又存在着某种联系。学习方法的指导就是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连续性的逻辑关系,使之成为一个连续的、完整的体系。建立新旧知识联系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建立内在的逻辑性联系,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相互重叠的部分,找出它们的对应关系,找出它们的不同点。二是专心听讲。做到心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将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 特别关注教师对预习中问题的讲解 , 从听课中求解释疑。三是紧跟教师讲课的思路 , 对教师讲课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目的。四是带着问题听课,大胆暴露自己心中的疑虑和困惑,提出质疑,寻求问题解决方案。同时,听课要做到“听讲”、“思考”、“探究”相结合,要听教师对重点、难点、疑点的点拨,听同学对问题的分析或新知识的疑问,做到勤思、深思、反思,要学会与同学交流合作。

( 4 )笔记。包括课堂笔记和读书笔记。课堂笔记要善于记重点、疑问、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记小结、探究结论、课后思考题等。要关注教师分析问题的切入点,了解教师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分析方法,将自己认为教师分析最精彩的内容记下来。读书笔记要用自己理解后的语言做笔记。一般在阅读一小节后做笔记为好,这样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对一些用语言难以描述的知识,可以采用表格记录便于对知识进行比较、分析,简化知识,清晰、明了,有助于记忆。

( 5 )复习。复习能够进一步消化学习内容 , 加强知识记忆的训练,进一步深化重点、难点知识。教师要教会学生归纳、总结,促进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 方便记忆。复习方法可以采用归类复习和对比复习,效果会更好。

( 6 )交流。交流是一种复杂的智慧活动,需要调动大量智慧,找到问题所在。交流能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清晰,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获得良师益友。

3. 不同学习任务的学习方法指导

( 1 )阅读方法指导。学习是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的过程,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一是加强阅读计划的指导;二是指导学生学会浏览、略读、摘读、精读和快速阅读的方法;三是指导学习“ SQ3R ”阅读方法;四是指导学生写读后感 , 或对照内容写评述 , 写出眉批。

( 2 )记忆方法指导。学习是一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的过程。后学知识必须以掌握和记住先学知识为基础。因此,记忆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教给学生科学的、适合自身特点的记忆方法,包括理解记忆法、联想记忆法、人工意义记忆法、首尾记忆法、尝试回忆法、协同记忆法。教师还应指导学生了解记忆的重点,如概念、原理、定义、作者意图、字里行间的寓意、哲学思想、科学思想、科学范畴等。

( 3 )操作性学习指导。操作性学习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活动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形式。操作性学习对间接经验的内化、学生实践意识和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价值。操作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操作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展其思维能力。

4. 学习迁移指导

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旧知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迁移转化,可以使新知变旧知,使问题迎刃而解。学会迁移、转化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能够主动呈现旧知识,化新为旧,以旧学新,学会“迁移转化”,自主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5. 研究性学习指导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 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并确定课题进行研究 , 通过独立探索 , 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教师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要指导学生正确选定研究课题,帮助学生学会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学会合作。

总之,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科学的学习方法来源于成功的学习实践。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学习规律,提高学习能力。每个教师都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 尤其要注意授课方法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方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