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晓彤的腿越来越开了:新罗区非公企业创建和谐企业调研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1:18:43
发布人:新罗区工商联 发布时间:2010-11-12 浏览次数:875
近年来,新罗区非公经济出现了迅猛发展的喜人局面,发展规模、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随着我区非公经济总量的增长和整体实力的增强,非公企业已经成为我区建设经济强区的主力军。非公企业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为社会提供了98%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一大批非公企业和非公企业家积极资助农村困难户的发展生产,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兴建学校等光彩事业及公益慈善事业,成为构建新罗区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构建和谐企业既是企业持续、有效、较快、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又是建设一流现代化企业的重要目标。一个和谐的企业必定能带动经济效益的提高,非公企业能否和谐发展,不仅事关一家企业的命运,而且关系社会的稳定。为了掌握实情,有的放矢地组织实施新罗区非公企业和谐企业创建活动,我们通过会议、座谈、走访等形式,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开展了创建和谐企业活动调研,现将调查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我区非公企业创建和谐企业的基本情况。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引导,精心组织,认真指导,强力推进和谐企业创建工作 ,推动非公企业深入扎实开展创建和谐企业活动。坚持以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新型劳动关系为工作重点,在非公企业中积极开展“创建和谐企业”活动,组织全区工商联会员企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创新管理理念,完善分配制度,通过关爱员工,营造非公企业和谐发展的内部环境,建设和谐的劳动关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实现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跨跃发展,推动更多的非公企业投身到创建和谐企业活动中去,实现我区非公企业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环境关系的和谐发展。在推进非公企业创建和谐企业活动过程中,我区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讲求实效的原则,抓住企业发展这个关键,坚持围绕维护职工权益、促进企业发展来开展活动,达到了企业和职工互利共赢的创建目的,通过上下共同努力,全区形成了“区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主体、员工参与”的创建工作“大合唱”格局。近年来,新罗区在开展和谐企业创建活动方面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加强引导,广泛动员。
开展和谐企业创建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调解企业劳动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实现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
我区把引导企业广泛开展创建和谐企业的活动,作为当前加强对非公经济人士政治引导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促进非公经济快速持续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谐企业创建主体是企业,关键取决于企业管理者的意识和理念。我们着力引导非公企业和企业家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后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构建和谐企业,核心内容是实现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企业与自然环境和谐、与社会和谐。和谐企业的基本特征是科学发展、依法治企、以人为本、善待员工、公平协调、团结有序、诚信合作、安全高效、关爱环境、奉献社会。开展创建和谐企业活动,旨在达到六项目标:一是努力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二是努力构建企业和谐稳定劳资关系;三是不断增强企业员工“主人翁”意识及对企业的责任感;四是努力打造企业诚信品牌;五是发挥企业党、团、工会作用,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六是非公经济人士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实现企业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高。
针对创建活动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的工作特点,为了使创建活动有序推进,我们着重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认识到位。专题召开执委会、行业商会、基层商会会长、秘书长会议,动员会员企业扎实推进和谐企业创建工作,从各个层面组织企业家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全会精神、胡锦涛总书记来闽考察的重要讲话精神,要求企业家要从推动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创建和谐企业重要的作用,使企业家充分认识构建和谐企业的重大意义,切实提高创建和谐企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区企业家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和谐企业创建热潮中来。广大企业家按照创建和谐企业的要求,充分认识构建和谐新罗的重大意义,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和谐企业活动;努力做到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己任,切实把自身的企业建设成为和谐企业;正确处理好与国家、与社会、与自然、与员工、与其他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实现企业和谐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二是加强引导。区工商联通过走访会员企业,宣传创建活动的必要性及紧迫性,在全区企业中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通过深入永兴房地产公司、西安建筑公司、标致食品饮料公司、春驰集团、龙麟集团、三德、合丰、华龙水泥公司、利达矿业公司、瑞华通用机械公司、紫金集团、万腾车桥制造公司、威尔特公司、卫东环保科技公司、联合铸造公司、大豪实业公司、天山矿业、小娘坑矿业、美家龙健身器材公司、威尔特汽车动力部件公司、丰力机械科技公司、华锐硬质合金工具公司、海博机械公司、海德馨汽车公司、天泉药业公司、铭丰纸业公司、鑫港商品混凝土公司、日平工贸公司、绿源人造板公司、恒亿集团、文明彩印、绿源、东肖建筑公司、嘉丰米业公司、龙马畜牧公司、豪迪化工公司、东山编织袋公司、汇瑞机电有限公司等非公企业,切实加强指导,精心组织,推动在会员企业深入扎实开展创建和谐企业活动。积极引导企业认识自己的角色定位,主动参与创建工作,发动非公企业和 企业家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自身做好,引导他们从如下几方面开展创建和谐企业活动。
1、加快发展。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把企业做强做大。引导我区非公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推进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模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围绕我区“125”产业,积极谋求自身的发展,进一步做强做大企业,以发展谋和谐,以和谐促发展,提升发展质量,扩大贡献效应,非公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增加投资、增加利润、增加就业、增加税收,就是其对社会和谐的最大贡献。
2、讲求诚信。守法和诚信。非公企业作为企业公民,要遵守一切与企业经营活动有关的法律法规,自觉维护市场经济规律与秩序。目前,我区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把诚实守信作为企业与客户、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建立和谐关系的基本道德准则,恪守《信誉宣言》,自觉抵制欺诈行为,依法经营,质量取胜,公平竞争,打造诚信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要守信用、重信誉、讲信义,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真正建立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个人诚信。
3、善待员工。切实尊重和维护员工的各项合法权益。首先是给员工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抓好安全工作,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其次是为每一个员工建立健全各种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在劳动关系和谐上。企业家要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员工,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建立规范有序、公正管理、互利互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确保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与企业发展同步,要积极参与“关爱员工,实现双赢”活动,争当双爱双评先进企业。
4、回馈社会。踊跃投身到扶贫开发、慈善公益事业和光彩事业中去。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之一的企业家,要进一步增强公益与慈善的意识,积极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积极主动地参与新农村的建设、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企业家要把社会责任理念和要求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生产经营和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探索实践,促进和谐企业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5、和谐共处。着眼于发展循环经济、环保经济、低碳经济,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在环境关系和谐上。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路子。要追求资源节约,注重节能降耗,集约利用土地,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把生态效益置于经济效益之上,自觉承担环保责任,最大限度减少污染排放。要积极主动投身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节约能源资源,逐步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消费,为国家、为社会,也为自己创造绿色GDP,实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节约型发展。
6、履行责任。自觉履行好企业社会责任。在社会关系和谐上。企业家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承担更多的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培育与社会的和谐关系。重点处理好企业与政府的关系,自觉遵守政策法律,依法设立、照章纳税、符合产业导向、配合政府的调控和管理,正确把握利益取舍;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不仅要公平竞争、规范经营,还要通过自身的发展,促进其他企业的发展,带动整个行业的提升;同时,自觉履行“企业公民”的职责,以多种途径回报社会,进一步履行好企业社会责任。
三是宣传发动。利用会议、《新罗商会》会刊等形式,宣传和谐企业创建工作的重大意义和现实意义,积极向全区非公企业和业主宣传,进一步促进非公企业家认清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了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的使命感,为全区开展和谐企业创建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舆论导向环境。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地宣传和谐企业创建工作,不仅要使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熟知创建内容,而且要引导全社会都来关心这项工作。引导企业发动员工、依靠员工搞好创建活动,使广大员工成为企业创建的主体。要求创建企业立足于和谐班组、和谐车间、和谐团队的创建,号召广大员工为和谐企业创建想一计、献一策,真正做到人人皆知、人人参与,使广大员工真正动员起来。从员工参与的层面把整个活动基本划分为“组织发动、提高认识——主动参与、付之行动——查漏补缺、不断完善——会议审核、积极迎检”四个阶段。
(二)丰富内容,创新形式。
在创建和谐企业活动中,我们坚持从我区非公企业的实际出发,注重创建活动的多样化和实效性,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使创建和谐企业成为广大非公企业家的自觉行动。创建和谐企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一个从初级向高级逐步推进的进程,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内容要求,同一个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有不一样的内容要求。因此,创建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突出实效。在具体步骤上,遵循因地制宜、先易后难的原则,力求做到推进一批、见效一批。
1、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通过深入开展创建活动,着力推动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突出“和谐”主题,丰富活动内涵,深化和规范活动形式,抓住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调处等环节,通过平等协商、规范运作和机制共建,必须做到股东利益、经营者业绩、劳动者权益的三兼顾,努力促进企业内部和谐。劳动关系和谐是企业和谐的根本保证。作为不同的主体,劳资双方既相互依存,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而一般来说,业主劳资关系中处于强势,劳动者大都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在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中更多地强调企业主规范自身行为,依法用工、善待员工,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就显得十分必要。着力引导企业家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正确看待员工作用和贡献,认真执行劳动法规,规范用工制度,开展平等协商,实现体面劳动,注重安全生产,尊重和保护员工合法权益,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进一步细化集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按时全额发放工资,提高员工的待遇,为员工足额购买养老、失业、工伤、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改善员工生产、生活条件,把与员工建立互相依存的感情看成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实现了企业和职工的互利共赢。
2、努力推进非公企业诚信建设。诚信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前提,也是企业的立业之本和发展之基。我区把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创建和谐企业活动结合起来,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强化企业公民意识,突出企业的诚信建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公企业把诚实守信作为企业与客户、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建立和谐关系的基本道德准则,恪守《信誉宣言》,自觉抵制欺诈行为,讲诚信、重信义、守信用,依法经营,质量取胜,公平竞争,打造诚信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许多企业家更新经营理念,自觉践行以提高服务质量、保证客户满意的经营宗旨,向社会亮出了诚信立业、务实发展的企业品牌。
3、认真组织非公企业参与公益事业。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是区工商联肩负的责任之一。区工商联一贯引导全区非公经济人士“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牢记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遵循“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准则,尽一份心意,为社会分忧,积极投身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中。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来,全区非公企业家和非公企业捐款光彩、慈善、公益事业达8000多万元,其中今年全区非公企业家和非公企业捐款达1700多万元,其中龙岩瑞荣通用金属材料公司总经理邱联瑞300万元,天山矿业总经理卢玉树200万元,腾车桥制造公司总经理庄树仁、美家龙健身器材公司董事长于勇、米兰春天量贩公司董事长林福来(各100万元)捐款慈善事业达800万元;龙工集团支持我省灾民重建家园捐资600万元。4月份,区委区政府举行支援西南五省抗旱、青海省玉树县抗震救灾和“困难群体”的“慈善一日捐”活动,区工商联组织非公企业积极捐款,踊跃参与,企业达120多家,共计捐款达300多万元。其中区煤炭同业商会26.8万元,宝源贸易公司20万元,市浙江商会20万元,区冶金矿业同业商会12.8万元,中元大酒店、钢信担保公司、众银担保公司各10万元,卫东环保公司6.5万元,瑞华通用机械公司、新鸿基房地产开发公司、恒发玻璃公司各6万元,米兰春天量贩公司5.8万元,春驰集团、龙麟集团、西安建筑公司、标致食品饮料公司、成冠化纤公司各5万元,区工商联干部也踊跃参与捐款,捐赠了3000元。
4、积极引导企业家参加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区发挥优势,因地制宜,分类引导,找准切入点,组织动员会员和非公企业家参与“海西春雨行动”、“双百一创活动”、“民企帮村活动”,积极投入我区新农村建设。一是动员非公企业家主动参与。全区有龙麟集团董事长许沂炎、标致食品饮料公司总经理陈国栋、西陂水泥厂董事长连金明、星水湖矿业公司总经理邱汉成、鼎盛机械公司董事长林汉忠、华辉建筑服务公司董事长林奕辉、雁石基鑫饲料厂厂长林锦基、新特贸易公司总经理陈小兴等13名担任村主干,直接参与新农村建设;二是动员、引导非公企业自愿投入。在帮扶关系、内容和形式的确定上,充分尊重双方意愿,为帮扶对象提供相应的技术、资金、信息、政策、就业、项目等方面的帮助,支援新农村建设。三是动员、引导非公企业家到农村办企业。龙麟集团、标致矿泉水公司、铭丰纸业集团、闽雄生物公司等30多家企业等在乡村建厂,积极吸纳当地农民劳动力,解决了农民就业难,增加了群众收入。四是产业带动促进农村大发展。全区有森宝集团、闽雄生物科技公司、龙马畜牧饲料公司、培斜竹制品公司、圣龙花生厂等企业32家为龙岩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参与新农村建设,有力促进“三农”与企业的共赢。
5、发挥创建和谐企业领头羊作用。我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非公经济的健康发展、引导企业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严格遵守《劳动合同法》,开展“关爱员工、实现双赢”活动,自觉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确保员工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构建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企业进步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取得了领头羊的示范效应。4月份,区委、区政府命名表彰154个单位为第十一届(2007-2009年度)文明单位,春驰新丰水泥公司、龙麟集团、标致食品饮料公司、恒宝建设集团、海德馨公司等26家企业获此殊荣;在第三届世界闽商大会上,我区9位海内外闽商获省政府表彰,其中李新炎获闽商建设海西突出贡献奖,汤秀豪、邱景河、许沂炎、柯银河、郭建平、高新平获省非公经济人士捐赠公益事业突出贡献奖,邱联瑞先生被区政府授予慈善特使荣誉称号,庄树仁、林福来、于勇先生荣获区慈善大使荣誉称号。铭丰纸业公司、恒亿集团、万腾车桥制造公司、瑞华通用机械公司、海特叉车公司,福建丰力机械科技公司、美家龙(龙岩)健身器材公司等38家非公企业获省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目前,全区有100多家申报区级和谐企业,50多家申报市级和谐企业。
我区非公企业创建和谐企业活动的深入开展,非公企业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谋求自身的发展,进一步做强做大企业,以发展谋和谐,以和谐促发展,有效地协调了企业劳动关系,非公企业劳动合同进一步规范,劳资双方合作共赢局面初步形成,和谐企业理念深入人心;通过创建活动,促进了企业用工行为不断规范和完善,较好地服务和推动了新罗区经济社会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各项重点工作和整体水平的提升,收到了党和政府满意、企业经营者欢迎、社会各界称赞、广大职工衷心拥护的多赢效果。
二、我区非公企业创建和谐企业中主要的问题
1、创建活动认识上存在偏差。我区一大批非公企业创建热情高涨、声势浩大、高潮迭起。但创建活动面上发展不够平衡,个别企业对创建工作的认识不高,重视程度不够,工作不主动,没有对创建工作的要求、指标体系等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认为是搞形式、走过场,因此,对创建重视不够,在工作中,存在敷衍应付现象。个别企业甚至还没有把此项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员工参与不够,“员工参与,共创和谐”的理念尚未广泛形成,员工参与创建的意识不够强。部分企业创建活动的质量不是很高,在提高创建活动成效方面,缺乏创新性的特色工作和有效手段等。
2、创建工作的深度、力度和广度还不够。创建工作涉及的部门比较多,需要共同配合,如果只凭工会、劳动、工商联等少数部门一头热是难以持久的,也就是说各部门特别是各成员单位共创共建的工作格局尚需进一步形成。现在创建活动实际上还只停留在亿元企业、规模企业,对我区来说众多的小企业到底如何深化、深化到什么程度、能不能伸到底还没有得力的办法和措施。创建发动面还不广,我区创建活动集中在生产性企业,而大量三产服务业还未拓展。
3、创建措施还不够有力。个别企业只出台了创建文件,只停留在口头上,创建工作停留在一般化的号召和控制过程上,创建措施落实不到位,载体流于形式,存在“三少”现象,即研究少、部署少、抓落实少。有的只是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缺少创建工作规划、安排部署、检查指导和具体落实,从而导致创建进展迟缓,创建工作成效不明显。一些企业的投资者、经营者对此认识尚有模糊,有的采取等待、观望和无所谓的态度。 创建工作模式和体系缺乏针对性,缺少上下配套和横向联合,难以产生实效。
4、小企业劳资矛盾突出。目前,我区仍有相当一部分非公企业,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人数较少的企业,由于受到眼前利益或局部利益的驱使,不重视甚至不愿意开展创建活动,而恰恰是这些企业容易出现劳动关系矛盾和问题,企业社会保障水平普遍偏低,劳动安全制度建设明显缺位。小企业员工流动性大,社保覆盖率普遍不高。不少小企业职工的劳动强度大并且工作环境堪忧。
5、发展与环境不协调。个别企业盲目强调做大,只追求规模效益,不重视对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及清洁工艺的开发应用,对新建项目安全环保“三同时”执行不力,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形成了新的浪费和污染。目前,我区还有部分老企业,由于布局不合理、历史欠账多、工艺落后、设备陈旧等原因,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问题仍比较严重,给保护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压力。由于片面追求发展速度,追求短期效益,破坏性地开发和使用资源,造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严重透支,发展与环境严重不协调,直接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推进我区非公企业和谐企业创建的对策建议
(一)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切实转变创建和谐企业观念。
和谐企业创建活动,贵在持之以恒。当前,我们正处于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现期。企业走向和谐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同时期对和谐企业又有不同的要求,和谐企业创建不可能一蹴而就,和谐企业创建是一项导向性、渐进性、动态性、综合性的工作。一是要充分认识创建活动的艰巨性。在增加数量的同时,更要注重和谐质量上的提升,细化指标、量化和谐指数,坚持整体规划、分级指导、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创建活动工作思路,按照“正确引导、全员参与,完善制度、加强服务,注重过程、增强实效,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要求,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二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把员工作为企业发展的主体,引导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群众树立全面的、整体的、发展的创建观,为实现企业职工互利双赢、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最大限度地把劳资双方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共同发展。要形成企业党委全面领导、行政大力支持、工会积极运作、团委落实行动、职工全员参与的局面。党、政、工、团协调一致,各负其责,齐抓共建,通过创建和谐企业,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企业和谐的发展。三是要大力宣传和谐企业的理念。大力宣传创建工作的进展情况、工作成效、经验做法,宣传典型事例、先进人物和优秀企业,提高全社会对创建活动的认同度、参与度和支持度,不断扩大创建工作的社会影响,形成共建共促的舆论氛围。四是要充分调动企业及广大员工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丰富创建活动内涵,扎实推动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使创建活动进车间、到班组,达到“企业关心职工权益,职工关心企业发展”的和谐稳定、互利共赢目的。五是要把促进发展作为创建工作的第一要务。创建和谐企业,中心任务是科学发展,不断做大做强企业,要注重引导、鼓励和保障。将“和谐”的理念与企业发展目标相结合,并贯穿在企业的价值观、发展观和管理实践中。处理好发展与和谐的关系,确立新的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摆脱发展困境,探索发展模式、转变增长方式,更加突出发展中的质量、效益、环境、科技、创新、协调等因素,推进创新型发展,生态型发展、可持续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在发展中促进企业与自然的和谐,在与自然的和谐中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做大总量,加快形成“一核、两翼、三大经济体”,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新罗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明确目标,把握原则,努力提升创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创建和谐企业,需要以更高的角度,更宽的视野,精心谋划,我区创建总的目标就是要创建“诚信体系健全、劳动关系融洽、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环境友好、回报社会热心、竞争能力增强、又好又快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企业。具体包括三个层面的目标:一是企业层面的目标,即要通过创建,使广大的企业内、外部关系更加和谐,使企业追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得以兼顾。二是区域层面的目标,即不但区域内的企业要达到和谐企业创建标准,而且在区域层面要形成有利于创建和谐企业的各种长效机制和网络体系,以此带动、提升区域整体和谐度。三是社会层面的目标,即在全社会要形成政府、协会、企业、公众共创和谐企业的良好氛围,建立完善创建和谐企业的政策激励体系,建立健全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体系,建立完善的组织领导和服务保障体系促进区域和谐社会的构建。
开展创建和谐企业活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任务。一要因地制宜,逐步推进。从企业实际出发,着眼于解决影响企业和谐发展的突出问题,制定完善创建标准,灵活确定创建模式,推动体现非公企业要求、反映行业特点、符合中小企业实际的特色创建工作,坚持先易后难、先点后面,积极稳妥地组织企业开展和谐创建活动,逐步完善创建内容和工作机制。二要突出重点,规范运作。正确把握目标要求,认真制定实方案,着力强化工作措施,积极倡导重参与、重过程、重提高,针对不同乡镇、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情况,要有不同的工作要求,不同的工作重点,既要抓好“规定动作”,又要按照创建指标体系和项目逐条逐项对照检查,采取有力措施,使创建活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升创建工作的整体水平。三要注重目标,更重过程。引导企业参与创建活动,目的在于促使企业不断发现不和谐因素、解决不和谐因素,最终走向和谐发展。要把和谐企业创建过程,作为推动企业创新机制、改进管理的过程,自主创新、提高竞争力的过程,节能降耗减排的过程,回报社会、融入社会的过程,使企业在获得和谐企业这一称号的同时,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四要加强领导,注重协调。充分发挥各自部门职能,整合资源,相互协作,形成合力,在全区形成党政主导、三方推进、部门协同、社会配合、企业和职工广泛参与的“创建和谐企业”活动工作格局,推动创建活动不断向中小企业延伸。
(三)完善机制,运用载体,不断探索创建的新方法、新措施。
只有树立一流的创建标准,才能有一流的创建工作成效;只有高起点、高定位、高标准谋划创建工作,才能实现创建工作新突破、谋求创建大发展。要把创建工作作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创建和谐企业是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要从健全和完善协调劳动关系有效机制入手,从协调劳动关系的基础和源头抓起,大力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建设,规范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维护员工的切身利益。与员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100%,劳动合同做到了内容全面、合法、程序规范、劳动合同的签订、续订、解除和终止等各个环节依法依规运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开展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增强集体合同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正常调资机制和分配机制;加强劳动争议调处工作,及时调解劳动纠纷,要为困难职工和特殊群体提供无偿法律服务,为困难职工提供法律援助,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和人权保障制度得以落实的具体体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健全和规范企业民主管理制度。
工会、劳动保障局、工商联作为具体牵头单位紧密配合,相互合作,同时把区委办、区政府办、组织部、宣传部、综治办、发改、经贸、科技、公安、财政、建设、外经、统计、文明办、质监、企工委、信访、工商、国税、地税、环保、司法、法院、安监、卫生等职能部门作为成员单位,明确了职责分工。要整合力量,建立健全各部门创建办公室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创建工作责任制;坚持标准高、要求严、进度快的思路,高点定位,自我加压,迎难而上,大胆创新创建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在创建过程中,要从企业类型、企业规模的实际出发,分级负责,分层次创建,努力扩大创建活动的覆盖面。加强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中发 [2010]16 号文件指出,“要充分发挥工商联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积极作用。工商联参与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工会组织和其他有关企业方代表一道,共同推动劳动关系立法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共同研究解决劳动关系中的重大问题和调处劳动争议。”新罗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总工会、工商联组成,工商联作为非公企业的代表参与三方协调机制,通过参与三方协调机制,加强了工商联与政府、工会在创建和谐企业活动中的沟通交流,形成了工作合力,通过总结交流、典型示范,带动更多的非公企业投入到创建和谐企业活动中去,要把完善机制、发挥载体作用贯穿于创建活动的全过程,建立起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的长效机制,不断推进创建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四)严格标准,分类指导,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创建工作内容丰富,环节众多,任务繁重。创建工作取决于前期指导、后期督查,要从企业类型、企业规模的实际出发,分类指导,注重选择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企业作为创建活动的典型,以点带面,逐步覆盖企业范围。要善于发现和抓住亮点,总结带有前瞻性、指导性和普遍推广意义的典型经验,不断拓展创建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形成带动与推动相结合、分类整体推进的工作局面,扩大创建活动的覆盖面。创建活动要加强监督检查,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和改进的意见和措施,督促企业制订整改方案,健全制度,强化管理。一是在创建标准上,结合实际情况,严格按既定条件考核验收,即根据以人为本、遵章守法、善待职工、诚信经营、安全生产、保护环境、劳动用工、法定程序、组织制度、作用发挥等主要标准严格考核,同时又注重安全生产事故、不规范经营、重大治安案件、群体性罢工、集体上访等“一票否决”条款,通过适当检查、督促,发动企业拾遗补缺,促进基础工作落实。二是在创建指导上,要精心指导,提升创建层次。对创建企业进行分类指导,严格按照创建标准,狠抓薄弱环节,各类创建指标达到或超过评估要求,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要召开创建活动推进会、座谈会等,听取汇报、交流经验,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对成功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在具体工作中探索推进创建活动的新方法、新路子,切实指导创建工作开展。
(五)巩固成果,提高水平,合力推进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创建活动是手段,促进发展是根本。在创建活动中,我们紧紧围绕我区非公企业发展,深入开展各种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技能型职工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企业发展,开展创建和谐企业活动以来,切实已收到了成效:一是和谐理念深入人心,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三是劳资关系日渐和谐,四是企业文化建设异彩纷呈,五是承担社会责任成为自觉行动。创建和谐企业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将主动研究创建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要坚持把创建工作放在构建新罗区和谐社会这个更大、更高的目标中去谋划和部署,放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营造推进跨越发展的良好环境中去思考和落实,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不断创新创建工作机制,将创建任务层层落实到各个部门、企业,形成合力推进创建工作的良好局面,进一步总结经验,把握活动规律,采取有力措施,增强活动效应,不断扩大活动影响,把创建和谐企业活动引向深入。区工商联要提高履行利益代表、政治引导、经济服务的职能水平,切实加强对创建和谐企业活动的指导,密切与有关部门单位的合作,营造良好的环境,大力宣传广大非公企业在创建和谐企业中的生动实践和成功经验,树立和谐企业典型,不断扩大活动影响,提升非公企业群体的良好社会形象,为海西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课 题 指导:赵山凤
课 题 负责:魏泉龙
课题组成员:陈根跃   董千秋  陈瑜兰
执      笔:陈根跃
(新罗区工商联)